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三讲 如何修行四梵住与四护卫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三讲 如何修行四梵住与四护卫禅

 

  前言

  今天我要跟大家讨论如何修行四梵住(catubrahma-vihara)与四护卫禅(caturarakkha-bhavana)。慈、悲、喜、舍这四种修行法门称为四梵住。

  如何修行四梵住

  慈心观(Metta-Bhavana)

  若要修行慈心观(慈梵住),首先必须了解不应对异性之人(livgavisabhaga)及死人(kalakata-puggala)修行。

  对单独一个人散播慈爱时,不应选取异性者作为对象,因为可能会对该异性者生起贪欲。然而,在达到禅那之后,则可以对群体的异性修行慈心观,譬如:「愿一切女人得到安乐。」若选取死人作为对象,你将无法达到慈心禅,所以,无论何时皆不应对死人修行慈心观。

  应当对以下四类人修行慈心观:

  一、你自己(atta);

  二、你喜爱的人(piya);

  三、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majjhatta);

  四、你讨厌的人(veri)。

  然而,最初时,你应只对自己及你所敬爱的人修行慈心观。这意味着:最初的时候还不应对下列几类人修行:

  一、你不喜爱的人(appiya-puggala);

  二、你极亲爱的人(atippiyasahayaka);

  三、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majjhatta-puggala);

  四、你讨厌的人(veri-puggala)。

  你不喜爱的人乃是不做对你或对你关心之人有益之事的人。你讨厌的人乃是做出对你或对你关心之人有害之事的人。刚开始时,很难对这两类人培育慈爱,因为往往会生起对他们的瞋恨。开始的阶段,向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培育慈爱也是困难的。至于你极亲爱的人,一旦你听到他们发生了某些事情,你可能会太执着他们,甚至为他们哭泣,因而内心充满关怀与悲伤。所以在最初的阶段,不应以这四类人作为对象。然而,达到禅那之后,你就能以他们作为修行的对象来培育慈爱。

  即使修行了一百年,你还是无法以自己为对象而达到禅那。那么,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对自己修行慈心观呢?这不是为了达到近行定,而是因为培育对自己的慈爱之后,你就能推己及人地设想:正如你想得到安乐,不愿受苦,想得到长寿,不愿死亡;其它一切众生也同样想得到安乐,不愿受苦,想得到长寿,不愿死亡。如此,你就能培育愿一切众生安乐幸福的心。佛陀曾说:

  「Sabba disa anuparigamma cetasa,

  Nevajjhaga piyatara-mattana kvaci.

  Evam piyo puthu atta paresam,

  Tasma na himse paramattakamo」(Samyutta-1-75)

  「即使一个人用心找遍十方的任何角落,

  也找不到一个自己爱他的程度超过爱自己的人。

  同理,十方所有众生爱他们自己超过爱别人;

  因此,愿自己得到安乐的人不应伤害别人。」

  (相应部-1-75)

  所以,为了推己及人,以及使你的心柔软、和善,你必须先以下列四种意念来对自己培育慈爱:

  一、愿我免除危难(aham avero homi);

  二、愿我免除精神的痛苦(abyapajjo homi);

  三、愿我免除身体的痛苦(anigho homi);

  四、愿我愉快地自珍自重(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若人的心柔软、和善、宽容以及能为别人着想,他将不难培育对别人的慈爱。因此,你所培育出来对自己的慈爱必须强而有力,这是很重要的。一旦你的心变得柔软、和善,以及具有对别人的同情心、宽容心之后,就可以开始培育对其他众生的慈爱。

  对你敬爱的人散播慈爱

  如果你已能修行安般念或白遍达到第四禅,你应再度开展该定力,直到你的心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芒。在白遍禅定之光的协助与支持下,修行慈心观对你而言是非常容易的。原因在于:第四禅的定力已经净除心中的贪、瞋、痴与其它烦恼。从第四禅出定之后,心是柔和、堪能、纯净、明亮与发光的。因此,你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培育强力及完美的慈爱。

  所以,当禅定之光强盛明亮时,你应将心导向一位与你同性、而且是你所敬爱的人:也许是你的师长或一同修行的朋友。你将发现那光以你为中心而向四面八方扩展,你可以在光明中看见你选择作为对象的那个人。于是,无论那个人是坐或站,你应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影像。尝试回忆你所见过那人最快乐时的影像,并且使该影像出现在你前方大约一公尺的地方。当你能清楚地看见该影像时,用下列的意念培育对他的慈爱:

  一、愿此善人免除危难(ayam sappuriso avero hotu);

  二、愿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ayam sappuriso abyapajjo hotu);

  三、愿此善人免除身体的痛苦(ayam sappuriso anigho hotu);

  四、愿此善人愉快地自珍自重(ayam sappuriso sukhi attanam pariharatu)。

  以这四种方式对那个人散播慈爱三或四次之后,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例如「愿此善人免除危难」,然后采取那个人免除危难的影像作为对象,以如此的意念散播慈爱给他:「愿此善人免除危难,愿此善人免除危难……」一遍又一遍,重复多次。当你的心变得非常平静,并且稳定地专注于对象一小时以上时,试看能否辨识到禅支。如果能,持续地修行初禅,然后进修第二禅、第三禅。接着,采取其它三种方式来培育慈爱,直到用每一种都能达到第三禅。如此修行时,针对这四种不同的散播慈爱方式,你应有个别适当的内心影像──当你想着:「愿此善人免除危难」时,你应见到那人免除危难的影像;当你想着:「愿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时,你应见到那人免除精神痛苦的影像;等等。应当如此修行三种禅那,然后继续修行这三种禅的五自在(vasi-bhava)。

  当你对敬爱的一位同性者修行成功之后,再对另一位你敬爱且跟你同性的人以四种方式修行。如此对大约十位你所敬爱的同性者修行,直到对其中每一位修行四种方式都能达到第三禅。到此阶段,你可以安全地将跟你同性、在世、而且是你极亲爱的人(atippiyasahayaka)纳入为修行的对象。在这类人当中选取大约十位,然后以同样的方法,逐一地对他们培育慈爱,直到成就第三禅。

  然后,选取十个与你同性,而你对他们无好恶感的活人为对象,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对他们个别地培育慈爱,直到成就第三禅。

  至此,你已经熟练慈心禅达到相当的程度,能以同样的方式对大约十位你讨厌的人修行,只要他们是跟你同性,而且是还在世的人。如果你是像菩萨(佛陀的前生)那样的伟人──在过去生中,有一次菩萨投生为大猴王时,牠不恨任何来伤害牠的人──那么,你是真正不会讨厌或轻视任何人。如此你不需要选取这类人。只有那些有讨厌者或鄙视者的人,才需要对这类人培育慈爱。

  借着如此修行慈心观,从易至难地对每一类人培育慈爱,你就会令心变得越来越柔软、祥和,直到能够以四类人(你敬爱的人、你亲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中的每一类作为对象都证得第三禅。

  破除界限(Simasambheda)

  继续如此修行慈心观时,你会发现对敬爱者与对亲爱者的慈心变成相等。因此,你可以将他们合为一类。于是只剩下四类人:你自己、你喜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

  继续对这四类人修行慈心观,以便使你的慈心平衡、均等、没有差别或界限。虽然你不能以自己为对象来达到慈心禅,然而,为了去除这四类人之间的界限,你仍然需要将自己包括在内。

  你需要再次透过安般念或白遍将定力提升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强盛明亮时,以短暂的时间散播慈爱给你自己,也许是一分钟或仅仅几秒钟。然后,选取你喜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各一人为对象,对他们个别地培育慈爱,直到第三禅。

  然后,重新开始,先短暂地散播慈爱给你自己。但是这一次,你散播慈爱给另一位你喜爱的人、另一位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另一位你讨厌的人。散播慈爱给这三类人时,应当记得修行四种散播慈爱方式的每一种:「愿此善人免除危难……」。对这三类的每个人都修行达到第三禅,且一再地更换不同的人选。

  一遍又一遍地对不同组合的四类人──你自己、你喜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培育慈爱。使你的心持续地培育慈爱,没有间断,也没有对任何人的差异。当你能毫无差异地对后三类的任何人修行都达到慈心禅时,你已经破除存在于不同类人之间的差异,这称为破除界限。破除人际之间的差异之后,借着修行舍利弗尊者所教导而记载于《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的方法,你将能更进一步地开展慈心。

  二十二类遍满

  《无碍解道》谈到二十二类遍满慈爱的方法:

  五类不限定的遍满(anodhiso-pharana);

  七类限定的遍满(odhiso-pharana);

  十类方向的遍满(disa-pharana)。

  五类不限定遍满慈的对象[1]是:

  一、一切有情(sabbe satta);

  二、一切有命者(sabbe pana);

  三、一切生物(sabbe bhuta);

  四、一切个人(sabbe puggala);

  五、一切个体(sabbe attabhavapariyapanna)。

  七类限定遍满慈的对象是:

  一、一切女性(sabba itthiyo);

  二、一切男性(sabbe purisa);

  三、一切圣者(sabbe ariya);

  四、一切凡夫(sabbe anariya);

  五、一切天神(sabbe deva);

  六、一切人类(sabbe manussa);

  七、一切恶道众生(sabbe vinipatika)。

  十类方向的遍满慈:

  一、东方(puratthimaya disaya);

  二、西方(pacchimaya disaya);

  三、北方(uttaraya disaya);

  四、南方(dakkhinaya disaya);

  五、东南方(puratthimaya anudisaya);

  六、西北方(pacchimaya anudisaya);

  七、东北方(uttaraya anudisaya);

  八、西南方(dakkhinaya anudisaya);

  九、下方(hetthimaya disaya);

  十、上方(uparimaya disaya)。

  要修行这种慈心观,你必须再度提升禅定达到第四禅。然后对你自己、你喜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一再地培育慈爱,直到破除了人际间的界限。接着,你先选定某一个范围,例如你所住的寺院或居家附近,而在禅定光明的协助之下,你必须清楚地见到那里所有的众生。此时,以那范围内所有的众生作为对象,你可以开始散播慈爱,逐一地修行五类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爱,与七类限定对象的遍满慈爱,总共有十二类方法。修行十二类当中的每一类时,你必须以四种方式来遍满慈爱,例如:

  一、愿一切有情免除危难;

  二、愿一切有情免除精神的痛苦;

  三、愿一切有情免除身体的痛苦;

  四、愿一切有情愉快地自珍自重。

  总共以四十八种方式〔(7+5)×4〕遍满慈爱。

  你必须在定慧之光照射下清楚地看见慈心禅所缘取的众生,而且对于每一类遍满慈爱的方法,你都必须修行到第三禅,然后才进行下一类。例如,当你遍满慈爱给一切女性时,你必须在光明中真正看见你所决定的范围内所有的女性。同样地,你必须真正看见在你所决定的范围内所有的男性、天神、恶道众生等。必须如此修行,直到熟练所有四十八种遍满慈爱的方式。

  熟练之后,你应逐步扩大决定的范围到涵盖整个寺院、整个村落、整个乡镇、整个县市、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整个太阳系、整个银河系乃至无边的宇宙。扩大决定范围的过程中,你必须对每一范围内的众生修行四十八种方式中的每一种,直到达成第三禅。一旦熟练之后,你可以进一步修行遍满慈爱到十方的方法。

  十类方向的遍满慈爱

  将慈爱遍满到十方,而每一方有四十八种方式,总共有四百八十种(48×10)方式。加上前述的四十八种时,总共有五百二十八种(480+48)遍满慈爱的方式。

  要修行十类方向的遍满,你应先以在你东方无边宇宙中所有的众生作为对象。当你能在光明中看见他们时,以上述的四十八种方式遍满慈爱给他们。接着,以同样的方法对在你的西方等其它每一方向的众生修行。

  若能熟练这五百二十八种遍满慈爱的方式,你将体验到佛陀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所开示修行慈心禅的十一种利益:

  「诸比库,当慈心解脱被培育、开展、勤习、驾御、奠基、建立、稳固与正确地修行时,可望得到十一种利益。那十一种利益呢?睡眠安稳;醒觉安稳;不作恶梦;为人所爱;为非人[2]所爱;天神守护;不被火、毒药与武器所伤害;心易得定;相貌安详;临终不迷惑;若未能证得更高的成就,他将投生梵天界。」(A.v,342)

  悲心观(Karuna-Bhavana)

  一旦能像前述那样修行慈心观之后,则修行悲心观(悲梵住)对你而言是不难的。要培育悲悯心,首先你应选择一位与你同性、正在受苦的活人。思惟他的苦难,生起对他的悲悯。

  然后应当再度修行白遍达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强盛明亮时,以定光辨识那人,然后对他修行慈心观直到进入第三禅。从慈心禅出定之后,你应以这样的意念对那正受苦的人培育悲悯心:「愿此善人解脱痛苦。」(ayam sappuriso dukkha muccatu)如此一再修行,重复多次,直到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并且完成每一禅的五自在。之后,你必须像修行慈心观那样来修行悲心观,也就是对你喜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修行。对每种人都必须修行到第三禅。

  若要对快乐、没有任何痛苦迹象的众生培育悲悯心,你应思惟:由于在生死轮回中所造的恶业,一切尚未证悟圣果的众生都还有可能投生于恶道遭受苦报。再者,每一个众生都是可悲悯的,因为他们都还未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

  如此思惟之后,你必须像培育慈心时那样来对四类人培育悲心:你自己、你喜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对每一类人都达到悲心观的第三禅。继续地修行,直到破除了人际之间的差异界限。

  然后修行一百三十二种遍满悲悯的方法,即:五类不限定的遍满、七类限定的遍满与一百二十类方向的遍满〔5+7+(12×10)= 132〕。这与修行慈心观时所用的方法相同。

  喜心观(Mudita-Bhavana)

  要修行喜心观(喜梵住),你必须选择一个与你同性、存活、快乐、你非常喜欢、并且与你友好的人,一个见了面会使你欢喜愉悦的快乐之人。

  然后应当再度修行白遍达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强盛明亮时,以该光辨识那人,然后对他修行慈心观直到进入第三禅。从慈心禅出定之后,对那人修行悲心观,达到第三禅。从悲心禅出定之后,你应以这样的意念对那快乐之人培育随喜心:「愿此善人不失去他所得到的成就。」(ayam sappuriso yathaladdhasampattito mavigacchatu)如此一再地修行,直到证得初禅乃至第三禅,并且完成每一禅的五自在。

  以同样的方法对一个你喜爱的人、一个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一个你讨厌的人培育随喜心之后,接着再对你自己、另一组的你喜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修行……直到你能破除人际之间的差异界限。然后,以无边宇宙当中所有的众生为对象,修行一百三十二种遍满喜心的方式。

  舍心观(Upekkha-Bhavana)

  若要修行舍心观(舍梵住),首先必须修行白遍达到第四禅。然后选择一个与你同性、你对他无好恶感的活人作为对象,对他修行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每一种都达到第三禅。从喜心观第三禅出来之后,你应思惟前三种梵住的缺点,即:它们都接近情感的作用──喜爱与厌恶、兴奋与欢欣。然后,你应思惟以舍心为基础的第四禅是宁静的。然后以如此的意念对那人培育平等舍心:「此善人是他自己所造之业的承受者。」(ayam sappuriso kammassako)

  在慈心观、悲心观与喜心观第三禅的支持下,如此对那人修行时,不久你将能达到舍心观的第四禅。接着对一个你喜爱的人及一个你讨厌的人修行,皆达到第四禅[3]。然后应一再地对你自己、你喜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培育平等舍心。对后三类人修行皆达到第四禅,直到破除人际之间的差异界限。之后,以无边宇宙中所有的众生为对象,修行与前述步骤相同的一百三十二种遍满舍心方式。

  这就是四梵住的修行方法。

  四护卫禅

  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与死随念这四种修行法门称为四护卫禅或四种保护的法门,因为它们能保护禅修者,免除种种危险。因此,在修行观禅之前,学习并修行它们是很有帮助的。我已经讲述修行慈心观的方法,现在我要跟大家讨论如何修行其它三种护卫禅,首先是佛随念。

  佛随念(Buddhanussati)

  此法门可以借着思惟佛陀的九种功德来修行:「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

  这段经文的解释如下:

  世尊已灭除烦恼,堪受尊敬(araham阿拉汉);他自己证悟圆满的正觉(sammasambuddho正遍知);他的智慧与德行达到完美(vijjacaranasampanno明行足);他只说利益与真实的话(sugato善逝);他了解世间(lokavidu世间解);他是那些堪受调伏者的无上引导者(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无上士调御丈夫);他是天神与人类的导师(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师);他是觉悟者(buddho佛陀);他是过去生善业福德果报的最吉祥拥有者(bhagava世尊)。

  我将举例说明如何以佛陀的第一种功德(阿拉汉)来修行禅定。根据《清净道论》,araham(阿拉汉)这个巴利字有五种含义,即:

  一、由于他已经去除所有的烦恼与习气,清净无染,因而使自己远离烦恼习气,所以佛陀是受尊敬的阿拉汉。

  二、由于他已经用阿拉汉道的宝剑斩断一切烦恼,所以佛陀是堪受尊敬的阿拉汉。

  三、由于他已经切断及毁坏以无明和贪爱为首的缘起支,所以佛陀是堪受尊敬的阿拉汉。

  四、由于他具备无上的戒、定、慧功德,因此受到梵天、天神与人类最高的崇拜,所以佛陀是堪受尊敬的阿拉汉。

  五、即使处在无人看见的隐密处,他也不会做出任何身、口、意的恶行,所以佛陀是堪受尊敬的阿拉汉。

  要修行此法门,你必须记住这五项定义,并且纯熟地了解它们,直到能够背诵。然后应再度修行白遍或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在禅定之光的帮助下,你应在内心回忆一尊你所见过、喜爱、尊敬的佛像。当你能清楚地看见那尊佛像时,想象它就是真实的佛陀,并且继续如此注视它。

  如果在过去生中,你很幸运地曾经见过佛陀,佛陀的真实影像就可能出现在你心中。那时你应开始注意佛陀的功德,而不只是注意佛陀的影像而已。如果佛陀的真实影像没有出现,那么,就将你内心见到的佛像当作是真正的佛陀,并且开始忆念佛陀的功德。如果你选择阿拉汉(araham)这项功德,你应当以阿拉汉的意义作为对象,一再地忆念它为:「阿拉汉,阿拉汉」。

  当你的定力开展、强盛时,佛陀的影像将会消失,而且你的心只平静地专注于这项功德上。如此平静地专注大约一小时之后,你应查看五禅支是否存在。然而,此法门只能达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你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忆念佛陀的其它项功德,并修行此法门的五自在。

  不净观(Asubha)

  若要修行尸体的不净观,你应再度修行白遍或安般念,将定力提升到第四禅。当禅定之光清澈明亮时,在此光的帮助下,取你曾经见过与你同性且最难看的尸体为对象。你应见到与你以前所见一模一样的尸体。能够如此清楚地看见它时,你应尽可能地看见它最难看时的样子,然后平静地专注于它,忆念它为:「厌恶,厌恶」(patikula, patikula)。

  若你的心能够稳定地专注于尸体一或二小时,你将见到从取相转成似相的变化。

  取相乃是看起来与你以前用肉眼所见尸体一样的影像,是难看、可怕、吓人的样子。而似相则看起来像一个肢体肥胖的人,吃饱之后躺在那里熟睡的样子。

  你应持续地专注于该似相直到证得初禅,然后修行初禅的五自在。

  死随念(Marananussati)

  根据巴利圣典《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及《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死随念可以用你曾见过的尸体来修行。因此,你应以尸体的不净观再度进入初禅,然后如此思惟:「我的身体也必然会死,将来死后就像这具尸体一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保持心专注及忆念自己必死的本质,你将发现内心生起了悚惧感[4](samvega)。依此悚惧感,你会看到自己的身体变成一具可厌的死尸。然后,认识到自己尸体那个影像中的命根已经断绝,你应专注于该命根的断绝,而采取下列词句中的一种来忆念:

  一、我必然会死,人命是无常的(maranam me dhuvam, jivitam me adhuvam);

  二、我一定会死(maranam me bhavissati);

  三、我的生命会在死亡时断绝(maranapariyosanam me jivitam);

  四、死,死(maranam, maranam)。

  你可以用任何一种语言来忆念它。修行直到能平静地专注于自己尸体中命根不存在的影像,持续一或二小时。此时,你将发现五禅支生起。然而,以此法门修行只能达到近行定。

  结 论

  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死随念这四种修行法门称为四护卫禅,因为它们能保护禅修者,免离种种危险。

  《弥醯经 Meghiya Sutta》(增支部?三?第一六九页 Avguttara Nikaya. 3. p.169)中说:「要去除贪欲,应当修行不净观;要去除瞋恨,应当修行慈心观;要去除散乱,应当修行安般念。」

  根据这部经,不净观可说是去除贪欲的最佳武器。如果以尸体为对象,观察它为不净,这称为无生命体的不净观(avibbanaka-asubha)。如果以存活众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为对象,观察它们为不净,正如《耆利摩难经Girimananda Sutta》(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 3. 343)中所教导的,称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savibbanaka-asubha)。这两种不净观都是去除贪欲的武器。

  慈心观可说是去除瞋恨的最佳武器;安般念可说是去除散乱的最佳武器。

  再者,当禅修者的修行与信心退落、内心暗钝时,他应当修行佛随念。当禅修者缺乏悚惧感,并且对努力修行感到厌烦时,他应当修行死随念。

  今天,我已经解说如何修行四梵住与四护卫禅,在下次的讲座中,我将讲解如何从四界分别观与对各种色法的分析下手,开始修行观禅。

  在这次讲座结束之前,我要解释一下止禅与观禅之间的关系。

  在《相应部?蕴品?三摩地经 Samadhi Sutta, Khandha-vagga, Samyutta Nikaya》中,佛陀说:「诸比库,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库,有定力的比库能够如实知见诸法。何谓诸法的实相?色的生与灭;受、想、行的生与灭;识的生与灭。」

  因此,有定力的比库能了解五蕴、五蕴的因缘、五蕴及其因缘的生与灭。他清楚地透视到:由于因缘生起,所以五蕴才生起;由于因缘完全息灭,所以五蕴完全息灭。

  前三讲中所讨论的止禅法门能生起强而有力的禅定。正因为有禅定之光,你才能在修行观禅时透视到究竟的名色法。在深、强、有力的禅定帮助之下,你能清楚地透视名色与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种清晰的透视是止禅法门所带来的大利益。

  而且止禅提供你一个休息处。修行观禅时必须辨识许多法,因此疲劳可能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长时间安住于某一禅那中,如此使你的心得到休息与恢复活力,然后可以出定继续修行观禅。每当疲劳发生时,你都可以再入禅休息。

  以后当你修行观禅时,记得止禅的这些利益是很有帮助的。

  --------------------------------------------------

  [1] 这五类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同样指一切众生。

  [2] 非人amanussa-人以外的其它众生;通常指:天神、阿修罗、饿鬼、夜叉等。(P-E Dict p.73)

  [3] 由于舍心观只有第四禅,没有前三种禅,它必须以慈、悲、喜的初禅至第三禅为基础才能生起,因此对每个人你都必须先修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各达到第三禅,然后才转修舍心观,达到第四禅。

  [4] 悚惧感samvega-警惕心。观察到世间的不幸而引起的宗教情绪。有八种对象能引起悚惧感:生、老、病、死、堕落恶道之苦以及过去、现在、未来轮回所造成的痛苦。(P-E Dict p.658)

  问 答(三)

  问3-1:修行安般念有三种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何谓遍作相?遍作相一定是灰色的吗?遍作相与取相之间有何差别?

  答3-1:修行安般念时有三种禅相、三种定(samadhi)以及三种修(bhavana)。三种禅相是:遍作相、取相与似相;三种定是:遍作定(parikamma-samadhi预备定)或称为剎那定(khanika-samadhi)、近行定(upacara-samadhi)与安止定(appana-samadhi);三种修是:遍作修(预备修)、近行修与安止修。

  遍作定的对象可以是遍作相、取相或似相。遍作修即是遍作定。

  真正的近行定(即近行修)乃是紧邻于禅那或安止定之前出现的,这是为何它称为近行定的理由。但是有时在安止定(appana-jhana)之前(虽然距离安止定还有一段程度),以似相为对象的深且强的定也隐喻式地被称为近行定。当遍作定(或剎那定)被完全培育时,它产生近行定;当近行定被完全培育时,它产生安止定。

  在上次讲座中我们已经讨论过三种禅相,即:禅定的对象。

  (一)遍作相:自然的呼吸就是一种遍作相。注释中提到鼻孔相(nasika-nimitta)与上唇相(mukha-nimitta)也都是初学者的遍作相。当定力稍微增强时,通常在鼻孔出口处附近会出现灰色或烟雾色,它称为遍作相;此时的定力称为遍作定;此时的修行称为遍作修。在这个阶段,禅相不一定只是烟样的灰色,也可能出现为其它颜色。

  (二)取相:当前面这种定力增强有力之后,烟样的灰色通常转变成如棉花似的白色。不过,依照心中「想」的改变,禅相也可能变成其它颜色与形状。如果禅相的颜色与形状经常改变,定力将会逐渐下跌,这是因为禅修者的想经常改变的缘故。因此,禅修者不应注意禅相的颜色与形状,而应只是一心专注于它。这是第二种禅相。这种专注于取相的定力也是遍作定,这种修行也是遍作修。

  (三)似相:当定力变得更强而有力时,取相会变成似相。通常似相是清澈、明亮与发光的,犹如晨星一般。在此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想改变,禅相也会改变:若禅修者想要禅相变长,禅相就会变长;想要它变短,它就会变短;想要它变成红宝石色,它就会变成红宝石色。《清净道论》提到禅修者不应如此做。若如此做,即使很深的定力也会逐渐变弱。由于他生起不同的想,从而也就分散注意力到不同的对象。所以禅修者不应玩弄禅相,否则将无法达到禅那。

  专注于似相最初阶段的定也是遍作定,其修行也是遍作修。然而,接近禅那的定则称为近行定,该修行称为近行修。当安止定生起时,所专注的禅相依然是似相,但是该定是安止定,该修行是安止修。

  问3-2:近行定与安止定之间有何差别?

  答3-2:当似相出现时,定力是相当强的。然而在近行定的阶段,禅支还未完全茁壮,因此有分(bhavavga)仍会生起,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该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或说:「那时我一无所知。」或认为那就是涅盘如果这样修行下去,他将能够停留在有分之中很长的时间。

  无论是好或坏的任何一种修行法,如果禅修者一再努力尝试,他终究能精通其法,所谓「熟能生巧」。在此情况下亦然,若一再尝试,他将能落在有分之中很长的时间。为什么他说自己一无所知呢?因为有分的对象乃是前世临死时的对象,此对象可以是业、业相(kamma-nimitta)或趣相[1](gati-nimitta投生相)。但是禅修者无法见到这点,因为他还不能辨识缘起法。唯有能够辨识缘起法之后,才能见到有分缘取这三种对象之一。

  若禅修者认为有分是涅盘,则此信念将是障碍通向涅盘之路的「巨石」。若不能除去这块巨石,他将无法证悟真正的涅盘。为何会产生这样的信念呢?很多禅修者认为佛陀的弟子(savaka)不可能了解佛陀所教导的名色法。因此,他们不认为必须培育充分深度的定力,以辨识佛陀所教导的名色法及其因缘。如是,因为禅支很薄弱,他们的定力也很薄弱而不能持久,所以有分心仍然会发生。如果禅修者故意修行以便落入有分,他仍然能达到目的,但是那并非涅盘。要证悟涅盘,我们必须逐步地修行七清净。若不了知究竟名法、究竟色法以及它们的因缘,禅修者无法证悟涅盘。

  就好像还没有能力自己站立的小孩子,当他要学习走路之时,将会一再地跌倒。同样的道理,在近行定的阶段,禅支还没有坚强茁壮,因此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

  为了避免落入有分,以及进一步培育禅定,你需要信(saddha)、精进(viriya)、念(sati)、定(samadhi)与慧(pabba)这五根的帮助,以便推动自己的心,并将心固定于安般似相。你需要深信专注于似相能使你证得禅那,需要精进以便使心一再地认知安般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安般似相,需要定以一心专注于似相,以及需要慧以便了知安般似相。

  在安止定的阶段,禅支已经完全茁壮,好像身强力壮的成人,能够整天挺直站立一般。禅修者也是一样,能够以安般似相为对象,停留在安止定中很长的时间,不会落入有分。在此阶段,不间断的完全专注能持续一、二、三小时或更久。此时听不见任何声音,心只会专注于似相,不会趋向其它对象。

  问3-3:在什么情况或状态下,我们说一个禅修经验是近行定或安止定?

  答3-3:如果禅修者专注安般似相的定力很强,但是有时仍会落入有分,我们可以说此时的定力是近行定。唯有当禅修者能够不间断地专注于安般似相,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我们才能说它是安止定。

  禅修者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心是否落入有分呢?他可以注意到自己有时会对安般似相失去觉知,那时就是落入有分。有时候,他的心会有很短暂的剎那想到安般似相以外的对象。但是这些情况不会发生在安止定。在安止定中唯有相续不断的完全专注。

  问3-4:在四禅当中的每一禅是否都有近行定与安止定?它们有什么特征?

  答3-4:以安般念禅那为例,此禅那缘取安般似相为对象,有四种近行定、四种安止定。在每一禅中都有近行定与安止定,二者都只以安般似相为对象。因此它们的对象相同,没有差别,但是二者定力的强度不同。

  在初禅、第二禅与第三禅的近行定阶段有五个禅支,而在第四禅的近行定中没有喜(piti)与乐(sukha),只有寻(vitakka)、伺(vicara)、舍(upekkha)与一境性(ekaggata)。虽然它们同样以安般似相为对象,但是较高层次的近行定的禅支比较低层次的更有力。

  初禅近行定的禅支镇伏身体的痛苦(kayika-dukkha-vedana);第二禅近行定的禅支镇伏心理的痛苦(domanassa-vedana);第三禅近行定的禅支镇伏身体的快乐(kayika-sukha-vedana);第四禅近行定的禅支镇伏心理的快乐(somanassa-vedana)。由此我们可以分辨这些近行定之间的差别,尤其是第四禅的近行定。在第四禅近行定的阶段,呼吸非常微细,几乎停止。到第四禅安止定的阶段呼吸才完全停止。

  我们也可以借着观察禅支来区分各禅的安止定。初禅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与一境性;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喜、乐与一境性;第三禅有两个禅支:乐与一境性;第四禅有两个禅支:舍与一境性。借着观察禅支,我们可以分别:「这是初禅」、「这是第二禅」等等。而且定力是一禅比一禅加深,第四禅的定力最高深。它是多么高深呢?你应当亲自去体验。许多禅修者报告说第四禅是最微妙、最宁静的。

  问3-5:什么情况下禅修者会从安止定掉或退到近行定?什么情况下在近行定的禅修者能进入安止定?

  答3-5:如果禅修者不重视他的禅修,而重视似相以外的其它对象,那么将有许多障碍(nivarana盖)会发生。许多依贪欲及瞋恨的妄想会产生,这些是不如理作意[2](ayoniso-manasikara不明智的注意)。这些不同的对象会削弱定力,因为善法[3]与不善法[4]一向是对立的,当善法强而有力时,不善法会远离;反之,因为不如理作意而造成不善法强而有力时,善法会远离。善法与不善法不能同时存在一个心识剎那或心路过程中。

  在这里,我要解释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明智的注意)与不如理作意。当禅修者修行安般念时,若专注于自然呼吸的气息,则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当取相或似相生起时,若禅修者专注于它们,则他的作意也是如理作意。在观禅中,若禅修者见到:「这是色」、「这是名」、「这是因」、「这是果」、「这是无常」、「这是苦」、「这是无我」,则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

  然而,如果他见到:「这是男人、女人、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天神、梵天、动物等。」那么他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说:因为如理作意而使善法生起;因为不如理作意而使不善法生起。禅修之时,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则五盖或烦恼也必然会生起。它们是不善法,这些不善法会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与退失。

  如果一再地以如理作意观察修行的对象,那么善法将会增长,例如禅那善法。所以,若你一再地专注禅相,例如:安般似相,这是如理作意。如果培育如理作意达到完全的强度,那么你将从近行定进入安止定。

  问3-6:在一个人临死之时,因为过去所做的善业或不善业而有业相生起。这种现象与禅修时遗忘已久的往事影像重新出现是否类似?

  答3-6:可能有些类似,不过只限于少数的例子,有点类似那些死亡很快速发生的人。

  问3-7:修行时,遗忘已久的三十年前往事影像在心中出现,这是否由于缺乏正念的缘故?什么造成心离开修行的对象?

  答3-7:有可能由于缺乏正念,但也可能因为作意的缘故。然而多数禅修者不了解作意,唯有修行到名业处时他们才能了解作意。《阿毗达摩》中说,若无作意则没有任何对象能在心中现起。必须先有作意,心路过程才能产生。然而,心路过程的发生非常快速,所以他们不了解因为作意而使这些影像出现。

  问3-8:临死之时,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正念,他能否避免过去善恶业的业相(kamma-nimitta)生起?

  答3-8:强而有力的正念可以避免不善的业相生起。但是何谓强而有力的正念呢?若禅修者进入禅那,并且一直到死亡之时还能保持完全稳定的禅那,你可以说该禅那的念是强而有力的。那种正念能够避免不善业相或欲界[5]的善业相生起。它只缘取禅相为对象,如:安般似相或白遍似相。

  另一种强而有力的正念是与观智相应的念。如果禅修者所达到的观智是行舍智[6],那么此念是强而有力的。这种正念也能避免不善相或会取代观禅相的其它善相现起。观禅的对象是行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他的临死速行心(maranasanna-javana)可能缘取那个本质为对象。临死前的那个观智能产生天界[7]结生心[8](deva-patisandhi),他自然会投生到天界去。

  关于这种人于来世身为天人时可获得的利益,佛陀在《增支部?四法集?闻随行经Sotanugata Sutta, Catukka Nipata, Avguttara Nikaya》中开示:「So mutthassati kalam kurumano abbataram devanikayam upapajjati. Tassa tattha sukhino dhammapada plavanti. Dandho bhikkhave satuppado, atha so satto khippameva visesagami hoti」──「诸比库,一个凡夫(puthujjana)死亡之后,他可能投生于某一层天。在那里,一切行法很清楚地出现于他的心中,他可能会延迟对佛法的思惟或对观禅的修行,但是他要证悟涅盘是非常快速的。」为什么那些行法会很清楚地出现在他的心中呢?因为前世临死速行心及生到天界之后的有分心都缘取行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为对象。由于「作主人」的有分心知道行法无常、苦或无我的本质,所以他能够很轻易地培育观智。根据这部经,死时拥有与观智相应的强力正念是有益的,因为它能产生缘取观禅对象的有分心。在死亡发生之前,你应努力具备这种正念。

  举例而言,《帝释问经Sakkapabha Sutta》中提到的三位修行止观禅法的比库。他们有很好的戒行与禅定,但是他们的心倾向于生作女性干闼婆(gandhabba天界的音乐神与舞神)。他们死后投生于天界,成为非常美丽、光芒四射的干闼婆。在他们前世为比库之时,每天到一位女居士家托钵,并且为她开示佛法。这位女居士证悟初果须陀洹,她死后投生为帝释[9]天王之子──瞿波迦天子(Gopaka)。那三位干闼婆为帝释之子表演歌舞时,瞿波迦看见她们非常美丽、光芒四射,他想:「她们如此美丽、光芒四射,过去世造了什么业而有这样的果报呢?」于是观察她们的前世,见到她们是到他前世身为女居士家中托钵的比库。他知道他们的戒行、禅定与智慧都很卓越,因此想提醒她们前世的事情。他说:「当妳们听闻和修行佛法之时,眼睛与耳朵注意在什么地方?」这三位干闼婆当中的两位回忆起前世,因而感到很惭愧。她们当下再度修行止禅与观禅,而且快速地证悟三果阿那含,然后命终,投生到净居天[10],并在那里证悟阿拉汉果。第三位干闼婆并不感到惭愧,因而继续作干闼婆。

  所以,不需要找人寿保险公司,这种正念是最佳的保障。

  问3-9:修行四界分别观辨识十二种特相时,一定要按照顺序从硬、粗与重开始吗?禅修者能否选择从其它任何一种特相开始修行?

  答3-9:在最初修行的阶段,可以从容易辨识的特相开始;但是,能够清楚地辨识所有特相之后,我们就必须依照佛陀所教导的顺序,即:地界(pathavidhatu)、水界(apodhatu)、火界(tejodhatu)、风界(vayodhatu)来修行,因为这样的顺序能产生强而有力的定。当我们能见到色聚,并且能轻易地辨识每一粒色聚中的四界时,顺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能同时辨识它们。

  为什么呢?因为色聚的寿命很短;它们的寿命可能比几十亿分之一秒还要短。在那个阶段,没有时间让我们默念:「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我们必须同时辨识四界,而不是依照顺序辨识。

  问3-10:修行四界分别观使禅修者能够平衡身体中的四大(即四界)。一个人有时会因为四大失去平衡而生病;禅修者生病时,能否以强力的正念修行四界分别观来治疗疾病?

  答3-10:有很多种病痛。有些病痛由于过去世的业而产生,如:佛陀的背痛;有些病痛由于四大失去平衡而产生。由过去业所产生的病痛不能单靠平衡四大来治愈;由于四大不平衡所产生的病痛则可能会在禅修者平衡四大之后消失。

  还有一些病痛因为食物、时节(utu温度;火界)或心理(citta)而产生。如果病痛因为心而产生,我们可以治疗心,于是那病痛可能会消失。如果病痛因为时节而产生,如:癌症、疟疾等,则只能靠药物治疗,不能靠平衡四大来治疗。由于不适当食物而产生的病痛也是同样的道理。

  问3-11:在我们达到第四禅与去除无明[11](avijja)之前,由于过去的坏习惯,很多妄想会生起。例如:(禅修期间以外的)日常生活中,贪爱或愤怒常会生起。我们能否用不净观(asubha)或慈心观(metta-bhavana)来除掉它们?或者只需要专注于禅修的对象,不去注意这些妄想,让它们自己消失?

  答3-11:对不善业而言,无明(avijja)是潜在原因,而不如理作意才是直接原因(近因)。不如理作意是很重要的因素,若你能用如理作意来取代不如理作意,贪爱或愤怒将暂时消失;如果你的如理作意非常强而有力,它们也可能永远消失。在上一次回答问题的讲座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

  你可以用不净观或慈心观来除掉它们,这些修行法门也是如理作意。而观禅是灭除烦恼最好的武器,是最好的如理作意。

  问3-12:「有分」如何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与出世间[12]界作用?可否请禅师举例说明?

  答3-12:有分在前三种界的作用是相同的。也就是,它们生起以便使一期生命当中的心识剎那没有间断,这是因为产生这期生命的业还没有竭尽的缘故。有分的对象可以是业、业相(kamma-nimitta)或趣相(gati-nimitta投生相)。例如:一个人有分的对象可能是差提优佛塔(Kyaikthiyo Pagoda),另一人的业相可能是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13]。在色界与无色界通常只有业与业相,没有趣相。当我们说「出世间界」(lokuttara-bhumi)时,这里的「界」只是一种隐喻,事实上,它并不是一个地方。「出世间界」是指:四道、四果与涅盘。

  四种道心与四种果心不是有分。在涅盘中没有名色(namarupa),因此也没有「有分」。

  色界果报禅那(rupavacara-vipaka-jhana)──例如安般念禅那──其有分的对象是安般似相。至于识无边处无色界(vibbanabcayatana-arupavacara)的有分,其对象乃是空无边处禅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这些是业相;在此二界中没有趣相。

  问3-13:世间禅(lokiya-jhana)与出世间禅(lokuttara-jhana)有何差别?

  答3-13:世间禅是色界禅与无色界禅这八种定;出世间禅是与道智及果智相应的禅那。当你辨识色界初禅的名法为无常或苦或无我时,如果证悟涅盘、透视涅盘,那么你的道智是初禅的道智,这是出世间禅。

  为什么呢?作为观禅对象的世间色界初禅中有五个禅支,而在出世间初禅中也有五个禅支,即:寻、伺、喜、乐与一境性。所以此道果是初禅的道果。其余诸禅的道果也是同样的情况。

  --------------------------------------------------------

  [1] 临死时的对象有三种可能:一、业:过去所做的善业或恶业,能造成来世投生者;二、业相:造作善恶业时的对象或影像或所用的工具;三、趣相:即将投生之处的征象。

  必须强调的是,此三种之一是临死速行心(一生中最后一个速行心)的对象,不是死亡心(一生中最后一个心)的对象。死亡心与同一期生命中的有分心及结生心缘取相同的对象,即前世临死速行心的对象。而今世临死速行心的对象将成为来世结生心、有分心、死亡心的对象。(Com M Abh Ⅲ.17 p.138, Ⅴ.35 p.221)

  [2] 作意manasikara-注意。作意是心遭遇对象时的第一前线,它将相应的名法导向对象,因此它是五门转向心与意门转向心的重要成份。这两种转向心能打断有分心流,形成心路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Ess Abh p.70)

  [3] 善法kusala-dhamma-与善根(无贪、无瞋、无痴)相伴生起的心。这种心是健全的、道德上无过失的、能产生快乐结果的。

  [4] 不善法akusala-dhamma-与不善根(贪、瞋、痴)相伴生起的心。这种心是不健全的、道德上有过失的、能产生痛苦结果的。(Com M AbhⅠ.3 p.31)

  [5] 欲界-有饮食、男女等欲望的生存界。包括:四恶道、人道与接近人道的六层天界。(众生居住于三界,除欲界外还有下列二界)

  色界-有十六层天。没有饮食、男女等欲望,但还有微妙的色身,故称为色界。修成色界禅的人若至死亡时禅定仍然稳固,则能投生于色界天。

  无色界-有四层天。没有色身,只有精神存在,故称为无色界。修成无色界禅的人若至死亡时禅定仍然稳固,则能投生于无色界天。(Ess Abh p.21)

  [6] 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第十一种观智。观一切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并以种种行相观空之后,禅修者舍断怖畏与欢喜,对诸行无动于衷而中立,不执着它们为我或我所有。(清净道论?第二一品?第六一段)

  [7] 天界deva-loka-这里指六层欲界天之一。

  [8] 结生心patisandhi-citta-投生时的心。它连结今生与前生,所以称为结生心。一生之中,结生心只在投生时出现一次。(Com M Abh Ⅲ.8 p.122)

  [9] 帝释sakka-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天王。

  [10] 净居天suddhavasa-deva-色界中最高的五层天;乃是三果阿那含与四果阿拉汉居住的地方。他们不会再投生于更低的界,只会在净居天达到最后的解脱。(Com M Abh Ⅴ.6 p.193)

  [11] 编者注:第四禅不能去除无明,只能暂时降伏无明而已。

  [12] 出世间lokuttara-超过世间的境界。有九种法,即:无为的涅盘与直接体悟涅盘的四道、四果。

  [13] 差提优佛塔与大金塔都是缅甸著名的佛塔。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四讲 如何辨识色法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五讲 如何辨识名法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六讲 如何透视缘起法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七讲 如何培育观智以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八讲 佛陀对其弟子及

 

后五篇文章

大安法师:你不能选择自杀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二讲 如何以其它法门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第一讲 如何修行安般念

帕奥禅师: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序及中译序

阿姜李尊者:意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