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增比丘:四十行相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增比丘:四十行相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四十行相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三相思惟智(Sammasana-ñāņa)的四十行相

  佛法的观照是观照三相,一切名色法是无常、苦、和无我的。我们应以三相来观察分析诸名色法,色是无常,于色来说,不论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不美好)、胜(美好)、远、近的十一种色,确定一切色都是无常,如是而作观察。修习观照名色法应作四十行相的观照,根据[清净道论]它们分为三组。

  1.以无常随观断常想,无常随观是观察十种无常:(1)无常(不是常)、(2)毁(毁灭)、(3)动(动摇)、(4)坏(破坏)、(5)不恒(不坚)、(6)变易(自然的变易)、(7)不实(易坏)、(8)不利(不吉利)、(9)有为(四大所造,父精母血因缘合成)、(10)死法(自然的死)。于五蕴观察而有五十种无常随观。因无常随观而起无相随观,得入于无相解脱。由无常随观脱离颠倒相(颠倒有三种:一、想颠倒,二、心颠倒,三、见颠倒。) 故名「无相随观解脱门」。

  2.以苦随观断乐想,苦随观是观察二十五种苦:(1)苦(生灭逼恼)、(2)病(病之根)法、(3)痈(常流不净)、(4)箭(箭刺于内)、(5)恶(可呵责)、(6)疾(疾病之因)、(7)难(不幸)、(8)祸(灾祸)、(9)怖畏(隐藏怖畏)、(10)灾患(难忍之险)、(11)非保护所(无救护)、(12)非避难所(不得避难)、(13)非归依处(不能排除怖畏)、(14)患(如悲惨者)、(15)恶之根(恶的原因)、(16)杀戮者(敌人)、(17)有漏(漏之因)、(18)魔食(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19)生法、(20)老法、(21)病法(自然之病)、(22)愁法、(23)悲法、(24)恼法、(25)杂染法(爱、见、恶、行、杂染之境)。于五蕴观察而有一百二十五种苦随观。因苦随观而起无愿随观,得入于无愿解脱,由苦随观脱离渴爱的愿望,脱离颠倒相(颠倒有三种:一、想颠倒,二、心颠倒,三、见颠倒。)故名「无愿随观解脱门」。

  3.以无我随观断我想,无我随观是观察五种无我:(1)无我(非自非主)、(2)敌(无自由)、(3)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4)虚(空虚)、(5)空(无主)。于五蕴观察而有二十五种无我随观。由无我随观脱离坚固的我执,得入于空解脱。脱离颠倒相(颠倒有三种:一、想颠倒,二、心颠倒,三、见颠倒。)故名「空随观解脱门」。

  [清净道论]在讨论‘生灭随观智’这么说:「因为不忆念,被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

  因为不忆念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因为不忆念数数之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

  因为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

  觉音在[清净道论]二十章里讨论说:「世尊以此等分别随顺智的方法,以(四十行相的)区别而说无常苦无我等的思惟,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蕴。怎样思惟呢?即彼(瑜伽者)思惟一一蕴。」

  佛说:「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皆是无常,何况现在之‘色’耶?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如是观,不顾过去之‘色’,不悦未来之‘色’,对现在之‘色’趣向厌离、离欲、灭尽。」([蕴相应9.9经]) 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五蕴的无常、苦、和无我:

  1.身体是无常、苦、和无我

  无常者是以灭尽之义来观察。比如呼吸,一个人一天呼吸17,280次,若活六十年的话,一生呼吸378,432,000次,呼吸是无常,吸一口气,再呼出来,同一口气,再也不会重来。每一天醒来,我们的生命又短了一天,剩下的呼吸,又少了17,280次。身体依赖呼吸,既然呼吸无常,依靠呼吸而生存的身体又怎么会有常呢?因此依赖无常缘支持的身体也是无常。

  1.过去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2.未来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3.现在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4.内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5.外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6.粗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7.细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8.劣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9.胜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10.远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11.近色---身体是常或是无常?

  在[经集]里[阇多迦尼问经]中佛对阇多迦尼说:「可尊敬的阇多迦尼说道:“听说你是一位不贪恋爱欲、越过水流的英雄,我来向你这位清净者求教。请告诉我平静的境界,洞察一切的人啊!请如实告诉我,世尊啊!“世尊克服了爱欲,四处游荡,犹如太阳用光芒照亮大地,大智者啊!请把这个法门教给我这个智慧浅薄的人,让我知道怎样在这世抛弃生和老。”世尊说道:“阇多迦尼啊!摒弃对爱欲的贪恋,以弃世为安乐,既无所取,也无所弃。“消灭过去之事,排除将来之事,也不执着现在之事,便能平静地生活。“彻底摒弃对名色的贪恋,婆罗门啊!没有任何导致陷入摩罗控制的烦恼。”可尊敬的跋陀罗弗达说道:“你抛弃家庭,斩断贪欲,摆脱欲望,摒弃快乐,越过水流,获得解脱,脱离劫波,具有妙智,我向你求教。听了你这位圣人的教诲后,人们将离开这里。“人们从各国汇集这里,渴望听取你的言词,英雄啊!请你告诉他们,因为你知道这个法门。”世尊说道:“跋陀罗弗达啊!彻底摆脱上下,左右和中间和摄取欲望,因为谁在世上摄取,谁就会受到摩罗跟踪。“因此,懂得这一点,有思想的比丘认为人执着摄取就是执着死亡领域,就不会在一切世上摄取任何东西。”」

  以上只是观照身体的无常,我们还要观照身体的(2)毁(毁灭)、(3)动(动摇)、(4)坏(破坏)、(5)不恒(不坚)、(6)变易(自然的变易)、(7)不实(易坏)、(8)不利(不吉利)、(9)有为(四大所造,父精母血因缘合成)、(10)死法(自然的死)等其余九种身体无常的观照。

  然后确定它们是苦。苦者是以怖畏之义来观察。这身体要吃,要工作,要养家,要大小便,这么多麻烦,还会生病,将来要无奈的死去,是苦吗?

  1.过去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2.未来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3.现在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4.内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5.外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6.粗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7.细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8.劣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9.胜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10.远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11.近色---身体是苦或是无苦?

  以上只是观照身体的苦,我们还要观照身体的(2)病(病之根)法、(3)痈(常流不净)、(4)箭(箭刺于内)、(5)恶(可呵责)、(6)疾(疾病之因)、(7)难(不幸)、(8)祸(灾祸)、(9)怖畏(隐藏怖畏)、(10)灾患(难忍之险)、(11)非保护所(无救护)、(12)非避难所(不得避难)、(13)非归依处(不能排除怖畏)、(14)患(如悲惨者)、(15)恶之根(恶的原因)、(16)杀戮者(敌人)、(17)有漏(漏之因)、(18)魔食(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19)生法、(20)老法、(21)病法(自然之病)、(22)愁法、(23)悲法、(24)恼法、(25)杂染法(爱、见、恶、行、杂染之境)等其余二十四种身体苦的观照。

  再观察确定它们是无我。无我者是以不实之义来观察。若是我或我的,我应该能够叫身体不病,不死,长生,能够吗?不能的话,它是谁的呢?

  1.过去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2.未来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3.现在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4.内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5.外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6.粗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7.细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8.劣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9.胜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10.远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11.近色---身体是我或是无我?

  以上只是观照身体的无我,我们还要观照身体的(2)敌(无自由)、(3)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4)虚(空虚)、(5)空(无主)等其余四种身体无我的观照。

  2.感受是无常、苦、和无我

  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五蕴的受也是无常、苦和无我。受的无常者是以灭尽之义来观察。

  1.过去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2.未来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3.现在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4.内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5.外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6.粗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7.细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8.劣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9.胜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10.远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11.近受---受是常或是无常?

  以上只是观照受的无常,我们还要观照受的(2)毁(毁灭)、(3)动(动摇)、(4)坏(破坏)、(5)不恒(不坚)、(6)变易(自然的变易)、(7)不实(易坏)、(8)不利(不吉利)、(9)有为(四大所造,父精母血因缘合成)、(10)死法(自然的死)等其余九种受无常的观照。

  然后观察受的苦。受的苦者是以怖畏之义来观察。

  1.过去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2.未来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3.现在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4.内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5.外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6.粗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7.细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8.劣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9.胜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10.远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11.近受---受是苦或是无苦?

  以上只是观照受的苦,我们还要观照受的(2)病(病之根)法、(3)痈(常流不净)、(4)箭(箭刺于内)、(5)恶(可呵责)、(6)疾(疾病之因)、(7)难(不幸)、(8)祸(灾祸)、(9)怖畏(隐藏怖畏)、(10)灾患(难忍之险)、(11)非保护所(无救护)、(12)非避难所(不得避难)、(13)非归依处(不能排除怖畏)、(14)患(如悲惨者)、(15)恶之根(恶的原因)、(16)杀戮者(敌人)、(17)有漏(漏之因)、(18)魔食(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19)生法、(20)老法、(21)病法(自然之病)、(22)愁法、(23)悲法、(24)恼法、(25)杂染法(爱、见、恶、行、杂染之境)等其余二十四种受的苦的观照。

  然后观察无我。受的无我者是以不实之义来观察。

  1.过去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2.未来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3.现在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4.内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5.外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6.粗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7.细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8.劣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9.胜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10.远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11.近受---受是我或是无我?

  以上只是观照受的无我,我们还要观照受的(2)敌(无自由)、(3)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4)虚(空虚)、(5)空(无主)等其余四种受无我的观照。

  3.想念是无常、苦、和无我

  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五蕴的想法。也是无常、苦和无我。想的无常者是以灭尽之义来观察。

  1.过去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2.未来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3.现在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4.内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5.外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6.粗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7.细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8.劣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9.胜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10.远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11.近想---想是常或是无常?

  以上只是观照想的无常,我们还要观照想的(2)毁(毁灭)、(3)动(动摇)、(4)坏(破坏)、(5)不恒(不坚)、(6)变易(自然的变易)、(7)不实(易坏)、(8)不利(不吉利)、(9)有为(四大所造,父精母血因缘合成)、(10)死法(自然的死)等其余九种想无常的观照。

  然后观察想的苦。想的苦者是以怖畏之义来观察。

  1.过去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2.未来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3.现在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4.内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5.外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6.粗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7.细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8.劣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9.胜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10.远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11.近想---想是苦或是无苦?

  以上只是观照想的苦,我们还要观照想的(2)病(病之根)法、(3)痈(常流不净)、(4)箭(箭刺于内)、(5)恶(可呵责)、(6)疾(疾病之因)、(7)难(不幸)、(8)祸(灾祸)、(9)怖畏(隐藏怖畏)、(10)灾患(难忍之险)、(11)非保护所(无救护)、(12)非避难所(不得避难)、(13)非归依处(不能排除怖畏)、(14)患(如悲惨者)、(15)恶之根(恶的原因)、(16)杀戮者(敌人)、(17)有漏(漏之因)、(18)魔食(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19)生法、(20)老法、(21)病法(自然之病)、(22)愁法、(23)悲法、(24)恼法、(25)杂染法(爱、见、恶、行、杂染之境)等其余二十四种想的苦的观照。

  然后观察无我。想的无我者是以不实之义来观察。

  1.过去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2.未来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3.现在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4.内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5.外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6.粗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7.细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8.劣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9.胜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10.远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11.近想---想是我或是无我?

  以上只是观照想的无我,我们还要观照想的(2)敌(无自由)、(3)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4)虚(空虚)、(5)空(无主)等其余四种想无我的观照。

  4.行为是无常、苦、和无我

  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五蕴的行法。也是无常、苦和无我。行的无常者是以灭尽之义来观察。

  1.过去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2.未来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3.现在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4.内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5.外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6.粗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7.细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8.劣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9.胜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10.远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11.近行---行是常或是无常?

  以上只是观照行的无常,我们还要观照行的(2)毁(毁灭)、(3)动(动摇)、(4)坏(破坏)、(5)不恒(不坚)、(6)变易(自然的变易)、(7)不实(易坏)、(8)不利(不吉利)、(9)有为(四大所造,父精母血因缘合成)、(10)死法(自然的死)等其余九种行的无常的观照。

  然后观察行的苦。行的苦者是以怖畏之义来观察。

  1.过去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2.未来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3.现在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4.内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5.外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6.粗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7.细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8.劣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9.胜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10.远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11.近行---行是苦或是无苦?

  以上只是观照行的苦,我们还要观照行的(2)病(病之根)法、(3)痈(常流不净)、(4)箭(箭刺于内)、(5)恶(可呵责)、(6)疾(疾病之因)、(7)难(不幸)、(8)祸(灾祸)、(9)怖畏(隐藏怖畏)、(10)灾患(难忍之险)、(11)非保护所(无救护)、(12)非避难所(不得避难)、(13)非归依处(不能排除怖畏)、(14)患(如悲惨者)、(15)恶之根(恶的原因)、(16)杀戮者(敌人)、(17)有漏(漏之因)、(18)魔食(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19)生法、(20)老法、(21)病法(自然之病)、(22)愁法、(23)悲法、(24)恼法、(25)杂染法(爱、见、恶、行、杂染之境)等其余二十四种行的苦的观照。

  然后观察无我。行的无我者是以不实之义来观察。

  1.过去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2.未来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3.现在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4.内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5.外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6.粗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7.细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8.劣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9.胜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10.远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11.近行---行是我或是无我?

  以上只是观照行的无我,我们还要观照行的(2)敌(无自由)、(3)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4)虚(空虚)、(5)空(无主)等其余四种行无我的观照。

  5.六识是无常、苦、和无我

  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五蕴的识法。也是无常、苦和无我。识的无常者是以灭尽之义来观察。

  1.过去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2.未来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3.现在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4.内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5.外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6.粗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7.细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8.劣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9.胜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10.远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11.近识---识是常或是无常?

  以上只是观照识的无常,我们还要观照识的(2)毁(毁灭)、(3)动(动摇)、(4)坏(破坏)、(5)不恒(不坚)、(6)变易(自然的变易)、(7)不实(易坏)、(8)不利(不吉利)、(9)有为(四大所造,父精母血因缘合成)、(10)死法(自然的死)等其余九种识的无常的观照。

  然后观察识的苦。识的苦者是以怖畏之义来观察。

  1.过去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2.未来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3.现在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4.内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5.外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6.粗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7.细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8.劣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9.胜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10.远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11.近识---识是苦或是无苦?

  以上只是观照识的苦,我们还要观照识的(2)病(病之根)法、(3)痈(常流不净)、(4)箭(箭刺于内)、(5)恶(可呵责)、(6)疾(疾病之因)、(7)难(不幸)、(8)祸(灾祸)、(9)怖畏(隐藏怖畏)、(10)灾患(难忍之险)、(11)非保护所(无救护)、(12)非避难所(不得避难)、(13)非归依处(不能排除怖畏)、(14)患(如悲惨者)、(15)恶之根(恶的原因)、(16)杀戮者(敌人)、(17)有漏(漏之因)、(18)魔食(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19)生法、(20)老法、(21)病法(自然之病)、(22)愁法、(23)悲法、(24)恼法、(25)杂染法(爱、见、恶、行、杂染之境)等其余二十四种识的苦的观照。

  然后观察无我。识的无我者是以不实之义来观察。

  1.过去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2.未来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3.现在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4.内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5.外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6.粗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7.细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8.劣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9.胜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10.远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11.近识---识是我或是无我?

  以上只是观照识的无我,我们还要观照识的(2)敌(无自由)、(3)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4)虚(空虚)、(5)空(无主)等其余四种识无我的观照。

  观察完,再观察六门、六所缘(合为十二处)、加上六识(合为十八界)、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六寻、六伺、六界(眼耳鼻舌身意界)、十遍、三十二身分、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三界、九有(九有情居:人四洲六欲天、初禅、二禅、三禅、无想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以及十二缘起支。([清净道论]第二十章)

  道果的证得

  1.断除五下分结

  修行者须断除五下分结的前三结(八十八使),即怀疑、戒禁取、和有身见而证得初果或预流果。随著烦恼的渐次減少,再断除五下分结的后二结(粗贪、粗瞋)而证得二果(一来果),再徹底断除五下分结的后二结(贪、瞋)而证得三果(不来果)。

  2.断除五上分结

  最后断除五上分结(色界爱、无色界爱、掉举、我慢、无明)而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道的主要烦恼是五上分结,即是色界爱、无色界爱、掉举、我慢、和无明。色界爱是对色界定所起的贪爱,无色界爱是对无色界定所起的贪爱,掉举是正念还不能完全园满,我慢是潜在的我执,无明是对四圣谛未能园满透彻三转十二行。

  從预流果到阿罗汉果,一般上称为四沙门果,是靠观照无常、苦、无我而证入的。

----------------------------------------------------------------------------------------------------------------

更多法增比丘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法增比丘:正法的隐没

法增比丘:精进修慈

法增比丘: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为何要学习南传佛法?

隆波通禅师:一切美好尽在圆觉中

 

后五篇文章

法增比丘:敬信三宝

法增比丘:解脱道与菩萨道

法增比丘:如何持好戒?

法增比丘: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法增比丘:对付淫欲的有效方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