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治疗小儿感冒 |
 
中医讲的小儿感冒是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统称,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并与小孩的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有关。 普通感冒初起症状主要有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发热头痛、嗓子肿痛等。如果感受风寒则出现怕冷、全身骨节痛。中医将小儿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等症型。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脏腑之气未充,抗病能力差,当气候急骤变化或护理不当时,外邪便乘虚侵入而发病。小儿患感冒后,应及时治疗,否则病程迁延,病情加重,还会引起许多疾病。所以,及时治疗感冒很有必要。小儿感冒多系风寒型、风热型。风热感冒尤为多见。 1、风寒感冒 特点是发热轻,怕冷重,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咳嗽、无汗,舌苔薄白。 对这类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选用”九宝丸”。 因为九宝丸中有麻黄、苏叶、葛根能发汗而解表邪;桔梗、前胡、枳壳能宣肺利气化痰。 所以它是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理想药。周岁以上的小儿每次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小儿可酌情减量。 2、风热感冒 特点是发热重,怕冷轻,有微汗,咽部干红,鼻塞,舌苔微黄。 选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中成药,如”小儿感冒冲剂”或”妙灵丹”。 因为小儿感冒冲剂中含有藿香、薄荷、菊花、连翘、白薇、大青叶、板蓝根、地骨皮、生地、生石膏等清热解毒及透表之品,对风热感冒、流感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是:一岁以内每袋分4次,1—3岁每袋服3次,4—7岁每袋服2—3次,8—12岁每次服一袋。日服2次,用热开水冲服。 由于方中的薄荷、桑叶、银花、连翘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浙贝、杏仁、桔梗、黄芩能清肺热化痰止咳;生地、生石膏能滋阴退热,生津止渴;勾藤、僵蚕、蝉退能平肝熄风止惊;天竺黄、胆南星、豁痰止喘;麝香、冰片能芳香开窍,朱砂能镇静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所以它是治疗风热感冒伴有烦躁、高热、抽风等病例的良药。用法是,每次服1.5克(1丸),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小儿,酌情减量。 3、暑湿感冒 多发生于夏季,特点是发热、身倦无汗、头晕、头胀、口渴喜饮、恶心呕吐、腹泻、小便短而黄、舌苔黄腻。对此应选用清暑解表、健胃化滞的中成药,”香苏正胃丸”。 因为方中的藿香、香薷、苏叶能解表祛暑;厚朴、枳壳、陈皮、砂仁能理气化湿,和胃止呕、消胀;茯苓、扁豆、滑石能健脾清热利水;神曲、麦芽、山楂能健胃消食化滞;甘草能益脾和中。 所以它是治疗暑湿感冒的首选药。 用法: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内小儿,酌情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