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楞伽师资记 序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楞伽师资记 序言

  《楞枷师资记》全一卷,唐净觉集于景龙二年(708),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记述楞伽经八代相承付持之经过。本书为站在北宗立场所撰述之初期禅宗传承史。由于初期宗师之传法特重楞伽经,故名为“楞伽师资记”。本书内容次序:(1)译者求那跋陀罗,(2)菩提达磨,(3)慧可,(4)僧粲,(5)道信,(6)弘忍,(7)神秀、玄赜、老安,(8)普寂、敬贤、义福、惠福。本书为初期史研究之基础资料。

  两目中,各出一五色光舍利,将知大师成道已久也。

  大唐中宗孝和皇帝景龙二年,敕召入西京,便于东都广开禅法,净觉当众归依。一心承事,两京来往参觐,向有余年。所呈心地,寻已决了。祖忍大师授记之“安州有一个,即我大和上”是也。乃刑〔=形〕类凡僧,证同佛地。帝师国宝,宇内归依。

  净觉宿世有缘,亲蒙指授,始知方寸之内,具足真如。昔所未闻,今乃知耳。真如无相,知亦无知。无知之知,岂离知也。无相之相,岂离相也。人法皆如,说亦如也。如自无说,说则非如。如本无知,知非如矣。

  《起信论》云:心真如是〔=者〕,即是一法界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法,唯因忘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别无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有真〔+如〕自体相者,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有〔=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性自满足,一切功德。自体有大智惠光明义,故自性清净心。

  《楞伽经》云:自心现境界,随类普现于五法。云何是五法?名、相、忘想〔=妄相〕、正智、如如。是故众〔+生〕物无名,〔+由〕心作名;诸相无相,由心作相。但自无心,则无名相。故曰正智如如。

  《法句经》云:“参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余乃潜神玄默,养性幽岩。独守净心,抱一?谷。聊寄一序,托悟在中。同我道流,愿知心耳。真如妙体,不离生死之中;圣道玄微,还在色身之内。色身清净,寄住烦恼之间。生死性真,权〔=获〕在涅般之处。故知众生与佛性。本来共同。以水况冰,体何有异。冰由质碍,喻众生〔+之〕系缚。水性虚〔=灵〕通,等佛性之圆净。无法可得,无相可求。善法尚遣舍之,生死故应远离。

  《维摩经》云:“欲得净度,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身虽为之本,识见还有浅深。深见者,是历劫清净,薰修之因。一发道心,乃至成佛,亦不退也;浅识者,是现今新学,初离欢喜,为积生已来,有诽谤邪见之因,无正信习道之力。根则不定,后还退败也。覆寻生死,只为攀缘。返照攀缘之心。心性本来清净之处。〔+实不有心。寂灭之中,本无动念。动处常寂,寂即无求。念处常真,真无〕染著。无染是净,无系是脱。染即生死之因,净即菩提之果。

  大分深义,究竟是空。至道无言,言则乖至。虽以性〔+空〕拟本,无本可称。空自无言,非心行处。圣心微隐,绝解绝知。大觉寒寒〔=冥冥〕,无言无说。《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也。无法可说,无心可言。自性空闲,返归于本。本者道也,道性胓恫而无际,放旷清微。坏大千以寂寥,通古今而性净。即上下周圆,〔+广〕遍清净。是净佛国土也。是知一毫之内,具足三千大千。一尘之中,容受无边世界。斯言有实耳。此中坐禅,证者之自知,不由三乘之所说也。

  经曰:菩提之道,不可图度。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苞天地,细入无间。故谓之道也。所以法身清净,犹若虚空。空亦无空,有何得有。有本不有,人自著有。空本不空,人自著空。离有离空,清净解脱。无为无事,无住无著。寂灭之中,一物不作,斯乃菩提之道。

  然涅般之道。果不在于有无之内,亦不出于有无之外。若如此者,即入道之人,不坏于有,亦不损于无。像法住持,但假施设耳。是故体空无相,不可为有;用之不废,不可为无。则空而常用,之〔=用〕而常空。空用虽殊,而无心可异。即真如性净,常住不灭也。余叹曰:天下有不解修道者,被有无系然也。有不自有,缘未生时无有;无不自无,缘散之后故无。有若本有,有自常有,不待缘而后有;无若本无,无自常无,岂待缘尽后始无也。缘有非是有,真如之中〔+无自〕有缘;无非是无,清净心中,无彼无也。有无〔+之〕法,妄想之域,岂足以标圣道。

  《放光经》云:“菩提从有得耶?答曰不也。从无得耶?答曰不也。从有无得耶?答曰不也。离有无得耶?答曰不也。是义云何得?答曰无所得。得无所得者,谓之得菩提也。

  ◎楞伽师资记一卷

  东都沙门释净觉居太行山灵泉.谷集.〔谷集=会〕

 
 
 
前五篇文章

禅门骊珠集 所集诸师传承系统表

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虚云德清

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来果妙树

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太虚唯心

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玉林通琇

 

后五篇文章

楞伽师资记 第一章

楞伽师资记 第二章

楞伽师资记 第三章

楞伽师资记 第四章

楞伽师资记 第五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