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读《安祥集》的体会 读《安祥集》一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人生在世,不管我们抱着什么样的生活理念,有一点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即我们每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最大限度地美好、快乐一些。然而对如何获得美好愉快的人生,却不是尽人皆能正确把握。人们一般地认为:财富、荣誉的拥有是人生幸福的根本保证,于是世间便兴起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甚或互相残杀的事。和平、宁静的人类乐园变得冷酷暗淡、苦涩阴晦。人们拚命奋斗的结果恰恰违背了自己最初的美好愿望,真是人间之大悲剧。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传出的信息就是最好的注脚。愈是物质的高度文明,人们的精神痛苦愈加严重。这样的地方,人们的自杀率往往也是名列前茅。这无疑是对人类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忽视心灵净化而敲起的一声警钟,它向人们警告: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并不来自财富、荣誉;而是发自我们的内心——我们对的体悟。

  那么,什么是禅呢?耕云先生说,禅的基本内涵是“正见”和“正受”。正见即是真实、正确的见解。我们一般人的见解往往带有自我意识和主观谬执,所见所闻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是偏见。正见则不会见到与真实相对的任何事物,只会见到宇宙唯一的真实,也就是自己,不是别人。

  正受即真实、正确的感受。我们平常的眼、耳、鼻、舌、身对色、声、香、味、触都是官能的虚妄感受,而正受则是如《证道歌》所说的“常独行,常独步”。就是身处纷纭繁复、万象扰扰的喧闹尘世,而内心却丝毫不为外境所动,如入无人之境,独来独往。

  所谓安祥禅就是这种对生命的正受,一种“如人饮水,冷暖自如”的美妙体验。这种体验从我们的心灵统一调和而来,它是没有矛盾,离诸相对的和谐与宁静,是“定慧圆明”的诸法现量。

  这种对真实生命的正受——安祥禅,又是我们人人自心与生俱有的,但是由于我们惑于感官,突出我欲,偏离正法,从而使自家心中的如金子般美好的无尽宝藏沉溺于烦恼污浊之中,不得显现。修习安祥禅正是要铲除烦恼,去掉无明,恢复自心的光明。要使安祥的心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正如耕云先生所说:第一唯求心安;第二为而不有,善而不居;第三宰制官能,惩治我欲;第四穷理彻源,识心达本;第五,克服懈怠,战胜自我,如法精进。

  梁启超先生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曾说:“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上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心一个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

  这段文字对于一个证悟了安祥禅的人来说也是恰如其分的比喻。释迦如来最初成道时,他是多么地安祥自在,但他不愿入寂灭度,独享其乐,而要重返人间,把他内心所得的无限美好和谐的感受传达给人类,以期一切众生都能体证佛法之乐。

  生于当今世界的人们既极其痛苦,又非常幸运。痛苦的是,物质的进步扭曲了人们的灵魂,使得我们更加迷失了自我,沉溺于醉生梦死之中,难以自拔。幸运的是,先贤大觉们给我们遗留下了至珍至贵的佛法之宝,使我们不会再像佛祖当初求道那样,历经艰辛,苦苦探索,我们不离当下便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少走许多弯路。当今世界是个多姿多采的物质世界,如果在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再使我们的精神保持安祥和谐的状态,我们的人生该多么美好!

 
 
 
前五篇文章

解读“无”处不通

佛,还在心中吗

《金刚经》中有“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是何义

多念些往生咒可否弥补杀生过失

耆婆 从弃婴到一代佛教医王的离奇人生

 

后五篇文章

读《安祥集》有感(二首)

换一个角度感悟人生

无言大智:默然无声、不立文字的意趣

老婆禅

口头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