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利益他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雜阿含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師徒,靠一人在下面以肩膀托著木桿,另一人爬上木桿頂上表演維生。有一次,師父對徒弟說:「你在上面守護我,我亦在下面守護你,互相扶持,到處表演,便能多賺財利。」徒弟卻說:「應該是我倆分別在上面和下面守護自己,就能多獲財利。」師父回應道:「你所說的和我所說的沒有分別。全靠我們緊密合作,才會有安全而成功的演出,你守護自己就是守護我,我守護自己就是守護你。」

  這個故事表現出來的是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的佛教倫理思想。也就是說我們生存的這個世間,就如佛法所說的因緣一樣是一重又一重的關係網,一切眾生都在這關係網內緊密聯繫,共榮共存。這個網絡的運作法則就是因果定律,我們傷害人的話,最終都會自食其果;若我們利益他人,自己也會得到好處。

  佛經云:「惟菩薩行者得成佛,而修獨覺禪永不得成佛。」這是佛教提倡的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最高的慈悲利他思想的體現。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說,慈是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悲是悲憫眾生並拔除其痛苦。慈悲實際上就是憐憫、同情。佛教認為,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慈行是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幫助他人解除痛苦。要幫助他人得到快樂,就應該把他人的快樂視同自己的快樂;要幫助他人解除痛苦,就應該把他人的痛苦視同自己的痛苦。因此,《大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佛法強調我們個人的解脫(湼槃)是離不開世間的,即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說的解脫,是讓我們把個人的解脫與眾生的解脫聯繫起來,不僅要「自利」,還要「利他」。不應一味追求那種離群索居式的遠離塵世的修持方式,而要以佛教的慈悲精神為懷,積極投身於有益於民眾的各種慈善活動。努力利樂有情,造福社會,並把做各種這類善事看成修成正果,趨向湼槃的重要途徑。

  佛教的這種自利利他的倫理思想不僅對教徒起著這種作用,而且對教外人士也起到了一種類似的作用。這些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有些人雖未出家,但非常信仰佛教(是居士或介於居士和出家人之間)。還有一些人既沒有出家,也算不上居士,但對佛教的一些理論,特別是倫理觀念十分讚賞。再有一些人,對佛教不明確表示信奉或讚賞,但在潛意識裡卻多少受一些佛教觀念的影響。在上述不同類型的人中,佛教的倫理思想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人在從事一些活動或處理某些事情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按佛教的倫理觀念行事。他們判斷是非的標準常常摻有佛教倫理思想的標準。在相當多的人的潛意識中,按照佛教的行為規範行事,是必定會有一種好的或理想的結果的。因此,在現代社會中,佛教的倫理思想也確實起著一種激勵人們去追求一種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有一個小姑娘,一天晚上遇見一位盲人提著燈籠在街道上走。姑娘感到很奇怪。盲人白天都看不見,晚上提著燈籠上路,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出於好奇,小姑娘忍不住向盲人發問。盲人緩緩地回答:「一開始我是這樣想的:雖然我看不到燈光,但是我的燈光卻可以給別人帶來光明。但是後來我發現,我提燈籠給別人帶來光明的同時,卻也讓別人在黑暗中容易看到我,不會誤撞到我,這樣反而可以讓我自己更安全。而且,這麼多年來,由於我的燈籠為別人帶來光亮,為別人引路,人們也常常熱情的攙扶我,引領我走過一個又一個溝坎,使我免受許多危險。你看,我這不是既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嗎?所以。每到晚上出門,我總提著一盞燈籠。」

  是啊,盲人說的很對,利益他人其實也就等於利益了自己。你看,紫藤蘿和牽牛花,沒有挺拔的軀幹,卻憑藉枯樹和籬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麗;籬笆和枯樹,本無美景可言,卻憑藉牽牛花和紫藤蘿,成就了一道風景。人類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從雨露到陽光花木再到一蟲一獸再到我們自己,都因為生物互惠互利而生生不息;人類社會的運作也有賴不同職業的人分工合作。一件我們輕鬆買回來的食物或用品,已經是自然界、動物、人類的合作成果。我們做好本份,對己對人也有好處;若損害這種關係,大家都會受牽連。最好的例子就是:人類為私利而破壞、污染環境,令動植物受損甚至絕種,這又導致人類居住條件惡化,失去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教講因果,你不喜歡的就不要施出去,施出的是善因,得到的也是善果,相反,你做了不利於他人他物的事情,最終也會得到同樣的不利於己的報應。

  古人說,「害人者害己,助人者助己」。害人者一般來說就是想通過損害他人而達到利己的目的,獲得一些物質上的利益,壓制一些比他強的人。可能因為其手段的高明和隱蔽,暫時達到了目的。但是,因為他是通過害人實現的,所以,一方面他是害怕暴露的,另一方面,他是害怕報復的。就像罪犯一樣,他在作案的時候,心情是高度緊張的,情緒是十分恐懼的。作案以後,生怕被警察抓到,食不甘味,寢不安席。「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做了虧心事,必怕鬼叫門」。命運通常就是這樣,在你得到某樣東西的同時,也會失去另一樣東西。害人者得到一些實惠,得到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但卻失去了一顆安定的心,而身與心是統一的,長期不安的心情會損害健康,所以,害人者往往寢食不安,或者心病難醫,最終損害到的還是自己的利益。而助人者之所以能夠助己,是因為幫助了別人,可能沒有物質上的回報,但一定會有精神上的回報,比如,別人說聲「謝謝」,即使別人不說,那種友善的眼神,感激的目光,也會讓我們心裡充滿溫暖的感覺。幫助別人,一方面可以獲得友善、感激和信任;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對別人有用,獲得一種對自我的肯定。這些積極的情緒和自我認同感,會讓我們心情愉快。助人為樂,這個樂,一方面是指幫助了別人讓人家高興,另一方面也指幫助了別人自己也很高興。人經常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對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為人——「凡真心助人者,最後沒有不幫到自己的」,這就是利益了他人,同時也利益了自己。

  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報道: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下來,但他並沒有立刻臥倒,因為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那兒,他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泥土飛濺,之後,上尉起身拍打身上的泥土,突然發現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了兩個大坑。可以說小戰士是幸運的,但更加幸運的是上尉,因為他在救助別人的同時也救助了自己。

  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如果我們以真誠的心,去利益他人,也會在無形中使自己受益。就拿我們學習來說吧,你幫助同學學習,固然會用去自己的一些時間,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加深了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再比如,我們乘公交車,車上有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沒有座,這時候如果我們讓了座,感動的可能不止是母親,她懷裡的孩子也會看到這一切,等到他長大了,某一天看到一位老人過馬路,他也會伸出手去攙扶一把,而那位老人可能是別人,也可能會是你的家人。幫助是相互的,由於我們的幫助,使對方的困難得到了解決,使別人的不便變為了方便,這也顯示了自己的力量,發現了自己的價值,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同時當我們自己有了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伸出熱情的手來幫助我們的。「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有時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利益他人,不祇是讓我們在物質、金錢方面伸出援手,精神上的幫助有時更重要。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我們的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夠給沮喪的人一點鼓勵,給疑惑的人一點提醒,給苦痛的人一點安慰……甚至在生活中,我們祇要關注細節,把一些小事做好,都會利益他人:看到地面髒了,我們可以打掃一下;某某同事不舒服了,我們可以去探望一下;別人正在工作的時候,我們路過但可以保持安靜;上樓梯時,讓趕時間的人先走;售票口排隊買票時,我們不插隊,先來後到;週末了,推掉一些無關緊要的應酬,陪著家人去看一場電影或者帶著孩子去放放風箏……這些都是一些小事,而且是我們舉手投足之間就可以做到的,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耐心和細心以及理解和體諒,但這卻可以讓我們身邊的人得到最實質的利益,他們會因此而感受到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序的規則、和諧的人際關係、濃濃的親情,而這些,不也正是我們希望擁有的麼?

 
 
 
前五篇文章

“正见”加“正受”

修与不修

禅定:佛教核心修行法

禅的修持要领是无念、无相、无住

禅的变迁——参禅悟道话古今

 

后五篇文章

简单心过生活

随缘是福

感悟人生

清净的心

人能无著便无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