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佛教徒人生态度——重生乎?重死乎?(5)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五、正确理解佛教

  佛教对生命的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所认为的断见,又不同于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就一期生命而言,虽说是短暂的,但生命就像河流,贯穿着无穷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生命是永恒的,又是相续变化的。因为生命是变化的,所以才具有可塑性,才能通过修行去改造。所以说,佛教既重视死后的归宿,也关心现实的人生。

  1、对死后归宿的重视

  《宝蔓论》云:“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生命短暂脆弱,死亡之风随时都会吹灭生命之灯。尤其是末法世间的众生,命浅福薄,死缘者多,生缘者少。就是这么短暂的人生,又有几个人能好好利用?“少时心在父母,壮时心系妻室,老则心忧儿孙,一生之中,卒无暇时及法”。虽然我们一生忙碌不休,但死亡来到时,除佛法外一切无益,非但至爱的亲人不能替代,连我们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去。

  但念死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宗喀巴大师说:“能知暇满大义利,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绝不乐为”。由此可见,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的意乐,利用生前的宝贵时光勤修善法。

  2、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1)五戒十善是幸福人生建立的根本

  儒家因入世而提倡人伦,提出了“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在佛教中,与之对应的有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则又增加了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和不贪、不嗔、不痴。作为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五戒十善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培育。学佛的关键在于实践,尤其是对于在家信徒而言,修行并不仅仅是诵经和念佛,而是要将佛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所谓“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戒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持戒不仅是消极地止恶,同时也是积极地行善。所以说,五戒十善既是佛教徒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建立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受持五戒,世界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如果全人类都受持五戒,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太平盛世,就是人间净土

  (2)菩萨的修行以解除有情的人生痛苦为使命

  作为佛教徒,不仅要注重个人的利益与幸福,还要进一步关心众生的利益和幸福,乃至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安宁。

  大乘佛教所提倡的六度四摄,就是建立在对众生的关怀上。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定和智慧,而四摄则是通过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等种种方便善巧来帮助他人,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成就自己的福德资粮。六度四摄都是以布施为基础,佛教称布施是种福田。世间的慈善事业关心的仅仅是解除人们的贫困,而佛教的布施还包括法布施,因为世人的痛苦不是依靠物质改善就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身为佛教徒,应该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佛陀在因地中,为救度众生而出生入死,他是为救度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

  很多信佛的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而忽略了利益社会之事,这就偏离了佛菩萨出世的本怀。我们学佛,就是要把佛教的精神发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知道了佛法,却没有身体力行地实践佛法,那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没有使佛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近代,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都极力提倡人生佛教,要求我们运用佛法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菩萨作为佛法的实践者和推广者,要在利他中完善自己,发菩提心,发大悲心,以解除众生的痛苦为使命。

  (3)佛陀在经典中为我们指出的人生智慧

  佛教中的很多经典都非常关注有情现实人生的问题。

  《药师经》是流传甚广的一部重要典籍,经中详尽地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世界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不仅满足众生对物质的希求,“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还为众生拔除病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为众生庄严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长寿得长寿。及至众生临命终时依旧不弃不离,根据众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

  除此以外,《善生经》、《十善业道经》也都是佛教关心现实人生的代表经典。

  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因果都是互为缘起,命运的好坏不是神的旨意,而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告诉我们行善和作恶的结果,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和上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则认为,佛与众生只是迷与悟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开发自身本具的清净佛性,通过改善我们的现实人生而抵达成佛的光明大道。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让众生都能因为听闻圣教而获得“现生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所以说,佛教不仅关心生命的未来,重视死后的归宿;同时也关心现世人生的幸福,关心现实人生的改善。修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首先要舍去不良的习气和行为,舍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再以佛菩萨们为榜样,依教奉行,在现有生命的“因”上有所变革,使生命得到升华,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

 
 
 
前五篇文章

佛教徒人生态度——重生乎?重死乎?(4)

佛教徒人生态度——重生乎?重死乎?(3)

佛教徒人生态度——重生乎?重死乎?(2)

佛教徒人生态度——重生乎?重死乎?(1)

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5)

 

后五篇文章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第二卷之二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第二卷之三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第二卷之四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第二卷之五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第三卷之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