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观想念佛浅讲序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想念佛浅讲序言

以“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而名重禅门的唐代江西百丈山大智怀海禅师,是佛教界公认的大善知识。禅师所立《百丈清规》原本虽然早已不存,但《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却风行天下,一句“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不但为后人指明了一条稳妥修行的康庄大道,同时也揭示出唐宋以来中国佛教的一项基本特征——“念佛法门”跨地域、跨阶层、跨宗派的普及与繁荣。

依“念佛法门”为行持,以“求生极乐”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宗派体系,就是中国佛教千余年来可与禅宗并驾齐驱的净土宗。晚近以来,净土宗得益于印光大师的鼎力提倡,更是成为汉地佛教中流传最广、人气最旺的一大行门,法缘昌隆,如日中天。

一般而言,净土宗的“念佛法门”特指“持名念佛”,也就是清代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所谓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上述十六字被称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足见持名念佛早已成为净土法门的实践通途。但无可讳言,就念佛法门的完整性而言,还应包括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和体现最高境界的实相念佛。当年,面对广大无垠的众生,复杂多元的根性,佛以圣智观察机宜,随其因缘,种种说法,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这就是“四种念佛”的出现缘由和存在价值。

如果说《阿弥陀经》所倡导的是持名念佛,那么,《观无量寿佛经》就是“净土三经”中集中反映观想念佛的一部经典了。该经以佛现神通入宫为阿阇世王之母韦提希夫人说法为背景,演示了“十六观门”和“净业三福”两大主题。这是可与《无量寿经》法藏比丘“四十八愿”相提并论的净宗基本要义。值得一提的是,观想念佛相比于持名念佛,在应用程度上虽然明显呈现弱势,但在天台宗领域却颇显几分例外。如陈隋之际的台宗开祖智者大师,述《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被纳入仅次于“天台三大部”的“五小部”系列,信受尊崇。又如,北宋四明知礼大师的法曾孙、台宗重镇延庆寺住持明智中立大师“行业淳实,人所信服,能以诚心修净土观”,并于元符年间(10981100)协助其门人介然法师于该寺西隅建“十六观堂”,“外列三圣之像,内.为禅观之所”,大行观想之道,成为今日宁波观宗讲寺的前身。再如,宋代着名的台宗代表人物慈云遵式大师,对观想念佛饶有心得,曾着文专论《往生坐禅观法》云:

欲修往生观者,当于一处,绳床西向,易观想故,表正向故。跏趺端坐,顶脊相对,不昂不伛,调和气息,定住其心。然所修观门,经论甚多,初心凡夫哪能遍习?今从要易,略示二种。于二种中,仍逐所宜,不必并用。其有于余观想熟者任便,但得不离净土法门,皆应修习。所言二种:

一者,扶普观意。坐已,自想即时所修,计功合生极乐世界。当便起心生于彼想:于莲花中,结跏趺坐。作花合想,作花开想;当花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于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要与十二部经合。作此想时,大须坚固,令心不散,心想明了,如眼所见。经久乃起。

二者,直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躯,坐于花上。专系眉间百毫一相。其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楞。其毫中空,右旋宛转,在眉中间,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注想,坚固勿移。然复应观,想念所见,若咸未咸,皆想念因缘,无实性相,所有皆空,一如镜中面像,如水现月影,如梦如幻,即空、即假、即中,不一不异,非纵非横,不可思议。心想寂静,则能成就念佛三昧。

这种将禅观溶入净修的独特方法,开启了另一条“成就念佛三昧”的独特门径,值得有识之士和有缘之士加以借鉴和薰修。

 
 
 
前五篇文章

观想念佛浅讲前言

念佛看见妄念是好事

仁俊长老:念佛,念人与念世

梵净名山 净土道场

念佛免难

 

后五篇文章

净土见证育仙往生

禅法与净土

往生极乐净土的方法

净土宗祖庭――山西玄中寺

净土宗祖庭――山西玄中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