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天台宗与净土宗的历史渊源 论文作者:牛延锋(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 论文摘要:净土宗与天台宗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宗在各自的发展过程当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了后来“教在天台,行归净土”的局面。净土宗的净土理论有许多来源于天台宗,天台宗还培养了不少净土宗师,绝大多数天台宗弟子也把西方净土当作自己终生的追求。台净的互相融摄,反映了圆融无碍的大乘佛教精神,对止息当今一些派别的争论树立了榜样。厘清二者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二者的理论构建和历史发展,也不无裨益。 关键词:天台宗净土宗历史渊源 净土宗与天台宗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从古洎今,台宗大德,无不皆以净土为归。”而在净土宗的理论宝库里,天台宗人的智慧硕果更是闪耀着永远的光芒。还有许多台宗大德,本身就是净宗祖师。鉴于台净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有“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说。净土宗也借鉴天台的判教学说和理论体系来完善自己的理论思想,并以自己独特的终极关怀深深影响着天台宗人的实际修学和理论创造。由于天台宗和净土宗的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宋代以后两宗大德台净双修的情势。台净的相互影响余绪,至今未绝。厘清二者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二者的理论构建和历史发展,不无裨益。这无论对于研究者或是修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天台宗人的净土理论 天台宗与净土宗有着理论上的合作基础,“净土宗主张息止缘虑,凝结心念,与天台宗所主张的四种三昧相似,即强调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四种三昧的常坐三昧(又叫一行三昧)和常行三昧(又叫般舟三昧)更与净土宗的念佛有着直接的关系。“常坐三昧的念佛是唯心念佛和实相念佛的结合,而常行三昧的念佛则是观想念佛和称名念佛的结合;同时,常行三昧又突出以念阿弥陀佛为主要内容。这一念佛法门……为天台宗的后继者们提倡台净合一开了先河。”同时,“天台的性具实相理论消解了心与色、涅槃与生死的对立,因此真正的解脱是要达到无情有性,也就是说,依报世界的转变与心的转变显得同等重要。这样,‘净土’已蕴含于天台的基础理论之中,而成为与‘涅槃’等同的概念。”天台宗人以天台观点解释净土思想,并使之契合净土念佛理论,从而大大丰富了净土宗的理论宝库。 在净土宗的形成过程中,末法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慧远、昙鸾、道绰的净土思想无不与末法时期有关。佛教信徒无论是自己修持还是弘传佛法,都讲究契根契机、当时当机,所谓机、时,就是审时度势的意思。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中去,这是立身处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对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从东晋以来,我国佛教界中末法思想非常普遍,当时的佛教理论都是从这里出发理论的,慧思也是如此。佛教认为,佛陀入灭之后,佛教的发展将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关于正法、像法、末法三期佛法思想的解释,历来有多种说法。但在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之后,多说中国佛教徒认为那时已是五恶、五痛、五烧的末法时期。当时智顗的老师慧思大师就具有强烈的末法观念。他说:“彼佛世尊,灭度之后,正法想法,皆已过去,遗法住也,末法之中。是时世恶,五浊竟兴,人命短促,不满百岁,行十恶业,共相杀害。”而他自己就生在“末法八十二年”这样的浊恶之世。慧思大师对这样的末法之世充满了忧虑,尽管他本人发愿往生的是弥勒净土而非弥陀净土,但他的思想对后代的天台弟子,尤其是他的弟子智顗,阐发净土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为天台宗和净土宗互相影响之肇始。 天台宗的实际创始者智者大师,对弘扬和发展净土宗的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净土著作有《观无量寿佛经疏》《阿弥陀经义疏》《净土十疑论》《五方便念佛门》等。后两部书极大的拓展了净土理论,为善导的净土分类、称名念佛方法、念佛非别时意等理论建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净土十疑论》,“总摄净宗主要疑问,开显念佛宗纲心要,断疑生信,厥功最巨。”该论中提出的十种疑难,“基本囊括了世人对净土法门进行理性思考的所有模式及框架。”大师解答了难行道与易行道、往生不退、为何往生西方净土、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的区别、心净与土净的关系、往生的条件、十念往生等诸多疑问,直到今天还对净土宗人具有指导意义。大师十念往生非别时意的论断,为称名念佛的发展和接引普通民众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智者大师在《维摩诘经略疏》和《观无量寿佛经疏》中,还对极乐净土的分类、教主为报为化、临终来迎之佛为报为化等问题提出了解答。大师将极乐净土分为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及常寂光土等四种,认为度化凡夫的弥陀净土为凡圣同居土,临终来迎之佛为应化身。这些论述对善道大师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对智者以及当时的净影和嘉祥的观点进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善导提出了更有利于净土宗平民化的净土观。现在净土宗对弥陀净土的分类,依然是按照智者大师当年的分法。在《五方便念佛门》中,大师对从散入定、从事如理、从空有到息二边的观相念佛次第进行了天台止观学的阐释,使之形成了与净土宗的观想念佛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五门禅观。又按由浅入深的次序,开五门念佛方法:“叙开念佛五门。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还解释了念佛三昧,认为“将入诸佛法。方便诚多。若以一言而具众门。无过念佛。”(同上)大师还详细介绍了一行三昧,这与大师所立的般舟三昧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获得念佛三昧的门径。大师涉及了净土宗的称名、实相和观想全部三种念佛方法,“融天台教理与念佛之法于一体,独树一帜,极具代表性。”大师还有一部由其弟子灌顶整理而成的《阿弥陀经义记》,文简义丰,并用圣言量来进行诠释,是“中国早期净土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由于大师对净土法门的阐解和倡导,开始了历经唐、宋、元、明、清直到现代的台净密切关系,为台净诸大德兼弘台净做出了典范。 唐代飞锡大师研习天台一心三观之法,并著作净土著作多部,可惜多已佚失,只有《念佛三昧宝王论》一部传世。在该论中,大师倡导三世佛通念的观点,即不仅要念过去佛和现在佛,还按照《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的介绍,把一切众生当作未来佛来念。大师肯定了念佛是易行道、念佛必能往生的说法,还认为高声念佛易于功夫成片,速成三昧。他还阐述了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去、来、今三世阿弥陀佛的观点。大师的“三世佛通念之说,是由般舟三昧与法华不轻行两者结合而来,将法华与念佛融合一致,可谓师之特色。” 赵宋的四明知礼大师,天台宗十七祖,着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两部阐扬净土观法的著作。《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为智者大师的《观无量寿佛经疏》作注释,强调修心妙观,即心即佛,一念之心,也可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阐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在这两部著作中,大师以天台义学,尤其是《摩诃止观》,来阐释净土观经的十六观法,认为观经观法是圆教不思议妙观,一观具足空、假、中三观,三谛圆融,三谛一境,所观之佛为三身一体之佛,而所观之成就能通感四土。观净土的依、正二报就是显现众生本具的本佛本土,观佛是约心观佛,虽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观心要比观佛容易。“知礼认为弥陀应身,即三身而一身,又极乐凡圣同居,横具方便、实报、寂光三土。”知礼的这一观点,比智者大师对凡夫往生净土的凡圣同居土,给予了更高的判定。大师还对十六观一一别观,既论九品之别,又通判九品阶位。大师以天台的立场立十六观法,约观心而观佛,观佛而现众生本具之佛,这不同于传统的净土观想念佛,而是明显的台净融合论,是台宗与净宗进一步融合的体现。知礼一生中还大力发展净土忏仪,以期忏除业障,坚固信仰,增加品位。不过“知礼在忏仪中并不是一味念佛号,而是将天台宗教义,特别是‘性具’思想贯穿其中。” 慈云忏主遵式大师,是与知礼同时代的天台宗大师,他着有《往生净土忏愿仪》和《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等净土著作。在《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中,他分两部分,分别解释修行净土法门中疑师、疑法、疑自的问题和礼忏、十念、系缘、众福等修行方法。他认为,“信解行愿原始要终不数千言,而能备举者实兹二门矣。”文中十念门中的发愿文,经略加修改,一千多年来被写入了寺院早晚课本中,作为信徒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用。这一段发愿文,等于是净土法门的心要。其主旨,是通过修习念佛法门,而得到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然后发愿倒驾慈航,行菩萨道,早成佛果。内容虽然简短,但却丰富完整、恳切感人。《往生净土忏愿仪》则是更为完整的拜忏和发愿仪轨。大师还作有《往生正信偈》,收集净土五经和其它佛经中所讲到的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持方法,阐发往生的道理。 两宋时期“台净合流的集大成者为石芝宗晓。宗晓对台净合流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其一,编撰了《乐邦文类》《乐邦遗稿》两部文集,保留了大量的净土文献;其二,用天台教理统摄净土,最终完成台净的合流。”《乐邦文类》收录了净土文献二百余篇,由于其中的佚文很多,愈发显得弥足珍贵。《乐邦遗稿》则是对前者的拾遗补缺。宗晓在有的文献后面加上了按语,用天台宗人的论述来阐发自己的净土思想。他认为净土宗也是一种开权显实之教,和《法华经》一样是实教。他还从天台性具思想和一念三千的观点出发,圆融唯心净土和指方立向净土的关系,“进一步将唯心净土思想纳入到‘教’的范畴下,以此提升净土之教的地位。” 幽溪传灯是明代中兴天台宗的僧人。他立天台祖庭,兼研习禅及净土,其所撰净土典籍有《净土生无生论》、《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净土法语》、《观经图颂》等。“《净土生无生论》是佛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它以天台宗的性具原理解释净土实相。”在该论中,他广集诸经论,融会天台宗三观之旨,来阐扬净土法门,发明净土生与无生的圆融关系。历代对大师的这部著作评价甚高,其与《净土十疑论》、《念佛三昧宝王论》合称“净土三论”。《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则以天台圆教中道第一义谛来阐释净土教理,以极乐依正为妙有,一心持名为真空。非真空而不能证于极乐之妙有;无微妙有而不能显于此心之真空。二者三谛圆融,才契入净土妙旨。其《净土法语》阐发净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两者并忘的三妙境界,备受明代净土学者的称赞。 蕅益智旭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24岁出家,32岁宗天台,但又不以天台教观为限。他继承真可、祩宏、德清等学说和思想,在佛教理论上提倡性相融合,实践上主张禅、教、律三学统一。宣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同归一念。他虽然不是台宗嫡裔,然而却大有功于台教,着《法华会义》、《教观纲宗》,述法华秘髓,宣台宗旨要。大师的净土宗著述主要有《弥陀要解》、《灵峰宗论》以及大师亲选的《净土十要》等,这些都是净宗修学的经典之作。《阿弥陀经要解》一书,是他晚年以天台宗解释《阿弥陀经》,体现净土思想体系的著作,着重提倡持名念佛,并以此经总摄佛教,又以信愿行收摄此经宗旨。成时大师在序中称赞道:“小本得是疏,便觉一行三昧,横吞万派而卓立孤标,事出非常而道在伊迩,深固幽远之藏,一旦尽开。”印光大师也称赞备至,认为纵古佛复出,重解此经,也不能高出其上了。同时,在他的其它著作中还有禅、教、律归入净土的思想。后来台家讲教大多依据他所释的经论,他的思想经他弟子等的发扬,与天台宗融合,形成了合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至今。清代的彭际清、魏源、行策大师、省庵大师等,民国的谛闲大师、印光大师等都受到这一派净土思想的影响。清代以来,净土宗奉他为第九祖。 二。净土宗祖师的天台宗渊源 天台宗学人不仅吸收净土理论,或者以天台义学阐释净土法门,有的天台弟子更以净土为其毕生事业之极致,终生弘扬,功绩卓然,从而成为了净土宗的祖师。净土宗十三祖里面,天台宗弟子占了六位,即承远、法照、省常、智旭、行策和省庵。承远、法照是天台宗玉泉寺派弟子,玉泉寺派“自承远始,逐渐向净土宗过渡,后世将玉泉寺天台宗一系列入净土宗门,反不知是属于天台宗的一个重要支派……如此天台宗系改为净土宗门,玉泉一系的传承便渐渐从天台宗中消失了。”省常也是天台宗人,先学天台教观,后来结社念佛,专修净土。智旭是“私淑天台”,行归净土。自智旭始,融天台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至今。行策大师修法华三昧,深达天台义理。省庵大师则是灵峰四世天台正宗。 玉泉寺的首任主持是章安灌顶,灌顶传道素,道素传弘景,弘景传惠真,惠真传承远。承远大师,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处寂,二十四岁时,出蜀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出家。后来惠真命他去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在其座下学经律。听说慧日法师离京到了广州,于是来广州求法。慧日法师教示不可超然独善,应依《无量寿经》而修念佛三昧,以救济群生。从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回衡山后,在山之西南建立精舍,号弥陀台,精苦修道。当时大师在衡山刻苦修行,守戒甚严。茅屋仅蔽经像,室无斗储,有人供养食物则吃,无人供养则食野草,敝衣襟能御寒蔽体。他设立般舟道场,专修般舟念佛。不久,远近风闻,全国各地慕名来求道的人非常多。大家常见一人身形羸弱,满面尘垢,负薪担水,有的以为是大师的侍者而轻慢之,而不知那正是大师。据说当时法照大师在庐山,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一褴褛僧人侍立在佛侧,询知是南岳的承远大师。出定后,法照即往衡山面谒承远大师,专修净土。大师殷切开示念佛法门,并随机设教,将经教法语,弥陀名号,书写在大街小巷,镌刻在山岩溪谷,劝勉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从而受教化者数以万计,前后受法弟子千有余人,其中以法照、惠诠、知明、道侦、超明等最为著名。后来,代宗皇帝奉法照大师为国师,应请赐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因教人专念弥陀,世称弥陀和尚。后人尊其为净土宗三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