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论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佛教净土宗的作用——牛延锋 胡东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总结经验,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参与,重视实践修行、拥有众多信众的佛教净土宗无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信、愿、行三资粮与构建和谐社会

净土宗的信、愿、行三资粮是净土宗信众自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净土资粮,为信、愿、行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1]。

佛教认为,信是成就道业的基础。净土宗的信,包括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等六个方面。信事,即相信佛说的“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净土五经一论》)。信理,即相信随着自己心念的清净,这个世界也与极乐世界一样庄严清净,即“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维摩洁所说经》)。信自是相信能超越有我相的自我,而达到离一切相的自性得生自心本具的净土。“人自身的和谐,即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2]。人自身的和谐包括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境、正确的知见等,这是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信他,除要相信佛家经典外,还要相信他人与自己一样也能往生净土成佛,同时,也要相信他人同自己一样,只要一心向善,自净其意,就能共同净化社会、利乐有情、庄严国土,构建一个和谐、安乐的人间净土。“佛教讲究报恩,所报四恩之中,报众生恩,既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社会的原则”[3]。报父母恩、师长恩,也是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无上增上缘。信因信果,就是要净宗行人相信有念佛之因必有往生之果,同时还要相信世间的善恶果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严持五戒、十善。深信因果,会使人远离十恶,柔和质直,常与大众生大慈悲心,从而为众人爱念、十方赞美。所以深信因果“有助于培养尊重人、关心人、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风气,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人为社会多做好事”[4],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净土资粮的第二要义是愿。愿即愿望、誓愿。净土行人要有厌离娑婆、欣生极乐、然后再回娑婆世界度苦难众生以报养育之恩的深宏大愿。佛教认为,处于轮回中的地球众生苦多乐少,“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地藏经》)。只有愿生极乐,才能得到解脱。但是求生极乐的愿,不是贪求彼国土中安乐享受之愿,而是要帮助他人一起得到解脱。“菩萨道的修行是在利他中进行的”[5],这充分体现了净土法门自利利他、慈悲济世的大乘佛教精神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得众生皆离苦”的悲悯情怀。净宗行人的度人济世的慈悲愿力可以化成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动力。他们的愿力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具有某种意义的一致性,除去出世间的因素,他们的愿力正体现了国家所提倡的团结友爱精神、自利利他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持、参与和积极推动。

行是净土资粮的第三要义。所谓行,就是实际修行。现在的净宗行人绝大多数都修持持名念佛,故能在思想层次上戒绝贪、嗔、痴等不良念头,在语言层次上戒绝损人害己的恶语、妄语、绮语和挑拨是非的两舌,在行为层次上戒绝杀生、偷盗和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样一来,于己则有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和轻安的心灵,于人、于社会、于自然则和睦相处,不仅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与升华,也会影响其他社会成员止恶向善,影响大家“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6],爱人利他,共同促进社会的净化。

二、消业、集福与构建和谐社会

净宗行人对修福修德都极为重视。修福修德的修持实践包括消业、集福等互相交融的一系列活动,涉及净业三福、持五戒、修六度、行四摄、发四无量心等诸多理念。

净业三福是对净宗行人集福、消业的一个具体要求。“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2]。从世间意义上理解净业三福,会发现它们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孝养父母,奉侍师长”符合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顺乎中国人的最普遍的道德情结,是家庭和美、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石。“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人没有爱心,不听父母的教诲,不敬不孝,就已失去了那份敬爱的良知,这就像被砍下来的树枝,是没有根本的”[7]。“慈心不杀”不仅是佛教徒慈悲心的体现,更是平等观念的体现,不仅要平等对待一切人,还要平等对待除人以外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甚至对无情的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也要有爱心、慈心、平等心。“修十善业”不仅是往生净土的有利助缘,还是个人品质提升和人生美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安定的有力保障。它们对建立和睦的家庭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的世界环境都有着行为上的约束力。“佛教认为理想的社会是以十善建立起来的.....十善虽然只有简单的十条,却概括了人类道德行为中的基本因素”[8]。净业三福的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多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说的,但从世间角度来讲,又具备了完善自我、尊重他人、恪守道德、遵纪守法等诸多内容,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正的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促进社会稳定。在净业三福的第三条中,与世间法积极相应的是深信因果。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因果报应论正是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可行与不可行、赋予不同行为的不同报应承诺中,确立了行为与反馈的相对应的合理关系。这就唤醒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使人乐于从善而畏惧作恶”[9]。“使人不是把人生的期待寄希望与外界或天神的赐予,同时也排除了对外部现实的不满,转而对自我进行内省,反求诸己,向内追求。由此在内心确立去恶从善的道德选择,并成为内在的自觉的强大的驱使力量、支配力量和约束力量”[10]。如果人人都能畏惧因果、去恶从善,“小之可以成为自修之正人君子,大之自觉觉他化社会为良善,化世界为太平,转五浊而为七宝”[11]。同时,因果报应还涉及到了正报、依报、共报等报应的关系,把人的具体生命存在与自身以外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表现了对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缘起关系的洞察、体认,表现了对种种众生共同活动的结果的关注,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怀”[12]。

除了净业三福之外,五戒、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也是净宗行人消业、集福的重要条目。五戒指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个方面,基本包括在了上文提到的十善和持戒之中。具备了五戒的要求,在社会上就不会危害他人,扰乱治安,损人利己了。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成就自利利他、度生死流到涅盘岸的菩萨大行。六度能够引导人们提升自我身心修养、淳化社会风气、净化社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这既指给予他人以物质上的帮助,还指给予他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灵上的满足,使他人摆脱匮乏、痛苦,消除困惑、烦恼,远离一切怖畏、恐惧。布施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是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是扶危济困、急人所难的精神,是社会和谐稳定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忍辱能去除内心的嗔恨、愤怒,而变得宽恕、祥和,不仅能有益于身心健康,更能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精进能使人具有顽强奋斗、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使自己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做好本职工作,更兼利国家、他人。禅定能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在快节奏、竞争压力大的现代社会,禅定无疑会调节心理,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愉悦。智慧就像航灯一样指引我们服务社会,奉献人生。四摄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条目。爱语指以诚实对人,语言柔和,态度挚恳,质直和善,心恭神敬,从而使人感到温暖慈爱。利行指做利益众生的种种事情,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同事指与众生同处一起,同甘共苦,并随机缘而引导他们同自己一起莫做诸恶、奉行众善,共同创造美好人生与和谐社会。四摄以利他为出发点,把自己的行为融入到社会中去,奉献他人,贡献社会。四无量心指慈、悲、喜、舍四个方面。慈指予众生乐,悲指拔众生苦,喜指见到众生离苦得乐感到喜悦,舍指对一切众生平等对待,不生歧见。四无量心包含了佛教的慈悲观和平等观,主张以普遍的、平等无差别的慈悲心悲悯、关怀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这种慈悲平等的观念,是一种博爱的思想,不仅对人类要如此,对其他一切有情众生也是如此,素食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报众生恩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四无量心是由无分别心而生起的平等无差别的绝对慈悲,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无量心体现了“团结、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它还能超出国界,制止战争,正如虚云老和尚所说:“如要永久和平,大家应当发大慈大悲的菩提心。”[13]

素食、放生也是净宗行人消业、集福的一个重要修持科目。佛教认为,众生平等,应慈悲善待一切,有慈悲心的佛弟子不可为了贪口腹之欲而杀生害命,所谓“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14]。素食放生的理念要求人们善待一切生命,珍惜一切生命,爱护、救护一切生命,这对于挽救生态失衡、物种灭绝、环境恶化有着巨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提倡素食放生能使“物类同沐慈恩,人伦各培福祉,以恳到之深仁,灭自他之杀报,同臻寿域,共乐天年”[6],从而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临终关怀、人间净土与构建和谐社会

“死亡的必然性,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毫无意义,使我们的世界显得荒谬,使我们的一切努力变得微不足道”[15]。较之其他佛教宗派,净土宗的临终关怀有着自己的独有特点。首先,净土宗人持念佛号要做到一心不乱,这就如同入定的境界。在这样的状态中,就会克服或者至少减轻许多人临命终时的痛苦。一些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会有相当长的一段病痛时期,有的甚至痛苦异常,犹如人间地狱一般。如果能一心念佛,就会缓解痛苦,或者没有痛苦。这就使得净土行人能以较为圆满的方式走完这一生命的最后时刻,实现中国人所崇仰的五福中的善终福。其次,净土宗人不会有一般人对死亡的恐怖,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净土宗人以往生西方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佛教经典中描述了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净土说为人们描绘了未来的幸福美景,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之火”[12],使念佛人能够乐观、平静地接受死亡,把死亡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的解脱和超越。最后,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助念团体,为临命终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送上真诚的关爱,在往生的关键时刻给予无私的帮助。这不仅会使临命终人和其家属体会到集体主义的温暖,还会和谐各种社会关系,圆满伦理道德,升华精神境界。特别是对对父母不孝的子女,更是一种教育和激励,使他们在助念人的光辉映照和精神感召下,忏悔往业,回心向善。

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一直是净土宗人的奋斗目标,近百年来人间净土思想的提出和发扬,反映了几代净土行人对人间佛教的理解和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反映了他们的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人间净土思想由太虚大师首先提出来后,经过印顺、赵朴初等人的继承和发挥,已经成了当代中国佛教实践的主旋律。人间净土思想指的是“要重视人们现实生活的改善和人类社会的建设,处理好入世间和出世间、做人与成佛、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关系,处理好佛教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关系,以即人而趋佛、即世间而出世间,以出世间的精神入世间为宗旨,以建设人间净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理想,使佛教的弘化,起到促进人类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与道德水平,促进社会进步、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16]。太虚大师在《建设人间净土论》中,阐述了他的人间净土的主张。他认为净土就是良好的社会,使大家以清净心修集许多净善因缘的善果。只要每个人都能止恶修善,纯正心念,升华道德,逐步进行,久而久之,就能变浊恶人间为庄严净土。同时,太虚大师还提倡“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思想,以人为本,成就人格,以实现人间净土的理想。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拥护太虚人间净土的理念,提倡以菩萨行来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要求佛教信徒从五戒十善做起,广行四摄六度,从而自然导向关怀社会、净化社会。大陆佛教界以人间净土思想为共识,积极推进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和救济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总之,实践人间净土思想“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建设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有助于国家社会,进而以此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12]。“整个20世纪,哪里佛教界的社会贡献大,哪里的佛教公益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哪里就高悬着净土信仰的指引,闪动着净土宗人的身影”[17]。在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中,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8],这也是对佛教净土宗对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作用的肯定。

参考文献:

[1]英武,正信.净土宗大意[M].成都:巴蜀书社,2004.

[2]方立天.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宗教的作用[J].中国宗教,2005(7):18.

[3]董群.略谈佛教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相适应[C]//.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308.

[4]高振农.大乘佛教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作用[C]//.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40.

[5]济群.人生佛教的思考[M].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2004.

[6]黄夏年.印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证严.有一种人对别人很好却不能善待家人[J].龙泉佛学,2005(4):34.

[8]济群.佛教在当代社会[M].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2004.

[9]方立天.中国佛教伦理及其现代意义[C]//.陆嘉玉.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7

[10]方立天.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1996(2):101.

[11]黄夏年.太虚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2]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净慧.虚云和尚开示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4]刘源春.共生共荣———佛教生态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15]王路平.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M].成都:巴蜀书社,2001.

[16]陈兵.《人间佛教》导论[J].禅,2003(3):24.

[17]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牛延锋 胡东东

 
 
 
前五篇文章

从弥勒净土谈人间佛教的实践——见岸

本焕老和尚念佛是谁: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印光大师:修行方法)

印光大师:毒乳

念佛怎样回向?(印光大师:)

 

后五篇文章

慧远因果报应论及其对净土思想发展的影响——项运良

试论佛教“净土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融合——张云江

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吴洪激

论佛法融通科学为圆成人间净土之要义——朱光磊

净土宗能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哈斯朝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