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果做了无自性抉择,就比较好消融了,不论对他人的计较,还是对自己的计较,都不会要了,要它做什么?是欺辱自己还是欺辱别人?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困惑?实际上,过失只是现前业缘所表,它没有名字,也不属于谁,若认为它属于我了,我们就会包起它,或强化它;而如果知道它没有自性,回归到自性上来,就很容易解决这个东西了。 五十三常行慈心。这不是一句话一说就罢了,过去比丘要做慈心观,对一切众生,爱我的、恨我的、怨我的、鄙视我的、惩罚我的、伤害我的、夺我生命的人,要做慈心观。善导大师说人与人之间应“慈心相向,佛眼相看”,佛见众生本来是佛啊,而我们看这个人亲,那个人疏,这个人好,那个人坏,我们用的是什么眼呢?在南传佛教中,有一篇《应做慈爱经》,很短很短的文字,这是南传僧人必做的功课。对出家人来说,慈心修,光明修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常存念三宝、存念光明、存念慈心,心无放逸,不落于后悔、不落于不善悔,修持不倦,则能成就。 五十四除断嗔恚。嗔恨心,是一种串习的习气,起嗔心的时候,我们不能压抑它,也不能怕它,还不能纵容它,而应如实地知道它,知道自己在发脾气,为什么发脾气。 习气,每个人都有,唯佛世尊尽,经典中举过很多不退转菩萨、大声闻的习气,例如目犍连好说神通,舍利弗好起嗔心等等,但这不是为我们自己的习气找借口,只是说我们不能纵容习气,但还不能压抑它。 其实佛法就不离我们嗔心生起的时候,不离染心生起的时候,不离颠倒心生起的时候,是不离此处而修持的,并不是其他地方还有佛法。如果只说更好的名词、更大的法则,而不于当下生起之时运用,实在没有意义。 五十五常行悲心。人不生嗔恚,悲心就会现前,因为莫不从自性中流出,没有人能造作出来。悲智二法,没有一个不是从自性中自然流淌出来的,何以故?嗔心的业习一旦得到净化,悲心必然就流出来,不需要在嗔心之外再找个悲心,当体就是,若识得此处,我们是会得心灵深处的大安乐的!若在此守护不了,就是不用佛法,那我们离佛法还是太远。世尊在经典中说,对于能解决自己当前烦恼、改自己的习气的教理,一定要去学习,用不上的,一定不要学,否则徒增骄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五十六除断爱着。爱着的内容太多了,我法、荣誉等等,此处的根还是在于“我”,我本不生,爱着何有? 五十七常求安利一切世间。此处还是讲应如是了知,如是作意。 五十八常怜悯一切众生。这是细微心念的如理审视、如理思维、如理正念,这个正念虽是作意的,但它是主动的、条理的。 五十九常乐经行。世尊在世时也经行,有人认为经行是佛法中不太“高尚”的法,但在佛法中高尚自己是邪见人!佛法的确是法无高下的,有的只是令我们心智真正得到宁静、休息、智能、慈悲和方便善巧。 经行的法则很多,四念处、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修法都有经行,般舟三昧是经行念佛,以念佛为根本依止。 六十除睡眠。除睡眠的人,天人会敬仰,龙天护法会守护,世人会爱乐;而多贪睡眠,世人会轻贱,天人会远离,这是因果相。 出家菩萨住如是等法中。应修习是三昧。出家人若如是修持,必得三昧,虽是作意分,但我们要知道作意的重要性,在此有应作之意,不应作之意,若知道了,就能让我们更加清晰,断除很多徘徊和疑虑。 般舟三昧五十余助法及修持果报 世尊出世,的确没有离开对我们心灵的展示。世尊之所以对我们有莫大的恩德,就是因其兆载永劫的修持,证实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这样一个正见、究竟见,并把此知见传达给十方九界有情,令我们依此正见证得无上菩提,或说彻还本源、成就本源心智,真正了解四生九有之类一切生命之究竟所依,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们称佛陀是我们的法身父母。 一代一代的先贤们,东土西土的历代祖师们,以种种身份,把世尊的种种法流法系教言,清晰而无保留地传下来。学习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从初地品、念佛品到助念佛三昧品,无外乎是为了启开我们自身所具有的宝藏。这个宝藏若是真正被开启,我们就能体会到“如意”二字的妙用,不辜负自己的难得人生,否则我们的人生就多会被贪嗔痴慢疑邪见蒙蔽、消耗,乃至造成心灵恶缘,浪费宝贵的心灵资源。 如果我们想一生证实佛陀经兆载永劫修持的正见,就必须得依止佛陀的教言,做一个清净的缘起。故在佛教中,把正见,即发菩提心的抉择放在首位。菩提心的发心及守护,实际就在每一个当下,对此我们真要负责任地去自我审视,因为我们往往失念的机会比较多,即被业习遮蔽,蒙蔽了清净的自心,于是当下就会失去本具心智的妙用。 我们已学了在家二十种法则、出家六十种如意思维、或称如法的作意。如果不去如理思维审观,我们就如虽知道水能解渴,但不去喝一样,就无法享受作意的实质内涵。因此,所以我们一定要逐渐成熟正思维、正作意的方式,而不空过当下的机会。 复次 余修三昧法亦应如是学 能生是般舟三昧。余助法亦应修习。何等是。一缘佛恩常念在前。二不令心散乱。三系心在前。四守护根门。五饮食知止足。六初夜后夜常修三昧。七离诸烦恼障。八生诸禅定。九禅中不受味。十散坏色相。十一得不净相。十二不贪五阴。十三不着十八界。十四不染十二入。十五不恃族姓。十六破憍慢。十七于一切法心常空寂。十八于诸众生生亲族想。十九不取戒。二十不分别定。二十一应勤多学。二十二以是多学而不憍慢。二十三于诸法无疑。二十四不违诸佛。二十五不逆法。二十六不坏僧。二十七常诣诸贤圣。二十八远离凡夫。二十九乐出世间论。三十修六和敬法。三十一常修习五解脱处。三十二除九瞋恼事。三十三断八懈怠法。三十四修八精进。三十五常观九相。三十六得大人八觉。三十七具足诸禅定三昧。三十八于此禅定无所贪无所得。三十九听法专心。四十坏五阴相。四十一不住事相。四十二深怖畏生死。四十三于五阴生怨贼想。四十四于诸入中。生空聚想。四十五于四大中生毒蛇想。四十六于涅盘中生寂灭想安隐乐想。四十七于五欲中生涎唾想。心乐出离。四十八不违佛教。四十九于一切众生无所诤讼。五十教化众生令安住一切功德。 对于般舟三昧的修持,除前面的在家二十法、出家六十法之外,下面这些细微的法则还可以辅助,使我们的正行现前。般舟三昧的行持,虽凡夫可以契入,但若没有这些法则的实践,我们也只是听个名字罢了,其实质内容是感受不到的。 一缘佛恩常念在前。我们看到佛像时会被感动,如果我们见一切众生、一切现缘,常做佛现前想,那我们就会不断地在一切有缘面前得到加持,如世尊之加持。可是我们一般相处时,相互之间往往用轻慢心、分别心,也就是众生心,而若用轻慢,大家就炽盛于轻慢业、不尊重业中。 佛恩遍于法界一切众生前,一切众生都可以起用佛恩,一切众生也都可以作为佛的表达。我们于即心即佛不得抉择,那么于心作心是能否抉择呢?若把现前一切有情作世尊想,那我们就是常念现在佛了。现在人念佛学佛,为什么到处跑动,沉重地拖累自己的身心呢?即身外觅菩提,最主要就是不知道自心如何观、如何用。 二不令心散乱。心不散乱,在佛教中是特别重要的修持。要是我们常念佛恩,常感激于佛法的周遍性,生起尊重心,那就心不散乱。所以,恭敬修是很重要的修持,应常生恭敬。例如看到一个大善知识时,我们会很恭敬,那见一切有情时是什么样的心智呢?从心里是不是恭敬的呢?一切现缘中是不是恭敬的呢?如果恭敬,心就不会散乱,就会调柔,自性之光就很容易萌发出来;如果此处恭敬彼处不恭敬,我们能否得到佛法的利益呢?很多人今天尊重某人,明天熟悉了,就平等看了,后天就小看了,再后天就背失了。这种心智状态,真是很苦很苦的。佛法的妙用实际就是心地的妙用,如果我们真正解决了心地的问题,知道心之妙用,我们就不用心外求法了,也不用心外求佛了,就可以真正启开佛法的妙用,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 三系心在前。过去经中说“如临师宝”,我们现在学佛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过去在讲经前有很多仪式,迎请、供养、礼拜、礼赞等等,现在我们在交流佛法时,因自身的尊重心没有生起,所以心地的妙用也生不起来,往往就会错失机会。 错失什么机会呢?现下!去寻找更大的喇嘛和法师,从来不去感动自己那颗恒常可以感动的心。佛身充满于法界,我们看贴在墙上的是佛像,而《金刚经》上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是不是时刻都可以见如来呢?这真是每个人都应该审视的。 四守护根门。所谓六根六尘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其根,此处是善自守护十八界所现之意。 五饮食知止足。 六初夜后夜常修三昧。若于三昧法则中要真正得到利益,需除睡眠。佛在经典中提倡中夜休息,中夜的评判有很多方法,但一般为晚11点到凌晨3点前这四个小时,可采用吉祥卧,光明卧等等。另外还有六时修法,要求休息时间不准超过两个小时,若超过,三昧难成。 七离诸烦恼障。我们都知道有十种大烦恼,所谓十利使、十钝使,如身见、戒见、断见、常见等,对于烦恼,我们不要摄制它,但要知道它,知道就能超越。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每时每刻,是不是在这十种烦恼中运用自己的生命?还是在这十种烦恼中修法?若修法,则是正定现前,自性就会表现出来,即表现在烦恼生起的刹那;若不是修法,而不知它、纵容它,累在其中,那就成烦恼障了。很多人正念只能支持一会儿,五分钟以后就不用正念了,就开始蔽障自己了,所以修法的确不复杂,关键是相续性。 八生诸禅定。诸障一除,正定延续,人就会有诸禅定。有修禅宗参话头的,修天台教摩诃止观的,也有修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或持真言而得禅定力的。 九禅中不受味。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证道时,一坐七日,天魔波旬变化种种恐怖相去侵扰,或用种种色声香味触法觉受去诱惑,佛皆不受。后来天人就说:瞿昙所证之法不过是禅定罢了。此时世尊就站起来经行了七日。所谓不受禅味,即不贪着禅定的味道。 十不坏色相。所谓菩萨修法不坏于色,尤其在般舟三昧修法中,不坏色相是十分重要的修持,我们凡夫有情,若是没有色相的鼓励,心智上基本是没有依从的,当然,还不能染于色。不坏于色,是修法的一个外在缘起;不染于色,就是得到解脱。 十一得不净相。世尊在很多教言中讲:软心菩萨善于在调柔法则,如善法中、吉祥征兆中安乐世间;而威德菩萨,善入诸不净相,所谓“入得佛境界,亦入得魔境界”。 十二不贪五阴。五阴,通五蕴。贪或不贪,我们自己多审视。 十三不住十八界。 十四不染十二入。 十五不恃族姓。 十六破骄慢。在我们汉地,骄慢是比较具足的心智,不要说在好的因缘中了,就是在不好的因缘下,也会骄慢一下,这是我们汉地人很大的一个特点。 十七于一切法心常空寂。寂灭为乐。在声闻乘的教言中,有三法印说,即无常、无我、涅盘寂静。寂静是一切人修行需要守护的一个次第,这样的人心智调柔、得以休息。 十八于诸众生生亲族想。 十九不取戒。有时,我们的身份感,比如感到自己是受什么戒的、守什么戒的,是什么样的成就状态的,可能会给自他带来很多麻烦与烦恼。 二十不分别定。般舟三昧,即名定意三昧,所以,不分别定是一个特定的要求。 二十一应勤多学。 二十二以是多学而不骄慢。在末世,多学但不骄慢,此处真是应该认真研习的。 二十三于诸法无疑。在这些作法的教言中,想、念,即作意十分重,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跟上,如是想、如是观察。 二十四不违诸佛。现在我们听闻的教言,有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的,其他国土还有很多世尊,他们的誓愿,表达形式都不一样,如何做到于诸佛不违呢?在世尊的种种教言中,实际上任何一个法则都是不对待的,只是我们的心里有时会产生无意识的矛盾,若想协调地运用出来,在各个法则中不相紊乱,又能表述、实践出来,那真是需要广大、无对待的心智。 在河北正定隆兴寺的戒台上,有一尊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双面一身相,就是说明诸佛的差别是有的,比如誓愿、方位、所表达教言的机制等等,但只是表达有别,而本质无别。 二十五不逆法。此处的法,指一切法。我们心中能否不违背一切法呢?也就是说在一切现前因缘中能够如实修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这样一个愿望:他方有情,闻我名号,即得菩萨法忍。菩萨法忍即是于一切法处不逆,能忍一切法,于一切法处能生喜悦安乐心,无有疑悔或排斥,这样的正受又称为普等三昧,又称随意三昧。前面提到的不违、不逆、不染、不着、不坏色、得不净相等等,都是此种三昧的修持,即一切时处三昧,于一切意、一切想、一切作业现前之时,正念不失。 二十六不坏僧。即不能携四众以上出走,比如到一个寺庙就把其中的人领走;或者就说这个寺庙的不好,使其住众的心理散坏,与寺院不相应,令不和合,这样会产生很大的过患,所谓四人为一僧小众,八人为大众。坏大众是不赦之罪,是不通忏悔的,此一生无得戒之由。坏一个出家僧团,过失是很大的;相反,护持一个僧团,当然是功德无量的。因此,对于进单僧人,最基本的教育就是要爱护道场、相互尊重,如果对方有过失,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改正,不改正可以白众,再不改正可以摒,但这不坏僧,是依法则而行,而坏僧是无原则的,是令道场不安、令住众不安的。 二十七常诣诸贤圣。即常拜见智者、圣者。 二十八远离凡夫。我们行法时,是十方诸佛都赞佑、护念的。尤其是念佛法门,这不是夸张,因为其本质是直接念佛、思维佛、观佛、供佛,其利益是十分不可思议的,若常亲近贤圣、远离凡夫,我们在心智上是会有直接感知的,比较容易相应,如果我们不念佛,不知道脑袋里会念什么,而念什么就有什么业报。 二十九乐爱出世论。有的人喜欢谈于世俗,喜于愦闹,这样的人就不为好乐出世间论的人。例如有出家人,不喜欢谈佛法,喜欢谈儒教,喜欢琴棋书画,这样的人是不是善知识呢?若以世法,是为善知识,若以出世法,不为善知识,因为所择取的不一样。 三十修六和敬法。六和,是僧人在道场中必学之法则,比如戒和,过去说没有证圣果很难戒和,因为虽然同戒但不能同守。所以,我们在相似地延续着这个法则,若出现不相应,就逐渐改善,否则必须是贤圣僧团在此才能相应。 三十一常修习五解脱处。一般我们说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和五个次第(资粮、加行、见道、修证、息用),实际每一处都是解脱安稳。我们是在戒处修?还是在定处、慧处修?还是在资粮、加行、见道、修证处修?还是在根本的息用处修呢?对此我们应该常去熏习。 三十二除九嗔恼事。对于十法界所具,蕅益大师有所讲:佛具善恶二法,不光具善法,也具恶法。这是性具说。佛用贪嗔痴慢疑时就是法、是妙用,我们用时就是业流、是被迫。 我们都在九界中,九界嗔事,所谓菩萨嗔、声闻嗔、缘觉嗔、天人嗔、修罗嗔、人嗔,一直到地狱饿鬼,常在嗔中,如声闻为了持戒,无有悲心妙用,就称为嗔;又如菩萨,为了自己的六度万行,行于利生之法,也称为嗔;又如我们凡夫地有情,心不能自制,也是一种嗔。九界嗔事唯依念佛宝王三昧才能真正摒除,故说念佛“一生即压群臣”,含育九界,普利有情。 三十三断八懈怠法。我们在学佛的法缘上,有很多方法可以精进,来对治懈怠,唯有念佛是广大正精进。例如五停心修法,其中都有怠处,比如一个人嗔心大,多修慈观,慈观一旦产生效应,若无时刻觉察,或善知识明确指导,就会产生染着惰怠,即染心。 三十四修八精进。八正道的修持称为精进修持。在三十七道品中,四念处一旦成就,到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然后八正道是利益现前之修持,若不修持,八懈怠法必然现前。关于八正道的串习,其首要是安立正见,正见确立必然有正思维,正思维现前必然正语,正语相持必有正业,正业相续必有正命,然后正念就安立了。正见是八正道的入手善巧,但有正见不一定就可以利益世间,因自身不成熟故,而举心动念,即正念安立后,就可以行菩萨道、真正利益世间了。所以说正见是自利善巧,正思维正语是自利受用,正业正命是自我安立,正念方是利他,正定是利他之力,正智是利他之广大善巧。当我们产生迷茫心智的时候,肯定是正见丢失了,然后正思维没有,正语正业正命是不可能现前的,这是必然相续的次序,所谓精进,即指次序不断。依次而行,八正道修持必然给世间带来自他二种利益。 三十五常观九相。即不净观修持。若人贪着色身,作不净观是很方便的。不净观的教言次第很深,有人从六种不净入手,有人从九种观相入手,这在南传佛教中是极为普遍的一个修法。 三十六得大人八觉。汉地有《八大人觉经》,主要是对菩萨行的一个鼓励。 三十七具足诸禅定三昧。从一三昧可入无量三昧,例如若人得般舟三昧,则其他诸三昧善巧都可以引发出来。 三十八于此禅定无所贪无所得。 三十九听法专心。 四十坏五阴相。五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坏,即不住,若证得光明三昧、念佛三昧,五蕴身会在光明相前一个一个自然地表现散坏的过程。 四十一不住事相。如果遇到一个事相现前,就要说个好坏、论个取舍,这就是住了。 四十二深怖畏生死。有人说自己不怖畏生死,主要是因为其人还没作过生死观、轮回观。现在人活得比较麻木一些,平常并不在意,若遇大是大非大因缘侵害逼迫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生死是多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四十三于五阴生怨贼想。 四十四于诸入中。生空聚想。 四十五于四大中生毒蛇想。 四十六于涅盘中生寂灭想安稳乐想。生死是不可得的、不应守护的,涅盘是可依可从、应守护的。 四十七于五欲中生涎唾想。心乐出离。 四十八不违佛教。如善导大师所讲:“唯信佛语,唯依佛教。” 四十九于一切众生无所诤讼。这种修持是十分重要的,于一切众生,我们能否真正做到呢?当我们心中的对待都泯灭了,心智清净了,这话就能成立,就可得无诤三昧了。 五十教化众生令安住一切功德。 菩萨慈悲啊,用这样的教言机制,把一个一个的思维方法都输入给我们,让我们如此作意。这些都是大菩萨们的思想历程,我们凡夫心智中,一般不念好就念坏、不是谁高就是谁低,不是善就是恶,不念对就念错,正念不清晰的时候,我们无法把握自己的想法。龙树菩萨这样的善知识,引导我们如此思维、如此观察,并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讲一大套与我们不相干的东西,而是十分贴切、实际、细致地表达了我们的心应该如何安立。如果经常这样串习,我们可以少造很多妄业了。 这些都是因三昧上的串习,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因为很多人都会感到自己离三昧的距离非常大,在如此五浊恶世、浊业面前,想得三昧力好象根本无处下手!而善导大师讲:观、想、思维、作意都是因三昧,这实在让人欣慰,果做不到,因可以做啊!如果我们果做不了,因也不做,那就怪不得佛菩萨了。 复次 如是三昧报菩萨应当知 菩萨行是般舟三昧。果报亦应知。问曰。修习是三昧得何果报。答曰。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报。复次如经所说果报。佛语颰陀婆罗菩萨。譬如有人能摧碎三千世界地皆如微尘。又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草木花叶一切诸物皆为微尘。颰陀婆罗。以一微尘为一佛世界。有尔所世界皆满中上妙珍宝以用布施。颰陀婆罗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布施因缘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言。颰陀婆罗。我今实语汝。若有善男子。得闻诸佛现前三昧。不惊不畏其福无量。何况信受持读诵讽为人解说。何况定心修习。如一构牛乳顷。颰陀婆罗。我说此人福德尚无有量。何况能得成是三昧者。佛又告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劫尽时设堕此火火即寻灭。颰陀婆罗。持是三昧者。若有官事。若遇怨贼师子虎狼恶兽恶龙诸毒虫等。若夜叉罗刹鸠盘荼毗舍阇等。若人非人等。若害身若害命若毁戒。无有是处。若读诵为人说时亦无衰恼。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复次颰陀婆罗。菩萨受持读诵是三昧时。若得眼耳鼻舌口齿病风寒冷病如是等种种余病。以是病故而失寿命无有是处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复次颰陀婆罗。若人受持读诵是三昧者。诸天守护诸龙夜叉摩睺罗伽人非人四天王帝释梵天王诸佛世尊皆共护念。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爱念乃至诸佛皆共爱念。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称赞乃至诸佛皆共称赞。复次诸天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乃至诸佛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 复次是菩萨受持是三昧者。所未闻经自然得闻。复次是菩萨得是三昧者。乃至梦中皆得如是诸利益事。颰陀婆罗。菩萨若我一劫若减一劫。说受持读诵是三昧者功德不可得尽。何况得成就者。颰陀婆罗。如人于百岁中身力轻健其疾如风。是人百岁行不休息。常至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于汝意云何。是人所诣十方有人能数知里数不。颰陀婆罗言。不可数也。唯除如来舍利弗阿惟越致余不能知。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是人所行处满中真金布施。若有人但闻是三昧。以四种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求多闻。如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今现在菩萨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未来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所行三昧。我亦随喜皆为得多闻。我亦如是求多闻故。随喜是三昧。颰陀婆罗。是随喜福德。于上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是三昧得如是无量无边果报。复次 是三昧住处少中多差别 如是种种相皆当须论义 是三昧所住处。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应分别。知是事应当解释。住处者。是三昧或于初禅可得。或第二禅或第三禅或第四禅可得。或初禅中间得势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势力少故名为少。又少时住故名为少。又见少佛世界故。名为少。中多亦如是。说是三昧或说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或喜相应。或乐相应。或不苦不乐相应。或有入出息。或无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无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无色界系。是三昧是心数法。心相应。随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现。能缘。非业。业相应。随业行。非先世业果报。除因报。可修可知可证。亦以身证亦以慧证。或可断或不可断。有漏应断。无漏不可断。知见亦如是。不与七觉合。如是一切诸分别三昧义。皆应此中说。复次修习是三昧得见诸佛。如说 得见诸佛已勤心而供养 善根得增长能疾化众生 供养名心意清净。恭敬欢喜念佛有无量功德。以种种赞叹名口供养。敬礼华香等名身供养。是故福德转更增长。如谷子在地雨润生长。疾教化者令众生住三乘中。如是菩萨增长善根。 复次。如是三昧报。菩萨应当知。菩萨行是般舟三昧。果报亦应知。问曰。修习是三昧得何果报。 答曰。于无上道得不退转。这是第一个报。 复次如经所说果报。佛语颰陀婆罗菩萨。譬如有人能催碎三千世界地皆如微尘。又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草木花叶一切诸无皆为微尘。颰陀婆罗。以一微尘为一佛世界。有尔所世界皆满中上妙珍宝以用布施。颰陀婆罗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布施因缘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言。颰陀婆罗。我今实语汝。若有善男子。得闻诸佛现前三昧。不惊不畏其福无量。何况信受持读诵讽为人解说。何况定心修习。如一构牛乳顷。颰陀婆罗。我说此人福德尚无有量。何况能得成是三昧者。若听说此法不惊不畏,真是福德,此人很了不起了。对于般舟三昧,负面的看法还是很猛烈的,不少人疑虑诽谤,但我们应该依经来说,而不是依自我想象来说。不惊不畏是一,读诵受持是二,定心修持为第三。不知多少人在制造黑暗的业,伤害自己、伤害社会,沉沦在无明业中而不知,若人能守护着这个佛所授记的法则,真是应该顶戴、感动的。 佛又告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劫尽时设堕此火火即寻灭。 颰陀婆罗。持是三昧者。若有官事。若遇怨贼狮子虎狼恶兽恶龙诸毒虫等。若夜叉罗刹鸠盘荼毗舍阇等。若人非人等。若害身若害命若毁戒。无有是处。若读诵为人说时亦无衰恼。唯除业报必应受者。若真正行持般舟三昧,是不会遇以上诸恶缘的。但如果说行般舟能把成熟业报也转化掉,那是不相应的,因为这样的话世间赖以存在的因果相续力就没有了。所谓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即只有业报成熟这一个因缘了。例如在家出家五戒中,有四个性罪,又称定业,若犯根本是必受的。这里的“必应受”,是指业报成熟了。有人犯性戒但业报不成熟时,还不受果报,但成熟了就是必受的,这是逃不掉的。 复次颰陀婆罗。菩萨受持读诵是三昧时。若得眼耳鼻舌口齿病风寒冷病如是等种种余病。以是病故而失寿命无有是处。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很多人会顾虑:行法时不睡不休息、一餐饭,会不会得这样那样的病?在此是不会的,也就是说行法本身不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因缘,或说危害。即使所受,也是受过去成熟的业报,这样我们就很坦然了,不用担心行法会受什么样的恶性果报了。 复次颰陀婆罗。若人受持读诵是三昧者。诸天守护诸龙夜叉摩睺罗伽人非人四天王帝释梵天王诸佛世尊皆共护念。也即得到一切大力者、善师者护念。这个共护念的力量是很大的,大家一定要不断地去审视它。 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护念乃至诸佛皆共护念。我们念阿弥陀佛,就会为十方诸佛所共护念。 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称赞乃至诸佛皆共称赞。 复次诸天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乃至诸佛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十方诸佛悉皆现前力,这不是我们的力,是十方诸佛菩萨来赞、来见我们的力量。对于境界,各人不一样,但我们应知道密护是善巧的、是很重要的。 复次是菩萨受持是三昧者。所未闻经自然得闻。 复次是菩萨得是三昧者。乃至梦中皆得如是诸利益事。 颰陀婆罗。菩萨若我一劫若减一劫。说受持读诵是三昧者功德不可得尽。何况得成就者。 颰陀婆罗。如人于百岁中身力轻健其疾如风。是人百岁行不休息。常至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于汝意云何。是人所诣十方有人能数知里数不。颰陀婆罗言。不可数也。唯除如来舍利弗阿惟越致余不能知。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是人所行处满中真金布施。若有人但闻是三昧。以四种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求多闻。如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今现在菩萨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未来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所行三昧。我亦随喜皆为得多闻。我亦如是求多闻故。随喜是三昧。颰陀婆罗。是随喜福德。于上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随喜是很重要的修持,随喜赞叹行般舟,此因缘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于法生喜、于法缘而得到的福慧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要阻碍他人行般舟的因缘,而应正当地鼓励其乐趣向往。现在有行般舟愿望的人很多,若有人因缘不具,我们可以鼓励他成熟因缘,而不要去阻止,更不要讽刺、挖苦、破坏,否则过失和伤害就大了。 是三昧得如是无量无边果报。复次 是三昧住处少中多差别 如是种种相皆当须论义 是三昧所住处。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应分别。知是事应当解释。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是此三昧真正成就的表现。在行法的过程中,有人会见一个佛,有人可见多个佛,有人见无量佛,其中是有差别的,这与福德差异有很大关系,若人见阿弥陀佛了,说还要见无量无边的佛,那我们就慢慢实践,不要着急。在此,“如是等应分别”,且随喜心是很重要的。所谓“知是事应当解释”,例如我们见到一个佛、两个佛,三个佛,他人有疑惑的时候,应为其解释,这是进趣深入的一个渐次法则。 住处者。是三昧或于初禅可得。或第二禅或第三禅或第四禅可得。或初禅中间得势力。能生是三昧。三昧,可于初禅,或二禅、三禅、四禅中得到。对于未得三昧菩萨,可于祈祷中得以善巧,有相似三昧安乐。祈祷,就象我们打手机接通某某善知识一样,是一种能接通的效应,我们可以说佛菩萨,你来安慰我!于是佛菩萨就现形象或光相来安慰我们,使我们得到安乐,但这不是三昧力,是祈祷力。凡夫念佛得到的佛现前,基本都是祈祷力的加持。真正三昧力,为圣者所行,即得大自在力、大善巧,一入定就行了,就不是祈祷了。 或少者人势力少故名为少。又少时住故名为少。又见少佛世界故。名为少。中多亦如是。 于三昧力中,有人所得加持的力量少、时间少,或所见佛少,有人是中等的,而有人多。 说是三昧或说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或喜相应。或乐相应。或不苦不乐相应。或有入出息。或无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无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无色界系。此三昧对凡圣通用。圣者,净欲者,有禅定方便、三明四智五眼六通的通达。但对凡者,未净欲者,不得这些自在,但一样可得此三昧法则。这是般舟三昧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其所摄有情是最广的。 是三昧是心数法。心相应。随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现。能缘。非业。业相应。随业行。非先世业果报。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行法,得到的果报是现世果报,而不是等到来世怎样,这就给我们一个决定,让我们现世抉择这个法则。 除因报。可修可知可证。亦以身证亦以慧证。或可断或不可断。有漏应断。无漏不可断。知见亦如是。不与七觉合。如是一切诸分别三昧义。皆应此中说。也就是抉择“立一念,断诸想”可用。 复次修习是三昧得见诸佛。如说: 得见诸佛已勤心而供养 善根得增长能疾化众生 供养名心意清净。恭敬欢喜念佛有无量功德。以种种赞叹名口供养。敬礼华香等名身供养。是故福德转更增长。如谷子在地雨润生长。疾教化者令众生住三乘中。如是菩萨增长善根。在此法中,供养十分重要,我们念佛之时就是在供养,也就是在守护法。 附录:摘录 ● 这些法则就如一个平面镜,能细腻、如实地把我们的现状表达出来,一条一条,让我们照一照自己的心理、业相、承受力,这样对修法无疑是一个正面的辅助、正面的审观,正面的起修缘起。而我们在所遇法则不够细腻,或自己不能细致审观的情况下,看到的都是哈哈镜,这样就无法知道自己的现状究竟如何,自己的荷负力究竟怎样,也许我们的脸明明是很丑的,但用哈哈镜照后还以为自己刚好适中。所以,我们若能真正不厌其烦地把这些不如实之处照出来,那就能正确面对自己了。 ● 没有大福德的人往往会说自己不拘小节,而若道德细腻时,就显在小事上了。 ● 我们总说当下,但对当下之心念,能够清晰把握的却十分稀少,有时我们看似宽容,实是模糊;看似随缘,实是无力。 ● 我们真正清楚自己的心愿吗?有人说我此时心愿与彼时心愿不一样,则肯定是不平等心出来了,故而俱生智昧了。若昧于俱生智,想靠后天智得以成就,那是自欺的。例如有人认为自己虽对此法生轻慢心,但对彼法不会,其实他在一切众生、一切佛菩萨面前都能轻慢,因为心如是故,平等智昧了,此时若认为依后天成所做智可以成就,即修个法则,成个善巧,那么他肯定不是佛教徒了。 ● 很多人遇到善知识是为了强化自我,所以往往今天认为是善知识,等强化几天后就不认为是善知识了,就该反向其学习了。如果真是互为善知识,也是可以的;但在这个强化过程中,其实所生为骄慢、我心,实际已脱离了佛法。 ● 师,是为了除我、降伏我心的一种善巧,为什么能除我呢?因恭敬故,所谓有师有尊。没有恭敬、骄慢之人,会以纵容我心为舒服,而难伏我心。故在佛法的四修法,即恭敬修、常时修、无间修、无杂修中,恭敬修是第一修。 ● 恭敬,不是恭敬他人,而是自性辉煌、纯净、主动一面所表达的法则,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庆慰、宽松、无我、喜悦、明亮!所谓天地无私心自宽,恭敬时必然就是无私的一种表现。所以,恭敬修是佛法修证中的第一修。若是乖戾、违逆、纵然自己的情绪、强化自我,培养自大,佛法的调柔与无私没有了,那就太痛苦了。 ● 许多人参访的善知识越多,慢心就越重,总想着有更好的善知识,岂不知自己心中生起不平等的时候,善知识已经远离了,我们越是这样,离佛法就越远,道场就越被污染。 ●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气,贪嗔痴慢疑邪见各有所表,如果我们对其不知,就是流转无穷;如果对其虽知而不去克服,则烦恼可断,但根除不掉,或说烦恼伏住了,但习气不动,也是不行的。故说除烦恼、改习气,这对每个学佛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 学佛,的的确确是为了可以主动把握、主动透视、主动运用自己的心业缘,不论是悲是智是方便,还是愚痴颠倒或其他业习,我们最起码要主动地了解它,了解之时,就是如意的知见,否则就会在此产生被动。 ● 现在人,说善恶都一样,是非都一样,烦恼即菩提,这样说的人多,但要这样证实它、实践它,才有意义,否则就成口头禅了,即不能如实知自心。 ● 过去人依法受教,受教后就于法实践,而不是贪着或徘徊于所谓对善知识的安住、亲近中,这才是比较主动的修法。现在很多人问问题,基本上都是中毒性的,即赖药性的,遇事马上就问,而不依正见思考、依法则思考,这样缺乏主动,于法无力,多会遇事产生阻碍。 ● 其实佛法就不离我们嗔心生起的时候,不离染心生起的时候,不离颠倒心生起的时候,是不离此处而修持的,并不是其他地方还有佛法。如果只说更好的名词、更大的法则,而不于当下生起之时运用,实在没有意义。 ● 世尊之所以对我们有莫大的恩德,就是因其兆载永劫的修持,证实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样一个正见、究竟见,并把此知见传达给十方九界有情,令我们依此正见证得无上菩提,或说彻还本源、成就本源心智,真正了解四生九有之类一切生命之究竟所依,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们称佛陀是我们的法身父母。 ● 佛法的妙用实际就是心地的妙用,如果我们真正解决了心地的问题,知道心之妙用,我们就不用心外求法了,也不用心外求佛了,就可以真正启开佛法的妙用,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 ● 修法的确不复杂,关键是相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