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别时意趣流变概说——别时意趣与净土教(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别时意趣流变概说

——别时意趣与净土教(二)

王孺童

无著菩萨所举“念佛得不退”和“发愿得往生”二例释,确为净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别时意趣本义探源》(《法音》2005年第5期)一文中,将“别时性”与“方便说”归纳为“别时意趣”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本义,这与后来净土教所宣扬的“即生性”与“决定说”确实有所不同。那么,这种不同到底是本质上的矛盾,还是表象上的差异呢?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后世祖师对别时意趣的不同理解,力求呈现出一个流变的整体脉络。

别时意趣与以念佛发愿为手段、往生净土为目的的净土教法若在本质上就是矛盾的,那么净土教“即生性”与“决定说”的理论基础将从根本上被动摇,这是不能被后世净土门人所接受的。果真如此,净土祖师将不惜舍弃菩萨的言论,如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云:“凡小之论,乃加信受;诸佛诚言,返将妄语!(中略)宁伤今世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以为指南。”

因此,后世祖师对别时意趣的诠释大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判定上,即:别时意趣与净土教理在本质上并无矛盾,差异只是表象上的。所以,后世对“别时意趣”的诠释多以“会通”为主要特点。

所谓会通,就是在确保净土教“即生性”与“决定说”正确性的前提下,充分肯定菩萨释经造论的权威性,并求得对“别时意趣”的恰当理解。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会通在内容上,仅仅是对无著菩萨所举两个例释的反复讨论;在模式上,则是一种如何将“别时性”会通到“即生性”的单方向讨论;而“方便说”基本就被搁置起来,几乎不予讨论。

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再配合以后的讨论,可以看出净土教对别时意趣的会通,主要是依据无著菩萨本论的两个例释及相应论释的文句展开的,从讨论问题的形式和侧重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本义说”与“例释说”。

一、本义说

所谓本义说,就是从别时意趣“意在别时”的本义展开讨论。“别时”意趣与“即时”往生净土是何关系,就成为后世祖师讨论的核心问题。照一般理解,能够即时往生就不为“别时”,不能即时往生就成为“别时”,当然这种“即时”一般是以人的一期生死为限。根据导致不能即时往生的因素和条件不同,后世祖师对于“别时”的会通可大致分为五类,即:行愿别时、因果别时、生人别时、生因别时、生土别时。

1、行愿别时

从信众的角度来看,整个净土信仰可以用信、愿、行来概括。后世祖师的讨论,首先是站在对佛陀圣教量充分信仰的基础上的,这一点是双方共许集成的,“信”也就不列入讨论的范畴了。

此说是在“愿”与“行”之间,就“由唯发愿而得往生”的例释展开讨论。概括来讲,这种观点认为“唯愿无行”是别时意趣,而“行愿具足”即非别时意趣。唐迦才《净土论》卷中、新罗元晓《游心安乐道》皆云:“彼论所明,有别时,有不别时。若唯空发愿,即是别时;若行愿兼修,非是别时。”此为“行愿别时”说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还引发了一些其它辨析。

(1)唯愿无行

此说认为无著本论及论释中,关于“由唯发愿而得往生”是别时意趣的文句,只讲发愿,没谈修行,所以仅发愿而求往生净土是别时意趣。

唐昙旷《大乘起信论广释》卷三:“然生净土,有其行愿,空愿无行,无由往生。由斯《摄论》说:唯发愿生净土者,别时意趣。”《无量寿观经义记》:“问:若凡夫生净土者,何故《摄大乘论》判为别时意耶?答:此据无行人,故云别时意。故论云:由唯发愿于安乐国即得往生,是名别时意。案无行之人,空发于愿,此但为远生之因,故云别时意。”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是故今此论中,直言发愿,不论有行,是故未即得生。与远生作因者,其义实也。”

(2)唯行无愿

既然“唯愿无行”是别时意趣,那么“唯行无愿”是否也为别时意趣呢?此有二说。

[1]唯行无愿为别时意趣

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

[2]唯行无愿非别时意趣

所谓别时意趣,虽然不能即时得果,但必能在将来某一别时得果。从最终得果的意义上来说,别时意趣所指的并不是说将来得不了果。回到愿行的问题上来,此说认为,不论成佛还是往生,行者必先有向往之愿,如此佛才会记别于未来某时得以成佛、往生,故成别时意趣。若行者无愿而有行,佛不记之,其未来是否得果尚不确定,故不成别时意趣。

日良忠《观经疏传通记》卷六:“问:行孤愿虚,俱无所至。唯愿若是别时意者,唯行何不别时意也?答:大乘之意,意愿为先。是故佛知其功广大,即记叹之。若成佛、若往生,若无意愿但行之人,虽有微缘,久久流转,故佛不记,是故不成别时机也。”

(3)隐行显愿

此说认为论释中云“唯愿往生”是别时意趣,并非意指“全无有行”,只是由于“行业”微弱,故隐去不说,而“唯说发愿”。

日珍海《决定往生集》:“又愿求心即修心往生,又即此心相应思业既为行业,而言但是空愿未有行者,当是隐显言耳。以行业微,但名愿也。”

(4)行愿具足

既然唯愿、唯行均为别时意趣,那么行愿具足是否就不为别时意趣了呢?此有二说。

[1]行愿具足非别时意趣

由于对“行”的界定有泛、狭之分,所以又有两种差别。

①泛指一切修行

《无量寿观经义记》:“要行愿相□,方得往生。” 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中略)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日珍海《决定往生集》:“更有一类,烦恼轻微,愿行具足,即得往生,非别时意。”唐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二:“又有一类众生,善根深厚,烦恼轻微,逢遇胜缘,听闻净教,深生净信,发愿修行,临终往生,具如经说。此是行愿具足即得往生,异彼空愿之人,故非别时之教。”

②狭指念佛一行

唐昙旷《大乘起信论广释》卷五:“若人专念西方等者,此显行也;所修善根愿求者,此明愿也。即得等者,显由行愿得往生也。”唐窥基《西方要决释疑通规》:“论云:唯由发愿,即得往生安乐者,是别时意。疑曰:准依《摄论》判作别时,今教念佛,如何即往?通曰:今依《摄论》判释别时,与净土门一无差殊。何者?由且发愿,未可即生;依愿念佛,乃成净业。愿行前后,故说别时。”

[2]行愿具足非非别时意趣

如果将“行”的内容限于“念佛”,那么“有行有愿”也不一定不为别时意趣。因为论中所举两个例释是用来解释别时意趣的,那么例释本身的内容必定属于别时意趣。而这两个例释,一个为“念佛”事,一个为“发愿”事,也就是说“念佛”事为别时意趣,“发愿”事亦为别时意趣。怎么能将两个别时意趣合起来,就说不是别时意趣了呢?因此从“念佛行”的角度来说,行愿具足不一定不为别时意趣。

新罗璟兴《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但诸众生,虽闻净土之教,诽谤不信,自沉恶道;或信不谤,欲爱所缠,不敢起愿,况亦修行。或有众生,闻说便发誓愿欲生,而逢恶友广作诸恶,命欲终时不遇善友,不能念佛,虽不即生,是远生因,佛叹此类生极乐土。愚人将谓更不修因而即往生,故释论云是别时之意。二俱不然,若愿、若念皆于净土是远生因故,不尔即违密意说。”

(5)全无行愿

此说对上述差别作更进一步的思辩。不能即时往生为别时意趣,难道仅“能够即时往生”就非别时意趣了吗?若细究之,根本不能往生净土的,也就是说即时、别时都不能往生的,也属于“非别时意趣”的范畴。

唐怀感《净土群疑论》卷二:“有一类众生,虽闻净教,诽谤毁呰,非但不生西方,亦自沉沦恶道,此全与西方远也。有一类众生,虽闻净教,深信不谤,五欲缠心,乐居秽土,亦不发愿,亦不修行。此人修善,或生人天;或复造恶,沉沦恶趣。此人望生西方亦为远矣。以并无心趣求,又诽谤毁呰,故《清净平等觉经》言:‘若有众生,闻说净土教法,闻如不闻,反生诽谤,我说此人未得解脱。’始从三恶道中来,无信向尔,亦全无行愿,故未得解脱。”

2、因果别时

此说从因果谈别时。也就是说,此时种因,别时得果,二者并非同时,故成别时意趣。

(1)即因别果

此就因说,谓若有人念佛、发愿,当下即得不退、往生之因;而实得不退、往生之果,还在别时。

日贞庆《法华开示抄》:“须臾闻经,其功力即时决定成菩提因。以即言属须臾,故即时义也;然而得果别时也。《玄赞》此会释若别时意趣欤?”

(2)没因谈果

此就果说,谓若有人已得不退或往生之果,其人必种过去之因。

唐道绰《安乐集》卷上:“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过去因。”

3、生人别时

此就往生者之差别而说。

(1)三地往生

佛教将见谛以上菩萨的阶位分为十个层次,称为“十地”,其中第三地为“发光地”。《瑜伽师地论》卷七九:“问:已入第三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于内获得强盛奢摩他道,由此证得尔焰光明。”入于第三地之菩萨,已断十重障之闇钝障。《成唯识论》卷九:“闇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入三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三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贪愚,即是此中能障胜定及修慧者,彼昔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今得胜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断,欲贪随伏,此无始来依彼转故。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即是此中能障总持闻思慧者。”

此说依经论中言净土无欲,亦无异生、二乘等,而三地菩萨已得离欲,亦断二愚及彼粗重,故其往生不为别时意趣。而三地以下的凡夫、二乘等异生非异生,谓其往生乃为佛陀方便摄化之说,因其未能即生,故为别时意趣。

唐遁伦《瑜伽论记》卷二一:“已入三地菩萨,由愿力故于彼受生者,有文初地已上皆得往生,此中云何第三地者?约相三地得定,依定修观方得往生,故作是说。无有异生及非异生二乘。若异生菩萨得生彼者,此据实报净土为论。下通异经。问: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二乘得生彼者,何故菩萨教中说菩萨等意愿于彼皆当往生?答:为化懈怠众生,令集善根,故密意说。泰云:理实而言,初地、二地菩萨亦得生彼。今据净土无欲,三地已上离欲菩萨生于彼故,但说三地生于净土,无有凡夫及二乘圣人、凡夫菩萨得生于彼。若住寂,二乘即入无余;若发菩提心,二乘即属菩萨,故住寂二乘圣人一向不生。地前异生菩萨一向不生。下通经意。余处说若菩萨等及二乘意愿于彼皆当往生,是如来别时意作如是说。基云:此文正是《深密解脱经》说净土中无异生、二乘等如文,旧来真谛等十解已上断于人执名为圣人,此义不尔,依此论等名为异生,亦未断惑。若无异生已下问答分别引经为问。经云:十念念阿弥陀佛得生彼国,何故今云第三地方生耶?答:文意明别时意故,说生净土异生不能即生,是故《摄论》及《显扬论》、《对法论》等皆判诸经异生生净土者皆据别时意说,非实即生也。”

(2)十地往生

此说谓行者于初念佛始,不断修习,乃至入于十地,方得往生。因其于初念佛时不能即生,故为别时意趣。

《药师经疏》:“异生及二乘不生净土,故《摄大乘》云:生净土者,约别时意。由此念佛有初因缘,数数修习,乃至十地,方得生彼。故诸经说生净土者,约别时说。”

4、生因别时

此就行者往生之因而说别时。若为正因,即非别时;若非正因,即为别时。而其正因,又包括行业和发心两方面内容。

(1)成正大善根

此说谓行者于因地欲得正往生业,除念佛、发愿外,还须具足其它诸多正大善根以为助因助缘。若具足者,是为正因,非为别时意趣;若不具足,非为正因,即为别时意趣。

唐智俨《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四〈寿命品内明往生义〉:“其往生业,纵使此土人天正善根、三乘正善根求生十方净土,正善根等回生西方,并成助行因。若论正生,彼因即简三界苦集因。无分别智为正行因,发愿求生为胜方便,临终乐欲生为次第缘,即是正胜欲;临终时,善知识行及解者为亲增上宿世善根。大准依经,成多善根。准现生中,一生所作相续大善根多少等者,即为正因,非别时意;降斯已下,是别时意。”

(2)发大菩提心

此说谓行者于因地发愿往生净土,若为自身而发其愿,非为正因,为别时意趣;若非为自身,而发大菩提心,普愿一切众生皆得往生,即为正因,非为别时意趣。

日源信《往生要集》卷上:“问:明知有愿无行是别时意,云何上品下生之人但由菩提愿即得往生耶?答:大菩提心功能甚深,灭无量罪,生无量福,故求净土,随求即得。所言别时意者,但为自身愿求极乐,非是四弘愿广大菩提心。”

5、生土别时

此就判定西方极乐世界为报土还是化土之差别,来论说别时意趣。

(1)报土

[1]总说报土

所谓报土,即指阿弥陀佛在因位依四十八愿之践行,而成就报身佛后所住之净土。若判西方极乐世界为报土,则念佛发愿往生为别时意趣。唐怀感《净土群疑论》卷二:“又《摄论》文别时意者,是报净土。唯愿念佛,理未即生。”

[2]别说他受用土

报土,又称受用土,分为自受用土和他受用土两种。所谓自受用土,是指阿弥陀佛自受用法乐之净土。而他受用土,是指阿弥陀佛使往生众生也可享受法乐之净土。

若判西方极乐世界为他受用土,则发愿往生是别时意趣。唐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佛土章〉:“《摄大乘》等,西方乃是他受用土。《观经》自言阿鞞跋致不退菩萨方得生故,非以少善根因缘而得生故。无著、天亲《净土论》言:女人、根缺、二乘种等皆不生。故《摄大乘》云:非唯由愿方乃得生,别时意故。如以一钱货得千钱,别时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复如是,十念为因,后方渐生,非由十念死后即生。为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念佛,说十念因生净土故。又说阿弥陀佛身量毫相如五须弥,非他受用何容乃尔!又《观音授记经》言:阿弥陀佛灭度之后,观音菩萨次当补处。十地大形说当补处,非他受用是何佛耶?”

也就是说,只要判定西方极乐世界为报土(包括他受用土),那么从往生报土的意义上来讲,不论念佛还是发愿都不可能即时往生报土,因此“念佛、发愿往生净土”的说法属于别时意趣。故日良算《唯识论同学钞》卷十:“慈氏、无著、天亲、无性、护法、亲光禀承有次,存唯报土之义;慈恩、淄洲解释深存此旨。但异生生彼土者,依别时意趣。”

(2)化土

所谓化土,又称变化土、应化土、应土,是指佛为地前菩萨、二乘、凡夫所变现的佛土。若判定西方极乐世界为化土,念佛发愿往生化土是否为别时意趣呢?此有正反二说。

[1]往生化土非别时意趣

此说谓,往生报土为别时意趣,往生化土即非别时意趣。

唐怀感《净土群疑论》卷二:“若化净土,唯愿念佛,必即得生,如《华严经》,不须疑惑。”

[2]往生化土为别时意趣

此说杂糅“行愿”、“生因”之说,谓西方净土虽为化土,除念佛、发愿外,若不具足其它行业,则往生亦成别时意趣;若具足其它行业,则往生即非别时意趣。

唐窥基《阿弥陀经疏》:“问:若是化土,何故《摄论》云称别时意?答:论言别时意者,有二意:一以彼土增上乐处,非少福能生;二见众生多不修道,空唯发愿。有斯二意,故道别时,即是《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得生是也。若六时念佛,即三业无非,便是持于十善;或一日乃至七日,由念佛故,一念即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即有多行,又复愿生,行愿相资。”

二、例释说

所谓例释说,即从无著菩萨对别时意趣所举“念佛”与“发愿”二例释展开讨论。其类有四,即:二事分说、偏说一事、二事混说、杂糅他说。

所谓二事分说,即分别针对“念佛”及“发愿”二事,进行各自的讨论。所谓偏说一事,即只讨论“念佛”或“发愿”其中一事。所谓二事混说,即将“念佛”及“发愿”二事,相互比较讨论。所谓杂糅他说,即引用《摄论》及《摄论释》以外的其它经论进行讨论,也包括一些脱离或曲解别时意趣本义之说。

这只是从形式上的一种划分,在前面“本义说”中已有所体现。随着以后探讨的逐步深入,不论辨析多么复杂,由于讨论的内容都是围绕无著菩萨所举的两个例释展开的,所以形式上也必然不出这四类,故于此不多举例赘述。

 
 
 
前五篇文章

奇特精美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 (中)

奇特精美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 (中)

念佛与皈依——莆田广化寺精进佛七开示

奇特精美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 (下)

奇特精美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 (下)

 

后五篇文章

日本净土门主中村康隆长老致一诚会长的来函

《开示问答》经行时,是否口念佛号,还是一念不起?

《开示问答》在厕所里有时还会念、还在念佛,这样是否有错

《开示问答》在家念佛诵经回向给一个人、多人,哪个得利大

《开示问答》个人念佛、诵经可不可以敲法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