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往生净土”的科学玄谈_释如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佛典中有十方佛土的信仰。不过,此一信仰却如《阿弥陀经》所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昌盛的时代。本文尝试从物理等科学的观点来探讨“往生净土”的可能性,以及在未来无尽的时空中,此一信仰对于生命的净化、提升和开展可能具有的意义与价值。

自十七世纪以来,科学家从纯“唯物”的立场出发,对人类及其周边的生物和生存环境展开各种不同角度的研究。然而,晚近天文学、宇宙论、相对论、量子力学,乃至于混沌理论、复杂科学某些重要论点所蕴含的哲学理念,竟与倾向“唯心”的大乘般若思想、华严教义和净土信仰不相抵触,甚至不谋而合。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肯定大乘信仰的难能可贵,以及大乘不离念佛与往生净土的基本信念。

一、前言

人类及其生命所依存的世界,到底是唯心,还是唯物,或是心物各自独立存在,或是心物互相依存、彼此影响等问题,自十七世纪以来,一直就是科学家、哲学家和宗教家们互相争论的焦点。1642年,笛卡儿(R. Descartes)在《沉思录》(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中主张:“心灵因为具备神圣的力量,不需要肉体便能够独立存在;肉体也能够没有心灵而存在。”这种“身心二元论”和当时西洋哲学、科学界的想法颇相吻合,不但能为宇宙提供唯物论的解释基础,还能保留相当安全的宗教虔诚。所以,此一论点得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并且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末叶。

但是在1990年代,科学家已经完全抛弃了身心二元论。先进的神经生物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比较倾向于认同“身心互补,以脑为主”的观点。他们根据生物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已知之研究成果主张:意识是由知觉、概念形成及记忆三者所构成的特殊关系产生的;而这三种心理功能则是脑细胞无数神经网路的巨量讯息交换中所浮现的特质。在这种情况下,依“身心二元论”和“唯心论”所建构的哲学体系或宗教教义,如佛教中主张“色心独立自存”的婆沙宗、经部宗和高唱“万法唯识”的唯识宗,必然会渐渐失去它们的影响力;而认许“色心互相依存”的中观宗,则可能因此而较易被认同而获得发展的契机。 例如在神经科学里已经有实验证明:我们可以从内部或外部操控知觉,而影响到我们所见的世界。所以唯一真正的结论是,无论在内、在外都找不到实体。因此,当代名神经学家瓦瑞拉(F. J.Varela)便据此而表示:纯粹依据科学,我们更接近了佛教应成派的观点。另外,美国Colgate大学物理教授 Victor Monsfield,在〈中观佛学和量子力学之会通〉—─“Madhyamika Buddhism and Quantum Mechanics: Being a Dialogue”一文的结论中也指出:自续中观派“名言中,诸法以自相而存在”的宗义,在量子力学中比较难站得住脚。上述印度佛教的四大宗派,原本就是自成体系的;而且在佛教内部,这四派的教义也有精、粗层次的大致定位,根本无需局外的科学家多管闲事,妄加评论是非。不过,佛教既然已经和科学因缘际会了,就难免不被科学家用种种科学的尺度来评量。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西洋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不就是在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重大发现的挑战下,被德哲尼采(F. W. Nietzsche,1844-1900)宣告“死亡”的吗?在十九世纪末叶,有相当多的人甚至开始觉得,假如造物主还未死,那么杀死他便是理性和已解放人类的责任。同样,佛教中除了攸关解脱的胜义谛空性以外,其余世俗谛中有些过时的权宜说法,如须弥山、大乘是佛说、禅宗西天二十八祖等等,若不重新加以适当的现代诠释,肯定也难逃被学术界扬弃的命运。曾经两度荣获普立兹奖、被誉为“社会生物学之父”、又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五人之一”的威尔森(E. O. Wilson),在《知识大融通》一书中说:

伦理和宗教是科学所面临最有趣、也可能是最让人感到谦虚的挑战,宗教若想(在学术界)维持信誉,就必须找到某种方法来包含科学的发现。宗教能具有多少权威,要看它能把多少符合经验知识的人类崇高价值编成法规……科学的角色是毫无保留地测试每一个和人类处境相关的假设,并且及时地揭发道德和宗教情操的坚固基础。

威尔森 的这一席话,明显反应出二十世纪末叶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怀德海(A. N. Whitehead , 1864-1947)先见之明的预言: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历史上的两个最有力的因素—─科学与宗教—─的互动情形。 难怪“超个人心理学”大师韦伯(K. Wilber),要煞费苦心地撰写有关整合科学与宗教之道的《灵性复兴》一书。而宗教史权威史密斯(H. Smith)在《超越后现代心灵》中,尽管痛批物理、生物等科学的论点,但他依然不得不谦逊地表示:“如果有同时暗熟科学与宗教两者的人,那么,他的发言将是最值得我们洗耳恭听的。”

既然科学如此举足轻重,那么在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我们希望佛学也能与现代科学共舞,广泛被知识份子接受,那么从科学的角度对佛教教义作适当的现代诠释或补充,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方向。特别是,早在二十年前就有物理学家表示:“粒子物理学与佛教实在有很多地方相近,又相近得叫人惊奇,所以两边的读者都必须去发现另一边的价值。”

众所周知,大乘佛典中有十方佛土的信仰。其中,东方妙喜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信仰的流传尤其普遍与久远。

关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经》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就大乘行者的宗教体验而言,极乐世界存在极可能是个事实,因为《净土圣贤录》等史料中有太多这方面宗教经验的记载;而且在大乘经论中,也可以找到足够的教证和理证来支持净土的信仰。但若征诸现代科学,则十方净土的大乘信仰是否也能找到适当科学证据来支持,恐怕就很难说了。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知难而退。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 R. P. Feynman )曾说:“容许尝试就能带来机会,有思考的自由才能结出丰硕的结果。”因此,本文将尝试从物理和天文等科学的观点,来探讨“往生净土”的可能性,以及在未来无尽的时空中,此一信仰对于生命的净化、提升和开展可能具有的意义与价值。

二、真有极乐净土吗

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指出:太阳所属的本银河系有2000亿颗恒星,而在150亿光年范围的大宇宙中,约有1000亿个像银河系一样的大星系。这1000亿左右的大星系,依其形态大致可分为:椭圆星系、透镜状星系、旋涡星系、棒状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等。整个计算起来,大宇宙中总共有200亿兆恒星之多。就像恒星太阳之于行星地球一样,只要有恒星存在,就可能形成伴随的行星;有行星,就可能孕育出生命。那么,宇宙200亿兆恒星之中,到底会有多少可能存在着生命的行星呢?

1998年6月,哈伯太空望远镜观测金牛座的结果显示:宇宙中存在着带有行星的恒星之比率可能相当高。目前,天文学家的研究认为,像地球那样的行星应该也有超过数十百分比的存在率。这岂不意味着宇宙中很可能还有其他的生命存在吗?

自古以来,地球以外是否有智慧生命存在的疑问一直魅惑着人类。早在十六世纪末叶,就有义大利哲人G. Bruno因为提出“宇宙中有无数世界”的说法,而被天主教会以火刑处死。即使到了廿一世纪的今天,科学家们在外太空探寻高等生命的兴致依然有增无减。1992年起,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已开始进行新的“光学红外线 SETI──探索地球外智慧生命计划”。1999年2月,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与SETI研究所,又宣布了为期五年的合作计划,准备共同兴建新进的设备,以便搜寻来自外太空智慧生命的讯息。在天文学家的理念中,既然宇宙可能存有心智高于人类的生命形态,那么在大乘佛典中,另有一些较地球更理想的学佛环境——净土存在,当然也是可能的。至于十方净土的自然环境是否尽如经中所说,或者经中所言仅是接引此土众生的善巧方便,那就另当别论了。

以上所述,只不过是四维时空的宇宙观而已。在最近,尖端的宇宙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日本东京大学大霹雳宇宙国际研究中心于2001年11月,召开有关宇宙论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最后一天由霍金(S. W. Hawking)博士专题演讲目前有关宇宙论最热门的话题——“膜新世界”(Brane New World)。讲演的主要论点是说:我们所居住的四维时空,被封闭在飘浮于更高维时空的“膜”中。而内含我们宇宙在内的膜,在五维时空中并非单独存在,五维时空中可能还有别的膜。如果还有别的膜存在,则别的膜内就可能有同样包含星球和星系的其他宇宙存在。果真如此,则有佛菩萨教化的十方净土存在的可能性显然将大大增高。这些净土或许真如《华严经》所说:

“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出现差别,所谓或现小身,或现大身,或现短寿,或现长寿,或唯严净一佛国土,或有严净无量佛土,或唯显示一乘法轮,或有显示不可思议诸乘法轮,或现调伏少分众生,或示调伏无边众生,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如前所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确可能存在于宇宙之中;问题是,经说极乐世界距离地球“过十万亿佛土”,这么遥远的地方怎可能去得成呢?

不错,宗教性的“往生净土”如果可以容许被化约为纯物理的现象来处理,那么“过十万亿佛土”确实是个非常难解的问题。但实际上大乘佛教的“往生净土”对一般凡夫而言,实际上只关系到业力和愿力。有业(净业)有愿,则十方净土刹那即到;无业无愿,则寸步难行。诚如《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所说:中有有情在业力的范围内是“所趣无碍,如得神通”的。而且,姑苏禅师守讷在〈唯心净土文〉中也引《首楞严经》而说:“心存佛国,圣境冥现;唯阐提无信根者,则十万亿佛土远隔他方之外矣。”因此,在净业上加入净愿,则往生净土是毫无问题的。即使把“往生净土”视为纯物理现象,在近代相对论的相对时空中,时空的久暂与远近也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了。至于何以如此,且待下文分解。

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半人马座的α星,以光速须4.3光年才能到达,拥有类似行星的金牛座恒星距离450光年,仙女座大星系则远离地球230万光年。如果我们以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外太阳系行星作为一个佛土的单位大略计算,那么即使以光速“过十万亿佛土”,至少也需千、万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果真如此,则娑婆众生要“往生极乐世界”的确相当困难。怪不得有人以此为由,而主张往生近在兜率天的“弥勒内院”。

不过,牛顿的绝对时空座标,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已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相对的时空意义。在“同时的相对性”(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之情形下,我们的“现在”,在别人看起来是“以前”;我们的“过去”,很可能是别人的“未来”。对整个宇宙而言,过未现的时间意义完全是相对的。这意味着:“时间”丝毫没有真实存在的自相。

另外,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也不是一般的平面概念,而是扭曲的;它会因其中所蕴含的质量而作不同程度的扭曲,所谓“重力”,只不过是空间扭曲的程度罢了。由广义相对论所建构而成的现代宇宙学说,有休华兹希特﹙Schwarzschild﹚黑洞、德尔(Godel)宇宙、克尔(Kerr)黑洞、虫洞(worm hole)等多种不同的模式。在这些新近的宇宙论中,某一事件从A宇宙突然消失而出现在B宇宙中的情况是可能存在的。例如,将克尔黑洞与另一个宇宙的白洞连接,便可能与无数的其他宇宙互通;而极度扭曲的“虫洞”,也是连接两个宇宙空间的捷径,即使以正规路线需要1200万光年才能抵达的遥远星系,在转瞬间就能抵达。目前有可能实现外太空旅行的时间机器中,要以加州理工学院索恩( Kip Thorne)所提出“虫洞机器”的构想最受瞩目。在科学家的理想中,如果人类外太空星际之旅都有可能实现,那么时间的久暂和空间的远近,当然就更不足以构成宗教性“往生十方净土”的障碍了。

四、身系娑婆,不离净土

在古典物理学里面,这个世界是被视为真实存在的,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过,量子力学却容许我们保留另一个可能,即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所见到的这个样子。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回避了“这个世界真正是什么样子”的问题,而下结论说:这个世界不论真正是什么样子,总不是真实存在的。”此种解释,主流的物理学家大都接受。他们认为,量子力学已经相当令人满意,进一步的“了解”对科学并没有什么好处;那些问题不是物理学的问题,而是哲学的问题。

上述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若用来诠释大乘佛教“色即是空”、“言世界者,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等般若空义,确实是再恰当不过的。因为般若空义的真正核心,就是“一切法非真实存在”。问题是,佛教不能只谈“毕竟空”,还须兼顾“缘起有”;不能只有性空寂灭的胜义谛,还要有无尽缘起的世俗谛。尤其在华严哲学中,透过般若空义进一步向上开展的“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法界,其层次已经超越了“理法界”,这个层次的问题似乎不是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所能触及,或有兴趣处理的。尽管如此,在近代物理的其他理论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到足以支持“华严法界观”的某些学说。

例如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贝尔(J. S. Bell),于1964年所提出的“贝尔定理”中就有这样的一层含意:这个宇宙所有看来“互相分离的部分”,在更深刻而根本的层次上,其实是紧密相关的。同样,波姆(D. Bohm)的理论也认为:这个根本的层次是一个无可分解的整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此一整体就是“如如”(that-which-is),万事万物,包括时、空和物质等等,都是如如的展现形式。1972年的傅里曼(S. Freedman)实验和1982年的阿思培克(A. Aspect)实验都证明了:量子力学的统计式预测是正确的。根据“贝尔定理”,这表示“局部因果原理”错误。果真如此,那么我们便是生活在一个非局部性的宇宙中。在这个宇宙里面,所有表面上看来“互相隔离的部分”,实际上都有着深层的超光速关联。照这样看来,则表面上相隔“十万亿佛土”之遥的娑婆世界和极乐净土,在根本的层次上其实还是紧密相连的。

那么,真正能在最根本的层次上紧密相连娑婆与十方佛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除了尽虚空、遍法界的“离念心体”之外,实无其他可能。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多数悟明心性的净宗行者都会在往生前遗留下类似“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无生生彼土,不动一丝毫”等偈语的主要原因了。日本念佛人才市也曾说:“娑婆世界在这里,极乐世界也在这里,两者相距一眨眼。”

上述这种“万物一体相关”的哲学观念,除了Bell 和Bohm 的理论之外,还见之于Geoffrey Chew 根据“S矩阵理论”发展出来的“靴带假说”观念(bootstrap hypothesis):

在新的世界观中,宇宙看起来像一个交互相关事故之动态网络。此网络之任何部分的性质没有一种是基本的,均依循其他部分之性质;且其相互之关系全体一致便决定此全部网络之结构。

这种“靴带假说”的宇宙观,和《华严经》中用“因陀罗网”来比喻的互摄互入、圆融无碍的宇宙观确实非常相像。其间最大的差别是,“靴带假说”基于量子力学的物理推衍,而《华严经》则出于直观的现量体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代悟道学者铃木大拙的两段话明显地看出来:

当我达到悟的境界时,把我这个人紧封在里面的外壳便爆裂了。并不是说我一定与一种比自己更大的东西合为一体或没入其中,而是说我的个体性过去紧缩在一起使我与其他个体存在者隔离,现在却用某种方法松开了并且化为某种无法描述的东西。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念佛不守戒 有功没有德

念佛时起恶念要如何对治

一念间,火宅或净土

精进念佛是否就能对自己的眷属有帮助

睡觉前不能念佛吗

 

后五篇文章

“往生净土”的科学玄谈_释如石

当今时代弘法的三个要点——菩提心为前导 般若为心要 净

为报恩而念佛

唯公长老净土思想概略

印光大师:诫神勿享肉食(图文)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