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如何念佛相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如何念佛相应

慈法法师佛七开示

地点:鸡足山恒阳庵

录音记录:明灯

2009结夏安居佛七开示(七月初十):如何念佛相应

念佛,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安心的问题。因为我们学习《往生论》也好,什么也好,就是一个安心问题,净土法门的一个主要教育就是除疑、生信、安心,这个安心实际对我们来说十分地简单。

实际念佛就安心,随顺佛力也就是安心,随顺佛愿也就是安心,唯佛是念是安心的最直接、最直白的一个方式,不需要太多的啰嗦。如果我们习惯于唯佛是念,念佛,念佛愿,念佛相好光明,念佛不可思议的清净威德,我们要念这个就没有不安心的。但是我们念业习啊,念他人的说法啊,念自己的种种思维习惯啊,我们一念这个就会不安,就会迷失,就会挣扎。

实际这个安心的方法不复杂,要忆佛念佛——忆佛相好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忆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样的广大劝慰;忆随顺法性无得无失,一切众生性德本具无需增减,非内寻非外得,但以清净称名即得安心。在称名之外别无得失,我们心里就踏实;若是在称名之外又想得到个什么或者怕失去个什么,那就会有不安的一个相续,所以昙鸾法师给我们提示说念佛人的这个心念——

在心,这个是什么心呢?顺法性之心;

在缘,顺什么缘呢?顺佛愿力之缘、国土之缘;

在决定,决定什么呢?一心归命安乐世界,无所回顾,无后有心,无间隔心,但是一心。

如此一心就像泉水注入小溪是一样的,涓涓流淌,不需用力,具足力量。我们看到,我们每天从恒阳庵走到放光寺的那段路上,看到那水,那水是泉,它流出来的时候是一点不费力气的,何以故呢?泉涌,它不假用力的,但它流出来是很有力量的,顺势而下。

若是我们一心归命阿弥陀佛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这四句话(“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们记得牢了,认得清了,好比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就是为自己测试自己安心不安心的方法,一举心动念了——没有归命,没有安心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你就知道自己应该念佛,不应该再念自己的业习、思维习惯、他人的言说、他人的业习,那这样,我们的安心就很容易地去体验它这种涓涓流淌的力。因为啥呢?你没有用力才能体会到这个力,我们一旦用我们的思维习惯、意识习惯去强行的思维,那么这个自然流淌的法性法水就会受到阻碍,你就体会不到,就会翻起烦恼的浪,烦恼的浊流就会蒙蔽我们的心,就会感觉到不安,忐忑不安,就会有迷失的感觉,说这念佛怎么又开始不安了呢?

实际这安与不安是我们所缘而产生的境界,所缘而产生的一个力量,我们缘佛一定是安乐的——缘法身佛清净平等;缘报身佛圆满真实;缘化身佛无碍透达;缘佛相好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一切众生心智自然归向,如此体会清净力、平等力、圆满力、无碍力,我们的心自清净,自圆满,自无碍,不需要增减的,象一个印章一样地盖上就合格了,就不需要再去搞其他的了。再去做其他的,那就是妄想,头上安头,画蛇添足,这么一做你感觉到就不像那个东西了,烦恼妄想又会增加。

所以无后有心这个决定念,无间断心的这个“道不可须臾离,离即非道”——古人这样讲,那我们念佛法门呢,佛忆念十方众生从未舍弃,若以法身之周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每一个剎那的念头,佛能知能察、能觉能知。我们忆佛念佛,佛必然念我们;那我们真正地念烦恼,世尊也在念我们,但是我们自我遮蔽故,体会不到佛的清净圆满的加持与存念。所以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如影随形,生生世世那就得以见佛。

假使我们念佛人要是没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标準来审视自己一心归命阿弥陀佛,那我们的心很难真正地安定下来,那就杂缘炽盛,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的妄想、业力都很炽盛地,在笼罩着我们的心灵、环境、意识,所以我们只有一心归命这种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繁琐的方法。简单在什么地方呢?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就好了,不以得失心,不以增减心,但以本净心来念南无阿弥陀佛,非得非失地这样地平等相续,清净相续,圆满相续,无碍相续,它就是真实地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它就是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此如来无来无去,所以众生心中念念有诸佛转妙*轮,念念有诸佛成等正觉,但念念也有诸佛取灭,住于涅槃,那都是我们的心念法界所生所用。佛以法界身入众生心想中,那我们怎么来……?念佛之时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具足无上大利!非亏欠法则,所以不需要任何东西来补充它了,你念佛就是!不假于第二方便!就能清净、圆满、如实地相续,那我们这样念佛就有实际的念佛意义。

象我们在这么热恼的环境中,现在外面很多国家都在打仗啊什么的,我们在这念佛,今天我下来(从磐陀石走到恒阳庵)的时候,有个居士给我打电话说:“哎呀,这有孩子了,有家庭了,天天为衣食奔波,这何时是个出头的日子呢?师父,我真苦啊!”我说:“你成家那一天你就要认这个帐的,你就要为这做牛做马的,对不对?”那我们有时间在这地方能念念佛,实在是要珍惜这个机会,就是要一心归命阿弥陀佛,真正地不辜负自己的法身慧命,让它真正地成长,来真正地完成我们修行的一个所谓的相应。这个修行的相应没有太多的说法——本自清净,念佛彰显。如此而已,不假第二方便。

实际我们本来的心是清净的,佛心、众生心了无差别,就是我们念佛时已唤醒了本来清净的心,让它起作用就好了,就象泉水一样涓涓地流淌,不需要用任何力的,也不需要加任何……,你再去鼓吹它,它也是这样淌;你不鼓吹它,它也是这样流,涓涓地就流下来了,很自然的,很平和的,很省力的。所以说这个修行在无修之修,行者在无行之行,那么我们就能与法相应。不是我们得到个什么或者失去个什么才能真正地修行,实在无得无失心中能成就相应的法则,因为本净故,本来具足故,本来清净故,本来安乐故,本来如佛故。一切众生的心本来是这样子的,但是我们因为念妄想啊、业习啊、他人的业习啊、他人的妄想啊、共业啊,念这些东西,斤斤计较,用计较的心理去念佛,你的心在计较,嘴巴在阿弥陀佛,所以心口不一,它就不能相应。

所谓的相应就是心念口也在念,口念印心念,心念口念总不相异,这时间我们就说的无染清净心中来念佛;那我们为了饶益这些染着众生,令其清净安乐乃至令十方九界有情(清净安乐),那就是安清净心来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欲令一切众生一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劝化其往生阿弥陀佛国,那我们这样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大悲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真正地安清净心、乐清净心念佛这样一个方式。那你打妄想,你生烦恼,你想得什么,你想得一心不乱也好,你想得什么也好,得什么也好,很多想法,这样的念佛是一种狭隘的、自私的、迷茫的、挣扎的一种心理,越念佛离佛就越远,因为你妄想就越多。

所以佛去此不远啊,十万亿佛土,一念信即是。在心性海中,诸佛剎土不离现前一念。阿弥陀佛亦复如是。

所以诸位善知识要珍惜自己的念佛机会,要放松、喜悦、感激地来念阿弥陀佛,以圆满心念佛,以清净心念佛,以饶益世间有情的心来念佛。这真是不复杂地,复杂的是我们的妄想、他人的业力、我们自己的业力这才真是最复杂的东西了,自身的妄想、业力是无量无边的,他人的妄想、业力也是无量无边的,那才是最复杂的,所以一心归命阿弥陀佛是最简单的测试我们安心不安心的一个方式。假使是我们心念有妄想了,身体、感知上,或者周边的人相互影响了,就生一念无染心,用一念慈悲心就过去了。

诸位善知识,这个修行啊,因为净土法门的修行是在运用阿弥陀佛的果地的觉悟来修行的,所谓的修行就是享受阿弥陀佛的圆满的清净的如实的给予,让我们的心清净起来,圆满起来,真实起来,来印证这个东西。面对着不圆满、颠倒妄想,我们有一个心理準备,什么準备呢?一切妄想颠倒皆是良师益导,皆是我们觉悟的正机,你不要排斥它,你也不要去加强它,那我们就有一个念佛觉悟于当下的正机,那这样,大家念佛就不辜负我们这样一个好的机会。

象现在我们的边界,离这很近的,缅甸的难民大批的跑到中国,干什么呢?以求生命的保障,我们在这念佛;现在很多人真在社会上拼命地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奔波、在奋斗、在做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我们在这念佛,你想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因缘呢?所以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机会,当然也不要有压力,珍惜爱乐自己的念佛因缘。我们这七天很快就过去了,真正象我们这个佛七的题目是一样的,真正地为了世界的和平、民族的安乐,使大家远离战争与灾难,真正用这样的慈悲心来念佛很好很好的。大家有这个福德因缘就好好地念,我感觉真是自己的一个好机会。

好,谢谢大家!

2009结夏安居佛七开示(七月十一):如何念佛相应

今天是打七的第四天,很快就到佛欢喜日了,真是光阴如梭,时间是十分快的,尤其念佛的时间就更快了,若真正能感受到佛陀给我们带来的心灵深处的平静,或者如实清净的心相续,时间就更快了。

不管我们在打七中遇到什么样的心理,都要了解,心理感受是在变化的,是无常的,唯有清净的法性,象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是在平静的、清净的、周遍的、无碍的,温养着我们每一个众生的佛性,提携着每一个众生,我们感觉的变化不要去捕捉它,也不要去排斥它,也不要在意它,让它象流水一样来来往往就好了。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实在是我们具足的心智的自我畅明,是得不到什么的,也失去不了什么,时间一天天过去,实际我们也失不去什么,因为无始以来轮回的时空,时间的标志对凡夫有情来说是有意义的;对觉悟者来说,时间是没有长短之说,没有过、现、未来之说,所以是名无量寿无量光,照十方国界,毕竟无所对待。我们每个人的心智,亦无对待,亦是照十方国。凡夫心与诸佛心本是一心,只是我们流转于我们的执着、现前的习气烦恼,随着这种感觉去流转了,或者是排斥它,或者迷失于其中,迷茫啊,排斥啊,这两种大的状态基本上给我们造成了业相续,虽在业相续中,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无量光还是我们生命的底蕴,法身流转,那我们一念回心,流转永除。

无量寿佛这样发愿:“诸有众生,闻我名号,俱来我剎。”——这个“我”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我,非是名字的实有我,因为众生以色身、根识、觉知以为自我,所以称为邪见我。诸佛如来所说之“我”实在是法性之清净平等的流布,欲令一切众生觉悟于此,安住于此,妙用于此,又不染着,这样一个清净的教法。“闻我名号,俱来我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平等的名号,予一切众生是同一安住的,诸佛如来与我们同一安住,这是无疑的。

我们念佛实在不是念心外佛,也不是念心内佛,实际就是念周遍无碍圆满之佛,此佛不得不失,平等安住于世间,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若不随自己的妄想执着流转,那一念回心,即是成就,即是无量寿,即是无量光。念佛法门为什么历代的祖师提出这个法门是了义中了义,不是赞美它的,是它实际作用如此,究竟之究竟,圆顿之圆顿,横出生死。如佛告阿逸多:“阿逸多,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是为具足无上大利。”这是诚实言,真实语。所以我们说“苦海无边”就是我们妄想执着的延续是无边无际,这我们从缘起法上都能看得到的,因为我们一个一个妄念相互的攀缘流转,就是无量无边的苦海。“回头是岸”,回心一念,深观法性,无得无失,那就是无量寿无量光,一念就具足,“一智能破万年愚”是真实之言、如实之语。

那我们怎么在短暂的念佛时间把无始以来的妄想执着融进这光明名号中呢?实际我们每一念都没离开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无量光,这个周遍的照耀是我们一剎那间也没离开过,从来没有离开过,不管是我们沉沦也好,犯种种过患也好,不管是觉悟未觉悟,无量寿无量光永远那么平和的、如实的、不舍一切众生的,给予着我们,唤醒我们,就是唤醒我们这一念回心。我们每天念多少声佛呢?有没有这一念回心的机会呢?实际我们每一个人(要经常观察思维)我们所说的三种必生:

顺性观察——一切众生与佛本无差别,法性平等故,此法性无衰无变,证明无量光无量寿之真实,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归于法性佛,清净平等,周遍法界,我们念念之中皆在此身中安住无疑,无出无离,无对无待。

若从阿弥陀佛的广大誓愿上来看呢——“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阿弥陀佛普济利于一切众生,他的愿望如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对十方众生来讲,众生一念十念,若回心向往,莫不生彼国。这是佛愿圆满摄化,十方有情,愿生必生。

从自身意乐上来观察——就佛性平等上来说,平等安住,永远是省力的,是无染的,是真实的,是有益的,但我们的习惯不喜欢平等,凡夫生活在差别业流中,对平等的感知并不是那么亲切,但在累的时候,在业障侵害我们的时候,在遇到重大违缘的时候,在受到极大伤害的时候,我们就特别向往平等了。但一般人在得意的时候,在顺畅的时候,在自己的逆反心理中,就不向往平等。实际平等的真如性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真实的心地的妙用,我们若真正观察了我们究竟的意乐,我们人究竟意乐的是什么呢?我们通过法性与佛的对比呢,就能体会到,诸佛安住的大自在、大方便、大安乐之中,非是对待可取,非是对待设立,故名极乐世界,又称为安养国。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对众生所有苦难追寻、所有善良追寻、所有乐的追寻的总结,在一切世间,阿弥陀佛的国土称为极乐世界,是针对众生向往安逸、向往快乐轻松,这样的向往,设立这样的圆满如实的国土,顺性设立。顺谁的性呢?顺一切众生的性,不是顺某一类的圣者智者的性,不是的,顺一切众生的究竟愿望与意乐。

所以这三种观察,我们一定要经常思维思维,这样我们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往生向往是必然的,是无疑无虑生彼国,佛力住持不退转,我们就有真正的增上的如实的法益。

诸位菩萨,有这么好的念佛机会,尤其在平时,(若)能依这样的心念,心念法身佛清净平等,心念报身佛圆满普摄,心念无碍的化身佛,心念自己的意乐,如是心念,如是观察,我们必然会得到真正安心,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真正的安心——顺法性是究竟安心,顺弥陀的报德是业力直接转化的安心,那我们回观自己的意乐可以从自己的正念意识作业中来作意令自己进趣彼国,无疑无虑。否则我们这一生很快就过去了,不知道一个什么因缘就把我们的生命丢到业海中去了,那我们对这三种观察能清净如实,或者经常系念彼国,那两种修持:一个是正念名号,一个是心念彼国,生起决定,这样我们就不辜负这一生,一生修持,即得不退,其他法门要累劫修持,这样真正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无疑于学佛因缘,对自身、对他人莫不是一个最大的感恩报德的机会。

许多人说出家我们怎么报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三宝恩呢?念佛、学佛怎么报恩呢?真正地把佛法的利益运用成熟了,我们才能谈到报恩的话题,才能真正谈到出离的事实,否则在世间做人情小善,或者相互地养育,父母养育我们,回头我们养育父母,照顾后代,这样只是轮回的相续罢了,这样可以有人情的恩德,但毕竟是三界流转,苦苦相续,不能出离。我们真能有成就念佛出生死的这样一个不退转的法则的修持,那么对我们的亲人、后人、周边的有情来说,那都是真诚地报他们的恩,真诚地给他们利益,这样我们不失为真正的学佛者、念佛者,不辜负这个学佛的机会。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2011安居摘录:一些欢喜念佛方法

2011安居摘录:一些欢喜念佛方法

净土法门之除疑、生信、安心、立誓、正行

安居第四日(二):关于“一念圆三世”念佛方法的实践问答

放光寺净土院2011(辛卯)年夏安居功课

 

后五篇文章

安居第四十七日(一):极乐世界必须归,必然归!

安居第二十七日(三):念佛的三种根性——远离生死边见

安居第二十七日(二):亲近极乐世界的换位修法

安居第二十八日(三):“移民”到极乐世界

安居第七十五日(三):确认念佛的点滴利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