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印光大师法要 简介 目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印光大师法要》

智随法师 编

简介:

一部《文钞》,风行天下,凡净业行人,及有识之士,无不视为圭臬。然而《文钞》之磅礴,实非初机浅学所能通入。故欲得其要,亦非易事。以致流通虽多,仍是研修乏力。如是实有负大师应化之苦心也。今甘冒愚诚,选其精要,编辑《灵岩遗旨》、《灵岩法要》、《灵岩故事》丛书,从广略二途、理事两面,别显大师之思想,以此普利一切,畅大师无尽之悲心。

《灵岩遗旨》,旨在全面疏理大师之思想,不论世出世法,通途特别,一并显彰。因编排有序,脉络清晰,故于《文钞》,易得其要。如人之有眼,可环顾四野而明辨方向也。

《灵岩法要》》(又名《印光大师法要》),即依《遗旨》精选而成。以《遗旨》虽为选编,对于初学,仍难免有浩瀚之叹。今去其繁复,择其精义,编成《法要》。并于紧要处,略加案语,引相关祖师之法语以互通,资其详解。如是既可善契大师之法要,又可通观净宗祖师之同一开示。庐山风貌,了然于胸。往生一事,自可如操左卷而取故物也。

《灵岩故事》(又名《印光大师说故事》),即将《文钞》中所有感应故事,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以作教理之辅证。所谓「理论犹须证据,事实胜于雄辩」也。为显事例中隐含之理,略附大师相关法语,以资说明。如是以事显理,以理明事,理事相资,以启吾人之信心,开吾人之正智也。

三书有广有略,有理有事,尽可各取所需,而同得其益。如是者,三根得以普被,利钝尽可全收矣。《文钞》因此而广被,如是与善导法脉自可交相辉映,光照大千。所谓弥陀坐视于南面,势至辅弼于侧翼,法门隆盛,众生有福矣!--摘自智随法师〈序〉

页数/装帧:505页/平装

出版者: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地 址: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 话:(02) 2758-0689

初 版:2010年7月

《印光大师法要》目录

【总目录】

总 序

别 序

壹、判一代圣教

贰、赞净土超胜

参、劝信愿专称

肆、彰念佛实益

伍、决修学疑难

陆、明因果轮回

柒、示伦常道德

捌、述个人行谊

【细目录】

总 序

别 序

壹、判一代圣教

一、判别教法

一二门分判

二难易对比

二、论说本怀

一入佛知见

二畅说净土

贰、赞净土超胜

一、弘誓强缘

一弥陀本愿

二净土三经

三六字名号

二、净土胜易

一法门广大

二功德超胜

三行持简易

四摄机最广

五普劝修持

参、劝信愿专称

一、修学宗旨

一念佛往生

二诸行回向

三专杂之判

二、信愿前导

一往生正因

二信愿要义

三、念佛正行

一专修之法

二下手之处

三用心之道

四、临终关怀

一遇病求往

二善理后事

三助念超度

肆、彰念佛实益

一、现世利益

二、当来利益

伍、决修学疑难

一、法门辨异

一禅宗与净土

二华严与净土

三天台与净土

四密宗与净土

五诸宗归净土

二、问答决疑

陆、明因果轮回

一、因果不虚

二、人生是苦

三、生死解脱

四、时节因缘

柒、示伦常道德

一、敦伦尽分

一孝敬父母

二善教儿女

三尊重师长

四戒杀护生

五素位而行

二、闲邪存诚

一竭诚尽敬

二善治习气

捌、述个人行谊

一、自行盛德

一淡泊名利

二一心念佛

三自励法语

二、化他风范

一端守平常

二善契时机

三唯说念佛

三、论说护法

四、关于文钞

【提 要】

总 序

别 序

壹、判一代圣教

一、判别教法

一二门分判

修持法门 有二不同

一仗自力 一仗佛力

勿以通途 论特别法

离则两益 合则两害

自误误人 不胜其多

二难易对比

法门虽多 难易有别

竖出横超 力用天渊

通途甚难 特别极易

仗自力故难 仗佛力故易

佛力加持 心力方显

唯此一法 堪为恃怙

拣去自力 注重佛加

直登彼岸 身心坦然

仗佛慈力 获此巨益

余一切法 绝无此义

欲倡净土 详辨难易

理事并谈 诫劝齐施

以佛祖为师 不以高人为据

嚣嚣得意 良可痛叹

不仗佛力 非愚即狂

净宗行者 所当切戒

舍尔狂心 力行斯道

十有九个 犯此心病

死尽偷心 专修此法

将此八句 通身荷担

二、论说本怀

一入佛知见

大事因缘 出兴于世

法华会上 方畅佛怀

二畅说净土

静言思之 能不愧死

欲畅佛怀 别开净土

诸法本源 一道同归

特说三经 全收九界

诸佛舒舌 证诚决疑

预鉴机宜 特开此门

一代时教 皆莫能及

畅佛本怀 唯在于净

善护群机 归于净土

大事因缘 以此圆满

及早注意 此之一法

有缘遇者 幸何如之

贰、赞净土超胜

一、弘誓强缘

一弥陀本愿

大悲本愿 无一简择

若我成佛 称名皆往

万修万去 的实非谬

佛愿弘深 等视众生

慈悲誓愿 本为凡夫

愿令我满 心令我安

恩德深广 粉身难报

二净土三经

欲知念佛 须看三经

不阅经论 信愿何生

净土三经 专明其致

文有详略 理无二致

互摄互融 同主称名

大经五译 康本为准

阿弥陀经 文略义丰

二尊遣唤 悲意甚深

三六字名号

一句佛号 包括一大藏教

即此一名 圆摄一切佛名

六字义释 以示归命之意

二、净土胜易

一法门广大

净土法门 其大无外

事虽简易 理极圆顿

是大因缘 是秘密藏

即浅即深 即权即实

真俗二谛 摄尽无遗

二功德超胜

净土法门 全仗佛力

最圆最顿 最易最玄

唯佛与佛 乃能究竟

法门超胜 非余能及

圆成佛道 非为小乘

一代极谈 无上大教

三行持简易

总持妙法 深浅随宜

极难极易 修即得益

修法最易 利益最深

四摄机最广

最大慈悲 普度之法

圣人凡夫 总摄无遗

但能回心 莫不皆往

五普劝修持

阿伽陀药 万病总持

出苦玄门 成佛捷径

不可轻视 不可畏难

十方共赞 九界同归

法门之妙 莫此为最

道虽高贵 法无奇特

未成佛前 皆当修习

回向净土 无愿不成

参、劝信愿专称

一、修学宗旨

一念佛往生

以信愿行 三法为宗

信愿为前导 念佛为正修

当念佛时 三资全具

二诸行回向

诸行回向 亦得往生

但具愿生之念 即是常时回向

三专杂之判

专杂之判 千古铁案

虽佛劝舍 亦不改辙

二、信愿前导

一往生正因

往生与否 全凭信愿

尽人信念 尽人往生

不关学识 只在信愿

罪业虽重 亦得往生

盲聋喑哑 称念亦生

有此毛病 亦可往生

一心念佛 不悟亦生

未得一心 亦可往生

自立科条 不依佛说

常存此想 便不相应

益加信愿 以致一心

信愿门中 尤宜致力

念佛三昧 实不易得

急求一心 着魔之本

不论断证 唯恃信愿

一念回光 即蒙摄受

信愿二法 缺一不可

往生者少 在无信愿

全仗佛力 非自家本事

通身靠倒 亲证实益

老实念佛 生可预卜

若朝闻道 夕死可矣

二信愿要义

净土法门 唯信为本

乐邦有路 起信即生

信之一法 急急讲求

仰信佛言 不起疑念

深信佛力 自有正念

火宅难安 立愿往生

乐天知命 厌此欣彼

若肯上船 即登彼岸

如此发愿 殊失宗旨

狂妄之心 修行大障

往生方可 圆满诸愿

不求往生 是为破戒违法

此种心念 要丢得干净

来生做人 比往生还难

要做富鬼 何能往生

欲生净土 莫存此念

念佛易治 凡夫二病

三、念佛正行

一专修之法

念佛余行 力用迥别

四种念佛 持名最胜

念佛一法 最易得益

观不能作 称即获益

下手易故 多主持名

专修一法 何求不得

举一全收 无欠无余

专修净业 方可了脱

凡夫修持 不宜夹杂

修持功课 愈简愈妙

但念弥陀 莫加他法

虽是菩萨 亦不加入

只此一句 圆成佛道

专一念佛 成佛有余

能念佛者 有几人哉

教人念佛 功德无量

彼此相助 其行易成

劝生净土 是真慈爱

二下手之处

专修净业 宜称六字

一切时处 皆好称念

终日事持 即终日理持

心念口称 不可偏废

无有定章 但取适宜

摄心之要 莫过于听

心存恭敬 字字清楚

高低适中 缓急合宜

觉有妄念 乃念佛好处

妄想起时 勿须理会

能常听念 心自归一

诚听兼到 昏散自除

念念畏死 佛念自纯

作已死想 必有大益

三用心之道

思地狱苦 发菩提心

少于张罗 省事为妙

无心者得 有心者失

越分欲得 堕落之本

见诸境界 直同未见

于诸境界 不生忧喜

境有善恶 转变在己

以佛经教 勘验真伪

急躁之心 修行大障

宁可不悟 勿教着魔

不善用心 或致受损

心地光明 邪自难入

明来暗无 正来邪消

安住佛号 勿用观心

信愿专一 莫涉参究

立定主宰 不受他惑

专主净土 不宜泛讲

学宜专精 勿作通家

好研经论 世间通病

教重开解 净重实行

大通经教 未必能了

先于净土 了无疑惑

息心念佛 胜参知识

专志西方 甚于深入经藏

聪明智慧 抛之东洋

将错就错 西方极乐

早昏度日 一句弥陀

念佛修持 如服药然

要紧之时 愈约愈妙

懂与不懂 且随他去

自高自大 古今通病

依此而修 毫无所欠

如是习染 切宜痛除

勿以凡夫 妄效菩萨

自未得度 何能度人

往生西方 方能利他

专志一门 第一法则

安分守愚 方得实益

厌喧求寂 颇不合宜

曲顺亲心 居尘学道

随忙随闲 不离名号

往生之期 任缘迟早

临终瑞相 不必预期

四、临终关怀

一遇病求往

人生世间 终有一死

遇病求往 不求病愈

此心若诚 必能满愿

只管念佛 待佛来迎

二善理后事

助念一事 最为紧要

临终三要 助成往生

三助念超度

送死事大 众缘助成

临终助念 利益众多

欲做佛事 念佛第一

心之至诚 自有感通

三时系念 非助念法

临终助念 专念为主

慎重其事 以报深恩

肆、彰念佛实益

一、现世利益

重在往生 亦有现益

一历耳根 即种善根

凡有所求 皆可如愿

至诚之极 方有感应

真能念佛 自得福报

身心等病 无有不治

一声佛号 即无危险

只要称念 无不蒙益

非但消灾 亦免产难

护国息灾 共业可转

念佛之乐 真念自知

虽是平淡 必有进益

常念弥陀 心地自开

熏无明业识 成智慧德相

此间念佛 西方莲生

现生消业 临终来迎

回向父母 决定往生

念佛济孤 何可胜数

二、当来利益

佛法深益 当在往生

现世利小 往生利大

往生西方 胜于得道

一生西方 即入佛境

深达实相 直契寂光

功德智慧 究竟现前

莲花化生 无有众苦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法要 伍、决修学疑难

印光大师法要 别序

请问修净土的居士是否可以行大礼?

近日许多同修都到泰国吉祥岛修行,根据描绘像是人间净土,

我退休后,在家中每日念《无量寿经》及念佛,求生净土,并

 

后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法要 参、劝信愿专称

印光大师法要 肆、彰念佛实益

唯说念佛 附:净土宗略要文

印光大师:不良心念致病

请问求生净土的人还能穿以前的丝、毛类衣服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