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十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十三)

 

  子二、释词

  梵语曰般若,即智慧。决断是智,简择是慧。又知俗谛是智,照真谛是慧。《大乘义章》云:“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法华经义疏》云:“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

  子三、分类

  分三:一、闻慧;二、思慧;三、修慧。

  《经观庄严论》云:“随次闻思修,得法及得慧,此智行此法,未得勿非毁。”若人于善知识处能以正确的方式闻法,次于法义能正确忆念,再次于真实境界得生正智,最后得证道果,而后获得解脱智,此智慧随之深入而能行持闻思修之法。如果自己没有这种智慧,不应断言此非佛语。龙树菩萨云:“增盛智慧即是闻,与思此二若具者,能够生起修智慧。”

  丑一、闻慧

  听闻上师所讲正法后,自己能如理如实地理解法义。也就是经听闻正法后所生起的智慧。所闻境:一是般若经典及解说般若经的论典之内明;二是为了摄受世间众生所需通达的共同四明。共同四明即:为调伏他人所需通达的声明与因明;为摄受他所需通达的工巧明、医方明。为获得一切智智果位,需要听闻并学习通达以上五明。如《经观庄严论》云:“若不勤学五明处,圣亦难证一切智,故为调伏及摄他,并自悟故而勤学。”又云:“诸佛子众无须学,彼等一切悉非有。”尤其是通过听闻而彻底通达佛法含义,善加分析了义与不了义等,以此方便来衡量了知其真实义,这种智慧就是胜观,属于胜义谛。抉择胜义谛,其理论有五大因:一、观察本体之理论是离一多因;二、观察因之理论是金刚屑因;三、观察果之理论是破有无生因;四、观察因果二者之理论是破四句生因48。以上四者是遣除有边戏论的主要根据;五、观察一切法远离常断二边的理论是大缘起因。如是以五大因抉择一切万法远离戏论的大般若本性。大般若本性即是大中观本性。大中观分二:自空与他空(无遮与非遮)。以现空二谛来抉择诸法的缘起性空,即一切因缘集聚显现的万法是世俗谛,其本性空性承许为胜义谛,这是自空。以实相现相二谛来抉择诸法,其中实相与显相不同的能知与所知是世俗谛,实相与显相相同的能知与所知是胜义谛。前者二谛中的胜义谛是龙树开创的根本中观空性观点。后者二谛中的胜义谛是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开创的大光明中观他空观点。随持中观派有三:一、就立名言而立中观者,如月称论师、寂天菩萨等中观应成派;二、于名言中承许外境的中观者,称为经部行中观师,如清辨论师等中观上自续派;三、于名言中不承许外境的中观者,称为瑜伽行中观师,如菩提萨埵(静命)等。彼等中观论疏中以五大因来抉择所诠义的暂时相似胜义空性与真实究竟胜义空性。无著菩萨的《宝性论注释》与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等论典中依清净名言量来抉择所诠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与任运自成法身智的无量功德,即是宣说甚深如来藏实相本性的他空见解。此两种二谛观点互不相违圆融一致。也就是说,于第二转*轮的实相般若空性大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第三转*轮了义经典中本来大清净大光明的观点,这是其了义中现空双运、明空双运、觉空双运或大清净与大平等双运。

  对凡夫位初学者而言,闻慧特别重要。抉择入门之方法如上所述,没有闻,就没有办法思与修。《那罗延经》云:“善男子,若具多闻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灭烦恼,若无烦恼魔不得便。”如吉祥勇菩萨云:“寡闻生盲不知修,彼无多闻何所思,故应精勤求多闻,因此思修生广慧。”《宝性论》云:“三轮诸分别,是名所知障,悭等诸分别,是为烦恼障。除慧无余因,能断此二障,闻为胜慧体,故闻为第一。”《集学论》云:“应忍求多闻,次当住林薮,精勤修等引。”无多闻者,则不能知静虑方便及调伏烦恼的方便,所以应无厌足地勤求多闻。宗喀巴大师说:“是故圣道最胜命根谓择法慧,慧无上因,谓于无垢经论勤求多闻,以诸教理善为成立。”萨迦班智达也说:“无闻之修行,如断臂攀崖。”

  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曾于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尔时于智慧伏藏中自现的教言《忠言心之明点》中云:“无始轮回痴暗中,流转无亲如疯人,寻找寂乐美宅故,今应喜闻佛经海。”诸大德均强调以多闻而求闻的智慧,不但是凡夫,乃至三地菩萨都精进求法,如经云:“越过刀山与火海,舍生赴死求正法。”

  丑二、思慧

  只是闻法尚不满足,进一步对法义作思考而产生的智慧即是思慧。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如是圣闻庄严后,相续应当生思慧。”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说:“上师所讲的一切法义不能限于表面听闻、了解,而应于自相续中反复以研究、观察、思维而作抉择,不懂之处请教他人,不应仅满足于表面了知肯定即可,而应对此生起定解,这样将来自己于寂静处独自修行时,修行之要,不需要请教别人,完全达到独立自主、彻底断除疑惑的境界。”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闻,而应进一步伺察并详细系统地分析经论之句义、次第等是否有错谬,对他宗与自宗,暂时与究竟的观点需产生定解。如经云:“比丘或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惟敬。”若依靠正法教证及殊胜强力的理论,观察前后、直接间接不相违,如此结论应当信受,从而断除一切增益和损减的邪见。为了安住修,首先观察生起思慧很重要。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于《忠言心之明点》中云:“惟闻不能断增益,难得深信佛法故,应用上百辩讲著,思所生慧依心中。”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乃至定解未生前,方便观察引定解,若生定解于彼中,不离定解而修习,如灯定解之相续,能破颠倒分别念,对此应当常精进,若离又复观察引。初时观察极关要,若未引上善观察,怎能生起胜定解?若未生起胜定解,怎能灭除恶增益?若未灭除恶增益,怎能禁止恶业风?若未禁止恶业风,怎能断除恶轮回?若未断除恶轮回,怎能灭尽恶痛苦?”通过对三乘经论进行讲闻、辩论、研讨及写作等,再三反复仔细深入地思考,从而理解法的甚深含义。

  丑三、修慧

  通过思慧了达取舍善恶业等含义后之修持,尤其以无分别胜观智慧安住三乘正行修法,由总相觉悟或由现量觉悟无我实性。也就是说,修慧是指真正理解法义后进行实修。通过闻思佛法后,于自相续中对实相之义生起真实的证悟,彻底生起定解,解脱是非之网现见实相本面。《如意宝藏论》云:“如是思维圆满后,相续应当生修慧。”全知麦彭仁波切云:“言不为主修为主,若修不说心内知,不修仅说如鹦鹉,是故应当观住修。”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忠言心之明点》云:“有讲诸论大导师,未调自续如鹦鹉,死亡顿至悔心因,教诫修行众密友。”实修时,应当以无实有的空相幻化八喻而观修。五种外境的一切显现本来无有而于迷乱者面前显现,犹如梦境;由因缘缘起聚合而骤然显现,犹如幻术;本来无有而显现为有,犹如眼华;正现之时不成实有,犹如阳焰;任何由外皆无有中显现,犹如谷声;无有能依所依,犹如寻香城;现而无有自性,犹如影象;本来无有之一切显现犹如幻城。如此了达外境显现本性虚妄,并且观察显现之作者是内心的自性,则可了知境现不灭,并能息灭执著外境的分别念。我们若证悟了如此法性明空,犹如虚空的本性并能安住于如此境界中,称之为智慧度。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修慧才能灭尽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种子与习气。《入行论》云:“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修慧是安住实相的般若空性与如来藏的大光明无二的境界现前无漏胜观之圆满智慧。如《桑布扎续》、《现观庄严论》、《法界赞》等共同说:“此中无所遣,亦无少可立,于正性正观,正见而解脱。”如是所说,于一切分别心的执著相与戏论法均不作意,于自心中显现任何法也不作取舍,并远离一切认定,一缘专注实相本面,如此入定修行,寂灭一切能取所取之心与心所等一切戏论,现前各别自证智慧。《摄经》云:“过去未来佛,十方所住者,共道波罗蜜,其他即非是。”《罗睺罗赞佛母经》云:“不可言思智慧到彼岸,不生不灭如虚空本性,各别自证智慧之行境,敬礼三世如来之佛母。”如空中乌云消散于空中,太阳普照一般,入定的智慧中不存在分别心认定的一切境界,唯是自证自明的赤裸智慧,证悟本来清净的明空本性是出世无漏修慧的境界。《入行论·智慧品》云:“若实无实法,皆不住心前,彼时无他相,无缘最寂灭。”通过修慧对明空大清净的本性产生不可思议的殊胜定解时,对尚未了知自心佛性的一切众生自然而然生起无缘的大悲心,并且增长清净的菩提心,逐渐安住在圣者不共的入定境界。总而言之,入定时安住无分别的自证境界,出定时,对一切所显现的万法观照如梦幻般的境界,为度化天下一切有情作殊胜的无相回向。宁玛巴大成就者,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禅定休息》中云:“上师加持自然智,离文言思时可见,如是之时所见者,无三时别与非别,及前后名波罗蜜,亦是中观能息苦,离戏论及大手印,真实法性大圆满,本尽本性之实相,光明心性自然智,安立多名义一体,法尔离思菩提心,是为染净不二空。”

  子四、摄义

  虽然有现证空性之慧,如果没有大菩提心,仍然不是菩萨行,所以应当增长广大菩提心为行之所依。以地上菩萨的智慧度为修行所愿境。为能圆满无上妙智资粮所有方便,谓发起三种慧,先应励力而求多闻,若不如此,违越菩萨学处,于余生中也不乐于多闻,不能学习菩萨学处。如果当下勤修开发智慧方便,能遮不学之罪。证悟自心乃觉性空性无二即为见;不散他处,恒时安住于正念之中即为修;于彼本性之中而积累二种如幻资粮即为行;这些境界若能如理如实地全部通达,则在梦中也可出现,如果梦中出现,则在临终时也能出现,临终出现则在中阴可出现,中阴出现则必定获得殊胜成就的解脱果。

  总而言之,修学智慧度,如《佛子行三十七颂》云:“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故具方便离三轮,修习智慧佛子行。”又云:“一切现象唯自心,心性本为离边戏,领悟彼诸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入行论》云:“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般若十万颂》云:“须菩提,所有江河,入于恒河大江,彼等随同恒河而入大海,须菩提,如是五波罗蜜多,若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则至一切智智位也。”

  上述摄善法戒殊胜修法即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六度加上方便、力、愿、智四度,总为十度)。六度归纳概括如宁玛巴大成就者无畏持明洲所说:“知足即是布施度,彼之本体乃舍心,无愧三宝持戒度,不失慧念胜忍辱,一切助伴需精进,执现观圣静虑度,贪执自解智慧度。无有能思所思境,并非俗念离定解,乃为涅槃胜寂灭。此等一切不可说,愿汝铭记于心中。”雪域成就王米拉日巴尊者说:“断除我执外,无余布施度;断除狡诈外,无余持戒度;不畏深义外,无余安忍度;不离修行外,无余精进度;安住本性外,无余静虑度;证悟实相外,无余智慧度;所做如法外,无余方便度;摧伏四魔外,无其余力度;成办二利外,无其余愿度;知惑自过外,无其余智度。”印度戒香寺五百班智达之顶尊阿底峡尊者说:“最胜智者即证悟无我之义,最胜敦肃(诚敬)即自心相续调柔,最胜功德即广大利众之心,最胜教言即恒时内观自心;最胜对治即了达一切无自性,最胜行为即不随顺于世间,最胜成就即烦恼日趋薄弱,最胜道貌即贪欲日渐减少,最胜布施即无有贪著,最胜持戒即自心寂静,最胜安忍即身居卑位,最胜精进即抛弃琐事,最胜静虑即自心不改,最胜智慧即不执一切。”《佛子行三十七颂》云:“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何相状,恒以正知及正念,修行利他佛子行。”

  菩萨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这是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众共行之道。如《菩萨地论》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49,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可归摄于六度之中,如是六度等三乘一切正道经论则可完全包括在空性大悲藏当中。也就是说,一切佛法为了众生心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空性大悲藏而宣说的。如果远离了空悲双运修法如意宝,则无论见修之法多么高深莫测,也对获得圆满正等觉无任何利益。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云:“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龙树菩萨云:“空性大悲藏,唯修菩提者。”大成就者萨哈尊者在道歌中云:“离悲空性见,非获殊胜道,若唯修悲心,岂脱此轮回?何人兼具已,不住于有寂。”仲顿巴格西曾问阿底峡尊者:“一切诸法之究竟是什么?”尊者答言:“诸法之究竟乃空性大悲藏。”又说:“譬如,世界上万应丹药可以医治一切疾病。犹如万应丹药一般,如果证悟法性空性之义,则可对治一切烦恼。”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说:“所以对一个修行者来说,也是如此,纵然具有如鸟一般翱翔空中,如鼠一般钻入地下,穿行山岩畅通无阻的神通以及在石上留下手印,足迹等各种希奇的神变,若相续中无有菩提心,则他们一定是被外道徒或者被大魔王加持了相续。虽然这样的人最初可能受到一些迷信者的推崇、恭敬、信奉而获得供养等,但最终只能毁坏自他而已。”又云:“因此,我们应当对令自相续生起菩提心的任何本尊、上师、善友等作真佛想。对自相续而言,也是同样,自己认为已经证悟了实相了义,获得了神通三摩地,面见了本尊等,无论出现任何表面的道相功德,若依此使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无有退转并且越来越增上,则可断定这些道相是真正的功德;若依此等使慈悲心、菩提心日渐减退,那么这些表面的道相也无疑是魔障或邪道。尤其是如果自相续中生起了无伪实相的证悟,则一定会对上(上师三宝)具足信心、清净心,于下(六道众生)具有不共的慈心与悲心等。如无等塔波仁波切曾问至尊米拉日巴:“我何时可摄受眷属?”尊者言:“一旦你已现见了自心本体非同现在这般,远离一切怀疑,那时也会对老父我生起不共同的真佛之想,并且也定会对众生生起无伪的慈悲心,那时你可摄受眷属。”宏法利生事业周遍诸方隅的我等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于《直断要诀·注疏》中云:“若无丝毫信心、悲心等修道之验相,能无碍地穿越山崖,在虚空中如鸟般飞行,在水中如鱼般游行,大者变小,小者变大,看人一眼能治病,于山岩、虚空中取出佛像等伏藏品,将一般魔众降伏、收摄为眷属等,皆为受魔加持后再现的有漏妄验相,故切莫认知为正道。若能以大慈悲心来收摄魔众,以智慧悲眼来观照众生,并趣向于解脱之道方为殊胜正道。”

  大神变塔

  丁三、饶益有情戒

  分二:一、真实饶益有情;二、与三律仪有关的学处。

  戊一、真实饶益有情

  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己一、略说

  颂曰:饶益有情律仪四摄法。

  首先摄善法戒主要成熟自相续,而后饶益有情戒为成熟他相续。饶益有情戒的内容主要是四摄法,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同利)。

  己二、广说:宣说四摄法

  分四:一、体相;二、分类;三、数量决定;四、摄义。

  颂曰:先以布施摄受眷属众,

  爱语宣说正法令生信,

  引导九乘利行使修善,

  为度彼等自己亦同事。

  子一、体相

  总体来说,饶益有情戒是菩萨持的学处,为了成熟众生的相续,以善巧方便领受利他心及相应法。

  子二、分类

  分四: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

  丑一、布施

  为了摄受的所化眷属,以布施财物来满足其心,令生欢喜。(见布施波罗蜜)

  丑二、爱语

  摄受眷属后,以温和清净的语言宣说正法,使彼断除疑惑,不了知的让他了知,已了知的使令坚固,使他对正行修法产生信解。

  爱语分二类,一是随顺世间习惯语,面目和善,微笑慰问,让有情生起欢喜心。二是随顺正法教语。为利益安乐有情,依此语能引发信、戒、闻、舍、慧等功德,宣说正法。能内心清净地对有仇怨之人,说对他有利之语;对极钝根仍具信心的人,忍受疲劳,为他讲法,令他学习并趣入善法;对谄诈欺师、行为邪恶的人,以无恚恼心说利益他的言语,对如此难行之爱语也应该修学。对那些心相续尚未成熟,想要断除诸盖障的有情,愿意趋入善趣者,教他们首先应行布施持戒;对那些已离盖障、相续成熟的有情,心调柔者,为他们宣说增进四圣谛的法;对那些多行放逸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使他们安住于不放逸行中,进行正确劝导;对那些心存疑惑者,为使他们断除疑惑,宣说正法论义抉择。

  丑三、利行

  比喻喂养婴儿,饮食既不能太热也不能生冷,需要适合于婴儿的食品,同样道理,菩萨度化众生,不能仅以一法来满足一切众生。因为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应根据各自的根器宣说相应的法,让他们依法修持。对应于下根之下根,下根之中根,下根之上根,应分别以声闻、独觉、菩萨乘来引导;对应于中根之下根、中根之中根、中根之上根,应分别以事部、行部、瑜伽部乘来引导;对应于上根之下根、上根之中根、上根之上根,应分别以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无上大圆满乘来引导。众生的根器分为九种,与此相应,以九乘法分别加以引导,直接或间接以方便法利益众生。

  利行,以对境分二:一、对相续未成熟者,使令成熟;二、对相续已成熟者,使令解脱。以现法后法又分三:一、于现法利益有情,指使他如法积集、守护、增长财产;二、于后法利益有情,指劝导有情舍弃财产,清净出家、行梵净行,由此定能获得今后的安乐,不必获得现时的安乐;三、于现法后法利益有情,指劝导在家出家众,趣向世间、出世间离欲行,由此现法能使身心轻安,于后世中,或生清净天界,或般涅槃。《入行论》云:“慧浅莫言深,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

  丑四、同事

  为了让众生通达佛法及修行善法,自己也应当与众生一样地修学。否则,自己若不做让他做,他会因种种理由不肯做。先应为有情义利,不离利他意乐,调伏自己行其加行。如《无边功德赞》云:“有未自调伏,虽说正理教,违自语而行,不能调伏他。尊知此义故,心念诸众生,自未调伏时,暂勤自调伏。”《经观庄严论》云:“施同示劝学,自亦随顺转,是为爱乐语,利行及同事。”

  子三、数量决定

  为什么定为四摄呢?因为摄受眷属令修善行,须先使其欢喜,若施以资财饶益有情,可令他欢喜。既欢喜已,令修道时,先须使他了知如何修行。这样,由爱语宣说正法,遣除他的无知,断除他的疑惑,使他正确受持法义。既然了知法义,由利行劝导令修善行。若自不修,如何教他?自若实行,与他同事,使他信受,便思维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使我获得安乐。这样,先前未修行的人就开始修行,已经修行的,可令修行坚固不退,因此,需要同事。如《经观庄严论》云:“能利他方便,令取令修行,如是令随转,四摄事应知。”

  或者,由四种作业来决定四摄。以布施使他成为闻法的法器,让他对法师生起欢喜;以爱语使他产生信解,对法义断除疑惑;以利行使他依教奉行;以同事使他修行不退,长期住于修行之中。如《经观庄严论》云:“由初为法器,第二令胜解,由三使修行,第四成净修。”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菩萨所摄成熟众生相续的方便法均归纳在四摄当中。如《经观庄严论》云:“四摄于三世,恒时摄众生,成就众生道,非余唯四摄。”此四摄体,世尊于余处说二摄,即财摄与法摄。四摄归纳于二摄当中,布施归于财摄,爱语、利行、同事归于法摄之中。如《经观庄严论》云:“四体说二摄,财摄及法摄,财一法有三,次第摄四摄。”无著菩萨于《经观庄严论》云:“由诸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诸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

  子四、摄义

  通过菩提心摄持,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益度化众生的行持可归纳在四摄法中,以四摄法摄持并成熟众生相续。

  戊二、与三律仪有关的学处

  分三:一、观待正品与违品而作取舍;二、依止正知正念不放逸的方便而护其心;三、一切行为以善法度时之学处。

  己一、观待正品与违品而作取舍

  颂曰:学修一切正品断违品。

  学修正品,即:未生起的善业令生起,已生起的善业令坚固,未断除的违品应断除,已断除的违品不令生起。《集学论》云:“以何法不成堕罪,此法之关键需了知。”菩萨学基础的关键在何处呢?《集学论》云:“自己的身体与受用及一切善根对有情无有吝啬,并要增长此善法。”也就是说,将凡夫所执著的身体、受用及所积一切善根福德作布施、护持、清净、增长。如此所说四法包含了菩萨一切律仪。那么如何修持呢?初学者需保持身体、受用及善根,不令毁坏,资粮道与加行道要使其清净,一地至七地的菩萨主要修布施舍弃,八、九、十地则令其增长。详细请阅《集学论》清净品、护受品、增长品等。

  此颂把《集学论》中的修法次第以窍诀方便作了圆满归纳。也就是说,对修学无上正等正觉的一切善根,未生者令生起,已生者令增长,通过勇猛清净的意乐精进三门行持,并且一缘安住于善法,住于三摩地中。与此相反,对修学无上正等正觉的违品不善法,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断除,亦能以勇猛清净意乐精进断除不善。

  已发菩提心者,保持菩提心并令稳固增长,也就是护持饶益有情戒。如《入行论》云:“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护持菩提心不失坏的方法,也就是安住在愿行菩提心一切正品的学处,清净障碍菩提心的垢障,远离一切违品不善之心,修持遮止学处。令善根增长的方便即是把自己的安乐与众生的痛苦相交换,修持自他相换法,这也是正品的学处。《入行论》云:“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己二、依止正知正念不放逸的方便而护其心

  颂曰:恒依正知正念不放逸。

  菩萨常护身心,不忘记善所缘之正念,即是不舍正念。以正知观察自相续中是否产生烦恼,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是否清净。于是非取舍处不松懈。不放逸是指谨慎地摄持三门,不造作恶业。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也不执取随形色的妙好,是护眼根。若不护眼根,则依邪妄损恼余根,不善心便随之流转。同样,护持余根,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了味,身所著触,意所缘法都不取相,也不执取随形妙好。若护意根不随法相流转,则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不远离禅观,从而手足无动摇,口无杂言,亦无戏笑,诸根不乱,三业寂静。因此,如《文殊庄严国土经》云:“菩提道根本就是不放逸。舍利子,放逸者,声闻之道亦不能成就,更况无上菩提正道。”《月灯经》云:“如我所说诸善法,谓戒闻舍及忍辱,以不放逸为根本,是名善士最胜财。”《入行论》云:“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龙树菩萨于《亲友书》云:“佛说不放逸,是无死甘露,故汝为增善,恒应不放逸。”

  己三、于一切时中行持善法的学处

  颂曰: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中,

  犹如华严清净之行品,

  所作相应以句发善愿。

  总的来说,于一切时中观察身口意三门,不失坏正知正念来行持四种威仪:走路时,眼视一木轭地;遇到他人,面容当慈善,呈微笑,以柔和语予以问候;坐时,以金刚跏趺座安坐行持讲闻等善法;吃饭时,忆念三宝,行上供下施,吃时应断贪心,为养活这个身体及体内诸虫等而食,为修禅定而食,当知量而食。食毕,结斋回向;卧时,应当右侧正卧,犹如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头向北,面向西,狮子卧式,同时观想三宝在自己的头面前方,观想死亡无常,当勤精进,观想光明,安住于法性光明本性中休息,忆念醒后要做的善业。早晨醒来后,忆念三宝,发菩提心。若在梦中造恶业,醒来当立即忏悔,若在梦中行善业,醒来当随喜。种种威仪以成办自他二利来度时光。如《经观庄严论》云:“异根于异处,异作有异行,凡是诸所作,回以利众生。”也就是说,菩萨随眼等诸根所作种种威仪业行回向利益众生。凡有所行,与事相应及以相似,皆发善愿回向一切众生。尤其身行种种威仪。如《华严经·净行品》所讲,心发善愿,口念偈颂回向众生:“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相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佛子,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著。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隐。妓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妓非实。若在宫室 当愿众生 入于圣地 永除秽欲。著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 到真实处。上昇楼阁 当愿众生 昇正法楼 徹见一切。若有所施 当愿众生 一切能舍 心无爱著。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 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入僧伽蓝 当愿众生 演说种种 无乖诤法。诣大小师 当愿众生 巧事师长 习行善法。求请出家 当愿众生 得不退法 心无障碍。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勤修善根 舍诸罪轭。剃除鬚发 当愿众生 永离烦恼 究竟寂灭。著袈裟衣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正出家时 当愿众生 同佛出家 救护一切。自归于佛 当愿众生 绍隆佛种 发无上意。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自归于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受学戒时 当愿众生 善学于戒 不作众恶。受阇棃教 当愿众生 具足威仪 所行真实。受和尚教 当愿众生 入无生智 到无依处。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 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若入堂宇 当愿众生 昇无上堂 安住不动。若敷床坐 当愿众生 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著。结跏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修行于定 当愿众生 以定伏心 究竟无余。若修于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着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若着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著僧伽黎 当愿众生 入第一位 得不动法。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净。嚼杨枝时 当愿众生 其心调净 噬诸烦恼。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嗔痴 蠲除罪法。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执持应器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发趾向道 当愿众生 趣佛所行 入无依处。若在于道 当愿众生 能行佛道 向无余法。涉路而去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心无障碍。见昇高路 当愿众生 永出三界 心无怯弱。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 其心谦下 长佛善根。见斜曲路 当愿众生 舍不正道 永除恶见。若见直路 当愿众生 其心正直 无谄无诳。见路多尘 当愿众生 远离尘坌 获清净法。见路无尘 当愿众生 常行大悲 其心润泽。若见险道 当愿众生 住正法界 离诸罪难。若见众会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若见大柱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若见业林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应敬礼。若见高山 当愿众生 善根超出 无能至顶。见棘刺树 当愿众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见树叶茂 当愿众生 以定解脱 而为荫映。若见花开 当愿众生 神通等法 如花开敷。若见树花 当愿众生 众相如花 具三十二。若见果实 当愿众生 获最胜法 证菩提道。若见大河 当愿众生 得预法流 入佛智海。若见陂泽 当愿众生 疾悟诸佛 一味之法。若见池沼 当愿众生 语业满足 巧能演说。若见汲井 当愿众生 具足辩才 演一切法。若见涌泉 当愿众生 方便增长 善根无尽。若见桥道 当愿众生 广度一切 犹如桥梁。若见流水 当愿众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见修园圃 当愿众生 五欲圃中 耘除爱草。见无忧林 当愿众生 永离贪爱 不生忧怖。若见园苑 当愿众生 勤修诸行 趣佛菩提。见严饰人 当愿众生 三十二相 以为严好。见无严饰 当愿众生 舍诸饰好 具头陀行。见乐著人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欢爱不舍。见无乐著 当愿众生 有为事中 心无所乐。见欢乐人 当愿众生 常得安乐 乐供养佛。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获根本智 灭除众苦。见无病人 当愿众生 入真实慧 永无病恼。见疾病人 当愿众生 知身空寂 离乖诤法。见端正人 当愿众生 于佛菩萨 常生净信。见丑陋人 当愿众生 于不善事 不生乐著。见报恩人 当愿众生 于佛菩萨 能知恩德。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 于有恶人 不加其报。若见沙门 当愿众生 调柔寂静 毕竟第一。见婆罗门 当愿众生 永持梵行 离一切恶。见苦行人 当愿众生 依于苦行 至究竟处。见操行人 当愿众生 坚持志行 不舍佛道。见著甲胄 当愿众生 常服善铠 趣无师法。见无铠仗 当愿众生 永离一切 不善之业。见论议人 当愿众生 于诸异论 悉能摧伏。见正命人 当愿众生 得清净命 不矫威仪。若见于王 当愿众生 得为法王 恒转正法。若见王子 当愿众生 从法化生 而为佛子。若见长者 当愿众生 善能明断 不行恶法。若见大臣 当愿众生 恒守正念 习行众善。若见城郭 当愿众生 得坚固身 心无所屈。若见王都 当愿众生 功德共聚 心恒喜乐。见处林薮 当愿众生 应为天人 之所叹仰。入里乞食 当愿众生 入深法界 心无障碍。到人门户 当愿众生 入于一切 佛法之门。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见不舍人 当愿众生 常不舍离 胜功德法。见能舍人 当愿众生 永得舍离 三恶道苦。若见空钵 当愿众生 其心清净 空无烦恼。若见满钵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一切善法。若得恭敬 当愿众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不得恭敬 当愿众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见惭耻人 当愿众生 具惭耻行 藏护, 诸根。见无惭耻 当愿众生 舍离无惭 住大慈道。若得美食 当愿众生 满足其愿 心无羡欲。得不美食 当愿众生 莫不获得 诸三昧味。得柔软食 当愿众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软。得粗涩食 当愿众生 心无染著 绝世贪爱。若饭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办 具诸佛法。若说法时 当愿众生 得无尽辩 广宣法要。从舍出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若入水时 当愿众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盛暑炎毒 当愿众生 舍离众恼 一切皆尽。暑退凉初 当愿众生 证无上法 究竟清凉。讽诵经时 当愿众生 顺佛所说 总持不忘。若得见佛 当愿众生 得无碍眼 见一切佛。谛观佛时 当愿众生 皆如普贤 端正严好。见佛塔时 当愿众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敬心观塔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共瞻仰。顶礼于塔 当愿众生 一切天人 无能见顶。右绕于塔 当愿众生 所行无逆 成一切智。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勤求佛道 心无懈歇。赞佛功德 当愿众生 众德悉具 称叹无尽。赞佛相好 当愿众生 成就佛身 证无相法。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具神足力 所行无碍。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动乱。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世智觉 周顾十方。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丙三、摄义

  分二:一、大法王无垢光尊者所撰摄义;二、大成就者白玛旺甲所撰摄义。

  丁一、大法王无垢光尊者所撰摄义

  颂曰:胜智自在龙钦绕降尊,

  愿心学处修习四无量,

  行心学处修行六波罗,

  归纳摄集黑白八法中。

  依靠修习四无量心增上坚固愿菩提心,不令失坏,为利有情获无上正等正觉而发坚固的愿。即愿菩提心学处归纳于四无量心当中,行菩提心的学处则能包括在六波罗蜜中。前面已作广述。此义如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修四无量愿学处,护心断除其违品,行持六度行学处,当勤断除其违品。”又云:“总之当舍四黑法,应当精进四白法。”

  丁二、大成就者白玛旺甲所撰摄义

  颂曰:今生有利乐者应当做,

  现世无有利乐之行为,

  及损害后世者悉应断,

  二大车轨学处尽含摄。

  具有菩提心的菩萨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对自他有暂时的利益或可获得究竟安乐之事都应当行持;若对自他现世无有利益,后世感受恶趣痛苦之事,以及现世暂时有利,后世有害之事,都应当断除。如上所述内容在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二大菩萨戒仪轨学处中全部含摄了。

  乙五、发起菩提心所依之身

  颂曰:所生依身天龙夜叉等,

  罪业之人龙树亦承许;

  先须获别解脱无著宗,

  总须佛法菩提果生信,

  如海佛子行亦欢喜信,

  即可生起殊胜菩提心,

  佛于宝灯经中如是说。

  龙树菩萨承许生起菩提心的所依身即能解义的众生,包括想获取菩提心的六道众生都能生起真实的菩提心,所以依身范围较广,如天、龙、夜叉等,即使罪业深重之人及非人等身形低劣的众生,也能获得愿菩提心。如《大宝积经》云:“闻是法已,会中天、龙、夜叉、阿修罗、紧那罗、莫呼罗伽等无量大众皆发无等等三藐三菩提心。”

  无著之宗承许生起行菩提心的所依身是三界之中的欲界、四洲之中的东、南、西三洲的男女,必须具足七种别解脱戒之一。如阿底峡尊者在《道炬论》中云:“恒具余律仪,七众别解脱,有菩萨律仪,善根而非余。”相对龙树之宗而言,所承许的依身范围不广,只限于人。

  二大车轨互不相违,而是一致的。根据有二:一者,龙树菩萨主要从愿菩提心方面而言,无著菩萨主要从行菩提心而言,洛钦大译师也如此说。二者,发起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前提,二轨均需遣除别解脱戒的违品,也就是说菩提心利益众生,无论是否已受小乘别解脱戒,都必须遣除损害他人的身口等恶业,否则与菩萨戒的学处相违。总之,受菩萨戒的所依身如上所说,以下讲所依之心。

  依靠信心等,即可生起菩提心。如《宝灯经》云:“对于佛与佛法生信心,无上正等菩提也生信,诸佛子行海亦欢喜信,能生菩萨殊胜菩提心。”

  菩萨戒所住依身。已经生起菩提心的现世之身及后世身中,菩提心都可安住,如果没有失坏菩提心,即便到后世,此补特伽罗也没有失掉菩萨戒体,所以,后世中他自然会欢喜利益众生的修行,欢喜遣除有损众生的行为。如果在转世时忘却菩提心,则于下一世中遇到大乘善知识,经善知识指导,很容易忆念菩萨戒,使戒体坚固增长,不必再重新受菩萨戒。理由是若没有产生失坏菩萨戒的违品,菩萨戒体一直可保持到获得无上正等觉果位。因为受戒正行发誓说:“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此与小乘别解脱戒不同。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十四)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十五)

益西彭措堪布:醒梦辩论歌·幻化音乐 注疏虚空藏

祈竹活佛:生死之轮图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第1章 西方极乐世界说

 

后五篇文章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十二)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十一)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十)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九)

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