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明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明性

 

  菩萨及大乘行者的动机及态度含有两个主要的因素:对空性的了解及对法界(dharmadhatu)的了解——这是佛陀二转*轮时的开示主题。经由这个观点,我们了解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但是,同时一切事物也确切无疑地依照相互依存的过程,在空性之中进行、开展。菩萨观点的第二个主要层面是“明性(clarity)”或“智慧”,或梵文所称的“佳那(jnana)”,这是佛陀最后一次转*轮时的主题。

  所谓空性并不是一片空白或虚无一物。如果只是如此的话,那么,空性就正好是显相观念的相反——如果空性存在的话,显相就不存在,因为这两者互不相容。把空性视为只是虚无或虚空是不正确的,因为空性指的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真实的,都不具有真实的本质;然而,透过相互依存的过程,在相对的层次上,事物的确会有所显现,但是同时它们也是空性的。所以,我们不能把空性想成是虚空的,因为空性之中有所显现;然而,当我们去寻找空性的本质时,我们却找不到它。所以,空性具有光明或清明的本性(藏文“萨瓦(sal wa)”)。在藏文里,“萨瓦”和阳光或非常强烈的光亮有关。一旦有了那种光明,一切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分辨得很清楚。所以,空性的本性是“明”,因为它具有让事物极其明确地从空性之中显现的能力。这种明性和空性的智慧层面是同义的,因为智慧能看清一切。但是,智慧并没有实质的存在性,因此,它并不是我们可以对之产生嗔恶感或执着的物质性实体。这种智慧的真正本性是空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谈到智慧与空性融合的原因。当我们控讨空性的真正本质时,我们发现它含有的正是这种了达一切的智慧及明性。但是,当我们去分析这种智慧时,我们却找不到任何物质性的实体。所以,它的真正本性是空性——智慧和空性同时存在。

-------------------------------------------------------------------------------------------------------------------

更多创古仁波切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佛性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六波罗蜜(六度)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契入法道的三种方法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果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注释

 

后五篇文章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世俗谛及胜义谛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相互依存性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大乘·四无量心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小乘·注释

创古仁波切文集:三乘佛法心要 小乘·小乘道的修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