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序

 

  仁波切自序

  仁波切写了一些诗句,作为《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中文版序

  仁波切期望我们尽情用优雅悦耳的中文翻译出来,以饶益有情

  我俱足信心、精进、及智慧的弟子啊,

  愿你

  将闻、思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禅修智慧,

  并且因此了悟真实本性  大手印!

  在此,我将诠释空性禅修各个次第。

  以大乘菩提心为基础,

  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发愿达到证悟。

  首先,禅修无我,

  这将帮你舍离一切问题与困难的源头

  我执。

  然后。进一步禅修二元性空的法性,

  这将帮你,逆转因执着二元对立所产生的迷惑,

  并让你不再认为,外在对境真实的。

  下一步,再禅修全然的空,犹如虚空一般,

  这将逆转,视一切事物为真实的所有想法。

  然后,在远离一切概念造作的法性中,

  以不靠思维推论的禅修方法,

  将自我从各种虚饰特质的执着中,

  解脱出来。

  接着,是禅修当下的明光,

  运用这个方式禅修,

  就能了知外在环境与众生,即是诸佛净土与本尊。

  如是清净的显相,可以普照十方。

  若你对这些禅修次第的最深层意义,

  禅修得非常熟练,

  你将了悟——乐空不二的大手印!

  你将超越凡夫心,了悟觉空不二的大圆满!

  嘉华仁波切序

  尊贵的佛陀开示解脱之道,其中极为殊胜之处,就是他建议众生应深刻地洞悉“空性”,即“无我”,也就是洞悉一切现象的真实本性。

  这种空性的见解,必须以慈悲及觉醒的菩提心为基础,这菩提心就是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誓愿能够完全证悟的利他心态,也是所有大乘行者应该具有的特质。空性的见解,加上觉悟的心,巧妙地形成了智慧与方便的组合,两者若缺其一,就无法圆满慈悲心。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在这本书中,教导读者如何依照西藏保存的传统方式来进行空性禅修。我特别高兴的是,得知这个甚深的法教已可以中文及英文两种语言呈现给读者。我祈愿所有有情众生,都能因为实际演练这些法教而获得究竟的解脱。

  创古仁波切序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乃是在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让尊立佩多杰座下,接受噶举传承中堪布的头衔。他的这本著作《空性禅修次第》,教导了无我观、和唯识观中“诸所显现唯自心”的观点,以及中观的自续派和应成派的逻辑论证,这些逻辑证明了一切现象本性皆空,以及中观他空见的一切众生皆具佛性。这一切都在本书中,透过推论和禅修的方式,有清晰的教导。

  本书中文版的发行,必定能带给法教的修行者极大的利益。我对所有促成本书出版的人表达由衷感谢,并期望所有有志修习法教的人,都尽可能深刻的潜心研读、身体力行。

  堪布卡特仁波切序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真正的证悟者。我相信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必定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利益。

  陈履安序

  像密勒日巴大师一样既慈悲、自在、严厉,而且还捉摸不定的竹清仁波切,可说是二十世纪的密勒日巴。他教弟子歌唱成就者们的诗:在山上、在坟场、在圣地、在城市,他自己也将修行上的经验和知识,做成口诀形式的诗歌来教导弟子。

  尊贵的 竹清仁波切是藏传佛教噶举传承最伟大的上师之一,是一位集学者和禅师于一身的成就者。他能用清晰易解的方法带领您进入佛法完整的空性见他,仁波切发展一系列次第空性教学,从“无我”开始到“他空见”的自性明觉,所有次第也都配合着“大手印”和“大圆满”中的禅修教义。仁波切还鼓励弟子们唱诵道歌,以此作为修行和教学的一部份。

  下面是仁波切经常教授的一首密勒日巴大师所著“八种自在歌”:

  显境空性若无别,则于见地得自在。

  睡梦醒觉若无别,则于修观得自在。

  空乐双融无差别,则于行持得自在。

  现在未来无差别,则于实相得自在。

  心与虚空无差别,则于法身得自在。

  苦乐二者无差别,则于口诀得自在。

  烦恼智慧无差别,则于证量得自在。

  自心佛陀无差别,则于果位得自在。

  以下是在尼泊尔追随仁波切学习的妙融师父告诉我仁波切的两个小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在尼泊尔普拉哈里山上,竹清仁波切每年冬天都会在此作三个月的教学,各国弟子这时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边学习,一边交换彼此修行心得。大家每天在美丽的普拉哈里山上等着仁波切来教大手印禅修,日复一日。某日,仁波切宣布要改教密勒日巴传及道歌,全场一时兴奋起来,但紧张接着仁波切笑着说:“为了能同时体验密勒日巴刻苦求道的精神,以后大家自己下山来上课。”看着下面弟子们各个错愕的表情,仁波切大笑着步出佛堂。从此学生们必须自己背着字典、密勒日巴大师传和笔记本等等的学习用品,在日正当中走一个小时到仁波切那简陋的房子上课,然后再爬一个多小时回到山上。当大家渐渐的从生气、抱怨、痛苦和全身疼痛中解脱出来,并开始享受、欣赏、喜欢和习惯于这样的学习方式时,仁波切告诉大家,可以再回到普拉哈里山上上课。

  二、仁波切喜欢带着一篮篮的香蕉到猴子山喂猴子,一到猴子山,仁波切把手放在嘴唇旁口哨一吹,成群结队的猴子跑着、跳着冲到仁波切面前,只见仁波切一个个的发香蕉给猴子们,有些猴子等不及了用抢的,仁波切也喝斥几句,猴子位竟也听懂似的,收回手乖乖的站在一旁等着。

  仁波切是我的上师,有一次在陪着仁波切散步时,我问仁波切:“在生活中会有恐惧不安的情绪出现,该如何呢?”仁波切笑笑说:“时时提醒自己,一切一切都是梦。”

  郑振煌序

  佛教是一种觉悟的教育,觉悟的人,将觉悟的内涵与方法告诉尚未觉悟的人,希望透过学习、思维、实验的过程,觉悟人生宇宙的真理,达到离苦得乐的目标。因此,严格说来,佛教并不是一种宗教;任何的宗教义式都只是为了收摄人们的散乱心,让心安定下来,进而净化心灵,显现本来面目。

  可惜今日的佛教过分强调方便,染上无法让现代人接受的迷信色彩。尤其是西藏佛教,外人往往不得其门而入,直斥为装神弄鬼的巫术。

  幸而在众多具格上师的教导下,西藏佛教所独具的次第性、严谨性、圆满性逐渐为世人所知,“三密相续,即身在佛”确非虚言。

  众生的烦恼源自我执,执着人我、法我为实有,妄起分别,造诸恶业,因此轮回苦海,永无出期。所谓修行,便是内观自我无实,扩而大之,一切万事万物都是虚幻无常,自性空不可得。若能了知一切皆空,自可海阔天空,自由自在,断除烦恼。

  然而,证空性的方法很难、很抽象。学佛一辈子而不知空性为何物者,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有四:一、不知佛法以缘起正见为基础,而缘起就是性空。二、仅在表相上做功夫,不肯实修,当然不能谛观诸法皆空。三、误解空为消极逃避,毒蛇猛兽,避之唯恐不及。四、即使想修空性,也不知道如何修。

  这些缺憾都在《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这本书中得到圆满解答。当我看到初稿时,非常惊讶有这么一位教证俱足的上师,能够如此精确地阐明世间最高真理。它的殊胜处很多,至少包括四点:一、要言不繁,让读者直接切入佛法的核心。二、理论与方法并陈,既不落入文字游戏,也不致令人盲修瞎练。三、掌握佛法的全体,大小乘、显密各传承的修行法门兼具。四、次第分明,由析空(无我禅修)、唯识空、中观自空(分自续派与应成派)而中观他空,拾级而登,必达明空不二的大圆满境界。

  人类在迈向二十一世纪之际,压力苦恼千万倍于昔日,空性的修养,更显重要。这本书是所有人类所应该研读而且实修的,因为大家都有“有”的困扰。“有”不除,心就不安。唯有靠禅修,才能证悟“有”其实不存在,只是“空”的另一面,空有不二就是佛法的无上真谛,就是世间的最高真理,就是人生的安身立命之处。

 
 
 
前五篇文章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深入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唯一

创巴仁波切文集:自由的迷思 八、密续

创巴仁波切文集:自由的迷思 大手印口授

创巴仁波切文集: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引言

 

后五篇文章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教法兴盛发愿文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消除障道殊胜祈请颂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消除障道祈请颂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四金刚体灌顶颂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意乐成就殊胜祈请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