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55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55
己三、由不发趣 由不发趣故,名非定地。谓受欲者,于诸欲中深生染着,而常受用。 现在是非三摩呬多地第七。这一科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标释一切,先略标,而后列释,分十二科。第一科由自性不定,第二科由阙轻安。阙轻安里面第一科标,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先出体,第二科释义。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由不发趣。这是解释这个非定地。前面三摩呬多地是定地,就是有禅定的地方。这里是说没有禅定的地方,就是解释怎麽叫做非定地。前面两科,第一科是说自性不定,第二科由阙轻安所以不是定。现在说第三个理由,由不发趣。 「或有不发趣故」或者有的人,他不肯发心去求取禅定,不发心求禅定,所以叫做非定地。 「谓受欲者」这是说在欲界的人,享受欲乐的人,「于诸欲中深生染着」,而常常的受用这个欲,所以他不肯离欲。要修学禅定,一定要离欲,才能修禅定,但是他不肯离欲,所以就不能修禅定了。这就叫做不发趣。 己四、由极散乱 或有极散乱故,名非定地。谓初修定者,于妙五欲心随流散。 「或有极散乱故,名非定地」。第四个理由,由极散乱。或者有的人,他虽然是有欲,但是他发心要放下这个欲,要离欲,要发心修学禅定,想要静坐。但是他的内心极散乱故,所以叫做非定地。为什麽呢? 「谓初修定者,于妙五欲心随流散」。这个人他是把欲放下了,天天静坐。但是他初开始修定的时候,不静坐的时候还好,静坐的时候呢,就对于他以前享受的这个五欲,这个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他心就去攀缘、妄想,就流动、散乱了,不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他不能,就是心里面有这种事情,所以这就叫做「由极散乱」,所以不是定地。 己五、由太略聚 或有太略聚故,名非定地。谓初修定者,于内略心,昏睡所蔽。 这第五个理由,太略聚。 「或由太略聚故」前面这个初修定的人,于妙五欲心随流散,这是掉举。初修定的人,他一开始心里面就是妄想、掉举。现在这是第五个的人,他倒是不去掉举了。但是他「略聚故」,这个略就是减少,他减少了这些妄想,妄想减少了,常常静坐,终究是没有那麽多的妄想了,就是集中他的精神在所缘境上住下来,所以叫做聚。但是太略故,也不是定地,还是不是定地。怎麽的呢?「谓初修定者,于内略心昏睡所蔽」这初开始修定的人,好不容易妄想少了,但是他心里面一减少妄想,心里面一安住所缘境的时候,「昏睡所蔽」这昏睡就来了,就在那里打瞌睡了,就蒙蔽他的心不能够修止观,所以也不是定地。 己六、由未证得 或有未证得故,名非定地。谓初修定者,虽无散乱,及以略聚,娆乱其心;然犹未得诸作意故,诸心心法不名为定。 或者这个人他还没得到定,「或有未证得故」他没有成就定,所以不是定地。那是什麽境界呢?谓初修定的人,虽然他的内心不去散乱、掉举,也没有散乱、掉举来扰乱他的心,也没有「略聚」,也没有昏睡来扰乱他的心。「然犹未得诸作意故」可是他还没有成就那个定,那个奢摩他的止,他还没成就。「诸心心法」那个心心所法还不能算是定。虽然是也不散乱,也不昏沉,应该是明静而住,应该是不错了,但是还不能算是定。 《披寻记》四六一页: 然犹未得诸作意故等者:〈声闻地〉说: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行转。从是以后,于瑜伽行初修业者,名有作意,始得堕在有作意数。何以故?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所摄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是因缘,名有作意。(陵本三十二卷二十页)当知此即初静虑近分定未至位所摄。今说未得作意,如应当知。 「然犹未得诸作意故等者:〈声闻地〉说: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行转」。奢摩他就是止。你常常修止,这个止就有点力量。止这个力量来摄持你的心,它有力量来束缚你这个心,叫你这个心在所缘境上寂静下来。「行转」,这个行就是心,这个心在境界上刹那刹那的向前进,在时间上说刹那刹那地向前进,叫做行转。我们说是安住在那里,也是对的,但是在时间上说,它是刹那刹那在动的,不过就是不散乱也不昏沉就是了,所以还是行转。但是这是由于奢摩他的力量,奢摩他的力量能摄持这个心叫它不要动。 「从是以后,于瑜伽行初修业者,名有作意」从这麽以后,「于瑜伽行」,于奢摩他的相应行,瑜伽中国话是相应,奢摩他相应了,这个初修业的人,「名有作意」,叫做有作意。这个「有作意」唯独是限于奢摩他成就的境界。就是你这个作意,你有力量,能有效地,警觉这个心,叫它住在所缘境上不要动,不要乱动,这就叫做「有作意」。我们初开始静坐的人也有这种作意,我叫它心安住,但是无效,就是没有力量的关係。「始得堕在有作意数」。这个时候,「堕在」就是安住在有作意的这个范围内了。何以故?什麽理由呢? 「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所摄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于这个人,到这时候,最初就是最先,得到,获得色界定地的所摄的少分定,就是属于色界初禅,但是是一少部分。那一少部份就是很微妙,是很好的一个正作意故,很微妙的正作意故。这个正作意,当然就是明静而住就叫做正作意。「由是因缘,名有作意」这就叫做有作意。金陵刻经处的本子是三十二卷二十页那上面说的。「当知此即初静虑的近分定」就是初禅的近分,就是靠近初禅了,接近初禅了,但是还不是初禅,已经超过了欲界定。「未至位所摄」还没有到色界定,没有到那个阶段,就是属于这麽一个情形。超过了欲界定,接近了色界定,但是还不是色界定,就是这个阶段名之为近分定。「今说未得作意,如应当知」。现在说未得作意就是这个意思。「然犹未得诸作意故」就是还没有得到近分定,你还没有成就,这个时候还不能名之为定。 己七、由未圆满 或由未圆满故,名非定地。谓虽得作意;然未证得加行究竟及彼果故,不名为定。 这是第七个理由。或者这个修行人,他的定还没圆满,所以不名为定地。「谓虽得作意」这是说这个人他已经得到近分定了,「然未证得加行究竟及彼果故」,还没得到这两个境界,所以不名为定。 《披寻记》四六一页: 谓虽得作意等者:此中加行究竟,谓加行究竟作意。言彼果者,谓加行究竟果作意所证诸根本定。由是当知,名有作意。七作意中,前五作所摄。 「谓虽得作意等者:此中加行究竟,谓加行究竟作意。言彼果者,谓加行究竟果作意」我们以前讲过有七种作意,就是成就了前五种作意,后两种作意还没成就,就是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这后两个作意还没成就,前五个作意成就了,这叫做「未圆满故名非定地」。若是成就了加行究竟果作意,那就成就了色界的初禅了。但是这个事情,由初禅修二禅的时候,也是有这七种作意;由二禅修三禅,由三禅修四禅,也都是有这七种作意。所以若是加行究竟果作意,也包括了很多的禅的。「由是当知,名有作意」。七作意中就是前五所摄。这是「未圆满故,不名为定」。 己八、由杂染污 或有杂染污故,名非定地。谓虽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然为种种爱味所惑,染污其心。 「或有杂染污故,名非定地」。这是第八个理由。或者这个人,他圆满了七种作意,他得到初禅了,得到二禅,或者得到三禅了。但是他还是杂染污,他的心与染污的事情相间杂,相溷乱,就是爱见慢这个烦恼还在他这个禅定的心心所法里面活动,所以也还不能算是定地。「谓虽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然为种种爱味等惑,染污其心」。就是还有各式各样的爱着心,爱心有见,还有我、我慢、爱见慢……,有这麽多的烦恼,染污的烦恼染污其心,还不清淨,所以还不能算是定地。 己九、由不自在 或有不自在故名非定地。谓虽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其心亦无烦恼染污,然于入住出诸定相中,未得自在,未随所欲,梗涩艰难。 「或有不自在故,名非定地」他是得了色界定,他没有种种的爱味等染污其心,但是他的定不自在,那也不能算是定。「谓虽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其心亦无烦恼染污」。这里解释这个不自在的相貌。说是他虽然已经得到加行果作意了,他的心,他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也没有烦恼的染污,心也清淨了,「然于入住出诸定相中,未得自在」,然而他在入定的时候,他就不自在;住定的时候也不自在;出定的时候也不自在;他有这种情形。「未随所欲,梗涩艰难」。怎麽叫做不自在呢?就是他入定、住定、出定的时候不能随所欲,不能随他所欢喜的,我欢喜入定就入定,不是那麽自在的;我欢喜出定就出定,也不是的。就是有点困难。「梗涩」就是有阻碍,不是那麽顺利。「艰难」,有困难,我想要出定,很难,不容易出定;想要入定,也不是那麽容易。「梗涩」就是有阻碍,不是那麽通利,这交通不是那麽畅通,中间有阻碍。这样的情形,那也不能算是得定。 己十、由不清淨 或有不清淨故,名非定地。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 「或有不清淨故,名非定地」。不清淨不能算是定地,这是第十个理由。什麽叫做不清淨呢?「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说是这个人他没有爱见慢的烦恼了,他入定、住定、出定也是自在的,随其心所欲,「无涩无难」没有阻碍,没有困难,要入就入,要出就出,要住就住,很自在,很好。「然唯修得世间定故」可是这个人,他入的这个定还是属于世间定。「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世间定有什麽不好呢?我得到了四禅八定,我蛮自在,心里也没有烦恼,蛮好嘛!有什麽不好呢?不是,还有问题。「未能永害烦恼随眠」他没能够永久地,杀害了烦恼的种子。这个爱见慢的种子,乃至欲界的烦恼的种子,还都在他心里面隐藏着,覆藏在那里面,在那里面休息不动,叫做随眠。随逐不捨,在那里不动,所以叫做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这样的情形,虽然他是很自在的,能在禅定里面入住出,但是不能算是定,他还有烦恼随眠的诸心心法。他有这种事情,所以那不能算是定。 己十一、由起定 或有起故,名非定地。谓所得定虽不退失;然出定故,不名为定。 「或有起故,名非定地」。这是第十一个理由。或者这个人他从禅定里面出来了,叫做起,出定叫做起,从定里面起来,那叫做非定地。「谓所得定虽不退失」,这个定并没有退掉,没有失坏。然而他现在没有入定,他从禅定里面出来了,那也不能算是定。你出来,你心里面就散乱,所以就不名为定。 己十二、由退失 或有退故,名非定地。谓退失所得三摩地故,不名为定。 「或有退故,名非定地」或者说是他这个定被破坏了,他长期的不入定,定就容易失坏。或者是走远路,或者是调解这些纠纷,纠纷的事情。做和事佬,也是好心肠,做和事佬,结果自己的禅定而失掉了,因此而失掉了禅定;或者是长病,长期的有病,也容易失掉禅定;或是多读诵也容易失掉禅定。没得圣道,功夫浅的人就是有这些问题。 「或有退故,名非定地。谓退失所得三摩地故,不名为定」这是非三摩呬多地到此为止。这第七地讲完了。这边说出这麽多的理由,所以名之为非定地。这样说呢,成就了世间定还不能算是定。这样的经论上说的非常的微细。说是修禅定,我心里面能入定,能寂静住,四禅八定都成就了,但是有种子的问题,这种子还在里面。所以若是你不学习教义的话,说我一天坐它十六个钟头,在定里面坐它十六个钟头。不但是坐二千个小时,那就是可以长年的这样子,不知道多少个小时了。但是你烦恼的种子还是在的话呢,还是世间定,不是佛教徒,还不能称之为佛教徒,还是属于世间定。因为这种定非佛教徒也可以成就的。若是你没能够修四念处,你心里面就是没有佛法的气氛,佛法的气氛都没有,那麽等到寿命一到了,就死掉了。死掉了,顶多就是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到了天上去呢,还是个生死凡夫,所以还是这一句话,要学习经论,还是这句话。不学习经论,还是有问题。 本地分中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丙六、有心无心二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非三摩呬多地。云何有心地?云何无心地? 这是本地分中有心无心二地,就是第八、第九。有心地是第八,无心地是第九,这两个地合在一起说。所以大科就是第六科,有心无心二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已说非三摩呬多地」。这就是结前,把前面的文结束了。「云何有心地?云何无心地?」这是生起后文。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标列随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丁二、标列随释(分二科) 戊一、标列 谓此二地,俱由五门应知其相。一、地施设建立门,二、心乱不乱建立门,三、生不生建立门,四、分位建立门,五、第一义建立门。 「谓此二地,俱由五门应知其相」前面问,怎麽叫做有心地?怎麽叫做无心地?这底下回答。这两个地,两个境界,全都是由五个方面,由五个部份来解释它的相貌,我们就可以明白了。那五个相貌呢?那五个门呢?「一、地施设建立门,二、心乱不乱建立门,三、生不生建立门,四、分位建立门,五、第一义建立门」,就这五个部份来解释有心地和无心地。 戊二、随释(分五科) 己一、地施设建立(分二科) 庚一、有心地(分二科) 辛一、全分摄 地施设建立者: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此一向是有心地。 「地施设建立者:」前面是标列,标列这五门。这底下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解释这个地施设建立。分两科,第一科是有心地。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全分摄。这「地施设建立者:」这个地就是一个境界、一个境界就叫做地。 「谓五识身相应地」本地分一共十七个地,第一个地就是五识身相应地。第二个地就是意地,第三个就是有寻有伺地,第四无寻唯伺地。「此四一向是有心地」。这四个地,「一向」就是完全都是属于有心地。五识,前五识,是有心地;意地也是有心地;有寻有伺就是属于欲界和初禅;无寻唯伺就是中间定;这四个方面都属于有心地。这是大概这麽说,这底下又说。 辛二、一分摄 无寻无伺地中,除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所馀一向是有心地。 前面是全分摄,这四个全都是属于有心。这底下第二科是一部分,属于一部分的,不是全部的。无寻无伺地中,就是二禅以上,都是属于无寻无伺地了。这二禅以上就是二禅、三禅、四禅,四禅里面有个无想定。「并无想生」,无想生,就是在人间成就了无想定,寿命尽了就生到无想天去,叫无想生。生到无想天去,还是入无想定。「及灭尽定」就是超越了非非想定到了灭尽定。这三个,一个无想定,一个无想生,一个灭尽定,把这三个除掉,「所馀一向是有心地」剩下来的全都是有心地了。这样子,剩下来的二禅、三禅、四禅除掉了无想定和无想生,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都是有心地,它们都是有心。有心就是有第六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在。这个无心地呢? 庚二、无心地 若无想定,若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 它们就是没有转识。不是约阿赖耶识说的,阿赖耶识都是有,无想定也有,无想生也有,灭尽定也是有。只是约转识说,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一个,地施设建立。地施设建立这一个门来解释有心地、无心地。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心乱不乱建立。分二科,第一科释名。分二,第一科是乱心。 己二、心乱不乱建立(分二科) 庚一、释名(分二科) 辛一、乱心 心乱不乱建立者:谓四颠倒颠倒其心,名为乱心。 「心乱不乱建立者」,「建立」就是安立。这个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众生的世界里边,有的人信佛,有的人不信佛;有的人是凡夫,有的人是圣人。在这麽多複杂的情况里边,就可以分两类:一个是心乱,一个是心不乱。用这样的情形来表示他们的差别,说明他们的差别,所以叫做建立。 「谓四颠倒颠倒其心,名为乱心」。什麽叫做乱心呢?实在这就是凡夫境界。就是无常的,色受想行识一切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无常的,但是认为是常住。认为是常住,这就是常颠倒。我们的想法,说我知道是无常,我们知道无常也知道的不是那麽恰到好处。我昨天看见你,我今天又看见你,去年也看见你,我今年又看见你。看见你,已经多少年没看见你,你没老,还是那样子。这就是常见。我感觉他是有变化的,实在还是不对的。在道理上说,一刹那间就不对了。前一刹那一个样,后一刹那就不是了,就不是前一刹那了。如果说还是,那就是常见。说我知道是变化的,我知道是刹那刹那变化的,我没有常见。不见得!说怎麽知道呢?这是那个人在骂你,他是愤怒来了,说了很多毁辱你的话。说了很多毁辱的话,这个说话就是一刹那一刹那的过去了,但是你若……你怎麽骂我?你会这样,是名常见。因为骂你一刹那就没有了,骂你那个人一刹那就过去不是了。你一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过了很多刹那了,不是那个骂你的人了。你还说,你怎麽骂我?这不是常见吗?所以我们若修无常观也能降伏烦恼,就不是了,骂我的人已经不是了。我还说他骂我,你就是冤枉了那个人了!但是你修无常观的时候,就是会有这种感觉。所以你在静坐的时候修无常观,慢慢地这个智慧就来了,这个烦恼不动,烦恼是不动的。这叫做修无常观,这是常颠倒,常乐。乐颠倒,世间是苦,这色受想行识是苦,而我们认为是乐,这就是苦,这就是颠倒。我以前说过,我们在公路上开这个车走的很正常,但是车已经有毛病了,它随时就危险,就可能会有问题。但是我们还感觉到没有问题,是名颠倒。就是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也是,里面有很多的问题。说我现在没有病,忽然间就有病了,会有这种事吗?不是的,就是那里面已经酝酿出来了,不过我们这个肉眼,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眼识乃至意识太麤了,太钝了,不能发现就是了。都是苦恼境界,而我们认为是快乐,认为是很安全的,这都是颠倒。常、乐、我、淨,无我而认为是有我,是我颠倒;不淨而认为是淨,这都是颠倒。当然你盘腿坐名为静坐,这是身体的威仪,主要是心里面的事情,心地用功夫,走路也是可以。走路的时候,你心里面也可以在思惟,思惟这常乐我淨的颠倒,思惟。现在这里说,「谓四颠倒颠倒其心,名为乱心」。这是凡夫就是这样子的。 辛二、有心地 若四颠倒不颠倒心,名不乱心。 前面解释什麽是乱心解释完了,这是解释不乱心。若是四种颠倒不颠倒他的心了,这是要长期的修四念处,长期的要修奢摩他,然后修毘钵舍那,毘钵舍那就是禅,就是四念处。修的成功了,才能够不颠倒。所以那个圣人他没有烦恼是怎麽来的?是修来的!要常常修,它才能够不烦恼,「名不乱心」。所以凡夫是乱心,圣人是不乱心的。这是第二,不乱心。 庚二、辨地(分二科) 辛一、无心地(分三科) 壬一、标义 此中乱心,亦名无心,性失坏故。 「此中乱心,亦名无心」这是第二科,辨地。前面是释名,第一科解释这乱心、不乱心的这个名字。这底下辨别它的地位,它的境界。分两科,第一科是无心地。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义。 「此中乱心,亦名」叫做「无心,性失坏故。」因为你这个心的明了性,明静性,被那个乱,被那个烦恼破坏了,心的本性被破坏了,所以叫做无心,也可以说名之为无心。这是标这个义。这个「性失坏故」唯识上它分别的细,把烦恼的心所,就是恶心所,还有个善心所,把它排出去,单独说心的本相,就是无记。无记的那个心相,我们也可以名之为清淨心,也可以说是很清淨,也可以这麽说。现在因为这个颠倒的迷惑,就把那个心无记性破坏了。破坏了,所以也可以叫做无心。这底下第二科。 壬二、引喻 如世间见心狂乱者,便言此人是无心人。由狂乱心失本性故。 说这个人,世间上、社会上一般的情况,看见这个人狂乱了,得了神经分裂症了,这个人他是骂人也好,打人也好,大笑也好,大哭也好,他那个心不正常了,不像我们正常的人若骂人,讚叹人,不是那种情形,不一样了,情形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就形容他骂人的时候,说这个人是无心人。他若拿刀杀人的时候不犯法,就是他和正常人不同的,所以叫做无心人。「由狂乱心,失本性故」由于那个人,他颠狂了,有了神经病了,他失掉了他的正常心性的情况了,所以名之为无心人。这是一个譬喻。底下第三科是结成。 壬三、结成 于此门中诸倒乱心,名无心地。 说在这一门里面,心乱不乱这一门里面,这个立场来说,我们若内心里面有很多的颠倒,有想颠倒,有见颠倒,有心颠倒,常乐我淨,一共是七颠倒。七种颠倒来乱我们的心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失掉了本性了,所以名之为无心地。这样讲和前面讲的不一样了。前面是说转识不动了,那叫做无心地,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又一个立场来说这无心地了。 辛二、有心地 若不乱心,名有心地。 若是没有这些常乐我淨的七种颠倒,那叫做有心地,那就是圣人。立场不同,解释的就不一样了。 己三、生不生建立(分二科) 庚一、释生等(分二科) 辛一、标二种 生不生建立者:八因缘故,其心或生,或复不生。 这个我曾经说,得圣道不难,得圣道不是难事;得无生法忍不是难事。这话从什麽地方说的呢?不是乱说,这句话不是乱说的。就像刚才说是,无常常倒,就这件事。我们若修无常观,刹那刹那的生灭变化,那人讚叹我,我修无常观的时候,这讚叹者不可得。这个骂我,由无常观就看出来,骂我的人不可得。所以这个心也不憎、也不爱,自然是…很现成的事情,一点不勉强的。就像是,现在这屋子没有老虎,没有老虎心里很平静,这道理是一样的。那麽你若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也是很现成的,不是说是勉强的,不是空,我一定说它是空,勉强说它是空,不是的,也是很恰到好处。恰到好处诸法是空的。那麽这样的理论,都是在你内心里面专精思惟得到肯定了。是的!诸法是空的。一点不犹豫的。由闻所成慧到思所成慧,一点也都是不犹豫的。不犹豫,你再修这禅定的时候,这奢摩他成功了的时候,你再这样修诸法实相观的时候,很容易就成就了,自然是断烦恼了。深入法性,就是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自然是就得无生法忍了。不是勉强的事情。我们现在呢?凡夫的时候,总感觉是有嘛!怎麽能说是空呢?我看它还是那样子,怎麽能说是无常呢?这个凡夫的心和这诸法实相是相违背的,所以我们思想没有转变呢,你说,这叫圣人,那怎麽能办的到呢?就会感觉到难。但是这种事情佛菩萨是知道的,所以给我们个方便,叫我们闻、思,经过这两个阶段以后,而到修慧的时候,都是现成的,不是难事,就容易成就。但是你没有经过闻思的准备,那不行,你这修所成慧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你想转凡成圣是很难的,是不容易的。 你学习这《瑜伽师地论》也好,你学习这个《大智度论》也好,这个《中观论》也好,这些理论说的都是……不是勉强的,都是很合适的。假设我们不学习这个佛法,你不学习这个佛法,你跟不是佛菩萨,冒充善知识的人,你跟他学?不行!就算是有一点,有一点都是不真实,到时候就破坏了。我就是心里面一心不乱就可以,你不行。你勉强的让它一心不乱也可能会做到,但终究忽然间又乱了。因为什麽呢?因为烦恼种子还在。烦恼种了一动,心就乱了,是不行的。所以我认为《瑜伽师地论》非要学不可,连这个《中观论》,那个《大智度论》你非学不可!你不学这个佛法,你就是迷迷煳煳的,老是迷迷煳的。似是而非的,好像很好,其实不见得!不见得的! 「生不生建立者」这是第三科。第一科释生等,辛一标二种。 「八因缘故,其心或生或复不生」这个生不生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心生起,心不生起。生起和不生起都是因缘。那麽现在这里呢,弥勒菩萨慈悲的大智慧告诉我们有八个因缘故,他的心就会生起。有八个因缘故,或者是不生起。就是这样子。这是标出来这两种:一个心生,一个心不生。 底下第二科解释,解释这个因缘。分两科,第一科是不生。 辛二、释因缘(分二科) 壬一、不生 谓根破坏故,境不现前故,阙作意故,未得故,相违故,已断故,已灭故,已生故,心不得生。 这是标这个……说出这八个因缘。那八种因缘心不生起呢? 「谓根破坏故」,我们这个心还要依止六根它才能够活动,所依止的根若被破坏了呢,心就不能活动,就不能生起。譬如说眼识,它要依止这个眼根,眼识才能够活动。这个眼根若坏了,眼识就不行了,就没有了,就不能动了,就不能见了。所以是「根破坏故」。 「境不现前故」所见的境界不现前呢,那也不能。所缘的境界不现前,那心也不能生。一定要有所缘的境界,那心才能动。那境若不现前,不现前,心就不能生。 是「阙作意故」,如果我的根也不坏,所缘境也现前了,阙少一个作意心所,就是警觉那个心所,叫它起来到所缘境那里去。这个作意心所若是不具足,不具足呢,也是不能生,也是不能生,也不能生起的。在事实上,我如果是常常注意自己心在动,觉察自己心在动的时候,你常常注意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譬如说这个你看见一个可爱的境界,可爱的境界现前了,但是呢,要有一个不如理作意,去警觉这个贪瞋痴的心起来,警觉这个贪心起来,去缘这个可爱的境界,这时候这个爱心才起来。若是你有个如理作意呢,如理作意是警觉你的智慧起来,不警觉这个爱心起来,那麽爱心就不能起来。「阙作意故」它就不起来。各式各样的情形都是一样。譬如有什麽事情,出现一件事,但是你警觉心不够,你就不知道怎麽安排,好像还没有事似的。哦!这事情到来了,你来不及了。所以那个能干事的人,就是那个作意心所特别强,他这个警觉心特别强,灵!他也……境界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说特别……说他特别有什麽特别的事情,不是,都是一样的。但是那个人的警觉心强,他就会预先知道怎麽做。我呢,警觉心不够,很迟钝,那就不行了,你就不知道怎麽安排这件事。说「阙作意故」那心情也不能,这个心也就不能动。当然这种作意呢,与智慧还是有关係,与智慧有关係的。 是「未得故」这又是一个理由,「未得故」,那个心也不能生起。这「未得故」,怎麽讲呢?譬如说是你修初禅,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禅,你能够放下了欲,专心这麽修,那麽初禅成就了。如果你没能这麽修,没得到初禅,那麽初禅那种喜乐的境界,就不能生起,就「未得」。没得初禅就没有;没得二禅,二禅的境界也不会现起,二禅的那个心境,你不能现起;没得三禅,没得四禅,乃至没得非非想定都是不行。是「未得故」就是不行。 「相违故」,相违故呢?譬如说我们有一个顺心的境界出现了。出现了的时候嘛,我们有一个作意心所,心就和如意的境界相接触了,心里面快乐、喜乐了。这时候这个苦恼的心情就没有。因为这个苦恼的心情和这个乐受,苦受和乐受是相违的。所以乐受的心情起来的时候,苦受不能活动。不能动。同样的,苦恼的境界出现的时候呢,这心情感觉到苦,这和乐是相违的,乐也不能,也不能出现,也是不可以的。所以「相违故」这个心是不能现起。 「已断故」,已断故就是什麽呢?就是这个人,他是佛教徒,他能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修学四念处这麽修行,他把这个贪瞋痴断了,把这个有漏的贪瞋痴都断了,这无漏的智慧出现了。这样子,「断故」,也就是这个贪瞋痴不能生起了。他有圣道,他成就了圣道以后,这个贪瞋痴不生起了。这是叫做已断故不生起。 「已灭故」也是不生起。这「已灭故」是什麽呢?譬如说得无想定的人,他一入这个无想定了,这个前六识不能动,不能生起。「已灭故」。入了灭尽定的人也是一样,他也是,这个转识就是不能动。这就是「已灭故不生起」。 「已生故,心不得生」;「已生故」就是说一刹那间这心生起了,生起了,这一刹那就要灭的。灭了以后,这一念心就是不能再生了。说又生了,又生了,又和那一念不同了,不是那一念心了,又一个。说是我这可以这样,也是说一样,这就是无常的意思。譬如说是我昨天看见你,我今天又再到你,再见的不是昨天的那个人了。所以那就是「已生故」,不能,不能再生了。是这个意思。 那麽这一共是八个。由这八个个因缘其心它不生,「其心不生」。 壬二、生 由此相违诸因缘故,心乃得生。 这是第二科是说到生。由这些,由这八种因缘,相违的诸因缘故,心才能生。那就是根没有破坏,境界现前了,有作意,没有阙少作意,是已经得到了,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是相违的,是不相违;是已断故,是没有断;或者是已灭,没有灭;是已生,或者没有生;所以心它就会生起了。「由此相违诸因缘故,心乃得生」。 庚二、无心地(分二科) 辛一、有心地 此中若具生因缘故,心便得生,名有心地。 这是第二科,辨地别。第一科是释生等,解释这个生不生这件事,这底下辨这个地的不同。「此中若具」,这先说有心地。「此中若具生因缘故,心便得生」,心就现起了。这叫做有心地。底下嘛,是无心地。 辛二、无心地 若遇不生心因缘故,心则不生,名无心地。 若遇不生心的因缘故,心就是不能生起了。那就叫做无心地。这是这样解释。 己四、分位建立(分二科) 庚一、有心地 分位建立者:谓除六位,当知所馀,名有心地。 这是第四科,分位建立。一共是五门,这是第四,分位建立。 「分位建立者:谓除六位」,就是六个分位,六个阶段。「当知所馀,名有心地」,除了这六位以外,那叫做有心地。这是有心地。 底下第二科,无心地。无心地分两科,第一是列位。 庚二、无心地(分二科) 辛一、列位 何等为六?谓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及无馀依涅槃界位。 「何等为六?」这是问。怎麽说是除六位,那六位呢?「谓无心睡眠位」,无心睡眠位这句话是表示也有有心睡眠位。譬如说这个人睡眠睡得不重,睡得不是那麽重,别人说话还能听见,但是心里面不动,那就是轻微,就是……不是重心的睡眠。若重心的睡眠呢,睡得很重的时候,别人说话什麽听不见了,但是也没作梦。那叫做无心睡眠。就是前六识都不动了。「无心闷绝位」。就是这个生理上有什麽重的冲击、打击,闷绝了,那时候前六识也不动了,这是闷绝位。「无想定位」,这个人修到色界四禅,在第四禅里面灭这个第六识,成功了,在这个时候,也是无心。「无想生位」,生到无色界天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入无想定,也是无心的。 「灭尽定位」,也是无心的。「及无馀依涅槃界位」就是阿罗汉把这个身体,这个依就是这个身体。他把爱烦恼、见烦恼灭了,但是还剩下来这个身体还在,他还在生存。生存,现在这个剩馀的身体也灭了,叫做无馀依,就是入了涅槃了,入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了。这个时候也是无心的。这叫做「何等为六?」就是这六个。这六个是无心的。如是六位名无心地。前面除了这六位之外呢,那叫做有心地。这个分位是这样意思。「如是六位名无心地」。 《披寻记》四六三页: 谓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者:谓于极重睡眠极重的闷绝位中,前六转识皆不现行,是故名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 这样意思。 己五、第一义建立(分三科) 庚一、标 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馀依涅槃界中,是无心地。 这是第五个门。这个第一义建立,这个话怎麽讲?这个第一义在这里我酌量这个意思,就是从真实的情况来说,叫做第一义,我认为这个话就这麽讲。前面说有心无心,那都是……不是……不是全部是真实的。你说无想定是无心,阿赖耶识也是心,阿赖耶识还在嘛!所以你说是无心,这句话也不是完全符合事实的。说是无心睡眠,其实阿赖耶识也是在!所以那个不是真实的。这底下是说真实话。真实的来说,什麽叫做无心?有心无心。分三科,第一是标。 「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馀依涅槃界中,是无心地」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叫做无心地的。这是标。底下是…… 庚二、徵 何以故? 这是问。什麽理由呢? 庚三、释(分二科) 辛一、显正 于此界中,阿赖耶识亦永灭故。 「于此界中」, 这是第三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显正。 「于此界中」,于此涅槃的世界里边,「阿赖耶识亦永灭故」,阿赖耶识也没有了,阿赖耶识也没有了。我们学习佛法记忆力很要紧,要记住这句话,记住这句话。这个是什麽意思呢?因为在其他的经论有的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有这个说法。若说如来藏,如来藏里面有真如。就是真如。真如里面有觉知性,就是所谓常住真心了。那样讲的话,那还可以灭吗?是不可以灭的。但是这上面说,是弥勒菩萨说得很肯定,「阿赖耶识,亦永灭故」到无馀涅槃的时候是灭了。这样灭,这话是什麽意思?就是这个众生没有了。没有了,这个你想这个,他说得很肯定的呀!不是马马虎虎的这麽说。很肯定是没有了。这是第一科,显正。底下第二科,简非。 辛二、简非 所馀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阿赖耶识未永灭尽,于第一义,非无心地。 「所馀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其馀的说是无心睡眠,无心闷绝,还是无想定,灭尽定,那只是转识灭了,叫做无心地。 「阿赖耶识未永灭尽」,阿赖耶识还在,所以那里说无心,只是片面的意思。 「于第一义,非无心地」。从真实的情况来说,它还不能算是无心地,还是有心地。这样的意思。 这个……但是其他的经论上有说过,一切众生是不增不减的。不增不减。这个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受想行识,这样组织的生命体的都是众生。这个众生不会再增多的,不会再增多的,也不会减少的,这经论上是这麽说。这个不增多,就是从无始以来就是那麽多,到现在还是那麽多,不会再增多,也不会再减少。但是若是从这样看呢,若入无馀涅槃了呢,心没有了,就是色受想行识完全都没有了。没有了,就是众生世界里面减少了一个众生,就是有减少,还是有减少。有减少,这唯识论的学者怎麽讲呢,那麽和经论上说的不是不合了?那麽这个唯识学者解释,这是很少数的人是这样,只有这定性的二乘人,定性的阿罗汉,定性的辟支佛,就是他们决定不发大乘心,在这样的圣人,他们入无馀涅槃了。但是这是少数的,像大海水似的,只有一滴水没有了,所以这个是……所以也不算是冲突,所以还算是一切众生还是不增不减的,还可以这麽说。这唯识的学者这麽样来融会这件事。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