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7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7

 

  巳十、差别因缘(分二科) 午一、初半颂(分二科) 未一、举颂

  若有缘无缘亦细麤显现者:

  「若有缘无缘亦细麤显现者:此初半颂,显后二学及最初学,如其次第有缘无缘,细麤差别。」在「思择伽他义」这一大科裡面分三大段,第一段「建立胜义伽他」,第二段「建立意趣义伽他」,第三段「建立体义伽他」。这个「胜义伽他」讲过了,现在是「建立意趣义伽他」,这一大科裡面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举颂广释」。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举经颂」,第二科「长行释」。长行释里边,第一科是「初颂梵王讚请」,第二科「馀颂世尊告说」。在释尊回答梵王的请法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一颂略标」,第二科「次四十九颂广辨」。广辨里边分二科,第一科「初十五颂总说三学」,这一科裡面分十一科,现在是第十科「差别因缘」,这个因缘有差别。这一科裡面分二科,第一科「初半颂」,分二科,第一科是「举颂」。「若有缘无缘亦细麤显现」,这二句是半颂。是什麽意思呢?底下是「释义」。

  未二、释义

  此初半颂,显后二学及最初学,如其次第有缘无缘,细麤差别。

  「此初半颂,显后二学及最初学」,就是显示后边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及最初学」就是增上戒。「如其次第有缘无缘,细麤差别」,有这二种差别。

  《披寻记》六○六页:

  若有缘无缘亦细麤显现等者:定慧二学是心所法,说彼有缘;戒摄身语,说彼无缘,是名三学有缘无缘差别。定慧二学是无色法,难可现见,说彼名细;戒摄身语,易可现见,说彼名麤,是名三学细麤差别。

  「若有缘无缘亦细麤显现等者:定慧二学是心所法」,这个增上心就是定,定和慧这二种增上学是属于心所有法,是心王所有的作用。「说彼有缘」,就是这个定和慧它是心体上的作用,它是有缘虑的作用的,「说彼有缘」,就是它有分别心。「戒摄身语」,这个增上戒,在三业身语意上说,它是属于身和语这一方面的功德。「说彼无缘」,它不是心所有法,所以它没有分别,「说彼无缘」。「是名三学有缘无缘差别」,这个戒定慧,定、慧是有缘虑的,戒是无缘虑的,有这样的差别。「定慧二学是无色法」,它不是地水火风的这种物质的东西。「难可现见」,这个定、慧,你不容易看见它,它不是青黄赤白这个色法。「说彼名细」,它是微细的一种境界。「戒摄身语,易可现见」,佛为我们制定的戒,是来轨范我们的身语这二个部份,所以它容易看出来;你身体表现出来的行动,你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内容,我们容易明白。「说彼名麤」,就是它的形相很显着的。「是名三学细麤差别」。这样说,有缘无缘和细麤的显现,这个戒定慧三学有这样的差别。

  午二、后半颂(分二科) 未一、举颂

  由受持远离言发悟所引者:

  前边是「初半颂」,这是第二科「后半颂」。分二科,第一科是「举颂」,就是后半颂把它标出来。「由受持远离言发悟所引」,这是标出来。底下第二科解释它的道理。

  未二、释义

  此后半颂,显初、中、后,如其次第,引发因缘。谓誓期所引故,身心远离所引故,由他言音内正思惟所引故。

  「此后半颂,显初、中、后,如其次第,引发因缘」,这后半颂裡面说的什麽道理?「显示初、中、后」,这个「初」就是戒,「中」就是定,「后」就是慧;这戒定慧如其先后的次第,引发的因缘。这个戒,什麽因缘发出来的?定和慧,什麽因缘成立的呢?出现的呢?「如其次第,引发出来」,把它建立出来,这个意思。

  「谓誓期所引故」,这个戒是「誓期所引」。这个「期」,就是你的希望,你的愿力;这个「誓」,就是特别诚恳。所以「誓期」,就是诚恳的愿力引发出来的戒。就是这位佛教徒,他愿意受戒,他愿意受五戒,愿意受八关斋戒,愿意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愿意受菩萨戒,他有诚恳的愿,由这样的愿才引发出来这件事。「由受持远离言发悟所引」,这个受持,你想要持戒,就是原来你有誓期的愿力,因为你相信有因有果,所以不敢做恶事,我愿意受持如来所制定的戒法。由于这个愿心,才有戒的成立的,由这样的因缘引发出来的戒。

  「身心远离所引故」,这个「受持」是第一句,第二句就是「远离」。这个「远离」是什麽呢?是身远离和心远离,「所引故」,这个增上心,这个禅定,由身远离、由心远离引发出来的定力。「由他言音内正思惟所引故」,这个增上慧从那裡来的呢?「由他言音」,由于佛菩萨的法语、法音,这是一个因缘。第二个因缘,你内心有正思惟,依据佛菩萨的法语,你内心裡面去思惟法语的道理,这样就会引发出来增上慧,增上慧是这样引发出来的。「由受持远离言发悟所引」,这个「发悟」,就是由佛菩萨的言音,加上你内心的正思惟,就引发出来增上慧。这个「悟」就是智慧,引发出来这个增上慧。

  《披寻记》六○六页:

  身心远离所引故者: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独一无侣,是名身远离。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引义利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卷八页)

  「身心远离所引故者: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独一无侣,是名身远离」,修学禅定要修远离法,怎麽叫做「远离」呢?就是不与在家众、出家众共相杂住,不要和他在一起居住。「独一无侣」,单独你一个人,没有伴侣,你一个人在一处住,是名叫做「身远离」。

  「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引义利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这个「心远离」是什麽?就是远离一切染污的作意,远离一切无记的作意。这个染污的作意,这个贪瞋痴的这些烦恼的作意。无记呢,就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恶的这些无记的作意。这二种作意,你都要停下来。「修习一切其性是善」,那麽这二种作意停下来,内心裡面怎麽样作意呢?就是你要「修习一切」,就是很多的。「其性是善」,它的体性是好的。怎麽叫做好?「能引义利」,这样的作意能引发出来功德,现在能引发出来功德,将来还能引发出来功德,叫做「义利」。「定地作意」,属于禅定的作意,就是奢摩他的止了。这奢摩他的止,譬如说像数息观、不淨观这一类的,那麽这些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另外呢……,这个前边「能引义利定地作意」,这是你在静坐的时候内心裡面的作意。「及定资粮」,就是定的前方便的这一些加行作意,你要努力做的事情。

  定地资粮的作意,我们前边已经解释过,这裡面一共有五种:第一个就是「持戒清淨」,你一定要受戒、持戒清淨,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守护根门」,就是「根律仪」,你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你要保护它,叫它清淨,不要放纵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第三个是节饮食,「饮食知节量」,因为没有饮食不行,但是你要有量,你不能吃的太少,你不可以吃太多,这样子要有节量才可以。第四个是「悎寤瑜伽」,就是睡眠不能太多,初夜、后夜你都不可以睡觉,就是中夜你休息。这个后面的文有说清楚:昼夜六时,昼三时、夜三时,加起来就是六时,那麽昼夜加起来是二十四小时,但是印度人大概地分成六个时,用六来分二十四,四六二十四,就是昼三时,每一时就是四个小时,就是四个钟头。那麽白天的三时,你要用功修行,夜间的这个三个时,初夜和后夜也要修行,就是中夜你休息休息。按这样说呢,就只能睡四个钟头觉,你不可以睡太多,那麽这叫做「悎寤瑜伽」。最后一个就是「正知而住」,一切时,行住坐卧,你心裡面老是明明白白的,不要有其它的杂染,正知而住。那麽,这就是定的资粮。这个佛菩萨有大智慧,他知道一切法是因缘有,每一法有每一法的因缘,那麽这禅定要靠什麽因缘有呢?就是这些因缘:一个是持戒清淨,一个是守护根门、根律仪,饮食知节量,再修悎寤瑜伽,能够正知而住,然后你修奢摩他,你就会能得禅定,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如果你的忍耐……,反正是有困难的时候就随它,那就不行,那就是定的资粮你没有修好。这是定的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

  现在这半个颂:「由受持远离言发悟所引」,三增上学就是这样的因缘建立的。

  巳十一、不具具等(分二科) 午一、举颂

  初学唯有一,第二学二种,第三学具三,慧者皆超越者:

  一共是分十一科,现在是第十一科「不具具等」。分二段,第一段是「举颂」。「初学唯有一,第二学二种,第三学具(足)三(种),慧者皆超越」,这是「举颂」。底下是「释义」。

  午二、释义

  此颂显示,初一不共,中不离初,上不离二。超彼一切,当知无学是阿罗汉。

  「此颂显示,初一不共」,这个颂表示什麽呢?初一个,初开始的增上戒学,它可以不共于第二种、第三种,那个增上心、增上慧可以没有,单独有增上戒,增上戒也可以成立的,所以是「不共」。「中不离初」,这个就是「初学唯有一」,「第二学二种」呢,就是「中不离初」;这个增上心学不能离开增上戒,你一定要有增上戒,才能学习增上心的。「上不离二」,就是最殊胜的增上慧学,它不能离开增上戒、增上心,一定是具足三个的。「超彼一切,当知无学是阿罗汉」,最后这一句:「慧者皆超越者」,这个「慧」是指谁说的呢?就指阿罗汉,这个无学说的,无学就是阿罗汉,他能超彼一切人。

  《披寻记》六○六页:

  超彼一切当知无学是阿罗汉者:此中一切,谓诸有学应知。

  「有学」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都不如第四果阿罗汉最殊胜,是这样子。

  辰二、次三十四颂别显三学(分三科) 巳一、初二十一颂明增上戒学(分四科) 午一、受持戒相(分二科) 未一、略标义

  不毁坏尸罗,于学誓能顺,轨范无讥论,于五处远离者:此后显示受持戒相。

  「不毁坏尸罗,于学誓能顺,轨范无讥论,于五处远离」,前面是第一大科,一共有十五个颂,就是总说三学;现在是第二科,是有三十四个颂,是别显三学,个别的显示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分三科,第一科「初二十一颂明增上戒学」,分四科,第一科是受持戒的行相,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义」。这第一个颂:「不毁坏尸罗,于学誓能顺,轨范无讥论,于五处远离」,这是第一个颂。「此后显示受持戒相」,前面是五个颂说完了,以下的颂是显示受持增上戒的相貌。这是略标这个颂的大意。底下第二科「配释颂」,分六科,第一科「安住淨戒」。

  未二、配释颂(分六科) 申一、安住淨戒

  不毁坏尸罗者:谓安住淨戒。

  「不毁坏尸罗者」,这个颂的第一句:「不毁坏尸罗者」。「谓安住淨戒」,就是这位佛教徒,他能安住在清淨的戒法上面,不违犯的意思。

  申二、守护别解脱律仪

  于学誓能顺者:谓守护别解脱律仪。

  「于学誓能顺者」,这是第二句。「谓守护别解脱律仪」,就是他行住坐卧,经过色声香味触法,日常生活里边,随时随处他能守护他的别解脱律仪,就是一条一条的都能守护清淨,而不毁犯,就能解脱了烦恼。

  申三、轨则无犯

  轨范无讥论者:谓轨则无犯。

  「轨范无讥论者」,这是第三句,是什麽意思呢?「轨则无犯」。「谓轨则无犯」,前面是「安住淨戒」、「守护别解脱律仪」,这是指重戒说的。这底下「轨则无犯」,只是轻微的事情;这些轨则你不违犯。我们曾经讲过,譬如说你拜佛,也有轨则;你读经,也有轨则;奉侍师长,也有轨则;说你去乞食去,也有轨则;就是做各式各样的善品加行都是有轨则的。这些事情,你都能如法如律的去做,而无违犯。这样子,你就「轨范无讥论」,就没有人来讥嫌你、议论你、批评你了,这麽意思。

  申四、所行无犯(分二科) 酉一、配

  于五处远离者:谓所行无犯。

  「于五处远离者」,这是第四科「所行无犯」,分二科,第一科是「配」。「谓所行无犯」,你所活动的地方没有违犯。这是先说这麽一句话,底下解释。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列」。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总标列

  略有五处,诸苾刍等非所应行。谓王家、唱令家、酤酒家、倡秽家、旃荼罗及羯耻那家。

  「略有五处,诸苾刍等非所应行」,有五个地方,这个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乃至优婆塞、优婆夷,「非所应行」,你不应该到那个地方去。是那五个地方?「谓王家」,王家就是国王、大臣这些人,你不要同这些人来往。「唱令家」,这个唱令家是什麽呢?就是犯罪的人,另外有人负责来宣佈这个有罪人的罪状,到各处去宣传,说这个人犯了什麽什麽罪,犯了什麽什麽罪,那叫作「唱令家」。负责这些事情的人,你不要同他来往,唱令家。「酤酒家」,就是贩卖酒的地方,你不要到他那边去。「倡秽家」,就是淫女家,也不要去。「旃荼罗」,旃荼罗翻个炽恶,就是执行死刑犯的这些人。执法的人判这个人死了,判这个人死罪的时候,由那个人来执行这个死刑的时候,这些人叫「旃荼罗」。「及羯耻那家」,羯耻那翻一个什麽呢?翻个杀狗人,杀狗的人,或者是管理牢狱的这些人,你和这些人也不要来往。这底下第二科「随难释」。

  戌二、随难释

  唱令家者:谓屠羊等。由遍宣告此屠羊等,成极重罪,多造恶业,杀害羊等故。

  「唱令家者:谓屠羊等」,就是杀害生命的这些人。「由遍宣告此屠羊等,成极重罪,多造恶业,杀害羊等故」,这些人你不要同他来往。

  申五、于诸小罪见大怖畏

  若无犯出离无恶作恶作者:显示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如其出离,亦无恶作;如其恶作,亦无有犯。

  「若无犯出离无恶作恶作者」,这是第五科,是第五段「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这样意思。「若无犯出离无恶作恶作者:显示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这表示这个佛教徒他对小小的过失,他会看见很大的恐怖的事情;不要说是大罪,小小的罪,他就有大的恐怖。「如其出离,亦无恶作」,小小的罪……,你有这样的认识,小小的罪你就有恐怖心,你就不敢犯这个小罪。如果有的时候,一时的失掉了正念,你犯了这个小小的过失的时候,你赶快发露忏悔,叫做「出离」。「亦无恶作」,若是你根本是警觉,你根本不犯,就是没有这个恶作;就是做了这件事以后,心裡面不欢喜,不欢喜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叫做「恶作」。「如其恶作,亦无有犯」,就是那样的恶作的事情,你不违犯。

  《披寻记》六○七页:

  若无犯出离无恶作恶作等者:谓于小罪见大怖畏,是故无犯;由无犯故,无有恶作;或时或处失念而犯,寻便速疾如法发露,令得还淨。由是释言如其出离,亦无恶作。又恶作罪于罪聚中是轻品罪,由于小罪见大怖畏,此亦无犯。由是释言如其恶作,亦无有犯。

  「若无犯出离无恶作恶作等者:谓于小罪见大怖畏,是故无犯」,你有这样的心情,这个小罪你就不会违犯的。「由无犯故,无有恶作」,就不会有这样的过失。「或时或处失念而犯」,或者某一个时间,或者某一个地点,你忽然间失掉了正忆念,你就犯了这个过失了。「寻便速疾如法发露」,这个「寻」就是立刻地,你就很快地把自己犯的过失向一位比丘发露,把它坦白出来,向他忏悔。「令得还淨」,使令自己恢复原来的清淨,把这个过失忏悔清淨。「由是释言如其出离,亦无恶作,又恶作罪于罪聚中是轻品罪」,我们佛教徒受的戒法裡面,这个「恶作」是属于轻品罪,小小的过失。「由于小罪见大怖畏,此亦无犯」,你有这样的心情,也就不会犯这个过失。「由是释言如其恶作,亦无有犯」。

  申六、受学学处

  于彼学寻求,及勤修彼行者:显示受学学处。

  这是第六科「受学学处」。「显示受学学处」,这表示你这位佛教徒愿意受戒,「学处」就是戒,你能接受这个所学的戒;这个戒是应该学习的,你能接受这个学习的学处,叫「受学学处」。

  「于彼学寻求」,你这位佛教徒对于「彼学」,彼那个戒学去寻求,「我要去找一个善知识去受这个戒,要去寻求这个戒法」。受了戒以后,「及勤修彼行」,精勤地、特别谨慎地修学彼戒行,而不违犯,这叫做「受学学处」。

  午二、尸罗成就(分二科) 未一、举颂

  终无有弃捨,命难亦无亏,常住正行中,随毗奈耶转者:

  这是「尸罗成就」。前面是「受持戒相」,这一科讲完了。这底下第二科「尸罗成就」,分两科,第一科「举颂」,第二科是「配释」。

  未二、配释

  此颂四句,如其次第显示常尸罗性、坚尸罗性、恒所作性、恒随转性。

  就是显示这四句话。「终无有弃捨」,这是「常尸罗性」;从始至终,你不会违犯,捨掉了这条戒,「我不持这条戒了」,不弃捨,这就是「常尸罗性」。「坚尸罗性」,「命难亦无亏」,就是生命的难,这个时候就是有生命的危险,我也要持戒;宁可持戒死掉了,我不会因为命,我会犯这条戒,这就是叫做「坚尸罗性」,这个人持戒,持得非常坚固。「恒所作性」,「常住正行中」,这是「恒所作性」;不是短时期的,「我只是这一天我受戒」,不是短时期的。「恒随转性」,「随毗奈耶转」,随顺这个毗奈耶去活动;毗奈耶这样子,就这样作,毗奈耶是那样子,就是那样作,就是「随毗奈耶转」。

  午三、尸罗清淨(分二科) 未一、初半颂(分二科) 申一、略标义

  修治誓为先,亦修治淨命者:此初半颂,显示轨范及命清淨。

  「修治誓为先,亦修治淨命者」,这是第三科。前面第二科是「尸罗成就」,这底下第三科「尸罗清淨」。分两科,第一科是「初半颂」,「略标义」。

  「修治誓为先,亦修治淨命者:此初半颂,显示轨范及命清淨」,这个「修治誓为先」,这句话是「轨范」的意思;「亦修治淨命」,是「命清淨」的意思。「命清淨」这句话怎麽讲呢?这个「命」就是生命,就是你这个生命生存的情况是清淨的。这个话是什麽意思?就是你生命所须,我们这个衣食住,有衣食住,我们这个生命才能存在,这个衣食住都是合法的,那麽你这个生命就是清淨的;如果非法来的衣食住,这个命就不清淨了。明白一点说,就是这个财富不是非法来的,那就叫做「命清淨」。这底下是解释,第二科是解「释誓言」,就是「修治誓为先」这句话怎麽讲?

  申二、释誓言

  由诸轨范,先发誓愿,方乃修行,故名为誓。

  这个「轨范」是什麽?就是戒。这个「轨」,譬如车走的轨道,在轨道上走就是安全的,你若离开轨道就危险了。所以它是我们的一个轨范,是一个模范,我们就这样做,照这样学习,那麽就是这个戒,戒是我们的轨范。戒的轨范,要怎麽样学习呢?「先发誓愿,方乃修行」,一开始你先要建立誓愿,就是「我决定要受持这样的戒,我要守护清淨」,你要发这个愿。「修治誓为先」,你想要学习戒,来修治你的身口意,你要先发愿,你先要有这样的愿,而这个愿是非常的决定,这就叫做「誓」。这个「誓」是决定的意思、诚恳的意思。「方乃修行」,然后你再去学这个戒。「故名为誓」,这样解释。「修治为先」。这是单是解释这一句话。

  未二、后半颂

  二边皆远离,亦弃捨邪愿者:此后半颂,显示远离受用欲乐、自苦二边,及弃捨生天等愿故,尸罗清淨。

  「二边皆远离,亦弃捨邪愿者」,这是「后半颂」;初半颂解释完了,这是解释后半颂。这句话怎麽讲呢?「此后半颂,显示远离受用欲乐、自苦二边」,这个「二边皆远离」,就是两个边你都远离,不学习。「显示远离受用欲乐、自苦二边」,就是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受用欲乐这一边,你不要执着我要特别地满意。我受用的这个欲,衣食住各方面的,这个生存你非要有这些不可,但是你要求太高了,这个事情不对,要远离这个受用的欲乐。「自苦」,说是我不受用欲乐,修行很苦很苦的境界,也不要这样子。远离这个苦边,远离那个乐边,这两边你都要远离,就是适中就好了,这样意思。「远离」这一句话,也可以当个不执着的意思。就是我的生活衣食住的情形特别地好,你心里不执着;说这个因缘没有那麽多,生活的情形很苦,心裡面也不执着,那叫做「远离」,是这样意思。「及弃捨生天等愿故」,这个「亦弃捨邪愿」这句话,弃捨什麽叫做邪愿呢?「及弃捨生天等愿故」,就是这个出家人,他心裡面想:「感觉到人间太苦了,生天,天上特别乐。就是我学习种种的戒法,我将来生到天上去享天福」,心裡面有这样的愿,这叫作邪愿。「弃捨生天等愿」,这个「等」是什麽呢?就是欢喜名闻利养,这也是邪愿。所以一方面要弃捨二边,一方面要弃捨邪愿。「尸罗清淨」,这样子呢,你的戒就清淨了。

  午四、令学清淨及淨殊胜(分七科) 未一、远离诸障碍法(分二科) 申一、举颂

  于诸障碍法,终无有耽染,乱心法纔生,寻当速远离者:

  这是第四科「令学清淨及淨殊胜」,这一科分七科,第一科是「远离诸障碍法」。分两科,第一科「举颂」,这四句话是举颂。底下第二,就是解释这四句话的道理。

  申二、释义

  此颂显示于诸根门不守护等,障碍清淨所学法中,不见功德,无耽染故;于诸不善欲恚寻等,扰乱意法,虽暂生已,即除遣故;学得清淨。

  「此颂显示于诸根门不守护等,障碍清淨所学法中,不见功德,无耽染故」,这个颂就是:「于诸障碍法,终无有耽染」,这个「诸障碍法」,什麽是障碍我们持戒清淨呢?就是「显示于诸根门不守护等」,就表示我们修行人的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根就是门。房子有门,可以出,也可以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可以出,也可以入。外边有什麽境界,由这个六根可以得到消息,可以入;你内心里有什麽思想,也可以假藉这六个门表示出来,所以叫做「门」。所以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你若不守护它,你放纵它贪瞋痴,「障碍清淨所学法中」,就障碍你的戒律的清淨,对于戒律的清淨有障碍。「不见功德」,你若这样子,那就一放逸,就没有功德了。因此,「无耽染故」,你不要去爱着这个境界,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爱着色声香味触,你要保护它,叫它不要有贪瞋痴的活动,就是「于诸根门不守护等」。这是「于诸障碍法,终无有耽染」,「无耽染故」。

  「于诸不善欲恚寻等,扰乱意法,虽暂生已,即除遣故;学得清淨」,底下:「乱心法才生,寻当速远离者」,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麽呢?「于诸不善欲恚寻等」,前边的意思,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门,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放逸,这是障碍你戒律的清淨。如果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攀缘的时候,那麽就没有问题吗?也是有问题。「于诸不善欲恚寻等」,就是欲寻、恚寻也不是好东西。说我内心裡面有欲的思惟分别,思惟五欲的境界,在五欲上虚妄分别,那叫做「欲寻」。这个「恚寻」就是愤怒,以前和谁不对,谁触恼我,心裡面愤怒,叫做「恚寻」。还有一个「害寻」,这个恚寻和害寻我们以前也讲过,这个「恚寻」是很厉害的,就是心里愤怒,想要杀害这个人,叫「恚寻」。这个「害寻」呢,想要触恼他,叫做害寻。害寻比恚寻轻一点。欲寻、恚寻、害寻等,「扰乱意法」,扰乱你的第六意识,第六意根,第六意识的四念处的修行。

  「虽暂生已,即除遣故」,如果你想要戒律清淨能得圣道,你要怎麽样呢?「虽暂生已」,就是暂时就生起来这个欲寻、害寻,「即除」,立刻就把它排除出去,立刻就把自己内心里的欲寻、恚寻、害寻,就把它消灭出去,你要这样子。你不要想:「他没有道理,他不应该触恼我」,这个修行人,只要我内心裡面有不对,我就应该维持清淨,不看别人的事情。所以「虽暂生已,即除遣故,学得清淨」,你若这样学习呢,你的戒就得清淨了。这是「于诸障碍法,终无有耽染,乱心法纔生,寻当速远离」,这是这一科。

  未二、远离恶作失念(分二科) 申一、举颂

  非太沉太浮,恒善住正念,根本眷属淨,而修行梵行者:

  这是第二科。前边是第一科,午四,第四科「令学清淨及淨殊胜」,分七科,第一科是「远离诸障碍法」,第二科是「远离恶作失念」。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第二科是「释义」,第二科解释。

  申二、释义

  此颂显示远离微劣恶作故,远离非处恶作故,远离失念故,于究竟时及方便时,修行梵行皆得清淨。

  「此颂显示远离微劣恶作故」,这一个颂显示「微劣」,就是很微小的过失,表示这个,这叫做「太沉」。「远离非处恶作故」,那叫做「太浮」。这是两个。这个「太沉」,就是沉没。譬如说这个水,鱼沉没到下面去了,你不容易看得见;若是浮在水面上,你就容易看见了。所以「太浮」是很显着的意思;「太沉」是微细、不容易觉知的意思。「此颂显示远离微劣恶作」,叫做「太沉」;「远离非处恶作」,就是「太浮」。「远离失念故」,太沉也好,太浮也好,总而言之你失掉了正念,你才有过失的。「于究竟时及方便时,修行梵行皆得清淨」,这个「究竟时及方便时」,就是你做那一样善品加行,譬如说是你静坐,或者是读经,或者是拜佛,或者是做什麽事情。「究意时」,就是由开始经过中间到最后,都让它清淨,这叫做「究竟时」;「修行梵行皆得清淨」。「方便时」,就是一开始到中间,这是方便的时候;最后就是究竟园满了。这两个时间,你都要求自己修行梵行,就是持戒,「皆得清淨」,这样意思。

  《披寻记》六○八页:

  非太沉太浮恒善住正念等者:微劣恶作,是名太沉。非处恶作,是名太浮。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二卷八页)。于三世中,无有失念,遇有毁犯,如法还淨,是名恒住正念。依止正愿,安住具戒,名根本淨。轨则所行,皆悉圆满,名眷属淨。馀文易知。

  「非太沉太浮恒善住正念等者:微劣恶作,是名太沉」,就是微细的过失,叫做「太沉」。这个微细的过失,譬如说小小的过失你犯了,你心裡面无所谓,没有关係,你不去发露忏悔,那就叫做「太沉」。这小小的过失,别人不知道,只有你自己心里知道,那麽这就是叫做「太沉」,这样意思,「是名太沉」。「非处恶作,是名太浮」,「非处恶作」是什麽意思呢?譬如说是执着有我见、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那麽这都是不合道理的地方,这是一种烦恼。这个身见,譬如说就是我见,执着有我,或者执着我是常,是常恒住不变异的,或者执着我是断灭的,这些邪知邪见,这些恶见,你心裡面有忍可的意思,那就叫做「太浮」,这是不对的。「非处」,就是不合道理的境界,你在这个地方违犯了,有过失,那就叫做「太浮」。「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二卷八页)」。「于三世中,无有失念」,这就是究竟的意思,「究竟时」。「遇有毁犯,如法还淨」,偶然地你有毁犯,你能够如法如律的忏悔还淨。「是名恒住正念」,这是恒善住正念。「依止正愿,安住具戒,名根本淨」,根本眷属淨,根本淨、眷属淨,这个「根本淨」怎麽讲呢?「依止正愿,安住具戒」,「依止正愿」,就是你想要得圣道,你出离生死,想要得无上菩提,想要得涅槃,这个正愿,安住在具戒上面。「名根本淨」,这就是根本的戒法清淨了。「轨则所行,皆悉圆满,名眷属淨」,这就是微细的戒,就叫做「轨则所行,皆悉圆满」,叫做「眷属淨」。「馀文易知」。

  瑜伽师地论卷十七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二

  未三、远离懈怠放逸(分二科) 申一、总显义

  应发勤精进,常坚固勇勐,恆修不放逸,五支善安住者:此颂显示由被甲方便无退精进故;修习五支不放逸故;令所修学,清淨殊胜。

  「应发勤精进,常坚固勇勐,恆修不放逸,五支善安住者」,这是第三科「远离懈怠放逸」,分两科,第一科「总显义」。

  「此颂显示:由被甲方便无退精进故;修习五支不放逸故;令所修学清淨殊胜」,这样意思。这个颂的意思,「显示由被甲方便无退精进」,这个「被甲」什麽意思呢?这是说个譬喻,古代的战争,将军带上盔甲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不会受到伤害的意思。这表示什麽呢?表示佛教徒,先要有誓愿、有愿力,我想要受戒,我想要持戒清淨,你有这样坚定的意愿,那就叫做「被甲」。

  被甲精进、方便精进、无退精进,这是三种精进,这个「应发勤精进」,这句话就是「被甲精进」的意思;你要发愿,我要精进的修学戒法,那就叫做「被甲精进」。「方便精进」,就是採取行动,前面「被甲精进」是发愿,发了愿以后,你就有行动去做这件事,那叫做方便。「无退精进」,就是遇见困难的时候,你不退转,你不会因为困难,我退下来,我不做了,不退,那叫做「无退精进」;另外一种无退精进,小小有一点成就,还没有完全成功,你还不会停下来,继续向前进,继续的修学圣道,这叫「无退精进」。这里面「应发勤精进」,这是「被甲精进」;「常坚固勇勐」这叫做「方便精进」;「恆修不放逸」就是「无退精进」,分这麽三句。「修习五支不放逸故」,这底下这一句「五支善安住者」这一句,就是修习这五法,你不放逸故。「令所修学清淨殊胜」,你能这样做,就使令你所学的戒法,是清淨的、是特别殊胜,这样意思。

  这是「总显义」,底下第二科「出五支」。

  申二、出五支

  五支不放逸者:谓去、来、今先时所作,及俱所行。

  「五支不放逸者」,是什麽呢?什麽五支呢?「谓去、来、今先时所作,及俱所行」这五支,一个是过去,一个未来,一个现在「先时所作及俱所行」这五支。这五支你都做得到,而不放逸,就是令所学,「令所修学清淨殊胜」了。

  《披寻记》六○九页:

  应发勤精进常坚固勇勐等者:此中精进略显三相:谓被甲精进、方便精进、无退精进。如次义显起发圆满故,常恆无间故,心无下劣故;配释颂文, 随义应知。又不放逸五支所摄:一、前际俱行,二、后际俱行,三、中际俱行,四、先时所作,五、俱时随行。如菩萨地释。(陵本四十卷六页)

  「应发勤精进常坚固勇勐等者:此中精进略显三相」,三个相貌,「谓被甲精进、方便精进、无退精进。如次义显起发圆满故,常恆无间故,心无下劣故」,这是解释那三句。「应发勤精进」,这是起「发圆满故」。「常恒无间故」,这是「常坚固勇勐」这一句。「心无下劣故」,这是「恒修行不放逸」。

  「配释颂文, 随义应知。又不放逸五支所摄:一、前际俱行,二、后际俱行,三、中际俱行,四、先时所作,五、俱时随行。如菩萨地释。(陵本四十卷六页)」,那麽这叫做五支。「前际俱行」,就是过去,过去的时候,我如果有违犯戒律的时候,我发露忏悔清淨,那叫做「前际俱行」。二、「后际俱行」,就是将来,将来我如果失掉了正念,我有了违犯,我也发露忏悔,恢复清淨,这叫「后际俱行」。三、「中际俱行」是现在,现在有违犯的地方,我也发露忏悔,恢复清淨,这样的不放逸,一直的和自己其它的功德同时的修行,这叫做「俱行」。四、「先时所作」,这先时所做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自己先发愿,我将来决定受持清淨戒法而不毁犯,发这个愿。不管什麽情形,我要持戒清淨,这样子这叫做「先时所作」。五、「俱时随行」,就是指现在这个时候,刹那刹那都是现在,依据自己以前发的愿,一直的守护这个清淨戒法而不毁犯,那叫做「俱时随行」。这是如〈菩萨地〉解释,这叫做五支,「五支善安住」。「应发勤精进,常坚固勇勐,恆修不放逸,五支善安住」。

  这是第三科「远离懈怠放逸」。这底下第四科「远离摄受贪欲」,这裡分二科,第一科「举颂」。

  未四、远离摄受贪欲(分二科) 申一、举颂

  当隐自诸善,亦发露众恶,得诸衣服等,麤妙皆欢喜,少随于世务,麤弊亦随转,受杜多功德,为寂离烦恼者:

  这是两个颂,底下「释义」。

  申二、释义

  此二颂中,显示远离眷属贪欲,多欲不知足因故;及远离多欲不知足障淨学因故,学得清淨。

  「此二颂中,显示远离眷属贪欲,多欲不知足因故」,这个显示「远离眷属」,这话是什麽意思?就是出家了,从自己亲爱的人远离了,就是出家了;远离眷属的贪欲,爱着自己的眷属,现在远离了眷属。这个「多欲不知足」,这个你要和眷属常在一起,你的欲就会多,老是不知道满足,总是嫌少。「多欲不知足」,这是多欲不知足的一个因,就是和眷属在一起,会有这种过失。

  「及远离多欲不知足」,前是远离多欲不知足的因,然后再「远离多欲不知足」,心理不要有多欲,要知足。「障淨学因故」,为什麽多欲不知足,这样的事情要远离呢?「障淨学因故」。障碍你清淨戒学的因,你要有多欲不知足,就使令你的戒学不容易清淨。如果你能够远离的话,「学得清淨」,这个戒就得清淨。

  《披寻记》六○九~六一○页:

  当隐自诸善亦发露众恶等者:此中初颂,前二句显示远离眷属贪欲,非不出家能成办故。后二句显示远离多欲及不知足。〈声闻地〉说:沙门庄严,少欲喜足,翻彼应知。后颂显示远离多欲不知足,为淨学障,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少随世务。于衣食等,若得麤弊,便自支持,是名麤弊随转。为断除贪故,受杜多功德。

  「当隐自诸善亦发露众恶等者:此中初颂,前二句显示远离眷属贪欲,非不出家能成办故」,为什麽要远离眷属贪欲呢?这个持戒清淨,要不出家,是不能成功的;要不出家,这件事是办不到的。这个《披寻记》的作者韩清淨,他是个在家居士,他现在还说了这句话了,你不出家,这个戒很难得清淨,「非不出家能成办故」。

  这个后二句「得诸衣服等,麤妙皆欢喜」:「显示远离多欲及不知足」。多欲,贪求很多、很多东西,多欲;得到了以后还不知足,还要继续贪求,这是「多欲」。「(声闻地)说:沙门庄严」,这个出家人以什麽为庄严。在家人穿的衣服也好、饮食也好、住处也好、坐的车也是好的,一切一切都是庄严的。那麽出家人以什麽为庄严呢?「少欲喜足」这是出家人的庄严。「少欲喜足,翻彼应知」,这和在家人不同。

  「后颂显示远离多欲不知足」,就是「少随于世务,麤弊亦随转,受杜多功德,为寂离烦恼」,这是后颂。「后颂显示远离多欲不知足,及淨学障」,就是障碍你持戒清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少随世务」,这个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这三句叫做「少随世务」。这一切的杂事,不是完全没有事情,因为我们有生命的存在,你就是要有事情,但是要尽量的减少、尽量的减少,那叫做「少随世务」。「于衣食等,若得麤弊」,衣服、饮食、卧具,这些得到的东西,不是好;衣服也不好,饮食也不好。「便自支持」,自己用这个粗弊的衣服、饮食来支持自己,「是名麤弊随转」。

  「麤妙皆欢喜」。妙的欢喜,好的衣服、饮食,我欢喜;不好的也欢喜,这样子。「少随于世务,粗弊亦随转」,这样子的意思。「为断除贪故,受杜多功德」,这个「杜多」,旧的翻译叫头陀;头陀翻作中国话,翻个抖擞。这衣服有了灰尘,你摇动摇动,这个灰尘就掉下去了。这个「杜多」,就是在衣食住上不要有执着,爱着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那就是有了尘垢了、污染了。若受这个十二头陀行,就把这些执着心都去掉了,是这样意思。也翻作淘汰,这个「杜多」翻作中国话,叫淘汰。也翻作浣洗,衣服有了尘垢,你把它洗清淨;我的身口意,在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上你有了执着就是不清淨,要用这样的方法去掉自己的执着,这样意思。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2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