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0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0
申二、正直见(分三科) 酉二、释义(分四科) 戌三、远离诳谄 远离诳谄故:其见正直,是正直类,如其圣教而正修行,如其真实而自显发。 这是说明薄尘行者的相貌。薄尘行者的相貌,最初是没有严重的障,没有严重的障碍,就是没有业障、烦恼障、异熟障。第二科说它是最初清淨,最初清淨里边有善淨戒、有正直见;正直见里边,第一是标相,第二科是释义,释义里边分四科,第一科正直见的相貌,第一个相貌是淨信相应、第二个是胜解相应,这二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远离诳谄。薄尘行者他对于佛法,已经成就了正见。这个正见,第一个是淨信,第二个胜解,还有第三种功德就是远离诳谄。怎麽叫做「远离诳谄」呢?他要成就了远离诳谄,那才是有正直见的。远离诳谄是什麽意思? 「其见正直,是正直类」,「见」这个字实在就是智慧,他的智慧没有错误,所以叫做「正」。当然这个人是佛教徒,但是他可也不是圣人,现在还不是圣人;虽然不是圣人,但是他也能够修无我观,也能够从文字上通达诸法无我的道理,在这一方面,所以叫做正直。「是正直类」:薄尘行者本身是凡夫,但是他现在的正直的程度,是圣人的正直的一类,彼此是相似的;他的正见的智慧和圣人是同类,就是彼此相似,但是他不是圣人,可是有点相似。 「如其圣教而正修行」:这个人有这样的正见,那麽他一天的身口意业是怎麽一个情况呢?「如其圣教」:就同于他所学习的圣教,而能够不懈怠、能够时时地修行圣道,这个人;他不是口头说说就算了,他能够正修行,修行其实就是改造自己,去掉内心的污染,这样子叫做正修行。 「如其真实而自显发」:他还有这样的功德,正直见有这样的相貌;就是如他真实的情况显发出来,他不是介绍自己的时候说过了头,不会那样子。但是另外还有一个意思。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四页: 如其真实而自显发者:谓如有犯,如实发露速疾悔除故。 「如其真实而自显发者:谓如有犯」,就是假设他有违犯了戒律;「如实发露速疾悔除」:他就能够如他真实的情况,他犯了那一条戒,就真实地坦白出来;「速疾悔除」就很迅速地忏悔,灭除他犯戒的罪过;这就叫做远离诳谄,是这样意思。 戌四、善思加行 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故,于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等义,善正思惟、善正筹量、善正观察。由是为因,无惑无疑,远离二路,逮得升进。 又有第四种功德,薄尘行者的正见,有第四种功德,是善思加行。 「善思法义无惑无疑」:这位薄尘行者他能够…「善」就是当「能」字讲,他能思惟法、能思惟法的义。「法」就是语言文字叫做法,文字里边有所诠显的道理叫做「义」;这个法和义在他心里面,佛法的义,他常能在心里面思惟;「无惑无疑」:对于能诠显一切义的法「无惑」,对于所诠的义也没有「疑」,他就很肯定地,所以没有疑惑。这个「惑」:是无知的意思,不明白叫惑;「疑」:是明白多少,而心里面没有信心叫疑。现在这位薄尘行者对于佛法的义也无惑、也没有疑。 「加行出离故」:他这个人怎麽会有这麽好的程度呢?就是他学习了佛法以后,他又努力地去修行,所以就能从这个疑、从这个惑里边解脱出来了,不为惑、疑所覆盖、所障碍。 「于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等义,善正思惟、善正筹量、善正观察。」这个,「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故」,这等于是标;下面这一段就是解释前面这几句话。怎麽叫做善思法义呢?「于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等义」。一切法就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法;这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是无我的,这就叫做义,就是这个法所诠显的义。 我们钝根人就是要从经律论的文字,从这里去阅读,或者听人家讲解,然后什麽叫做无常、什麽叫做苦、空、无我,这样去明白这件事。但是利根人他看见花开了、花谢了,他就知道无常、苦、空、无我的义,倒不是非要有人讲,他不是一定的;他就看地震了、山坠下来了,他就知道无常、苦、空、无我,看见这个人老病死了,他就知道这是无常、苦、空、无我,是这样意思。 「善正思惟、善正筹量、善正观察」这三句就是闻思修。他或者是由听闻、由听人讲解,或者自己阅读、或者读有文字的经、或者是山河大地、人的老病死,他一接触这个境界,他就能正思惟,也还就是思惟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的义。 「善正筹量」:也是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善正观察」也是,但是这就是闻思修的不同。「善正思惟」是闻所成慧,「善正筹量」是思所成慧,「善正观察」是修所成慧,这是从三种智慧来分别善思法义的道理。我们初开始是从闻慧这里可以思惟法义,再进一步就是思慧,再进一步就是修所成慧,所以这个慧,虽然同样是慧,但是有深浅的不同。 「由是为因,无惑无疑」:由于这位薄尘行者他有闻思修的智慧,以此为因,因为他具足了三种智慧,所以他对于佛教的法义,「无惑无疑,远离二路」。「二路」:这是好的、是坏的?就是疑惑的意思,疑惑是这样子、是那样子;有是、有非;有善、有恶,各式各样的疑惑,叫做二路。现在无惑无疑了,所以「远离二路」。 「逮得升进」:这个薄尘行者,「逮得」就是获得,获得了前进的能力,他有前进的能力。譬如说我们钝根人就是停留在闻所成慧的境界,你向上进步,应该去閒居静处,息诸缘务,专精思惟,经本这麽讲可以,但是你要这样做是不行,他不能做,就是不能向前进步。现在这个人有闻慧、思慧、修慧,他有能力前进到圣道的境界,到圣人的境界,所以这是说他善思加行,薄尘行者有这样的功德。这是这四段,第一段是淨信相应、第二段胜解相应、第三是远离诳谄、第四善思加行。 酉三、结名 由此四相,先所说见,名正直见。 由前面说这个四个相貌,「由此四相,先明说见」,先所说那个见,就叫做「正直见」。这正直见是这样的意思。 午三、资粮已具(分二科) 未一、指广 资粮已具者:广说资粮,如前应知。 这是第三科资粮已具。这个薄尘行者,第一科是没有重障,第二科是最初清淨,现在是第三科资粮已具。「广说资粮。如前应知」:圣道的前方便就叫做资粮,现在这位薄尘行者他的资粮已经具足了。是什麽资粮呢?「广说资粮,如前应知」,像前边二十二卷二页那里说过了。 未二、略说(分三科) 申一、标 略有四种。 第一科是指广,现在第二科是略说。略说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略有四种」,这是标出数目来。下面就是列出来名字,第二科。 申二、列 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三、先世资粮。四、现法资粮。 申三、释(分四科) 酉一、福德资粮 福德资粮者:谓由此故,于今获得随顺资具,丰饶财宝;遇真福田,为善知识;离诸障碍,能勤修行。 这是第三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福德资粮。 「福德资粮者:谓由此故,于今获得随顺资具」,「谓由此故」:就是由于这个人有福德的原因,所以「于今获得随顺」的资粮。他现在他也没有去生产,他就获得随顺圣道的资具,修学圣道也需要有些资粮的,他就成就了随顺的资具。「丰饶财宝」:就是很丰富、很多的财宝,他有很多财宝。或者说「于今获得随顺资具」,就是衣食住的这些事情。 「遇真福田,为善知识」:前面是生活所需,下面是修道的时候,也要有善知识。遇见真实的福田,真实的福田应该说是圣人,像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些圣人。你在他那里栽培了,就能令你得大福德;就像那个田地,你种上穀种了,到秋天的时候就有收穫,遇见这个真福田、这位圣者为你的善知识,为你圣道作善知识。 「离诸障碍,能勤修行」:生活所需也都具足了,修学圣道所需的善知识也具足了,「离诸障碍」:远离了很多很多的圣道的障碍,他没有这些障碍,很顺利地就可以用功了;「能勤修行」:他能够不懈怠,他能精进地用功修行,这就叫做「福德资粮」。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五页: 于今获得随顺资具等者:谓如出家获得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随顺淨命,正修梵行,是名随顺资具。生豪贵家,财宝具足,是名丰饶财宝。若生圣处,贤良正至善士皆往游涉,能为善友,具善友性,是名遇真福田,为善知识。离三重障,圣道得生,是名离诸障碍,能勤修行。 「于今获得随顺资具等者:谓如出家」:这就是说这个人出了家,出了家以后,他能「获得如法」的「衣服」;出家人这样的衣服是合法的、那样的衣服不合法;他得到了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饮食」、如法的「坐卧具」,还有「病缘」的「医药。随顺淨命,正修梵行」。「随顺淨命」,就是你的衣服、饮食、卧具这一些所需的,都是很如法的,这叫做淨命。这样子你的生命就是清淨的。如果用非法的手段,你去取得了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那就不是淨命了。得到了随顺淨命的这一些生活所需,还能够正修梵行,修学圣道,「是名随顺资具」。 「生豪贵家,财宝具足」:这一位薄尘行者是什麽情形呢?因为过去生有栽培,今生他就生到豪贵的家庭里面,那麽财宝是具足了,「是名丰饶财宝」。 「若生圣处,贤良正至善士皆往游涉」:这个说他受生的这个地区,这个地区是圣处,他生到有圣人的地方,那些圣人是谁呢?就是贤良正至这都是圣人,这些善士;「皆往游涉」:都到这个地方来走一走。「能为善友,具善友性」:这个圣人能为你作好朋友,这个圣人具足了善友的心性,就是有大慈悲、有大辩才、有甚深的三昧,种种的善友性,「是名遇真福田,为善知识」,是这样子。 「离三重障,圣道得生,是名离诸障碍」:这位薄尘行者他远离了烦恼障、业障、异熟障这三种障碍;「圣道得生」:又遇见了这麽多,有这麽多的福德因缘,他能够精进用功修行,他这无漏的戒定慧的圣道就得以现前了,是名「离诸障碍,能勤修行」。这是说福德资粮。下面第二科智慧资粮。 酉二、智慧资粮 智慧资粮者:谓由此故,成就聪慧,有力有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获得随顺法教义教、教授教诫。 由于这个薄尘行者,由于他宿世的栽培,有智慧,带到这一生来,他这一生就是成就了聪慧。「聪」是耳聪,实在就表示前五识都是很明利的;「慧」就是第六意识有大智慧。这个聪慧有什麽好处呢?「有力有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就是他有这个力量。力和能有什麽不同?没有发生作用的时候叫「力」,发生作用的时候叫「能」。说那人坐在那里什麽事也没有做,但是那个力量很大,他那个智慧要发生出来,就不得了!什麽力能呢?「解了善说恶说法义」:他若遇见一个人在那里宣扬佛法、遇见一个人在那里颠倒说法的时候,他若去听一听,他就能明白这个人说得对、这个人说错了,这个人说的是有罪过的、这个人说的是有功德的。 这个「善说恶说法义」这件事,粗显的事情谁都容易知道。很粗显的事情,杀盗YIN妄是恶事,修戒定慧这就是善说是善法,谁都容易明白;但是深奥了一点,就不是容易,你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你要有智慧才能知道的。现在说具足智慧资粮的这个薄尘行者他有这样的大智慧「解了善说恶说法义」。 「获得随顺法教义教、教授教诫」:他这个人当然善根的栽培不只这一生,前生栽培得很多了,所以他就和这些有缘的人都能聚会,获得了随顺法的教授,法教和义教。前面说过,法就是教,就是诠显佛法义理的语言文字,这样的文字由善知识来教授你叫法教;语言文字里边有义,有深义、也有浅义,也用语言文字来教授你、教导你,叫做义教。有法教、有义教。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在闻所成慧的时候是偏于法教;到思所成慧时候就有义了;到了修所成慧的时候,是在禅定里面的境界,通达一切法、通达一切义,思惟观察一切法义。所以这个法和义由闻思修三慧来分别,是有不同的相貌的,还有教授和教诫的不同。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五页: 获得随顺法教等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名随顺法教。真义理门,是名随顺义教。随顺教授教诫,如前已说(陵本二十五卷四页)。 「获得随顺法教等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名随顺法教」:苦集灭道这样的文字,是名随顺法教。「真义理门,是名随顺义教」:苦里面也有义,集灭道里边也有义,这些义是以什麽为门呢?门就是入,能从这里悟入,就是以语言文字为义理的门;若没有语言文字,我们不能明白道理,所以语言文字是门。 这样说呢,我们说离文字相,就没有门了;没有门你怎麽能够明白义呢!这样的话,就是指我们初学习佛法的人,初学佛法的人是这样子,没有语言文字不行,没有语言文字,我们就不能悟入圣道,不能够悟入第一义谛,不能转凡成圣了。一定须要有语言文字作门,我们才能明白,这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才能知道这件事的。 禅宗说离文字相,也是对,但是那指甚深的、高程度的修行人说的,那就是到了修所成慧以上的境界可以;在闻思慧的人不可以没有文字,不可以没有文字的!我想,禅师的语录上,你一说话他就要打你香板了,我看他们可能就是形容这个意思。是没有语言文字的,是有这个意思。但是这件事你普遍地对一切人都这样教授佛法,禅宗非衰微不可的!因为谁有这个程度呢!多数人没这个程度啊!所以后来也只好参话头了! 这个「真义理门,是名随顺义教。随顺教授教诫,如前已说(陵本二十五卷四页)」,我们已经学习过了。 酉三、先世资粮 先世资粮者:谓由宿世积集善根,于今获得诸根成熟。 前面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说完了,这说到第三,有先世的资粮。 「谓由宿世积集善根」:说是这个薄尘行者他怎麽会有这麽多的福德智慧呢?「谓由宿世」:前一生,前一生多数是指这一生的前一生;前一生也可能很多生,也可能是,但是多数是就这一生的前一生。你前一生栽培了很多的善根,那麽今生又再来人间的时候,你的宿世,你前一生栽培的善根,现在又出现了,他好像很容易地就有很多功德;不像我们这个钝根人学了多少年了,还迷迷煳煳地,不是那样子。 如果你前一生栽培善根,第二生跑到地狱去了、跑到地狱饿鬼畜生去,或者几千年、几万年又再来人间,前生的栽培也是在那里,但是就是难,不容易现,就是难一点。这个难也是相对地说,前一生你是出家人,你这个戒定慧有很多栽培,今生再来人间,就是很容易地就是达到高尚的境界;若是前一生在三恶道里面,今生来,就可能会困难一点。这里面的问题就是有剩馀的业障,你在三恶道里受苦的时候,消除了很多的业障了,但是剩馀了多少,那个业障不足以令你到三恶道去,那只好又带来人间,带来人间还有点业障;你若用功修行的时候,他就有障碍;你须要拜忏,有善知识告诉你要拜忏,等到业障一消除了,不得了!善根又来了! 所以「先世资粮者」,多数指前一生;可能你的栽培善根不只是一生,多少生,连续地来到人间有佛法的地方栽培善根。「谓由宿世积集善根,于今获得诸根成熟」:前生你对于佛法栽培善根,有信、进、念、定、慧,你栽培了这样的善根;「于今获得诸根成熟」:来到今生的时候,自然是又遇见佛法了,遇见佛法了,还是佛法僧的境界,你宿世的善根就成熟、就出现了。成熟了的时候,譬如这个生果,橙子或者苹果熟了,熟了就是可以受用了,就是可以得圣道了。这个时候的善根有能力得入圣道,这叫做成熟。 酉四、现法资粮 现法资粮者:谓于今世有善法欲、诸根成熟、具戒律仪、及根律仪,如前广说。 「现法资粮者」,这是第四现法资粮,「谓于今世有善法欲」:就是说这个薄尘行者前一生栽培了很多的善根,今生再来人间,善根就成熟了。善根成熟了是什麽现象呢?「谓于今世有善法欲」:这个善法就是佛法,对佛法的戒、定、慧的善法,生欢喜心。其实在前面有解释过善法欲,善法欲是什麽?就是要出家,他就想要出家。「诸根成熟、具戒律仪」,他一出了家,他宿世的善根就出现了,在佛法里面一熏习就出现了。「具戒律仪」:他表现于外的相貌就是他具足了戒的律仪,他自然持戒清淨;「及根律仪」:他受了具足戒之后,戒是清淨的,而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清淨的,「及根律仪」。「如前广说」,前面圣道资粮那里也提过,说了很多。 午四、多清淨信(分二科) 未一、略说(分二科) 申一、举大师 多清淨信者:谓于大师所,无惑无疑,深生淨信,及以胜解。 第三科是资粮已具,现在是第四科,多清淨信。 「谓于大师所,无惑无疑」:说这个薄尘行者这个人,他「多清淨信」。怎麽叫多清淨信呢?「谓于大师所」:就是谓于佛陀,于佛陀这里「无惑无疑」,他对于佛没有惑、也没有疑。「深生淨信」:他很深刻地生出来清淨的信心,这个薄尘行者他对于佛陀。「及以胜解」:这个胜解,就是对于佛的认识,他那个信心是不可动摇的,叫做「胜解」;别人去毁谤佛,对他是无效的,他还是信佛,「及以胜解」。我们对于佛,我们的信心不那麽强,那就没有达到胜解的力量,别人一说佛教的坏话的时候,哎呀,是吗?是这样子?就没有信心了。现在这「胜解」,「胜」就是有力量的、你有力量的认识,不可动摇! 申二、例法等 如于大师,于法、于学,亦复如是。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大师,第二科是例法等。 「如于大师」,对于佛陀,你能「无惑无疑,深生淨信,及以胜解」,那麽「于法、于学,亦复如是」。也是无惑无疑,深生淨信,及以胜解。这个「法」,就是佛陀所宣说的圣教,苦集灭道也是法。「于学」: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亦复如是」。 未二、指广 其馀广说,如前应知。 这里边还有很多的功德,像前面说过。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六页: 于法于学等者:法,谓四圣谛法。学,谓三无漏学。于诲于证,名馀广说。如前三摩呬多地说应知(陵本十一卷五页)。 「于法于学等者:法,谓四圣谛法」,苦、集、灭、道四圣谛。「学,谓三无漏学」,这前面也讲过了。「于诲于证」,诲就是教诲,教诫、教授这就是诲;「于证」,就是所证的诸法寂灭相、这个涅槃的境界,这叫做「名馀广说」。对于这些法也都是无惑无疑深生淨信及以胜解,「如前三摩呬多地说应知(陵本十一卷五页)」,看看那个文就知道了。 午五、成就聪慧 成就聪慧者:谓由此故,于法于义,速能领受;经久远时,于法于义,能无忘失;于法于义,速能通达。 「成就聪慧者」,前面是第四科多清淨信,现在是第五科成就聪慧者。「谓由此故于法于义,速能领受」:这个薄尘行者宿世有栽培,所以今生他有智慧,由于他有智慧,所以对于佛法的法义,「速能领受」:很迅速地就能够信受。你若相信佛教的法义,就能入到你的心里面去,就是领受了。 「经久远时,于法于义,能无忘失」:经过很久啊,你所领受的、你所信受的法义能够不忘念、不忘失,这是念力;念阿弥陀佛的念;他有信,这一句话表示他有念力,念力特别强;像我们若学习了多少佛法,没有过几天就忘了,这就是念力不够。而这位这位薄尘行者不是,「经久远时,于法于义,能无忘失」。「于法于义,速能通达」,这是智慧了。前面「速能领受,经久远时,于法于义,能无忘失」,这还都是闻慧;下面「于法于义,速能通达」,这是思慧和修慧,能通达那个法的义。 午六、具诸福德 具诸福德者:谓由此故,形色端严,众所乐见,发清淨信,无病长寿,言辞敦肃,具大宗叶,众所知识,成就大福,多获衣等诸资生具,为诸国王及大臣等供养、供敬、尊重、讚歎。 「具诸福德者,谓由此故,形色端严。」这是第六科具诸福德。「谓由此故」:由此福德故,「形色端严」:他的身形、色相端正庄严;「众所乐见」很多人愿意同他见面。「发清淨信」:看见他以后,就能令你发出来清淨的信心,不是白见面的。 「无病长寿」:这位有福德的人他身体也没有病,四大调和、寿命很长。「言辞敦肃」:他说出来的话敦厚,不是那麽刻薄地说那种话。「肃」:就是肃淨,也有清淨的意思;他说出来的话很清淨、不污浊、不污秽。「具大宗叶」:他这个人是在一个大家庭里边,像一棵大树有很多的枝叶,这个大家庭里面的人,这个「宗」就是族姓,他这个族姓里边的人特别多。 「众所知识」:这个薄尘行者,很多人都认识他,闻名曰知,见面曰识。「成就大福」:成就了很多的福。「多获衣等诸资生具」:什麽叫做福呢?就是「多获」,他得到了很多的衣服、饮食这些资生之具。「为诸国王及大臣等供养、恭敬、尊重、讚歎」。这是具诸福德。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六页: 具诸福德等者:此中略显成就福德异熟。形色端严众所乐见:当知此以惠施光明鲜淨衣物为因。由是令他发清淨信。无病长寿:当知此以惠施饮食、及于众生不加伤害为因。言辞敦肃:当知此以远离四种不善语业为因。具大宗叶:当知此以捨离憍慢为因。众所知识乃至尊重讚歎:当知此以供养三宝及诸尊长为因。 「具诸福德等者:此中略显成就福德的果报」,异熟就是果报,成就了福德的果报。「形色端严众所乐见:当知此以惠施光明鲜淨衣物为因」:你布施了光明,以光明作布施。布施灯,在佛前供一个灯,或者是很多人须要这个地方有光明,你能布施个光明;或者布施鲜淨的衣物,新鲜清淨的衣物;布施很新鲜、很清淨的一个苹果,这些事情。你有这样的因缘,你就会得到了形色端正众所乐见,会有这个果报。「由是令他发清淨信」:由于你有这样的果报,别人和你见面了,也就会对于佛法发清淨的信心。 「无病长寿:当知此以惠施饮食」:你能布施饮食、「及于众生不加伤害为因」,所以你就会无病长寿,是这样意思。「言辞敦肃:当知此以远离四种不善语业为因」:你不说谎话、不说离间语、不说绮语、不恶口不说暴恶语,你就会言辞敦肃了。「具大宗叶:当知此以捨离憍慢为因」:你若是憍慢,你的朋友就会少了;你朋友少了,你这个家族人口就少,当知此以捨离憍慢为因。「众所知识乃至尊重讚歎:当知此以供养三宝及诸尊长为因」,是这样意思。 午七、具诸功德 具诸功德者:谓本性成就极少欲等种种功德,如前所说沙门庄严,应知其相。 这是第七科具诸功德,怎麽叫做具诸功德呢?「谓本性」:就是他的本心,「性」者心也,他的本心「成就」的「极少欲等种种功德」,如前文说了,就是「沙门庄严,应知其相」那一段文里头。 巳三、总结 如是等类,应知是名诸薄尘行补特伽罗行相差别。 这是总结这一段。 子十四、补特伽罗异门(分三科) 丑一、徵 云何补特伽罗异门? 这是第十四科,补特伽罗异门,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补特伽罗异门」呢?就是从不同的立场说出不同的人,各式各样的人不同。这是徵,下面第二科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释(分四科) 寅一、标 谓有六种。 有六种不同的人,不同的众生。这是标出数来。 寅二、徵 何等为六? 下面第二科,「何等为六?」这是徵,是问。下面第三科就是列出来名字。 寅三、列 一、沙门。二、婆罗门。三、梵行。四、苾刍。五、精勤。六、出家。 「一、沙门」,这也是一种补特伽罗,第二种补特伽罗是「婆罗门」,第三种是「梵行」,第四个是「苾刍」,第五是「精勤」,第六是「出家」,这是六种人。这是列,下面第四科解释,解释分六科,第一科是解释沙门。解释沙门里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寅四、释(分六科) 卯一、沙门(分四科) 辰一、标 第一沙门,复有四种。 六种补特伽罗里面,第一种是沙门,沙门还有四种不同的沙门。这是标。 辰二、徵 何等为四? 第二科是徵,「何等为四?」这是徵,下面第三科列。 辰三、列 一、胜道沙门。二、说道沙门。三、活道沙门。四、坏道沙门。 这是列出来四种沙门的名字,下面第四科解释这四种沙门;分两科,第一科辨种类,辨这四种沙门的类别不同;又分两科,第一科第一义,就是第一种义理的解释。 辰四、释(分二科) 巳一、辨种类(分二科) 午一、第一义(分二科) 未一、略标 当知诸善逝,名胜道沙门。诸说正法者,名说道沙门。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门。诸行邪行者,名坏道沙门。 先解释胜道沙门,第一科是第一义,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略标出来这四种沙门的意思。 「当知诸善逝,名胜道沙门。」这个「逝」这个字,就是你到另一个地方去,逝者去也,你到另一地方去叫做「逝」;你去得好,你到那地方很好,叫做「善逝」。所以你到涅槃那里去,这是很好,这个地方是安乐自在,没有老病死苦,这是善逝。这「逝」又当消灭了,也叫做逝;这个人他灭出去一切的贪、瞋、痴的烦恼,也叫做善逝;灭除一切烦恼、灭除一切苦,也叫善逝。 「当知诸善逝,名胜道沙门」:就是具足了很多功德的人。佛有十种圣号,善逝是其中的一种,称佛为善逝。这样说,佛叫做胜道沙门,当然这样说是特别高了;可是这里边也应该包括阿罗汉、辟支佛也是在内的,这些人都叫做「胜道沙门」。 「诸说正法者,名说道沙门」:能为众生宣扬正法的人,叫做说道沙门,这也是指圣人说的,指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说的,名「说道沙门」。 「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门」:「诸修善行者」这个人不是圣人,但是他相信了佛法,他能够修学戒、定、慧的善行,这叫做活道沙门。就是常常地精进修学圣道,这个道生起来了,就叫做活道。如果忽然间退了道心我不修行了,这个道就死了、就不是活了。这个活就是生的意思,圣道现起来,在你的身、口、意里面,有圣道的活动,那就叫做「活道沙门」。 「诸行邪行者,名坏道沙门」:这个凡夫他修行几天不修行了,那麽就是叫做坏道沙门。这是标,下面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诸善逝。 未二、随释(分四科) 申一、诸善逝 诸善逝者:谓已证得贪瞋痴等,无馀永尽。 这个人已经成就了,一切的贪瞋痴的烦恼没有剩馀地、全部地息灭了,那这叫做胜道沙门。 申二、说正法 说正法者:谓为调伏贪瞋痴等,宣说正法。 「说正法者」:这个说道沙门是谁呢?这第二科,「谓为调伏贪瞋痴等宣说正法」:这个人宣说正法的时候,这个正法,这个「正」是什麽?「正」是圣人,圣人所说法名为「正法」。这个宣说正法目的是什麽呢?就是为调伏贪、瞋、痴,我说正法目的,是使令人能够发心调伏内心贪烦恼、瞋烦恼、愚痴、疑惑、高慢、各式各样的烦恼的,这个目的是这样子,「为此目的而宣说正法」,这麽就是说道沙门。如果你另有希图,那就不是了。 申三、修善行 修善行者:谓为调伏贪瞋痴等,勤修正行。 修善行者叫活道沙门,是什麽呢?就是他听闻了佛法以后,他就能够用佛法来调伏自己的贪、调伏自己的瞋、调伏自己的愚痴等这些烦恼。调伏烦恼这件事,我们凡夫是有烦恼的,但是烦恼有时候不活动,不活动的时候心里比较清淨,你这时候修学圣道、修四念住、修止观,你就容易修得上来,就能调伏烦恼;若是烦恼已经现起了,你这个时候想修行困难、不容易。但是有的人在没有烦恼的时候,烦恼不活动的时候,你能够多静坐、修学四念住,这个四念住修学得有点力量了,但是还没得圣道。虽然没得圣道,烦恼来的时候能调伏,你这个正念能生起来,能把烦恼降伏了!那麽这个贪心也降伏了,瞋心、愚痴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样烦恼都能调伏。所以这里面说是「谓为调伏贪、瞋、痴等勤修正行」,应该包括这两个意思在内,那麽这就叫做活道沙门。 申四、行邪行 行邪行者:谓犯尸罗,行诸恶法。 「行邪行者」,这第四科,「谓犯尸罗,行诸恶法」:这个出家人他犯了戒,做了很多恶事,杀、盗、YIN、妄的事情,那麽这就是坏道沙门。这是第一个解释。现在下面是第二义,第二个道理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胜道沙门,分两科,第一科标名。 午二、第二义(分四科) 未一、胜道沙门(分二科) 申一、标名 又学无学,名胜道沙门。 这是标名。「学无学」:这个「学」,就是初果以上的圣人叫学,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这都是学,就是他能够学习圣道。「无学」,就是得阿罗汉道以后叫无学,但是这里边也包括辟支佛、包括佛在里边,叫做胜道沙门。前边说那个胜道沙门,「当知诸善逝者,名胜道沙门」,那就是专指无学说的;现在把有学的圣人也包括在内,「名胜道沙门」。这是标名,下边第二科释义。 申二、释义 以无漏道,摧灭一切见修所断诸烦恼故。 这个人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清淨的圣道,在他的心里面有清淨的圣道,就是无常、无我的智慧。有这样的智慧,能摧灭、能破坏一切见所断的诸烦恼、修所断的诸烦恼。这个见道所断的主要是萨迦耶见、戒禁取、疑这三种烦恼;修所断的一切烦恼,就是欲界的九品烦恼,色、无色界各有九品烦恼,能破坏这一切烦恼,所以叫做胜道沙门。 未二、说道沙门(分二科) 申一、标名 若无如来、及诸菩萨,为菩提故勤修正行,诸声闻众持三藏者,名说道沙门。 前面这个胜道沙门解释完了,现在说这个说道沙门。分两科,第一科标名。 「若无如来」:说是这个时期、这个时代,没有佛陀在这里,也没有菩萨在这里。「为菩提故勤修正行」:这个时候,这些佛教徒、这个佛教徒「为菩提故」,就是能发这个愿,我为什麽要修行呢?我想要得出世间圣人的智慧!你有这样的愿「为菩提故」是个愿。「勤修正行」是行,由愿而有行。有了愿以后,他能够精进不懈怠地修学戒定慧、修学止观,这样子。「诸声闻众持三藏者」:前面说没有佛陀、没有诸菩萨,那麽剩下来的就是诸声闻众,就是发出离心,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学习苦集灭道,想要出离生死得涅槃的这些人,叫「诸声闻众」。「持三藏者」:他心里面能受持佛陀说的经藏、律藏、论藏,这些语言文字的佛法,他能受持这个,当然也能为众生宣说,所以叫做说道沙门。 申二、释义 任持世俗法毘奈耶,转正法眼令不断故。 第二科是释义,前面是标名,下面第二科是释义。「任持世俗法毘奈耶」:这个「任持」就是住持的意思。这个世俗法毘奈耶,毘奈耶是律,是法与律;这个法与律是属于世俗的,就是文字的、文字的法、语言文字的佛法、语言文字的这个戒律,这些是属于世俗的,不是属于胜义的。胜义的,那是佛菩萨内心的世界的事情。「任持」:就是能住持,这个沙门他有能力能流通一切语言文字的佛法,能作这件事。或者说任持就是弘扬,我们平常说印刷,印很多经这也在任持之内了。 「任持世俗法毘奈耶」,怎麽样任持呢?「转正法眼令不断故」:他能够宣扬,宣扬这个世俗的语言文字的经律论,这个经和论都是法,加上毘奈耶的律。「转正法眼」:他能够宣扬佛陀的三藏教法,这个三藏教法是有什麽好处须要去宣传呢?是「眼」:就像人有眼睛似的,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有了眼睛的人看见这条道路很平坦、很安全,那麽我走这条路。如果这一条道路不平坦、有危险、有土匪、有虎狼恶兽,你不要走这条路,这是有眼。 这个佛的正法也就是佛的眼,也是告诉我们这是恶、这是善、这是出世间的圣道、这是无上菩提道,能指示我们、能开示我们三乘圣道,教我们能够发出离心,不要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流转了,所以这就叫做「眼」。正法是众生的眼睛,能令众生得到慧眼。这个慧眼在世间上不断的流传,令它不要中断,那麽叫做说道沙门。这个说道沙门当然是指圣人,不是指凡夫说的。 未三、活道沙门(分二科) 申一、标名 若诸异生补特伽罗,其性调善,为自利益,勤修正行;有羞有悔,爱乐正学;为得未得、为触未触、为证未证,勤修加行;有力有能,堪得未得、堪触未触、堪证未证,名活道沙门。 这是第三科活道沙门,分两科,第一科标名。 「若诸异生补特伽罗」:若是很多的凡夫,各乘异业而受生故,每个人有不同的业力,得不同的果报,有不同的虚妄分别心,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有各式各样的智慧,但是都是凡夫的时候,叫做「异生」。这样的人,「其性调善,为自利益」:在这个凡夫世界这里边,有的人在佛法里面有点栽培,他的心很调善,不是那麽样的颠倒迷惑。「为自利益」:为了自己成就圣道的利益「勤修正行」,精勤地修学戒定慧的正行,能这样用功的人。「有羞有悔」:他不是圣人,还是凡夫;虽然是凡夫,但是他有羞耻、有惭愧心。「有悔」:有错误了能忏悔。「爱乐正学」:爱乐佛法,能努力地去修学圣道。 「为得未得、为触未触、为证未证」:他为了得初果,这个初果还没得到,没得初果的圣道,没得的初果我想要得「为得未得」。「为触未触」:这二果、三果,我也没成就,但是我希望成就,「为触未触」。「为证未证」:阿罗汉道我还没有成就,但是我想要成就。所以这几句话:「有羞有悔、爱乐正学;为得未得、为触未触、为证未证」这几话是愿,是发愿,想要得圣道。「勤修加行」:是行,能精进地修学戒定慧的正行。 「有力有能,堪得未得」:前面是愿和行,你有愿而又能够修行的时候,你修行的时候,就会有成就。就有了功能,有了力能,什麽功能呢?「堪得未得」:堪者能也,能得未得的初果。「堪触未触」:堪者能也,能够接触未接触的二果和三果。「堪证未证」:你能够证悟四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是没证悟,现在能证悟。这个时候是说你能够成就,不是已经成就;你现在正在用功修行,有能力成就,这个时候叫做活道沙门。这个圣道在你心里面活动,你不断地修戒定慧,在你身口意上有戒定慧,但是还没有成圣道。 申二、释义 由彼现有诸善法暖,堪能生长圣慧命根,名活非死,是故名为活道沙门。 前面是标名,这是第二科释义。 「由彼现有」:由于那个薄尘行者现在「有诸善法暖」,他的身口意里面有善法的暖。暖是温暖的意思。古代的鑽木取火,在鑽的时候把这木头已经暖了;这个暖还不是火,但是它也是火的同一类的东西。火是热的,暖就是温暖,也和火是同一类的。这个暖继续增长,就会出来火了。火就譬喻是圣道,圣道的智慧。说这个人「由彼现有诸善法暖」:就是他在心里面常能修四念住,观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在奢摩他里面这样用功修行,他就有了暖了。这个时候的智慧不是凡夫智慧了,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接近圣人的智慧了!「堪能生长圣慧命根」:他有能力能够生圣慧命根,能够长圣慧命根。「名活非死」:这个圣慧的命根在你的凡夫的身口意里面生出来了,就是活了,而不是死了,「是故名为活道沙门」。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七页: 若诸异生补特伽罗等者:此与前别,前修正行通说凡圣一切位故。 「若诸异生补特伽罗等者:此与前别」,前面说的那个活道沙门,「前修正行通说凡圣一切位故」,那叫做活道沙门。现在这里没有说圣,这是说加行位的修行人,名之为叫做活道沙门,这有点差别。 未四、坏道沙门(分二科) 申一、标名 若诸犯戒补特伽罗,多行恶法,广说乃至实非梵行自称梵行,名坏道沙门。 这是第四坏道沙门,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名。 「若诸」苾刍不能持戒,「犯戒」,这种苾刍「补特伽罗,多行恶法」,他的身、口、意总是有很多罪过。「广说乃至实非梵行」:这个人不能持戒了,他不是梵行、不是淨行。「自称梵行」:但是他对人说他是修学圣道,怎麽怎麽地。「名坏道沙门」:这个人他的道不能活了!持戒是圣道的根本,你不持戒,圣道没有根本不能现起了,所以叫做坏道沙门。这是标名,下面解释。 申二、释义 由彼破坏最初所有正道根本,无力无能,非生道器。虽现前有说正道教,及现前有证正道者,而彼不得,是故名为坏道沙门。 由于这位出家人,「由彼破坏」:由于那个出家人他破坏了所受的戒法,这个戒法是「所有正道」的「根本」。有了根本才有枝末的,但是你破坏了根本的时候「无力无能」:就没有能力得圣道了。「非生道器」:他这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他这个人的色受想行识,不能生道,不是生道之器。「虽现前有说正道教」:虽然这个世界上,就是当前有宣说正道教,有佛教流行在世间。「及现前有证正道者」:这些出家人里面有得证圣道的人。「而彼不得」:而这个坏道沙门他不能够,他也不能够宣说圣教,也不能够现证圣道「不得」,「是故名为坏道沙门」。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七页: 若诸犯戒补特伽罗多行恶法等者:此中犯戒,多行恶法,又复内怀朽败、外现真实。如水所生杂秽蜗牛、螺音狗行,实非沙门自称沙门,非行梵行自称梵行,如是广说。〈摄事分〉中一一别释(陵本八十四卷十五页)。此戒学摄,是故说言破坏最初所有正道根本。 「若诸犯戒补特伽罗多行恶法等者:此中犯戒,多行恶法,又复内怀朽败」:他的内心里面都是污秽,没有圣道的气氛了,圣道的气氛朽怀了。「外现真实」:表现于外的相貌好像真实的修行人似的。「如水所生杂秽蜗牛、螺音狗行,实非沙门自称沙门,非行梵行自称梵行,如是广说。〈摄事分〉中一一别释」,那个地方有详细的解释。「陵本八十四卷十五页」。「此戒学摄,是故说言破坏最初所有正道根本」:正道的根本就是戒,破坏了戒,就是破坏了根本,这段文实在前面已经学过了。 巳二、明建立(分二科) 午一、简外 世尊依彼作如是说:此初沙门广说乃至第四沙门,于外沙门婆罗门教,空无所有。 这是第二段明建立,前面辨种类,四种沙门都说完了。现在说建立这四种沙门的依据,根据什麽建立这四种沙门呢?这里面有二段文,刚才念的是第一段。 午二、显内 若于是处,八支圣道安立可得,即于是处,有初沙门广说乃至第四沙门。 这是一段,我看这个文,应该把这两段文调转过来,应该先说,「若于是处八支圣道安立可得」:若是在这个广大的地区,有人宣扬八支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即于是处有初沙门广说乃至第四沙门」:在这个地方是有了三十七道品的宣扬,那麽听闻的人就是随顺学习,就会有初沙门,就是胜道沙门、说道沙门、活道沙门,广说乃至第四坏道沙门,就会有这个事情。 「世尊依彼作如是说」:我们的佛陀就根据彼八正道,八支圣道,「作如是说」:就是会这样说,说什麽呢?「此是初沙门」胜道沙门、此是说道沙门、此是活道沙门,「广说乃至」到「第四沙门」是坏道沙门。「于外沙门婆罗门教,空无所有」:在佛法以外的沙门里面,在印度、佛在世的当时就是婆罗门教,那里边他们没有,没有八正道,所以也没有这四种沙门。 卯二、婆罗门(分三科) 辰一、标 第二婆罗门,复有三种。 这个前面一段是解释这个沙门,解释完了,现在这下面是第二段,解释这个婆罗门,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婆罗门,复有三种」,有三种婆罗门。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三种婆罗门的名称,那三种呢? 辰二、列 一、种姓婆罗门。二名想婆罗门。三、正行婆罗门。 有这三种婆罗门,这是列,下面第三科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种性婆罗门。 辰三、释(分三科) 巳一、种性婆罗门 种性婆罗门者:谓若生在婆罗门家,从母产门之所生出,父母圆备,名婆罗门。 「种性婆罗门者,谓若生在婆罗门家」:说这个人他不是生在刹帝利家,不是生在一个大富翁的家里头,他是生在婆罗门的这个家、这个种族里面;「从母产门之所生出,父母圆备」:有父亲、有母亲,这个人就叫做种性婆罗门,因为在这个族性里面生的,所以叫做种性婆罗门。 巳二、名想婆罗门 名想婆罗门者:谓诸世间,由想等想,假立言说,名婆罗门。 第二科是名想婆罗门。「谓诸世间」上的这个人,他不是婆罗门的族性,他是其他种性的人;但是,「由想等想」:就给他假立一个名字叫做婆罗门,原来这个人是刹帝利种族,但是他就立一个名字,他就说他是婆罗门,这一种婆罗门。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八页: 由想等想假立言说者:构了想是想相,了取彼彼生类种性等相差别,是名等想。由此为先施设言说,此是婆罗门。依此建立名想婆罗门。 「由想等想假立言说者:构了想是想相,了取彼彼生类种性等相差别,是名等想」:由想等想,这个想和等想怎麽讲呢?「构了想是想相」:这个「构」,就是交接的意思。譬如说我们的心,和所缘境界,和所了别的境界相接触了,我们的明了性的心和所缘的境界相接触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把这个所缘的境界显现在你的心里面。「了」是明了,明了了所缘境的相貌,也就是所缘境的相貌显现在你的心里面,这时候就叫做想;这时候叫想,实在还没有多的分别,就是总想,这是总说的。 下面第二句,「了取彼彼生类种性等相差别,是名等想」:这个「等」就是各式各样的;这个「等」这个字不当平等讲,当各式各样的差别叫做「等」。「了取彼彼生类」:你的内心和外边的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初开始的时候没有很多分别,也是有个明了性,可是第一刹那过去了,第二刹那、第三刹那你的心就分别心很多了,所以「了取彼彼生类」。这个「取」,就是把它拿过来;现在不是说手,而是说你的心,你心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境界,各式各样的境界在你心里面现出来,就叫做「取」。也就是你这个明了性,你明了这个各式各样的生类种性等相差别;这个是做生意的人、这个人是建筑师、这个人是个律师、这是婆罗门,就是各式各样的分别,分别这个人,这个人的眼睛是这样子,眼耳鼻舌身意各式各样的,这样分别。「取彼彼生类」:这个「生」,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个胎生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叫生类,种性等的不同的差别相。这个时候「是名等想」:这个等想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想叫等想,也就是内心里面有种种分别了。 这个第一个想,就是概略地明了一下而已,没有作种种分别的时候叫做想;作种种分别的时候就叫做等想,「是名等想」。 「由此为先施设言说」:由想和等想去观察思惟,然后,「施设言说」,就是安立了种种的名字,这个人叫佛护、这个人叫法友、这是张三、这个是李四,安立种种的名字。这个言说,就是名字。有了名字你才能会说话,没有名字你不能说话。所以假立言说,就是假方便的、不是真实的,这叫假立,立出来种种的名字。给这个人立一个名字叫做婆罗门,这个人原来不是婆罗门,但是给他立个名字就叫做婆罗门,他欢喜用这个名字,那麽这叫做名想婆罗门。名想婆罗门是这样意思。 巳三、正行婆罗门(分二科) 午一、释 正行婆罗门者:谓所作事决定究竟,已能驱摈恶不善法。 这是第三种正行婆罗门,分两科,第一科是释,什麽叫做正行婆罗门呢?「谓所作事决定究竟已能驱摈恶不善法」。婆罗门翻到中国话,翻个淨行。清淨的淨,行住坐卧的行,就是品行的行。说这个人有清淨的德行,这叫做正行婆罗门。 「谓所作事」:说是这个人他计划我要作这件事情。「决定究竟」:那就不会中间又不作了,不会的。他能决定把这件事作到究竟圆满,他的意愿非常得强。「已能驱摈恶不善法」:这个婆罗门翻个淨行,就是能够灭除去一切污染。那麽这个人原来有这样的愿望,而现在,事实上也的确是做到了,「驱摈」:就是灭除去、驱除了很多的身口意上的罪过的事情,都把它清除了,使令自己的内心清淨,这就叫做正行婆罗门。 午二、证 如说:当知婆罗门,更无有所作;所作事已办,是谓婆罗门。 第二科是证。「如说当知婆罗门,更无有所作,所作事已办,是谓婆罗门」:就像经上这样说:「当知婆罗门,更无有所作」,他再不作一切恶事了;他就作善事,而决定不作恶。他有这样的愿,而且也这样作了、作成功了。「所作事已办」:他发愿要作这样的事情,已经成功了。「是谓婆罗门」:这就是正行婆罗门。这是解释婆罗门,分这麽多的不同。下面第三科就是梵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卯三、梵行(分三科) 辰一、标 第三梵行,复有三种。 这是标出数目来,第二科是列,列出三种梵行的名称。 辰二、列 一、受远离梵行。二、暂时断梵行。三、毕竟断梵行。 这是把三个名字标列出来,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三科,巳一受远离梵行。 辰三、释(分三科) 巳一、受远离梵行 受远离梵行者:谓能受学,远离一切行非梵行习婬欲法。 「受远离梵行者」这句话怎麽讲呢?「谓能受学,远离一切行非梵行习婬欲法」:这个人他有这种愿,他有这能力,能够接受、能够学习梵行、能弃捨一切非梵行「习婬欲法」,他把这件事弃捨了,就是不做这种婬欲的事情。婬欲是非梵行、不是清淨的事情,他能远离不清淨的事情,那麽这叫做「受远离梵行」。 譬如说我们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他现在就受这一条戒,这一条戒他不做,当然这是要比五戒的只是不邪YIN,比它还进一步的。这叫做「受远离梵行」。 巳二、暂时断梵行 暂时断梵行者:谓诸异生,由世间道离欲界欲。 这是第二个。「暂时断」:不是永久的,这一段时间内我不做这件事。「谓诸异生」:谓很多的众人里边。「由世间道离欲界欲」:他不是用佛法的法门离欲的,他是由世间道;由世间道,就是观察欲是苦,令人多诸病痛、多诸苦恼,他用这样的方法「离欲界欲」:弃捨了欲界的婬欲的事情,他不做这件事了,但是是有时间性的、不是永久的,这叫暂时断梵行的人。暂时断欲,这也是梵行。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毕竟断梵行。 巳三、毕竟断梵行 毕竟断梵行者:谓诸圣者,得不还果;复得最上阿罗汉果。 毕竟断是究竟地把这个欲灭掉了,不是暂时的。这里边这个欲的烦恼分两种:一个是欲的事情、一个是欲的烦恼。他没有欲的事情,但是内心里面还有烦恼;现在毕竟断梵行是什麽意思呢?这个烦恼有现行的烦恼、有种子的烦恼,他不但是现行的烦恼欲没有了,烦恼的种子也消除了,就永久也不会再有欲了,这个人,叫「毕竟断梵行」。这是谁呢?「谓诸圣者」:这是说佛教徒里边修学圣道成功的圣人,圣人里面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那个圣人呢?「得不还果」:就是成就了三果的圣人,他不再来人间了,不来欲界了,这个圣人他是毕竟断梵行。「复得最上阿罗汉果」:这个三果圣人再进一步就成就了最殊胜的阿罗汉果,就是四果。这两种人,「毕竟断梵行」了。那麽前面这两果,初果、二果他们还不行;如果是佛教徒是在家居士得了初果、得了二果,他们可能还是有欲的。所以这样子说,他们不在毕竟断梵行的范围内的。若是成就了三果、成就了四果,那就是决定不再有婬欲的事情、不再有婬欲的烦恼。 卯四、苾刍(分二科) 辰一、标 第四苾刍,复有五种。 前面第三科是梵行,现在是第四科苾刍。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第四苾刍」者,「复有五种」苾刍不同。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辰二、列 一、乞丐苾刍。二、自称苾刍。三、名想苾刍。四、破坏烦恼苾刍。五、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苾刍。 「一、乞丐苾刍」:这个苾刍是印度话,翻到中国话是乞士。这个乞士这里面分五种,第一种就是乞丐苾刍,就是自己没有生活的所需,向人乞求、同人要饭吃,这是一。一般的街市上的乞丐叫做乞丐苾刍,这是一种苾刍。 「二、自称苾刍」:第二种,譬如说是他发心出家了,在佛教里面受了具足戒了,这是苾刍。但是破了根本戒就不是苾刍了,不是苾刍,他还自称他是比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没有受戒、根本没有受戒,但是也是剃髮,剃了头髮,穿上出家人的衣服,自称苾刍,这是一种。这都是不合法的事情。 「三、名想苾刍」:名想苾刍,我认为这个解释,就是这个人不是出家人,他不是出家的苾刍,不是。但是他就取一个名字叫做苾刍,取个名字,就叫这个名字,叫做苾刍,叫做名想苾刍。当然这个比丘这个名字也没有人在政府立了法,我专有的,别人不可以用,也不是这麽回事;所以别的人也可以用这个名字,就叫名想苾刍。这个人不是前面那个乞丐苾刍,也不是自称苾刍,和那个不同。如果说是…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出家的时候,先是做沙弥,做了沙弥的时候,没有受比丘戒,但是他也在大众僧里面也算一个数、算一名,那麽这个时候,也可以名之为苾刍,但是这个苾刍是名想苾刍,不是真实,他没有受比丘戒嘛,这时候叫名想苾刍。 「四、破坏烦恼苾刍」:第四种,就是他是出家受了具足戒,然后修学八正道、修学四念住,把这个爱烦恼、见烦恼都破除去了,破坏这个爱见的烦恼,这是真实的比丘。 「五、白四羯磨受具足戒」:第五个,就是这个人出家了以后,要去受戒的时候,一白三羯磨就是白四羯磨,这是受具足戒的次第,这是一种苾刍。这后两种比丘是如法的,前三种都不是合法的,这一共是五种。 卯五、精勤(分二科) 辰一、总标 第五精勤,复有三种。 第五种人,说到精勤,当然多数人是懈怠,但这地方提出精勤、精进的人,不懈怠的人。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复有三种」精进的人。这是标数,下边第二科是列出这个名字加以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止息犯戒精勤。 辰二、列释(分三科) 巳一、止息犯戒精勤 一、止息犯戒精勤:谓能远离一切不善身业语业。 「止息犯戒精勤」:这个人品德很高尚,他这个犯戒的事情都停下来,不犯戒。我受了戒以后,我就能够清淨守护这个戒,决定不犯戒,这叫做「止息犯戒」。这件事是精勤,不但今天这样子,明天、后天一直永久是这样子,所以叫做精勤。「谓能远离一切不善身业语业」:说这个人受了戒以后,他的毅力很强、很坚定,能弃捨一切不善的身业、不善的语业,那就是持戒清淨了,这是止息犯戒的精勤。 巳二、止息境界精勤 二、止息境界精勤:谓密护根门,修防守念,及常委念,如前广说。 第二种精勤是止息境界精勤。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的时候,他能令一切染污心都不动,心能保持清淨,叫做「止息境界精勤」。就是他的心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没有污染,这是什麽呢? 「谓密护根门」:就是唯有他自己知道,他能够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是个门,眼睛是个门、耳是个门,乃至意也是个门,这个门能得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消息的,那麽在这个时候也容易有土匪、有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出来,那麽这个修行人能保护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使令他没有烦恼现起,这叫「密护根门」。 「修防守念」:他能修护防守念的方法,那就是用这苦空无常无我,保护自己的心,不要有贪瞋痴;当然这里面也有闻思修的事情。「及常委念」,这个「常」:就是不间断地这样用功修行;「委」:修行的时候还非常地周密,而不是马马虎虎的。「如前广说」,像前面的那个讲资粮的地方说过。 巳三、止息烦恼精勤(分二科) 午一、广一切 三、止息烦恼精勤:谓能永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及于一切先所生起,或欲寻思、或恚寻思、或害寻思、或贪、或瞋、或诸邪见、或忿恨覆恼诳谄等、能往恶处那洛迦等诸险恶趣非沙门法,随所生起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 第三个精勤就是止息烦恼精勤,这个密护根门,是你不是在入定的时候,不是在修止观的时候,你有事情到各地方去走,有事情去办事,这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那麽叫做密护根门,叫做止息境界精勤。 现在第三是止息烦恼精勤,是你不出去办事,是你在禅堂里面修四念住的时候,你心里面能够止息一切烦恼,怎麽样止息法呢?「谓能永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就是说你这个人修四念住,能够永久地断除见烦恼、永久地断除去修所断的一切烦恼,能这样子。「及于一切先所生起,或欲寻伺」:先所生起就是你没有静坐的时候;你现在是静坐修止观的时候,这先所生起就是在静坐之前,你没有静坐的时候,你的内心里面生出来烦恼,什麽烦恼呢? 「或欲寻伺」:心里面思惟这个欲的事情。「或恚寻伺」:心里面很愤怒,想要杀人,这是大烦恼。「或害寻伺」:或者这个人,大家彼此有冲突,倒不想杀他,但想要伤害他;这个害寻伺比恚寻伺轻一点。「或贪或瞋或诸邪见」:或者你心里面有其它的贪心,或者是瞋恨心,或诸邪见,是常见、是断见、是我见、我所见,这些不是正见的思想,这些邪知邪见的事情。 「或忿」:就是对方对你不饶益、没有利益,你心里面就瞋恨了。前面那个瞋是总说的,这里说忿是别说的。就是,当时是不高兴、是愤怒,过去就没有事了,就是忿;「恨」:事情过去了心里面还是恨,结恨不捨,不弃捨,叫做恨。这个「覆」:是隐藏。你的同修、你的道友、同修梵行的人指出来你昨天做了什麽什麽错误的事情,你要忏悔,就「覆」,我没有、我没有做这些事情!否认这件事,这叫做「覆」,就是隐藏自己的罪过,不肯发露出来,这叫做「覆」。这个「恼」:就是恼乱,昨天、前天或者多少年前,这个人伤害过我,我现在想起来我就恨,我就想要报复,这叫做「恼」,也是这个瞋的意思。或者是「诳」:欺骗人的这些事情。「谄」曲:就是谄媚的这些事情,各式各样的烦恼。 「能往恶处那洛迦等诸险恶趣」:我们心里面不能清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你有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乃至到忿恨覆恼诳谄等,你有这样的烦恼业力,「能往恶处那洛迦等」:你将来有这个可能就会到恶处。什麽叫恶处?就是那洛迦等,那洛迦是地狱;「等」:就是饿鬼、畜生趣。「诸险恶趣」:这些地方有什麽不好呢?这个地方是个大苦恼的地方,险啊,险恶就是苦恼的地方,到这地方。「非沙门法」:你心里面有种种烦恼,你不密护根门,你有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这些事情,「非沙门法」,这不是修行人应该有的事情。 「随所生起能不忍受」:但是没得圣道之前还是凡夫,有的时候心有烦恼会动,那怎麽办呢?随你生起烦恼的时候,你立刻地不忍受这件事,把这些烦恼停下来,让它停下来。让它停下来是怎麽办法呢?我刚才说了,你平常的时候要多静坐,养成了正念,苦空无常无我的正念,常常地这样止观、训练,它就有力量。有力量的时候,烦恼来了「能不忍受」,立刻地把它弃捨了,把烦恼弃捨了,就能做到。如果你平常不用功修行,烦恼来了,你知道不对,没有用!还是随烦恼去了!所以这个「能不忍受」这个地方,这个人还是有修行的人,他能不忍受!他平常心平气和的时候,常常用功,烦恼来了,他能不忍受的。所以我们出家人要用功才可以,「能不忍受」。 「寻即断灭除遣」:寻就是立刻地,不要把这个烦恼…我这瞋心来了,随着它去愤怒,说一些恼乱人的话,或者有罪过的行为,不可以!要立刻地断灭这个烦恼,把这个烦恼断除去。怎麽叫做「断灭」呢?就是「除遣变吐」:除遣烦恼的活动,除遣烦恼的现行,把烦恼的现行停下来,叫「除遣」。「变吐」:要深入观诸法实相、观诸法无我,才能够除掉烦恼的种子,叫「变吐」。 午二、略二种 当知此中略有二种止息烦恼:一、止息随眠,二、止息诸缠。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广一切,现在是略二种。 「当知此中略有二种止息烦恼」:若简要地来说就是两种,把这个烦恼能停下来,那两种?一个是止息随眠,止息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把它停下来,这是一种;第二种是止息诸缠,烦恼在活动的时候,叫做缠。有这麽两种不同。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九页: 略有二种止息烦恼等者:谓若永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及于一切恶不善法,能为变吐,是名止息随眠。若于一切恶不善法,能不忍受,断灭除遣,是名止息诸缠。 「略有二种止息烦恼等者:谓若永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及于一切恶不善法,能为变吐,是名止息随眠」。就是说你若是能够修四念住,也就是八正道,你能够修四念住就能永久地断灭了见所断的一切烦恼、修所断的一切烦恼,这两种烦恼。「及一切恶不善法」:烦恼它能够发出来种种罪过的事情,就叫做一切恶不善法。你能断除去见修所断的一切烦恼、能断除去一切恶不善法,「能为变吐,是名止息随眠」,这就叫做止息随眠。「变吐」:是断除烦恼种子的意思。这个烦恼种子没有活动的时候,就像人睡觉似的,睡着了,它没有出来活动;等到睡醒来的时候,出来做事情了。所以人有两个现象,一个睡眠是休息,过了以后去做事;烦恼也是,有这两个现象,它不活动的时候就是潜伏在那里,好像没有烦恼似的,这叫做随眠,就是种子。「若于一切恶不善法,能不忍受断灭除遣,是名止息诸缠」:烦恼活动出来的时候,你能用圣道把它停下来,那就是断除烦恼的现行,叫做「止息诸缠」。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