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卡卢仁波切:戒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卡卢仁波切:戒

 

  卡卢仁波切讲授

  缪树廉译

  要想使佛法的修行真正有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你必须认清轮回的本性是苦,并基于了知此苦而欲从无明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第二,你必须认识正觉或佛果而欲得之。如是,你在轮回与正觉之间作一抉择,轮回为你所弃,正觉是你决心想要成就者。

  虽然看来似乎矛盾,但是为了修行佛法,我们确须像关心佛法的修行那样关心世间──不是说千方百计去赚钱,而是说认真思考人生于世的真正意义。例如,我们是人,故受为人之苦:生、老、病、死。我们也属于轮回的六道,其中包括世间每一众生经历的生活。我们必须反复沉思六道中的各种苦况。这就是修行佛法者所必备的那种对世间的关心。

  戒的三层面

  受戒为僧或尼的原因是,受戒者了知世事维艰而实无有益。他们受戒是为了简化生活及令自己趋向修行。受戒极其重要,因为它能使我们成为修行正法之法器。如果我们以法为倒入碗中的甘露、美酒或奶油,做为容器之碗,显然必须是清洁不漏的。若非如此,不管倒入的是什么,都会变坏或流失。

  受戒分三个层面:小乘的或外在的层面,大乘的或内在的层面,以及金刚乘的或秘密的层面。上一段所谈的受戒,相当于小乘教所说的波罗提木叉,或别解脱戒,为修行誓约外在的层面。内在的层面相当于容器的内容,是大乘传统中的菩萨戒,亦即发起对一切众生之悲心及深悟一切法究竟性空。秘密的层面是金刚乘的修行,有如在容器所盛的饮料中添加一些东西,令味更美,就像在茶中加奶、加糖或加盐。

  我们中间有很多人都会采取某种步骤委身于法教,不管是否由正式受戒反映出来。我们也许受过在家戒、沙弥尼戒,或者受过比丘或比丘尼的具足戒。我们之中受过菩萨戒的人很多,而且凡是修金刚乘道的人全都受过一些密教的三昧耶戒。

  我们常常未能持所受戒,当我们有此缺陷时,金刚萨埵观修法对我们就极有助益。此法也有助于让我们对持戒实际上会是多么困难有一清楚的概念。例如,许多人觉得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很难持,而菩萨戒就容易持了,至于持密教之戒,则根本不用费力,好像密戒会自持似的。其实,情形刚好相反。如果你想找易持之戒,最容易持的戒就是比丘戒或比丘尼戒,远较他戒易持得多。

  将佛法三乘之教传入西藏的著名印度大师阿底峡,曾经说过,当他开始修行佛法时,先受沙弥戒,再受具足戒。由于细心注意出家诸戒,他能严谨持守而无丝毫违犯。后来他又受菩萨戒,结果却发现自己经常破戒──一天好几次他都会在思想上或行为上与菩萨戒的精神不符。但每次他都是在一个小时之内看出自己的过失,发露忏悔,并且重发持菩萨戒之誓。

  于受密教之戒后,阿底峡把他破戒的次数比作尘暴中光亮的金属盘上所落微尘之数,或比作倾盆大雨所降下的雨滴数。他之破戒是经常不断的事。

  听到阿底峡自述的人,心中升起忧虑:「喇嘛,您似乎是说一修金刚乘,就没有成觉的希望了,因为会经常不断的破戒。」

  阿底峡答道:「不,根本不是这样。事实上,借着佛陀的加持,我们具有善巧方便,可以净化我们所有的缺失,以及其他不利的因素和不善的品性。」接着,他传授金刚萨埵观修法和有关的观想,作为不仅在净化破戒上,又在净化我们整个身心上,极有效的方便。

  如果我们觉悟到自己的身、语、意与本尊的身、语、意无二无别,则密教诸戒尽在其中,悉得成就。当色是清净色,一切声本是真言,以及心定于与本尊有关的三摩地时,即是圆持诸戒。

  不是说你必须受戒才能修行。你可以在没有正式受任何戒的情况下发展悲心,有效观修和证悟空性;但若为受戒,你遭遇障碍的可能就大得多了。有了某种誓约,即如受戒,或规律的生活方式,则你所作的观修就更可能产生效果,你也更可能在没有多种障碍生起的情况下圆成观修。

  五根本戒

  对所有比丘、比丘尼,以及受过戒的在家人来说,根本戒有五。一是戒杀。你若未受杀戒,则在避免造杀生的不善业方面就比较困难。杀生的行为能产生极大的障碍,并能导致来世转生地狱。即使在今生,我们也可看到杀人者受到精神与肉体的痛苦、财产的损失、法律的制裁,甚至死刑。所以就连在此显而易见的层面上,不杀生也具有多种利益:心安、避免遭受伤害或避免丧失财产和自由。你若誓不杀生,所有上述危险皆可避免。

  二是戒盗。藏语称贼为Kun ma有「下」或「降」的意思,暗示偷盗降低你自己生活的品质,使你愈来愈穷;它令你的精神、财富和生活享受日趋衰败。你偷得愈多,你愈得不到想要得到的东西。在今生,对偷到有种种处罚:罚款、入狱和受苦。而且,偷盗是未来贫困之因,令你转生为饿鬼。不偷盗戒有助于避免这些不利的情况。

  第三根本戒是戒妄。你说的任何谎话都对你在成觉之路上的进步有不利的影响。它也使你得到从来不说真话的恶名。但唯一造成完全破戒的口业则是妄言自己的成就。这也许是未得深悟而自称已得深悟,或不了知法而说广大甚深法教,宛若了知。如是迷惑众生,乃极不善业,为最严重的妄语。佛说,作此种妄语,是比杀宇宙间一切众生更大的恶业,因其令众生偏离解脱道,令众生轮回的时间延长及成觉的时日延后,妄言自己的成就,其所造之业远较仅取众生的性命更坏。因此,第三根本戒教我们尽可能避免说谎话,尤其不可妄言自己的成就。

  在比丘戒、比丘尼戒或独身者所受的家戒中,第四根本戒是戒淫或避免一切性行为。人极爱好和关心性行为,把它看作一种极乐。就相对的层面来说,也许真是如此,但究竟的极乐或究竟不变永恒的幸福,远在性经验之上,非性经验所能比,而且就某种意义而言,性行为还妨碍你证得究竟的极乐。

  金刚乘的生理学,把身体的创造活力描述为白点〈white tig le〉和红点〈red tig le〉,二点与性交时的高潮有密切关连。在性行为中,二点若失其能,就会令身心感到不适,而使我们不能获得稳定的极乐。

  独身不是反常的抑制或巨大的苦难。相反的,它有助于成就真正稳定的幸福。佛说,凡夫都把性欲之乐当作人生的极乐。但这种极乐只能招致身心的某种不适感,因为它决不可能是圆满的。此一不性的情况,就像老狗啃骨头一样;老狗无牙,不能咀嚼,反被硬骨割伤牙床。但在尝到血味的时候,它心中想:「啊!味道真好,我还要吃。」于是它继续啃,不晓得它所尝到的美味是自己的血。它用流血的牙床啃骨头,使得伤口愈来愈深,终于感染细菌而溃烂。老狗原本认为极乐之事,结果却变成痛苦。

  一般来说,性爱的问题,也许不在于性行为本身,而在于它所导致的更加不良的后果。例如,一对男女本极相爱,若女方为另一男人所吸引,她原来的情人心中就会立即生起嫉妒、忿怒和执着。只要有爱,就有这些烦恼,如仆随主。要点是情欲导致许多更加不良、更有害于修道的东西。另一问题,当然是有了性关系,通常都会有子女,一心抚养子女的结果使修行佛法的时间大为减少。为了达到简化生活的实用目的,独身乃被认为是精进修行的要件。

  大体而论,我们愈放纵情绪,就愈有放纵情绪的需要;我们愈注意情绪,情绪就愈没完没了。不过,有一解决之道:我们可以和爱执一刀两断,说:「到此为此。」我们应以性行为不再是我们生活之一部分的态度,发独身誓。只要我们全心全意这样去做,即无困难。但是我们若注意情绪、放纵情绪,则情绪就会不断生起,没完没了。

  爱戒之后,比丘、比丘尼及独身居士,应避免任何无谓之举──游戏、看电影、看电视、跳舞或唱歌。我们可能会问:「这些有何害处?戒之又有何益?」首先,它们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助长各种其他扰乱修行的活动。其次,它们实为加强情绪的因素。例如,我们在观看电视时,就没在修行佛法。而且,我们在电视上所看到的,通常都会激起情绪的反应,有违我们受戒的目的。

  第五根本戒与麻醉剂有关,特别是酒。酒妨碍神智的清明,而神智的清明则对禅修,尤其是对修金刚乘者,非常重要。依金刚乘的传统说法,如果从事密教修行的人,为饮酒故而神智不清,那就等于是种下转生地狱之因。

  酒常被称为众恶之本。有一传统故事,讲述一位持戒清净的比丘,一天出外乞食,来到一家门前,被一个女子请进去吃午餐。比丘一进去,她就把门锁上,用手指着站在上房角落的一只山羊和桌上的一瓶酒,说:「你可以宰那只羊,或跟我做爱,或饮那瓶酒。除非你做这三件事中之一,我就让你出去。」比丘自忖:「我是受过戒的比丘。我不能跟这个女人做爱。我也不能任意取动物的性命,因为我不能杀生。我不该喝酒,但在她所要求的三件事中,饮酒似乎是危害最小的。」因此他说:「我选择饮酒。」说着,他把那瓶酒都喝下去。他烂醉如泥,结果引起性欲,而与女人做爱,饿了又宰羊为食。如是,酒醉导致多种其他罪恶,可能比酒醉本身更坏。

  第五根本戒的含意中,还戒各种麻醉剂,如大麻烟。此戒在字面上是禁用发酵酒、蒸馏酒及任何致醉之物;大麻烟之类令心如醉如狂,似乎是相当明显之事。有人认为吸大麻烟能产生一种极乐,这在短暂的时间和有限的范围内也许是真的,但根本上,它令人愚痴懒惰。吸大麻烟的人白花了很多钱,落得在俗世的工作和佛法的修行方面都一无所成。他们终于在精神上很不愉快,同时在身体上还出了很多毛病。总之,大麻烟剥夺了神智的清明,令其散漫,这一点对发展有效的禅修最为有害。

  香烟也极有害身心。莲华生大士及许多宁玛派中发现大士隐秘法教者,都一致说,吸烟令人转生下道──连未吸烟而触到烟雾的人也算在内。因此,你若受过不饮酒戒,就该避免饮酒、吸烟、吸大麻烟,以及避免服用任何令你神智不清或身心功能受损的麻醉剂。对没有正式受戒的人来说,尽量避免用致醉之物就是向前迈进一步。能够不用所有这些令心狂乱的东西,而专心致力于佛法的修行,那就太好了。

  在佛陀的法教中,我们常常发现重视持戒的话:「戒如大地,支持一切生物及无生物。戒为诸善之本。」另一经典中说,严持戒律,我们即能闻、思法教,而得以进入有效的禅修。若欲修行有效,某种程度的持戒是绝对必要的。

  这并非说,未能高度持戒的人应该灰心,或作此想:「我没有用。我什么都做不了。不受戒我就无希望。」意思不是这样。即使对未受戒的凡夫而言,最重要的也是仅可能依理应付人生,以免贪、瞋、痴心大起,要点在此。

  对己受戒者来说,另一要点是谨防我慢。不管是基于得戒的身分,还是基于丰富的学识,我慢都有违修行的宗旨和有损修行的利益。「我是比丘。我与众不同。这些人不如我。」此种想法是与受戒的精神完全相反的态度。它能摧毁持戒生活本应发展出来的善德。

  如果你的头脑很好,因有学问而起我慢,你可能想:「我比这些傻瓜强。他们没有我懂得多。」这种在智能上的我慢,与对佛法的真正了知相抵触,而且实能损坏很多修行之益。佛把我慢比作坚硬的石头,水滴无法于其上留下痕迹。这些水滴代表你从修行所发展出来的善性。如果你的我慢坚固到这种程度,善性就无法透入。如果我们视佛法仅为智能的消遣,结果也差不多,如果我们只积聚知识而不去实行或体验所学,则我们的信心与悲心就会减弱,以致漠视法教,而作此想:「这我早就听过,这我早就懂了。」如是冷漠的态度假若持续下去的话,我们将会达到无可就要的地步,等于是自断一切被救出愚痴的可能。佛说,假使是罪大恶极的人也可得救,但对佛法无动于衷的人就没救了,因其心如顽石,坚拒佛法。相反的,菩萨彻底了解经、律、论等所说之法的各方面。但在所有对菩萨的描述当中,从未提到过菩萨有我慢。我慢与证悟是互不相容的。

  有了修行佛法的机会时,应知这些机会来自昔日所积福德,让你得依积聚更多的福智,以能利他。你也应该了解,你之所以能有这种机会,乃是由于你的喇嘛和三宝的加持。

  此一法教的重点在于令有善缘者得到鼓励,不在于令无善缘者感到沮丧。我们不必觉得:「我只是一个在家人,只是一个居士。我未受过任何戒,所以无法成觉。我没希望。」重要的事感到鼓舞而专注于自己所有,因为你至少也有佛种。你有宝贵的人身,从而有机会和闲暇去完全实现你本具的成佛潜能。你已得遇法教,特别是金刚乘的法教,使你有证得觉心的方便。一切全靠了解自己所有,认清身在福中,然后善加利用,精进不懈。这就是趋觉之道。

  这是不是说受过戒的人与未受戒的人之间没有差别呢?不是。二者有所不同。这一点可说明如下。假定有二屋,都放满了完全相同的宝物,只是其中一屋仅有一门,牢牢锁住,而另一屋则有多门,悉皆敞开。独门牢锁之屋被偷的危险很小,但多门敞开之屋则随时有丧失宝物的危险。此即正式受过戒而且持戒的人与未受戒的人不同之处。受戒予人防止过失及防止修法之益受损的方便。未正式受戒者则必须起大精进、具大智慧,因为犯诸过错与丧失法利的危险无时不在。

  问答

  问:有人不愿受戒,原因是他们惟恐自己不慎破戒,结果反而比未受戒时还糟。例如,人偶而会踩到昆虫。

  答:任何杀生行为都是破戒,但唯一能毁坏所受之戒的杀生行为是故意杀人。即使杀人,若非故意,也不算完全破戒。除了谋杀以外,任何其他杀生行为,不管有意无意,都只是犯戒。无论如何,杀生是恶行,受戒与否都是一样。你逃不掉杀生的后果,即使是意外杀生,也仍含有某种恶业的成分。受不杀生戒旨在立下明确的戒杀誓约。

  有四项考虑可决定任何行为的严重性,那就是行为的对象、行为的意图、行为的本身和行为的完成。就杀人来说,有被杀之人、杀人之意、杀人之行及人死之实。此四要素具备,才算完全破戒。若只有其中三项,就没有那么严重。若只有其中两项或一项,则所造成的影响也随之减低。

  就杀虫而言,先是认知对象,心想:「这是一只虫,是活的东西。它有知觉。」其次是动机,心想:「我要杀它。」第三阶段是实际杀虫。第四是昆虫死了,杀者心想:「好啊,牠死了。」杀虫的行为于焉完成。这是严重的杀生,因为四种要素具备,而构成了有意且完全实现的行为。

  问:有人未受戒行为与戒相合,也有人受过戒并能持所受戒。二者之间有何差别?

  答:所积功德之力不同,因为后者曾在其上师与三宝面前发心持戒。这增加了持戒之力,使得持戒能极具效果。二者不同之处是自然合德与有意为善之间的差别,后者乃有意去修某种行为。过善良生活的己受戒者和过善良生活的未受戒者,其德大致相同,差别似在力量的强弱、真正的稳定与修行的能力。

  问:我们怎样才能发展持戒?

  答:发展持戒的生活方式,须审察自己的处境。你若是比丘或比丘尼,则如何持戒已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一般人来说,就有自作审察的必要了。你须审察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当你了解到某些行为,例如杀生,是不善业时,你就不再想要去做了。此时你是自己的证人,而戒除杀生或偷盗之类的不良行为令你获得大益。如果觉得自己不能过独身的生活,你至少也可起忠于婚约,不欺骗亦不伤害你的配偶。你自行决定,自作此种誓约的证人。另一方面,已正式受戒者则有最佳的证人──三宝和喇嘛;这些证人使得任何誓约都更有力。

  问:我在受戒时,非常紧张。我怕将来会破戒,而且有证人在场使得整个气氛更加令人胆怯。

  答:觉得紧张并不坏,因为这意谓你认清自己是在重要的证人面前做一件重大之事。受戒的场面使你感到真实有力;它令你害怕,但这并不坏。这表示你也许不完全了解正在进行之事的性质,但至少你对受戒的重大意义有些概念。不过,你若觉得目前正式受戒有害无益,那并非说你自己所立之誓也不行了。生而为人是持戒的结果,而戒不是比丘或比丘尼才有;戒是规范生活方式的一种誓约,不管是你自己所立,还是从正式受戒而来,它教你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在当前的情况下,避免那使你紧张的受戒也许对你更为适合。不管属于正式受戒与否,誓约都是有效的,而你自己所发之不杀生、不妄语或不偷道等愿,关系重大,极为有益。

  问:我对于持戒和过有规律的生活极感困难。我害怕您所说的那些方法,因其与我的个性不合。另一方面,我又认为自己能诚心接受法教。我怎样才能在想到持戒就讨厌的情形下,继续乐于接受法教呢?

  答:转心向法的四种观想,就是针对这一点而来:此四观会自动引发持戒之誓。你不必勉强发誓持戒,你只要如是观想,发誓持戒自会成为你唯一能作的选择。我们的处境如此,除发誓持戒之外还能做什么?看清事态,自会发是持戒。讲个故事或许能说明此点。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青年是佛的表弟,名叫锺阿悟〈Chungawo〉他娶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妻子。夫妇在一起极为快乐,但是过分相爱,简直连离开对方一刻都受不了。无论去哪里或做什么,他们总是在一起。有一天,佛见其表弟业已成熟,堪受法教,乃于像往常一样扥钵行乞食,站在他表弟家门前的路上,等着接受他表弟的任何供养。

  锺阿悟对佛有大信心,虽然极爱其妻,但一见佛站在那里,就对他的妻子说:「我必须去供养佛。」

  当他出门的时候,他的妻子一把抓住他,说:「你上那儿去?不要离开我。」锺阿悟说:「不要这样,我只到街底去。佛在那儿。我去供养他一些食物就回来。」他的妻子勉强答应,但把自己的衣边提起,用舌舔湿,说:「我要你在它干了之前感回来。」

  锺阿悟说:「好吧。」接着他就去供养佛。当他将佛的钵装满时,佛把钵交给他说:「这个你拿着。」然后佛就沿着小路慢步离去。锺阿悟一时感到进退两难,因为他想回到妻子身边,但又不能不听尊贵如佛者的话。他终于还是跟着佛走了。佛带他从一条路进入森林,来到佛的住处,那是隐士的庵舍,附有一间佛堂。一路上,锺阿悟心理只是惦念妻子,然而他也知道自己有义务为佛持钵,至少也要先把钵交还给佛再赶回家去。

  到了庵舍,佛对他说:「把钵放在那儿。我要出去一下。我不在时你留在这儿,可以帮我打扫打扫,灰尘很多,这里有一把扫帚。」锺阿悟束手无策;时间已过了很久,愈来愈晚,他最想做的就是回去与妻子相聚。但他又再度觉得自己对佛有应尽的义务,所以他动手打扫,尽快把灰尘全部扫出,以便能一路跑回妻子的身边。谁知愈扫愈脏。每当他以为完全扫净了,一转身却发现地面较前更脏,又得重扫,可是扫了还是脏。一连好多次都是如此。他终于放弃打扫,丢下扫帚,走出庵舍。

  从庵舍到村庄有两条路,一是他跟佛来时走的宽广大道,另一是草木丛生的下山曲径。「我要走这条偏僻的曲径,如是才不会碰到任何人,而能尽快返家。」但当他沿着曲径往下走的时候,他看到迎面来了一个人,不是佛又是谁呢?他想:「我不能让他发现我在这儿。」于是他钻入一旁的矮树丛中,树枝垂在路边,形成一个小洞,锺阿悟爬到里面去,希望躲过佛眼。但佛走近时,树枝自动扬起,暴露出趴在地上的锺阿悟。佛说:「你在做什么?跟我来。」佛把他带回山上,锺阿悟发现自己又远离了妻子,趋向庵舍。

  如是好多天,佛不断设法阻止锺阿悟回家。最后,锺阿悟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坚持不肯再住下去。于是佛说:「好吧!不过在你离去之前,让我给你看点东西,抓住我的衣服。」他突然飞了起来,飞到一座高山顶上,放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壮丽的景色。

  当他与佛在欣赏风景时,一位衰老消瘦的妇人向他们走来。佛叫锺阿悟注意老妇,并

  问:「谁比较美,是你的妻子,还是这位老妇?」锺阿悟喊着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的妻子比这位老妇美上一百倍,不,一千倍。」佛听了只是说:「我们到天界去吧!抓住我的衣服。」

  锺阿悟抓住佛的衣服,立即发现自己已在天界,那是由诸天宫所形成的庄严境,其中的天人天女皆在享受声色之娱。一切都是那么幸福快乐,使得锺阿悟连妻子都不太想了。让他看过了天界,佛最后又带他到一座宫殿,那里住着五百位美丽的天女,有一空着的宝座在殿中央。于是佛问锺阿悟:「谁比较美,是你的妻子,还是这些天女?」锺阿悟说:「这些天女比我的妻子美上一千倍。」佛对他说:「去问问看这里在做什么?」锺阿悟走近一位天女,问道:「中央宝座为何空着?」她回答说:「目前还没有座主。有一个名叫锺阿悟的人正想受戒。他将为僧,精进修行佛法,如是所积之德,将可使他得以转生于此天界。这个宝座就是给他坐的。」

  锺阿悟急忙回去问佛:「我现在能受戒吗?」佛说:「好。」他们返回人间,佛为锺阿悟授比丘具足戒,于是锺阿悟成为僧伽的一份子,开始精进修行。

  一天,佛召集诸比丘,对他们说:「我的弟子都是很好的比丘。你们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致力于成等正觉。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锺阿悟,他持戒的唯一目的是要转生天界,去享世俗之乐。你们应跟他断绝来往。我要你们不跟他讲话,不跟他同座,对他完全不理不睬。」

  此时,锺阿悟正要全力做一个非常清净的持戒比丘,也就是做佛的好弟子,他因心中想着那些天女,而把自己的妻子全都忘了,并且竭尽所能,善持诸戒。突然间,他发现自己遭到排斥,没人肯跟他讲话。他一讲话,别人就转身走开。别人既不肯跟他同座,也不肯跟他共餐,令他感到极端沮丧。他终于去问佛:「我有什么不对?为何没人理我?」

  佛说:「不要担心。这次我们去看看地狱吧!抓住我的衣服。」锺阿悟抓住佛的衣服,他们很快就到了。佛带他经过地狱之一,在那里他们看见有被烧的、被煮的、被锯成两半的或受其它苦刑的,皆乃宿业所致。随后他们来到一个大锅前,锅中全是溶化的铁浆,由几个面目狰狞的恶鬼在搅拌,虽然其中实无一人。锺阿悟走向一个恶鬼。问道:「为什么别的锅里都有人,唯独这个锅里没有?」恶鬼说:「有一个名叫锺阿悟的比丘,自以为持戒非常清净。持戒的功德将可使他得以转生天界,但福报一尽,这个锅就是他的家了。」锺阿悟闻言心惊胆颤,于是佛又把他带回人间。

  至此,锺阿悟了知俗事俗念皆无意义,而且自己实应将心完全放在成佛上。结果他成为极有成就的禅修者,以能一心修禅,不为声色所动而著名。

  这个故事的要点是,了知死亡、无常、轮回之苦及业因果报,你自会发誓净修正法。

  受戒有助于断除某些害人害己的行为,是对治烦恼的一种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受戒;其实,大多数的人都难以接受严峻的出家戒,离开家人等为僧为尼。这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或不切实际的,同时他们也不应觉得非受戒不可;对治烦恼,还有别的方法。由于佛陀慈悲加持,我们获得有关菩提心的法教,亦即对一切众生慈悲的法教。此外,还有善巧方便能转化烦恼,而不必予以断除或压抑。因此,行者无须与家人和朋友断绝关系。

  佛圆寂前的最后遗训是:「我已开示你们解脱之道。实际获得解脱要靠你们自己」。上师可以开示我们解脱之道,但我们必须亲证才行。菩提心道,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敞开的。

  问:善行的功德何以会丧失?

  答:功德及修行之益的丧失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因自身的成就而起我慢。有害的想法是:「我的善行如是,所积功德如是,真了不起。我一定是颇为出众的人。」第二种有损功德之效果的作法涉及悔恨,例如:布施后心怀此想:「啊,我不该布施那么多,真傻。」第三种是瞋恚。心生强烈的恶意,能损坏善行的功德。我们以功德回向防止功德丧失。只要功德仍为我们自己所有,它就可能丧失,然而一但我们诚心无着的把功德拿出来与一切众生分享,那就连上述三种原因都损坏不了它。我们以简单的功德回向来防止所有这些烦恼。

 
 
 
前五篇文章

卡卢仁波切:往生极乐净土的四因

日宗仁波切:暇满人身胜过如意宝

日宗仁波切:世事犹如簸扬糠

东宝·仲巴仁波切:修行与生活

东宝·仲巴仁波切:行佛陀事业的圣者(圣号之重要性和功德

 

后五篇文章

卡卢仁波切:动机的重要

卡卢仁波切:曼达供

卡卢仁波切:中有

卡卢仁波切:四谛

卡卢仁波切:自悟自性之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