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八节 解脱之道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八节 解脱之道

  概 述

  解脱是佛教信仰的终极追求目标,又名圆寂、涅槃。对世人或绝大多数佛教信仰者而言,对解脱的认识不尽相同。不论持否定态度、怀疑态度还是神秘态度,都是欠缺基本认识的反映。即使信仰者,也存在认识模糊甚至曲解的问题,以至于不明其所具有的现实伦理意义。其实,解脱并非脱离现实或待来生才可以实践的事,而是立足于现实,不分出家在家,与生活事业可融为一体的事。如本篇第一节所说:“若唯行善行等,不行不善行等者,是名解脱。”因此,就解脱的整体思想而言,可以说是以伦理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

  本篇不分章,共由二十三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十类。第一节为一类,对解脱作了界定;第二至五节为一类,阐明了慈悲和怜愍对解脱的重要意义;第六至九节为一类,指出了戒定慧对解脱的重要影响;第十至十三节为一类,指明了消除贪瞋痴等各种烦恼对解脱的积极作用;第十四、十五节为一类,说明了修善业对解脱的关键意义;第十六至十七节为一类,提出了有益于解脱的种类方法;第十八、十九节为一类,分别指出了获得解脱的重要方法;第二十节为一类,指出解脱是佛教面向社会的宗旨;第二十一节为一类,阐释了如来解脱的境界;第二十二、二十三节为一类,指出了使人难以解脱和邪解脱的问题。

  第一节  何谓解脱

  若唯行善行等,不行不善行等者,是名解脱。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五,《大正藏》第二十八卷111页A5-6行

  第二节  慈是真解脱

  如来慈是大法聚,是慈亦能度众生,

  即是无上真解脱,解脱即是大涅槃。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大正藏》第十二卷590页B24-25行

  第三节  慈心得解脱

  一切修习福业事中,慈心解脱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慈心解脱威德炽盛,映蔽一切诸福业事,以彼诸事所有威德欲比所修慈心解脱,十六分中亦不及一。

  《本事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七卷670页B11-15行

  第四节  修悲得解脱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36页C22-26行

  第五节  法爱真解脱

  爱有二种:一饿鬼爱;二者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大般涅槃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二卷634页C13-16行

  第六节  戒为解脱本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正藏》第十二卷1111页A2-3行

  第七节  禅定得解脱

  又非处者,谓散乱心人得出离道,无有是处;若散乱心人不能获得出离之道,斯有是处。

  又非处者,谓能安住心一境性之人不能获得彼出离道,无有是处;若能安住心一境性之人得出离道,斯有是处。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大正藏》第十一卷802页A9-14行

  第八节  有智得解脱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正藏》第十二卷1112页A2—3行

  第九节  三学得解脱

  依增上戒学发增上心学,依增上心学发增上慧学。彼由此故,于所知境如实知见。如是具足诸善法已,复由三相调伏自心,谓如实知故能起厌患,由厌患故能得离染,由离染故能得解脱。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大正藏》第三十卷385页B6-10行

  第十节  离贪得解脱

  于诸众生离于贪心及与受报,是名解脱。

  《菩萨地持经》卷第九,《大正藏》第三十卷939页B18-19行

  第十一节  离慢得解脱

  伏诸高慢,譬如国王高慢自大谓无与等。其解脱者则不如是,离诸高慢无我我所。其解脱者即是如来。

  《大般泥洹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二卷874页C2-4行

  第十二节  不放逸解脱

  (一)

  夫放逸者是生死本,不放逸者是解脱因。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48页B23-24行

  (二)

  离诸放逸,其放逸者耽乐五欲。真解脱者则不如是,其性清净离淫怒痴。其解脱者即是如来。

  《大般泥洹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二卷874页B13-15行

  第十三节  断烦恼解脱

  (一)

  智慧为善伴,远离恶知识;

  断灭诸烦恼,自然得解脱。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八卷907页C18-19行

  (二)

  解脱心无著,烦恼得消灭;

  烦恼业消除,斯由解脱力。

  《菩提行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57页C25-26行

  第十四节  近善得解脱

  亲近于善者,从彼人受法,

  亲族中尊胜,能离于忧愁,

  于一切苦中,而能得解脱。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四,《大正藏》第二卷473页B14-16行

  第十五节  因十善解脱

  因十善故世间则有善行、恶行、善有、恶有乃至解脱,是故众生应当至心分别体解十善之道。

  《优婆塞戒经》卷第六,《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66页C19-21行

  第十六节  四行得解脱

  布施者获福,慈心者无怨,

  为善者消恶,离欲者无恼。

  若行如此行,不久般涅槃。

  《大般涅槃经》卷中,《大正藏》第一卷198页C27-29行

  第十七节  四德得解脱

  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

  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一,《大正藏》第十一卷520页C23-24行

  第十八节  平等得解脱

  心平等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大般涅槃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二卷394页A25-26行

  第十九节  行无碍解脱

  调伏诸根,根调伏故定慧成就,慧成就故其心正直,心正直故能起精进,精进心故能起戒慎,戒慎究竟定慧明了,慧明了故游诸万行通达无碍,行无碍故名为解脱。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七卷587页C5-9行

  第二十节  使世间解脱

  入世间中教化众生,使众生解脱一切结缚,故名世间解脱。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上,《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02页C25-26行

  第二十一节  如来之解脱

  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51页A28-B1行

  第二十二节  憎爱难解脱

  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藏》第十七卷920页C8-9行

  第二十三节  云何邪解脱

  云何邪解脱?谓秽污意行解脱于缘。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635页A20-21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解脱”。此节说:“若唯行善行等,不行不善行等者,是名解脱。”此处对解脱的界定非常明确。其思想基础来自于释迦牟尼佛对佛教的界定,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佛教的解脱是立足于伦理道德上的。

  第二节“慈是真解脱”。此节说:“如来慈是大法聚,是慈亦能度众生,即是无上真解脱,解脱即是大涅槃。”此说四句话分别指出了慈的四种意义。第一句表明慈是一切善法的聚合点或归结点。“慈”义指慈悲的最高境界。第二句表明慈对普度救济众生的重要功能。第三句表明慈即是使人解脱的无上方法。第四句表明慈与解脱和涅槃的统一性。

  第三节“慈心得解脱”。此节说:“一切修习福业事中,慈心解脱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慈心解脱威德炽盛,映蔽一切诸福业事,以彼诸事所有威德欲比所修慈心解脱,十六分中亦不及一。”此节表明,慈心对于解脱的意义比修其他任何福业的意义都要大。

  第四节“修悲得解脱”。此节可分为三部分:1、“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此部分指出了修悲对获得解脱的意义。凡经典或佛教中在涉及慈或悲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种简称,大凡是指两者。2、“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善男子,谓身、口、意。”于此部分中,善生请问世尊于前面所说的一切法体指的是什么?世尊回答他是指身、口、意。3、“是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闻;二者思惟。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此部分进一步阐明了身、口、意称之为法体的原由。所谓“耳闻”属身业,在此是指听闻善法,所谓“思惟”属意业,在此义指思惟法义。“惠施”即布施;“持戒”涵盖了身口意三业;“多闻”义指多学。此前后累加五种使人增进善业的方便法是以身口意为载体的,故将“身口意”称为“一切法体”。由此可知,佛教的解脱是以身、口、意付诸一切善方便作为解脱之道的,既无人缚己,也无人解己,终究一切在己。

  第五节“法爱真解脱”。此节说:“爱有二种:一饿鬼爱;二者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饿鬼爱”义指人贪著五欲的爱,因此爱使人贪欲无厌犹如饿鬼。之所以说“怜愍众生故有法爱”,是因为怜愍众生即是使人以善法爱护众生,由此而使人消除恶法最终得到解脱的正因。虽说只有如来真正彻底达到了法爱的境界得到解脱,但我们信仰者亦须求之学之。

  第六节“戒为解脱本”。此节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正顺”义指正确和顺应。凡佛教各种戒律的确定都能够正确顺应人们解脱的方法。

  第七节“禅定得解脱”。此节从正反两方面指出了禅定必能使人解脱的道理。1、“又非处者,谓散乱心人得出离道,无有是处;若散乱心人不能获得出离之道,斯有是处。”此方面从两个不同角度表明“散乱心”的人是断不能获得解脱的。“散乱心”是较“禅定”而言的;“出离”又名解脱。2、“又非处者,谓能安住心一境性之人不能获得彼出离道,无有是处;若能安住心一境性之人得出离道,斯有是处。” 此以一是一非的对比方法,表明禅定一定会获得解脱的道理。“心一境性”是禅的义译。

  第八节“有智得解脱”。此节说:“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此节表明了“有智者善”的道理。世人往往对善于对待问题的人称作“理智”。

  第九节“三学得解脱”。此节可分作三部分:1、“依增上戒学发增上心学,依增上心学发增上慧学。”此部分指出了“戒定慧”三学的次第推进关系。“增上”义指强盛或增进。2、“彼由此故,于所知境如实知见。”此部分指出,在三学增上的基础上,人们就能够对所面对的各种境遇如实地认识和对待。3、“如是具足诸善法已,复由三相调伏自心,谓如实知故能起厌患,由厌患故能得离染,由离染故能得解脱。”此部分表明,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人即能从三个方面调伏自心,所谓在如实了知名利恩怨等境遇的情况下,即能生起厌患心,进而能脱离一切恶业过患的染污,以至进一步得到彻底解脱。

  第十节“离贪得解脱”。此节说:“于诸众生离于贪心及与受报,是名解脱。”此节表明,作为修道人,对于众生既无贪心也无受其报偿的思想即是解脱。人之所以缠绵轮回,就是因为相互的爱憎恩怨。这并不是说佛教主张众生之间割断往来,而是以一种更超然的德行来利益众生而不贪著名利果报。

  第十一节“离慢得解脱”。此节说:“伏诸高慢,譬如国王高慢自大谓无与等。其解脱者则不如是,离诸高慢无我我所。其解脱者即是如来。”此节以国王的高慢作对比,表明作为一个已获得解脱的人是完全消除高慢这一烦恼的。而真正消除高慢“无我我所”观念的人,即是如来的境界。“我”义指作为主观的自身,“我所”义指自身外之万物。

  第十二节“不放逸解脱”。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夫放逸者是生死本,不放逸者是解脱因。”“放逸”是烦恼的一种,能令人增长恶业。其详细含义可参见第十篇“放逸”。其二说:“离诸放逸,其放逸者耽乐五欲。真解脱者则不如是,其性清净离淫怒痴。其解脱者即是如来。”此说对放逸的具体解释可作为其一的注释。作为一个人,若不耽乐五欲而离淫怒痴,也就自然获得解脱达到如来境界了。

  第十三节“断烦恼解脱”。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智慧为善伴,远离恶知识;断灭诸烦恼,自然得解脱。”此说前两句指出了断灭烦恼的两点正因,后面两句则指出了消除烦恼的正果。人之所以增加烦恼不得解脱,根本原因在于自无智慧,又不以智慧者为善伴,且又怀恶不舍或亲近恶知识。其二说:“解脱心无著,烦恼得消灭;烦恼业消除,斯由解脱力。”此说与上说不同之处,在于阐明了人具有解脱的境界后,对消除烦恼业的重要影响。其两者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这种阐释虽符合佛教的逻辑思维,但是较少见。

  第十四节“近善得解脱”。此节说:“亲近于善者,从彼人受法,亲族中尊胜,能离于忧愁,于一切苦中,而能得解脱。”此节指出了通过亲近善知识对获得解脱的重要影响。此节与第十二节资料一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相同性。

  第十五节“因十善解脱”。此节说:“因十善故世间则有善行、恶行、善有、恶有乃至解脱,是故众生应当至心分别体解十善之道。”此节之义,关键在于以十善恶作为是否解脱的衡量标准。“善有、恶有”又可名为“善业、恶业”,因一切善恶业必有果报。

  第十六节“四行得解脱”。此节说:“布施者获福,慈心者无怨,为善者消恶,离欲者无恼。若行如此行,不久般涅槃。”此节前四句话指出了人的四种正行,最后两句将其概括为涅槃的基础。“般涅槃”是古梵文“涅槃”音译的具称,通常义译为圆寂、解脱、安乐、灭度等。

  第十七节“四德得解脱”。此节说:“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此节前三句提出的四德作为解脱的基础,其伦理意义是非常现实的。

  第十八节“平等得解脱”。此节说:“心平等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佛教所追求的境界于《金刚经》中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平等”、“解脱”、“如来”三者名异义同。有关“平等”的详细阐释可参见第三十九篇“平等”。

  第十九节“行无碍解脱”。此节说:“调伏诸根,根调伏故定慧成就,慧成就故其心正直,心正直故能起精进,精进心故能起戒慎,戒慎究竟定慧明了,慧明了故游诸万行通达无碍,行无碍故名为解脱。”此节罗列出了七个使人最终解脱的步骤,可谓是步步升华,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然王国。这对人生的解脱而言,堪称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无碍大道。

  第二十节“使世间解脱”。此节指出:“入世间中教化众生,使众生解脱一切结缚,故名世间解脱。”此节表明了佛教修行者并不是只谋求个人的解脱,而其应奉行的宗旨或职责是使世间一切众生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结缚”又名烦恼。

  第二十一节“如来之解脱”。此节说:“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智慧障、烦恼障”的消除又名智慧解脱、烦恼解脱。烦恼由我执而生能障碍众生解脱;“智慧障”又名“所知障”,由法执而生,因众生知见受贪瞋痴所迷惑,不能使了知事物本来面貌的妙智得到显现。此两种障的消除即是“二种解脱胜”。“智缘”之“智”义指无碍解脱智,“缘”义指支配人轮回的十二因缘。

  第二十二节“憎爱难解脱”。此节说:“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此节较之上述诸节是唯一指出未得解脱的原因的。佛教是相信轮回法则的,人因憎爱的因缘而有生死,不断变异,难以解脱。一个民族或社会之所以处于恶性循环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憎与爱。

  第二十三节“云何邪解脱”。此节说:“云何邪解脱?谓秽污意行解脱于缘。”“缘”义指人所追逐的名利声色等外在的事物。此节的含义在于表明,作为一个追求解脱的人,内心污秽不净,而外在的言行却表现得异常超脱似无心于万物,若以此为解脱,即是邪解脱。

 
 
 
前五篇文章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后记

星云法师:一池落花两样情 66不舍一人

星云法师:一池落花两样情 68人和人之间

星云法师:一池落花两样情 69五子登科

星云法师:一池落花两样情 70一念境转

 

后五篇文章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七节 道德五事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六节 生态伦理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五节 医疗与卫生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四节 为政之道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三节 求财之道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