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八

 

  共行品第十八

  问曰。汝言当说在家出家菩萨共行法今可说之。答曰。忍辱法施法忍思惟不曲法。尊重法不障法。供养法信解修空。不贪嫉随所说行。灯明施伎乐施乘施正愿摄法思量利安众生。等心于一切。此是在家出家共行要法。是故偈说。

  行忍身端严  法施知宿命

  法忍得总持  思惟获智慧

  于诸法不曲  常得正忆念

  行忍得端严者。能忍恶言骂詈咒誓系缚刀杖考掠搒笞。心不动异悉能堪受。如是忍辱所获果报。生于人天常得端正。后成佛时相好无比。法施知宿命者。行法施者能知过去无量劫事。法施名为种种分别。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解说义理。法施果报虽有三十五。要者知宿命。说法因缘断人所疑。是故得知宿命。法忍得总持者。法名应空无相无愿应六波罗蜜菩萨诸地。一切菩萨所行之法。晓了明解心能忍持。名为法忍。行是忍者则得总持。总持名为如所闻经如所读诵其中义趣乃至百千万劫终不忘失。思惟得智慧者。思惟名为筹量善法分别义趣。是故能得今世后世利益。不曲心得正念者。不曲名为质直无谄。修行此法则于一切法中得坚固念。复次。

  重法法则坚  不障得守护

  供养法值佛  信解舍诸难

  重法法则坚者。若人尊重恭敬于法法则坚固。坚法名为所受持习学之法自然牢坚不可动转。后成佛时多有菩萨声闻弟子。住是坚固法无能障其所受法者。又坚名为法得久住。不障得守护者。若人说法及人听法。不横与作障碍之事。后成佛时。诸天世人共守护法。未得佛道常能护持诸佛正法。诸佛灭后守护遗法。乃能至于后佛出世。以是因缘菩萨声闻。皆应尽心善守护法。供养法值佛者。供养名为恭敬诸法。法施法会敬心供养说法之人。施设法座起立禅坊。庄挍严饰讲法之处。如是深心爱乐。供养法因缘故。得值诸佛。以信解舍诸难者。信名于诸善法深生欲乐。以是法故得离八难。解者能灭诸罪。能于诸善法中。以心力故随意而解。如十一切入随意所解。若人多有信解力者。能灭无始生死已来无量罪恶。如先悔过品中说。复次。

  修空不放逸  不贪得成利

  随说灭烦恼  灯施得天眼

  修空不放逸者。修有二种得修行修。修空力故。信有为法皆是虚诳亦不住空。诸法无定。是故常自摄捡心不放逸。不贪得成利者。贪名于他物中生贪取心。若除是事所求皆成所愿皆满。随说灭烦恼者。随有所说身即行之则断烦恼于诸事中皆如说行。世世已来诸烦恼气常熏其心则皆除灭。转诸烦恼恶气习性。灯施得天眼者。若人然灯供养佛声闻辟支佛及塔像舍利。以是因缘得天眼报。复次。

  乐施天耳报  以正愿净土

  乘施获神足  摄法得具僧

  乐施得天耳报者。于大会作诸音乐供养于佛得天耳报。乘施得神足者。乘名辇舆象马等乘。复有人言。以履屣等施亦得神足。以正愿净土者。随以所愿取清净土。若金银颇梨珊瑚琥珀车磲码瑙无量众宝清净国土。摄法得具僧者。若菩萨具足行四摄法。得具足僧。以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摄取众生故。后成佛时得清净具足无量菩萨僧及声闻僧。如阿弥陀佛有二种僧清净具足。愿具足者如先十愿中说。复次。

  利益众生故  一切所爱敬

  平等心无二  得为最胜者

  若菩萨以身口意业有所作。皆为利益安乐众生。是故众生皆悉敬爱。若菩萨于诸众生怨亲中人行平等心。不舍一切众生。以是业报得为最胜。胜名能胜贪欲嗔恚愚痴一切烦恼恶法故名为佛。问曰。人皆俱有眼耳鼻舌口等无有异。云何得知是佛。答曰。佛有三十二大人相。有是相者当知是佛。在家出家应当分别了知三十二相。是相以何法得是法。以何业得是相。是业亦应当知。何以故。欲得功德。当知是相欲得是相。当知是业。问曰。如此事者于何得解。答曰。

  于法相品中  一相三分别

  阿毗昙三十二相品中。一一相有三种分别。悉应当知。问曰。云何为一一相有三种分别。答曰。一说相体。二说相果。三说得相业。手足轮相等先已说。转轮圣王亦有是相。诸菩萨亦有是相。余人亦有。但不如耳手足轮者。手足掌中有千辐轮。具足明了如印文现。足安住不动名足安立相。网缦软薄犹如鹅王画文明了如真金缕故名手足网相。柔软犹如兜罗树绵如婴儿体其色红赤胜身余分名为手足柔软相。手掌足下项上两腋七处俱满故名七处满相。修指纤佣故名长指相。足跟长广故名足跟广相。身长七肘不曲故名身直大相。足上隆起故名足趺高相。毛上向右旋故名毛上旋相。佣[跳-兆+尃]渐粗如伊泥鹿[跳-兆+尃]故名鹿[跳-兆+尃]相。平立两手摩膝故名长臂相。如宝马宝象阴不现故名阴藏相。第一金色光明故名金色相。皮软如成炼金不受尘垢故名皮薄细密相。一一孔一毛生故名一一毛相。眉间白毫光如珂雪故为白毛相。如师子前身广厚得所故名师子上身相。肩圆大故名肩圆大相。腋下平满故名腋下满相。舌根不为风寒热所坏故善分别诸味余人不尔故名知味味相。身纵广等如尼驹楼树故名圆身相。肉髻团圆发右上旋故名肉髻相。舌如赤莲华广长而薄故名广长舌相。声如梵王迦陵频伽鸟故名梵音相。颊圆广如镜故名师子颊相。齿白如珂雪如君坻华故名齿白相。平齐不参差故名齿齐相。齿密致不疏故名具足齿相。齿上下相当故名四十齿相。眼白黑分明净无赤脉故名绀青眼相。睫不交乱上下俱眴不长不短故名为牛王睫相。于诸所尊迎送恭敬。于塔寺中大法会处说法处。供给人使故得手足轮相。有是相故。在家作转轮圣王。多得人民。出家学道。多得徒众。所受诸法坚持不舍故得安立足相。有是相故无能倾动。常修四摄法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故得手足网缦相。有是相故速摄人众。以诸香甘美濡饮食供施于人及诸所尊供给所须故得手足柔软相及七处隆满相。有是相故多得香甘美软饮食。救免应死及增寿命。又受不杀戒故得纤长指相足跟满相身大直相。有是相故寿命长远。所受善法增益不失故得足趺高毛上向右旋相。有是相故得诸功德不退失。能以技艺及诸经书教授不惜及履屣等施故得伊尼鹿[跳-兆+尃]相。有是相故诸所修学速疾如意。有来求索无所遗惜故得佣长臂相。有是相故能得势力能大布施。能善调人不令众生亲里远离。若有乖离还令和合故得阴藏相。有是相故多得弟子。以好净洁衣服卧具楼阁房舍施故得金色相及皮肤薄相。有是相故得好净洁衣服卧具楼阁房舍。随所应供养和尚阿阇梨父母兄弟及所尊重善能卫护故得一一孔一毛生毛右旋相白毛庄严面相。有是相故无与等者。惭愧语随顺语爱语故得上身如师子相肩圆大相。有是相故见者乐视无有厌足。供给疾病医药饮食身自看视故得腋下满相得味味相。有是相故身少疾病。布施园林甘果桥梁茂树池井饮食华香璎珞房舍起塔福舍等及共众施时能出多物故得身如尼俱楼树相及肉髻相。有是相故得尊贵自在。长夜修习实语软语故得广长舌相梵音声相。有是相故得五功德音声。五功德音声者。易解声。听者无厌声。深远声。悦耳声。不散声。长夜实语不绮语故得师子颊相。有是相故言必信受。初既供养后不轻慢。随意供给故得齿白相齿齐相。有是相故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长夜实语不谗谤故得四十齿相齿密致相。有是相故眷属和同不可沮坏。深心爱念和颜视众生无爱恚痴故得绀青眼相睫如牛王相。有是相故。一切见者无不爱敬。

  四法品第十九

  如所说得三十二相诸业。菩萨应一心修习。修如此三十二相业以慧为本。是故。

  退失慧四法  菩萨应远离

  得慧四种法  应常修习行

  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萨所应远离。复有四得慧法应常修习。何等四法失慧。一不敬法及说法者。二于要法秘匿吝惜。三乐法者为作障碍坏其听心。四怀憍慢自高卑人。何等四法得慧。一恭敬法及说法者。二如所闻法及所读诵为他人说。其心清净不求利养。三知从多闻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头然。四如所闻法受持不忘。贵如说行不贵言说。是为四。若人不坏诸善根者。是人能舍失慧四法。能行得慧四法。是故求增益智慧者。如偈说。

  食善根四法  菩萨应远离

  增善根四法  菩萨应修习

  何等是侵食善根四法。一怀憍慢贪求世事。二着利养出入诸家。三起憎嫉谤诸菩萨。四未闻经闻不信受。何等是增长善根四法。一所未闻经求之无厌。所谓六波罗蜜菩萨藏。二于众生除憍慢心谦逊下下。三如法得财趣足而已。离诸邪命乐行四圣种行。四于他罪若实不实无有刺讥不求人短。若于法中有所不达。心不违逆以佛为证。佛是一切智其法无量。随宜而说非我所知。如是增益善根。四法非谄曲者所能成就。是故。

  菩萨应远离  谄曲相四法

  应常修习行  直心相四法

  在家出家菩萨。应远离四谄曲法。如曲木在稠林难可得出。如是世间有佛弟子虽入佛法不能得出生死深林。何等为四。一于佛法怀疑不信无有定心。二于众生憍慢嗔恨。三于他利心生贪嫉。四毁谤菩萨恶声流布。是为四。何等是四直心相。一者有罪即时发露无所隐藏悔过除灭行无悔道。二者若以实语失于王位及诸财宝。犹不妄语口未曾说轻人之言。三者若人恶口骂詈轻贱讥谤系闭鞭杖考掠等罪。但怨前身不咎于他。信业果报心无恚恨。四者安住信功德中。诸佛妙法甚难信解。心清净故皆能信受。败坏菩萨行四谄曲。调和菩萨有四直行。是故菩萨欲不行谄曲相。欲行直心如说。

  应舍离四种  败坏菩萨法

  应修习四种  调和菩萨法

  云何名为四败坏菩萨法。一多闻而戏调不随法行。二于教化而生戏论。不敬顺和尚阿阇梨。三者不能消人信施。毁坏防制而受供养。四者不敬柔善菩萨心怀憍慢是为四。云何名为四调和菩萨法。一常乐闻所未闻法。闻已能如所说行。依法依义依如说行。二随顺义趣不惑言辞调和易化。于师事中用意施作。三不失戒定清净活命。四于调和菩萨生恭敬心随顺情重破憍慢心求其功德。复次菩萨有四种错谬。常于此中求菩萨短。是名败坏菩萨。若能亲近四种善道。是名调和菩萨。如偈说。

  菩萨应远离  四种菩萨谬

  菩萨应修习  四种菩萨道

  何谓菩萨四种错谬。一于非器众生说甚深法。是名错谬。二乐深大法者。为说小乘。是名错谬。三于正行道者持戒善心。轻慢不敬。是名错谬。四于未成就者。未可信而信。摄破戒恶人以为亲善。是名错谬。何等为四种菩萨道。一于一切众生行平等心。二以善法教化一切。三等为一切众生说法。四以正行行于一切众生。若常行菩萨四种错谬。不乐思惟诸法。不勤修习善法。则是像菩萨。是故。

  诸菩萨法中  四种像菩萨

  佛说如是法  一一应远离

  何等为四。一贪重利养不贵于法。二但为名誉不求功德。三求欲自乐不念众生。四贪乐眷属不乐远离。是为四问曰像菩萨法云何可舍。答曰。若菩萨应修菩萨初行功德。是则能离像菩萨法。是故菩萨若欲离像菩萨法。如偈说。

  初行四功德  精勤令得生

  生已令增长  增长已当护

  何等为四。一者信解空法。亦信业果报。二者乐无我法。而于一切众生生大悲心。三者心在涅槃而行在生死。四者布施为欲成就众生。而不求果报。若人欲生菩萨初行四功德。增长守护者。当亲近善知识。如偈说。

  菩萨当亲近  四种善知识

  亦应当远离  四种恶知识

  菩萨爱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亲近恭敬供养四种善知识。当深远离四种恶知识。何等为四种善知识。一于来求者生贤友想。以能助成无上道故。二于说法者生善知识想。以能助成多闻智慧故。三称赞出家者生善知识想。以能助成一切善根故。四于诸佛世尊生善知识想。以能助成一切佛法故。何等为四种恶知识。一求辟支佛乘心。乐少欲少事。二求声闻乘比丘。乐坐禅者。三好读外道路伽耶经。庄严文颂巧问答者。四所亲近者。得世间利不得法利。是故菩萨应亲近四善知识远离四恶知识。若菩萨能远离四恶知识。亲近四善知识者则得四广大藏。过一切魔事法。能生无量福德。尽能摄取一切善法。问曰。何等是菩萨大藏法。何等是能过一切魔事法。何等是能生无量福德法。何等是能摄取一切善法。答曰。

  诸菩萨有四  广大藏妙法

  四摄诸善法  菩提心为先

  何等为四。一得值佛。二得闻六波罗蜜。三于说法者心无嗔阂。四以不放逸心乐住阿练若处。是为四大藏。能过一切魔者。有四法。何等四。一不舍菩提心。二于一切众生心无嗔碍。三觉知一切诸见。四于诸菩萨心无憍慢。是为四。得无量福德法。复有四法。何等为四。一于法施无所悕求。二于破戒恶人生大悲心。三于教众生中发无上菩提。四于下劣众生而行忍辱。是为四。摄一切善法者。有四法。何等为四。一于空闲不现矫异常行。二行四摄法不求恩报。三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四种诸善根时以菩提心为先。是为四。是一一四法皆应广解。于文烦多故不广。今如佛所说以偈略解。若菩萨欲得诸菩萨藏。欲过一切魔事。欲摄一切善法者。皆当远离。

  二空系二缚  二障二垢法

  二疮及二坑  二烧二病法

  若菩萨欲得诸菩萨藏等功德者。应当远离是诸二法。何等为二空系法。一贪着应路伽耶等经。二严饰衣钵。二缚者。一着诸见缚。二贪名利缚。二障法者。一亲近白衣。二疏远善人。二垢法者。一忍受诸烦恼。二乐诸檀越知识。二疮法者。一见他人过。二自藏其过。二坑法者。一毁坏正法。二破戒受供。二烧法者。一以秽浊心而着袈裟。二受净戒者供给。出家之人有二病难治。一憎上慢人自谓能降伏心。二求大乘者沮坏其意。若菩萨远离如是等法。更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则能疾得。又得诸佛辟支佛阿罗汉之所称叹。问曰。何等法是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何等是诸佛辟支佛阿罗汉之所称叹。答曰。

  能行四谛相  疾得佛菩提

  又行四法者  三圣所称叹

  何等为四谛相。一求一切善法故勤行精进。二若听受读诵经法如所说行。三厌离三界如杀人处常求免出。四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故。自利其心谛名真实不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不虚。复有四法。为三圣称叹。何等为四。一乃至失命不为恶事。二常行法施。三受法常一其心。四若生染心。即能正观染心起染因缘。是染根者何名为染。何者是染于何事起谁生是染。如是正忆念。知虚妄无实无有。决定信解诸法空故。无所有法故。如是正观染因缘故。不起诸恶业。余一切烦恼亦如是观。菩萨得是大人所称叹法。离诸恶烦恼业故。心则具足舍心者如说。

  具足于舍心  求世出世利

  求此诸利时  心无有厌倦

  是菩萨具足舍法。欲行法施行财施利益众生故。若求世间出世间诸利。未得时心无疲懈。世间利者。善解世间经书技艺方术巧便等。出世间利者。诸无漏根力觉道法。如说。

  如是求二利  心无有疲懈

  以无疲懈故  能得诸深法

  因从求经书  而能得智慧

  具足知世间  最上第一法

  无疲懈者。疲懈名厌恶。所学若无厌恶则心无疲倦。若无疲倦则求诸经艺医方技术礼仪法则皆无疲倦。无疲倦故则得智慧。具足深知世间宜法。世间法者。方俗所宜随世间心。世间治法皆悉能知。是故能知上中下众生。随宜而引导。善解世间事深有惭愧心。随宜引导者。于上中下者各有所宜。惭愧者。自耻所行名为惭。因他生耻名为愧。有人以自作而羞见他而愧。世间法中愧为先用。如经说。二清白法护持世间。所谓惭愧。如偈说。

  随人有愧时  知法知罪福

  无愧善人远  无恶而不作

  问曰。何故殷勤教菩萨善知世间宜法。答曰。菩萨若知世间法者。则于众生易相悦入。化导其心令住大乘。若不知世法。乃至不能教化一人。是故世间法者。则是教化众生方便之道。菩萨如是知世间法。具足惭愧心。如说。

  加恶而敬养  何况利己者

  有愧有恭敬  不轻笑善者

  是菩萨愧心多故。于诸恶人尚能恭敬供养迎送问讯。何况善人能利于我有功德者。有愧恭敬二心故。于诸贤善少知识者而不轻慢。作是念。有功德者自隐于世。如灰覆火。鄙薄世法不应轻贱。若我以小因缘而轻贱者。即便得罪。复次。

  凡诸有所作  虽难能究竟

  则于世间中  亦是不退相

  是菩萨凡有所作。若起塔寺若设大会若救罪人。如是等一切世间诸难事中心无废退。所造未成。要以种种诸方便力身口心力令得成就。不但佛法有不退转。世间事中亦有不退转相。问曰。以何因缘能成此事。答曰。有堪忍力者。则能究竟。如说。

  得大堪忍力  深供养诸佛

  随佛所教化  皆悉能受持

  菩萨得堪忍力故。以是力于诸佛供养敬礼。随宜供奉衣服饮食等。又佛教化。若持戒禅定。若降伏心意。若实观诸法。于是事中用堪任力。如人得利刀宜应有益中用不于无益中用。如说。

  以信悲慈舍  堪受无疲厌

  又能知义趣  引导众生心

  愧堪受第一  深供养诸佛

  住佛所说中  正行此十法

  能净治初地  是则菩萨道

  若菩萨以信为始后住佛故则能净治初地。是十法中以信为初。信名于诸佛法因缘中心得决定又加好乐。何以故。是菩萨心性清净故得深根信力。有信力故于众生中而生悲心作是念。一切诸佛法以大悲为本。我今一心好乐佛法。是故于众生中应生悲心。此悲渐增则成大悲。得大悲故于众生中则生慈心。作是念。我应随力利益众生则成实悲行慈。利众生时即能行舍。内外所有皆能施与。作是念。如我是物。为欲利益安乐众生则成实慈。又诸众生信受我语。为欲行舍求利财物故。堪受种种诸苦恼事。作是念若有疲厌。则于世间技艺经书田作工巧诸求财利因缘则无所获。是故应于世间技艺经书等无有疲厌。以堪受故能知义趣。作是念。世间经书以义为味。若人善知经书义味。则于世间法悉能通了。能通了故则能引导上中下众生。作是念。若人无有惭愧则不能令众生欢喜。为令欢喜故当行惭愧。作是念。若无堪受则不成世间出世间利。有堪受故则能引导一切众生皆令欢喜心欢喜故信受我语。以信受故勤行方便而作唱导。作是念。若众生供养佛者。则多所利益。欲令众生供养佛故。即自一心供养于佛及形像舍利。众生信受则便随效供养于佛。种人天因缘。住于三乘菩萨。如是次行十法。则能净治初地。

  念佛品第二十

  菩萨于初地。究竟所行处。自以善根力能见数百佛菩萨。如是降伏其心深爱佛道。如所闻初地行具足究竟。自以善根福德力故能见十方现在诸佛皆在目前。问曰。但以善根福德力故得见诸佛。为更有余法耶。答曰。

  佛为跋陀婆  所说深三昧

  得是三昧宝  能得见诸佛

  跋陀婆罗是在家菩萨。能行头陀。佛为是菩萨说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名见诸佛现前菩萨。得是大宝三昧。虽未得天眼天耳而能得见十方诸佛。亦闻诸佛所说经法。问曰。是三昧者当以何道可得。答曰。

  当念于诸佛  处在大众中

  三十二相具  八十好严身

  行者以是三昧念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比丘亲近诸天供养。为诸大众恭敬围绕。专心忆念取诸佛相。又念诸佛是大愿者。成就大悲而不断绝。具足大慈深安众生。行于大喜满一切愿。行于舍心舍离憎爱不舍众生。行于谛处常不欺诳。行于舍处净除悭垢。行于善处其心善寂。行于慧处得大智慧。具行檀波罗蜜为法施主。具行尸罗波罗蜜戒行清净。具行羼提波罗蜜能忍如地。具行毗梨耶波罗蜜精进超绝。具行禅波罗蜜灭诸定障。具行般若波罗蜜破智慧障阂。手足轮相能转*轮。足安立相安住诸法。手足网缦相灭诸烦恼。七处满相诸功德满。手足柔软相说柔和法。纤长指相长夜修集诸善妙法。足跟广相眼广学广。大直身相说大直道。足趺高相一切中高毛上旋相能令众生住上妙法。伊泥鹿[跳-兆+尃]相[跳-兆+尃]佣渐粗。臂长过膝相臂如金关。阴马藏相有法宝藏。身金色相有无量色。皮细薄相说细妙法。一一毛相示一相法。白毫庄严面相乐观佛面无厌。师子上身相如师子无畏。肩圆大相善分别五阴。腋下满相满大善根。得味味相具足寂灭味。方身相破生死畏。肉髻相头未尝低敬。舌大相色如真珊瑚能自覆面。梵音相身相至梵天。师子颊车相肩广相能破外道。齿齐相行清白禅。齿平等相平等心于一切众生。齿密致相离诸贪着。四十齿相具足四十不共法。绀青眼相慈心视众生。牛王睫相睫长不乱。得希有色乐见无厌。以此三十二相庄严其身。八十种好间错映发。福德具足威力殊绝名闻流布。戒香涂身世法所不动。诸烦恼所不染。恶言所不污。游戏诸神通。诸佛如是威力猛盛无敢当者。以慧说法如师子吼如意自在。以精进力破诸痴闇。以大光明普照天地。诸问答中最无有上。一切仰瞻无下观者。常以慈心观察众生。念如大海。定如须弥。忍辱如地。增长众主所种福德如水滋润。能生众生诸善根力如风开发。成就众生如火熟物。智慧无边犹如虚空。普雨大法如大密云。不染世法犹如莲华。破外道师如师子搏鹿。能举重担如大象王。能导大众如大牛王。眷属清净如转轮王。世间最上如大梵王。可爱可乐如清天明月。普照能然犹如朗日。与诸众生安乐因缘。犹如仁父。怜愍众生随宜将护犹如慈母。所行清净如天真金。有大势力如天帝释。勤利世间如护世主。治烦恼病犹如医王。救诸衰患犹如亲族。积诸功德如大库藏。其戒无量。其定无边。其慧无称。解脱无等解脱知见无等等。于一切事最无有比。一切世间最无上故名第一人。成大法故名为大人。如是菩萨以大人相念观诸佛。是诸佛者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不可思议不可计劫修习功德。善能守护身口意业。于过去未来现在无为不可说五藏法中悉断诸疑。定答分别答反问答置答。于四问答无有错谬。善说根力觉道念处正勤如意三十七助道法。善能分别无明诸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因果。于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无所系着。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岐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诸经斐肥儸未曾有经。不为贪欲嗔恚愚痴憍慢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疑诸使所使。不为无信无惭愧谄曲戏调放逸懈怠睡眠嗔恨悭嫉诸恼所侵。知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可去已去。可见已见。所作已办。尽破怨贼。具足诸愿。是世间尊是世间父是世间主。是善来善去善意善寂善灭善解脱者。在无量无边十方恒河沙等世间中住。如现在前菩萨。又应以八十种好念观诸佛。甲色鲜赤行清白法。甲隆而大生在大家。甲色润泽深爱众生。指圆纤长其行深远。指肉充满善根充满。指渐次而长次第集诸佛法。脉覆不见不覆身口意念脉。无粗结破烦恼结。踝平不现不隐藏法。足不邪曲度堕邪众。行如师子是人中师子。行如象王是人象王。行如鹅王。高飞如鸿。行如牛王人中最尊。行时右旋善说正道。身不偻曲心常不曲。身坚而直赞坚牢戒。身渐次大次第说法。普身诸分大而端严。善能解说大妙功德。身相具足具足法者。足步间等等心众生。其身净洁三业清净。身肤细软心性自软。身离尘垢善见离垢。身不缩没心常不没。身无边量善根无量。肌肉紧密永断后身。支节分明善说十二因缘分别明了。身色无闇知见无闇。腹圆周满弟子行具。腹净鲜洁善能了知生死过恶。腹不高出破憍慢山。腹平不现说平等法。脐圆而深通甚深法。脐画右旋弟子顺教。身遍端严弟子遍净。威仪鲜洁心净无比。身无点子无黑印法。手濡胜兜罗绵。受化者身轻如毛。手画文深威仪深重。手画文长观受法者长远后事。手画润泽舍亲爱润得大道果。面貌不长结戒有开。唇赤如频婆果。见一切世间。如镜中像。舌柔而软先以软语度脱众生。舌薄而广功德纯厚。舌赤如深红凡夫心难解佛法令解。声如雷震不畏雷声。其声和柔说柔软法。四牙圆直说直道法。四牙俱利度利根者四牙鲜白清白第一。四牙齐等住戒平地。牙渐次细渐次说四谛法。鼻高隆直住智高山。鼻中清净弟子清白。眼广而长智慧广远。睫不希疏善择众生。眼白黑鲜净如青莲华叶。天人婇女以好眼敬礼。眉高而长名闻远流。眉毛润泽善知软法。耳等相似闻法者等。耳根不坏度不坏心众生。额平而好善离诸见。额广无妨广破外道。头分具足善具大愿。发色如黑蜂转五欲乐。发厚而致结使已尽。美发柔软软利智者能知法味。发不散乱言常不乱。发润而泽常无粗言。发有美香。以七觉意香华随宜化导。发中有德字安字喜字。手足中亦有德字安字喜字。菩萨如是应念诸佛处在大众讲说正法坐师子座。其座以琉璃杂宝为脚。以真珊瑚妙赤真珠以为枕。金薄帏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以为敷具。以宝师子赤金为身。虎珀为眼。车磲为尾。珊瑚为舌。白金刚为四牙。真白银为发。毛发长广。具足其床在此四师子上。大象王牙以为凭机。其承足机众宝所成。为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之所敬礼。诸佛如是在此床上。着竭支泥洹僧。不高不下覆身三分。周匝齐整着浅色袈裟。条数分明不高不下亦不参差。处八大圣庄严众中人天大会。龙金翅鸟俱共听法心无嗔恨。一切大众深心惭愧敬爱于佛。皆共一心听佛所说。受持思惟如所说行。专心听受心清净故能障诸盖。一切大众瞻仰如来无有厌足。衣毛皆竖泣泪心热或有大喜。有如是者。则知其人心得清净寂默湛然如入禅定。无爱无恚心无余缘。有大悲相慈愍众生。欲救一切心不谄曲。寂灭清净分别好丑。有大志量不没不缩不高不下。佛悉瞻见处在如是。大众说法易解易了乐闻无厌。音深不散柔软悦耳从脐而出。咽喉舌根鼻颡上龂齿唇。气激变成音句。柔软悦耳。如大密云雷声隐震。如大海中猛风激浪。如大梵天音声引导可度众生。离眉眼唇可呵语法。言不阙少又不烦重。所说无疑言必利益。无有诳语可破语等。离如是过远近等闻。四种问难随意能答。开示四谛令得四果。建立义端因缘结句。语言法则皆悉具足。种种所说事义易了。所宣分明不故隐曲。言不卒疾又不迟缓。始终相称无能难者。以如是语敷演说法。初中后善有义有利唯法具足。能令众生得今世报。无有时节可得尝试能满所愿。深妙智者以内可知。能灭众生三毒猛火。能除一切身口意罪。善能开示戒定慧品。初以名字后令知义而生欢喜。从喜生乐从乐生定。从定生如实智。从如实智生厌离。从厌离灭结使。灭结使故得解脱。如是能令此法次第。善能开示谛舍灭慧四处。能示众生令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能令众生次第得至喜地净地明地炎地难胜现前深远不动善慧法云。能分别声闻乘辟支佛乘大乘。能令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能令成就人天之中所有富乐。是为一切第一利益诸功德藏。如是正心忆念诸佛。在闲静处除却贪欲嗔恚睡眠疑悔调戏。一心专念不生障碍失定之心。以如是心专念诸佛。若心没当起若散当摄。并见大众常如现前。未入定时常应称赞相好二事。以偈叹佛令心调习。如此偈说。

  世尊诸相好  何业因缘得

  我以相及业  称赞于大圣

  足相千辐轮  清净眷属施

  以是因缘故  贤圣众围绕

  足下安立相  受善持不失

  是故魔军众  不能得毁坏

  手足指网缦  身相紫金色

  善行摄法故  大众自然伏

  手足极柔软  身相七处满

  随意食施故  多得自然供

  长指广脚跟  身佣大直相

  离杀因缘故  乃至于劫寿

  毛上向右旋  足趺隆高相

  常进诸善事  故得不退法

  伊泥鹿[跳-兆+尃]相  常乐读诵经

  为人说法故  疾得无上道

  修臂下过膝  一切所有物

  求者无吝惜  随意化导人

  阴藏功德藏  善知离散故

  多得人天众  净慧眼为子

  薄皮耀金光  妙衣堂阁施

  故多得妙衣  清净房楼观

  一孔一毛生  眉间白毫峙

  常为最上护  故于三界尊

  身上如师子  两肩圆而满

  常行人爱语  无有违反者

  腋满知味相  病施医药故

  人天皆敬爱  身无有疾病

  身圆肉髻相  和悦心施福

  劝化刚强者  法王中自在

  迦陵频伽音  广舌声如梵

  所言常软实  得大圣八音

  先加以思虑  后言必有实

  故得师子相  见者皆信伏

  齿白齐密相  所曾供养者

  后常不轻故  眷属心和同

  上下四十齿  密致不疏漏

  无谗不妄语  徒众不可破

  眼黑青白明  睫相如牛王

  慈心和视故  观者无厌足

  虽转轮圣王  典主四天下

  有是诸相好  光明不如佛

  我所称叹说  诸相好功德

  愿令一切人  心净常安乐

  菩萨又应以八十种好念诸佛。如此偈说。

  诸佛有妙好  八十庄严身

  汝等应欢喜  一心听我说

  世尊圆纤指  其甲紫红色

  隆高有润泽  所有无有量

  脉平踝不现  双足无邪曲

  行如师子王  威望无等比

  行时身右旋  安庠有仪雅

  方身分次第  端严可爱乐

  身坚极柔软  支节甚分明

  行时不逶迤  诸根悉充满

  肌体极密致  鲜明甚清净

  身形甚端雅  无有可呵处

  腹圆不高现  脐深而无孔

  其文右向旋  威仪甚清净

  身无有疵点  手足极柔软

  其文深且长  修直有润色

  舌薄面不长  牙白圆纤利

  唇色频婆果  音深若鸿王

  鼻隆眼明净  睫致而不乱

  眉高毛柔软  端直不邪曲

  眉毛齐而整  善知诸法过

  眉毛色润泽  善度润众生

  耳满长而等  不坏甚可爱

  额广而齐正  头相皆具足

  发致而不乱  如黑蜂王色

  清净而香洁  中有三种相

  是名八十种好。以此八十种好间杂庄严三十二相。若人不念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赞叹佛身者。是则永失今世后世利乐因缘。

---------------------------------------------------------------------------------------------------------------

更多龙树菩萨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九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第四课 俱舍宗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2.快乐的人生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第五课 成实宗

 

后五篇文章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七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六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五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四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