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四(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四(1)

 

  六处篇 六处相应(1)

  --------------------------------------------------------------------------------

  1    相  应  部  经  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六 处 篇

  第一 六处相应

  第一 根本五十[经]品

  [一] 第一 无常(一)内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游园。

  第一 六处相应                                       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二

  二  于此处,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

  三  世尊作是言:“诸比丘!眼为无常,凡无常者,其为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

  我者,是:‘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  耳是无常,凡无常者……

  五  鼻是无常,凡无常者……

  六  舌是无常,凡无常者……

  七  身是无常,凡无常者……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八  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

  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2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

  厌嫌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由于解脱‘我解脱’之智

  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二] 第二 苦(一)内

  ※三  “诸比丘!眼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

  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耳是苦……鼻是苦……舌是苦……身是苦……

  八  意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

  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三] 第三 无我(一)内

  ※三  “诸比丘!眼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

  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耳是无我……鼻是无我……舌是无我……身是无我……

  八  意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

  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四] 第四 无常(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

  第一 六处相应                                       三

  -----------------------------------------------------------------------

  相应部经典四                                        四

  3 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香……味……触1……

  八  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

  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色、厌嫌于声、厌嫌于香、厌嫌于味、

  厌嫌于触、厌嫌于法,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谓于解脱‘我解脱’之智

  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来如是之生。”

  注1 photthabba译为“所触者”较正确,但仿旧来之译例,唯译为触。

  [五] 第五 苦(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

  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四~七  声是……香是……味是……触是……

  八  法是苦,凡苦者,是为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

  我。’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六] 第六 无我(二)外

  ※三  “诸比丘!色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

  对此应如是以正智慧如窦观。

  四~七  声是……香是……味是……触是……

  八  法是无我,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对此应如是

  以正智慧如实观。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证知……更不来如是之生。”

  4       [七] 第七 无常(三)内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无常,何况现在之眼耶?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亦无悦

  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第一 六处相应                                       五

  -----------------------------------------------------------------------

  相应部经典四                                        六

  四~五  过去、未来之耳是无常……过去、未来之鼻是无常……

  六  过去、未来之舌是无常,何况于现在之舌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

  子对过去之舌无所期望,对未来之舌亦不悦乐,于现在之舌为厌嫌、为离欲、为灭

  尽而履行[道]。

  七  过去、未来之身是无常……

  八  过去、未来之意是无常,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

  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对未来之意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离、为离欲、为

  灭尽而履行[道]。”

  [八] 第八 苦(三)内

  ※三~七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苦,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

  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末来之眼不生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

  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过去、未来之耳是……过去未来之鼻是……过去未来之

  舌是……过去末来之身是……

  八  过去、未来之意是苦,何况于现在之意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

  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意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嫌、用离欲、为灭尽

  而履行[道]。”

  [九] 第九 无我(三)内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眼是无我,何况现在之眼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

  5 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不生悦乐,于现在之眼为厌嫌、为

  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耳是……过去、未来之鼻是……过去、未来之舌是……过去、

  未来之身是……

  八  过去、未来之意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意即?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

  子,对过去之意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意不悦乐,于现在之意为厌嫌、为离欲、为灭

  尽而履行[道]。”

  [一0] 第十 无常(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无常,何况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

  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

  第一 六处相应                                       七

  -----------------------------------------------------------------------

  相应部经典四                                        八

  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

  未来之触是……

  八  过去、未来之法是无常,何况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

  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

  而履行[道]。”

  [一一] 第十一 苦(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苦,何况于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

  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离

  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6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去、未来之味是……过去、

  未来之触是……

  八  过去、未来之法是苦,何况于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

  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灭尽

  而履行[道]。”

  [一二] 第十二 无我(四)外

  ※三  “诸比丘!过去、未来之色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色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

  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色无所期望,于未来之色不生悦乐,于现在之色为厌嫌、为

  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四~七  过去、未来之声是……过去、未来之香是……过丢、未来之味是……过去、

  未来之触是……

  八  过去、未来之法是无我,何况于现在之法耶?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

  子,对过去之法无所期望,于未来之法不生悦乐,于现在之法为厌嫌、为离欲、为

  灭尽而履行[道]。”

  无常品第一 (终)

  其摄颂:

  无常苦无我

  三者有内外

  第一 六处相应                                       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0

  依无常说三

  各各有内外

  第二 双双品

  [一三] 第一 由于正觉(一)

  一  舍卫城。

  7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成正觉之菩萨[时],生如是念:‘以何为眼之甘

  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何为耳之……何为鼻之……何为舌之……何为身之

  ……何为意之甘味?何为患难?何为出离?’

  三~七  诸比丘!余生如是念:‘凡缘眼所起之安乐喜悦,是眼之甘味。凡眼之无

  常、苦、变坏之法,此为眼之患难。凡对眼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眼之出离。

  凡耳……凡鼻……凡舌……凡身……

  八  凡缘意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意之甘味。凡意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意

  之患难。凡对意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意之出离。’

  九  诸比丘!余不如实知如是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

  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

  宣示无上正等觉。

  一0  诸比丘!余因如实知如是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

  离,诸比丘!依此,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则宣

  示无上正等觉。

  8 一一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也。’”

  [一四] 第二 由于正觉(二)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成正觉之菩萨[时],以生如是念:‘以何为色之

  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以何为声之……以何为香之……以何为味之……

  以何为触之……以何为法之甘味?以何为患难?以何为出离?’

  三  诸比丘,余如是念:‘凡缘色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色之甘味。凡色之无常、

  苦、变坏之法,此为色之患难。凡对色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色之出离。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二

  四~七  凡以声……凡以香……凡以味……凡以触……

  八  凡缘法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法之甘味,凡法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法

  之患难。凡对法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法之出离。

  九~一0  诸比丘!余未如实知如是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

  为出离时,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曾宣

  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一一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也。’”

  [一五] 第三 由于甘味(一)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甘味,终于发见眼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眼之甘味

  9 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眼之患难,诸比丘!余终于发见眼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

  观眼之患难故。诸比丘!余寻找巡行眼之出离,终于发见眼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

  观眼之出离故。

  三~六  诸比丘!余耳之……诸比丘!余鼻之……诸比丘!余舌之……诸比丘!余

  身之……

  七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甘味,终于发见意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甘味

  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患难,终于发见意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患难

  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意之出离,终于发见意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意之出离

  故。

  八~九  诸比丘!余不能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

  离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

  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一0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一六] 第四 由于甘味(二)

  ※二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甘味终发见色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甘味故。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患难,终于发见色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患难故。

  10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色之出离,终于发见色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色之出离故。

  三~六  诸比丘!余声之……香之……味之……触之……

  七  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甘味,终于发见法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甘味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四

  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患难,终于发见法之患难,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患难

  故。诸比丘!余寻觅巡行法之出离,终于发见法之出离,此余以智慧善观法之出离

  故。

  八~九  诸比丘!余未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

  时,诸比丘!其间,余于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

  曾宣示无上正觉……则宣示……

  一0  而于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后之生,而无再生。’”

  [一七] 第五 若无者(一)

  ※二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著。然诸比丘!于眼有甘味

  故,有情于眼有爱著。

  三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厌嫌。然诸比丘!于眼有患难

  故,有情于眼有厌嫌。

  四  诸比丘!若于此眼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出离。然诸比丘!于眼有出离

  故,有情出离于眼。

  五~七  诸比丘!若于此耳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11 八~一0 诸比丘!若于此鼻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一~一三  诸比丘!若于此舌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四~一六  诸比丘!若于此身无甘味者,则……患难……无出离者……

  一七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爱著。然诸比丘!于意有甘

  味故,有情则于意有爱著。

  一八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意有患

  难故,有情则厌嫌于意。

  一九  诸比丘!若于此意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意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意有出

  离故,有情则出离于意。

  二0  诸比丘!诸有情未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

  离时,诸比丘!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

  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著之心过活。

  二一  然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六

  12 出离。诸比丘!有情等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

  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著之心过日。”

  [一八] 第六 若无者(二)

  ※ 二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著。然诸比丘!因色有甘味

  故,有情爱著于色。

  三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厌嫌。然诸比丘!于色有患难

  故,有情则厌嫌于色。

  四  诸比丘!若于此色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色无出离。然诸比丘!于色有出离

  故,有情则出离于色。

  五~七  诸比丘!若于此声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八~一0  诸比丘!若于此香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一~一三  诸比丘!若于此味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四~一六  诸比丘!若于此触无甘味者……患难……无出离者……

  一七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爱著。然诸比丘!于法有甘

  味故,有情则于法有爱著。

  一八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厌嫌。然诸比丘!于法有患

  难故,有情则于法有厌嫌。

  一九  诸比丘!若于此法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法无出离。然诸比丘!于法有出

  离故,有情则由法有出离。

  二0  诸比丘!诸有情不如实知此等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

  13 离时,诸比丘!诸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

  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著之心过日。

  二一  然而,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外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

  为出离,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

  离系、解放、以无取著之心过日。”

  [一九] 第七 因欢悦(一)

  ※ 二  “诸比丘!欢悦于人之眼者,则为欢悦彼苦。欢悦于人之苦者,则不能离脱彼苦

  ……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欢悦于人之意者,则欢悦彼之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八

  苦。欢悦于人之苦者,则不得离脱彼之苦。

  三  诸比丘!不欢悦于人之眼者,则不欢悦彼之苦。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

  苦离脱……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不欢悦人之意者,则不欢

  悦于彼之苦。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离脱。”

  [二0] 第八 因欢悦(二)

  ※ 二  “诸比丘!欢悦于人之色者,则欢悦于彼之苦。欢悦人之苦者,则未能离脱彼之

  苦。我谓:人之声……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触……欢悦人之法者,则欢悦彼

  之苦。欢悦人之苦者,则不能离脱彼之苦。

  14 三  诸比丘!不欢悦人之色者,则不欢悦彼之苦,不欢悦于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

  苦离脱,我谓不欢悦于人之声……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触……不欢悦人之法

  者,则不欢悦于彼之苦。予谓不欢悦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解脱。”

  [二一] 第九 因生起(一)

  ※ 二  “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

  之显现。

  三~四  耳之生起……鼻之生起……

  五~六  舌之生起……身之生起……

  七  意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八  诸比丘!眼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

  九~一三  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

  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二二] 第十 因生起(二)

  ※ 二  “诸比丘!色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

  之显现。

  三~四  声之生起……香之生起……

  五~六  味之生起……触之生起……

  七  法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

  八  诸比丘!色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九~一三  声之……香之……味之……触之……法之灭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苦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二0

  16 之灭尽、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双双品第二 (终)

  其摄颂:

  正觉以云二

  甘味更有二

  若无者于二

  欢悦又更二

  生起亦云二

  此品因此,名为双双品。

  第三 一切品

  [二三] 第一 一切

  一  舍卫城……于其处……曰:

  二  “诸比丘!我用汝等说一切,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耶?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

  是。诸比丘!此名之为一切。

  四  诸比丘!若人有如是言:‘余弃此之一切,令知他之一切1’者,则彼仅为言

  说,逢他人之问,则无能作答,则更陷于苦难。何以故?诸比丘!此犹如[对]相

  违之境[故]。”

  注1 除此世尊所说之“一切”,而说示其他之“一切”

  [二四] 第二 舍弃(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舍弃之法,且谛听。

  三  诸比丘!以何为一切舍弃之法耶?

  四~八  诸比丘!眼应舍弃,色应舍弃,眼识应舍弃,眼触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

  16 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耳应舍弃……鼻……舌……身……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二

  九  意应舍弃,法应舍弃,意识应舍弃,意触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

  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应舍弃。

  一0  诸比丘!此为一切舍弃之法。”

  [二五] 第三 舍弃(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耶?

  四~八  诸比丘!由知解、晓了于眼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眼识而应舍弃,由

  知解、晓了于眼触而应舍弃,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

  于此亦应舍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此……

  九  由知解、晓了于意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意识而应舍弃,由知解、晓了于

  17 意触而应舍弃,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于此应舍弃。

  一0  诸比丘!此为由知解、晓了一切而应舍弃之法。”

  [二六] 第四 晓了(一)

  ※ 二  “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尽苦。

  三  诸比丘!对任何之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

  四~八  诸比丘!于眼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色……

  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知解、

  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耳……于声……于鼻……于香……

  于舌……于味……于身……于触……

  九  于意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法……于意识……

  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知解、不晓了、

  不离欲、不舍弃此等者,则不得尽苦。

  一0   诸比丘!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谓不得尽苦。

  一一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

  18 一二  诸比丘!云何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而善能尽苦耶?

  一三~一七  诸比丘!于眼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善能尽苦。于色……于眼

  识……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解、晓了、

  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于耳……于声……于鼻……于香……于舌……于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四

  味……于身……于触……

  一八  于意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善能尽苦。于法……于意识……于意触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解、晓了、离欲、舍弃

  者,则善能尽苦。

  一九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谓善能尽苦。”

  [二七] 第五 晓了(二)

  ※ 二  “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善尽苦。

  三  诸比丘!云何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能善尽苦耶?

  四~八  凡眼、凡色、凡眼识、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凡耳、凡声……凡鼻……凡

  19 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触……

  九  凡意、凡法、凡意识、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

  一01  诸比丘!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谓之不能善尽苦。

  一一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则为善能尽苦。诸比丘!云

  何于一切,为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堪善能尽苦耶?

  一二~一六  诸比丘!凡于眼、凡于色、凡于眼识,凡依眼识所识知之法,凡耳、

  凡声……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触……

  一七  凡意、凡法、凡意识、凡依意识所识知之法。

  一八  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谓之善能尽苦。”

  注1 PTS本应是一0而误为一一以下各节即有龃龉。

  [二八] 第六 燃烧

  一  尔时,世尊住伽耶象头山,与一千比丘等俱。

  二  于此处,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为烧。诸比丘!云何一切为烧耶?

  三~七  诸比丘!眼为烧、色为烧、眼识为烧、眼触为烧,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

  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此亦为烧。缘何为烧耶?我说因贪欲之火、因嗔恚之火、

  因愚痴之火高烧,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烧。其是……鼻是……

  20 …舌是……身是……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六

  八  意是烧、法是烧、意识是烧、意触是烧,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

  或非苦非乐,亦为所烧。缘何而烧耶?我说因贪欲之火、因嗔恚之火、因愚痴之火

  高烧,因生、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烧。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于眼亦生厌嫌、于色亦生厌嫌、于眼识亦生

  厌嫌、于眼触亦生厌嫌,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生

  厌嫌。于耳亦……于鼻亦……于舌亦……于身亦……于意亦……凡缘此意所生之

  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生厌嫌,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

  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来此生。”

  一0   世尊言此,彼等比丘心生欢喜,欢受世尊之所说。

  一一  然而宣说此教法已,使彼等比丘无所取著,其心已由诸漏解脱。

  [二九] 第七 盲闇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21 二  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一切是盲闇。诸比丘!何者是盲闇耶?

  三~五   诸比丘!眼是盲闇,色是盲闇,眼识是盲闇,眼触是盲闇,凡缘眼触所生

  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

  老、死,因忧、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耳是……鼻是……

  六  舌是盲闇,味是盲闇,舌识是盲闇,舌触是盲闇,凡缘此舌触所生之受,或乐、

  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

  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

  七  身是盲闇……

  八  意是盲闇,法是盲闇,意识是盲闇,意触是盲闇,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

  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谓:因生、老、死、因忧、

  悲、苦、恼、绝望而致盲闇。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

  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乃至……

  缘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

  而得解脱,因解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

  不为如是来此生。”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八

  22       [三0] 第八 适宜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且谛听,善思惟,我当说。

  三  诸比丘!以何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耶?

  四~六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

  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有色,不因色而思量,不思量色为我有。不思量眼识,

  不思量有眼识,不因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为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

  不因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

  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对耳

  ……对鼻……

  七~八  不思量舌,不思量有舌,不因舌而思量,不思量舌为我有。不思量味,不

  思量有味,不因味而思量,不思量味为我有。不思量舌识,不思量有舌识,不因舌

  识而思量,不思量舌识为我有。不思量舌触,不思量有舌触,不因舌触而思量,不

  思量舌触为我有。凡缘舌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

  亦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于身……

  九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

  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

  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

  23 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不思

  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不思量此为我有。

  一0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为我有。

  一一  彼无如是之思量,而对世不予执著一物,无执著则无爱慕,无爱慕而独自入

  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二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

  [三一] 第九 有验(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四~八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

  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三0

  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思量,因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为

  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

  24 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者而有著,世人唯有欢喜此执著。于耳……于鼻

  ……于舌……于身……

  九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

  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

  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

  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

  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

  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而有著,

  世人唯有欢喜此执著。

  一0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

  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彼无如是思量,不执著世之一物,无执著则无爱慕,无爱慕则

  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一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三二] 第十 有验(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对此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四~八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是乐耶?”

  25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为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三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三二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是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九  “意……法……意识……意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为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26 一0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

  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厌嫌于彼。于耳……于

  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缘此

  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彼。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得

  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

  是再生。

  一一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一切品第三 (终)

  其摄颂曰:

  一切二舍弃

  他二之晓了

  燃烧与盲闇

  适宜二有验

  第一 六处相应                                       三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三四

  是称一切品

  第四 生法品

  [三三] 第一 生

  一  舍卫城。于此处彼等……

  二  “诸比丘!一切是生之法。诸比丘!何等之一切是生之法耶?

  27 三~七  诸比丘!眼是生之法,色是生之法,眼识是生之法,眼触是生之法,凡缘

  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乐非苦,此亦生之法。耳是……声是……鼻是……

  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八  意是生之法,法是生之法,意识是生之法,意触是生之法,凡缘意触所生之受,

  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生之法。

  九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证知……不为如是再

  生。”

  [三四] 第二 老

  “诸比丘!一切是老之法。”

  [三五] 第三 病

  “诸比丘!一切是病之法。”

  [三六] 第四 死

  “诸比丘!一切是死之法。”

  [三七] 第五 忧

  “诸比丘!一切是忧之法。”

  [三八] 第六 污秽

  “诸比丘!一切是污秽之法。”

  28       [三九] 第七 破坏

  “诸比丘!一切是破坏之法。”

  [四0] 第八 消亡

  “诸比丘!一切是消亡之法。”

  第一 六处相应                                       三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三六

  [四一] 第九 生起

  “诸比丘!一切是生起之法。”

  [四二] 第十 灭尽

  “诸比丘!一切是灭尽之法。”

  生法品第四 (终)

  此摄颂曰:

  生老与病死

  以及忧污秽

  坏消亡生起

  灭尽合为十

  第五 无常品

  舍卫城。于此处彼等……

  [四三] 第一 无常

  “诸比丘!一切是无常。”

  [四四] 第二 苦

  “诸比丘!一切是苦。”

  [四五] 第三 无我

  “诸比丘!一切是无我。”

  29       [四六] 第四 应所了解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了解。”

  [四七] 第五 应所知悉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知悉。”

  [四八] 第六 应所舍弃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舍弃。”

  [四九] 第七 应所实证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实证。”

  第一 六处相应                                       三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三八

  [五0] 第八 应所知解而晓了

  “诸比丘!一切是应所知解而晓了。”

  [五一] 第九 所累

  “诸比丘!一切是所累。”

  [五二] 第十 所压

  ※ 二  “诸比丘!一切为所压。诸比丘!何者为所压耶?

  三~六  诸比丘!眼为所压,色为所压,眼识为所压,眼触为所压,缘此眼触所生

  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为所压。其……声……鼻……香……舌……

  味……身……触……

  七  意为所压,法为所压,意识为所压,意触为所压,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

  30 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为所压。

  八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证知……不为如是再

  生。”

  无常品第五 (终)

  其摄颂曰:

  无常苦无我

  应知解晓了

  应舍弃实证

  所知解晓了

  所累及所压

  其摄颂曰:

  所闻品与若无者

  一切品及生类品

  无常品为五十经

  如是称为第五品

  第一 六处相应                                       三九

  -----------------------------------------------------------------------

  相应部经典四                                        四O

  第二 五十[经]品

  第一 无明品

  舍卫城

  [五三] 第一 无明

  ※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31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消灭无明而生起明

  耶?”

  四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知、见色是无常者,则消

  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眼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

  非乐,亦知、见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

  五~八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九  知、见意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知、见法是无常者,则消灭其无

  明而生起明。意识……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

  知、见彼亦是无常者,则消灭无明而生起明。

  一0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消灭其无明而生起明。”

  [五四] 第二 系缚(一)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系缚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则消灭其系缚。色……眼识……眼触……凡缘

  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知、见彼亦无常者,则消灭其系缚。

  耳……鼻……舌……身……意……

  一0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消灭其系缚。”

  [五五] 第三 系缚(二)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能达至除却其系缚耶?”

  32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我者,则达至除却其系缚。色……眼识……眼触……

  第一 六处相应                                       四一

  -----------------------------------------------------------------------

  相应部经典四                                        四二

  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彼是无我者,则达至除却

  彼系缚。

  一0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达至除却彼系缚。”

  [五六、五七] 第四、第五 诸漏(一~二)

  三~一0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诸漏耶?”

  “……达至除却其诸漏。”

  [五八、五九] 第六、第七 随眠(一~二)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则消灭其随眠……达至除却……。”

  四~八  “诸比丘!知见眼是无我者,则得除却其随眠。色……耳……声……鼻……

  香……舌……味……身……触……

  九  意……法……意识……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

  乐,亦知见此是无我者,则得除却其随眠。

  一0  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则得除却随眠。”

  [六0] 第八 晓了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晓了之法,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晓了之法耶?

  四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会合为眼触,缘眼触生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闻

  33 圣弟子,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眼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

  厌嫌则离欲,因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证知‘我晓了于取。’

  五~八  缘耳与声,生起耳识……缘鼻与香,生起鼻识……缘舌与味,生起舌识……

  缘身与触,生起身识……

  九  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会合为意触,缘意触生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

  闻圣弟子,于意亦厌嫌、于法亦厌嫌、于意识亦厌嫌、于意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

  由厌嫌则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证知‘我晓了于取。’

  一0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晓了之法。”

  [六一] 第九 了悟(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第一 六处相应                                       四三

  -----------------------------------------------------------------------

  相应部经典四                                        四四

  四~八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会合为眼触,缘眼触而有受。诸比丘!如是知见,

  有闻圣弟子,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受亦厌嫌。由厌嫌而离

  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而证知‘我了悟取。’缘耳与声生起耳识……缘鼻与香

  生起鼻识……缘舌与味生起舌识……缘身与触生起身识……

  九  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会合为意触,缘意触而有受。诸比丘!如是知见,有

  34 闻圣弟子于意亦厌嫌、于法亦厌嫌、于意识亦厌嫌、于意触亦厌嫌、于受亦厌嫌。

  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由解脱而证知‘我了悟取。’

  一0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了悟之法。”

  [六二] 第十 了悟(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四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耶?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彼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为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

  认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识……眼触……缘眼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五~八  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

  九  意是……法是……意识是……意触是……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

  或非苦非乐,此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是乐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第一 六处相应                                       四五

  -----------------------------------------------------------------------

  相应部经典四                                        四六

  识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35 一0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亦厌嫌于色、亦厌嫌于眼识、亦

  厌嫌于眼触。……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由

  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乃有‘我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

  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一  诸比丘!此为一切取了悟之法。”

  无明品第一 (终)

  此摄颂曰:

  无明二系结

  诸漏亦为二

  他二为随眠

  二悉知了悟

  以此为品名

  第二 鹿网品

  [六三] 第一 鹿网(一)1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尔时,尊者弥迦奢罗来诣世尊居处……

  36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弥迦奢罗白世尊言:“大德!所称单独住者、单独住者。大德!

  如何为单独住者?又如何为随伴住者耶?”

  四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2。有比丘若喜

  悦于此、赞美于此,对此存念恋著,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彼则心

  生喜悦,有喜悦之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弥迦奢罗!如是被

  缚于悦喜、系缚之比丘者,称为随伴住者。

  五~八  弥迦奢罗!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

  第一 六处相应                                       四七

  -----------------------------------------------------------------------

  相应部经典四                                        四八

  九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

  悦、赞美于此、恋著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于彼心生喜悦,有

  喜悦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弥迦奢罗!此为悦喜系缚之比丘,

  称为随伴住者。

  一0  弥迦奢罗!如是住之比丘,即使于林间、深林边土、声音稀少、大气寂静、

  远离世人之处而卧,虽适于独坐冥想,乐于居住,但彼仍称为随伴住者。

  一一  何以故?渴爱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于此尚未除灭故,彼仍称随伴住者。

  一二~一七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

  丘若不喜悦此、不赞美此、不存念恋著于此者,则于彼喜悦心灭,若无喜悦心者,

  37 则无爱染心,若无爱染心者,则无系缚。弥迦奢罗!于此悦喜系缚解脱之比丘,称

  为单独住者。

  一八  弥迦奢罗!如是住之比丘,虽住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

  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群之村内,但彼亦称为单独住者。

  一九  何以故?渴爱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已除灭此故,彼称为单独住者。”

  注1 Migajala杂阿含经卷十三之六、七经为鹿网。

  2 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一、一一0页后三行之五种欲分。

  [六四] 第二 鹿网(二)

  ※ 二  尔时,尊者弥迦奢罗,来诣世尊居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弥迦奢罗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法,我听此法将远

  离其他,唯独热诚专心精勤而住。”

  四~八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

  喜悦、赞美于此,存念恋著于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存念恋著于此,于彼心生

  喜悦。弥迦奢罗!我谓:因起喜悦心而生起苦。弥迦奢罗!有耳所识之声……鼻所

  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九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

  悦、赞美于此,而存念恋著此者,则于彼心生喜悦。弥迦奢罗!我谓因起喜悦心而

  第一 六处相应                                       四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五0

  38 生起苦。

  一0~一四  弥迦奢罗!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

  比丘若不喜悦、赞美于此,不存念恋著此者,于彼则灭喜悦心。弥迦奢罗!我谓,

  因喜悦心灭则苦灭。弥迦奢罗!有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

  身所识之触……

  一五  弥迦奢罗!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

  不喜悦、不赞美此,不存念恋著此者,于彼则喜悦心灭。弥迦奢罗!我谓因喜悦心

  灭则苦灭。”

  一六  时,尊者弥迦奢罗!欢悦、随喜于世尊之所说,从座而起,礼拜世尊,行右

  绕礼而离去。

  一七  依此,尊者弥迦奢罗远离其他,唯独热诚专心不放逸而住,以善家之男子由

  在家而出家,得度为无家之身,对无上梵行之究竟为目的,则不久之后于现生自证

  知实现、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  尊者弥迦奢罗则成为阿罗汉之一。

  [六五] 第三 三弥离提(一)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二~三  时,尊者三弥离提来诣世尊之处……白世尊言:“大德!魔罗、所称魔罗,

  如何为魔罗、或魔罗之名义耶?”

  39 四~八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有眼识,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

  魔罗之名义。有耳……有鼻……有舌……有身……

  九  有意,有法,有意识,有以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有魔罗,或为魔罗之名义。

  一0~一四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魔罗之

  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一五  无意,无法,无意识,无意识所识知之法,则无魔罗,或无魔罗之名义。”

  [六六] 第四 三弥离提(二)

  ※ 三~一五  “大德!有情、所称有情者。大德!如何为有情、或有情之名义耶?”

  ……

  [六七] 第五 三弥离提(三)

  第一 六处相应                                       五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五二

  ※ 三~一五  “大德!苦、所称苦者,大德!如何为苦、或苦之名义耶?”

  ……

  [六八] 第六 三弥离提(四)

  ※ 三  “大德!世间、所称世间者,如何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耶?”

  四~九  “三弥离提!凡有眼,有色,以眼识所识知之法,则为世间或世间之名义。

  40 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有法,有意识所识知之法,则为世间或

  世间之名义。

  一0~一五  三弥离提!凡无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识所识知之法,则无世间或

  世间之名义。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法,无意识,无以意识

  所识知之法,则无世间或世间之名义。”

  [六九] 第七 优波先那

  一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优波先那,住王舍城之寒林蛇头岩窟中。

  二  然则其时,毒蛇落于尊者优波先那之身。

  三  时,尊者优波先那,告诸比丘言:“来,汝等将余此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此身

  于此处,恰如一握之糠,立即散失。”

  四  如是言时,尊者舍利弗告尊者优波先那曰:“然而我等亦不认为尊者优波先那身

  之异态,诸根之变坏。”

  五  然而,其时,尊者优波先那如是作言:“来,汝等将余此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

  此身于此处,恰如一握糠,立即散失。”

  六  “友,舍利弗!若有人言:‘余是眼也,’或‘此为余之眼’……‘余为耳……

  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有如是之心者。友舍利弗!则彼或

  有身之异态,或有诸根之变坏。友舍利弗!余无如是言:‘余是眼,’或‘此为余

  41 之眼’……‘余是其……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意。’友舍利弗!

  云何余有身之异态,或诸根变坏耶?”

  七  如是尊者优波先那,久已根绝我见、我所见、憍慢、随眠,故尊者优波先那于

  “余是眼,”或“此为余之眼”……“余是耳……鼻……舌……身……意,”或“此为余之

  意”无如是之心。

  八~九  时,彼诸比丘将尊者优波先那之身置于卧台运出室外,尊者优波先那之身,

  第一 六处相应                                       五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五四

  于其处,恰如一握之糠散失。

  [七0] 优波婆那

  ※ 二  时,尊者优波婆那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优波婆那,白世尊言:“大德!现生之法,所称现生之法,大德!

  如何称此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一一可自知法耶?”

  四  “优波婆那!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感知色,且对色感知之染心,对色有染心,

  而觉知‘我对色有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见色,感知色,且对色感知有染

  心,彼对色有染心,而觉知‘我对色有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

  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42 五~九  优波婆那!复次又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

  触触……以意识法。彼感知法且对法感知有染心,对法有染心,而觉知‘我对法有

  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识法,感知法,且对法感知有染心,彼对法有染心,

  而觉知‘我对法有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

  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一0  优波婆那!然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感知彼色,然对色不感知有染心,对

  色无染心,彼觉知‘我对色无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见色,虽感知色,若

  对色不感知染心者,则彼对于色无染心,觉知‘我对于色无染心。’如是,优波婆

  那!现生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一一~一五  优波婆那!复次又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

  以身触触……以意识法,虽感知彼法,然对于法感知不染心,对于法无染心,彼觉

  43 知‘我对于法无染心。’优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识法,虽对于法感知,而对于法感

  知不染心,彼对于法无染心,则觉知‘我对于法无染心。’如是,优波婆那!现生

  之法为即时者,来见[可示导于涅槃者,]智者应一一自知者。”

  [七一] 第九 六触处(一)

  ※ 二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则彼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律犹远。”

  三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能平。大德!此某者不如

  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第一 六处相应                                       五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五六

  四~九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视眼,‘此为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

  如是观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于此,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

  智慧对此作如实观者,则此为苦之终。汝视耳……视鼻……视舌……视身……视意

  ‘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于此,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

  智慧,对此如实观,此即苦之终尽。”

  44       [七二] 第十 六触处(二)

  ※ 二  “诸比丘!于任何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为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犹远矣!”

  三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

  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四~九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视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

  如是观照耶?”“大德!诚然!”“善哉!比丘!于此,比丘!汝视眼,‘此非我所,此

  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实观此,如是,汝之灭除此第一触处,将来

  不再令生起。汝视耳……视鼻……视舌……视身……视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

  非我之我,’如是观照耶?”

  “大德!诚然。”

  “善哉,比丘!于此,比丘,汝视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

  是以正智慧,如实观者,如是汝则灭除此第六触处,将来不再生起。”

  [七三] 第十一 六触处(三)

  ※ 二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45 为尚未果其梵行,离此法犹远矣!”

  三  如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处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实

  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

  四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五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五八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为乐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耶?”

  “不也,大德!非然。”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耶?”

  “不也。大德!非然。”

  一0  “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意,因厌嫌而离欲,因离

  欲而得解脱,于解脱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

  再生。”

  鹿网品第二 (终)

  此摄颂:

  说鹿网二经

  于三弥离提

  以说为四经

  优婆先那者

  及优波婆那

  六触处有三

  第一 六处相应                                       五九

  -----------------------------------------------------------------------

  相应部经典四                                        六0

  46             第三 病品

  [七四] 第一 病(一)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其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是之精舍有一比丘,因是新参所知甚

  少,陷于病、苦、恼之状态。大德!愿世尊垂慈愍,赴彼比丘之住处。”

  四  时,世尊闻新参者之语,与罹病之语,知“比丘所知甚少,”乃往彼比丘住处。

  五  彼比丘见世尊由远处来,见已,由床台移动身体1。

  六  时,世尊告此比丘曰:“止之,比丘!汝勿于卧床移动身体,此有设座,余可坐

  此处。”世尊就坐于所设之座。

  七  坐已,世尊告此比丘曰:“比丘!汝之病有少愈否?食养物充分否?苦痛之感觉

  减退而无增加,感减退而不感其增进耶?”

  “大德!余之病未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余增加强烈之苦感而无减退,唯感其增

  加而不感其减退。”

  八  “比丘!汝有无何等之恶作耶?有无何等之后悔耶?”

  “大德!诚然,我有大恶作、有大后悔。”

  47 九  “但,汝有无以戒故,而自为难耶?”

  “大德!不然。”

  一0  “比丘!汝若言不以戒故而自为难者,然则比丘!汝恶作于何事?以何为汝之

  后悔耶?”

  “大德!余尚不知世尊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

  一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然则如今,比丘!汝知余为何说

  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为舍离染欲而说法。”

  一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为舍离染欲而说法则可。比丘!余之所说者

  此法为舍离染欲。

  一三  比丘!汝对此作如何思量耶?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第一 六处相应                                       六一

  -----------------------------------------------------------------------

  相应部经典四                                        六二

  “大德!是无常。”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无常者,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耶?”

  “大德!不然。”

  一四  “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

  ……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而有解脱之智。证知:生

  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五  世尊说此已。彼比丘欢喜、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而此所宣之教法,彼比丘

  生远尘离垢而生法眼,乃曰:“凡生起之法,此皆灭尽之法。”

  注1 PTS本是mancake samancopi暹罗本写mancake samatesi于前之脚注举samad-

  hosi,samidhosi两语。

  [七五] 第二 病(二)

  一~一0  [全文同于前经]

  48 一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为持戒清净所说之法,然则如今,汝知余为何说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为无取著般涅槃而说法。”

  一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为无取著般涅槃而说法则可。比丘!余之

  所说者此法为无取著、般涅槃。”

  一三~一四  [全文同与前经]

  一五  世尊宣说已。彼比丘欢喜、欢受于世尊之所说。而此宣说之教法,彼比丘之

  心无所取著,而解脱诸漏。

  [七六] 第三 罗陀(一)

  ※ 二  时,尊者罗陀……

  第一 六处相应                                       六三

  -----------------------------------------------------------------------

  相应部经典四                                        六四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罗陀,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听此法以远

  离其他,单独热诚,专心于精勤而住。”

  四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九  罗陀!何者是无常?罗陀!眼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

  是……眼触是……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常,

  对此汝应舍欲贪。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

  触是……

  一0  意是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法是……意识是……意触是……凡以此意触

  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常者,对此故应舍欲贪。

  49 一一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七] 第四 罗陀(二)

  ※ 四  “罗陀!凡无常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一0  罗陀!何者是苦?罗陀!眼是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是

  ……眼触是……乃至……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

  亦见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一一  罗陀!凡苦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七八] 第五 罗陀(三)

  ※ 四  “罗陀!凡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五~九  罗陀!何者是无我?罗陀!眼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色是……眼识

  是……眼触是……凡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无我

  者,对此汝应舍欲贪。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

  ……触是……

  一0  意是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法是……意是……意识是……意触是……凡

  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无我者,对此汝应舍欲贪。

  一一  罗陀!凡无我者,对此故应舍欲贪。”

  [七九] 第六 无明(一)

  ※ 二  时,有某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若舍此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第一 六处相应                                       六五

  -----------------------------------------------------------------------

  相应部经典四                                        六六

  有如是之一法耶?”

  “比丘!有一法,若舍此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四  “然则,大德!若舍何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之一法耶?”

  50     “比丘!无明是一法,舍此一者,比丘之无明则消失而生明。”

  五  “然而,大德!如何知,如何见之比丘,其无明消失而生明耶?”

  六  “比丘!知、见于眼是无常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色……缘眼触所生之受,

  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知、见是无常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也。

  七~一一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一二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

  [八0] 第七 无明(二)

  一~五  [全文同于前经]

  六  “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如是之所闻:‘法不适于偏执。’比丘!若比丘之所闻:

  ‘法不适于偏执,’如是者,彼则知解一切法。以知解一切法,则晓了一切法。晓

  了一切法,则见一切微象与他相异。见眼与他相异……色……眼识……眼触……乃

  至……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见与他相异。

  七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则无明消失而生明。”

  [八一] 第八 比丘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于此处有外道普行沙门等如是问我

  51 等:‘诸友!于沙门瞿昙之处,修梵行有何之效耶?’大德!受如是问……为苦之

  晓了……。”

  四  “诸比丘!实则汝等受如是问,而作如是答者,此乃复说余之所说,非以非实诬

  谤我,乃以法随法作释。又,此与法相同之大小言说,皆不蒙受任何非难。诸比丘!

  汝等为晓了苦而在余处修梵行故。

  五  诸比丘!外道普行沙门等,若如斯问汝等:‘汝等言为苦之晓了于瞿昙沙门处

  修梵行,其如何为苦耶?’诸比丘!汝等对彼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答:

  六~一一  “诸友等!眼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色是苦……凡

  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者,为晓了此等亦是苦,我等于世

  第一 六处相应                                       六七

  -----------------------------------------------------------------------

  相应部经典四                                        六八

  尊处修梵行。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

  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亦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友

  等!此即是苦,为晓了于此,我等于世尊处修梵行。”

  52 一二  受如是问,诸比丘!汝等对彼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答。”

  [八二] 第九 世间

  ※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所称:‘世间、世间者,’大德!于何

  意义称之为世间耶?”

  “比丘!破坏1,是故称之为世间。是何物之破坏?

  四~九  诸比丘!眼是破坏,色是破坏,眼识是破坏,眼触是破坏,耳是……鼻是

  ……舌是……身是……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破

  坏。

  一0  比丘!破坏,其故称之为世间。”

  注1 lujjati,to be broken up,to break,to be destroyed破坏之意,汉译“杂阿含”于卷九第三

  经,以此,有“危脆败坏”之字,普通“世”释为“流转”之义。

  [八三] 第十 颇勒具那

  ※ 二  尔时,尊者颇勒具那……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颇勒具那,白世尊言:

  四~八  “大德!有如是之眼耶?以教示过去2入灭诸佛之教示以断渴爱1之障

  碍、断渴爱之行路,以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以耳……以鼻……以舌……以

  身……

  九  大德!有如是之意耶?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断渴爱之障碍、断渴爱之

  行路,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

  一0~一四  “颇勒具那!非如是之眼,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以断渴爱之障

  碍,断渴爱之行路,以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无耳……无鼻……无舌……

  无身……

  第一 六处相应                                       六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七0

  53 一五  颇勒具那!无如是之意,以教示过去入灭诸佛之教示,断渴爱之障碍,断渴

  爱之行路,了断轮回,超越一切苦恼。”

  病品第三 (终)

  此摄颂曰:

  于病说二经

  罗陀说他三

  无明又说二

  比丘与世间

  颇勒具那者

  亦说为三经

  注1 依注释于两处加上“渴爱”之文字。

  2 对诸佛以教示人之意。

  第四 阐陀品

  [八四] 第一 败坏1

  ※ 二  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所称‘世间、世间者。’大德!于何之意义,

  以称之为世间耶?”

  四  “阿难!凡败坏之法,于圣者之律,则称之为世间。阿难!何者为败坏之法耶?

  五~九  阿难!眼是败坏之法,色是败坏之法,眼识是败坏之法,眼触是败坏之法

  也。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败坏之法……耳是

  ……鼻是……舌是……身是……

  一0  意是败坏之法,法是败坏之法,意识是败坏之法,凡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

  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败坏之法。

  一一  阿难!凡败坏之法,于圣者之律,此称之为世间。”

  第一 六处相应                                       七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七二

  注1 paloka=bhijjana,breaking up,breaking in two,dissolution,decay败坏,崩

  坏,崩解,如八二经,参照一一六经一一节。

  54       [八五] 第二 空

  ※ 二~三  尔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所称‘空世间、空世间者。’大德,

  于何之意义,以称之为空世间耶?”

  四  “阿难!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是故称之为空世间。阿难!何者于我、或于我所

  是空耶?

  五~一0  阿难!眼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色于我、或于我所是空。眼识于我、或

  于我所是空。眼触于我、或于我所是空。……耳……鼻……舌……身……意……凡

  以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于我、或于我所亦是空。

  一一  阿难!于我、或于我所是空故,是故,称之为空世间。”

  [八六] 第三 简约

  ※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说示简约之法,我闻世

  尊此法,一人远离其他,不放逸,热诚专心而住。”

  四~九  “阿难!汝以此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为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耶?”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55     “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七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七四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耶?”

  “大德!不然。”

  “耳是……声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触是……意

  是……法是……”

  “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耶?”

  “大德!不然。”

  一0  “阿难!如是观者,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

  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此。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以得解脱,

  谓有‘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八七] 第四 阐陀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二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准陀及尊者阐陀住灵鹫山。

  三  尔时,尊者阐陀罹病,陷于严重之苦恼状态。

  56 四  时,尊者舍利弗夕时从静座而起,至尊者大准陀处,如次谓彼曰:“友,准陀!

  同赴尊者阐陀之处探病!”

  “友!唯然,”尊者大准陀答尊者舍利弗。

  五  于是,尊者大准陀与尊者舍利弗,共赴尊者阐陀之处。至已,就坐于所设之座。

  六  著座已,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阐陀言:“友阐陀!汝病有少愈耶?食养物充足耶?

  苦痛之感觉减退而无加增,感觉其减退,不感觉其增进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七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七六

  七  “友舍利弗!余之病未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余强烈之苦感,加增而无减退,

  唯感其增进,不感其减退。

  八  友!譬如强力之勇士,以锐刃截头。如是友!过度之体风,以害余之头。友!

  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觉其减退。

  九  友!譬如有力之勇士,以布片强力缠缚头上。友!如是过度之体风,使余感苦

  痛。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一0  友!譬如熟巧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以锐利之牛刀,戳贯腹部。友!如是

  过度之体风贯戳余腹。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一一  支!譬如二强力之勇士,捕捉弱者之腕,各执其一以炙烤于炭火上。友!如

  57 是,余身体有过度之热。友!余之病不见有少愈,食养物不充足……不感其减退。

  一二  “友舍利弗!持刀刃1来与余,余不欲存活。”

  一三  “尊者阐陀!勿持刀刃来2,尊者阐陀当续存活,我等愿尊者阐陀续存活。若

  尊者阐陀无适宜之食物者,我为尊者阐陀寻来适宜之食物。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药

  物者,我用尊者阐陀寻来适宜之药物。若尊者阐陀无适宜之看护者,我为尊者阐陀

  看护。尊者阐陀勿谓持刀物来,尊者阐陀当绩存活!我等愿尊者阐陀续存活!”

  一四  “友舍利弗!余非无适宜之食物,余有适宜之食物。余非无适宜之药物,余有

  适宜之药物。余非无适宜之看护者,余有适宜之看护者。然而友!余长时无有不可

  意,以可意而奉侍大师。友!此实于佛弟子之最适宜。奉侍大师以可意而无有不可

  意事,此应无再有矣3。阐陀比丘谓持刀刃来,友舍利弗!请如是了解。”

  一五  “尊者阐陀!若愿释答我等质问之义,我等则以二、三点问于尊者阐陀。”

  58     “友舍利弗!请问,由闻我等将知此义矣。”

  一六  “友阐陀!汝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

  之我,’如是认识耶?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阐陀!汝以意、以意

  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一七  “友舍利弗!余以眼、以眼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

  我之我,’如是以认识。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舍利弗!余以意、

  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

  一八  “友阐陀!汝于眼、于眼识、于眼识所识之法,以何见、何知耶?以眼、以眼

  第一 六处相应                                       七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七八

  识、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耶?于耳

  ……于鼻……于舌……于身……友阐陀!汝于意、于意识、于意识所识之法,以何

  见、何知耶?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

  如是以认识耶?’

  一九  “友舍利弗!余于眼、于眼识、于眼识所识之法,见灭,知灭。以眼、以眼识、

  以眼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认识。于耳……于

  59 鼻……于舌……于身……友舍利弗!余于意、于意识、于意识所识之法,见灭,知

  灭,以意、以意识、以意识所识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

  以认识。”

  二0  如是说已,尊者大准陀语尊者阐陀言:“友阐陀!然者,以彼世尊之此教,应

  常时善予思量。于依止4者有动转,无依止者则无动转。无动转则有轻安,有轻安

  者则无喜悦5,无喜悦者则无来往6,无来往者则无生死,无生死者则无此世、无

  来世、无两界之中间,此始为苦恼之灭尽。”

  二一  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准陀以此教诫,教诫尊者阐陀之后,起座离去。

  二二  时,尊者阐陀于尊者等离去未久,即持刀刃自刎。

  二三  于是,尊者舍利弗来至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二四  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白世尊言:“大德!尊者阐陀持刀自刎,彼之所趣,

  彼之来世为何耶?”

  “舍利弗!阐陀比丘于前与汝,非说无应受之身耶7?”

  二五  “大德!有名为弗婆伊奢那之跋耆族村,于该处有尊者阐陀之友家,亲善之

  家、有往来之家8。”

  二六  “舍利弗!此等确为尊者阐陀比丘之友家、亲善之家、往来之家。然而舍利

  60 弗,余不说此为‘有应受之身。’舍利弗!凡人弃其身,受他身,余称此为‘有应

  受之身,’然而阐陀比丘则非此。故阐陀比丘不再9有矣,舍利弗应当如是见。”

  注1 为自杀。

  2 暹罗本此一句,作尊者阐陀令持来刀刃。舍利弗之语如次“尊者阐陀续存活……”为以下。

  第一 六处相应                                       七九

  -----------------------------------------------------------------------

  相应部经典四                                        八0

  3 an-upavajja-appavattika,appatisandhika“又不得有”之意,彼今罹重病,恢复无望故斯

  言。

  4 由渴爱、憍慢、邪见而依止、依赖之意(注)。

  5 PTS本作nati(偏向),暹罗本及注释作nandi。

  6 PTS本作agatigati(恶趣处)暹罗本及注释作agatigati(往来),为来和往。

  7 一四节,阐陀自言:“此应无再有矣”。

  8 anupajja之诏以解阐陀“此应无再有矣”之意(一四),世尊:“更不受此身”之意,(阐陀

  同意)解之(二四),舍利弗之upavajja“令亲往来”(upasamkamitabba)之意解之。

  9 自尽同时入涅槃(samasisi)之意。

  [八八] 第五 富楼那

  ※ 二  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世尊住处。诣已……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富楼那,白世尊言:“大德!愿世尊为我说示简略之法,我闻世

  尊之法,则一人以远离其他,不放逸,热诚专心而住。”

  四  “富楼那!以眼识知有色,快意、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存念喜、赞、

  恋著于此者,则存念喜、赞、恋著,于彼则起喜悦心,由生起喜悦心,则有苦之生

  起,富楼那!余作是言。富楼那!以耳识知有声……以鼻识知有香……以舌识知有

  味……以身识知有触……富楼那!以意识知有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

  念。比丘若喜、赞、恋著于此者,则存念喜、赞、恋著,于彼生起喜悦心,因生起

  喜悦心,则有苦之生起,富楼那!余作是言。

  五  富楼那!以眼识知有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不

  赞、不恋著此者,以不喜、不赞、不恋著此,于彼喜悦心则灭,因喜悦心之灭,则

  有苦之灭。富楼那!余作是言……乃至……富楼那!以意识知有法,快意、可爱、

  61 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赞、不恋著此者,则不喜、不赞、不恋

  著此,于彼喜悦心则灭,因喜悦心之灭,则有苦之灭。富楼那!余作是言1。

  六  富楼那!余以此简约之教诫,而予教诫。汝将住于何处耶?”

  “大德!有名为须那巴兰陀地方,余将住彼处。”

  第一 六处相应                                       八一

  -----------------------------------------------------------------------

  相应部经典四                                        八二

  七  “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凶恶。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粗暴。富楼那!若须那巴

  兰陀人嘲骂汝,富楼那!于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嘲骂我,于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

  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掌打我。’世尊!于此应如是,

  善逝!于此应如是。”

  八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掌打汝,富楼那!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掌打我,于此我应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

  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用土块打我。’世尊!于此应作

  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九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土块打汝,富楼那!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土块打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

  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杖打我。’世尊!于此

  62 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一0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杖打汝,富楼那!于此汝应作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杖打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

  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刀剑击我。’世尊!于此应

  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一一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击汝,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击我,于此我应作如是:‘实则此须那巴兰陀

  人,当为善,实则此须那巴兰陀人,当为极善。彼等不至以刀剑夺我之生命。’世

  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一二  “然则,富楼那!须那巴兰陀人,若以刀剑夺汝之生命,于此汝应如何耶?”

  “大德!须那巴兰陀人民,若以利刃夺我之生命,于此我应作如是:‘彼世尊之

  诸弟子,以身2以命为恼、为郁、为厌、以求持利刃者,对彼等之持此利刃者,我

  乃不求3而得。’世尊!于此应作如是,善逝!于此应作如是。”

  一三  “善哉,善哉!富楼那!汝具有此自调与安息,汝能住须那巴兰陀地方。富楼

  那!此是其时。”

  一四  其时,尊者富楼那欢受、随喜于世尊之语,从座而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

  第一 六处相应                                       八三

  -----------------------------------------------------------------------

  相应部经典四                                        八四

  63 ,收座卧具携衣、,向须那巴兰陀地方游方而去。次第游方,到达须那巴兰陀地方,

  尊者富楼那于须那巴兰陀地方住下。

  一五  时,尊者富楼那遂于次期之雨季令五百信士归佛,于同雨季证得三明。于其

  同雨季入涅槃。

  一六  因此,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之住处……

  一七  坐于一面此等之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名为富楼那彼乃良家之子,为世尊

  以简约之教诫所教诫,彼已殁矣!彼之所趣为何?彼之来世耶?”

  “诸比丘!良家之子富楼那是贤明。随法行法,以法之故,不令余苦。诸比丘!

  良家之子富楼那入般涅槃矣。”

  注1 暹罗本(新版)于此之次,富楼那!由此,汝,如是说彼远离此法、律,“有一比丘白世

  尊言”云云,由七一经之二节之文脉推之,更从最后三节四节更加上长文。但对此在PTS

  本没言什么而推之,可见完全是衍文。

  2 持此之余,持此生命之余而求死,“持刀者”谓持刀来杀自己的人。

  3 暹罗本我是求其执刀者。

  [八九] 第六 婆醯迦

  ※ 二  时,尊者婆醯迦来诣世尊之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婆醯迦,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简约说法,我闻世尊之

  法,独自一人将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

  四~八  “婆醯迦!汝对此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而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而凡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

  否?”

  64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第一 六处相应                                       八五

  -----------------------------------------------------------------------

  相应部经典四                                        八六

  “大德!是无常。”

  “眼识是……眼触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九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为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而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而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

  认识否?”

  “大德!不然。”

  一0  “婆醯迦!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于眼、于色、于眼识……于眼触……凡缘此

  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于此亦厌嫌,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

  解脱,于解脱而解脱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一一  因此,尊者婆醯迦欢受、随喜于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

  之礼离去。

  一二  时,尊者婆醯迦独自一人,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不久,良家

  之子等,为此乃从在家而出家得度,对无上梵行之终末(罗汉果)于现法自证知、

  实现、逮达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一三  而尊者婆醯迦,即成为阿罗汉之一。

  [九0] 第七 动著(一)

  ※ 二  “诸比丘!动著1是疾病,动著是肿物,动著是刺箭。然则诸比丘!如来于此,

  以无动著,离刺箭而住。

  65 三  然而诸比丘!比丘于此应期望我为无动著,离刺箭而住。

  四  应不思量眼2,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于

  色有不令思量,不依色而思量,不思量色是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

  依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是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依眼触而思量,

  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

  思量,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五~八  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第一 六处相应                                       八七

  -----------------------------------------------------------------------

  相应部经典四                                        八八

  九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

  有法,不从法而思量,不思量法是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依意识而

  思量,不思量意识是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依意识而思量,不思量

  意触是我有。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

  亦不思量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一0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依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是我有。

  一一  彼无如是之思量,对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执著,无执著则不生爱慕,无

  66 爱慕则独自入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再为如是再生。”

  注1 动著是言渴爱

  2 参照三0经。

  [九一] 第八 动著(二)

  ※ 二  “诸比丘!动著是疾病,动著是肿物,动著是刺箭。然则诸比丘!如来于此无动

  著、离刺箭而住。

  三  诸比丘!比丘于此,应期望我无动著,离刺箭而住。

  四~八  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1,

  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

  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诸比丘!凡或思

  量于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而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与彼是异,因异而著于

  有之世间,则以有而喜于此,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九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

  意识,不思量意触,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不

  思量,亦不思量此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于

  67 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与彼物是异,因异而著于有之

  此世间,则以有而喜于此。

  一0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

  亦不思量此是我有。彼无如是之思量,则对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执著,无所执

  第一 六处相应                                       八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九0

  著则不生爱慕,无所爱慕则独自入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

  为如是再生。”

  注1 暹罗本此亦说四种思量。

  [九二] 第九 二法(一)

  ※ 二  “诸比丘!为汝等说二法,对此当谛听。诸比丘!以何为二法耶?

  三  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称为二法。

  四  诸比丘!或有如是言:‘余置此之二法,以示说他之二法。’此唯是彼之语量。

  虽遇他之问,而亦难圆其所答,更陷于困迷。

  五  何以故?诸比丘!此犹1如处于非境。”

  注1 于眼之色,于耳之声等,谓对境随有二法,不然者谓非境(a-visaya)

  [九三] 第十 二法(二)

  ※ 二  “诸比丘!缘二法而生识。诸比丘!如何缘二法而生识耶?

  三  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眼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色亦是无常、变坏、异

  68 变之质。如是此等二法为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则眼识是无常、变

  坏、异变之质。凡于眼识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诸

  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眼识如何成为常住耶?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

  结、和合,诸比丘!称此为眼触。眼触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眼触之生

  起为因为缘,此因与缘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而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

  眼触如何为常住耶?诸比丘!触而感受、触而思考、触而识知,如是此等之法亦为

  动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四  以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

  五  以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

  六  以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

  69 七  以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

  第一 六处相应                                       九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九二

  八  以意与法为缘而生意识。意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色亦是无常、变坏、异

  变之质。如是此等二法是动变、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意识亦为无常、变

  坏、异变之质。凡于意识之生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意识如何是常住耶?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

  结、和合,诸比丘!称此为意触。意触亦是无常、变坏、异变之质。凡于意触之生

  起为因为缘,其因与缘亦为无常、变坏、异变之质。而诸比丘!依无常之缘所起之

  意触如何为常住耶?诸比丘!触而感受,触而思考,触而识知,如是此等之法亦动

  转、消散、无常、变坏、异变之质。

  九  诸比丘!如是缘二法而生识。”

  阐陀品第四 (终)

  其摄颂曰:

  败坏空简约

  阐那富楼那

  以及婆醯迦

  再说二动著

  依二说他二

  70            第五 弃舍品1

  [九四] 第一 所摄取(一)

  ※ 二  “诸比丘!于此等六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者。以何

  者为六耶?

  三~七  诸比丘!于眼之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于耳

  之触处……鼻之触处……舌之触处……身之触处:

  八  诸比丘!于意之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

  九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不制、不护、不防、不摄时,则为招致苦恼。

  一0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以

  何者为六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九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九四

  一一~一五  诸比丘!于眼之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于耳之触处……鼻之触处……舌之触处……身之触处……

  一六  诸比丘!于意之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一七  诸比丘!于此等之六触处,善制、善护、善防、善摄时,则为招致安乐。”

  一八  世尊宣说于此……师更作此语曰:

  (一)“诸比丘!于触处有六种,无摄护于此者,则逢苦;得其摄护者,则以信

  为友2,无漏而住。

  (二)见可意之色,又见不可意之色,对可意之色应防染心之路;对不可意,

  以此非我所受,不得污于意。

  71      (三)于第二,闻可爱、不可爱之声,则不惑于可爱之声,更应慎于不怀嗔于

  不爱之声,此非我所受,不污于意。

  (四)可意之香,更又嗅不净、不快之香,则对不快者以防怒,对快者勿引欲

  念。

  (五)味甘美之味,其次,又味一时不味之味,于甘美之味莫恋著,对不味亦

  勿停迹于愤恚。

  (六)触于快触,亦不醉于快乐,触于苦者,亦不摇动。二种之触,对乐与苦,

  心处中性,无任何喜与怒。

  (七)迷想之人,有迷执、有想,往赴卑陋之轮回。依意所成五欲之家者,依

  舍却而出离。

  (八)如是,意若有修练六处者,则虽触此亦心不摇。诸比丘!克此等之贪嗔,

  始为到达生死彼岸之人。”

  注1 PTS本用salavagga之语,暹罗本及注,用chalavagga.

  2 此译依PTS本Saddhadutiya viharantanavassuta汉译杂阿含经卷十一篇七经之偈

  中,谓“正信心不二诸漏不漏心”相当此。暹罗注释本有Saddhadutlya vihar-

  antenapasuta。“信心为副而专住”之意。

  72       [九五] 第二 所摄取(二)

  第一 六处相应                                       九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九六

  ※ 二  时,尊者摩罗迦子,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摩罗迦子,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简约说法,我闻世尊所说

  之法,当独自远离其他,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

  四  “于此摩罗迦子!汝年老朽,已达寿高年迈之老龄,年少比丘若请‘垂教简约之

  教诫,’则我对彼等,当以何相告耶?”

  五  “大德!我虽年老朽,已达寿高年迈之老龄,大德!仍请世尊简约说法,善逝!

  简约说示法。想当了知我世尊所说之意义,想当为我世尊所说之法嗣者。”

  六  “摩罗迦!汝于此作如何思惟?对此等未见、未曾见之眼所识之色,汝今亦未曾

  见、以后对此等亦未曾见,于此,汝有起欲念、染心、爱情否?”

  “大德!不然。”

  七~一0  “对此等未闻、未曾闻之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

  身所识之触……

  73 一一  此等未识、未曾识之意所识之法,汝今亦未曾识、以后亦未曾识此等,于此,

  汝有起欲念、染心、爱情否?”

  “大德!不然。”

  一二  “摩罗迦子!又此,汝于法见闻感识,所见为如所见,所闻为如所闻,所感为

  如所感,所识为如所识。

  一三  摩罗迦子!汝于法见闻感识,见者即如所见,闻者即如所闻,感者即如所感,

  识者即如所识。是故,摩罗迦子!汝不为贪嗔痴所累,摩罗迦子!汝以不为贪嗔痴

  所累,汝不恋著于此见闻感识。因此,摩罗迦子!汝不在此世、不在来世、不在两

  界之中间,此为苦恼之灭尽。”

  一四  “大德!我世尊简约所说之意义,已精细识知。

  (一)怀爱相于胸者,见色则失正念,感而执著于心,又对此存念恋慕。由色

  生其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

  槃。

  (二)怀爱相于胸者,闻声则失正念,感而执著于心,又对此存念恋慕。由声

  生其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

  槃。

  第一 六处相应                                       九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九八

  74        (三)怀爱相于胸者,嗅香则失正念……

  (四)怀爱相于胸者,味味则失正念……

  (五)怀爱相于胸者,触触则失正念……

  (六)怀爱相于胸者,知法则失正念……

  (七)彼于色不为所染,见色而护念,感色而无执心,又对此不存念恋著。恰

  如见色,如行出世间之受者,彼之苦消灭而无积。彼如是以正念游行,

  如是于苦无积,称为近于涅槃。

  (八)彼于声不为所染,闻声而护念……

  75        (九)彼于香不为所染,嗅香而护念……

  (一0 )彼于味不为所染,味味而护念之……

  (一一)彼于触不为所染,触触而护念之……

  (一二)彼于法不为所染,识法而护念之……

  大德!我世尊所简约说示之意义,于是已精细了知。”

  一五  “善哉,善哉!摩罗迦子!汝摩罗迦子对余简约所说之意,已精细了知是为甚

  善。

  (一)怀爱相于胸者,见色而失正念,执著心而感色,又对此存念恋慕。由色

  生种种痛苦、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恼苦,如是积苦、称为远离涅槃。

  ……乃至……

  76        (※二)彼于法不染,识法则护念,无执心以感法,又对此不存恋著。恰如识

  法,行出世间之受,彼之苦消灭无积。如是彼以正念而游行,如是无积

  苦,称为近于涅槃。

  摩罗迦子!对余此简约所说之意义,应如是精细而见。”

  一六  时,尊者摩罗迦子欢受、随喜世尊之所说,即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

  离去。

  一七  时,尊者摩罗迦子独自一人,远离其他者,不放逸,精进专心而住。不久,

  良家之子等,为此能由在家而出家得度,对无上梵行之终末(罗汉果),于现法实现、

  自证知,于此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  尊者摩罗迦子,成为阿罗汉之一。

  第一 六处相应                                       九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00

  [九六] 第三 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退法与不退法与六胜处。

  三  诸比丘!如何为退法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

  法。比丘若认是于此,不舍、不排、不坏、不使归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退堕于

  我善法。此为世尊对此所说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五~九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

  以意识法,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认是于此,不舍、

  77 不排、不坏、不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退堕于我善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

  退[法],应如是知。

  一0   诸比丘!退法者,当即如是。

  一一  诸比丘!如何为不退法耶?

  一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

  之诸法。比丘若不认是于此,则舍此、排、坏、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不

  由我善法退堕。此为世尊对此所说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一三~一七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

  ……以意识法,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起系缚可缘之诸法。比丘若不认是于

  此,则舍此、排、坏、使归于无,诸比丘!此比丘当自不由我善法退堕,此乃世尊

  所说示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一八  诸比丘!不退法者,当即如是。

  一九  诸比丘!如何是六胜处耶?

  二0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见色,邪恶不善而有忆念志望,彼若不起系缚可

  缘之法,此比丘当知:‘此是最胜,此即是处,此乃世尊所说之胜与处。’应如是

  知。

  二一~二五  复次,诸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

  以意识法,邪恶不善有忆念志望,彼若不起系缚可缘之法,则此比丘当知:‘于此

  是处、是胜,此乃世尊所说之胜处[法]。’应如是知之。

  二六  比丘等,此等称之为六胜处。”

  第一 六处相应                                       一0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0二

  78       [九七] 第四 不放逸住者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放逸住者与不放逸住者。且谛听。

  三  诸比丘!如何为放逸住者耶?

  四  诸比丘!不摄护眼而所住者,其心为眼所识之色境所污,彼心为所污无喜乐,

  若无喜乐则无欢悦,若无欢悦则无轻安,若无轻安则所住皆苦,有苦者之心不得定,

  心若不得定,则诸法不现,诸法若不现者,则称为放逸住者。

  五~九  诸比丘!不摄护耳根……不摄护鼻根……不摄护舌根……不摄护身根……

  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其心为意所识之法[境]所染污,心为染污者,彼无喜乐,无

  喜乐者即无欢悦,若无欢悦者即无轻安,若无轻安之住即苦,有苦者心不得定,心

  不得定则诸法不现前,诸法不现前者,则称为住放逸者。

  一0   诸比丘!放逸者为如是。

  一一  诸比丘!如何为不放逸者耶?

  一二  诸比丘!摄护眼根而住者其心,不为眼所识之色境所污,彼心不污生喜乐,

  于有喜乐者,生欢悦,于心欢悦者,则身有轻安,于身有轻安者,则住安乐,安乐

  79 者之心得定,心得定者,则诸法现前,诸法现前则称为不放逸住者。

  一三~一七  诸比丘!摄护耳根……摄护鼻根……摄护舌根……摄护身根……摄护

  意根而住者,其心不为意所识之法境所污,彼心不污生喜乐,于有喜乐者,生欢悦,

  于心有欢悦者,则身有轻安,于身有轻安者,则住安乐,有安乐者之心,则得定,

  心得定者,则诸法现,诸法现前者,则称为不放逸住者。

  一八  诸比丘!如是为不放逸住者。”

  [九八] 第五 摄护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摄护与不摄护,且谛听。

  三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耶?

  四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比丘若悦赞于

  此,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应自知:‘我由善法退堕,此乃世尊所说

  示之退[法]。’应如是知。

  五~九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第一 六处相应                                       一0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0四

  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悦赞于此,恋著于此而住

  者,诸比丘!此比丘当自知:‘我由善法退堕,此乃世尊所说示之退[法]。’应如

  是知。

  一0   诸比丘!如是为不摄护。

  一一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

  一二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悦不赞

  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当自知:‘我不由善法退堕,此世尊所

  80 说示之不退[法]。’应如是知。

  一三~一七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若比丘不悦不赞于此,不恋著

  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当自知:‘我不由善法退堕,此世尊所说示之不退

  [法]。’应如是知。

  一八  诸比丘!如是为摄护。”

  [九九] 第六 三昧

  ※ 二  “诸比丘!当增修于定(三昧)。诸比丘!心具定之比丘,可如实知事物。

  三  如何如实知事物耶?

  四  如实知‘眼是无常,’如实知‘色为无常,’如实知‘眼识是无常,’如实知

  ‘眼触是无常,’如实知‘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

  无常。’

  五~九  如实知‘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如实知‘法是无

  常,’如实知‘意识是无常,’如实知‘意触是无常,’如实知‘凡缘此意触所生

  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无常。’

  一0  诸比丘!当增修于定,心具定之比丘,可如实知事物。”

  [一00] 第七 独想

  ※ 二  “诸比丘!当致力于独想。诸比丘!独想之比丘,如实知事物。

  三  如何而得如实知事物耶?

  四~九  如实知‘眼是无常,’如实知‘色是无常,’如实知‘眼识是无常。’如

  81 实知‘眼触是无常,’如实知‘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

  第一 六处相应                                       一0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0六

  此亦无常,’如实知‘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

  一0  诸比丘!当致力于独想。诸比丘!独想之比丘,如实知事物。”

  [一0一] 第八 非汝等有(一)

  ※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此应摒弃,摒弃于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三  如何是非汝等之所有者?

  四  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者,应摒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色非汝等

  之所有者,应摒弃此等,摒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眼识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

  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眼触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非汝等之所有者,当弃此,

  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五~九  耳非汝等之所有……鼻非汝等之所有……舌非汝等之所有……身非汝等之

  82 所有……意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法非汝等之所有,

  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意识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

  利益安乐。意触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凡缘意触所生

  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

  益安乐。

  一0  诸比丘!凡于此逝多林所存之草薪枝叶,人人得将运去、燃烧,或随各自所

  好而处置,于汝等亦有:‘众人将我等运去、燃烧,或随各自所好,将我等处[置],

  有如是之心耶?’”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此我等之我,亦非我所有。”

  一一~一六  “诸比丘!正是如此,眼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

  安乐。色非汝等之所有……眼识……眼触……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

  非苦非乐,此亦非汝等之所有,当弃此,弃此乃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一0二] 第九 非汝等有(二)

  ※ 二~九  [与前经之二~九全同,惟缺一0~一六。

  83       [一0三] 第十 优陀罗

  第一 六处相应                                       一0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0八

  ※ 二  “诸比丘!罗摩子郁陀迦作如是之语:

  余实明智者1

  实一切胜者

  不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然而,诸比丘!此罗摩子郁陀迦为不明智者,却云:‘余为明智者;’不为一

  切胜者,却云:‘余为一切胜者:’不掘取苦根,却云:‘余掘取苦根。’

  三  于此诸比丘!应作如是言曰:

  余实明智者

  余一切胜者

  不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四  诸比丘!如何比丘是明智者耶?

  诸比丘!比丘如实知六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故。诸比丘!如是

  比丘是明智者。

  五  诸比丘!如何之比丘是一切胜者耶?

  诸比丘!比丘如实知六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故。诸比丘!如是

  比丘是一切胜者。

  六  诸比丘!如何之比丘是不掘取,而掘取苦根耶?

  诸比丘!苦为此四大所属,父母所生,饭粥所积,无常、蚀坏、磨消、破损、

  溃灭之法,为此身之别名,诸比丘!苦根为此渴爱之别名。诸比丘!比丘之抛弃渴

  84 爱,断苦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故,诸比丘!如是比

  丘不为所掘取,而掘取苦根。

  七  诸比丘!罗摩子郁陀迦作如是语:

  余实明智者

  实一切胜者

  不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第一 六处相应                                       一0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一0

  然而诸比丘!此罗摩子郁陀迦为不明智者,却云:‘余是明智者;’不为一切

  胜者,却云:‘余为一切胜者;’为未掘取苦根,却云:‘余掘取苦根。’

  八  于此诸比丘等,当如是说:

  余实明智者

  实一切胜者

  不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弃舍品第五[终]

  其摄颂:

  二所摄取退

  放逸者摄护

  三昧与独想

  非汝优陀罗。

  [六处相应]第二 五十品

  此品之摄颂:

  无明与鹿网

  病第四阐陀

  弃舍五十经

  此二五十品。

  第一百经[终]

  注1 原语idam是“此”之意,注释谓此是虚字,若为“余”即易解。注释亦如是注之,参照下

  文。

  85                 第三 五十[经]品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一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一二

  第一 安稳者品

  [一O四] 第一 安稳者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安稳者1之教、法教2,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为安稳者之教耶?

  四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此等为如来所舍弃、

  断根,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舍弃,如来说

  示适宜之教,故如来称为安稳者。

  五~九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心染于欲念。此等为如来所舍弃,断根,

  如无头之多罗树,为非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舍弃,如来说示适宜

  之教,故如来称为安稳者。

  一0  诸比丘!此为安稳者之教、法教。”

  注1 “[由欲、有、见、无明之]四轭之[脱离]为安稳因,”(注)。

  2 “法教者乃法因。”

  [一0五] 第二 执取

  ※ 二  “诸比丘!何者之存在,何者之执取,生起内部之乐苦耶?

  三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为根据。”

  四  “诸比丘!眼之存在,执取于眼而汝等生起内部之乐苦。耳、鼻、舌、身、意之

  存在,执取于意,汝等生起内部之苦乐。

  五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惟之:眼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然而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一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一四

  “然则!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不予执取,而生起内部之乐苦否?”

  “大德!不然。”

  86 六~一0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然则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然则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不予执取,而生起内部之苦乐否?”

  “大德!不然。”

  一一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鼻、舌、身、意,因

  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乃生:‘我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

  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一0六] 第三 苦

  ※ 二  “诸比丘!我说苦之生起与灭没,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为苦之生起耶?

  四~九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之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此苦之生

  起。以耳与声……以鼻与香……以舌与味……以身与触……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

  三者之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诸比丘!此乃苦之生起。

  一0   诸比丘!何为苦之灭没耶?

  一一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其

  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由取之灭尽,则有之灭尽,依有之灭尽,则生之

  灭尽,依生之灭尽,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尽。如是而此一切苦蕴灭尽,此乃苦

  之灭没。

  一二~一五  以耳与声为缘生耳识……以鼻与香为缘生鼻识……以舌与味为缘生舌

  识……以身与触为缘生身识……

  87 一六  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其

  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依取之灭尽,则有之灭尽,依有之灭尽,则生之

  灭尽,依生之灭尽,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尽。如是而此一切苦蕴灭尽。诸比丘!

  此乃苦之灭没。”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一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一六

  [一0七] 第四 世间

  ※ 二  “诸比丘!说世间之生起与灭没。且谛听。

  三  诸比丘!以何为世间之生起耶?

  四  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生爱,依

  爱之缘而取,依取之缘而有,依有之缘而生,依生之缘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绝望,

  此即世间之生起。

  五~八  以耳与声为缘……以鼻与香为缘……以舌与味为缘……以身与触为缘……

  九  以意与法为缘生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爱之

  缘而取,依取之缘而有,依有之缘而生,依生之缘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绝望。此即

  世间之生起。

  一0  以何为世间之灭没耶?

  一一~一六  以眼与色为缘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

  依其爱之无余离却灭尽,则取之灭尽……如是灭尽此一切苦蕴。

  一七  比丘等!此即世间之灭没。”

  88       [一0八] 第五 胜

  ※ 二  “诸比丘!何者之存在,以执取于何者,恋著于何者,有人或以‘余为胜者、’

  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耶?”

  三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为根据。”

  四  “诸比丘!眼之存在,以执取于眼,恋著于眼,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

  为同等、’或‘余为劣者。’

  五~九  耳之存在……鼻之存在……舌之存在……身之存在……意之存在,以执取

  于意,恋著于意,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同等、’或‘余为劣者。’

  一0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而不予执取,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

  同等、’或‘余为劣者”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一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一八

  “大德!不然。”

  一一  “耳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一二  “鼻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一三  “舌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一四  “身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一五  “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而不予执取,有人或以‘余为胜者、’或‘余为

  同等者、’或‘余为劣者’耶?”

  “大德!不然。”

  一六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耳……于鼻……于舌

  ……于身……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得解脱,于解脱而‘我解脱’之智

  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89       [一0九] 第六 系缚

  ※ 二  “诸比丘!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三  比丘等,何者为可系缚之法耶?何者为系缚耶?

  四  诸比丘!眼为可系缚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即是系缚。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系缚之法也,凡对此生欲染,

  于此即是系缚。

  一0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以此称为系缚。”

  (一一0) 第七 执取

  ※ 二  “诸比丘!为说可执取之法与执取,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为可执取之法耶?何者为执取耶?

  四  诸比丘!眼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此是执取。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为可执取之法,凡对此生欲染,于

  此即是执取。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一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二0

  一0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执取之法,于此称为执取。”

  [一一一] 第八 了知(一)

  ※ 二~七  “诸比丘!于眼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于

  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

  以破除苦恼。

  八~一三  诸比丘!于眼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于耳……于

  鼻……于舌……于身……于意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

  90       [一一二] 第九 了知(二)1

  ※ 二~七  “诸比丘!于色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以破除苦恼。于

  声……于香……于味……于触……于法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则不足

  以破除苦恼。

  八~一三  诸比丘!于色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于声……于

  香……于味……于触……于法知解、晓了、离欲、舍弃,则足以破除苦恼。”

  注1 暹罗本一一一和一一二合为一经。

  [一一三] 第十 侍闻

  一  一时,世尊住那提卡砖堂。

  二  时,独坐冥想之世尊,宣说此教法曰:

  三  “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依爱之缘……

  [参照一0七、四]……如是则生起一切苦蕴。

  四~八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生意识,

  三者和合为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缘爱生取……[参照一0七、九]……如是

  则生起此一切苦蕴。

  九  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爱,依此爱无

  余离却灭尽,则有取之灭尽……[参照一0六、一一]……如是此一切苦蕴灭尽。

  一0~一四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而生

  意识,三者和合为触,依触之缘生受,依受之缘而生爱,依此爱之无余离却灭尽,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二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二二

  则有取之灭尽……[参照一0六、一六]……如是则此一切苦蕴之灭尽。

  91 一五~一七  其时1有一比丘侍闻世尊而立。世尊见此比丘侍闻而立,见已,乃对

  此比丘曰:

  “比丘!汝闻此教法否?”

  “大德!唯然,我闻此。”

  “比丘,汝当习此教法。比丘!汝须通达此教法。比丘!汝须受持此教法,比丘!

  此教法为梵行之根本者。”

  其摄颂:

  安稳者执取

  苦世间与胜

  结缚与执取

  二了知侍闻

  注1 暹罗本以下独立一经。若从“侍闻”之经题看,此亦有一理,似是断绝,唯以下即无任何意

  义之经。

  第二 世间欲类品

  [一一四] 第一 魔索(一)

  ※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

  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

  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即被魔缚所缚,而顺波旬之意欲……诸比丘!意所识之法

  92 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此者,诸比丘!

  此比丘则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被魔索所缠络,彼被魔缚所缚,

  而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

  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二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二四

  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彼解魔系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

  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者,

  诸比丘!此比丘可称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彼之颈脱于魔索,被解

  离魔缚,不顺于波旬之意欲。”

  [一一五] 第二 魔索(二)

  ※ 二~七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

  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此比丘则被缚于眼所识之色,可称为入魔之住屋,屈

  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

  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被缚于意所识之法,

  称为入魔之住屋,屈服于魔之权力,以顺于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

  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被缚于眼所识之色,称

  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意欲……诸比丘!耳所识之声

  ……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

  93 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

  丘则称为不被缚于意所识之法,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于魔之权力,不顺于波旬之

  意欲。”

  [一一六] 第三 世间欲类(一)

  ※ 二  “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1,然则诸比丘!余亦

  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到达苦之终。”宣说此后,世尊则从座起,而入精舍。

  三  时,世尊离去不久,此等之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

  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

  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

  舍。对世尊所略说,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四  时,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

  敬。尊者阿难于世尊所略说未精细解说之意义,能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

  尊者阿难处。诣已,向尊者阿难,可问此之意义。”

  五  于是,此等比丘来诣阿难处。诣已,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谈亲爱、恳热之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二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二六

  语已,坐于一面。

  94 六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向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

  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

  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

  舍。友!世尊去后不久,吾等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

  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则,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

  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此教,而未精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

  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友!于此,吾等

  心生思念:‘诸友,此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

  难或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者,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来诣尊者阿难

  处,诣已,可向尊者阿难以问此义。’请尊者阿难,以为解说。”

  七  “诸友!譬如有人欲得树心,为求树心、探寻树心而巡行,于有树心之挺拔直立

  树前,舍其根,舍其干,思向枝叶以探寻树心。当大师现前,于世尊之外,向吾问

  此意义,汝等尊者之所思,此义亦犹如是。诸友!此世尊,知而示知,见而示见,

  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语者、说者,为赍持利益,是施与甘露味之法主如来

  95 。而今正是向世尊奉问此意义之时,世尊为汝等赐予释答,汝等对此应护持。”

  八  “实则友阿难!世尊知而示知,见而示见,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语者、

  说者,为赍持利益,是施甘露味之法主如来,而今正是向世尊奉问此义之时。世尊

  为我等释答,我等当护持于此。然而尊者阿难,为大师所赞扬,有智之同梵行者所

  尊敬。尊者阿难对世尊之略说,能以详解此教之意义,而未予详加解说。尊者阿难!

  当不为难,请为解说。”

  九  “然则,诸友!且谛听,善思惟,我当为说。”

  “唯然,友!”此诸比丘应答尊者阿难。

  一0  尊者阿难答说,如次曰:“诸友!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余不言由行往世

  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

  终。’如是,诸友!世尊略说示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

  对此教之意义,余如是详知:

  一一  诸友!凡夫依彼以为世2想,若有以为世想者,于圣者之语义彼称之为世。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二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二八

  诸友!依何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诸友!若依眼以为世想,以作为世思者,诸法

  友!若依耳……依鼻……依舌……依身……诸友!依意,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

  于圣者之语义,彼称为世。诸友!若因彼以为世想,以为世思者,于圣者之律,彼

  称为世。

  96 一二  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

  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可得达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

  其详细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诸友!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精细解说其意义,

  此教之意义,余如是知。然而汝等尊者若有意愿,当诣世尊住处,以奉问此义,世

  尊将予释答,则应护持。”

  “唯然,友!”此比丘等应答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往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

  坐于一面。

  一三  坐于一面之诸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我等[说]:‘诸比丘!余不

  言依行往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不达世间之终,而

  可达得苦之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其详细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大德!

  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如是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

  世间之终而可知可见世间之终,然而诸比丘!余亦不言未达世间之终而可达得苦之

  终。”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解说详细之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之略说示

  教,而未作详细解说其意义,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一四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为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

  97 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作详细解说,当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

  吾等往诣尊者阿难之处,向尊者阿难当可问此意义。’因此,大德!吾等往诣阿难

  住处,向阿难请问此意义。

  一五  大德!尊者阿难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说其意义。”

  “诸比丘!阿难是贤者,诸比丘!阿难是大智者。诸比丘!汝等若向余问此之意

  义,余亦与阿难之对此所释答作完全相同之释答。此即其意义,当如是对此护持。”

  注1 依注之“世间之终”(lokassa anto),谓轮回世界之终,即言终结轮回之转生。

  2 对loka-sanni,loka-mani注有loko ti sanjanati c'eva mannati ca,乃“以为世想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二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三0

  者,以为世思者”。

  [一一七] 第四 世间欲类(二)

  ※ 二  “诸比丘!余正觉以前,为未证正觉之菩萨[时],起如是之心:‘余心曾触世

  间之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于此,余心或对现在之欲念有多动,或

  对未来之欲念有少动。诸比丘!当时余起如是心,对余心曾有触之世间欲念,于今

  已成过去、灭尽、变坏者,于此,余为自己应不放逸,常防护正念。’

  三  然而诸比丘!汝等心亦曾有触世间欲念,于今已成过去、灭尽、变坏。于此,

  汝等之心或有对现在之欲念多动,或有对未来之欲念少动,然则诸比丘!汝等之心

  亦曾有触五种之欲念,于今已为过去、灭尽者。于此,汝等为自己应不放逸,常防

  98 护正念。

  四  然而,诸比丘!此为须知1之境,眼之灭,离色想2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

  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

  五  说此之后,世尊即从座起,而入精舍。

  六  时,世尊离去未久,此等比丘心生思念:“诸友!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3

  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

  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简略说示此教而

  未详细解说其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有谁能详

  细解说此教之意义?”

  七  时,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

  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略说,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当诣尊者阿难住处。

  诣已,向尊者阿难请问此之意义。”

  八  因此,此等比丘往诣阿难住处。诣已,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交换亲爱、恳熟

  99 之语后,坐于一面。

  九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言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

  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4,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

  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此教而未

  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友!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生思念:“世尊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三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三二

  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

  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

  略说示此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所略说而未详细解说

  者,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友!吾等心生思念:‘诸友!尊者阿难为大

  师所称扬,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难或对世尊之所略说而未作详解说者,

  当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等则诣尊者阿难住处,向尊者阿难问此意义。’尊者

  阿难,且请解说。”

  一0~一一  “诸友!譬如有人欲得树心,寻求树心,探索树心而出往巡行,应于有

  树心之树前5……

  一二  “然则诸友!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将说此。”

  100     “唯然,友!”此等比丘应答尊者阿难。

  一三  尊者阿难作如次言曰:“诸友!世尊为汝等说:‘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

  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

  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诸友!世尊之略说示教,而未详细

  解说其意义,余如是知此教之意义。‘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

  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诸友!于此,世尊乃说示六处6之灭尽也。

  一四  诸友!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其意义者,余如是知此教之意义。然则,

  汝等尊者若有意愿者,当往诣世尊住处请问此义,即如世尊所释答,则应护持。”

  “唯然,友!”此诸比丘应诺尊者阿难后,即从座起,往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

  坐于一面。

  一五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吾等说:‘诸比丘!然则,

  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

  身之……意之灭,以离k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

  101 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离去未久,吾等心生如是思念:‘诸友!世

  尊为吾等:‘诸比丘!然则,此为须知之境,眼之灭,以离色想之欲,此为须知之

  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灭,以离法想之欲,此为须知之境。’

  如是略说示教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即从座起而入精舍。对世尊略说示教而未详细

  解说此意义者,有谁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三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三四

  一六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难乃大师所称扬,乃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

  敬。尊者阿难对世尊之略说而未详细解说此意义者,或能详细解说此教之意义。吾

  等当诣尊者阿难住处,可向尊者阿难请问此意义。’

  一七  大德!因此,我等往诣阿难住处,向尊者阿难请问此意义。大德!尊者阿难,

  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说此意义。”

  “诸比丘!阿难为贤者,诸比丘!阿难为大智者,诸比丘!汝等若向余问此意

  义,亦与问于阿难之此释答,完全相同之释答。此乃其意义,如是对此应护持。”

  注1 为心之防护,应不放逸,应常正念,谓非于过去之已知境(ayatana-vidita)是于未来当

  知境(ayatana-veditabba)之意。

  2 “对色之想”乃色之概念。对香、味、触、法亦然。

  3 以下本经(一一七)和一一六经之异,唯此“中”之文句而已。

  4 于原典:“离欲”换用nirujjhati“灭”。余仿六节以下之文而用“离欲”暹罗字作virajjati。

  5 参照一一六经七。

  6 六处(处于上面译为境,同一原语)之灭尽谓涅槃。

  [一一八] 第五 帝释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灵鹫山。

  二  时,诸天之主帝释,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立于一面。

  三  立于一面之诸天主帝释,如次白世尊言:“大德!于此大德!或有情于现生不

  102 得入涅槃,乃以何为因?以何缘耶?大德!又此处,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乃以

  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  “诸天之主!眼所识之色快意、可乐、可爱、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

  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而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依止于

  此,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有执取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五~九  诸天之主!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可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

  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而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则依止于此,取执于此。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三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三六

  诸天之主!有取执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一0  诸天之主!于此,或有情现生之不得入涅槃,乃此因、此缘。

  一一~一六  诸天之主!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

  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

  者之识,则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诸天之主!无取执之比丘入于涅槃。诸天之

  主!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识……意所识之法快

  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

  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即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诸

  天之主!无取执之比丘入于涅槃。

  一七  诸天之主!于此,或有情之现生入于涅槃,乃以此因、乃以此缘。”

  103       [一一九] 第六 五结乾闼婆子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灵鹫山。

  二  时乾闼婆之子五结,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立于一面1。

  注1 以下同一一八经,唯五结天子换“诸天主帝释”而已。

  [一二0] 第七 舍利弗

  一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舍卫[城外]之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园。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共相问讯,交谈亲爱恳热之

  语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同住之比丘舍弃戒而转向俗

  身。”

  四  “友!不守诸根之门,不辨食物之量,不专心于觉醒者,当即如是。友!实则

  104 彼之比丘者,不守诸根之门,不辨食物之量,不专心于觉醒者,则彼对完见极净之

  梵行,欲终生续行,未有如是之理。

  五  友!实则彼比丘若守诸根门,辨食物量,专心于觉醒者,彼能终生续行完具之

  极净梵行,则有如是之理。

  六  友!如何为守诸根之门耶?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三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三八

  彼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则以此为因,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而彼

  为实行摄护其眼根,达到守眼根,眼根之摄护。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则以此为因,有贪、忧、

  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而彼为实行摄护其意根,达到守意根,意根之摄护。友!

  如是为守诸根门。

  七  友!如何于辨食物之量耶?友!于此有比丘,深思省虑以摄取食物,不为戏奢,

  不为庄严庄饰,只要此身之存住,对此继续,以防危害,乃为梵行之利益。思:‘如

  是,弃除旧之苦感,不生新之苦感。余有生活之质,无有过误,应得安乐住。’友!

  如是于食物辨量。

  八  友!如何专心于觉醒耶?友!于此有比丘,于日中因经行安坐,以除心诸障碍

  之法1。于夜2之初分,因经行安坐,以除心诸障碍之法,于夜之中分,右胁作狮

  105 子卧,以一足叠于另一足,正念正智,胸置起床之想,而于夜之后分起出,因经行

  安坐,除心诸障碍之法,友!如是为专心觉醒。

  九  然而友!应如是修习:‘守我等诸根之门,于食物辨量,专心于觉醒。’友!

  汝等必如是修习。”

  注1 avarana=nivarana,谓指贪欲、嗔恚、惛沈、掉悔,疑等五种。

  2 夜间之十二小时三分而称为初分、中分、后分。

  [一二一] 第八 罗喉罗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外]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园。

  二  时,世尊独坐冥想,心起如是之思念:“罗喉罗正完熟解脱之法,我更指教罗喉

  罗以灭尽诸漏。”

  三  于是,世尊于晨早著内衣、持钵衣,为托钵赴舍卫城中,食后从托钵归来,以

  呼尊者罗猴罗曰:“罗喉罗!当取座具,我等为日中之休息,往安达林。”

  “唯然,大德!”尊者罗喉罗应诺世尊,持坐其随世尊之后而行。

  四  其时,有数千之天神等,亦随世尊而行:“今日世尊更为指教尊者罗喉罗,于灭

  尽诸漏。”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三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四0

  五  时,世尊已入安达林,于一树下坐于所设之座,尊者罗喉罗亦礼拜世尊,坐于

  106 一面。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尊者罗喉罗曰:

  六  “罗喉罗!汝于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

  “眼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眼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此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七~一0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一一  “意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四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四二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是如认

  识否?”

  107     “不也!大德!非是。”

  “法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

  “意识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意触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彼亦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彼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否?”

  “不也!大德!非是。”

  一二  “罗喉罗!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

  眼触,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亦厌嫌于此……于耳……于鼻

  ……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以意触

  为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所摄者,亦厌嫌于此。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而得解脱,

  于得脱而‘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更不为如是再

  生。”

  一三  世尊宣说已!尊者罗喉罗心欢喜,欢受世尊之所说。而于此宣说之释答,尊

  者罗喉罗无所取著,其心由诸漏解脱。数千之天神等亦起离尘远垢之法眼,“凡集法

  者、皆灭法也。”

  [一二二] 第九 系缚

  一  “诸比丘1!为说可系缚之法与系缚,且谛听。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四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四四

  108 二  诸比丘!何者是可系缚之法?何者是系缚耶?

  三  诸比丘!以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

  可系缚之法。凡对此之欲染,此即是系缚于此。

  四~八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诸比丘!此等称为可系缚之法,凡

  对此之欲染,即是系缚于此。”

  注1 参照一0九经。

  [一二三] 第十 取执

  一  “诸比丘1!为说可取执之法与取执,且谛听。

  二  诸比丘!何者为可取执之法?何者为取执耶?

  三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2……

  诸比丘!此等称为可取执之法。凡对此之欲染,即是取执于此。”

  世间欲类品第二 (终)

  其摄颂曰:

  魔索说二经

  以世间欲类

  又以说二经

  帝释与五结

  尊者舍利弗

  与及罗喉罗

  系缚与取执

  以此名此品

  注1 参照一一0经。

  2 以下一二二经之三同以下。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四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四六

  109             第三 居士品

  [一二四] 第一 毗舍离

  一  尔时,世尊住于毗舍离[城外]之大林重阁讲堂。

  二  时,名为郁瞿娄毗舍离之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毗舍离人郁瞿娄居士,白世尊曰:“大德!于此1或有情于现生不得

  入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大德!于此而又,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

  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  “居士!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

  恋著于此而住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著于此而住之诸识,则依止于此,取著于

  此。居士!有取执之比丘,则不入于涅槃。

  五~九  居士!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

  所识之法……居士!有取执之比丘,则不入于涅槃。

  一0  居士!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即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一~一六  居士!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

  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则不喜悦、不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之识,

  即不依止于此,不取执于此。居士!无取执之比丘,则入于涅槃。居士!耳所识之

  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居士!无取

  执之比丘,则入于涅槃。

  110 一七  居士!于此,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注1 参照一一八经之三。

  [一二五] 第二 发提

  一  尔时,世尊住发提族中之发提村。

  二  时,名郁瞿娄发提村人之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发提村人居士郁瞿娄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入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四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四八

  于涅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一六  [应如前经之详说]

  一七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二六] 第三 那烂陀

  一  尔时,世尊住那烂陀之婆瓦利加庵罗林。

  二  时,居士优波离,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居士优波离,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槃

  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于此而又,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

  以何为缘耶?”

  四~一六  [可照前经之详说]

  一七  于此,居士!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二七] 第四 婆罗陀阇

  一  尔时,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憍赏弥国之瞿史罗园。

  二  其时,优填那王来诣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处,与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共相问

  讯,交换亲爱恳勤之语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优填那王言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曰:“婆罗陀阇!此年轻之比丘

  等,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一生行完具极净之

  梵行,以至终生者,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

  四  “大王!此乃彼之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宣说,而曰:‘来!

  诸比丘!汝等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当起母心想,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当起

  111 姊妹心想,对于与女儿年龄相等之女,当起女儿心想。’大王!对此亦然,此乃年

  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一生行极净

  之梵行,以至终生之因、之缘是。”

  五  “婆罗陀阇!心乃虚浮者,或将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或对与姊妹相

  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或对于与女儿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婆罗陀阇!此年轻比

  丘,少年黑发……以至终生,或有他因、他缘耶?”

  六  “大王!此彼之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说。而曰:“来!诸

  比丘!观察此身由脚掌以上,由发梢之下,以至皮肤,乃充满种种不净之物。此身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四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五0

  有发、毛、爪、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心、肝、膜、腓、肺、大肠、

  小肠、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鼻涕、关节液、尿、脑

  浆等是。”大王!对此亦然,此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以至终生之因、之缘。”

  七  “婆罗陀阇!有彼等身之修养、有戒之修养、有心之修养、有智之修养者,此乃

  为之易者。然而婆罗陀阇!无彼等身之修养、无戒之修养、无心之修养、无智之修

  养者,此乃为之不易。婆罗陀阇!或有人念:‘当思惟我之不净,’彼思惟为净。

  112 此年轻比丘等,少年黑发……以至终生,有他之因、他之缘耶?”

  八  “大王!此乃彼知者、见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宣说,而曰:‘来!

  诸比丘!汝等为护诸根而住,以眼见色,则不执总相,不执别相。人若不摄护眼根

  而住者,以此为因,贪、忧、恶、不善之法,则来袭于彼。为实行摄护眼根,守护

  眼根,以达到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

  不执别相。人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贪、忧、恶、不善法,则来袭于彼。

  为实行其摄护意根,守护意根,以达到摄护意根。’大王!对此亦然,年轻诸比丘

  少年黑发……以至终生之因、之缘。”

  九  “尊婆罗陀阇!是不思议,尊婆罗陀阇!是稀有者。尊婆罗陀阇!依彼知者、见

  者、世尊、应供者、正等觉者之所说,此诸年轻比丘,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

  以青春盛年之身,无娱于诸欲,终生以行完具极净梵行之因之缘者。

  一0  尊婆罗陀阇!余亦曾不守身、不守语、不守心、不树立正念、不摄护诸根而

  入后宫,当时过大欲念恼迫余。然而尊婆罗陀阇!余守身、守语、守心、树立正念

  113 、摄护诸根入后宫,当时余未为欲念所恼倒。

  一一  奇哉!尊婆罗陀阇!奇哉!尊婆罗陀阇!尊婆罗陀阇恰如倒者起,覆者披

  露,对迷路者语示以道,于黑闇举起油灯,言:‘有眼者得见,’如是乃明了尊婆

  罗陀阇之说法。尊婆罗陀阇!余归依彼世尊,亦归依法与比丘僧,尊婆罗陀阇!愿

  受纳余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士。”

  [一二八] 第五 须那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竹林,迦兰陀饲养园。

  二  其时,居士之子须那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居士子须那,白世尊曰:“大德1!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五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五二

  槃,以何为其因?以何为其缘耶?而又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

  因?以何为缘耶?”

  [如一二七经之详说]

  “须那!于此,或有情之……以此为因、为缘。”

  注1 参照一一八、一一九、一二四~一二六经。

  [一二九] 第六 瞿史罗

  一  尔时,尊者阿难住憍赏弥城之瞿史罗园。

  二  时,瞿史罗居士来尊者阿难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瞿史罗居士,白尊者阿难曰:“大德阿难!所称:‘种种界,种种界

  114 者,’大德!世尊所说几何之种种界耶?”

  四  “居士!有眼界与可意之色,缘眼识与乐感之触,所生之乐受1。居士!有眼界

  与不可意之色,缘眼识与苦感之触,所生之苦受。居士!有眼界与可舍之色,缘眼

  识与非苦非乐所感之触,所生非苦非乐。

  五~九  居士!耳界与……鼻界与……舌界与……身界与……意界与可意之法,缘

  意识与乐感之触,所生之乐受。居士!有意界与不可意之法,缘意识与苦感之触,

  所生之苦受。居士!缘意界与舍感之触,所生之非苦非乐。

  一0  居士!以上乃世尊所说之种种界。”

  注1 眼界异色界异喜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触,又喜触因缘生乐受(杂含卷十七、五)

  115       [一三0] 第七 诃梨提迦尼

  一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国之拘罗罗迦罗山中。

  二  时,居士诃梨提迦尼,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居士诃梨提迦尼,自尊者大迦旃延曰:“大德!‘缘种种界,生种种

  触,缘种种触,生受种种受。’此乃世尊之所说示。大德!如何缘种种界,生种种

  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五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五四

  四  “居士!于此有比丘,以眼见可意之色,知:‘此为如是1,’缘眼识与乐感之

  触,生乐受。又以眼见不可意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苦感之触,生苦

  受。又以眼见可舍之色,知:‘此为如是,’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生非苦非

  乐。

  五~九  复次,居士!以耳闻可意之声……以鼻嗅可意之香……以舌味可意之味

  ……以身触可意之触……以意识可意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乐感之触,

  116 生乐受。又以意识不可意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苦感之触,生苦受。

  又以意识可舍之法,知:‘此为如是,’缘意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生非苦非乐。

  一0  如是,居士!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

  注1 “此为如是”于此谓色之可意。PTS本及暹罗本“眼识”之次有“当感乐”之语。依注释所示之

  意,照另一异本之所示,此语应可省略。

  [一三一] 第八 那拘罗父

  一  尔时,世尊住跋伽国失悦摩罗山恐怖林之鹿苑中。

  二  时,那拘罗父居士,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

  槃,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大德!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何为因?

  以何为缘耶?”

  四~九  “居士!有眼所识之色1……

  一0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槃,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一一~一六  居士!有眼所识之色2……

  一七  居士!于此,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槃者,以此为因、以此为缘。”

  注1 以下同一一八经四~九。

  2 以下同一一八经一一~一六

  [一三二] 第九 鲁醯遮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五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五六

  一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国之摩揭罗迦多1城外森林中之草庵。

  117 二  时,鲁醯遮婆罗门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之草鹿,于

  其周围徘徊巡行,以高声、大声,行种种之挑戏2言:“此等圆头之似非沙门,乃由

  梵天足部所生之邪黑丑奴,此等唯为担荷夫所恭敬、尊重、供养、礼赞者。”

  三  于是,尊者大迦旃延出精舍来,告此等青年曰:“汝青年等!勿作响,我为汝等

  说法。”作如是言时,彼青年等默然而止。

  四  时尊者大迦旃延,以偈语告此青年等曰:

  (一)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以戒为第一,而以压其忿,其守诸根门,是

  为善护持。

  (二)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喜欢法与禅,但今婆罗门,则言:‘吾等摒

  弃此,而不予问闻3。’夸醉于本族,则以行非事。

  (三)违背于怯弱好勇之徒者,为忿之所压,执种种刀杖,不守诸根门,而勤

  空劳者,犹人梦得财。

  118      (四)断食露地卧,晨早之水浴,读诵三吠陀,著粗兽皮衣,结发及涂泥,持

  咒[取]戒禁,[实履]苦行者。

  (五)诈术及曲杖,以水拭颜面,以此等明为,婆罗门要具,为生小利者。

  (六)能获于禅定,清澄而无浊,对一切生类,无邪障之心,而此始可达,至

  于梵天道。”

  五  因此,此青年等怒而思不快意,来至鲁醯遮婆罗门之处,以告彼曰:“尊者!愿

  有所知,沙门大迦旃延只管嘲骂婆罗门之神咒。”如是言时,鲁醯遮婆罗门怒而思不

  快意。

  六  鲁醯遮婆罗门心更思念:“我仅闻此青年等之言,则谤骂沙门大迦旃延,此于我

  为不适宜。我当赴彼住处而问。”

  七  因此,鲁醯遮婆罗门与此等青年,共赴尊者大迦旃延住处,与尊者问讯、交谈

  119 亲爱恳熟之语后,坐于一面。

  八  坐于一面之鲁醯遮婆罗门,语尊者大迦旃延语曰:“迦旃延!余之众多弟子,采

  薪之青年等,来此处否?”

  “婆罗门,汝之众多弟子,采薪之青年等曾来此处。”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五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五八

  “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有何等之谈话否?”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曾有谈话。”

  “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何之谈话耶?”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是之谈话:

  (一)“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以戒为第一,而以压其忿,其守诸根之门,

  是为善护持。……

  (二)能获于禅定,澄清而无浊,对一切生类,无邪障之心,而此始可达,至

  于梵天道”。

  “婆罗门!余与此等青年之间,作如是谈话。”

  九  “尊者迦旃延!所言‘不守护诸根门’者,迦旃延!几何为不守护诸根门耶?”

  一0  “婆罗门!于此,有人以眼见色,则心倾于可爱之色,则背拂于不可爱之色,

  不能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则彼所起之恶、

  120 不善之诸法,不能消灭无余。

  一一~一五  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

  倾可爱之法,背拂于不可爱之法,不能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心

  解脱、慧解脱,则彼所起之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消灭无余。

  一六  婆罗门!如是为不守护诸根门者。”

  一七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议。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以不守护诸根

  门者,说不守护诸根门。尊者迦旃延!所言‘守护诸根门,’尊者迦旃延!几何为

  守护诸根门耶?”

  一八  “婆罗门!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则心不倾于可爱之色,不背拂于不可爱之

  色,使正念现前,无量思虑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

  法,则消灭无余。

  一九~二三  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于所触……以意识

  法,心不倾于可爱之法,不背拂于不可爱之法,使正念现前,无量思虑而住;又如

  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则消灭无余。

  二四  婆罗门!如是则为守护诸根门。”

  二五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议!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乃以守护诸根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五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六0

  121 门者,说示守护诸根门。奇哉!尊者迦旃延!奇哉!尊者迦旃延!尊者迦旃延恰如

  使倒者起,覆者显露,迷道者得示以道,如黑闇中举起油灯,使‘有眼者得见,’

  如是,尊者迦旃延以种种方法,说法使明了。尊者迦旃延!余即归依彼世尊,亦归

  依法及比丘僧。尊者迦旃延!容纳余从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士;尊者迦旃延若入

  摩揭罗多信士之家时,即请应入鲁醯遮之家,于此,或青年男子或青年女子,当礼

  敬、迎拜尊者迦旃延,又有供奉座席与水者,此乃为彼等长时利益安乐。”

  注1 杂阿含经卷九,于三十一经为“猕猴室”。

  2 PTS本为selissaka暹罗本为seleyyaka在暹罗本的注释为selokassaka互相捕背而跳

  起,注为彼此于行苦热的(?tapana)“游戏”。如蛙跳。

  3 PTS本虽为jappamase照暹罗本之注解为jahamhase,以jahama,sajjhama之语注

  之,以采用此。

  [一三三] 第十 毗纽迦旃延婆罗门尼

  一  尔时,尊者优陀夷住拘槃荼[城]兜泥耶婆罗门之庵罗林中。

  二  时,一青年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之弟子,来至尊者优陀夷住处……

  三  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之青年说法教示,感动勉励,使令善悦。

  四  时,彼青年依尊者优陀夷之说法教示,为所感动勉励、喜悦而从座起。来诣伊

  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处,对彼女语曰:“惟愿大姊当知,沙门优陀夷能说初

  122 善、中善、终善,具足意义言句之法,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

  五  “然者,汝青年!且以吾之名,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受供食。”

  “唯唯,大姊!”青年应诺彼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即诣尊者优陀夷住

  处,而白尊者语曰:“尊者优陀夷!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请尊者

  承诺明日受供食。”

  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

  六  于是,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晨朝著内衣,持钵、衣,入伊罗越奢利族所出婆

  罗门女住处。坐于所设之座。

  七  其时,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以胜味之硬软食物,亲手饱满供养尊者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六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六二

  优陀夷。

  八  时,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手已离钵。穿履

  覆头坐于高座,白尊者优陀夷曰:“沙门!请说法要。”

  “姊妹!时机将来。”言罢即从座起而离去。

  九  彼青年又诣尊者优陀夷住处,与尊者相问讯、交谈亲爱恳勤之话后,坐于一面。

  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彼青年说法,教导勉励使令欣悦。

  一0  彼青年又以尊者优陀夷所说法之教导勉励、喜悦,而从座起,来诣伊罗越奢

  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言于彼女曰:“惟愿大姊当知,沙门优陀夷说初善、中善

  123 、终善,具足意义文句之法,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

  一一  “青年!汝如是赞叹沙门优陀夷。然余亦请于沙门优陀夷:‘沙门!请说法

  要。’彼言:‘姊妹!时机将来。’即从座起而去。”

  一二  “虽然如是,然而大姊!汝穿履覆头坐高座作如是言:‘沙门!请说法要。’

  彼尊者则尊法、重法者。”

  一三  “然者,青年!汝以吾之名,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来受供食。”

  “唯然,大姊!”青年应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来诣尊者优陀夷住处,

  语尊者曰:“尊优陀夷!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请明日应诺供食。”

  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

  一四  于是,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晨早著内衣,持钵、衣,入伊罗越奢利族出身

  之婆罗门女处,坐于所设之座。

  一五  时,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以胜味之硬软食物,亲手供养尊者优陀

  夷至饱满。

  一六  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手已离钵,则脱履

  露头坐低座,而白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何物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耶?何物之不

  存,阿罗汉不说苦乐耶?”

  一七  “姊妹!眼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眼之不存,阿罗汉不说苦乐。其之所存

  124 ……鼻之所存……舌之所存……身之所存……意之所存,阿罗汉说苦乐,意之不存,

  阿罗汉不说苦乐。”

  一八  如是言已。伊罗越奢利婆罗门女自尊者优陀夷曰:“奇哉!大德!奇哉!大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六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六四

  德!尊者优陀夷恰如使倒者起,覆者显露,迷路者语示以道,黑闇中举油灯,使‘有

  眼者得见,’如是尊优陀夷以种种方法,说法使明晓。尊者优陀夷!于此吾当归依

  彼世尊,归依法及比丘僧,惟愿尊者优陀夷容纳吾自今日起,终生归依为信女。”

  居士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毗舍离伐地

  以及那兰陀

  与婆罗陀阇

  须那瞿师罗

  及诃梨陀迦

  那拘罗之父

  乃至鲁醯遮

  毗纽迦旃延

  与婆罗门尼

  第四 提婆陀诃品

  [一三四] 第一 提婆陀诃

  一  尔时,世尊住释迦国名为提婆陀诃之释迦族村。

  二  于此,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余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逸,

  125 且诸比丘!余亦未言所有之比丘于六触处不须作不放逸。

  三  诸比丘!彼等比丘乃漏尽之阿罗汉,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自利已

  达,尽于生有之缠结,完全已证解脱者。诸比丘!此等之比丘,余不须言于六触处

  作不放逸。何以故?

  四  彼等之已成不放逸,彼等已能不再放逸。

  五  诸比丘!彼等有学之比丘,未达所愿,以求无上安稳(涅槃)而住者,诸比丘!

  此等之比丘于六触处,余言要作不放逸。何以故?

  六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有快意,有不快意,此等快、不快之色,以触彼心,触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六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六六

  而不存著于此。因心无执著,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轻安而无狂躁,

  心住于定,集中于一顶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

  作不放逸。

  七~一一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意所识之法,有快意亦有不快意,此等快与不快之法,以触彼等之心,触而不

  存著于此。因无执著于心,则起精进无动,不失正念现前,身体经安无狂躁,心住

  于定,集中于一点。诸比丘!余实言观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于六触处要作不放

  逸”。

  126       [一三五] 第二 执著

  ※ 二  “诸比丘!此是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三  诸比丘!余见名为六触处所属之地狱。于此凡以眼见色,仅见不乐之色,不见

  乐色;仅见不可爱之色,不见可爱之色;仅见不喜之色,不见可喜之色。凡以耳闻

  声……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触触……凡以意识法,唯识不乐之

  法,不识乐法;唯识不可爱之法,不识可爱之法;唯识不可喜之法,不识可喜之法。

  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四  诸比丘!余见名为六触处所属之天。于此,凡以眼见色,唯见乐色,不见不乐

  色;唯见可爱之色,不见不可爱之色;唯见可喜之色,不见不可喜之色。凡以耳闻

  声……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触触……凡以意识法,唯识乐法,不

  识不乐法;唯识可爱之法,不识不可爱之法;唯识可喜之法,不识不可喜之法。

  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诸比丘!汝等为得住梵行之好机。”

  [一三六] 第三 不执著

  二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乃以色为游园,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乃住于苦。以声为游园……以香为游园……以味为游园……以

  触为游园……以法为游园,为法所刺激,因法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诸天

  127 世人乃住于苦。

  三  诸比丘!如来、应供者、正等觉者,如实知色之生起与灭没,甘味、患难与出

  离,不以色为游园,不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比丘!如来住于

  安住。”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六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六八

  四  世尊如是宣说,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言于此曰:

  (一)“色、声、香、味、触与一切之法,谓可乐可爱又可意,乃有限者。

  (二)此等于人天世界以为安乐,此等之所灭,此乃彼等之思苦。

  (三)己身灭尽,于圣者虽见为乐,但一切世间之所见,则反于此。

  (四)为他(愚者)言乐,而圣者于此则言苦;在他言苦,圣者则知此为乐。

  (五)触之法难知,无智者乃惑此,为烦恼所覆者则黑闇,不见者则有盲冥。

  128      (六)善人开涅槃之道,知见之人,于此有光明,熟于大法1之人,则知近于

  此。

  (七)为生有之欲所服者,随行于生有之流者,入于魔王之领域者,则不知此

  法。

  (八)除圣者,谁正知涅槃之道,善知此道而漏尽之人,乃入于般涅槃。

  五  诸比丘!诸天及世人以色为游园,为色所刺激,因色之变坏、离背、灭尽,诸

  比丘!诸天世人D住于苦。以声……以香……以味……以触……以法……2

  六  诸比丘!如来、应供者、正等觉者为……3”

  注1 此八偈和Sn.759-765几乎同样,唯此一句二三言不同,故变成相反之意义,即于此成

  为santikena vijananti mahadhamma-kovida于Sn.为santikena vijananti maga

  dhammass'akovida可以取为“不熟”[如]兽之徒,不知近涅槃。

  2 以下同上之三节。

  3 以下同上之三节。

  [一三七] 第四 恶意者(一)

  ※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有者,皆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之利得安乐。

  诸比丘!何物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得利益安乐。耳

  129 ……鼻……舌……身……意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能放舍者,乃为汝等得利益安

  乐。

  九  诸比丘!譬如于此祇陀林,人人对于草薪枝叶,或运走,或燃烧,或各随所好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六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七0

  而处理。‘人人将“吾等”或运去,或燃烧,或各随所好而予处理。’汝等有如是之思

  否?”

  “大德!不也。”

  “何以故?”

  “大德!此非我,此非我之所属。”

  一0  “如是,诸比丘!汝等之眼,此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汝等由于舍此者,乃

  为利益安乐。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汝

  等由于舍此者,乃为利益安乐。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

  [一三八] 第五 恶意者(一)

  ※ 二  “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当予放舍,因汝等之弃舍,此为汝等之利益安乐。

  诸比丘!何者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乃为利益安乐。声是

  ……香是……味是……触是……法是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此为

  利益安乐。

  九  诸比丘!譬如于此祇陀林……1

  一0  如是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当放舍,因汝等之放舍,乃为利益安乐。声

  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

  注1 参照一三七经之第九节。

  [一三九] 第六 内因(一)

  ※ 三  “诸比丘!眼是无常。眼生起之因、缘者,此亦是无常。

  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眼,如何有常住?

  130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意生起之因、缘

  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意,如何有常住?

  九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眼……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同一经之第九节。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七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七二

  [一四0] 第十 内因(二)

  ※ 三  “诸比丘!眼是苦。眼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眼,如何

  有乐?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意生起之因、缘者,

  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乐?

  九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同一经之第九节。

  [一四一] 第八 内因(三)

  ※ 三  “诸比丘!眼是无我。眼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眼,

  如何有我?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我。意生起之因、缘

  131 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意,如何有我?

  九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眼……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一四二] 第九 外因(一)

  ※ 三  “诸比丘!色是无常,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色,

  如何有常?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常。法生起之因、缘

  者,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所生之法,如何有常?

  九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七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七四

  [一四三] 第十 外因(二)

  ※ 三  “诸比丘!色是苦,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色,如何有

  乐?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苦,法生起之因、缘者,

  亦是苦。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乐?

  九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一四四] 第十一 外因(三)

  ※ 三  “诸比丘!色是无我。色生起之因、缘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色,

  如何有我?

  四~八  诸比丘!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无我。法生起之因、缘

  者,亦是无我。诸比丘!依无我所生之法,如何有我?

  132 九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1于色……更如是证知:不再生来。”

  提婆陀诃品第四(终)

  此摄颂:

  以提婆陀诃

  执著不执著

  恶意者有二

  依因而有三

  乃至内外二

  注1 见一经之九节。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七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七六

  第五 新旧品

  [一四五] 第一 业

  ※ 二  “诸比丘!余说新旧之业,业之灭尽,以达业灭尽之道。且谛听,当善思惟,余

  将宣说。

  三  诸比丘!以何者为旧业?眼是所作为、所思念、所感觉之旧业之所成。耳……

  鼻……舌……身……意是所作为、所思念、所感觉之旧业之所成。

  诸比丘!此称之旧业。

  四  诸比丘!以何为新业?诸比丘!于如何之业,如今于身、于语、于意所作者,

  诸比丘!此称为新业。

  五  诸比丘!何者是业之灭尽?诸比丘!凡任何由身业、语业、意业之灭尽而触解

  133 脱者,诸比丘!此即称为业之灭尽。

  六  诸比丘!以何者为达业灭尽之道!

  此乃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是。

  诸比丘!此者称为达业灭尽之道。

  七  如是,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旧业、说新业、说业之灭尽、说达业灭尽之道。

  八  诸比丘!凡求利益,具有慈悲之师,而为弟子垂慈悲者,我为汝等已作毕。

  九  诸比丘!当于此等之树下,或于此等之空屋行禅思,诸比丘!不为放逸,后日

  即无所悔。此乃我为汝等之教诫。”

  [一四六] 第二 有验(一)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涅槃(成就)有验之道,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即说之。

  诸比丘!何者为涅槃(成就)有验之道?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见眼是无常,见色是无常,见眼识是无常,见眼触是无

  常,见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皆是无常。

  134 四~八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见法是无常,见意识是无

  常,见意触是无常,见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皆无常。

  九  诸比丘!此即彼达涅槃(成就)之道。”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七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七八

  [一四七] 第三 有验(二)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涅槃(成就)有验之道,且谛听……诸比丘!以何者为达

  涅槃(成就)有验之道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见眼是苦,见色是苦,见眼识是苦。见眼触是苦,凡见

  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亦皆苦。

  四~八  见耳是……鼻是……舌是……身是……见意是无常,见法是无常,见意是

  无常,见意触是无常。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见此亦皆是

  无常。

  九  诸比丘!此即彼达涅槃(成就)有验之道。”

  [一四八] 第四 有验(三)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涅槃(成就)有验之道,且谛听……诸比丘!以何者为涅

  槃(成就)有验之道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见眼是无我,见色是无我,见眼识是无我,见眼触是无

  135 我,凡见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

  四~八  耳……鼻……舌……身……意……

  九  诸比丘!此即彼涅槃(成就)有验之道。”

  [一四九] 第五 有验(四)

  ※ 二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涅槃(成就)有验之道,且谛听……诸比丘!以何为涅槃

  (成就)有验之道?

  三  诸比丘1!汝等如何思惟于此:眼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此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

  识否?”

  “大德!非是。”

  “色是常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七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八0

  “眼识是……眼触是……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常

  住耶?抑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凡物之无常,是苦耶?抑乐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无常、是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

  认识否?”

  “大德!非是。”

  四~八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

  九  “诸比丘!如是见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亦厌嫌于

  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此。因厌嫌而离

  136 欲……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一0  诸比丘!此即彼达涅槃(成就)之道。”

  注1 以下参照三二经

  [一五0] 第六 内住

  ※ 三  “诸比丘!当修此无内住、无师范之梵行。

  四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1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稳,住于无内住、无师范

  之比丘,是安稳于安乐。

  五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如何为苦而不安稳耶?

  六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有忆念、有志望,为结缚之缘,于彼起诸恶

  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内心;‘于彼之内心,住于诸恶不善之法,’因此称为内住。

  此等亦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有师范。

  七~一一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

  触……以意识法而有忆念、有志望,为结缚之缘,彼起诸恶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内

  137 心;‘彼之内心、住诸恶不善法,’因此称为内住。此等亦轨示于彼;‘诸恶不善

  法、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有师范。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八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八二

  一二  诸比丘!如是,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不安稳。

  一三  诸比丘!如何是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是安稳于安乐耶?

  一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有忆念、有志望,结缚为缘之诸恶不善法,

  于彼不起,此等不住于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不住诸恶不善法,’因此彼称为无

  内住。此等亦不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不轨示于彼,’因此彼称为无师范。

  一五~一九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

  触触……以意识法,有忆念、有希望,结缚为缘之诸恶不善法于彼不起,此等不住

  于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不住诸恶不善之法,’因此称为无内住。此等亦不轨示

  于彼;‘诸恶不善之法,不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无师范。

  二0  诸比丘!如是,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安稳于安乐。诸比丘!修2此

  无内住、无师范之梵行。

  138 二一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稳者。住于无内住、无师

  范之比丘,安稳于安乐。”

  注1 有内住、有师范,于注解,注为有内住之烦恼,有规范行之烦恼。于杂阿含经卷八之四0、

  四一两经,译为“有近住弟子、有师”,无内住、无师范之意,应随此而解。意义于六节以

  下即明白。内住弟子及师范之有无,以通诸恶不善法有无之意。

  2 本经三节vussati有(修),此二0节有(称)vuccati。虽认为那一个都可以,后者较

  佳,即“此称为无内住、无师范之梵行。”

  [一五一] 第七 何功德

  ※ 三  “诸比丘!若外道偏行者等,如是问于汝等:‘诸朋友!于沙门瞿昙之处修梵

  行,有何功德耶?’诸比丘!彼如是问汝等,应如是释答此外道偏行者。

  四  ‘朋友等!为苦之了知,于世尊之处修梵行。’

  五  然而诸比丘!若外道偏行者之徒,如是以问汝等:‘为苦之了知,于沙门瞿昙

  处修梵行。其苦者为何耶?’彼若如是问者,诸比丘!对如是之问汝等,应如是释

  答此外道偏行者等。

  六~一一  ‘朋友等!眼是苦,为知此苦,于世尊之处修梵行。色是苦,为知此苦,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八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八四

  于世尊之处修梵行。眼触1是苦,为知此苦,于世尊之处修梵行。……缘意触所生

  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苦也。为了知此苦,而于世尊之处修梵行。

  一二  朋友等!为了知此苦,而于世尊之处修梵行。其苦即此。’

  一三  诸比丘!彼如是问汝等,应如是释答此外道偏行者等。”

  注1 于此落失眼识一条。

  [一五二] 第八 有因由耶?

  ※ 三  “诸比丘!有依因由1之比丘,不依信,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因由之论

  139 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证知:‘生已尽、梵行已修、所作已办、不为如是再生。’

  如是因由对他释答耶?”

  四  “大德!我等之法,当以世尊为根本……”

  五  “诸比丘!有因由、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理由之

  论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以‘生已尽……不来生。’对他作如是释答。

  六  诸比丘!有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理由之论辩,

  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而以‘生已尽……不再来生。’如是向他作释答,其因由者

  何耶?

  七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或内有贪、嗔、痴,知:‘我内有贪、嗔、

  痴;’或内无贪、嗔、痴,知:‘我内无贪、嗔、痴。’诸比丘!比丘以眼见色,

  或内有贪、嗔、痴,知:‘我内有贪、嗔、痴;’或内无贪、嗔、痴,知:‘我内

  无贪、嗔、痴。’诸比丘!此等之诸法,或依信而知耶?或依爱好而知耶?或依传

  闻而知耶?或依因由之论辩而知耶?或依乐著于推理玄想而知耶?”

  “大德!不然,依此等之任何亦不得知。”

  “诸比丘!此等之诸法,非依智慧可知见耶?”

  “大德!诚然。”

  “诸比丘!此乃其因由,依此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

  依理由之论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以‘生已尽……不再来生。’如是释答于他。

  八~一二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八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八六

  140 触……以意识法,或于内有贪、嗔、痴,知:‘我内有贪、嗔、痴;’或内无贪、

  嗔、痴,知:‘我内无贪、嗔、痴。’诸比丘!比丘以意识法,或于内有贪、嗔、

  痴,知:‘我内有贪、嗔、痴;’或内无贪、嗔、痴,知;‘我内无贪、嗔、痴。’

  诸比丘!此等之诸法,或依信而知耶?或依爱好而知耶?或依传闻而知耶?或依理

  由之论辩而知耶?或依乐著于推理玄想而知耶?”

  “大德!不然,依此等之任何亦不得知。”

  “诸比丘!此等诸法非依智慧可知见耶?”

  “大德!诚然。”

  一三  “诸比丘!此为其因由,依此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爱好,不依传闻,

  不依理由之论辩,不依乐著于推理玄想,以‘生已尽……不再生来。’如是释答于

  他。”

  注1 pariyaya一般译为“方便”,此英译为method,余依注释karana译为因由。

  [一五三] 第九 诸根

  ※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所称:‘诸根具足,诸根具足者。’大

  德!几何为诸根之具足耶?”

  四  “比丘于眼根若见生起、坏灭而住,则厌嫌于眼根,于耳根……于鼻根……于舌

  根……于身根……于意根若见生起、坏灭而住者,则厌嫌于意根,因厌嫌而离欲……

  于得脱,有得脱之智慧,证知:生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不为如是再生。

  五  比丘!以上为诸根具足也。”

  141       [一五四] 第十 说法者

  ※ 二  尔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所称:‘说法者,说法者。’大德!如

  何为说法者耶?”

  四  “比丘若为眼之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说法者,此足以称为说法比丘。比丘若

  为眼之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履行者,此足以称为法随法行之比丘。比丘若依眼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八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八八

  之厌嫌、依离欲、依灭尽,无取著得解脱者,此足以称达现法涅槃之比丘。

  五~九  比丘若为耳之厌嫌……鼻之……舌之……身之……意之离欲、为灭尽而说

  法者,此足以称为说法比丘。比丘若为意之厌嫌、为离欲、为灭尽而行者,此足以

  称为法随法行之比丘。比丘若依意之厌嫌、依离欲、依灭尽,无取著而得解脱者,

  此足以称为达现法涅槃之比丘。”

  新旧品第五(终)

  此摄颂:

  业四之有验

  无住何功德

  有因由诸根

  以依说法者

  此等称为十

  此品之摄颂:

  安稳者世间

  居士提婆诃

  此依于新旧

  谓第三五十

  142               第四 五十[经]品

  第一 喜悦消尽品

  [一五五] 第一 喜悦消尽品(一)

  ※ 三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眼,见是无常,此始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悦喜

  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

  心之善解脱。

  第一 六处相应                                       一八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九0

  四~八  诸比丘!比丘以见耳为无常……以见鼻……以见舌……以见身……以见意

  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

  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一五六] 第二 喜悦消尽(二)

  ※ 三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色,见为无常,此为正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

  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

  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比丘以无常之声……香……味……触……法,见为无常,此为正

  见。由正照观而厌嫌,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

  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一五七] 第三 喜悦消尽(三)

  ※ 三  “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眼之无常。诸比丘!于眼当正思惟,如

  实认识眼是无常之比丘,厌嫌于眼,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

  则有喜悦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当则称为心善解脱。

  143 四~八  诸比丘!于耳当正思惟……于鼻……于舌……于身……于意当正思惟,亦

  须如实认识意之无常。诸比丘!于意当正思惟,如实认识意无常之比丘,厌嫌于意。

  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

  则称为心善解脱。”

  [一五八] 第四 喜悦消尽(四)

  ※ 三  “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亦须如实认识色之无常。于色当正思惟,如实认识色

  无常之比丘,厌嫌于色。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有喜悦之

  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四~八  诸比丘!于声当正思惟……于香……于味……于触……于法当正思惟,如

  实认识法无常之比丘,厌嫌于法。由喜悦之消尽则有染欲之消尽,由染欲之消尽则

  有喜悦之消尽,由喜悦染欲之消尽,则称为心善解脱。”

  [一五九] 第五 耆婆庵罗林(一)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庵罗林。

  二  于此,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九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九二

  三  “诸比丘!须修定。诸比丘!获得定之比丘,显现于如实。何者为显现于如实

  144 耶?

  四  ‘眼是无常’是如实显现,‘色是无常’是如实显现,‘眼识是无常’是如实显

  现,‘眼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

  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

  五~九  ‘耳是无常’是如实显现……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是如

  实显现,‘法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意识是无常’是如实显现,‘意触是无常’是如

  实显现,‘凡依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是如实显现。

  一0  诸比丘!须修定!得定之比丘是如实显现。”

  [一六0] 第六 耆婆庵罗林(二)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庵罗林。

  二  于此,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

  三  “诸比丘!应将心专致于寂想。诸比丘!入于寂想之比丘如实显现。何者为如实

  显现耶?

  四~九  ‘眼是无常’是如实显现,‘耳是无常’是如实显现……‘鼻是……舌是……

  身是……‘意是无常’是如实显现……‘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

  145 苦非乐,亦无常’是如实显现。

  一0  诸比丘!应将心专致于寂想,入于寂想之比丘是如实显现。”

  [一六一] 第七 拘瑟他迦(一)

  ※ 二  其时,尊者摩诃拘瑟他迦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摩诃拘瑟他迦,白世尊曰:“大德!愿世尊为我略说示法要,我

  闻世尊之此法,则独自远离其他,以不放逸,专心精进而住。”

  “拘瑟他迦!凡是无常者,汝1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为无常耶?

  四  拘瑟他迦!眼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色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无常,

  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

  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无常……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无常,汝对此应

  舍欲。法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意识是无常,汝对此应舍欲。意触是无常,汝对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九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九四

  此应舍欲。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汝对此

  应舍欲。

  一0  拘瑟他迦!凡是无常者,汝对此应舍欲。”

  注1 于此可译为应舍汝之欲。

  146       [一六二] 第八 拘瑟他迦(二)

  ※ 二~三  尔时,尊者拘瑟他迦……专心精进而住。”

  “拘瑟他迦!凡苦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是苦耶?

  四  拘瑟他迦!眼是苦,汝对此应舍欲。色是苦,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苦,汝对

  此应舍欲。眼触是苦,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

  苦非乐,此亦是苦。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苦……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触是……凡

  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苦。汝对此应舍欲。”

  一0  拘瑟他迦!凡是苦者,汝对此应舍欲。”

  [一六三] 第九 拘瑟他迦(三)

  ※ 二~三  尔时,尊者拘瑟他迦……专心精进而住。”

  “拘瑟他迦!凡无我者,汝对此应舍欲。拘瑟他迦!何者是无我耶?

  四  拘瑟他迦!眼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色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眼识是无我,

  汝对此应舍欲。眼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凡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

  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无我……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触是……

  147 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我。汝对此应舍欲。

  一0  拘瑟他迦!凡是无我者,汝对此应舍欲。”

  [一六四] 第十 邪见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邪见耶?”

  四~九  “比丘!知、见眼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色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九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九六

  知、见眼识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知、见眼触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耳……

  鼻……舌……身……意……凡依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

  知、见是无常者,得舍弃邪见。

  一0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邪见。”

  [一六五] 第十一 己身见

  ※ 二~三  ……白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己身见耶?”

  四~九  “比丘!以知、见眼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知、见色是苦者,得舍弃己身

  见。知、见眼识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以知、见眼触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凡

  依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

  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

  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苦者,得舍弃己身见。

  一0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己身见。”

  148       [一六六] 第十二 我

  ※ 二~三  ……白言:“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得舍弃我随见耶?”

  四~九  “比丘!以知、见眼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色是无我者,得舍

  弃我随见,以知、见眼识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以知、见眼触是无我者,得舍

  弃我随见,凡以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我者,

  得舍弃我随见。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缘意识所生之

  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知、见是无我者,得舍弃我随见。

  一0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舍弃我随见。”

  消尽喜悦品第一(终)

  此摄颂:

  悦喜消尽有四经

  耆婆庵罗林二经

  拘瑟他迦有三经

  次邪己身我随见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九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一九八

  第二 六十乃至广说[品]1

  [一六七] 第一 欲念(一八经)(一)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念。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149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念。

  一0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念。”

  注1 Peyyala依“翻释名义大集”译为乃至广说。

  第二 欲念(二)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染心。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染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染心。

  一0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染心。”

  第三欲念(三)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欲染。诸比丘!何者为无常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常,汝等对此应欲染。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染。

  一0  比丘等!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染。”

  [一六八] 第四、五、六 欲念(四、五、六)

  ※ 三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为苦耶?

  四~九  诸比丘!眼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欲贪,应舍贪。耳是……鼻是……

  舌是……身是……意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150 一0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六九] 第七、八、九 欲念(七、八、九)

  ※ 三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

  我耶?

  第一 六处相应                                       一九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二00

  四~九  诸比丘!眼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耳是……鼻是

  ……舌是……身是……意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0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七0] 第十、十一、十二 欲念(一0、一一、一二)

  ※ 三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

  常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无常,汝等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

  味是……触是……法是无常,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0  诸比丘!凡无常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七一] 第十三、十四、十五 欲念(一三、一四、一五)

  ※ 三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苦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

  味是……触是……法是苦,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0  诸比丘!凡苦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151       [一七二] 第十六、十七、十八 欲念(一六、一七、一八)

  ※ 三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诸比丘!何者是无

  我耶?

  四~九  诸比丘!色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声是……香是

  ……味是……触是……法是无我,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0  诸比丘!凡无我者,汝等对此应舍欲,应舍贪,应舍欲贪。”

  [一七三] 第十九 过去(九经)(一)

  ※ 三~九  “诸比丘!过去之眼是无常,过去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一0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耳、厌嫌于鼻、厌嫌于舌、厌嫌于身、

  厌嫌于意,由厌嫌而离欲,由离欲而得解脱,于解脱‘我得解脱’智生。证知:生

  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第廿 过去(二)

  ※ 三~八  “诸比丘!未来之眼是无常,未来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一 六处相应                                       二0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二0二

  第廿一 过去(三)

  ※ 三~八  “诸比丘!现在之眼是无常,现在之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152       [一七四] 第廿三~廿四 过去(四~六)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苦,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

  身、意是苦。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五] 第廿五~廿七 过去(七~九)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无我。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

  身、意是无我。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六] 第廿八~卅0 过去(一0~一二)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

  触、法为无常。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七] 第卅一~卅三 过去(一三~一五)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苦,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

  触、法是苦。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八] 第卅四~卅六 过去(一六~一八)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我,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

  触、法是无我。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七九] 第卅七 凡无常者(一八经)(一)

  ※ 三~八  “诸比丘!过去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

  153 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之耳、鼻、

  舌、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

  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第一 六处相应                                       二0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二0四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八 凡无常者(二)

  ※ 三~八  “诸比丘!未来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

  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未来之耳、鼻、舌、

  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

  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第卅九 凡无常者(三)

  ※ 三~八  “诸比丘!现在之眼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

  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现在之耳、鼻、舌、

  身、意是无常。凡是无常者,是苦。凡是苦者,是无我。凡是无我者,是‘此非我

  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154       [一八0] 第四十~四十二 凡无常者(四~六)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

  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耳、

  鼻、舌、身、意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

  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一] 第四十三~四十五 凡无常者(七~九)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眼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

  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耳、鼻、舌、身、意

  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二] 第四十六~四十八 凡无常者(一0~一二)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

  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

  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苦;凡苦者,是无我;

  第一 六处相应                                       二0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二0六

  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155       [一八三] 第四十九~五十一 凡无我者(一三~一五)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

  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

  香、味、触、法是苦,凡苦者,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

  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四] 第五十二~五十四 凡无我者(一六~一八)

  ※ 三~八  “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

  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过去、未来、现在之声、香、味、触、法

  是无我,凡无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应以正智慧如实而见。

  九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更不为如是再生。”

  [一八五] 第五十五 内(三经)(一)

  ※ 三~八  “诸比丘!眼是无常,耳、鼻、舌、身、意是无常。

  九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六 内(二)

  ※ 三~八  “诸比丘!眼是苦;耳、鼻、舌、身、意是苦。

  九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156                第五十七 内(三)

  ※ 三~八  “诸比丘!眼是无我,耳、鼻、舌、身、意是无我。

  九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一八六] 第五十八 外(三经)(一)

  ※ 三~八  “诸比丘!色是无常,声、香、味、触、法是无常。

  九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五十九 外(二)

  ※ 三~八  “诸比丘!色是苦,声、香、味、触、法是苦。

  九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第一 六处相应                                       二0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二0八

  第六十 外(三)

  ※ 三~八  “诸比丘!色是无我,声、香、味、触、法是无我。

  九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证知……。”

  六十乃至广说品(终)

  其摄颂:

  欲念十八经

  过去九经二

  无常说十八

  内外各为三

  六十至广说

  日亲佛陀说

  此等六十经

  157             第三 海品

  [一八七] 第一 海(一)

  ※ 二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所言:‘海、海’者,诸比丘!于圣者之教,此非海。

  诸比丘!此乃大水之积集,大水流。

  三  诸比丘!以眼1为人之海,其急流乃色所成。凡人之能堪[受]此色所成之急

  流者,诸比丘!此婆罗门能使有涛、有漩涡,鬼罗刹所栖之眼海。超越于此者,称

  为到彼岸立于陆上。

  四~八  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人之海,其急流为法所

  成。凡人能堪[受]此法所成之急流者,诸比丘!此婆罗门能度有涛、有漩涡,鬼

  罗刹所栖之意海。超越于此者,称为到彼岸立于陆上。”

  九  师于此宣曰:

  度波涛难海

  水鬼罗刹栖

  第一 六处相应                                       二0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一0

  得彼最高智

  梵行已住立

  称达世之极

  到达于彼岸

  注1 杂阿含经卷八、三八经:“眼是人大海,彼色为涛波,若能堪色涛波者,得度眼大海竟。”

  (参照大正藏二、五四c)

  [一八八] 第二 海(二)

  ※ 二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所言:‘海、海’者,诸比丘!于圣者之教,此非海

  158 。诸比丘!此乃大水之积集,大水流。

  三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诱生欲念,诸比丘!此于圣者之教

  称为海。于此,含括于天、魔、梵之世界,含括于沙门、婆罗门、天、人间,多为

  沉没1,如縺丝,如覆肿物,似文邪草、婆罗婆草,不得超越离去处、恶趣、极堕

  处、轮回。

  四~八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此于圣者之教,称为海。于此含括

  于天、魔、梵之世界,含括于沙门、婆罗门、天、人间,多为沉没,如縺之丝,如

  覆肿物,似文邪草、婆罗婆草,不得超越离去处、恶趣、极堕处、轮回。”

  注1 杂阿含经卷八,三六经:“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彼世,绞结缠

  销亦总如是。”

  [一八九] 第三 渔夫

  ※ 二  “凡人若离染欲、嗔恚、无明者,彼则能度此水鬼罗刹所栖而有波涛难渡之海。

  超者以舍死

  以竭尽有质

  彼为不再生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一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一二

  入舍苦灭没

  于生者之量

  余离却死王

  三  诸比丘!恰如渔夫,将附饵之钓钩投于深湖水,有一贪饵具眼之鱼,将此咽下

  159 。诸比丘!如是吞咽渔夫之饵钩之此鱼,陷于不运,陷于破灭,变成渔夫之所欲。

  同此,诸比丘!如此等六种饵之于此世,乃为有情类之不运,为有情类之毁损。何

  者为其六种耶?

  四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悦喜、赞美于

  此,对此恋著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即是咽下魔之钓饵,陷于不运,陷于破灭,

  成为波旬之所欲。

  五~九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悦喜、赞美于此,恋著于此

  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即是咽下魔之钓饵,陷于不运,陷于破坏,成为波旬之所

  欲。

  一0  诸比丘!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不悦喜、不

  赞美于此,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吞咽魔之钓饵,并折钩摧钓,

  则不陷于不运,不陷于破坏,不成为波旬之所欲。

  一一~一五  诸比丘!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意所识法之快意、可爱、乐、喜者,诱生欲念,比丘若不悦喜、不赞美于此,

  不恋著于此而住者,诸比丘!此比丘则不吞咽魔之钓饵,并折钩摧钓,不陷于不运,

  不陷于破坏,不成为波旬之所欲。”

  [一九0] 第四 乳树

  ※ 二~六  “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于眼所识之色有染欲者、有嗔恚

  160 者、有愚痴者,于未舍其染欲,未舍嗔恚,未舍愚痴,若以少分眼所识之色,出而

  来至彼之视路者,则其压服彼之心,况且于多分耶?此何故耶?诸比丘!有此染欲,

  有此嗔恚,有此愚痴,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其嗔恚,尚未舍愚痴之故……

  七  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对意所识之法,有此染欲者,有此嗔恚

  者,有此愚痴者,而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嗔恙,尚未舍愚痴,若以少分意所识之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一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一四

  法,若有出来而至彼之视路者,则其压服彼之心,况且于多分耶?何以故?诸比丘!

  有此染欲,有此嗔恚,有此愚痴,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嗔恚,尚未舍愚痴之故。

  八  诸比丘!恰似乳树1,或似阿说他、或尼拘律、或毕路叉、或乌毕婆罗之幼小

  少者。有人为‘出其乳’以锐利之斧,处处得伤之耶?”

  “诚然,大德!有此事。”

  “何以故?”

  “大德!有乳者,以致此。”

  九  “诸比丘!同此,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于眼所识之色,有此染欲者,有

  此嗔恚者,有此愚痴者,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其嗔恚,尚未舍其愚痴,若以少分

  眼所识之色,出而来至彼之视路,则其压服彼之心,况且于多分耶?何以故?诸比

  161 丘!有此染欲,有此嗔恚,有此愚痴,尚未舍其染欲,尚未舍嗔恚,尚未舍愚痴之

  故……。

  一0~一五2 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于眼所识之色,无此染欲者,

  无此嗔恚者,无此愚痴者,已舍其染欲,已舍其嗔恚,已舍其愚痴者,则假令多分

  之眼识之色,出而来至彼之视路,此等亦不能压服彼之心,况且于少分耶?何以故?

  诸比丘!无此欲染,无此嗔恚,无此愚痴故。……

  一六  诸比丘!恰似乳树,或似阿说他、或尼拘律、或毕路叉、或乌毕婆罗之年老

  已枯萎无汁之老树,有人为‘出其乳’以锐利之斧处处伤之耶?”

  162     “不也,大德!无此事。”

  “何以故?”

  “大德!乃无乳故。”

  “诸比丘!同此,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于眼所识之色,无此染欲者,无

  此嗔意者,无此愚痴者,而已舍其染欲,已舍嗔恚,已舍愚痴,则假令多分之眼所

  识之色,虽出而至于彼之视路,此等亦不能压服彼心,况且于少分耶?何以故?诸

  比丘!无染欲,无嗔恚,无愚痴之故……。”

  注1 原语Khira-rukkha余直译之,如护谟树之一种,以下列举树,皆如分泌之护谟树。

  2 此数字似缺正确,以从协会本之原典。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一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一六

  [一九一] 第五 拘絺罗

  一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拘絺罗,住于婆罗奈[城外]之仙人堕处鹿林中。

  二  时,尊者大拘絺罗,一日由夕暮之时,从独思而起,至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

  者舍利弗共相问讯,交谈亲密、恳热之话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大拘絺罗,告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眼1是诸色之系缚

  163 耶?诸色是眼之系缚耶?如何?耳……鼻……舌……身……意是诸法之系缚耶?诸

  法是意之系缚耶?如何?”

  四  “友拘絺罗!眼非诸色之系缚,诸色非眼之系缚,于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

  此始为系缚。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意之系缚,于此,

  凡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五  友!恰如:有黑色之牛与白色之牛,以一锁或索将之结合,若言黑牛系缚白牛,

  或白牛系缚黑牛者,彼作如是言者,彼语为正语否?”

  “友!不然。”

  “友!黑牛非系缚白牛,白牛亦非系缚黑牛,两者若以一锁或索将之结合,此始

  为系缚。同此,友!眼非诸色之系缚,诸色非眼之系缚,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

  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意之

  系缚,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六  友!若眼为诸法之系缚,若诸色为眼之系缚者,此梵行即不能善灭尽苦。友!

  164 眼非诸色之系缚,诸色非眼之系缚,于此两者为缘而生欲染,此始为系缚,是故梵

  行能善灭尽苦。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意之系缚,于

  此两者为缘而生欲染,此始为系缚,是故梵行乃能灭尽苦。

  七  友!依此之理,亦当知于此。眼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眼之系缚,于此,凡以

  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

  诸法非意之系缚,于此,凡以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八  友!世尊有此眼,世尊以眼见色,世尊无欲染,世尊善得心解脱。耳……鼻…

  165 …舌……身……世尊有此意,世尊以意识法,世尊无欲染,世尊善得心解脱。

  九  友!依此理,亦当知于此。眼非诸法之系缚,诸法非眼之系缚,于此,凡以此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一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一八

  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耳……鼻……舌……身……意非诸法之系缚,

  诸法非意之系缚,于此,凡以此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注1 杂阿含经卷九,二六经:“眼系色耶?色系色耶?”

  [一九二] 第六 迦摩浮

  一  尔时,尊者阿难与尊者迦摩浮住于憍赏国之瞿史罗园。

  二  时,尊者迦摩浮,一日由夕暮之时,从独思而起,来至尊者阿难住处,与尊者

  阿难共相问讯,交谈亲密、恳勤之话已,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迦摩浮,告尊者阿难曰:“友阿难!眼是诸色之系缚耶?诸色是

  眼之系缚耶?如何?耳诸声之……鼻诸香之……舌诸味之……身诸触之……意是诸

  法之系缚耶?诸法是意之系缚耶?如何?”

  四  “友迦摩浮!眼非诸色之系缚1……

  166 五  友!恰如有黑色之牛与白色之牛,以一锁或索将之结合2……于此,凡以此两

  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此始为系缚。”

  注1 以下同一九一经之四

  2 以下同一九一经之五

  [一九三] 第七 优陀夷

  一  尔时,尊者阿难与尊者优陀夷,住于憍赏弥国之瞿史罗园。

  二  其时,尊者优陀夷,一日夕暮之时,从独想而起,行至尊者阿难之处。……坐

  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优陀夷,告尊者阿难曰:“友阿难!世尊用种种之方便,以说明

  此身,此身无我。如是之说示,亦同此言识以说告、显示、分别、明了而谓识是无

  我,得如是言否?”

  “友优陀夷!世尊用种种之方便,说明此身,此身无我。如是之说,亦同此言识

  以说告、显示、分别、明了而谓识是无我,得作如是言。”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一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二0

  四~九  “友!以眼与诸色为缘,生眼识否?”

  167     “友!唯然。”

  “凡眼识生起之因缘者,其因其缘,一切之一切全无所余灭尽者,眼识犹可存在

  耶?”

  “不然,友!其不存在。”

  “友!世尊以此方便,说明此身,此身无我。如是说示,亦同此言识说告、显示、

  分别、明了而谓识是无我,得作如是言。友!耳与诸声为缘……鼻与香为缘……舌

  与味为缘……身与诸触为缘……意与诸法为缘生意识否?”

  “友!唯然。”

  “凡意识生起之因、之缘者,其因、其缘一切之一切全无所余灭尽者,则意识应

  存在否?”

  “不然,友!不存在。”

  “友!世尊用此方便,说明此身,此身无我。如是说示,亦同此言识说告、显示、

  分别、明了而谓识是无我,得作如是言。”

  一0  “友!恰如有人必要树心,而徘徊求树心,采树心,携持锐利斧入于森林,彼

  于此处见壮直之大芭蕉树,生长极高,于是截其根、截根、截顶,截顶取除绿叶,

  168 彼于此处尚不得树肤,何况其树心耶?

  一一  与此同理。友!比丘于六触处,不执观我、我所,彼如是不执观,则对世1

  之任何物不生执著,不执著则无爱慕,无爱慕则得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

  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注1 以下同三0经二节之末文。

  [一九四] 第八 燃烧

  一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称为燃烧法之教法。且谛听。诸比丘!何者称为燃烧法

  之教法耶?

  二  诸比丘!宁以散烧热之火花,扬其焰,以铁筹触于眼根,则对眼所识之色(境),

  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识之住,或系于形相之甘味,或系住于随相之甘味,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二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二二

  而其人于瞬时死去者,则此人堕于地狱或畜生二趣中之一趣,乃有是理。

  三  诸比丘!余见此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莫如以散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

  之铁杭触于耳,则对耳所识之声,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于识之住……。

  169 四  诸比丘!余见此之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莫如以散热火花,扬其焰,以锐

  利爪刀触其鼻根,对鼻所识之香,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于识之住……。

  五  诸比丘!余见此之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莫如以散热火花,扬其焰,以锐

  利之刀触其舌根,则对舌所识之味(境),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于识之住……

  六  诸比丘!余见此之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莫如以散热火花,扬其焰,以锐

  利之刃物触其身根,则对身所识之触(境),不善仔细执其形相。诸比丘!于识之住

  ……

  七  诸比丘!余见此之患难,作如是言:诸比丘!余言睡眠是生命之不生产、睡眠

  是生命之不结实、睡眠是生命之愚迷,莫如善其睡眠,则人不为思想之虏者,则不

  170 破和合僧。诸比丘!余见此过1误患难,作如是言。

  八  诸比丘!此处有闻之圣弟子,如是熟思之‘以散烧热火花,扬其焰,以铁筹触

  眼根。今我对此思惟:如是眼是无常、诸色是无常、眼识无常、眼触是无常。凡以

  此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

  九  散其炽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铁杭触于耳根。今我对此思惟:如是其是无

  常、诸声是无常、耳识是无常、耳触是无常。凡以耳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

  或非苦非乐,亦是无常。

  一0   散其炽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爪刀触于鼻根。今我对此思惟……

  一一  散其炽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剃刀触于舌根。今我对此思惟……

  一二  散其炽热火花,扬其焰,以锐利之刃物触于身根。我今对此思惟……

  171 一三  睡眠,如是。我今对此思惟:如是意是无常、诸法是无常、意识是无常、意

  触是无常,凡以此意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亦是无常。’

  一四  如是观之有闻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以

  眼触为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之2……因厌嫌而离欲,因

  离欲而得解脱,因得脱而‘我得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

  作、不再为如是生。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二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二四

  一五  诸比丘!此称为燃烧法之教法。”

  注1 PTS本作vanjha(不生产)余采用暹罗本vajja(过误之意)

  2 同二八经之九节

  [一九五] 第九 手足喻(一)

  一  “诸比丘!有手知把抛,有足知进退,有臂知屈伸,有腹知饥渴。

  二  同此,诸比丘!有眼,缘眼触生内部之乐苦。有耳……有鼻……有舌……有身

  ……有意,缘意触生内部之乐苦。

  三  诸比丘!无手则不知把抛,无足则不知进退,无臂则不知屈伸,无腹则不知饥

  渴。

  172 四  同此,诸比丘!若无眼者,则缘眼触不生内部之乐苦,无耳则……无鼻则……

  无舌则……无身则……无意则缘意触不生内部之乐苦。”

  [一九六] 第一0 手足喻(二)

  一~四  “诸比丘!有手则有把抛,有足则有进退,有臂则有屈仲,有腹则有饥渴……

  无意即依意触之缘,而不生内部之乐苦。”

  海品第三[终]

  此摄颂:

  海经二渔夫

  乳树拘絺罗

  迦摩优陀夷

  燃烧于第八

  手足喻二经

  此称第三品

  第四 毒蛇品

  [一九七] 第一 毒蛇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二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二六

  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于舍卫城……告诸比丘曰:

  三  “诸比丘!恰有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有一好生恶死、欲乐厌苦之人

  来,告众人曰:‘友!对此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汝应时时使之觉醒,时

  时予以沐浴,

  173 时时予以饮食,时时使之入穴。友!对此等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若彼[蛇]

  对汝生怒者,汝因此,则逢死或逢等于死之苦。汝当作汝所应作。’

  四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此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或逃往他处,告众

  人曰:‘友!于此有五名杀人之怨敌,由背后追汝。见汝随即夺汝命。友!当作汝

  所应作。’

  五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于五名杀人之怨

  敌,而逃往他处,告众人曰:‘友!第六拔利刃闯入之杀人者,则由背后追汝。见

  汝随地落汝之首。友!当作汝所应作。’

  六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于五名杀人之怨

  敌,恐惧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而逃往他处。彼见一村落,房屋皆空虚而无人

  住,入而手取任何空虚器物告众人曰:“友!今群盗来破坏此空虚废弃之村落,友!

  当作汝所应作。”

  174 七  其时,诸比丘!此人恐惧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四毒蛇,恐惧五名杀人之怨敌,

  恐惧拔第六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恐惧破坏村落之群盗,而逃往他处,彼恐怖于大水

  流之此岸,但彼岸则安稳无怖恐,却无船可渡,又不见往返之渡桥。

  八  其时,诸比丘!此人生起如是之念:‘此水流甚大,此岸有恐怖,彼岸则安稳

  无恐怖,而无船可渡,又无往返之渡桥,我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其筏以手

  足操作,则安全到达彼岸。’

  九  诸比丘!此人采集草木枝叶,以编为筏,依此筏以手足操作,安全到达彼岸。

  婆罗门渡河流,到彼岸立于陆地。

  一0   诸比丘!为使知其意义,余作此譬喻,而其意义即在此。

  一一  诸比丘!威光炽燃而毒气猛烈之毒蛇,此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大之

  喻语。

  一二  诸比丘!五名杀人之怨敌,此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二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二八

  之五取蕴喻语。

  一三  诸比丘!第六拔利刃之闯入杀人者,此乃喜悦、爱染之喻语。

  一四  诸比丘!空虚之村落,此乃六内(处)之喻语。贤明有经验之智者,若以眼

  175 而检点于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贤明而有经验者,若以耳……

  以鼻……以舌……以身……以意检点此者,则唯见于无,唯见于虚,唯见于空。

  一五  村落破坏之群盗者,诸比丘!此乃六外处之喻语。诸比丘!眼坏于可意不可

  意之色(境),耳坏于……鼻坏于……舌坏于……身坏于……意坏于可意不可意之法

  (境)。

  一六  诸比丘!大水流者,此乃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明瀑流,此四种瀑流之

  喻语。

  一七  诸比丘!恐怖之此岸,此身见之喻语。

  一八  诸比丘!安稳无恐之彼岸者,此涅槃之喻语。

  一九  诸比丘!筏者,此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

  定,此八支道之喻语。

  二0   诸比丘!以手足之操作者,此精进努力之喻语。

  二一  婆罗门以渡流到彼岸立于陆上者,诸比丘!此阿罗汉之喻语。”

  [一九八] 第二 喜乐

  ※ 三  “诸比丘!具有三法之比丘,于现世多住于喜、乐。诸漏1灭尽之原由彼亦具有。

  如何而为三法?乃护于诸根门、知节度于饮食、专心于觉醒。

  176 四  诸比丘!比丘如何护于诸根门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眼2见色,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于眼根

  住者,因此则有贪、忧、恶不善之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守眼根达

  成摄护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

  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以此为因,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

  护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

  五  诸比丘!恰如于平坦土地之四大路,调适栓系良马大车所备之刺针,巧妙之马

  术师3调驭跨乘其上,左手执手纲,右手握刺针,随己所欲,往返于所适之方位。

  诸比丘!同此,比丘为守护修习此六根,为修习制止,为修习调御,为修习安息。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二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三0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护诸根门。

  六  诸比丘!比丘如何知节度饮食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4深为省虑摄取饮食物,不为戏奢,不为庄饰庄严,只为

  住此身,以维持于此,防范危害,为利益梵行。‘如是,除旧苦,不生新苦。余有生

  活之资,无过误,当有安乐住。’

  177 七  诸比丘!恰如人有伤涂药,只为其愈,车轴注油,只为其运转。同此,诸比丘!

  有比丘深为省虑摄取饮食,不为戏奢……安乐而住。”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知于饮食量。

  八  诸比丘!如何比丘为专心于觉醒耶?

  诸比丘!比处有比丘,于日中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于夜初分经行安坐,

  心除诸障碍法。于夜中分以右胁作狮子卧,一足叠于一足,以正念正智而起床之想

  置于胸,前于夜之后分因起而出往经行、安坐,心除诸障碍法。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为专心于觉醒。

  九  诸比丘!具此等三法之比丘,于现法多喜乐而住,彼亦具诸漏灭尽。”

  注1 原文yoni cassa araddha hoti asavanam khayaya“诸漏灭尽,始为彼之起源。”“原

  由”云云,是依注释之karanan c'assa paripunnam.

  2 以下同一二0经六节。

  3 调御可能马之驭者。

  4 同一二0经之七节。

  [一九九] 第三 龟

  ※ 三  “诸比丘!往昔有龟1,夕时沿河岸猎饵。诸比丘!野干亦于夕时沿河岸猎饵。

  178 四  诸比丘!龟见野干由远而来猎饵,龟将首2作第五己肢分,藏于壳中不动,默

  然而止。

  五  诸比丘!野干亦由远处见龟,见而来至龟处,来则站立龟处[作念]:‘此龟首

  为第五,其肢分中,俟其任何肢分转出时,立即捕彼拉裂而食。’

  六  诸比丘!龟首为第五,其肢分中,任何肢分皆不转出,时野干则不得机会,厌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三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三二

  龟而远去。

  七  同于此,诸比丘!魔王波旬亦常时不断立于汝等之傍:‘愿我于此等,或依眼

  得机会、或依耳……或依鼻……或依舌……或依身……或依意得机会。’

  八  然则,诸比丘!须护于诸根门而住!以眼见色3,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

  不摄护眼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来裂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眼根,

  守眼根,达成摄护眼根,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

  意识法,不执总相,不执别相,彼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因此则贪、忧、恶不善法

  来袭于彼,然彼为履行摄护其意根,守意根,达成摄护意根。诸比丘!于汝等护守

  诸根门故,魔王波旬亦厌汝等而远去,如野干之不得机会而去。”

  179         如龟肢分藏壳中

  思虑比丘无依著

  他无伤入于圆寂

  任何者皆不得诽

  注1 于原典示为“龟”以kumma,kacchapa二语,于注释解此为同义语,故单一语译出。

  kacchapa者kaccha即从腋,Pa是饮义。即信为从前肢腋之附著点而饮水。于名义灯,

  此二语外还有nakka一语。

  2 杂阿含经卷四三、四经有“龟虫见来即藏六”之句。言龟为藏六即由此句而云。六是头尾加

  四肢。然原典用sondipancamani ahgani之语,“首为第五支分”之意,这想是尾之一除

  外。

  3 参照一二0经之六节,一九八经之九节。

  [二00] 第四 木块(一)

  一  尔时,世尊住于憍赏弥城之恒河畔。

  二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有见大木块于恒

  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有见于此。”

  三  “诸比丘!此木块若不著此岸,不著于彼岸,不沈1于流中,不被系上陆地,不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三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三四

  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被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其木块则向海、

  趣海、而入海。何以故?诸比丘!恒河之流为向海、趣海、而流入于海故。与此同

  理,诸比丘!汝等若不著此岸,不著于彼岸,不沈于流中,不系上陆地,不为人取,

  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所取,内部不腐败,诸比丘!如是汝等则向于涅槃、趣于涅

  180 槃、而入于涅槃。何以故?诸比丘!正见即为向于涅槃、趣于涅槃、入于涅槃故。”

  四  如是说已。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何者为沈于流

  中?何者为系上陆地?何者为人取?何者为非人取?何者为涡流所收?何者为内部

  腐败耶?”

  五  “诸比丘!此岸,乃此内六处之喻语。

  六  诸比丘!彼岸,乃此外六处之喻语。

  七  诸比丘!沈于流中,乃此喜悦染心之喻语。

  八  诸比丘!被系上陆地,乃此我慢之喻语。

  九  诸比丘!何者,是被人取者?此处有比丘与在家混住,共喜悦,共忧苦,于有

  安乐之众中则有安乐,于有苦恼之众中则有苦恼,而起于应作当作之事,自专其心,

  比丘!此者,称之为被人所取。

  一0  比丘!何者为被非人取?此处有比丘,或2愿修梵行入某天子群,‘依此戒

  181 行,或依梵行,或依苦行、梵行,我成天子或天子群之一,’比丘!此称之为被非

  人所取。

  一一  比丘!涡流所收者,此为五种欲之喻语。

  一二  比丘!何者为内部腐败者耶?此有比丘,或为邪戒者、恶法者、不净者、可

  疑之行为者、覆隐己业者,非沙门而公称为沙门,非梵行者而公称为梵行者,内心

  腐败,漏泄尘埃之性者。比丘!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一三  其时,偶一牧牛者难陀,立于世尊之傍。

  一四  时,牧牛者难陀,白世尊曰:“大德!余不著此岸3,不著彼岸,不沈流中,

  不被系上陆地,不为人取,不为非人取,不为涡流取,内部不腐败。大德!我于世

  尊之处可得出家、可得受戒欤?”

  一五  “唯然,难陀!须将牛遣返于主人!”

  “大德!抚爱其犊牛等,亦当归去。”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三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三六

  “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

  一六  于是,牧牛者难陀,将牛遣还于主人,来诣世尊之住处,白世尊曰:“大德!

  牛已遣返主人矣。大德!可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耶?”

  一七  牧牛者难陀!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牧牛者难陀于受戒后不久,唯独一人

  远离其他,精进专心不放逸而住4……

  一八  尊者难陀,成为阿罗汉之一。

  注1 杂阿含经卷四三,一一经“不关洲渚。”

  2 PTS本二语ekacco ekacco重叠,是衍字。

  3 原文“著此岸”是衍字。

  4 参照六七经之一七节。

  [二0一] 第五 木块(二)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于钦毗罗城之恒河畔。

  二  世尊,见大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有见大

  182 木块于恒河顺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见矣。”

  三  [以下同于二00经三节]

  四  如是说已。尊者钦毗罗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此岸?何者为彼岸1?……

  五~一一  [以下同于二00经四~一一节]。

  一二  “钦毗罗!何者为内部腐败者。钦毗罗!此处有比丘!或知由有污由罪科2脱

  出之道,对此履行。钦毗罗!此称之为内部腐败者。”

  注1 以下同二00经之四~一一节。

  2 PTS本单有vutthana,依此,以“想不犯而止者,即有脱出之道”义译之,但暹罗本此

  加na,因此意为“不关知若犯罪者,将无脱出之道”。

  [二0二] 第六 漏泄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三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三八

  一  尔时,世尊住于释迦族国,迦毗罗卫之尼拘律园。

  二  其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所新建未久之集会堂,尚未有沙门婆罗门或其他人

  等住于此。

  三  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四  坐于一面之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向世尊曰:“大德!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所新

  建未久之集会堂,尚无沙门婆罗门或其他人等进住者。大德!世尊请先住用。世尊

  183 先用之后,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始当住用。住此迦毗罗卫之释迦族,乃为长时之

  利益安乐。”

  世尊默然承诺。

  五  时,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知世尊已承诺,乃从座起,礼拜世尊,行右绕礼,

  赴新集会堂。于集会堂之一面展敷铺具,设座席,备水瓮,挑油灯,然后来诣世尊

  住处,如是白言:“大德!集合堂之一面已展敷铺具,设座席,备水瓮,挑油灯,今

  正是时,请受住用。”

  六  于是,世尊著内衣,持衣、钵,与比丘众同赴新集会堂。洗两足已,入集会堂,

  皆依中央立柱,面东而坐。比丘众亦洗两足,入集会堂,背依西壁,唯以世尊在前,

  面东而坐。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亦洗两足,入集舍堂,依东壁,唯以世尊在前,

  面西而坐。

  七  其时,世尊当夜以大部分时间,对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以法语鼓励、激励之,

  使之悦喜归去。曰:“瞿昙等!夜将更晓,汝等当思今正其时。”

  184     “唯然,大德!”住迦毗罗卫之释迦族等应诺世尊,然后起座,礼拜世尊行右绕

  礼而去。

  八  时,世尊于住毗罗卫之释迦族等离去不久,言尊者大目犍连曰:“目犍连!比丘

  众离却惛沉睡,目犍连!当由汝为比丘众说法,余因背部感痛,余欲伸舒背部。”

  “唯然,大德!”尊者大目犍连应诺世尊。

  九  于是,世尊将僧伽梨衣折为四层,右胁在下,作狮子卧,左足置于右足上,正

  念正智,胸怀起床之想。

  一0  于此,尊者大目犍连言比丘众曰:“友,诸比丘!”

  彼比丘众应诺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目犍连说示如下曰:“诸友!我为汝等说漏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三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四0

  泄之教法与不漏泄之教法,于此且谛听,当善思惟,我此当说。”

  彼比丘等应诺尊者大目犍连曰:“唯然,友!”尊者大目犍连如次宣说曰:

  一一  “诸友!如何为漏泄耶?

  诸友!此处有比丘1,以眼见色,于可爱之色倾心,于不爱之色心相背离。不

  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不能对所起之恶不

  185 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

  对可爱之法,心予倾向,对不爱之法,心相背离,不得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

  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彼不能对所起之恶不善诸法无余灭尽。

  一二  诸友!此比丘于眼所识之色,于耳所识之声,于鼻所识之香,于舌所识之味,

  于身所识之触,于意所识之法,称之为漏泄。诸友!如是而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

  为眼2而接近者,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魔波旬若为耳……为鼻……为舌……

  为身……为意而接近,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

  一三  诸友!恰如芦葺之家,或草葺之家,干燥无湿气,经年古旧,执点火草炬之

  人,若从东方来者,则得烧其家之机会,得对境。由西方……由北方……由南方……

  由上方……由下方……无论由任何之方位,执火草炬之人,若来,则得火烧其家之

  机会,得对境。同于此理,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魔波旬若为眼……为耳……为

  鼻……为舌……为身……为意而接近,则魔波旬得机会、得对境。

  一四  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诸色为胜,而比丘不胜于诸色。诸声胜于比丘,比

  186 丘不胜于诸声。诸香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香。诸味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味。

  诸触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触。诸法胜于比丘,比丘不胜于诸法。诸友!此比丘

  为色所胜、为声所胜、为香所胜、为味所胜、为触所胜、为法所胜,谓不胜彼等。

  于染污之性而来再生,则随有怖畏之苦果,当必至于未来生老死,恶不善之诸法胜

  于彼。诸友!漏泄即如是。

  一五  诸友!如何为不漏泄耶?

  诸友!于此有比丘,以眼3见色,于可爱之色心不倾,于不爱之色心不背离,

  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亦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于彼如所起恶不善法无余

  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于可爱之

  法心不倾,于不爱之法心不背离,正念现前,思虑无色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

  第一 六处相应                                       二四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四二

  慧解脱,于彼如所起恶不善之法,无余灭尽。诸友!比丘于眼所识之色不漏泄,于

  耳所识之声……于鼻所识之香……于舌所识之味……于身所识之触……于意所识之

  法,谓不漏泄。诸友!如是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以眼接近者,则魔波旬不得机会、

  不得对境。魔波旬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者,魔波旬则

  不得机会,不得对境。

  187 一六  诸友!或以坚硬之粘土造尖顶阁,或尖顶阁堂,以湿土涂抹。虽有执点火草

  炬人,由东方来,人亦不能烧其阁之机会与得对境……由西方来……由北方……由

  南方……由上方……由下方……由任何方位虽有执火草炬人来,火则不能烧其阁之

  机会与得对境。同于此理,诸友!如是住之比丘,魔波旬虽以眼……以耳……以鼻

  ……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魔亦不得机会,不得对境。

  一七  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胜于诸色,诸色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声,诸声不

  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香,诸香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味,诸味不胜于比丘。比

  丘胜于诸触,诸触不胜于比丘。比丘胜于诸法,诸法不胜于比丘。诸友!此比丘胜

  于色、胜于声、胜于香、胜于味、胜于触、胜于法,而非谓不胜。彼胜再来生染污

  之性,胜随伴有怖畏之苦果,胜当必至于未来生老死、恶不善法者。

  诸友!不漏泄即如是。”

  一八  是时,世尊起而行出,言尊者大目犍连曰:“善哉!善哉!目犍连!汝为诸比

  丘说漏泄之教法与不漏泄之教法。”

  188 一九  尊者大目犍连此说已,世尊对此予以认证,欢悦之诸比丘,欣受尊者大目犍

  连之所说。

  注1 同一三二经之一0节。

  2 cakkhuto于注释cakkhubhavena“依眼”,为“眼”。

  3 同一三二经之一八节下。

  [二0三] 第七 苦法

  ※ 三  “诸比丘!比丘因如实知一切苦法之生起与灭尽,彼见诸欲,彼见诸欲者,则凡

  于诸欲彼不止住1欲贪、欲爱、欲迷、欲恼,彼悟知行与住,如行者、住者,不止

  第一 六处相应                                       二四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四四

  住于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

  四  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实知一切法之起与灭尽耶?‘色乃如是,色之生起乃如

  是,色之灭尽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识乃如是,识之生

  起乃如是,识之灭尽乃如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实知一切苦法之生起与灭

  尽。

  五  诸比丘!如何而比丘见诸欲?彼若见诸欲,则不止住于诸欲之欲贪、欲爱、欲

  迷、欲恼。诸比丘!譬如人于甚深之炭火坑,无焰、无烟而充满炭火,于此有愿生

  不愿死,愿乐而厌苦之人来,此人被二人之强有力者,拉其手拖至炭火坑,彼将身

  189 届之,此何故耶?诸比丘!此人知:‘我堕此炭火坑者,则以此为因或至死,或逢

  等于死之苦。’诸比丘!以炭火坑为譬喻,比丘见诸欲,见彼诸欲者,则于一切诸

  欲彼则不存止于欲贪、欲爱、欲迷、欲恼。

  六  诸比丘!如何悟知行与住,如行者、住者不存止于贪欲、忧恼、邪恶不善法?

  诸比丘!譬如有人入棘多之园,彼之前有棘,后亦有棘,北亦棘,南亦棘,下亦棘,

  上亦棘。彼以:‘棘勿刺我!’该由何处进或退耶?同于此理,诸比丘!凡世间有

  可爱之相貌,快意之相貌,此于圣者之教,即为棘。

  七  如是知者,当知摄护不摄护。

  八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2以眼见色,心倾向于可爱之

  色,心背离于不爱之色,正念不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不如

  实知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不能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

  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

  九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诸比丘!此有比丘3,以眼见色,心不倾向于可爱之

  色,心不背离于不爱之色,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如实知

  190 慧解脱,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

  身触触……以意识法。心不倾向于可爱之法,心不背离于不爱之法,正念现前,思

  虑无量而住,又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恶不善之法,以此无余灭尽。

  诸比丘!摄护者,当即如是。

  一0  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时丧失正念,起邪恶4不善而有志望之

  怀念,为结缚之法。诸比丘!正念薄弱,而彼则速舍此,排之、坏之、令归灭无。

  第一 六处相应                                       二四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四六

  诸比丘!譬如于日中炽热之铁器上,滴落二、三滴水,其滴若迟落,即消耗迨尽。

  如是,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时丧失正念,起邪恶不善而有志望之忆

  念,为结缚之法。诸比丘!正念之薄弱者,而彼速将舍此、排之、毁之、归于灭无,

  令归于无。

  一一  诸比丘!如是,比丘悟知行与住,如是行者、住者,不止住贪欲、忧恼、邪

  恶不善。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行、如是住,或国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缘、

  亲族等,即作是言:‘汝来!如何为此袈裟衣而恼?如何汝秃头持、而往来耶?汝

  来!还汝卑俗之身,受用财宝,须行善业。’并持来财宝供奉。诸比丘!彼如是行、

  如是住,舍戒、还卑俗人之身,无有如是之道理。

  191 一二  诸比丘!譬如恒河向东、趣东、流东、而大群众携锹与笼,来令‘此恒河向

  西、趣西。’诸比丘!当如何思惟于此?彼大群众可得将此恒河向西、趣西、流西

  否?”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恒河乃向东、趣东、流东者,令此向西、趣西、流西为不易。复次,此

  大群众必终至疲困。”

  一三  “同于此理,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或国王、或王之大臣、朋友、

  血缘、亲族等,作是言:‘汝来!如何为此袈裟衣而令汝恼?如何汝秃头持,来往?

  汝来!还汝卑俗人之身,以受用财宝,须行善业。’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

  比丘,舍戒、还卑俗人之身者,无有如是之道理。何以故?诸比丘!无论如何之心,

  长时向远离、趣远离、专注远离者,其转向于卑,无有如是之道理。”

  注1 anuseti,anusayati随眠、止住,如是存在之意。取原典三节终anusavati,anusayati之

  意。

  2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0~一七节。

  3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八~二四节。

  4 参照九六经之四节。

  第一 六处相应                                       二四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四八

  [二0四] 第八 紧叔迦1

  ※ 二  时,一比丘至另一比丘住处。此比丘问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

  192 耶?”“友!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生起与灭尽。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

  三  时,彼比丘对比丘之释答2,因不得满足,而赴一比丘住处,问此比丘曰:‘友!

  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友!比丘如实知五取蕴之生起与灭尽故,友!比丘之见为清净。’

  四  时,彼比丘不满足此比丘释答,而赴一比丘处,问此比丘言:“友!比丘!为如

  实知四大有生起之灭尽故,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五  “友!比丘凡如实知生起之法,皆是灭法故,友!此比丘之见为清净。”

  六  时,彼比丘不满足此比丘之释答,而来至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坐

  于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于此,余在一比丘处,问彼比丘曰:‘友!如何

  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大德!彼比丘对余答曰:‘友!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生

  起与灭尽故,友!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时,余不满足于彼比丘之释答而至

  193 另一比丘处,问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大德!彼比丘对

  余答曰:‘友!如实知五取蕴之……四大有之……凡生起之法,皆为灭之法。友!

  比丘之见因之为清净。’时,大德!余不满足彼比丘之释答,乃来至世尊处。大德!

  如何者,比丘之见为清净耶?’

  七  “比丘!譬如有人从未曾见紧叔迦者,彼或到曾见紧叔迦之男处,问曰:‘仁者!

  紧叔迦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紧叔迦乃为黑者,宛如烧杭。’比丘!其时

  紧叔迦一如斯男之所见。于是,比丘不满足其男之释答,或到另一曾见紧叔迦之男

  处,问其男曰:‘仁者!紧叔迦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紧叔迦为赤者,宛

  然如肉片。诸比丘!其时,紧叔迦即如彼男之所见然。于是……‘紧叔迦以皮剥、

  194 荚破、宛然如尸利沙……如是言:‘仁者!紧叔迦乃枝叶密茂,荫浓如尼拘律树。’

  比丘!其时,紧叔迦即如彼男所见然。比丘!依彼等之信凭,此等善人照纯清之所

  见,此等善人为释答者。

  八  比丘!譬如国王之边土都城基础坚牢,城壁有六座坚牢之门,于其处有贤明有

  能、有智之门卫,以遮止不知者,令知者通过。时由东方急来二使者,对其门卫如

  是问曰:‘仁者!此都城之主于何处耶?’彼门卫答曰:‘德者!彼坐于中央之四

  第一 六处相应                                       二四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五0

  衢街路。’于是彼二急来使者,向城主如实将使命传达,即顺来路归去。由西方……

  由北方急来二使者,向其门卫如是问曰:‘仁者!此都城之城主于何处耶?’彼门

  卫对彼答曰:‘德者!彼坐于中央之四衢街路。’于是彼二急来之使者,如实向城

  主以使命传达之,即顺来路归去。

  九  比丘!余作此譬喻,为令知其意义,其意义则如是。比丘!都城者,即由此四

  大所成,父母所生,粥饭所积,无常、蚀坏、磨消、破损、溃、灭之法,即此身之

  喻语。

  比丘!六门者,此六内处之喻语。

  比丘!门卫者,此正念之喻语。

  195     比丘!急来之二使者,此止观之喻语。

  比丘!中央之四衢街路者,即此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此四大有之喻语。

  比丘!城主者,即此识喻语。

  比丘!如实之使命者,即此涅槃之喻语。

  比丘!顺来路者,即此八支贤圣道之喻语,亦即正见……正定等是。”

  注1 kimsuka甄(坚)叔迦、紧祝迦、紧兽(杂阿含经卷四三之一二经。)“为何”之意,花

  树名。

  2 panhavyakarana“质问释答”之意,以应质问之反答。在杂阿含经卷四三之一二经为“记

  说”。

  [二0五] 第九 琵琶

  ※ 三  “诸比丘!任何比丘或比丘尼,其心于眼所识之色1,或起贪欲、染欲、忿恚、

  愚痴、嗔恚者,应制伏此心。谓:‘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丛,险难之非路、

  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适于此,然则,汝于眼所

  识之色,应制伏心。’诸比丘!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其心于耳所闻之声……鼻所

  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意所识之法,或起贪欲、染欲、忿恚、

  愚痴、嗔恚者,由此应制伏心,谓:‘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丛、险难之非

  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适此,然则,汝由此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五一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五二

  意所识之法应制伏心。’

  四  诸比丘!譬如稻熟2,因稻田之守者放逸,食稻之牛闯入稻田而纵食至心满足

  196 。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对六触处不行摄护,纵享五种欲至心满足。

  五  诸比丘!譬如稻熟,因稻田之守者不放逸,食稻之牛虽闯入此稻田,守者牢捉

  此牛之鼻,由牢捉鼻,坚括于额之上部,坚括于额之上,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后,

  将其纵放。

  诸比丘!二度食稻之牛……

  诸比丘!三度食稻之牛虽闯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以坚括

  于额上,坚括于额上3,则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后,而纵放。如是,食稻之牛或入

  村落或入森林,多休止所,多休卧所,而思起被搋鞭策之事,因此不再入稻田。与

  此同理,诸比丘!于六触,比丘之心为直、正直,唯住立于内,静止单一而得安定。

  六  诸比丘!譬如国王4或王大臣,有未曾闻琵琶之音者,彼闻琵琶之音,而作如

  是曰:‘友!此何音耶?如是斯之爱、美,足以令人心狂而惑。’‘贵人!如是之

  197 爱、美,足以令人心狂、惑之音,此是琵琶。’彼言:‘且去!将琵琶携来予余。’

  彼等以此奉于王曰:‘贵人!此音如是可爱、美好,令人心狂而惑之琵琶。’王曰:

  ‘此琵琶于余为无用,唯将音带来与余。’彼等言于王曰:‘贵人!此所谓琵琶者,

  有种种之成素,有大成素,由种种之成素而发音。’曰:‘缘于胴、缘于皮、缘于

  掉、缘于首、缘于弦、缘于弓,又须人之适宜努力。贵人!如是琵琶有种种之成素,

  有大之成素,由种种成素而发音。’彼王遂以此琵琶,碎为十分或百分,以此十分

  或百分碎为一片片,一片片则以火燃烧,以火烧成灰,成灰或被大风吹去,或被河

  川之急流漂去。如是彼言:‘凡称琵琶者,大众为此长时放逸流溺、此琵琶为虚伪

  也。’

  七  与此同理,诸比丘!比丘须于色之所趣,则以检色,受之……想之……行之……

  须于识之所趣,则以检识。彼检色……受……想……行……识,原于彼或为‘我,

  198 ’或‘我有’、或‘我之我’者,今则无此。”

  注1 杂阿含经四三卷六经:“眼识色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著处,于彼诸心善

  自防护。”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五三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五四

  2 kittha有稻或稻田之意。

  3 upari ghataya(m)suniggahitam nigganheyya此段之意稍稍不明了,照此译待后日之

  研究。

  4 杂阿含经四三卷六经,过去世时,有王闻未曾有好弹琴声。琴及琵琶皆相当于vina。唯

  依我们之通常观念,说琴,无宁较接近琵琶vina.

  [二0六] 第十 六生物

  ※ 三  “诸比丘!譬如疮痒身,腐烂身之人,入于棘1之森林,萱与棘刺彼之足,引而

  搔及疮烂之肢体。诸比丘!如是此人,因而渐感至苦痛不快。与此同理,诸比丘!

  此处有比丘,入于村落或森林,遇所触者作如是言:‘此尊者如是作,如是行者,

  为村落不净之棘。’得知此为棘,当知摄护与不摄护。

  四  诸比丘!如何为不摄护?诸比丘2!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倾于可爱之色,

  心背离于不可爱之色,正念不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

  如彼起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

  身触触……以意识法……心倾于可爱之法,心背离于不可爱之法,不使正念现前,

  缺乏思虑而住;又彼不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起恶不善之诸法,不能无余灭

  尽。

  五  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3、不同饵处之六种生物,以强绳绑缚。捕

  蛇以强绳绑缚。捕鳄鱼……鸟……犬……野干……猿,以强绳绑缚。于中央作结,

  199 同时纵放。诸比丘!其时,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此等六种生物,各各向己饵之世

  界奔去。蛇入蚁塔……鳄鱼入水……鸟翔于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

  猿‘入森林’而去。诸比丘!此等六种生物倦疲时,此等生物则随其中之一多力者,

  随彼之后,乃至服从于彼。比丘亦与此同理,任何人若不向身增修其正念,或不复

  修者,则彼眼为可意之色所引去,彼背于不可意之色。彼耳为可意之声……鼻为可

  意之香……舌为可意之味……身为可意之触……意为可意之法所引去,彼背离于不

  可意之法。

  诸比丘!如是为不摄护。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五五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五六

  六  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4,以眼见色,心不倾于可爱之色,心不背于不可爱之色,

  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恶不善法,

  无余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

  200 不倾于可爱之法,心不背离于不可爱之法,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

  知心解脱、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护不善法,无余灭尽。

  七  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六种生物,以强绳绑缚。捕蛇

  以强绳绑缚,鳄鱼……鸟……犬……野干……猿……以强绳绑缚。以强绳绑缚而击

  于强杭或柱。诸比丘!其时,不同境界、不同饵处之此等六种生物,各各向己饵处

  之世界奔去。蛇入蚁塔、鳄鱼入水……鸟翔于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

  林而去。诸比丘!此等六种生物倦疲时,于同杭或近柱而立、或近坐、或近卧。比

  丘与此同理,无论任何人,其身增修、复修正念,彼眼亦不为可意之色所引去,不

  背离于不可意之色。彼耳……鼻……舌……身……意,不为可意之法所引去,不背

  于不可意之法。

  诸比丘!摄护即如是。

  八  强杭或柱者,诸比丘!此乃向于身正念之喻语。然则!诸比丘!汝等于此:‘吾

  等之身增修、复修正念,如坐骑、如贵器物之所实行、积集,于此应努力。’如是

  修习。诸比丘!汝等应如是修习。”

  注1 于英译,译为a swampy jangle(湿地之森)注释书,注为kantavana(棘之森)。

  此较自然。

  2 参照一三二经之一0~一五经。

  3 visaya目的物,对象体,对境,境界。gocara有种种之意,于此是置动物饵之处,即

  饵处,饵之意。

  4 参照一三二之一八~二三节。

  201       [二0七] 第十一 麦把

  ※ 三 “诸比丘!譬如诸比丘将麦把置于四衢街路,当时有六名手执连枷之男子,以连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五七

  -----------------------------------------------------------------------

  相应部经典四                                        二五八

  枷打其麦把。如是,诸比丘!以六连枷打麦把,善打。复次,又有手持连枷之第七

  男子来,以连枷打其麦把。如是,诸比丘!以连枷打麦把之第七男子,更为善打。

  四  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于眼为可意不可意之色所恼,于耳……于鼻

  ……于舌……于身……于意为可意不可意之法所恼。诸比丘!此无闻之凡夫,若为

  未来再生而思念者,如是愚人,恰如为因第七连枷所打之麦把,乃更为善打。

  五  诸比丘!往昔,天与阿修罗战斗时,诸比丘!阿修罗毗摩质多罗呼阿修罗曰:

  ‘汝等!天与阿修罗战斗时,若阿修罗军胜,天军败者,则以第五绳1缚诸天主帝

  释天之首,共来余之阿修罗都。’诸比丘!诸天之主帝释天呼三十三天等曰:‘汝

  202 等!天与阿修罗之战斗时,若天军胜,阿修罗军败者,以第五绳缚彼阿修罗主毗摩

  质多罗之首,共来余之正法殿。’

  六  然而于此战役,则诸天胜而阿修罗败。时,诸比丘!三十三天以第五绳缚阿修

  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共来诸天主帝释天之正法殿。

  七  于此,诸比丘!阿修罗主毗摩质多罗之首被第五绳所缚。诸比丘!阿修罗主毗

  摩质多罗作如斯思惟:‘诸天为正法,阿修罗为非法,因此,我今赴诸天之都耶?’

  彼见己首解去第五绳,且饱尝五种天上之欲,以尽娱乐。然而诸比丘!阿修罗王毗

  摩质多罗作如斯思惟:‘阿修罗为正法,诸天为非法。因此,我今赴阿修罗之都耶?’

  彼见己首被第五绳所缚,且愿排除天上之五种欲。

  八  诸比丘!毗摩质多罗之缚乃如是微妙,较此更微妙者为魔罗之缚。诸比丘!想

  思者乃被魔罗波旬所缚,无想思者,则获解于此。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想思。

  ‘此是我’者,此为想思。我者,此为想思,‘我为无者,’此为想思。‘我是有色’

  者,此为想思。‘我是无色’者,此为想思。‘我是有想’者,此为想思。‘我是无想’

  者,此为想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为想思。诸比丘!想思为病2,想思为疮,

  想思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心住无想思,’汝等当如是学习。

  九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转动。‘此是我’者,此为转动。‘我’者,此为转

  动。‘我是无,’此为转动。‘我是有色’者,此为转动。‘我是无色’者,此为转动。

  ‘我是有想’者,此为转动。‘我是无想’者,此为转动。‘我是非想非非想’者,

  203 此为转动。诸比丘!转动为病,转动为疮,转动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转

  动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第一 六处相应                                       二五九

  -----------------------------------------------------------------------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六0

  一0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震动。‘此是我’者,此为震动。‘我’者,此为

  震动……诸比丘!震动为病,震动为疮,震动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震动

  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一一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戏论。‘此是我’者,此为戏论。‘我’者,此为

  戏论。……诸比丘!戏论为病,戏论为疮,戏论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戏

  论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一二  诸比丘!‘我有’者,此为慢心。‘此是我’者,此为慢心。‘我’者,此为

  慢心。……诸比丘!慢心为病,慢心为疮,慢心为箭。然则诸比丘!‘我等以不慢

  之心而住,’汝等当如是学习。”

  毒蛇品第四[终]

  204     其摄颂曰:

  毒蛇喜乐龟

  木块二漏泄

  苦法紧叔迦

  琵琶六生类

  并且与麦把

  第四之五十品摄颂:

  悦喜消尽品

  广说为六十

  依于海毒蛇

  第四五十品

  明说经集中

  注1 缚两手两足,更繁首故,首为第五绳所缚。

  2 原典raga虽有染欲,杂阿含经四二卷六经有为“病”。注亦有roga,看raga是roga之

  误,故译为病。于汉译大约为“病、痈刺。”

  第一 六处相应                                       二六一

 
 
 
前五篇文章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四(2)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四(3)

大安法师: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3)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关心自己的肉体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以自我中心生出比较心

 

后五篇文章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三(13)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三(12)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三(11)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三(10)

南传五部经:相应部经典三(9)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