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网文摘: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网文摘: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戒幢佛学教育

  《人世间》2002.3:透视财富

  编辑部策划

  本期嘉宾:

  姓名  年龄 学历  职业    信仰  城市

  范卫平 39  本科  IT 彩票   无   北京

  方应看 25  本科  证券期货   无   深圳

  王一蘅 30  本科  传媒文案   无   成都

  邓兰  34  博士  学生     无   墨尔本

  刘昆  39  硕士  食品服务   佛教   墨尔本

  洛可  28  本科  律师     佛教   深圳

  乐伦  27  高中  广告     佛教   上海

  夏莲  25  本科  公务员    佛教   商丘

  见明  27  本科  工程师    佛教   苏州

  明静  35  本科  教师     佛教   成都

  震邦  39  大专  国企职员   佛教   武汉

  若莓  38  大专  干部     佛教   惠州

  菡萏  34  本科  公众教育   佛教   上海

  净印  38  硕士  教师     佛教   沈阳

  果菁  37  大专  公务员    佛教   丽水

  蒙卫芝 39  本科  编辑     佛教   南宁

  徐冉  33  大专  企业员工   佛教   北京

  李亚琴 40  大专  画家     佛教   苏州

  刘腾亮 39  本科  电脑工程师  佛教   昆明

  编者的话

  在编辑这份答卷的时候,我们尽可能保留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当然这决不意味着对所有回答的默认或赞同。每个人的认识,都来自于他们各自的生活背景,来自于他们的经验和思考。虽然这些回答未必标准,但显然是亲切而可行的。可以提醒读者的是,上述所有问题,在本期《佛教的财富观》一文中都有详尽的阐述。

  生活有无限的可能性,但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现实,我们的选择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让我们用行动来填写一份可以告慰此生的答卷吧。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如何看待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范卫平:精神财富是不断增长的过程,不像物质财富那样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吃一堑长一智”中的“堑”,就是指物质财富的失去,而长的却是精神财富。其实成功更是一笔精神财富,因而才会有“人生没有失败”的说法。“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是这个意思,但失败往往是别人的成功之母,而不是自己的,因为社会已不能再给你机会了!

  王一蘅:物质财富就如身体,精神财富则如灵魂。只有身体没有灵魂尚能存在于世,而只有灵魂没有身体却不行,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邓兰:没有精神财富的人生无异于动物的一生,而缺乏物质财富的人生将是苦难的人生。

  刘昆:财富是什么呢?说到底,应是“我”的附属物,为我所役,为我所依。最表层的意义当然是钱财,用于维持生命并满足感官需求。深一层而言,色身也是“我”的财富,所谓“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若为追求钱财而损害健康就大可不必,因为钱财是为身体服务的,失去服务对象,服务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再进一步,健康还应为“我”的心灵服务,把时间都用于保养这个皮囊,而不去滋养自己的心灵,甚至迷失了人生方向,那健康又有多少意义呢?看得见的钱财和身体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相比起精神财富来,则如衣服与人的关系,自然应以后者为重。

  洛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既存在相互抵触的一面:如致力于非商业性学术的学者往往苦于物质贫乏,而年薪百万也未必可以弥补心灵空虚;亦存在相互依存的一面:我们需要衣食住行来确保色身延续,也无法回避精神层面的渴望。

  乐伦:两种财富应相互促进比较好,但人的精力和自制能力都有限,所以我们要懂得选择。

  夏莲:我觉得毛主席说得好,要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好物质财富问题,其它精力全部用于精神追求。

  若莓:我曾目睹过一件小事:一位母亲让女儿布施乞丐,孩子轻蔑地将钞票从乞丐头顶扔去,钱飘落在地上。父亲严厉地叫孩子捡起,孩子连连跺脚不肯,母亲要捡却被父亲阻止了:“要教她学做人。”这一幕使我想起一句名言:“教育,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菡萏: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既可形成良性循环:如物质财富的积累以创造精神财富为最终目的;而精神财富的增长又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也可以是恶性循环:如对物质财富的极端追求导致精神财富的匮乏;而精神财富的匮乏又造成物质财富的贫瘠。所以我觉得关键是如何协调,使两者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净印:物质财富是硬件,精神财富是软件。

  蒙卫芝:在马克思那里,与这两个概念对应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物质财富是精神财富的基础。孔子也说过:“欲贫者富而知廉耻,知廉耻而学礼仪。”道理很简单:没钱三餐不饱,很难接受最基本的文化教育,更谈不上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在佛教中,与这两个概念相对应的是“福”和“慧”。佛陀教育我们要福慧双修,不可偏废。菩萨六波罗密中,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精进、禅定、般若是修慧。这也说明了修行的次第,即先修福以积集福德资粮,然后修慧以积集智慧资粮,直到福慧圆满。

  果菁:我们以色身应世,借假修真,如能合理地积累物质财富,却又不为物欲所牵引,只为利他作奉献,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但物质财富只是人生的外延,精神财富才是人生的内涵。我们不要做物质财富的囚犯,而要做精神财富的主人。

  徐冉:物质财富可用来资身、利众。自奉方面,够用即可,多了分心,反而不美;利众方面,多多益善,但也须来得清白,去得分明。精神财富本来可以养心,然而世间所谓精神财富,有的不但不能养心,反而损害心智,令人沉迷。本来佛道清闲,为九十五种外道所不及,可现在出版的一些所谓佛教书刊却也以盲引盲,良可浩叹。由此可见,具备择法眼是多么重要。总之,无论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应为人所用。若被其所转,则多不如少,有不如无。

  李亚琴:物质财富是生存的基础;精神财富则是生存的目的。一个人能同时拥有两者,当然是“富中之富”。但我最仰慕的还是那些可以舍弃荣华富贵而出家修行的人,因为出离物欲而去体悟精神生活是最具智慧的。人生犹如过海之舟,如果只在温暖的港湾留连忘返,又如何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刘腾亮:从绝对意义上讲,真正的财富应该是不生不灭、具足万法的佛性。财富的根本用途是用于自身解脱,物质财富大体对应于身解脱,精神财富大体对应于心解脱。所以,二者大致可看成是身解脱和心解脱的关系。如果走极端,即使赢得了整个世界,却输掉了自己的灵魂,又有什么用呢?

  佛教徒能不能追求财富?

  方应看:佛教徒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可追求,否则生存都是问题,何来布施?何况世上有多种方法可使两种财富相得益彰。

  王一蘅:人类要维持生命,必须获得生存的基本保障,佛教徒也不例外。靠化缘为生也是一种获得财富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显得太堕性。如果一点也不喜欢,自然可不去追求;如果还有点喜欢,就不妨去追求。只要不起邪念,与人为善,财富只会给大家带来好处。

  洛可:作为佛教徒,对于这个问题,着眼点不仅在于“追求”,更重要是在于“财富”。何为财富?世俗以黄金万两为物质财富,以学富五车为精神财富,对佛教徒而言,应视之为便利而非“财富”。佛陀提倡布施,不仅是要我们放弃对财富的占有,更是要我们修正对财富的认识。倘若存在财富之前提,则不追求财富是不合理的压制;倘若不存在财富之前提,则不追求财富反而是如释重负的解脱。更进一步,以世俗角度而言,修得佛果便是佛教徒所应追求的财富,但如是反受果位之束缚而不得解脱,故佛陀在《金刚经》中反复告诫不得着相,即是此理。

  夏莲:观自在菩萨不可思议威力成就无边珍宝,是为利益众生;毛主席说要为人民谋福利,亦是追求财富。

  明静:佛教徒可以追求财富,但不能穷凶极恶地追求,应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保持平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物质匮乏会影响生活质量,但仅有物质财富绝不会带来幸福。而在某些情况下,仅有精神上的富足也会感到幸福。因此,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应随缘,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应积极进取。

  震邦:一切治生产业,与实相不相违背。信佛修行的人,财物聚散,只要不住于此,施受两空,不碍正觉。

  净印:佛教徒可用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问题是得到后如何运用,以及在求财过程和得到财富后能否保持不贪着的心。能做到这一点,追求财富对学佛就不会造成逆缘。

  徐冉:佛子应使用财富而不是为财富所用。所以说成追求,已是不当。佛子以无所得为方便,虽广行六度,亦知乃梦中佛事。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素位而行,更无羡慕。当然对初机而言,物质财富支命,精神财富助道,都不可缺少。但个人认为,佛菩萨只是让佛子们脱离饥寒、衣食丰溢而已,不会支持其恣纵贪欲的。先以欲钩牵,最后还得令入佛智。

  李亚琴:佛教徒追求财富的目的和途径都应是正当的。作为一个居士,虽然和别人做着同样的工作,但发心要纯,要有热情回报社会的心,要有乐施众生的心,这样财运就会增长。如果财富还是不多,也不用执意追求,深信因果的人对财富应淡然处之。

  刘腾亮:追求财富是手段而非目的。我自己也追求财富,但目的不是为了享乐,而是用它来帮助自我修行,并去帮助他人信佛、学佛。人体是四大假合,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如果过于贫穷,肉体承受的痛苦过大,是不太容易修行的。太苦和太乐都是极端,所谓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所以应当奉行中道。

  强调信仰与精神的重要性,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物质利益为代价?

  王一蘅:把两者分割开来,只会导致绝望和精神分裂。

  夏莲:牺牲的只是个人的物质利益,但成就的是众生福田,同时自已也能得到更大的利益。舍有限之财作无边之利,何乐而不为?

  见明:我认为这是在信仰上诚与不诚的问题。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下,必然会衡量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而虔诚的信仰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菡萏:应抱着随缘不变的心态,明了牺牲的目的和本质。如果确实需要牺牲物质利益时,应该毫不犹豫的牺牲。但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否则也是急功近利。

  蒙卫芝:特定情况下可以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但是这种牺牲不应是无益的。佛陀在世时,印度有很多修苦行的外道,佛陀并不赞成无益苦行。

  果菁:《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强调佛法的中道观。《维摩诘经》也告诉我们,维摩居士在生活中实践佛法:虽然身为在家弟子,却常奉持清净戒行;虽享有富贵荣华,却不为物欲所牵引,是在家弟子实践佛法的典范。

  徐冉:一点物质利益不舍得牺牲,无论说得多圆融,都说不过去。

  李亚琴:我想除非是特别对治物欲的想法,一般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因为物质本身是无自性的,善加利用也能为精神文明作贡献。比如寺庙建筑也是物质造就,而住持其中的僧团又代表着信仰,物质和精神在这里就是统一的。

  刘腾亮:这是价值观的问题。比方说,某人觉得一本书没用而丢在垃圾堆里,另一个人捡到后却如获珍宝,这里就没有发生“牺牲”和“代价”的矛盾。真正学佛的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发生根本转变,这也可以说是硬指标,否则必定尚未入门。具有智慧的人,对许多事物的看法都和常人不同,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因为众生是颠倒的,想要解脱就必须再颠倒过来。对我来说,学佛是生命的全部而不是生活的点缀,所以肯定要否定许多世俗的观念。

 
 
 
前五篇文章

佛网文摘:财富 幸福 惜福

佛网文摘:知足常乐与竞争意识

佛网文摘:出离心与逃避现实

佛网文摘: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

佛网文摘:职业与信仰

 

后五篇文章

佛网文摘:关于财富的随想

佛网文摘:闲话财富

佛网文摘:施舍与交换

佛网文摘:圆融而超脱的佛教财富观

佛网文摘:佛教的财富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