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圣严法师:菩萨戒指要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一、佛戒的起源 |
 
圣严法师:菩萨戒指要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一、佛戒的起源
一、佛戒的起源 戒的定义,在消极方面是不许做,积极方面是必须做。因此它有规约及法令的涵义。故在原始圣典中,被称为「律法」。在大乘圣典中,菩萨戒的涵义可与菩提心、悲愿、弘誓相通。 善男信女,若要成为佛教徒,起码的条件,是先得发心尽形寿皈依三宝,名为净信三皈优婆塞或优婆夷。这是为了自愿建立佛教徒身分,必得信仰佛、法、僧三宝,奉事三宝,修学佛法。进一步则加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完成佛教徒的生活轨范和道德行为的标准。可知三皈虽未以戒命名,确有戒的实质内容。 通常认为三皈五戒仅为个人自修身心,自求自利,自得解脱,其实,从原始圣典的《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九经,即有利他的明训:作为一个三皈优婆塞,必须有信、有戒、听法布施。并说了八安慰法及十六法,用来自安安他(注一),便是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 由于佛教徒的身分,有在家、出家,他们必须遵守的生活轨范,也就有其差别。不过,最初的在家弟子,仅有三皈;最初的出家弟子如五比丘,也没有比丘戒的条文。然而五戒本为一般人的道德行为,为了在家弟子的生活行为有所约束,故于后来要求皈依三宝的人,也该受持五戒。在出家的僧团中,由于分子渐多渐杂,也必须用戒条约束,故有制戒的必要,直到释尊涅槃时为止,尚在制戒及修订再修订中。但是,出家僧团有男有女,有大有小,于是分别制成了由小而大、男女有别的出家戒。又有许多在家弟子,虽不能出家,却希望有分日受持出家戒的机会,以解脱因缘的善根,而有八关斋戒的制定。因此有了在家、出家的七众戒别:在家的男女二众,有三皈、五戒、八戒;出家的男女小众,有十戒、六法;男女大众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所谓在家二众,即是优婆塞、优婆夷,均可受持三皈、五戒、八戒。出家的小众是沙弥及沙弥尼,均受十戒,以及式叉摩尼受六法;比丘戒及比丘尼戒,个别受持二百五十戒、五百戒。 在释尊之世,所教的任何一法,有其自利功能,也必有其利他功能,然于释尊涅槃之后,特别是部派佛教时代,佛教在学问方面重视学究式的组织及论辩,在实践方面倾向于形式的、消极的自我解脱,渐渐脱离了对于现实社会的启导及苦难众生的救济。 事实上,佛陀为僧众制戒,乃是应时应地而做适当的规定,例如《五分律》卷二二,佛陀曾说:「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注二)此在戒律史上被称为「随方毘尼」,也就是由于地域的不同,比丘应当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及法律为原则。 又在释尊入灭之前,于《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第二后中,一方面再三叮咛,弟子们应当以佛所说的经戒做依怙,一方面声明持戒的尺度是从严要求,从宽处理。例如规定不得与未受诲的女人相见,万一相见了也勿与谈话,万一说了话,便自检心。并且告知阿难尊者:「自今日始,听诸比丘,舍小小戒。」(注三)所谓「小小戒」,在《毘尼母经》卷三又名「微细戒」,那是在佛灭之后结集三藏的大会上,阿难禀告摩诃迦叶,说他亲从如来闻如是语:「吾灭度后,应集众僧,舍微细戒。」可惜阿难忘了问佛,佛所制戒,究竟那些算是微细戒。结果摩诃迦叶请大众做决定,有人说除「杀、盗、YIN、妄」的四根本戒之外,其余皆属微细戒,乃至有人说除了九十条威仪戒之外,才算微细戒。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始由摩诃迦叶做结论说:「汝等所说,皆未与微细戒合。随佛所说,当奉行之,佛不说者,此莫说也。」(注四) 由于保守的上座比丘们,将佛制的律法变成具文的教条形式,便疏忽了佛法的目的是在于空慧的体证。但是,实践的佛法又不能不以戒的精神来作为行为的规范,例如原始圣典中说,弟子们由四不坏净,亦名四不坏信(佛、法、僧、戒),始得不堕三恶道中(注五)。又说依四不坏净修习六念(佛、法、僧、戒、施、天),以及圣弟子们由于具足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法,所以堪受世间供养(注六)。 可知,持戒而落于形式化,固非佛法化世的本旨,如说废弃戒律来修证佛法,也非佛法的正见。故到初期大乘的《般若经》,即不谈戒相条目,而侧重于法的实践实证,一方面以空观而实证空义,同时也以所学所证劝化他人,此种教说,在《杂阿含经》中也屡见不鲜。此在大乘经中,便被称为菩萨道的行者。着眼于内心的实证,乃把持戒的精神,先从内心扎根,其中基本的要求便是落实于「空」的理念。后来的人所说,声闻戒重于身口的行为,菩萨戒尤重于心意的行为,原因即在于此。例如《小品般若经》卷八〈无悭烦恼品〉,谓若菩萨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则不应生起烦恼心、悭心、破戒心、瞋恼心、懈怠心、散乱心、愚痴心。又说:「菩萨学般若波罗蜜时,皆摄诸波罗蜜。」(注七)这是说,菩萨道重于智能,智能属于心的功能,若求智能,先除七种心,虽在七种心之中,特别举出破戒心,破戒以心为重。事实上,既是明言不应生起七种心,七种心的任何一种,无一不具有菩萨戒的作用了。 批注 《大正藏》二.二三七页上。《大正藏》二二.一五三页上。《大正藏》一.二六页上。 《大正藏》二四.八一八页中。 有关微细戒或小小戒的问题,圣严曾写过一篇短文,稍有考察,现收于《律制生活》的〈什么叫作小小戒?〉。 《杂阿含经》卷三○第八三六经云:「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又云:「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当建立,余人令成就。」(《大正藏》二.二一四页中)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集散品〉有云:「次第为授四归法,归佛归法归僧归戒,得四不坏信心故。」(《大正藏》二四.一○二二页下) 《杂阿含经》卷二○第五五四经,例举四不坏净、六念、及五法,并强调戒的功德及持戒的必要云:「念戒功德,自持正戒,不毁、不缺、不断、不坏。」(《大正藏》二.一四五页中-下)《大正藏》八.五七四页中。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