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清净法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清净法师)

  释清净 编辑

  山东佛教在线印经处 印赠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

  已与中国文化融然一体。

  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

  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

  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

  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

  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快乐和幸福吗?

  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如果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利益,那么读完后请将此书送到佛经流通点,或者推荐给您的亲人、朋友、有缘者,让他们同沾法益。宁传阅至破,勿束之高阁。

  目 录

  第一章 戒律的精神

  (一)认识戒律

  (二)修行的第一步

  (三)戒律的原则

  第二章 三皈五戒

  (一)三皈依

  (二)五戒

  (三)受戒的次第

  第三章 八关斋戒

  (一)八关斋戒的内容

  (二)受持的功德利益

  (三)受八关斋戒法

  第四章 居士入寺礼仪

  (一)拜佛、诵经

  (二)谒师、称呼、请益

  (三)大殿、法堂、斋堂

  (四)挂单、着装、起居

  第五章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

  (一)心仪:内强素养

  (二)身仪:外树形象

  第一章 戒律的精神

  一部分信众对受三皈五戒存在顾虑,怕受戒后行为受到约束,给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明了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成就道业”。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沙漠里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后来东找西寻,终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大家听了,都笑他,结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里。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质,虽渴望修行,但当看到戒律很严格,就开始犹豫了:“毕竟随心所欲惯了,能受得了这些约束吗?有必要非得受这些约束吗?”因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一条也不受,仍旧流转生死,沉溺六道。岂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就是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条,也将会成为最终成就的因缘。

  (一)认识戒律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于守法的公民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不建章立制,因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十字路口的红灯,所以要有法律;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对于信众来说,也同样是保护伞,而不是枷锁。受戒可以获得戒体,能有效的保护与显发我们的法身慧命。戒律对戒子来说,是行为准绳,而不是高压线,戒律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没有受戒的人,他做事会肆无忌惮,造了恶业而毫不知觉,认为理所当然。而一个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会有了一个准绳,当他业障现前经历一些恶业时,心中的无作戒体会产生作用,造恶会自然中止,即使恶业已经形成,他也会时时惭愧,这一念惭愧便是忏悔,他所造的恶业也会因此消减,再通过有效的补救措施,仍可获得清净。即使犯了戒罪下堕三途,机缘到时也仍将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轮转沉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懂法的人和一个法盲触犯了法律,法官会按照两人所犯罪行进行依罪同等量刑,绝不会认为某人懂法而重判,某人是法盲而予以无罪释放,因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而在佛教中,学戒和受戒便是普法教育,而法官便是因果律。有的居士误认为佛菩萨是法官,感觉佛菩萨要求太严,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因果报应是自然法则,佛陀只不过是向世人揭示了这个真理,并为了保护我们才制定了相关戒律,以告诫我们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若作恶便是犯戒(诸恶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恶之外,佛弟子也禁止当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菩提道次第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说:“已生恶令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不论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须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众善奉行)。所以“戒律”就可以概括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认佛教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却不了解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也就是说,该停的就停,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止持”和“作持”,止持就是“诸恶莫作”,作持就是“众善奉行”。若是不了解,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作”——停止和前进。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责任的规范,做人的根本原则,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无论是出家或在家、信佛或者不信佛的人,对于戒律都同样需要去实践,因为无论是世间法还是佛法都是以戒律为基础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生活于世间的游戏规则。

  盲人摸象:国王让六个盲人摸一头大象,他们分别摸到了一部分,分别宣称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把扇子和一根绳子。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受到了人们的嘲弄。

  这个故事比喻:自己没有深入学习佛法,却随意用自己的片面的知见猜测佛法,把戒律恐怖化,误导众生,会成为众生走入佛门的最大障碍。

  (二)修行的第一步

  在当今时代,很多烧香拜佛的人,并未受过三皈依,却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虽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但按照佛教戒规的要求,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次第,是以所受戒法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入门的基层。在家居士分为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受苦太大太多者无暇皈依三宝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 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流出,但是法宝之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先已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前自誓自受,更不可以只交一张像片办个皈依证而不举行仪式。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由于教理不明,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认为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对皈依持谨慎观望态度。但是,学佛必须从皈依三宝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不切实际的。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假使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的话,皈依及受戒之后,也可放弃信仰而舍戒走出佛门。佛门来者不拒,去者自由,一切无碍。尤其难得的,走出佛门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回头。

  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不雅词不显示里:从前有一个人要在一个月以后宴客,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要在事先预备起来,使临时不致缺少供应。他心里想:“如果把牛奶从牛身上取下来积储,就需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也应该考虑到把牛奶放在木桶里日子久了容易坏。不如把它放在牛腹里,到宴客那天一并来取,那就既省事,又可吃新鲜的牛奶,不是再好没有了吗?”因此,他就把他所养的那一头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开,也不每天去挤奶了。一个月以后,宴客日子到了,他就把奶牛牵来,正要取牛奶,使客人们喝到新鲜的牛奶,可是不论怎样用功,一滴牛奶也取不下来,当场给客人们讥笑了一顿。

  这个故事比喻:那些对佛法有好感,想学佛却又表示:“我现在很忙,等我有了钱,等我有了闲,等我拼出个成果,等我五十岁以后……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学佛修道了”。可是,将来几时来?陈健民先生有言:“汝若说出离也要个时节因缘,等我三年五载,料理家事,再行出离可也。请问你自己有何把握再活三年?阎王可准你请三年五载的假期否?”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无常,布施也好,持戒也罢,都想着等我有了条件再好好去做。其实,现在若没有,以后恐怕也不会有。破灭,会比将来来得更早一步。对该做的事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及时来作,否则不就和那个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不雅词不显示里的愚人一样吗?

  (三)戒律的原则

  佛教关于在家居士的戒律主要是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为基本原则,一切戒多由五戒中分支开出,一切戒的目的多是为了保护五戒的清净。防非止恶,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都和戒律息息相关,如果轻重粗细,都能护持,犯即忏悔,常时行持,自能熏习成性。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伦理的基本德目。五戒的究竟处是了生脱死的正因。我们学佛的宗旨是在了生脱死,五戒若能持得绝对的清净便自然通向涅槃。经中说:五戒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戒的功能是在断绝生死道中的业缘业因。佛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是我们不造生死之因,即使不想离开生死,生死之中也不会找到我们的踪迹的。世间法中,个人品德、家庭幸福、社会安宁、国家治乱等,也都与五戒法的持犯息息相关。

  对于修行净土法门的居士来说,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然是大乘特别法门,然而并不违背和区别于大乘通途的因果律。

  佛法大意: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佛教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一种束缚,实是佛子的解脱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剂。佛子若无戒律作为生活规律的依准,了生脱死是难以做到的;佛教如无戒律作为统摄教化的纲领,佛教的状态,不唯一盘散沙,也将乌烟瘴气。因此,佛在临将入灭之时,示意后世的佛子,应当以戒为师。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是正法常住。佛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而众生只要持戒,就自然国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现清净国土。

  第二章三皈五戒

  皈依即是皈向、依靠之意。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人,他们远离家乡,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环境里生活,过着寄人篱下的凄惨生活。

  以世间法来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以生死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够做别人的依怙呢?比如,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一)三皈依

  一、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佛学习,以佛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能堕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三业清净,断除烦恼,没有过失,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靠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就象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要有生生世世见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以感恩之心礼拜佛陀,向佛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悟性如光:弟子问佛陀:“您所说的极乐世界和地狱,我都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陀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陀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二、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规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能够使我们解脱生死的道理,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种种善巧的教法。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槃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三、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这些实践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一滴水:佛陀考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都回答不出。佛陀说:“把它放海里去。”

  我们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成就法身慧命。

  四、三宝:

  (1)化相三宝:1、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释迦牟尼佛:佛宝,降生人间;2、当时跟随佛陀的有无数出家的凡圣弟子:僧宝;3、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演说开示的种种教理,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法宝。这是佛陀住世应化之际的相状,称为化相三宝。

  (2)住持三宝:1、我们现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铸、泥塑、木雕、纸绘等的佛像:佛宝;2、我们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脉相传的出家众弟子:僧宝;3、凡是佛弟子所结集的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宝,称为住持三宝。有这些住持三宝,才能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而我们有因缘遇到,这是人间最难得的事。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很难遇到佛、法、僧,故称之为三宝。因为我们见到佛、法、僧,会生起解脱、清净之心,有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脱;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宝,我们就很难有因缘解脱,所以佛、法、僧是难能可贵的,合称为三宝。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宝中的佛陀,已离我们远去,无缘见到。如今看到的是住持三宝中的玉琢、石刻、金铸、纸绘,乃至木雕的佛像,这些只不过是假象而已。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佛像,会兴起佛的心想,使我们深深的怀念起佛陀、恋慕佛陀。虽然我们无缘接触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还有这殊胜的因缘见到佛像,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善根,依这个化相三宝,提升我们内心对于三宝更进一步的皈向。

  (3)自性三宝:我们到寺庙去礼拜佛陀,欢喜清净、希求涅槃的心油然而生,这能使我们朝向解脱之道,此即是三宝可贵之处。这些清净的心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我们自心本来具有与佛一样的觉性,因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们自心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相,我们也不知不觉;我们的自心本来具足一切,没有所谓的和合分开,大家一律平等,这些我们都不晓得,因为三宝的因缘使得我们认识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贵的,所以我们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获至宝之想。

  我们皈依后,内心要至诚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无边无际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学,精进不懈。据佛经记载,获得三皈戒体者将会蒙得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

  皈依者的行持:

  1、亲近善知识:我们皈依之后,应该亲近善知识。

  2、听闻正法: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生起正见。

  3、依教奉行:我们不止要听闻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为榜样,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法。如果我们每天这样的皈向,终会有机会解脱。我们皈依三宝,应该天天做如是的观想:佛陀是那么的伟大、慈悲,是人间最伟大的导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佛法的道理是那么清凉,能使我们放下无数的烦恼,逐渐的走向解脱;僧,放下世缘,出家修行,守道清白,梵行高远,和合无诤,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实践者,修行证果,使我们升起无限的信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4、护持与供养:在佛、法、僧三宝中,僧宝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师们本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伟大情怀,依据佛制清苦办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继续流传,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护持与供养的。

  (二)五戒

  我们每天应该诵经修持,时时提起正念,有机会要去受持种种的戒,因为佛、法、僧中的法宝就是戒、定、慧的无漏法,我们应当修学。我们皈依三宝后,不论是要修学什么法门,都应该进一步去受持戒律,因为戒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佛陀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即是此意。

  多吃了六个饼子:有一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吃,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这时候,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著自己的嘴巴说道:“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如果早知道后头的半个煎饼能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的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这个故事比喻:修行的人,需要从基础开始,勤修戒定慧多时,才有贯通成就的时刻,不经多时的勤修,但羡一时的悟证,正同那人吃饼的痴想,是不可能。

  一、五戒

  (一)不杀生:杀生戒具五缘成不可悔:

  1、所杀是人。2、作人想。3、有杀人心。4、兴方便(自作、教他、遣使)。5、被杀者命断。

  在杀生戒里,凡是自己杀,教人杀,遣派人家去杀,此三种杀法,都等于自己杀。我们用种种方法使众生命断,称为杀生。杀生的果保有轻有重,它是根据所完成的因缘来决定的。如果完成下列的因缘,那就成为犯杀生罪。

  1、是众生(有生命):所杀者有生命。

  2、众生(生物)想:蓄意杀害时,内心知道是有生命的。比如你恨某人,杀不到他,因嗔恨心的驱使,你拿木头来乱打,这是没生命,而作生物想;或是在夜暗中走路,无意间踏死一只蜗牛,这就是没做生命想。

  3、有杀心:我们起心要杀害对方,叫做有杀心。杀心与想的不同是:杀心就是内心有杀害众生的心理行为(心行);想就是内心起要杀众生,然后对那个境作想。比如说:现在我坐在家里,心要杀人,但是那个人没在面前,所以没有作想,却有杀心;当那个人在我面前时,我要把他置于死地,这叫做想,所以这个想是对境(众生)作某某众生想;而杀心是我们造杀业的整个过程中,想要对方死,叫做有杀心。

  4、兴方便:用种种方法去杀害众生。

  5、命断:你所杀的众生的性命断掉。

  如果是断人命是上品罪(重罪),不可忏悔;是畜生断命是中品罪(中罪),可以忏悔;所杀的人没死是中品罪;畜生命没断是下品罪(轻罪)。如果不受五戒,杀生照样有罪。

  天堂与地狱: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白隐反问:“你乃何人?”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天堂地狱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二)不偷盗:不与而取就是偷。具六缘成不可悔:

  1、是他物:那财物是他人的。

  2、作财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己物。

  这两个条件的分别是:比如你来庙堂,从大殿中走出去,要回家的时候,穿错鞋子,鞋子是他物,但是你并没有作他物想,以为鞋子是自己的;有时候那个东西是你的,却以为是他人的,就去偷。这种情形很少发生,确是有可能的。

  3、有盗心:要有偷盗的心。就是别人的财物,对方没想给,你想要占为己有的心念,叫做有盗心;如果一个人拿别人的东西,没有盗心,好像拿错或人家不要了的东西,不可构成偷盗罪,不算犯戒;如果有偷盗的心,就是犯戒。犯戒有轻有重。

  4、兴方便:假借种种的方法达成偷盗目的。

  5、值五钱:所盗之物,价值五个钱。这是佛陀按照当时印度摩羯陀国的国法而制。当时国法规定凡偷五钱者,即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盗五钱者,亦成重罪不可悔。当时五钱是现在的多少钱呢?不好具体换算,总而言之,偷价值不菲的东西,那果报就很重。

  6、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这还必须偷者以为他得到了此物,而被偷者以为他的财物不见了,称为离本处。比如有人寄你一百元,你在他的面前把钱放在右裤袋里,但在他没看到时,你把钱放在左裤袋,过后你叫他看右裤袋里没有钱,就说没拿他的钱,虽然钱还在你的身上,但是你造成对方认为钱不见掉,这称为离本处。又如古时有人偷马,当盗贼从马厩里把马拉出来时,马儿就会叫,主人家就追,偷者还没认为得到马,而马主也还没认为他的马被偷掉,这就是还没离本处;如果养马者完全不知道,那盗贼把马拖出马厩后,那就是离本处。

  这六个因缘完成了,就是犯戒,而偷盗物超过五钱,即成重罪,不可悔。

  在五戒中,所犯的罪有轻、中、重之分,重罪是不可忏悔的,称为不可悔,佛法形容它有如人的头被斩断,再也救不活。如果受五戒者杀死人,称为犯不可悔罪:破戒;如果受持五戒的人杀死了一只公鸡,那犯的是可悔罪。

  福报的故事: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一位丽质天生的女儿叫善光公主,国王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视如掌上明珠。有一天国王就对公主说:

  “女儿呀!你生长在帝王之家,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你应该感谢父王给你的庇荫,才有今日的荣华富贵。”

  公主信奉佛法,懂得罪福自作自受的道理,因此回答说:“父王!所谓福德因缘是自己种植的,不是他人所能给予的,今天我能够出生为公主,固然应该孝敬您,但这一切的福德因缘,是我自己过去所积聚的。”

  波斯匿王听了女儿如此忤逆,非常生气地说:“如果我不让你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你还能享受什么幸福?既然你认为自己有福报,我倒要试试你的福报究竟有多大?”

  国王于是命令大臣找来一位国中最穷的青年乞丐,把公主匹配给他,公主毫无怨尤地脱去华服,换上布衣和乞丐结为夫妇。一天公主就问丈夫说:“你年纪轻轻,仪表俊秀,为什么会一贫如洗,沦为乞丐呢?”

  “唉!我本来也是宦官子弟,只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又无一技可以谋生,只好乞讨度日了!”

  “父母难道都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吗?”

  “只剩下一栋荒废的老屋,但是蛛网缠结,无法避雨。”

  “既然还有一间破屋,我们何不回到家乡,同心协力开垦荒地,耕种庄稼蔬菜,自食其力,总比沿街乞讨要强多了。”

  夫妻两人于是回到了一片断垣颓壁的家园,合力地挖掘坚硬的石地,打算种些菜蔬。挖着挖着,突然在冰冷的石板下面,发现藏着许多珍奇的金银珠宝,靠着这些祖先们埋藏的宝物,很快地又把家业复兴起来,成为当地的首富,消息不迳而走,传到了波斯匿王的耳中,国王对于自业自受的因果业报终于信服不疑了。

  我们也应明白:一切通过非法手段得来的财富,都是命中注定应该得到的福报,如果采用正当行为也同样会获得,甚至更轻松。如果命中没有,偷也偷不来,偷来了命中该有的东西,却还要背上恶果,偷盗行为真是天下最吃亏的一桩事。

  (三)不邪YIN:除了夫妻之间的行YIN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YIN。邪YIN戒具四缘成不可悔:

  1、非夫妇。2、有YIN心(心爱乐YIN欲)。3、是道(口、大小便处)。4、事成(正行交媾)。

  除了夫妻以外,有YIN欲的心,以YIN欲的处所(YIN欲之道):口、大小便处与人行YIN,如果事情完成了,那就是犯不可悔戒。如果你是一个正人君子,肯定不会犯上邪YIN。有些人娶几个妻子,依佛法是不犯邪YIN戒,因为他们是夫妻,则不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还金屋藏娇,有个黑市太太,那就是犯戒了;如有人丧失配偶,再娶或再嫁都不犯此戒。一个人受五戒后,与夫妻以外的人行YIN,犯重罪不可悔,即是断头(戒律中以断头比喻重罪)。YIN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YIN,即使自己的夫妻,亦有限制:①非时邪YIN: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YIN;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YIN;月经期间、妊娠中、产前产后,不得行YIN。②非道邪YIN:除了阴道,不得行YIN。③非处邪YIN:除了卧室以外,不得行YIN。

  邪YIN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YIN者,为上品罪;与夫妻之外的一切男女邪YIN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非处行YIN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坠三涂。未受戒者亦要承受如此的果报。

  在一切邪YIN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YIN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YIN戒,因此,YIN戒也有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佛陀说:“邪YIN的人,就象拿着火把,逆风而行,必然会烧到自己的手。”又说:“财色对于人,就象刀刃上粘有一丁点蜜,小孩子贪图甜味用舌头去舐,还没尝到滋味舌头就被割掉了。”而古人自励的箴言中也有一句说道:“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丧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居必荒;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业必堕。”

  (四)不妄语:不讲骗话。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语。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

  1、所向是人:对人说妄语。如果我们和一只狗说妄语,它听不懂,那就不能构成犯妄语戒,所以讲妄语的对象主要是人。

  2、作人想:认定对方是人。

  3、有欺骗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4、说妄语:用口说出来,有时不必用口亦可说妄语,打一个眼色,甚至默认、暗示,点头、手势,或使用手写出来也是妄语;那就是说用一种欺骗的行为来欺骗他人,都是妄语。

  5、听者领解:对方能领解所说的内容,如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及向非人、畜生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分别:

  1、小妄语:就是一般上的骗话;还有骂架的粗话、挑拨离间、不三不四的话,既是骗话、恶口、两舌和绮语,都称为小妄语。

  2、大妄语:自己不是圣者,却跟人说自己是阿罗汉或是初果圣人;或者说自己是某某菩萨的化身,叫人来膜拜与供养,这都是大妄语。

  犯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差别是:如果说大妄语,那就不可忏悔,就是所谓的破戒;说小妄语则犯可悔罪。

  砍树取果:从前有一个国王,在他的园中种有一株好树,非常高大茂盛,在结果的时候能生出一种很好的果子,这果子香而甜美,为别处所没有。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国的客人,国王领他去看这株树,并对他说:“这株树能生出一种果子,甜美无比,可说是世上所少有的。”那外国的客人接著问道:“既然有这样好果子,能不能给我尝几只呢?”国王听了,就叫人来把这树砍倒,希望能得到果子,可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后来又叫人把砍倒的树再种植起来,然而想尽办法,却终不能把已断了的茎和根接起来。这株树就从此枯死,当然不能再生果子了。

  这个故事比喻:释迦世尊曾指示我们持戒功德像大树一样,它能生出种种禅定、神通、智慧的殊胜的果。假使我们要得到这些果子的话,首先就应当持戒,还要修许多的功德善法来灌溉它,方能得到圆满成就。但是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竟为了迎合达官贵人而毁犯了戒律,去希求世间的名闻利养,这无异砍树求果,连根都枯了,哪里还有果呢?

  (五)不饮酒:不可以喝酒。饮酒戒具三缘成犯但可悔:

  1、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饮料。

  3、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则一咽,犯一可悔罪。

  饮酒犯五戒:在迦叶佛时,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净,有一天从外面回来,因为他很渴,那时有一种酒,没有颜色,也没有什么酒味,一碗水色的酒放在桌上,因为他口渴以为这杯酒就是水,就把它喝下去了。酒性发作起来时,看到隔壁邻居家有一只鸭走进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把那只鸭抓来杀了,煮熟了吃它。隔壁邻居太太看到自己的鸭没有回来,就到信士家去问他有没有见,这位误饮水色酒的五戒信土,因为酒精的刺激使他产生了冲动,所以见到隔壁太太又起了YIN欲心,在冲动之下把她强暴了。很多邻居便合力将这个人抓起来,把他送去官府治罪,到了官府时因为他还在酒醉便开始打妄语,拒不承认他有偷鸭、杀鸭、强暴的罪行。

  就这样,这位五戒的信士,只因为误喝了一碗酒,竟然连续犯了五戒,所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杀、盗、YIN、妄这四条戒称为性戒;饮酒戒称为遮戒。

  1、性戒:在因果上这是罪恶事,无论受戒与否,都不应该做,应该戒掉,称为性戒。

  2、遮戒:所谓“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饮酒在因果上不是罪恶事,它没有善、恶,但就能乱性,使人不能自我控制,其他不良的行为发生,乃至于破戒,为了防止其他的恶事发生,所以要受持此戒。

  杀、盗、YIN、妄这四条性戒,受持者是绝不可以破戒的,同时一般人也不容易破戒。因为:

  1、杀生戒:杀死人是破戒,杀死畜生只是犯戒,可以忏悔清净。

  2、偷盗戒:只要不偷贵重的东西,都是犯戒,不是破戒,都可忏悔清净。

  3、邪YIN戒: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YIN,不通忏悔;夫妻间不恰当的时间、地点、处所等行YIN都是邪YIN,但可忏悔。

  4、大妄语:只要没说自己是圣人,或是某某神,我能够驱使什么鬼神,只要不说这些话,那就不会破妄语戒。

  杀了一群牛: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五头牛,常把它们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来一只老虎,把他的一头牛吃掉了。这个人看到后,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头,已不是全数了,我还要这些牛作什么呢?”於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赶到一个深坑里去,在坑底排着队,统统把它们宰杀了。

  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来的“五戒”,本来很好。后来偶然犯了戒,他不生惭愧心,不求忏悔还净,却反作这样想法:“我已犯了一戒,戒既然不全了,何必再继续持它呢。”于是索性无所忌惮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弃不持。这正如因死一牛而杀群牛一样的愚痴可怜!

  二、受持五戒的好处与功德

  严持五戒,戒体清净者,他死后可保住人身或升天,不会堕落。根据因果来讲,有下列六种功德利益:

  1、持好五戒者,死后升天:持好五戒者,内心会感到清凉,觉得没有对不起人家,内心感到安稳,问心无愧;临死时会生起善心,此善心会使他投生善道,做人或升天。

  2、持戒者无事不得:持好五戒者,功德力大,他所求所愿都容易得到。

  3、持戒者远离灾难恐怖:生生世世持好戒律者,将永远投生在善道,不会投生在恶道;在善道中会遇到善人扶持与帮助,所以会远离灾难,远离恐怖。

  4、持戒者鬼神善护:鬼神会保护、敬佩持戒者,因为唯有过去受持戒律,努力修行者才能做善神,他们看到佛教徒能持好戒律,会生欢喜心。另一方面,根据经典说,受持五戒者每条戒会增加五位善神发心保护。

  5、持戒者易得禅定:持好戒律,贪、嗔、痴等烦恼少,那修禅定就比较易有成就。

  6、持戒者能证悟果位:不依戒律修行者,是不可能觉悟证果的,所以唯有持戒清净者才能证悟圣果。

  用锦绸包裹破毡:有一个贼,走进一个富人家里偷东西,他偷得了一块很值钱的锦绸,另外又偷了一条破毡和一些破烂的衣服。偷了以后,他把那块锦绸当包装布,来包那些烂东西,打成一个包袱带出来。后来许多人知道了,都把这事作笑话讲。

  这个故事比喻:已发正信修学佛法的人,不能再贪世间利益而破清净戒律,弄得事情颠倒,得不偿失,被人所笑。

  三、犯戒者的过失

  1、犯杀生:心怀恐惧,眷属不和,短命,为社会人士所憎恶。造杀生业太重的人,今生有怕死的心理;眷属经常和他吵架与决裂;多病短命;为人所憎恶,就好像一些人,人见人爱;反之有些人却人见人厌,即使是不认识他的人,也会对他生起憎恶之心,那是因为他造了恶业。

  2、犯偷盗:犯偷盗戒者将来贫穷,因为偷盗的人贪,贪的果报就是将来贫穷,财物耗减;你偷人家的财物,将来你的财物也会很快散失掉;另一点是别人的东西不见了,就会怀疑是你偷的。

  3、犯邪YIN:犯邪YIN戒的女人,将来她的丈夫会寻花问柳;如果是男人,将来他的妻子会红杏出墙,所以当我们受这种果报时,就不要埋怨妻子或丈夫,应该想这是前世造的业,应该如此的果报。另一方面,邪YIN者,花天酒地、寻花问柳,一切众生见皆生疑,会认定他的品格很差。

  4、犯妄语:说谎话者,失去诚信;同样是一件事情,甲讲别人相信,而乙讲则没人相信,这就是乙造妄语业太多。犯妄语戒的人,经常得恶口,常被人骂。

  5、犯饮酒:饮酒多的人,心常散乱,心不定则不能思维善法,不能成就事业。

  为小失大: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就跑去索取。他到那面去,路上经过一条大河,雇船用去两元钱,到了那个人家里又不在家,回来又出了两元钱,来去的渡船费用要花去了四元钱。这样,空劳一场,没有得到什么,却损失了数倍于债款的钱。

  这个故事比喻:如果光要为争求少利,不惜败坏自己的操行,结果往往得不偿失,甚至会名利双失,现世受了恶名,来世还须受报,犯戒做坏事的人,实在太愚笨了。

  (三)受戒的次第

  富翁造三层楼:有一个富翁,是愚蠢无知的人。一天,他到另一个富翁家去,看到这个富翁所住房又是三层楼,高大壮丽,华贵无比,心里很是羡慕,他想:“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座三层楼呢?”于是他回家以後,立刻去请来了一位建筑工程师,问他说:“你能造三层楼吗?”建筑工程师回答说:“能造的。我已造过多处了。”富翁就说:“那么很好,你就立刻替我造。并要和我朋友所建筑的那座楼房一模一样的。”建筑工程师领导著工人们动手先平地基,垫础石,打墙脚,忙个不了。富翁等了几天,看不见楼房的影子,就把这位工程师叫来问道:“你现在是作什么啊?”工程师回答说:“我给你造三层楼呀。”富翁又问道:“怎么造三层楼要在下面造,不在上面去造呢?”建筑工程师说:“要一层一层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两层,又怎能造第三层呢?”不料富翁立刻阻止他说:“不,不,我不要下面的两层,我只要第三层,你给我造最上面的一层就可以了!”建筑工程师听了大笑,一再说明,但富翁很固执。坚决要他只造第三层,弄得建筑工程师没有办法,只得停止工作回去了。

  这个故事比喻:佛弟子不肯恭敬承事三宝,切实地从“戒、定、慧”基本三学修起,只是懒惰懈怠,喜欢走捷径,对念佛、持戒不屑一顾,自以为这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对像自己这种“天才利根”是没有必要的。其结果正像这个富翁一般,不过是痴人的空想罢了!

  一、三皈依

  我们先听闻佛法,然后确定三宝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皈依处,那就要求皈依。我们皈向三宝,不能只是内心皈向而已,还应该根据外境,举行一个皈依的仪式。好比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他们只是同居,没有注册结婚,没有跟人家讲明,那有谁相信他们?当他们在婚姻注册官的面前宣誓,签了名,经过一个简单的仪式,注册结婚后,大家对他们就有信心。同样的,我们凡夫的心每每随着外境而转变,虽然内心皈向三宝,还得要举行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皈依仪式,这样才算是个正式的佛教徒。

  二、受持五戒

  三皈依者皆应进一步受持五戒。受五戒也同三皈依一样,我们只是内心受持五戒,那力量不强,遇到逆缘时就不容易把握,往往会把五戒丢到一边。就好像一对男女,只是同居,不要结婚,那他们就很容易因闹意见而分手。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内心认为受持戒律是正确之道,他就应该去请求一位法师,为他传授五戒。传授五戒是这样的:传戒者必须是一个持戒者,向他求戒才正当。佛弟子的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有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证悟。佛教的受戒律是自动发心受持的,不可以强求。如果我们坚持不要受持戒律,佛陀也没办法,但他会慈悲劝导我们“以戒为师”;那是因为在佛教的教导中,必须要朝向戒、定、慧的修学;如果没有戒律为基础,修学任何法门都很难有成就,所以学佛者应该先皈依,然后受戒。《法华经》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要好好守持,才能期望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即是此意。

  三、在家菩萨戒

  如果机缘成熟了,佛子应该进一步求受在家菩萨戒,以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菩萨意译为“觉有情”,觉是觉悟、觉了、觉知、觉见的意思,有情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或众多生命)的意思。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就是菩萨的定义。要做菩萨必须先受菩萨戒。如《梵网经》中说:菩萨戒“是诸佛之本原,菩萨之根本”。不行菩萨道,虽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萨道,须受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一切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

  《梵网经》说:“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YIN男YIN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但须先问七种遮难: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轮僧;杀圣人等,若犯其一,便不能受戒。菩萨戒只有受法而无舍法,所以又称为佛性常住戒,在此暂不作细讲。

  金子的价值:一位智者手里举着一块金子,面对下面的听众问:“谁要?”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块金子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金子抹上一些泥巴,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金子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金子,金子已变得又脏又臭。“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是的,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块金子,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是金子。人生路上,我们曾做错过、摔倒过、被人轻贱、也轻贱过别人。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自己的清净佛性。无论国王、乞丐乃至畜生,我们的佛性都是一如的,在佛不增, 在凡不减。”

  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过什么,我们都不应该看轻自己,也不应该看轻别人。每个生命都具有无上的价值。

  第三章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因为在家人俗务忙碌,无暇修行。佛陀悲悯,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善因;又能适应在家生活的特点,所以制定在家人的出家戒,即八关斋戒。当然,出家人为使自己的戒行真正做到清净,也应该受持。

  “八”指八条戒律,即“八戒”。“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是法身慧命的“护身符”。“斋”指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斋”有净化身心,远离妄想的作用。“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YIN欲与饮食。YIN欲是生死的根本,饮食是生死的助缘。饱暖思YIN欲,为了抑制YIN欲心,所以要持斋。这便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

  八关斋戒可以在佛前自受,就是将《受八关斋戒法》一文至诚读诵一遍,即算受戒。时间方面,六斋日中,假若有事,可提前或移后。现在很多寺院为方便居士,在每周星期六清晨受八关斋戒,让受戒人在寺院过一日一夜清净的修行生活,效果非常好。如果已受菩萨戒的居士,按《居士菩萨戒》规定,每月六斋日(农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应受八关斋戒。

  (一)八关斋戒的内容

  八关斋戒,包含五戒和沙弥十戒(十戒仅多一不持银钱戒)。受持五戒,是修人天善行,而受持八戒则是求出离生死轮回。受持八关斋戒,兼修定慧,可证四罗汉果;受持八关斋戒,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得中品中生。

  八戒的内容(戒相)如下: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梵行”是净行,“非梵行”是不清净的行为,指YIN欲。五戒只禁“邪YIN”,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而这里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即是“不YIN”。但只限于每月六斋日,并不难做到。这是种出世善因,是关闭生死之门。《楞严经》说:“YIN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YIN欲心不清除干净,不可能超出六道轮回。宣化上人宣讲十二因缘时说,无明就是指YIN欲心,以无明为缘(条件)而产生行,行就是男女的性行为。中阴身投胎,正是这一念YIN欲心造成的。八戒中的“不YIN”含有很高的要求。《佛说斋经》说:“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如来),无YIN,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YIN,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这是要向佛看齐,起一念YIN心,持斋便算不得清净。因为要求高,所以,虽仅一日一夜而功德极大。在家受持八关斋戒,夫妻宜分房,分床,以保持三业清净。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食。“非时”指日中至次日清晨,即过午不食。过午不食叫“持斋”,“持斋”虽不是戒,却是戒之体,是八关斋戒中最重要的一条。吃素不等于持斋,“斋”含有内心清净,摒绝杂乱的意思。从事相上说,过中午而食者,即为杂乱不净。所以,三世诸佛都是过午不食。从根本上说,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斋”。不问在家出家,要净化三业,均应持斋。

  关于“日中”(中午)的推算方法,最好以北京的经线(即东经117度)为基数来推算,经度(东经)每减少15度,日中的时间就推迟1小时。一般说,按北京时间11:30吃午饭便可以。

  过了中午以后到次日清晨之前,这段时间只可饮用各种糖水,蜂蜜,果汁(滤清无渣),姜汤,盐水,葡萄糖水。但牛奶,豆浆,芝麻糊及糕饼,面食等,律中不许饮用,食则违犯。

  七、不着香花曼,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香花曼”,用香花制成的花冠,花环,如现代人用的手镯,项链,耳环等,在八关斋戒中都不要用。这条戒的目的是让在家人种出世之因,所以衣着力求朴素。如果仍迷恋这些装饰品,你的内心怎么能清净?“香油涂身”是热带人的习惯,在八关斋戒中,凡香水、香粉、香脂均不应使用,因为这类美容化妆品,容易诱发YIN念,使三业不净。

  “歌舞倡伎”指唱歌跳舞,在八关斋戒期间,不应故意前往观听。包括不看电影、电视等。因为既然向往出世,何必再贪恋世间的娱乐,应该以“禅悦”、“法乐”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过去西域的“床”,包括坐椅在内。什么叫“高广大床”呢?藕益大师《十戒威仪录要注释》说:“床脚高一尺六寸,坐时脚不挂空,过此量者,即名为高。但可容身转侧,过此即名为广。既高且广,即名为大。”依此解释,现代人用的席梦思和绸帐、绣枕、锦被等豪华用品,八关斋戒期间均不要用。否则,容易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只有看淡物质享受,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只有习惯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修行方面的精进。

  以上两条,都是追求物质享受和导致YIN欲的媒介,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甚至使人道心退失,所以列为禁戒。

  杀子成担:有一个人,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有一天死去了,这个人想把死孩放在家中,却让自己和家人离开那所屋子。邻人对他说:“您为什么不把死了的儿子拿出去埋葬,却让活的人离开家庭呢?这个行为太笨拙了。”这个人听了以后,想道:“话是不错的,人死了,应当拿出去埋葬;可是叫我怎样拿呢?哦,只有这样吧,再杀死一个,那就可以成担挑了去。”结果,真的他就再杀死一个儿子,和那死了的儿子凑成一担,挑到山上去埋葬了。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修行人犯了一条戒律,不想改悔,还要企图掩盖事实,假作持戒清净。被人揭发了,告诉他:“修行人守戒,应该和保护珍贵的眼珠一般,怎么可以违犯而不忏悔呢?”他就索性多作些破戒的恶事,以便一同忏悔,这正像杀子成担,以便一同出埋一样的愚蠢无知。

  (二)受持的功德利益

  一、脱离病苦

  《药师经》说,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么应受持八关斋戒。

  二、消灭罪障

  凡是想忏悔罪障的人,应该受持此戒和斋。《优婆塞戒经》说,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其他罪障都可消除。

  三、免除横祸

  凡是想要求得自身、家眷平安吉祥,永免遭受各种飞灾横祸的人,应该受持斋戒。《四天王经》说,凡是受持此斋戒的地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所以,如果能在六斋日精进持斋守戒,那么福报必定增长,灾难必然消除。

  四、远离恶道

  如果有人行为举止一向不够检点,现在很害怕自己会堕入三恶道,那么就应该受持此斋戒。《十善戒经》说,持八关斋戒的人,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阿修罗道众生,善恶夹杂,也可以列入恶道)。

  五、福报优厚

  如果有人担心因世乱米贵,会遭受饥饿之苦,那么就必须受持斋戒。《佛说护净经》上说,一天持此斋戒,即可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

  六、成就迅速

  如果年高体弱,恐怕将不久于世的人,或者身陷牢狱,性命朝夕难保的人,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就殊胜的果报,那么应该受持此斋戒。八关斋戒的持法,只以一日一夜为期,时间很短,但功德极为殊胜。经上说,优陀羡王夫人,病已垂危,临命终的前一天求受八关斋戒,死后即刻得生天上。

  七、来世贵尊

  若有想求来世贵尊的,则应该受持斋戒。《佛说普达王经》说,一个国王的随从,曾随国王斋戒一天,死后便转生为王子。

  八、得生天上

  要想来世求生天界的,应该受持此戒。经上说,有一天女,相貌极为庄严,容颜超群,天人见了都赞叹不已。释提桓因便问天女过去曾作过何种善事而获得此种福报。天女便作了一首偈语回答说:“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今得生天上,获此端正报。”

  九、往生助缘

  想要求生净土的人,应该受持此戒。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一日夜八斋戒,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国土,定能获得中品中生。

  十、临终欢乐

  《药师经》说,受持此斋戒的人,凭此种善根,如果听到药师如来的名号,临命终时,将有八位大菩萨来迎接他往生净土。

  十一、得相好身

  如果见佛相好,心生欢喜,想在来世获得这种庄严相貌,就应该持此斋戒。《长爪梵志请问经》说,有一婆罗门,问佛往昔曾作何种善业而获此种庄严好相。佛说持八分净戒(即八关斋戒),若能一天一夜,或者常随从师父受持,都能获得此种果报。

  十二、成佛道缘

  想求得速成佛道的人,应该受此戒。《阿含经》说,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获得漏尽通,入于涅槃城;若求生四圣法界,也可随愿而成。

  (三)受八关斋戒法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菩萨众,摄受于我。(一说)

  我今归命胜菩提 (最殊胜的菩提觉道。)

  最上清净佛法众 (无上的清净的佛法僧三宝,众即僧也。)

  我发广大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相结合的愿心。)

  自他利益皆成就 (菩提心即自利利他之心。)

  忏除一切不善业 (忏悔消除一切恶业。不善业,即恶业。)

  随喜无边众福蕴 (恶业消除,福德聚集)

  先当不食一日中 (即过午不食)

  后修八种长养法(受持八戒,能生长、培养善根福德)

  (三说)

  二、三皈(得戒体)

  我弟子某某,惟愿阿阇黎(译为教授师、轨范师),摄受于我,我从今时(此时),发净信心,乃至(直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意为从此时发愿,直至成佛。)

  誓归依佛,两足胜尊。(两足:指智慧、福德均具足圆满。胜尊:最殊胜的、受人尊敬的大导师。)

  誓归依法,离欲胜尊。(归依佛法,可远离三毒五欲。)

  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僧能持戒修行,可调伏烦恼习气。)

  如是三宝,是所归趣。(这样的三宝,是我所趋向归依的。)(三说)

  三、八戒(戒相)

  我弟子某某,净信优婆塞(夷)(出家众称净信沙门),惟愿阿闍黎,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今天夜半)讫(至)于明旦(明日清晨)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在这段时间内),奉持八戒。

  所谓: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食

  七不香花曼庄严(装饰)其身,亦不歌舞倡伎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我今舍离(舍弃)如是(这些)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三说)

  四、回向

  我持戒行,庄严其心(净化内心),令心喜悦(法喜充满),广修一切相应胜行(与戒相应的殊胜的定慧行持),求成佛果,究竟圆满。(一说)

  我发无二最上心(一乘无上的大愿)

  为诸众生不请友(不请友:菩萨是众生不需请求便主动相助的朋友。)

  胜菩提行善所行(殊胜的提愿行,是善人所行持的。)

  成佛世间广利益(成佛的目的是广泛的利益世间的众生。)

  愿我乘是善业故(乘:依仗。善业:善因。)

  此世不久成正觉

  说法饶益于世间(饶益:利益)

  解脱众生三有苦 (三有:即三界。解救众生出离三界火宅。) (三说)

  第四章 居士入寺礼仪

  学习入寺规矩礼仪,目的是为了让初学的居士或虽久学而尚未熟悉寺院规矩礼仪的在家众能做个得体的学佛人。

  威仪源于戒律,为三业大用,是每一位学佛人的行为规范,善用则能调摄修道者的心理,使身心都能精进而不放逸,从而安住于佛法中。若能依之修持,不但得以不恼乱贤圣,不恼乱六道四生,不造恶业,而且可以广修善业,广结善缘,修改习气。由此体会佛法的甚深微妙,慢慢减少过失无明,渐渐的积累功德,增长福慧,最后必能达到究竟清净安乐。

  (一)拜佛、诵经

  一、拜佛

  1、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绢画,皆需衣着整齐,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若有急务亦须问讯,以示尊敬。

  2、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垫上拜佛。因为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礼佛专用的,可在大殿东西两单礼拜。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因此只要心怀诚敬,无需执著拜佛方所。

  3、拜佛时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敬,外现恭谨。不可看似恭敬,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之名,诈现威仪。合掌手势为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以能见无名指尖为度,掌心要空,不可贴紧。

  4、拜佛时要五体投地,不可翘臀。双手翻掌,手心向上托起,观想接佛足,双脚、额头都要着地。拜佛时心中念偈颂赞叹佛的功德: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偈颂念一遍或三遍皆可,接着念咒语“缚日腊,斛”三遍。礼拜后可以瞻仰佛像,心中默念赞佛偈: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若不会念偈颂和咒语,那么礼佛时心里观想:“我现在礼拜十方三世无量诸佛”,这样也是可以的。

  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尊佛像,通常礼佛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合掌问讯后随众站立即可,不必礼拜。

  若出家众正在礼佛,居士不得在法师前面礼,亦不得与法师并排礼,应当在法师后面礼佛。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直穿而过。

  问讯不是点一下头,一定要弯腰到九十度或稍弱,也不可过低。

  鲜花、水果、时蔬供佛一定要洁净,对如何摆供不知情的,可以请殿堂的香灯师父代劳。供佛的花要用花瓶插好,水果也要洗干净。

  燃香供佛需如法,很多人一进寺院就烧一大把香到处去插,好象有任何一个香炉没插到就不安心。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上香时在大殿前的大香炉中点一炷或三炷香就行了。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若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在香炉中间,默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默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默念“供养僧”。上完香后合掌,默念“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点香时若香枝起火焰,不可用口吹熄火,应用手掌煽熄。将香插好后问讯即可,不必一再点头作揖。

  不可评论佛像是否庄严,看见佛像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一声“南无佛”种下的善根:在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僧团出家,佛陀正好外出了。在场的的阿罗汉弟子用神通查看他的前因后果后跟他说:“你不能出家的,因为你八万大劫以内没有种过善根,不能收你,你还是走吧!”

  这个老年人一听,就只好哭着离开。走了一想,自己这个命运也不好,这么大年纪想要出家,佛的弟子也不收。于是乎就想:“我自杀去好了,不要活着了!”他一念的诚心,佛陀觉察到就赶回来了,对他说:“你不要哭了,我许可你出家”于是这个老年人就跟着佛陀回来,佛陀就许可他出家了。

  这众多的弟子就生了怀疑了,说:“这很奇怪的,佛收弟子都要有善根的,这个老年人,他根本就没有善根,佛怎么收他呢?”就请问佛为什么收他出家。

  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这些弟子说:“你们这些阿罗汉,只能看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八万大劫以外,你们就都不知道了。这个老年人在八万大劫以外,是一个到山上去斩柴的人。有一天他遇到一只老虎,看见老虎,他就跑到树上去了,老虎就咬这棵树,要把树咬断好吃他。正在这棵树要断的时候,他着急了,就念了一声:南无佛。老虎也就走了,不咬树了。于是等老虎走远了,他就下来回家去,没有被这虎吃了。所以他现在出家的因缘,就是在八万大劫以外,他念这一声南无佛的善根种子,现在应该发芽结果了,所以他就来出家修道了。”释迦牟尼佛这样一说,这一切的弟子才解除了这个疑惑。

  二、诵经

  佛法从恭敬中求,对法的尊重是开启智慧的根本。诵经学法的目的,是为了开智慧,求解脱,故应该对佛经等佛所说法心存恭敬,如法供养,不可轻慢草率。

  经书放置需轻拿轻放,排列整齐有序,不能与世俗典籍或杂物混杂,当敬法如敬佛。

  团体诵读应随众,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参加法会或早晚课诵,经本一定要用双手捧起。无论何时诵读佛经,切不可卷执经本,或将佛经拿来随意折角、对折。

  若是独处诵读,在诵佛经前,先要清洁案几,燃香端坐,不可交足前伸,亦不可边诵读边吃东西。须严肃恭谨,如同佛就在眼前为我们说法一般。读诵前要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前或诵经中途若有杂念妄想,最好先将经本合起来,静坐或起来拜佛,等心静下来再读诵。读经要字字理会义解,与身心相应,不可有口无心。

  诵读时若有条件最好用经架,上面加一条经帕。阅读时打开,读诵完毕经本要用经帕盖上。诵读佛经时切不可躺在床上或坐在床上。也不可靠着墙壁、坐在摇椅上面晃荡,这都是轻慢放逸的表现。桌上除了要读诵的经本、供佛的香炉,以及照明的灯具之外,不应该放水、水果、饼干或其他零食。

  诵经中途若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应将经典合起,然后合掌答礼或起身迎客。经典未合就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嬉笑怒骂,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当然也不必因为经未诵毕有人打扰而心生烦恼。中间停歇,应该用经书上所附的书签线作记号,若没有书签线,宜用书笺或干净的厚纸做记号。最好不要用香枝或点过的线香“香脚”作记号,香或香脚的颜色可能会污染经书。

  经书上面有灰尘,要用干净的纸张或布擦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在经书上涂写、做记号。不得用经本作垫子写字。

  读经时或在诵经之处不能大笑,不可以随地吐痰或擤鼻涕。打喷嚏时,要用手帕、衣袖或手遮住嘴巴,以避免吐沫污染经典。

  经典破损,要想办法修补,使经本常保如新。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在大香炉或洁净处焚化,将余灰置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经书不要从页角翻,这会使书页折角,翻页时要轻巧,以免损坏。

  早晚课诵拜佛时,经卷不能放在地上或蒲团上。执经行走时,应整本捧起,一般以食指前伸,中指、无名指、小指微曲,中指托起经书下缘,食指贴在经本两侧。拇指压住经本正面。两手向上举齐胸,不可单手拿着经本前后甩动。手捧经书不可向人礼拜,也不可以让出一只手向人问讯或打招呼。持经本时,将经本端高齐眉,以示崇敬。

  龙裤国师:万历年间,皇帝的母亲皇太后死了,要请高僧做佛事。先想在京中请僧,因此时京中无大德高僧,皇太后乃托梦于万历皇帝,谓福建漳州有高僧。皇帝乃派人至福建漳州,迎请许多僧人进京做佛事。

  皇帝知道他们要到了,乃教人将《金刚经》一部,埋于门槛下,这些僧人都不知道,一一的都进宫去了,惟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破衣和尚行到那里,双膝跪下,合掌不入。那里看门的叫的叫,扯的扯,要他进去,他也不入,乃告知皇帝。此时皇帝心中有数,知是圣僧到了。遂亲来问曰:“何以不入?”曰:“地下有金刚,故不敢进来!”曰:“何不倒身而入!”其僧闻之,便两手扑地,两脚朝天,打一个筋斗而入。皇帝深敬之,延于内庭款待。

  次早请升座说法,登台打一问讯,持幢至灵前曰:“我本不来,你偏要爱,一念无生,超升天界。”法事毕,对帝曰:“恭喜大后解脱矣!”帝甚疑惑,忽闻太后在空中曰:“请皇上礼谢众僧,我已得超升矣!”帝惊喜再拜而谢,于内庭设斋供养。此时其僧见帝穿著花裤,目不转瞬,帝曰:“大德欢喜这裤否?”遂即脱下赠之。僧曰:“谢恩。”帝便封为龙裤国师。

  (三)谒师、称呼、请益

  初入客堂,先拜佛,然后顶礼知客师。顶礼法师时,不要面对法师施礼,而应该面向佛像顶礼,顶礼时说:“弟子某某顶礼知客师三拜”,法师说“问讯”则问讯,说“一拜”则一拜,不可违逆师教执意三拜。

  拜访师父时,到房间门口先弹指或敲门,得到师父的许可才可以进去。若有门帘,出入时应该轻轻掀起,然后轻轻放下。在师父面前要整肃威仪,不可轻慢唐突,亦不可嬉闹喧哗。

  有疑惑向师长请教,必须起立。路遇师长,要肃立道旁合掌致敬。与师父距离不可太近。不可在师父面前谈无益之事或说别人的是非过失。在师父面前不得抓痒,若打哈欠或喷嚏应当以袖遮口。要常请教师父经义,以求慧解。师父的教诲训示应该随顺,不可违逆。每次听完师父的开示,要顶礼谢恩。如果被师父指责,不能起嗔恨心,应该好好反省,向师父软语忏悔。不得踩踏师父的影子。

  不可直呼法师名讳。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了缘”,那么就是“上了下缘”。不可问师父“您贵姓”,因为出家人皆以“释”(即释迦)为姓,习惯只以法号相称。称呼法号时不可直呼其号,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不得单称法名。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为长老、老法师、老和尚、上人或师父、法师。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为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

  在师前,不可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末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也不必称不慧、不才、不佞、小可等。

  要见住持必需提前联系,自己联系或请客堂联系皆可,不可做不速之客。

  若得到法师许可进入法师寮内,一切信件文书,概不许偷看,也不得到处乱翻。与法师谈话要专心,不可打妄想。法师饭时、眠时及洗漱时不应打扰。

  男众居士不可一个人到比丘尼师父住处,女众居士也不可一个人去比丘师父寺院,应该有两位以上一起去。到了寺院,男居士不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尼师父谈话,女居士不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师父谈话。

  到寺院道场,不应该胡乱走动到处窥视,即使房间的窗户没关好,也不可以探视。要找某人,应该在客厅等候。

  路途、静坐、诵经、禅行、剃头时、以及洗澡、如厕、乘车船、眠卧等时,勿礼拜法师。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外,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请开示,应预约时间。

  师问话,当实答。一法师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报告,当侧立静候招呼,不得轻率插嘴,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请示。

  法师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与之谈话。

  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亦不可任意评论或批评出家众。

  不得与出家众结义为父母、兄弟、姊妹。

  错挖了眼睛:从前有这样的一个人,他上山修道,学得一种法术,能看到理藏在地下的一切财宝。这事传入国王耳中,国王听了心中很是欢喜,便对臣子们说:“我要邀请这个人,长期住在我国,不让他到别的地方去,使我能得到国内藏在地下所有的财宝,那么我就很富足了。”当时有一个臣子,马上答应去找这个懂法术的人。後来他果然找到了这个人,但却不请这个人到国王那里去,而是把这个懂法术的人的双眼挖了出来,拿回去呈给国王,并且说:“臣已经取来这个懂法术的人的双眼了,现在即使他再到别处去也不妨了。”国王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真的太笨了。我所以要去请这个懂法术的人,是因为他的双眼能见到地下埋藏的财宝,你今已毁了他的双眼,还有什么用呢!”

  这故事比喻:有居士看到自己喜欢的刻苦清修的师父,非常恭敬地把他请到家里来供养,甚至拜为干爹或者认干儿子、干姊妹,不知道这样做会使他不能刻苦用功,甚至毁破他的善法和戒行,使他不能成就道果。这是在家佛教徒常常会犯的毛病和过失。护法不知法,供养不如法。或以世俗情谊妨扰出家师的戒定清修,自他两受害,过失是很大的。

  (二)大殿、法堂、斋堂

  一、大殿

  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大殿不可以从门中央进入,除非门很小,只容许一个人走动。较大的门,一定要靠左或靠右进入,靠右进入则右脚先跨进去,靠左进入则左脚先跨进去。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礼佛、诵经、添油、上香、打扫时才允许进入大殿,平时不应该到大殿游玩。不得戴帽子入殿。不要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行游走。也不可以蹲在殿堂里说话,不要到处走动东张西望,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大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共修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在大殿内尽量勿打呵欠、吐唾液等,迫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若在殿内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

  进了大殿应该礼佛,如果我们在右边,就地在右边礼佛,在左方,就在左边礼佛,许多在家众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不在中间拜,佛祖会看不到他,这是不对的。

  参加法会诵经或早晚课诵时,拜佛必须听从悦众师父引磬的声音。唱诵念经时不可错板拖腔,要符合法器节拍。

  殿堂内立应以右手仰掌迭于左手之上,结弥陀印,手臂平放,双目平视,敛目收心。绕佛时注意前后左右的距离,后面人的鼻子要对准前面人的脊缝,左右肩对肩,以保持队列齐整。绕佛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绕佛第一圈转角处须问讯,但不须住脚,只要双手结毗卢印,上举齐眉即可。绕佛表示对佛恭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应直行念佛,眼睛平视正前方,绕三圈或七圈都可以。

  带去供佛的香,或有剩余可以交给香灯师父,不可随意放在供桌上。

  拜佛以后要按照顺序排队出殿,不能一哄而起作鸟兽散。

  二、法堂

  听经要准时,最好能提前几分钟到场,恭候法师,不应迟到早退。进法堂或讲堂听讲应服饰整洁。执经本应如法。坐姿端正,抬头挺胸,正坐摄心,不可左顾右盼,不可拄腭支额或趴桌伏卧。不可窃窃私语或大声喧哗。咳嗽难忍应用手帕或衣袖掩口。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应生殷重渴望心,专注听讲,如理思维。

  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有一天,一位在大学里教授禅学的教授来请教南隐禅师,什么是禅。

  南隐禅师以茶相待,他将水注入来宾的杯中。杯子满了,南隐禅师好像没有发觉,他继续往杯子里注水。望着茶水溢出杯来,满桌都是,教授忙着用纸巾拭水,并对南隐禅师说:“杯子满了,茶水已经漫出来了,禅师不要再倒了。”南隐禅师停下来。

  “你就像这杯子,”他微笑着说:“你的头脑里装满了你对禅的看法和想法,却来问我。如果你想让我说如何是禅,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啊。”

  三、斋堂

  在斋堂就坐应礼让别人。应该将上座或空气好的座位,留给年纪较大的居士。

  端碗要用龙含珠的姿势,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边,不可让指甲伸进碗里。拿筷子不可一把抓,不可执太低。亦不可执太高。饭前洗手,不能用脏手握食器。过堂用斋时碗筷应该排列整齐。一般过堂用两只碗,左右各一只,两只摆齐,左边的一只盛饭,右边的一只盛菜。

  用斋时不可散心杂话,需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用斋前须念供,先供养三宝后,方可用餐。用餐后念准提咒,为斋主祈福,才算结束。如果不是过堂,坐圆桌或方桌用斋时不要坐在正中的主位,以表谦逊。用勺或匙盛菜应适量适度。用筷子夹菜,只应该夹向自己这一面,不要站起来夹菜。盛汤时勺或匙不要向碗盘顶心挖取。共用的餐具里面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去翻搅。公用的匙勺上面如果有菜腻余沥必须沥尽,才可以去菜盘或汤盘中取菜肴。不可嚼食或吞咽出声。吃饭时不能讲话,咳嗽应转身向后以袖遮口避免唾沫染污菜肴。吃饭碗中不留饭粒。不对人剔牙齿。饮食知量,不可有剩饭菜。

  有的寺院规模较小,用斋没有正规过堂,早、午用餐同过堂一样也要先供养,受食前合掌默念:供养十方佛!供养十方法!供养十方僧!供养十方一切众生!晚上若用药石,仅需合掌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吃饭时端身正坐,正意受食,不求美好饮食。不得趴在桌上用餐,不得摇脚跷腿。碗要端平,不可低头就食。吃饭时不得讲话,也不能嬉笑。吃饭时不要剔指甲里面的污垢,不要搔头,不要撕手脚等处剥落的皮肤。菜中倘有杂质或异物,不可让邻座看到让别人起嫌心。徐徐进食,不可满塞鼓腮狼吞虎咽,不要遗落饭菜,不可使餐具发出声响,不得喝汤出声,不得刮、舐食器,不可以使别人接过碗去添饭,不可以用手去拈散落的饭来吃,饭后剔牙要用袖子掩嘴。

  有的寺院用斋后碗筷要自己洗,要认真洗好碗筷,不可油腻不净。

  人生咸淡两由之: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三)挂单、着装、起居

  居士挂单时要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如皈依证和身份证。挂单房里如有同参生病要关心照顾,及时报告云水堂寮元师父或客堂知客师父。探病、照顾病人时,心中应该默念偈颂: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不可在寺院抽烟,一时难以完全戒烟的居士,在寺院也要尽量减少抽烟量,而且只能在厕所或偏僻的地方抽,不许在寮房或公众场合抽烟。有的寺院甚至不允许吸烟者挂单。

  每座寺院都有云水堂规约,挂单人住后要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

  要节约用电,不得钉破墙壁或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当爱惜三宝物,切勿毁损。如果不小心损坏,则需赔偿。准时参加早晚殿。出去必须报告。访人先敲门,让入方入。不携宠物入寺。

  到寺院衣服整洁即可,不要穿光鲜华丽花俏的衣服,更不可穿短裙、短裤、背心袒胸露背。参加法会或早晚殿课诵时要穿海青,受过戒的居士尽量搭缦衣。着衣先净手,不净手不得触海青或缦衣。穿好海青搭上衣,两手不可下垂前后摆动,应该将两手迭掌,放在胸前。穿着缦衣要坐下时,先要撩起缦衣,不可坐缦衣于臀下。穿海青时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拖地或被踩到。跪拜时双手同撩前片,长跪时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不可在寮房内喧哗谈无益之事。同处一室应知长幼大小,要温文有礼软语相悦,互相赞叹劝勉,不得粗恶恼人,假使失语冒犯,应当软言忏谢。同房间有人已睡或在用功时,不得打扰别人,即便自己念佛或持咒也不应该念出声音。挂单房里有人睡觉,不可捉物发声或大声言笑。晚上听到止静板响即息灯止静,上床养息。按时关灯,关灯前应先观察询问同寮准备妥当与否。衣服鞋子要放整齐。睡眠时不可思维恶事,应吉祥卧。不仰不伏,不得向壁,不得竖两膝,应当枕手,微曲两足,两膝上下相垒,右卧如弓(若有恶眠、老病、右胁痈疮者,则随意)。非时不卧。凡卧不得赤体,应合衣而眠。起床后整理衣被。

  洗浴时,不可以在浴室中小解。洗浴毕应当清洁浴室令净。洗澡时不得与别人谈笑,不可以唱歌。洗脸刷牙,漱口吐水要轻缓低头,不可溅到旁人。

  第五章寺院常住居士礼仪

  每个寺院都有常住在寺院的护法居士,这些居士都是发大心的菩萨行者,他们不辞劳苦的长期参与寺院的护持工作,为寺院法务活动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常住在寺院的居士要确立和遵循“信佛、学法、敬僧、修行”的原则。

  《中庸》上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中国自古就很重视礼,礼仪是对人,威仪是自律。寺院常住居士的礼仪代表了所在寺院的形象,因此要从外到内,由内而行于外,使内外合一。内为心仪(内强素养),外为身仪(外树形象),兹分述如下:

  (一)心仪:内强素养

  人活在世间,不断地接受到四面八方、古往今来、各式各样、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及异类众生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所以要知恩、报恩、知惭愧。知恩、知惭愧的人一定会关怀人、照顾人、同情人;反之,就会怨天尤人、不知反省。知惭愧使人精进、忍辱。自己知道错误,首先须勇于承认,并发露忏悔:面对自己的错误,先自己对自己忏悔,再对佛菩萨像忏悔,并发愿不再犯同样的过错。由于寺院常住居士大都是发心大、学龄长、修行好,因此更要加倍严格要求自己。

  一、以惭愧心来看自己,以慈悲心待人。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有礼貌,不与人对立,有感恩的人,就不会与人对立。心中有物,不仅障碍自己也障碍别人,应常常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设想。希望别人的观念、性格改变,先要反求诸已,改变自己,只要自己的心转变,对方就是成就自己的人。

  学会放下: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

  这个公案告诉我们,如果老记着别人好像做过什么错事,其实是自己在继续错着。

  二、尊上谦下,见人自低一级。把每个人都当成菩萨看,人的才能、观念、智商不同,但道心能消融人我间的分别心。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合作,相信自己有所不足,需要彼此互为助缘,这样才能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三、消融自我,不要自我膨胀,固执己见。若伸张了自己就离开了佛陀本怀,佛心是无我的,我们要学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四、不批评,不计较;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大家都是寺院常住的成员,寺院常住的任何问题,也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要自己来解决。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已。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狗和树:有一只狗,每天晚上都在一棵树下休息,多年如一日。有一天,一阵风吹来,把一根树枝折断了,刚巧堕在它的背脊上。它就很生气的走开了,到一个露天的地方去休息,决定不再回到这棵树下,也不想一想树枝掉下来的原因,只埋怨这棵树对待自己不好。直到天色晚了,又下起雨来,它远远地看见一阵风正吹过那株树,所有枝枝都在不停地摇动着,它就觉得还是树下好,自言自语地说道:“树在叫我了!”于是重又回到树下去。

  这个故事比喻:学修佛法,志愿要坚定不移,不能因为师长的轻微叱责就忘掉多年的修学恩情,随意离开护持多年的道场,等到遇到种种烦恼,才再去亲近师长。这样来来去去,浪费时间生命,甚至还跑散了心,退失正念。

  五、不谈论是非,不传谣言,不听信谣言,应多利用时间学佛、修行、护法。

  1、道场与道场之间的是非;人与人之间的是非;与自己不相干的事;别的团体的事;过去的事都不必再谈;家里的事与人无关的也不必谈。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

  2、目前有发生家庭困难、事业困难、心理上的矛盾,身体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谈。要互相关怀,用佛法来鼓励、安慰、劝勉,但不涉及法律、金钱、政治。为了广种福田,哪怕任怨任劳。

  水依然在流着: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很口渴,在路旁看到岩石里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流进前面的木桶,水是满满的,他就开口大喝,喝得足够了,那时他就举起木桶说:“我已经喝好了,你的水可不要再流出来了。”可是水依然在流著,并不停止。这人在桶边大怒大闹个不休。有人见了,笑责他道:“你不要它,你自离去就是了,何必定要它不流出来呢?”

  这个故事比喻:世人常在生死渴爱中饮用着五欲的水(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常常使人们颠倒迷惑。)有时,感到厌倦了,希望色声香味等不要再来相扰。这就应该收摄六根,从内心用功夫,使自己的心念不去攀缘,不生妄想。所以我们做事无论遇到是顺是逆,都不要埋怨道场不清净、师父有分别、别人不修行等等,不这样从自心远离作功夫,而只要求外面的境界不来侵扰,想获得烦恼的解脱是不可能的。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二)身仪:外树形象

  一、仪容

  学观世音菩萨的慈蔼、祥和。可先由面孔的表情学习起,眼睛、脸部放松、略带微笑,同时心中观想人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见到每个人都当成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能应众生所需而千百亿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化成什么相。根据佛经的记载,曾化为鬼王、夜叉、罗刹。)因此对任何人都当成观世音菩萨看,心中才不会有烦恼。衣著简单朴素,整齐端庄。头发宜梳理整齐。

  二、言语

  说话要用柔软语、亲切语、慈爱语、慰勉语。回答别人的话,口气要委婉,不能伤人;时时有耐心又亲切地倾听别人的话,假如对方的反应有些不好,要能够及时撤退。多说关怀慰勉的话,可以使人愿意与你交谈,接受你对他的接引或帮助。不开别人的玩笑,开玩笑容易伤到人,除非私交甚笃,否则不宜开对方的玩笑;对三宝要有信心、恭敬心,因此切忌开出家人的玩笑、开师父、佛教的玩笑。不说粗鲁的话,也不说小孩用的话及尖酸刻薄的话,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不论尊卑,彼此以师兄互相称呼,有职衔的可称职衔,年纪大的称老菩萨,年纪小的称小菩萨,对本寺的常住法师称:某某师或某某法师;对外面道场的法师,年长的称:老法师、长老、导师、老和尚或师父,法师之间以戒腊为尊卑,并非以年龄为高下。

  三、做事

  1、行走:在佛殿内或集众之场合采操手之姿势。平时走路,二手自然垂落,自然摆动,不宜背手走路(懈怠相)。与师父同行,要走在师父的后面,约一个肩的距离,当师父向自己说话时才趋身向前。进出门时,替师父开门后,让身左侧,待师父进或出门后,要关上门。若与师父去寺院、机关,当到达时,要快步走向前去向对方通报,让对方准备。不宜黏著师父、法师,或抓著出家法师走路。坐下来时,师父坐左边,徒弟坐右边。尽量避免从师父面前经过,若必须时,走到师父面前要弓身问讯,弯腰而过。

  2、乘车:上车时,替师父或长辈开车门,并用手挡住车门上的顶盖,以免不小心撞到头。下车时,自己先下车,看停车的地方是否乾净,安全才迎请师父及长辈下车。如主人开车,应坐在前面右方;如乘计程车,驾驶座之右后方是大位。

  3、乘电梯时:先进去控制电梯之开关,再请师父或尊长进去。到达时,师父或尊长先出去。在电梯内宜面向门口,站立师父或尊长之两侧。

  4、接听电话:不论对方是谁,第一句话是:阿弥陀佛。报出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再说想要表达的事。如对方不在要留话。如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应将对方的姓名或电话记录下来,以示尊重。

  5、照像:以伦理次第为原则,要注注上下尊卑。尊者在左方,出家法师坐尊位。师父在场时,师父在前面,徒弟在后面或左右皆可。若自己是主人时,不必因谦虚而躲在后面,可坐在尊位。

  6、拜访:代表寺院常住做亲善访问,虽然我们存心是关怀,不能让对方认为是干扰。以普通的装束,要不亢不卑,用平常心很有礼貌的态度,很自然的与人接触。见人先合掌念一声“阿弥陀佛”,说明:“我是某某寺院的居士”,很诚恳、真诚,没有虚假,不说太多的废话掩饰自己、夸张自己,也不要把师父神化。身上带著寺院印制的宣传册,要顺便鼓励人学佛和来到寺院参观,但也不必见人就送。知道多少讲多少,做不到的事不要夸海口。

  进门时,换拖鞋,要先问讯,不可穿上主人的拖鞋。进去之后,不可东张西望,东摸西摸,对特别贵重的东西不宜多看,以免别人怀疑,除非主人示意,但亦不可触摸。主人未请入座,不可坐下,不宜坐上主人的位置。座位之大小依个人之习惯,主人邀请坐哪个位置就坐哪个位置,最好的位置最好不要坐,通常大幅画的下面是正面。

  拜访时,态度要慎重,说话不可轻薄,也不要一开口就向人要钱,更不宜开玩笑,要尊重主人,礼敬主人。对主人家的小孩可以称赞他:乖。但不要随便去触摸他,除非是熟朋友。

  沙弥和乌鸦:一个小沙弥按照师父的嘱托,负责看护僧团晒场上的谷子,几只乌鸦总是飞来偷吃,小沙弥赶走这边,它们又飞到那边,赶到那边它们又飞到这边,累得满头大汗也赶不走,于是就去向佛陀诉苦。佛陀告诉他:“等乌鸦再飞来时,你就对它们说:乌鸦乌鸦,请把你们身上的羽毛布施一支给我吧。”第二天,小沙弥又去看护谷子,乌鸦飞来了,小沙弥就喊:“乌鸦乌鸦,请把你们身上的羽毛布施一支给我吧。”于是,所有的乌鸦听到后一下子都飞走了,并且再也不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总向客人化缘,开口闭口都是要钱、哭穷,他们会远离你所在的寺院。

  7、在外用餐:面向门口是大位,主人与客人对面坐。座位的安排是由主人决定,若非主人示意不可擅自择位。如果主人地位高,主人仍坐大位,习惯上左边的位置比较大。师父请吃饭时,若生客是尊客,则师父坐客位,客人坐主位;熟客若是尊客,则师父坐主位,客人坐于师父之侧。请师父吃饭,要安排师父的侍者坐在师父的右边,搭车时,师父之僧袋由侍者携带,居士不必代劳。

  8、接待法师:如有别的道场法师到访,要奉茶、奉毛巾、点心。依序是:先拾毛巾,夏天用冷的,冬天用热的,都要沾湿。再送茶水,水倒八分满。要询问:希望红茶或绿茶。如只供养清水亦可,有水果就送上水果。如果师父突然光临,没有准备供奉也不要为难,只要恭敬就可以了。送东西给师父时,要举到眉心;收的时候要先问讯,走过师父面前要低身,当师父请你坐下时,说谢谢师父慈悲,阿弥陀佛!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印赠经书有五种福报

  1、长寿: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长寿的果报;

  2、大富: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会偷盗,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大富的果报;

  3、端正: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心平气和,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端庄的果报;

  4、尊贵: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会信仰佛法,归依三宝,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尊贵和有名望的果报;

  5、聪明: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领悟力会增长,而且容易明白微妙的道理,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聪明的果报。

 
 
 
前五篇文章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于凌波)

佛门礼仪常识:学佛行仪(善因法师述)

佛门礼仪常识:吉祥经(明法比丘译)

佛门礼仪常识:佛门礼仪(明法比丘)

 

后五篇文章

佛门礼仪常识:学佛女众“六禁忌”

佛门礼仪常识:敬僧须知——南传上座部佛教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简要解释佛门礼仪(云乡法师)

佛门礼仪常识:西园法师谈佛门礼仪 合十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 第五讲 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