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一节 礼敬的建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一节 礼敬的建立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僧像致敬篇》解读

  第一章 僧像致敬

  济群

  整个佛法的修学,需要从皈依三宝开始。事实上,这也是修学不可或缺的根本。若不曾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便会失去立足之地,遑论其他?

  三宝虽有种种差别,如住持三宝、化相三宝、理体三宝、一体三宝、自性三宝等。但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主要是靠住持三宝,也就是佛教造像、三藏经典、现前僧人。皈依的修行,也是从对住持三宝的礼敬开始。所以,在《标宗显德篇》之后,接着要讲《僧像致敬篇》。这一顺序和《行事钞》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据修学次第所作的调整。

  僧像致敬,简言之,就是对僧众和佛像的礼敬。“僧像”为所敬的对象,“致敬”为表达敬意的方式。

  作为一个僧人,在僧团中如何与其他僧人相处?如何恭敬长辈、爱护晚辈?这就需要遵循相应的礼仪。在佛教中,这些礼仪都含摄于戒律范畴,由此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指导,使之符合法的规范。所以说,戒律就是僧人处世的准则,行为的指南。

  除介绍僧人相处的原则,本篇还有相当篇幅是对佛像的礼敬。佛陀已经入灭,我们无缘直接依止佛陀,亲聆教法。千百年来,佛子们都是以佛像、塔庙作为三宝住世的象征。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对佛像的恭敬来完成皈依的修行?怎样通过对塔庙的朝礼来深化皈依的力度?

  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如法地塑造佛像、营建塔庙?我们能否对佛像生起恭敬心,除自身因素外,造像本身是否庄严如法也有一定关系。尤其对初入佛门或尚未具足信仰的人而言,外相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凡夫是很着相的,许多人正是因为看到佛像的相好庄严,看到寺院的清幽超尘,才对佛法心生好感,最终走入佛门。反之,也有不少人因为看到一些不如法的造像而心生鄙薄,视佛教为愚夫愚妇式的迷信。

  《僧像致敬篇》大体分为两章。第一章,说明怎样恭敬僧人及佛像。第二章,说明怎样如法地营造佛像、佛塔及寺院。以下,我们看正文内容。

  法轨被时,景仰斯立。谦恭敛敬,俗礼命章。逊恪摄仪,道宗爰始。岂以形服标异,而得倨慢无知。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故《增一》云:“有惭愧二法住世则相恭敬,是故比丘当勤共学①。”

  比时移情淡,礼义云亡。鄙末之小僧,妄参众首。眉寿之大德,奄就下行。以武力为智能,指文华为英彦。如斯冒罔,孰可言哉!故辄略提引,永成明诫。

  ①《增一阿含经》卷9

  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T02-587中。)

  这一段属于引言,说明撰写《僧像致敬篇》的原因。

  “法轨被时,景仰斯立。”轨,应遵循的规则。被时,化被于时,指律仪在僧团中发生的作用。景仰,仰慕、尊敬。在佛法修行中,僧团对所有问题的处理,以及出家人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待人接物等一切行为,都有律仪作为依据,从而形成僧人特有的威仪和风范。通过这种言传身教,使社会大众受到教化。如果出家人行为如法,仪容庄严,世人对三宝的景仰之心才能由此建立。否则的话,虽剃发染衣而无如法言行,依然顺着世俗心、顺着贪嗔痴,顺着烦恼妄想,那还是典型的凡夫行为,如何感得世人发自内心的恭敬?

  “谦恭敛敬,俗礼命章。”谦恭,谦下恭敬,主要指内在态度。敛敬,言行收敛而恭敬,主要指外在行为。命章,命即起,指起始的规则。儒家也强调做人的礼仪,那就是内敛谦下,恭敬他人。所以说,恭敬既是世俗礼仪的开始,也是其核心精神所在,故《礼记》开篇即为“毋不敬”。古人更总结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逊恪摄仪,道宗爰始。”逊,谦逊,指自身态度。恪,恭敬,对外礼仪。道宗,指佛教,南北朝时,朝廷定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才改称贫僧,此之道为修道而非道教。爰,从。佛教礼仪同样如此,每个出家人首先要谦卑有礼,恭敬他人,这种由内而外的威仪,正是修道的开始,改变自己的开始。

  “岂以形服标异,而得倨慢无知。”形,剃发。服,染衣、法服。出家人与在家人最大的不同,是在于法,在于戒定慧的内涵。怎么能因为剃除须发,身披法服,形象和在家人有所不同,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我是出家人,你们理所当然应该恭敬我?那只是无知、傲慢的表现。须知,在家居士之所以供养我们,是因为僧人代表着三宝住世。但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究竟代表到什么程度?身上又具备多少三宝的内涵?能否作为僧宝名副其实的代表?还仅仅是形象上的、徒有其表的代表?

  “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方,法度。清革,清除、革除。作为三宝住世的代表,关键是要有佛法,体现在行为上,是具有出家人的威仪气质及内在品质。这种品行的形成,首先是从恭敬三宝开始。因为如法恭敬三宝,才能彻底革除原有的世俗串习,由凡夫脱胎换骨,成长为具格僧宝。如果不敬三宝,就意味着三宝在我们内心没有分量,自然也就无法进一步对生命产生影响。有感于此,我近年一直在提倡皈依修习。通过对三宝的不断忆念,取代我们对五欲六尘的执著。这一修行,除了在内心忆念三宝功德,也需要通过外在的、对住持三宝的恭敬来完成。这也正是修习礼敬的意义所在。

  “故《增一》云:有惭愧二法住世,则相恭敬,是故比丘当勤共学。”《增一阿含经》说,惭愧是帮助我们产生恭敬的前提,作为比丘,应当精勤修习佛陀教诲的惭愧二法。惭愧,即羞耻之心。基于对自身身份的认识和对社会道德的尊崇,对不善行为生起羞耻之心,从而遵循做人的礼仪道德。世间有惭愧二法,才有人伦的建立,体现出人与禽兽的不同。同样,僧团的尊卑礼仪也是建立在惭愧心的基础上。因为有惭愧心,比丘们才能相互尊重,构建和合清净的僧团。所以佛陀告诫比丘,首先要学习惭愧二法。

  “比时移情淡,礼义云亡。”比,当下。时移,随时间迁变。淡,浅薄。律祖感叹道:到了今天这个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越来越浅薄,各种礼仪戒律也越来越衰落。

  “鄙末之小僧,妄参众首。”鄙,庸俗。末,戒腊不长且德行不高。众首,领袖。那些德行卑下的比丘,在僧团反而高居显赫地位。论戒腊,没有戒腊;论德行,缺乏德行;论佛法,不懂佛法。只是因为整个教界已失去法度,他们才有可乘之机,所谓“小人得志”。

  “眉寿之大德,奄就下行。”眉寿,长寿,比喻德高腊长。奄,停留。那些品德高尚、有修有证的大德长老,在僧团反而得不到应有尊敬,甚至受到欺压,处于低下的位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颠倒现象呢?整个教界究竟在追求什么呢?

  “以武力为智能,指文华为英彦。”武力,权力。智能,智谋与才能。文华,文采。英彦,才智卓越者。有些人热衷于权术,以有权有势、身居高位为能事,以为这样才高人一等;有些人则喜好舞文弄墨,以作诗填词、挥洒丹青为骄傲,以为这样就聪明盖世。其实这些只是世人追求的所谓成功,倘若僧人热心此道,以为究竟,就大可不必出家了。

  “如斯冒罔,孰可言哉!”冒,触犯、非法。罔,欺骗。像这样触犯佛教的清规戒律,以一些世俗能力甚至非法手段欺骗大众的现象,实在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故辄略提引,永成明诫。”辄,就。明诫,明训、明白告诫。引,援引为证据或理由。所以道宣律祖根据戒律内容,将有关礼敬的部分归纳出来进行介绍,以此告诫僧众,当长期将之作为修学依据。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一节 礼敬的建立

  一、实相礼

  就中分二,如题所明。初中分三:一、制相敬意。二、对敬立缘,合不两相。三、立敬仪式。

  初中,《智论》云:“诸佛不以生身为礼敬也,若见法身,是名供养。如佛从忉利天下,须菩提在石窟中观无常空故,为先见佛。莲华色尼宝阶先礼,佛不受之①。”

  ①《大智度论》卷11

  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还下阎浮提。尔时须菩提于石窟中住自思惟:“佛从忉利天来下,我当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又念言:“佛常说,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最。”是时以佛从忉利天下故,阎浮提中四部众集,诸天见人,人亦见天。座中有佛及转轮圣王诸天大众,众会庄严,先未曾有。须菩提心念:“今此大众虽复殊特,势不久停,磨灭之法皆归无常。”因此无常观之初门,悉知诸法空无有实,作是观时即得道证。尔时,一切众人皆欲求先见佛,礼敬供养。有华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恶,便化为转轮圣王及七宝千子,众人见之皆避坐起去。化王到佛所已,还复本身为比丘尼,最初礼佛。是时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礼,须菩提最初礼我。所以者何?须菩提观诸法空是为见佛法身,得真供养,供养中最,非以致敬生身为供养也。”(T25-137上)

  第一节,说明佛教的礼敬之道依据什么而建立。首先介绍实相礼,此为七种礼佛方式之一,又名实相平等礼。其余六种分别是我慢礼、求名礼、身心礼、发智清净礼、遍入法界礼、正观修诚礼,以实相礼为最高礼敬方式,其特点为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不二。

  “《智论》云:诸佛不以生身为礼敬也,若见法身,是名供养。”生身,谓从父母所生,为诸佛应化之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是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大智度论》说:十方三世诸佛都不以礼敬其色身作为最高礼敬方式,惟有证得空性,彻见诸佛法身,才是究竟意义上的礼敬和供养。关于这个道理,《金刚经》有一广为流传的偈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果你只是执著于如来的色相和音声,并不等于见到如来。那么怎样才是见到如来呢?《金刚经》告诉我们:“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非相就是空相。诸佛的色身、报身是有相的,但这些只是佛陀的化现,并非究竟,惟有无相的法身才是佛陀真身。如果以为见到三十二相就是见到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相,难道就是如来了吗?

  “如佛从忉利天下,须菩提在石窟中观无常空故,为先见佛。莲华色尼宝阶先礼,佛不受之。”佛陀曾前往忉利天为母说法,回到人间时,很多弟子因为想念佛陀,争先恐后想第一个见到。按僧团礼仪,女众必须排在男众后面。有位莲花色比丘尼为先睹圣颜,以神通将自己变现为转轮圣王,排在迎接队伍之首。当她见到佛陀时,佛陀却说:“第一个见到我的是须菩提而不是你。”莲花色尼左顾右盼,不见须菩提身影。原来,须菩提听说佛陀从忉利天返回人间时,也想前去迎接,但想到佛陀说“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最”,就在林中契入空性定,当下与佛相应,这才是真正的见佛。

  所以说,我们既要恭敬佛陀色身,又不可执著于此,以为见到色相就是见到如来。那样的话,将永远停留在礼敬的初级阶段。但有些人会因此矫枉过正,觉得大可不必再行虚礼,这也是错误的,因为佛陀的法身并未离开色身。若能证悟色身实质,其当下也是法身,这就是《永嘉证道歌》所说的“幻化空身即法身”。虽然不执著色相,但也不能排斥色相。尤其是对皈依修行来说,首先还是要从对住持三宝的恭敬开始,通过外在礼敬调整心行,从而契入空性,得见法身。

  二、礼敬的建立及意义

  所以相敬者,为除慢法故。

  为什么要制定长幼有序、互相恭敬的礼仪呢?就是为了帮助僧众去除骄慢,培养谦恭之心。如果没有相应的长幼之序,人们便容易妄尊自大,互相轻视。于个人修行,将增长我慢之心;于僧团大众,将导致不安定因素。

  关于这个问题,律祖引了三部经律作为说明。

  《四分律》

  《四分》中,由诸比丘不知大小故,佛诃责已,告言:“汝谓谁应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乃至起迎逆礼拜、恭敬问讯耶?”诸比丘言各不定,或云十二头陀者、大姓、多闻法师、持律、禅师等。佛言:“汝等各各长慢,故作是语。”广说三鸟兽相恭敬法,便说偈言:“其敬长老者,是人能护法,现世有名誉,将来生善道。”教化人民皆随法训。“汝等于我法律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自今已去,听随长幼恭敬礼拜上座,迎逆问讯。”①

  ①《四分律》卷50

  尔时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告言:“汝等谓谁应受第一坐、第一水、第一食,起迎逆、礼拜、恭敬、善言问讯耶?”或有言大姓出家者,或有言颜貌端正者,或有言阿兰若者,或有言乞食者,或有言粪扫衣者,或有言作余食法不食者,或有言一坐食者,或有言一抟食者,或有言冢间者,或有言露坐者,或有言树下者,或有言常坐者,或有言随坐者,或有言三衣者,或有言能呗者,或有言多闻者,或有言法师者,或有言持律者,或有言坐禅者。佛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应与不应与。乃往过去世时有三亲友,象、猕猴、鵽鸟依一尼拘律树住,彼作是念:‘我等共住,不应不兴恭敬,更相轻慢,宁可推年大小、次第、尊卑更相恭敬。若年长者,当尊重恭敬供养。作如是法已,依林间共住。’猕猴、鵽鸟共问象言:‘汝忆事近远?’象言:‘我忆小时,此尼拘律树我行时触我脐。’象与鵽问猕猴言:‘汝忆事近远?’猕猴答言:‘我忆小时,此尼拘律树举手及头。’象语猕猴:‘汝生年多我。’象与猕猴共问鵽言:‘汝忆事近远?’答言:‘我忆雪山王右面有大尼拘律树,我于彼食果,来此便出,即生此树。’彼作是念:‘鵽生年多我。’时象即以猕猴置头上,猕猴以鵽置肩上,共游行人间。从村至村,从城至城,而说法言:‘其有敬长老者,是人能住于法。现世有名誉,将来生善道。’尔时鵽说如是法,人皆随顺,法训流布。汝等于我法律中出家,应更相恭敬,如是佛法可得流布。自今已去,听随长幼恭敬礼拜上座,迎逆问讯。”(T22-939下-940上)

  律祖首先引《四分律》说明相互礼敬的规则,在僧团中,究竟以谁为长,以谁为幼呢?

  “《四分》中,由诸比丘不知大小故,佛诃责已。”《四分律》“房舍揵度”记载,某次安居期间,六群比丘抢先将好房子都占领了。结果,舍利弗、目犍连这些长老却因晚到而得不到应有待遇,睡在外面的土堆上。对于比丘们这种不分大小尊卑的行为,佛陀进行了严厉呵斥。

  “告言:汝谓谁应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乃至起迎逆礼拜、恭敬问讯耶?”佛陀批评之后又问大家:“你们说,究竟谁可以在僧团享受优先待遇?谁可以坐在第一个座位?水来了谁可以第一个饮用?饭来了谁应该第一个接受?又是谁最有资格被人迎接、被人欢送,并接受大众的恭敬、礼拜、问讯?”

  “诸比丘言各不定,或云十二头陀者、大姓、多闻法师、持律、禅师等。”比丘们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说:修头陀苦行的比丘应该享受这种礼遇。有的说:出生于婆罗门、刹帝利等高贵种姓的比丘应该享受这种礼遇。有的说:那些博学多闻、辩才无碍的法师应该享受这种礼遇。有的说:那些持戒精严、通达律典的律师应该享受这种礼遇。有的说:那些精进于禅定修行的禅师们应该享受这种礼遇,等等,不一而足。

  “佛言:汝等各各长慢,故作是语。”佛陀听了这些回答后却批评说:“你们都是因为自己的慢心,才会有这些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比丘提出的都是自己推崇的人。崇尚苦行者,认为头陀是第一;崇尚持律者,认为律师是第一;崇尚禅修者,又认为禅师是第一。佛陀说:“你们其实都是根据个人喜好或长处来判断,这是不对的。究其根源,无非是内心深处的我慢在作怪,觉得我崇尚的法门才是第一。”

  “广说三鸟兽相恭敬法。”然后佛陀为比丘们说了一个故事。过去世中,有一只鸟、一只猕猴和一头大象共同住在一棵尼拘律树旁。它们想:“我们既然住在一起,应该有大小尊卑的礼仪,以年高者为长,年少者为幼。”大象说:“我小时候,此树长至我的肚脐。”猕猴说:“我小时候,举手就能碰到树顶。”小鸟说:“我的印象中,是我在雪山王右面吃了尼拘律树的果实,然后把种子拉在这里才长成的树。”显然,小鸟才是其中最年长的。于是,大象把猕猴驮到背上,猕猴又让小鸟站到肩上,由长及幼,彼此恭敬。

  “便说偈言:‘其敬长老者,是人能护法,现世有名誉,将来生善道。’教化人民皆随法训。”然后小鸟说了一首偈颂:“如果有人尊敬长者,就能护持世间的礼仪道德。这样做,不仅现世能感得良好名誉,未来还能投生善道,继续享受乐果。”三鸟兽以它们的现身说法,教化民众尊重礼仪,敬老爱幼。

  “汝等于我法律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佛陀以这个故事向比丘们说明了礼敬之道,告诫僧众:“你们在我的僧团出家,就应该遵循戒律规范,按照僧团的礼仪纲常行事,彼此恭敬有礼。只有这样,佛法才能在世间流布广大。”

  “自今已去,听随长幼恭敬礼拜上座,迎逆问讯。”接着,佛陀制定了僧团的礼敬规则,要求僧众按长幼次第和睦相处,下座对上座应当具有相应礼节,如迎接、礼拜、问讯等。

  不过,僧团的长幼是依戒腊而非年龄而定。受戒时间短的,应对受戒时间长的表示恭敬。因为戒腊是清净僧龄的记录,代表着你在僧团中的资历。根据戒律规定,出家人每年要有三个月的结夏安居,以精勤道业。安居结束后还须自恣,对安居期间是否出现不良行为进行检讨并如法忏悔。然后就是受岁,表示僧龄又获得一个清净记录,增加一腊。而沙弥因尚未受戒,尚未成为僧团正式成员,则按生年次第论长幼。年龄相同者,便依出家时间而定。如此,依长幼而有礼敬规则。幼的一方须恭敬长的一方,长的一方有资格接受幼的一方礼拜问讯等,只须合十答礼即可。若是耆年硕德,亦可不作回应。

  僧团虽然重视戒腊,但更讲究德行,重视法的内涵。如果受戒时间很长,却不懂得戒、不懂得法,这种人需要终生依止,不可独立生活。如《佛说正恭敬经》所言:“假使百岁比丘不能通达如是等句,彼人应受依止。”所以不仅是腊长的问题,关键是要有法。事实上,僧团之所以重视腊,就是因为每个腊本应包含着法。清净僧格从何而来?就是因为有戒,就是代表着持戒修行的记录。如果没有这些内涵,虽受戒多年,不过徒具形式而已。仅仅依靠这个仪式,生命内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大悲经》

  共5卷14品,北齐那连提耶舍译,记载佛陀临涅槃时以正法付嘱迦叶、阿难等,宣示供养舍利功德及结集之法。

  《大悲》云:“佛过去时,若见三宝、舍利、塔像、师僧、父母、兄弟、姊妹、耆年、善友、外道、诸仙、沙门、婆罗门等,无不倾侧,谦下礼敬。以是报故,成佛已来,山林、人畜见佛行时,无不倾侧,低头礼拜①。”

  ①《大悲经》卷3

  阿难,汝观如来本所修行诸善功德。在路行时,无有众生而不倾侧稽首礼者。无情诸物,大地、山崖、树林、药草,于佛行处无不倾侧。何以故?我本修行菩萨行时,于诸师所倾侧礼拜,亦于父母第一尊重倾侧礼拜,耆年、长宿、中年、少年、亲友、骨血无不倾侧。于佛菩萨善知识所,声闻、缘觉及以外道、五通诸仙、沙门、婆罗门,如是一切应受供人,诸佛菩萨及善知识、声闻、缘觉、外道诸仙、沙门、婆罗门,父母、兄弟、亲友、骨血,及余耆年、中年、少年、同师等侣,无不倾侧谦下礼敬。阿难,我以如是善业报故,于无上菩提得成佛已,彼诸事物有情无情,如来行时无不倾侧,低头礼拜。(T12-960中)

  这段经文中,佛陀以自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他所以感得一切有情乃至无情恭敬尊重的原因。

  “《大悲》云:佛过去时,若见三宝、舍利、塔像、师僧,父母、兄弟、姊妹,耆年、善友、外道诸仙、沙门、婆罗门等,无不倾侧,谦下礼敬。”舍利,佛菩萨或高僧大德荼毗后留下的五色骨子。沙门,出家修道者的统称。倾,尽心表示诚意。侧,回避。《大悲经》记载:佛陀过去世在因地修行时,只要见到三宝、舍利,见到佛塔、佛像、师长,以及父母、兄弟、姐妹,或者老人、好友,包括外道诸仙、其他教派的出家人、婆罗门等,都主动地侧身让道,以示恭敬。

  “以是报故,成佛已来,山林、人畜见佛行时,无不倾侧,低头礼拜。”因为这种恭敬的果报,自成佛以来,不仅所有人看到佛陀会油然而生景仰之心,乃至动物及无情之物,看到佛陀也会侧身让道,低头礼拜,表示敬意。

  如是因,感如是果。我们要得到他人恭敬,首先要培植恭敬之因。在现实生活中,你恭敬别人,谦和有礼,别人才会因此恭敬你、亲近你。如果你冷漠无礼,拒人千里之外,也会感得同样回报。佛陀所以能成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正是过去生种下的恭敬之因所致。

  《增一阿含经》

  《增一》云:“无恭敬心于佛者,当生龙蛇中。以过去从中来今,犹无敬、多睡等①。”

  《增一阿含经》卷22

  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与无央数之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尔时,有长老比丘在彼众中向世尊舒脚而睡。世尊告曰:“长老比丘五百世中恒为龙身。今设当命终者,当生龙中。所以然者?无有恭敬之心于佛、法、众。若有众生无恭敬之心于佛、法、众者,身坏命终,皆当生龙中。”(T02-659下)

  这一段,佛陀呵斥了不敬三宝的无礼行为,并为大众讲述这一行为的果报。

  “《增一》云:无恭敬心于佛者,当生龙蛇中。以过去从中来今,犹无敬、多睡等。”《增一阿含经》说:对佛陀没有恭敬心的人,因为这一行为,未来将投生于龙蛇中。他们之所以会有这些无礼行为,也是因为过去生中始终都因贪图睡眠而缺乏恭敬,即使佛陀在场,也毫无顾忌地呼呼大睡。

  此处引用的典故,出自佛陀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说法的场景。当时,大众都前后围绕着佛陀聆听法音。有个长老比丘却躺在大众中睡着了,还两脚伸展,直对佛陀。佛陀见此情景就告诉大众说:“这个比丘过去五百生始终都是龙身,后由某个善因感得人身而出家,却依然懈怠放逸,不知恭敬。待命终时,仍将投生于龙蛇中。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不恭敬三宝的果报。不仅他会这样,凡是不懂得恭敬三宝而懈怠放逸的众生,都会感得这一果报。”因为龙蛇很多时候都在休眠状态,现在不修恭敬,不改变串习,将来还会继续堕落恶道。

  《杂阿含经》

  《杂含》云:“告诸比丘,若见四众摄持诸根,长夜安乐等①。”

  ①《杂阿含经》卷38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见我已,能自敛心,摄持诸根。比丘,是法应当如是。若见比丘,亦应自摄持。若复见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当如是摄持诸根。当得长夜以义饶益,安隐快乐。”(T02-283上)

  《杂阿含经》记载,佛在波罗奈城乞食时,有一比丘以散乱心入城乞食。但他远远见到世尊时,当即被佛陀的威仪所摄受,摄持诸根,端视而行。世尊回到精舍后,对众比丘讲述此事,并为当事者开示恭敬的利益。

  “《杂含》云:告诸比丘,若见四众摄持诸根,长夜安乐等。”长夜,通于现在和未来。安乐,通于世间和出世间。《杂阿含经》中,佛陀告诫比丘们:如果见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些出家四众时,能够保持正念,防护六根,因为这种恭敬的果报,从今往后都能感到自在安乐,无忧无恼。

  律祖所引的四段经文,首先说明礼敬的建立规则,其次是佛陀现身说法,以自身因地修行讲述礼敬之道。然后总结不恭敬的过患和恭敬的利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礼敬的建立及意义。

  三、礼敬差别

  《智论》云:“外道是他法,故轻佛,来至佛所自坐。白衣如客,故命坐。一切出家五众身心属佛,故立。若得道罗汉如舍利弗等,皆坐。三道以下,并不听坐,以所作未办,结贼未破故①。”又云:“释迦牟尼佛无别菩萨僧故,文殊师利、弥勒等入声闻僧中,次第而坐云云②。”

  ①《大智度论》卷10

  外道他法轻佛故坐,白衣如客是故坐,一切五众身心属佛是故立。若得道诸阿罗汉,如舍利弗、目连、须菩提等,所作已办,是故听坐。余虽得三道亦不听坐,大事未办,结贼未破故。(T25-131上)

  ②《大智度论》卷34

  诸佛多以声闻为僧,无别菩萨僧。如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T25-311下)

  此处分别引用《大智度论》两段论文,说明礼敬的差别。

  第一段,说明对五种不同身份者的要求,分别是外道、白衣、僧众、阿罗汉和三果以下圣者。

  “《智论》云:外道是他法,故轻佛,来至佛所自坐。”《大智度论》说,外道是属于佛教以外的宗教,不以佛陀为尊,不以三宝为尊,所以到佛陀那里可以自己坐下。因为他们不在佛教礼敬规则之列,也无须遵守相应规范。

  “白衣如客,故命坐。”在家众就像客人一样,所以佛陀有时也会招呼他们坐下,不必拘礼。当然,对于想要亲近三宝的信众来说,自应遵循相应礼仪,不可享受比僧众更高的礼遇。

  “一切出家五众身心属佛,故立。”五众,于四众增加式叉摩那尼,是沙弥尼和比丘尼之间的学法女阶段。一切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及式叉摩那尼五众,都是皈依并追随佛陀修道的弟子,身心向佛。所以他们在佛陀身边时,皆应恭立一旁,以示敬意。

  “若得道罗汉如舍利弗等,皆坐。”在五众弟子中,有一些是证得阿罗汉果的无学圣者,如舍利弗尊者等,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才有资格坐在佛陀身边。

  “三道以下,并不听坐,以所作未办,结贼未破故。”结贼,烦恼。凡三果以下的有学圣者,在佛陀身边仍不可坐下。因为他们的思惑尚未解除,烦恼尚未根治,仍需精进道业,勇猛不懈。

  第二段,说明菩萨僧的位次安立。

  “又云:释迦牟尼佛无别菩萨僧故,文殊师利、弥勒等入声闻僧中,次第而坐云云。”《大智度论》还说: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除声闻僧团外,并未单独成立菩萨僧团。所以,即使像文殊、弥勒这样的大菩萨们,仍须按照声闻僧的身份,也就是按戒腊决定他们在僧团的座次。如果这位菩萨现在家相,则按在家众的相应礼仪依次而坐。像藏传佛教中的转世活佛,生来就高于普通僧众,即使是出家人,亦须顶礼某些在家活佛。从律仪来看,显然是不如法的。

 
 
 
前五篇文章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二节 应礼与不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三节 立敬仪式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三节 立敬仪式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三节 立敬仪式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第二章 造佛像塔寺法 第一节 造塔

 

后五篇文章

造塔感应:塔发重还—净因僧杲

造塔感应:猕猴模仿造塔寺

造塔感应:满愿塔的故事

造塔感应:极贤大臣——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

造塔感应:造塔的生天果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