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四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四辑)

   1.请问学佛者,偏修禅定,偏修智慧,是否能成就佛道?

  2……请问出家前应该做那些准备工作,出家后才能使心地安住下来?

  3.佛陀为什么说尚未修证到阿罗汉果,不可信汝心,原因何在?

  4.学佛者是先成就佛道,还是先度众生呢?

  5.学佛者对忍气吞声,与修忍辱行的看法如何?有没有一样?

  6.现今文刊发达,弘传佛法之僧俗颇多,佛法以出家僧众为佛教之重心,……?

  7.请问佛珠(念珠)为何是一0八粒?有其渊源吗?

  8.请问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9.修行一定要断淫欲,但如何方便为疏导?

  10. 如何能使佛号于二六时中不间断,有何方法?

  11.佛教徒应持何种态度来赚钱谋生?

  12.佛教中常听到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13.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

  14.“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15.修福报与修道,到底有何差别?

  16.常常发现一些人,总喜欢发问一些与生死开悟不相干的问题,因而发问,……?

  17.佛门中有“八解脱”的名词,总是不明其义,请慈悲开示好吗?

  18.学佛须三业清净是最终目标,但敝人身口二业尚可勉强不作恶,但意业犹然就范……?

  19.如何辨别佛经之真伪?请慈悲答覆!

  20.何谓“八敬法”?意义何在?

  21.学佛须要具备大知识和大学问吗?如果程度不够,可以走出家这一条路线吗?

  22.燃顶、燃臂、燃指、在学佛观点来看有必要吗?

  23.何谓“易行道”?“难行道”?

  24.学佛者,欲深入三藏圣典,须要具备何种基础?

  25.学佛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法门,因而一门深入?

  26.学佛何谓专修与杂修?

  27.学佛者如何透视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转贪嗔痴成戒定慧?

  28.禅宗的行者,若终生不悟,该怎么办?

  29.出家修行,“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30.“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真的吗?

  31.烦恼丛生,不知如何解危?

  32.佛教对神秘感应的现象看法如何?

  33.学佛之行者,对“名利”的尺寸,应抱著何种态度?

  34.做个正信佛教徒,要怎样履行才能使佛法久住不灭?

  35.菩萨行,度自己的子女,算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吗?

  36.有些畜牲人见之会生欢喜心,有些畜牲人见之生厌恶心,是何原因?

  37.学佛须常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应具备何种条件,方可堪称善知识?

  38.学佛要达到理事圆融方为究竟,可是事实上,事与理总是还有一段距离,……?

  39.吾人欲得出家修行,但在年龄方面是否有限制?请慈悲开导?

  40.天人福报大,天人有十法是人间所没有的特点,请问天人十法是什么?

  41.阿弥陀佛之接引身相,为何所见都是立相、而不见有坐相呢?

  42.修净土法门者,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虽达一心不乱,但福报不够,是否能往生?

  43.无量寿经所说,西方净土无恶人,而修净土宗是带业往生,还有恶习气,何以无恶人?

  44.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就是法身满虚空宇宙,又说六方有恒河沙诸佛那么多,……?

  45.极乐娑婆同是佛土,为何生到净土便不退转,生到娑婆此土便皆退转,这是什么道理?

  46.净土法门贵在念佛求生净土,如念阿弥陀佛,即弥陀来接引往生西方净土;……?

  47.有病应吃药,而药方里有动物药方,若服此药方,是否犯杀生戒?

  48.受了戒而不持戒,未受戒而心里持戒,两者那一种有功德?

  49.见道方修道,不见道又如何修起?

  50.学佛者可参究他教之书否?

  51.诵经时,敲木鱼大磬,是何意义?请慈悲开示!

  52.佛教徒念佛须兼忏悔吗?或者不必忏悔而专心念佛即可?

  53.般若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然则盲聋喑哑之人,念佛岂不是较容易达成?

  54.净土宗属于大乘教,抑属小乘教?

  55.别人出家因缘成熟,从中鼓励劝导,成全他人剃度心愿,有无功德?……

  56.出家修行,若同胞姊妹出家,妹先现尼相,而姊后落发,是否以妹为师兄,……?

  57.学佛以灭妄归真为宗旨,但佛书常见有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之语,请慈悲释疑?

  58.无始劫前为何有无量众生?无始劫前为何有无量佛?

  59.佛教有句名言:“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佛心内之众生”既然是在心中,……?

  60.诸佛六通具足,对过去未来无量劫之事,了如指掌,当能预知,……?

  61.时常在佛门中听说有十八层地狱,何谓“十八层地狱”?

  62.因解起行,行起解绝,其“行起解绝”,句义如何?

  63.佛菩萨乃至历代高僧大德火化之后,皆有无数的舍利,“舍利”如何而有?

  64.佛教有所谓的“四食”,其意义如何?

  65.大忏悔文有八十八佛,请问有其渊源否?

  66.“一尘不染”做何解释?

  67.佛门中常听到“一境四心”,不知是何意义?请慈悲释疑!

  68.请开示“八相成道”之真相!

  69.当人类死亡之后,如何知道他往生何道?去处如何?请慈悲开示!

  70.佛经云:“摧伏四魔”何谓四魔?

  71.为何极乐世界全是正法期?

  72.在家佛弟子,是否可在家里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73.十方诸佛皆有三十二相,何谓“三十二相”?

  74.为何进厕所要三弹指?

  75.盗窃常住物其果报如何?

  76.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服也不可模仿在家人的衣服?

  77.善法是佛法,恶法也是佛法吗?

  78.出家人为何晚上皆有出食?

  79.五戒与菩萨戒差别何在?

  80.为何平常心是道?

  81.为何说:看破是般若德,放下是解脱德,自在是法身德?

  82.佛教为何分为八个宗派?

  83.出家人袈裟偏袒右肩是何意义?

  84.何谓八苦?

  85.佛度有缘人,无缘的众生谁度?

  86.身为正信佛教徒,是否可以祭拜祖先?

  87.何谓俱生我执?

  88.凡夫心境为何有时空观念?诸佛为何无时空观念?

  89.人间净土何时产生?

  90.为何“常住”即是一所佛学院?

  91.毁谤转*轮僧之果报如何?

  92.佛陀时代是否有经忏,经忏的起源何时开始?

  93.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其余的佛菩萨,是否也能寻声救苦?

  94.为何出家人长衫右腋下有两条带子,作用为何?

  95.何谓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96.何谓功德?

  97.何谓五时说法?

  98.天台四教仪,何谓藏教生灭四谛?何谓通教无生四谛?何谓别教无量四谛?……

  99.何谓六和敬?

  100.为何比丘要带三分病?

  101.修行者饭前为何先供养三宝?

  102.何谓中观派?

  103.儒家之仁爱,基督教之博爱,与佛教之慈悲,有何不同之处?

  104.何谓“法王”?

  105.为何菩萨的净土在众生?

  106.六祖坛经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是何意义?

  107.天台宗智者大师所立之天台三观,何谓“三观”?

  108.何谓五辛?

  109.有些人不敢受五戒的原因,因为怕不小心弄死蚂蚁而犯杀生戒,及商人因工作……?

  110.如果发愿早一点往生,是否可如愿往生?

  111.何谓悟者法追人,迷者人追法?

  112.香板的由来如何?为何有些人被打香板,而说是消业障,如此说正确否?

  113.为何佛陀说要等到证得阿罗汉果,才可相信你的心?

  114.为何有些人听闻到佛法即能善根流露,但有些人善根却无法流露,何以故?

  115.“善来比丘”如何解释?

  116.何谓“无想果”?

  117.常听到“焦芽败种”,不知含概何意?请慈悲开示!

  118.请解释“烦恼即菩提”之真实意义!

  119.学佛之人为何必须先博通道理,而后修证,意义何在?

  120.持诵大悲咒有何功德?其殊胜如何?

  121.何谓“五邪命”?

  122.八风吹不动,何谓“八风”?

  123.何谓菩萨八种因果?

  124.“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何解释?

  125.听经闻法有“八种功德”,请慈悲开示!

  126.佛教常提及“言语道断”,其真义如何?

  127.何谓“八福田”?

  128.佛门中有所谓“阿毗达磨”,不知是什么意思?请慈悲开示!

  129.佛经里常提到天龙天部亦参与闻法,到底“天龙八部”是何等人物?

  130.修行如何与中道法相应?请慈悲开示!

  1、请问学佛者,偏修禅定,偏修智慧,是否能成就佛道?

  禅定(梵语dhyand),禅那、静虑之义;般若(梵语prajna)译为智慧。圆满的佛道,是禅定与智慧的圆满。若偏修禅定,或偏修智慧,始终不得成佛。毕竟,佛道是定慧等持圆满之中道法。

  有定无慧成枯定,有慧无定成狂慧;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离定无慧,离慧无定;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不一不异故。

  若依因地修行,必次第而修,何以故?因为修行之功力尚未圆熟,无能等持而修,修亦修不成故。

  楞严经云:“因戒(梵语sila)生定,因定发慧,因慧破一切烦恼惑,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若依果位而言,修行有成,在心地功夫上,则禅定中有智慧(梵语jnana),智慧中有禅定;离禅定别有智慧,离智慧别有禅定,禅定与智慧正等无异。因此,若欲得成佛道,必须定慧等持,方为究竟之道。

  2、往往发心出家会遇到种种魔障,请问出家前应该做那些准备工作,出家后才能使心地安住下来?

  出家(梵语pravrajya),即是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梵语saramana)之净行。有些人出家是一帆风顺,无障无碍,甚至家人朋友祝福欢送,可谓福报可佳,善根成熟。但是有些人出家却充满逆境,恶缘横阻,障碍重重。两者之出家可谓悬殊甚钜。

  大体上出家前,心里应存有十二点正确观念方得出家,何等为十二?分别如下:

  一、发心出家应具足正确之知见。

  二、人缘、地缘、时节因缘应具足。

  三、社会上所有一切感情应处理得体,方得出家。

  四、若有欠别人债务应偿完,方得出家。

  五、军公教,公司工厂一切事业,应处理圆满,方得出家。

  六、若有诉讼者,应处断圆满,方得出家。

  七、盲聋喑哑不得出家。

  八、应亲近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而出家。

  九、应发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依戒而住。

  十、勇于割爱辞亲,解无为法,直证菩提为宗。

  十一、出家心境应住而无住,无住而住;生而无生,无生而生;念而无念, 无念而念,圆妙自性故。

  十二、出家应秉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立志愿。

  3、佛陀为什么说尚未修证到阿罗汉果,不可信汝心,原因何在?

  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意译作应供、无生、杀贼。诸佛菩萨,乃至阿罗汉皆已证得涅槃妙心,得不生不灭,共登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得此法者,其心已断三毒,六通圆成,自性能随愿自在,不被诸惑所动故。

  尚未证成阿罗汉之人,三毒(贪嗔痴)炽盛,六根触六尘,生心染境,一切时一切处皆被外境所迷惑:因而自性漂浮不定,无常万变,把持不住本性之动向,任业风牵流六道,致使浪迹生死,穷劫不休。

  凡夫未证成阿罗汉果(梵语arhat),绝对不可任意相信自己的心,原因在此,假使愿力不足,道心不坚,随便就信赖自心,往往易于闯祸,自招其果。

  所以,唯证之际,得涅槃法身,方得深信自心,毕竟,不被外境所动,自性自在故。

  杂阿含经云:“所谓阿罗汉者,贪欲(梵语lobha)永尽,嗔恚(梵语pratigha)永尽,愚痴(梵语moha)永尽无余,是名阿罗汉。”

  4、学佛者是先成就佛道,还是先度众生呢?

  上求佛道与下化众生是一体的,何以故?因为上求佛道是成就大智慧,下化众生是成就大慈悲心,智慧(梵语jnana)与慈悲(梵语maitrya)的圆满,当下是佛道的成就。

  所以我们说,学佛者欲先成佛再度众生,这种论调是不正确的;若先度众生而后成佛,这种说法也不是常理。

  依佛法而言,菩萨(梵语bodhisattva)的类型有三种:一者悲增菩萨。二者智增菩萨。三者悲智双运的菩萨。前两者菩萨是各偏一方的菩萨,不能代表中道实相的菩萨,后者是正常道的菩萨,是吻合佛道之本怀。

  悲心足够而智慧偏失,易陷溺沉沦之境,亦称为败坏菩萨,无智慧引导故,佛经常云:菩萨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于此初发心。同样的理由,若专求智慧解脱,纵得智慧而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没有慈悲心所滋润,易沉空守寂,永住涅槃,不从空出假,悲度有情,佛陀常称此类行者为焦芽败种之罗汉。何以故?因为阿罗汉悲心不及菩萨,度生仅抱随缘之态度,不像菩萨能作为不请之友,因而从事度化众生之圣业。

  总而言之,智中有悲,悲中有智;离智无悲,离悲无智;智即是悲,悲即是智,悲智不一不异,故名为佛。

  5、学佛者对忍气吞声,与修忍辱行的看法如何?有没有一样?

  天壤之别,忍气吞声是压抑之法,令脾气不要发作,若压抑不住,则有爆发之际;又如石压草,石头一旦拿掉,杂草照常长起茂叶,不根本故,非究竟法,非了义故;修忍辱行者,有佛法的疏导,与般若(梵语prajna)空性相应,故得究竟之忍辱,突破时空之忍,已登彼岸之忍,成正觉之忍,故两者之内涵酝酿不同之因质,其果报也就感召不同之果。

  忍辱(梵语ksanti,巴利语khanti),即令心安稳,堪忍顺逆之境,而心地不动。修忍辱者,贵在与般若智慧相互呼应,因为般若智慧能观诸法空性,因而内心不生执著,当下证忍辱波罗蜜,是故,十方三世诸佛皆一致赞叹般若智慧之殊胜,令大地一切众生能正觉诸法自性空,唯有证得诸法自性空,才能踏上菩提华之彼端。

  大般若经云:“诸法自性空,非声闻作、非独觉作、非菩萨作、非如来作、亦非余作,有佛无佛,其性常空,此即涅槃(梵语nirvana),无生无灭故。”

  6、现今文刊发达,弘传佛法之僧俗颇多,佛法以出家僧众为佛教之重心,若一旦颠倒僧俗,传统的佛教能继续维持下去吗?

  大圣佛陀一再强调,在婆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三宝为黑暗中之明灯,是出世之宝筏,三宝(梵语tri—ratna)是我们所依归之大善知识,失去三宝,如同黑夜不得其路可归程,无三宝导航,又如迷失之舟,无从靠岸,漂茫大海中。

  律藏云:比丘(梵语bhiksu)是七众之纲领,世上若无比丘僧,比丘尼(梵语bhiksuni)是领导纲领,世上无比丘与比丘尼,沙弥(梵语sramanera)是领众修行之纲领,世上若无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是修行领导纲领,依此类推,是行佛道,若违佛意,实与佛法之缘尚有一段距离,颠倒正法故。

  佛法世风日下,戒律不实践,唾弃律法,僧俗颠倒领众,违背如来正法,令正信佛弟子,伤感悲恸!

  蕅益大师云:“佛法之衰亡,实乃戒律之不张。”

  律藏云:“一切众律中,戒经为最上,佛法三藏教,毗奈耶(梵语vinaya)为首。”

  不论出家或在家佛弟子,对于戒律都是一样同等而遵而行,因为全部的佛法,都建筑在戒律之上,欲证成无上佛道,必然应学戒守戒,因戒度脱觉悟之彼岸,离戒不守戒,欲得道果,终无是处。

  7、请问佛珠(念珠)为何是一0八粒?有其渊源吗?

  佛珠是记数修行用的道器,没有特别的神秘感,后人逐渐加以严饰,品质种类极多,出家行者佩带身上更能显得身教庄严殊胜。

  一0八粒的佛珠由来是这样的,人有六根,日夜时中,必定要接触到六尘(梵语sad visayah)之境,即是六根触六尘,一旦触六尘,当下即产生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是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内的生死根本,应离三界,故乘以三,即成五十四,五十四是自度自利,尚不能度人利他,应发起大慈悲心度生,自度度人,故须乘以二,即成一0八的数目,这佛珠的意义由来是如此,此含意甚为佛弟子所偏爱,也合乎一串佛珠的恰当数目哩!

  8、请问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尚未成佛之前,皆属有情的众生,既是有情的众生,就是感情尚未达到彻底之净化,当然生活中亦含有感情成份,以经典所记载,唯有佛方居净土,三贤十圣亦住于果报中,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梵语anuttara—samyak—samdodhi),九法界亦属有情,住于果报就有感情的世界。

  佛教徒若尚未圆满佛果,必然亦属有情,学佛之后,若正见佛法实义,应日益对感情生活净化,应以慈悲相待,以因缘相待,以广结善缘相待,以无所求相待,与空性相待,如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相待,如此而履行正法,日积月累,功成德圆,虽是感情生活,何妨不是慈悲生活,又何尝不是佛法生活。

  9、修行一定要断淫欲,但如何方便为疏导?

  淫欲是与生俱来就有的,非一旦一夕就能净化断除,必须尽非常的用功,才能达非常的成果,疏导的法门极多,举例不完,说之不尽,今就以佛法常提的几项,作为仁者所参究:不净观、骷髅观、父母兄弟姊妹观、淫欲无常观、淫欲空性观、淫欲当下涅槃观、淫欲不生不灭观,这些法门因人而异,根机不同,用法则不同,契机则宜。

  修行一定要达成断淫欲的阶段,若不断淫欲,必落魔道,始终无法圆满佛道的。

  楞严经云:“修行不断淫心,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由此看来,大圣佛陀是如此悲切的告诉弟子,对淫欲应加以防犯,莫陷溺沉沦之深渊,我佛弟子怎能知而自陷苦处呢?

  10、如何能使佛号于二六时中不间断,有何方法?

  修净土法门之行者,其根机亦有深浅高低,不能一概而论,故其法门亦随之而广,欲令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这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因缘,因为人心散乱,其因素极多,毕竟,各人的业因(梵语karma—hetu)、业缘、业果皆不同,又加上各人的思想、背景、教育、环境、习性亦皆有异,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须要的法药也就有所不同了。

  若欲佛号于二六时中绵绵不间断,其方法今举经典十三种法则,供给诸君共研,分别如下:

  一、具足厌离娑婆(梵语saha)之心而勤于佛号。

  二、欣慕西方净土微妙之乐而勤于佛号。

  三、发起人溺己溺之心而勤于佛号。

  四、圣教衰微,匹夫有责,因而勤于佛号。

  五、无量劫来之生死,今生恳切欲断生死而勤于佛号。

  六、人生苦(梵语duhkha)、空(梵语sunya)、无常(梵语anitya)、无我(梵语anatman),令圆满涅槃四德,常乐我净而勤于佛号。

  七、发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成就信愿、慈悲、智慧而勤于佛号。

  八、未达一心不乱,如丧考妣,应勤于佛号。

  九、六道众生皆为过去生之父母、亲戚、眷属、朋友,应发度脱之心而勤于佛号。

  十、十法界同一佛性,应勤于佛号。

  十一、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因而勤于佛号。

  十二、一天二十四小时修行,次数增多,不一定仅有早晚二堂课修,可令佛号圆熟。

  十三、佛号即心,心即佛号,非一非异,如是正念而勤于佛号。

  11、佛教徒应持何种态度来赚钱谋生?

  赚钱谋生方法颇多,依佛教启示我们的准则,就是不应违失因果(梵语hetu—phala)、道德、造恶业之下即可,在谋求而得之财产,这前后阶段,不伤害他人、团体、社会、国家,禀持这种正念而谋生赚钱,即是正当的行为,正当的职业。

  12、佛教中常听到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八正道(梵语aryastangika—marga),八种求趣涅槃之道。八正道是小乘教法中,归纳于三十七道品中的其中八种修行法则,是通达圣者的道法,随后大乘佛法亦加以圆融发扬之。何谓八正道呢?今分别叙述如下:

  八正道:

  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

  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职业。

  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

  七、正 念:即正确的观念。

  八、正 定:即正确的禅定。

  13、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

  诸法皆空无自性、无有常法,更无有定相可言,一切穷变万化,命相、风水亦为诸法之数,更无特权可赦免。正信佛弟子不可著迷命相、风水之类,毕竟诸法空故,这是佛法最尊最上的殊胜庄严处,空更是不同于一切宗教,空是不同世间一切学术,空(梵语sunya)是诸法的本来面目,有佛无佛一切法皆如故。

  大般若经云:“如来觉一切法毕竟空寂,证大菩提,随顺世间假立名字,故称为佛(梵语buddha),非为实有,若有若无,不可得故。”

  总而言之,命相、风水是幻相而有,无有定法,无常空故,皆不可得,众生不明诸法实相,因此被假相迷惑,从中不得自觉,将命相、风水,执著实有论、宿命论、定命论,其可悲怜,迷者误以命相、风水可依可靠,导致自误误人,以讹传讹,于是越陷越深,迷而又堕落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网。

  大般若经云:“诸法性相,不可表示、不可分别、不可取著、不可造作,一切有情,设能如实了达诸法皆如幻化,应本已证无上菩提,然由有情于一切法,不可通达皆如幻化,故于诸趣生死轮回。”

  14、“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诸佛不妄语,妄语非真佛,佛陀彻始至终,从未对众生说过妄语,反而悲心彻骨循循诱导我们踏上解脱之道,共证菩提(梵语bodhi),住大涅槃,岂会妄语之有。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道道地地有实质之理,何以故?有佛念即无妄念,有妄念即无佛念,佛念与妄念不得同时存在;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当下自性清净,无有造业故,身口意三业清净,得无量功德,福报日增,诸佛赞叹;若无念佛,则妄念纷飞,若起邪念(三毒),当下岂不是造业闯祸了吗?这么闯祸(杀盗淫妄酒)之下,一切罪业(因果)何止河沙之多!

  如上所述,不难明白,念佛非但能得三业清净=,亦可避免动念缤纷因而造作诸业,广受一切残局之报。众生之妄想造业,多得穷劫广说不尽,堆积远胜须弥山,故曰: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大藏经云:“众生(梵语bahu—jana)之造业,若有体相,尽虚空不能容受。”

  15、修福报与修道,到底有何差别?

  修福报是圆满佛道部分之一,不能代表佛道的全体,因为修福报而不修智慧,始终无法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之外,固然能得人天之大富大贵,亦免不了受善恶之业所牵缠,控制得三界不得出,三业致使自己身不由己,随其摆布故。

  不修道就没话说,一旦要修行,福报是应该修,智慧(梵语jnana)亦不可或缺,何以故?有福无智成颠倒,有智无福成烦恼,是故,福智应双管齐下,相得益彰,不得偏失一边。

  尽管努力勤修福报,但不修智慧来破烦恼,净化业障,穷尽来生罪亦存在,因为福报不能灭罪,灭罪有灭罪之法,岂可不慎哉!

  六祖慧能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16、常常发现一些人,总喜欢发问一些与生死开悟不相干的问题,这辈人士这种行为,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

  若真有疑难,是该发问的,由问而得到如实真相,因而破迷启悟,这是好现象的,值得赞叹与嘉许。

  佛门有句名言: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这是勉励学佛行者,应勇于求知,达成破迷启悟,早证法身(梵语dharma—kaya)之德,但是的确有一些不法之人,喜欢问一些与佛法无关,与修行无关,与证成无生法忍无关种种问难,这些豆腐中挑骨头的人,只是玩弄手段,刺激他人,从中求得幸灾乐祸之心,此人与真理尚有一段距离故,内心执著意识坚固不拔,亦须浪迹无量劫冤枉之苦呢!

  大圣佛陀在世之时,亦有很多外道总是喜欢找佛陀的麻烦,种种故意问难,令佛陀难堪一般,佛陀不愧是佛陀,焉能受那些无知之辈所难倒呢?毕竟,佛陀之智慧已达世出世间圆满无碍,三二句的真理就把对方驳倒,使对方心服口服。

  若遇上无理取闹之辈,大圣佛陀也不想跟这辈之人结恶缘,当下沉默,安住不生不灭自性中,这是佛陀处断恶劣不法之人的态度。在佛经记载大圣佛陀有三不答,就是无意义之问题,有答无答皆与事实了无痛痒,毫无相干,佛就沉默不答,何谓三不答?分别如下:

  佛陀三不答:

  一、对修行丝毫无帮助不答。

  二、不趋向圣道不答。

  三、没有答案不答(无意义不答)。

  大圣佛陀之智慧已究竟圆满,对人生与宇宙洞澈无惑,怎么不回答呢?因为纵然答案给了你,你的智慧够狭窄,亦然不能懂得佛意,如此日夜保守这个问题,会因此磨灭光阴,无常一到,空废了这辈子的人身,岂不痛哉!佛陀该答覆的总是会慈悲为我辈答之熟,就酌量答覆之,这就是观机逗教之法。

  17、佛门中有“八解脱”的名词总是不明其义,请慈悲开示好吗?

  八解脱(梵语asatu vimoksah),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就是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系缚的禅定。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称解脱。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永远无从生起,所以称为解脱。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谓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庄严、珍宝之色、称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即可以证明其心性,已是解脱,所以称身作证,又他的观想,已是解脱,所以称身作证;又他的观想,已经完全圆满,能够安住于定之中了,所以称具足住。

  四、空无边处解脱。

  五、识无边处解脱。

  六、无所有处解脱。

  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五、六、七的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的修定者,各在其修定的时候,观想苦(梵语duhkha)、空(梵语sunya)、无常(梵语anitya)、无我(梵语anatman),使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称解脱。)

  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谓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会领受色声香味触之五尘,领受五尘,就会生出种种的妄想来,若有灭除受想的定功,则一切皆可灭除,所以称为灭尽定。

  18、学佛须三业清净是最终目标,但敝人身口二业尚可勉强不作恶,但意业犹然就范,请问应如何疏导,普令意业共登彼岸?

  三业(梵语trini—karmani),即身口意三业。意就是心,心是一切万法之源,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身口亦必由心所支配,离心则身口动用不得,心若解脱,身口亦必随之而解脱;心若不解脱,身口二业也随之而不得解脱。

  八大人觉经云:“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9、如何辨别佛经之真伪?请慈悲答覆!

  佛陀住世八十年,说法四十九年,演说三百余会,佛经浩瀚如海,合计大小乘圣典有八千四百六十卷之多,要辨别是否真经或伪经,实在不是很容易的事,除了发心探究经典的来源,以及教史教制教典多方面了解之外;佛教(梵语Buddha—sasana)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透过时空的演变,佛法的确会多少变质,参杂一些外道色彩,或卷入时代哲人思想,致使无上法宝不得不变样!

  大圣佛陀的教法,具体上,可分为前后五个阶段延传下来,何等为五?叙述如下:

  佛教延传五阶段:

  一、原始佛教。

  二、部派佛教。

  三、初期大乘佛教。

  四、中期大乘佛教。

  五、后期大乘佛教。

  原始佛教是佛陀于人间成等正觉后,弘宗演教,广度无量众生,有说有证,正法时期。

  部派佛教是佛陀灭度后约一百二十年左右,佛教的教法,因弟子领悟有别,因此,开始分裂演化,成为部派佛教。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大体上,是小乘(梵语hina—yana)兴盛而大乘(梵语maha—yana)隐没时期,前后维持五百年的佛法。

  初期大乘佛教是佛法由小乘开始进入大乘佛教的开端。

  中期大乘佛教是佛法进入中年时代的佛教,融合大小乘无碍,大力倡导般若性空,空有不二之时期。

  后期大乘佛教是佛法在印度逐渐落没的时代,密宗日益兴起,而密宗内部参杂许多波罗门教的思想与色彩极多,因此,佛教的本质就开始走下坡,再加上北部的回教南侵,法难甚剧,使佛教大伤元气,招架不住,内忧外患,佛教分崩离析,不久之后,佛教则消失于印度,佛法在印度发源,也在印度缘灭,后期大乘佛教是值得同情的佛教,值得过滤与净化的后期佛教。

  纵管佛法如何延传,正信佛弟子应勇于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能引导我们由黑暗进入光明,由痛苦进入清凉地,由迷入悟,由凡转圣。

  辨别佛经之真伪,具体上可分为三个根本法则,此法则即是三法印,何等为三?分别如下:

  三法印:

  一、诸行无常印。

  二、诸法无我印。

  三、涅槃寂静印。

  一、诸行无常(梵语anityah sarva—samskarah):是说明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毕竟诸法无常,缘起缘灭,无有定相。

  二、诸法无我(梵语niratmanah sarva—dharmah):是说明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空性故。

  三、涅槃寂静(梵语santam nirvanam):是说明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无杂无染,不生不灭,故涅槃是寂静的。

  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陀正法,有如世间印信,作为证明,故名法印。

  20、何谓“八敬法”?意义何在?

  八敬法(巴利语attha garu—dhamma),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众,尊重比丘的八件要事,一旦发心受过比丘尼戒,亦须加受八敬法,故后人称之为八敬法。何等为八?分别如下:

  一、百岁比丘尼应礼初夏比丘足。

  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三、比丘尼(梵语 bhiksuni)不得举比丘(梵语 bhiksu)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受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

  七、不同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故)。

  八、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约三种自恣(自由举罪)。

  21、学佛须要具备大知识和大学问吗?如果程度不够,可以走出家这一条路线?

  世间知识与学问可以促成修行的增上缘,但不是绝对的,不是非它不行的,知识与学问不是学佛的通途正道,知识与学问本质无佛法的内涵,纵得知识与学问大饱和,得到满天下的博士学位,这么多博士学位对证得菩提(梵语bodhi)有何相干呢?与证得涅槃(梵语nirvana)有何关系呢?丝毫都无帮助啊!

  假使知识与学问具有佛法实际本质,依此而进修,必得菩提道果,如鸟两翅,无障无碍,自在自得。

  出家(梵语pravrajya)这条路是菩提之路、是正觉之路、是涅槃之路,若能具足佛法知识与学问,加上精进佛道,这是最好不过了;倘若出家知识与学问不足,这也不是绝对不可走出家这门路,何以故?因为各人根机不同,顿渐利钝不同,善根深浅有别,何况开悟本性,通达诸法实相,非关文字,只要出家修行肯用功、精进、肯多听多闻多看,如此低声下气求法,何妨不证菩提!那怕证无生法忍不成!

  22、燃顶、燃臂、燃指,在学佛观点来看有必要吗?

  法法亦非法,非法亦是法,法非法如故,一切法皆是对治众生一切病,在因地不能没有法,没有法不能登彼岸;在果地上诸法可以不要,因为已登彼岸,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燃顶、燃臂、燃指,在凡夫(梵语prthag—jana)因地而言,极为须要,依此而增上缘,以达到破相等四法之功,这并不是提倡执著或标新立异,譬如人饿极需饮食,凡夫需要佛法,渡河需舟,黑暗需要光明,生死需要涅槃,烦恼极需菩提一般。

  修行不是用嘴巴说一说就了事了,理论谈一谈就得了,我佛弟子得到佛法真谛,必须履行修证,有理有事才能达彼究竟;燃顶、燃臂、燃指是对佛法力行的具体行动,佛弟子应具足如是正见,若他见即是邪见或外道,何等为四?叙述如下:

  燃顶燃臂燃指四义:

  一、破相义。

  二、警策义。

  三、发愿义。

  四、供养义。

  23、何谓“易行道”?何谓“难行道”?

  凡依三藏教典(梵语trini pitakani),在此娑婆国土精进行道,积累功德,断惑证真,以达修因得果者,皆属难行道所摄。凡依净土教门,勤修勇猛,以达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仗佛力与自力往生净土,于彼国中,蒙佛教化,因而共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终成正觉者,皆属易行道所摄。

  24、学佛者,欲深入三藏圣典,须要具备何种基础?

  经藏(梵语 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 vinaya—pitaka)、论藏(梵语abhidharma—pitaka),是名三藏。三藏教典皆为佛陀觉悟之法,欲深入三藏圣典,心地应存虔诚庆幸之心,存正直觉悟之心,而后须以殷勤之心渴求正法,恭敬之心亲近善知识,从中开导悟入佛之知见;同时,自己也必须踏实按部就班的研习三藏教典,除此之外,更须勤于实证戒定慧,理事不偏,日积月累,耳熏目染,善法即可日益增长,因缘成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三藏圣典可望深入矣!

  25、学佛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法门,因而一门深入?

  三藏教典浩瀚如海,义理堂奥,艰深无比,毕竟,法法皆是觉悟之法,学佛欲一门深入,首先应深入教理,通达佛陀解脱之道,生死流转如何!涅槃还灭如何!各宗各派应深入理解一番,而后,按个人习性根机,在契机契理之下,方可一门深入,直修无疑,如是渐断无明(梵语avidya),渐增法身(梵语dharma—kaya),勇往直前,一路涅槃门。

  26、学佛何谓专修与杂修?

  广大无边的佛法,都在令众生觉悟菩提,成就佛道,这是别无异议的。根机不够鲁钝而杂修,总是难修成就的,只要教理通达之后,如实专修,照样亦可得证涅槃之道,专修而不杂修易成道业,因为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何以故?一回生、 二回熟、三回巧,专精一向,别无异念,亦能产生触类旁通,如是巧妙亦能达成大小不二,广狭不二之妙;终了亦必成就无上佛道。

  有些根机顿利者,则能广学广修广证,从中亦然无障碍,这是另当别论的,何以而说呢?此辈学佛者,往昔皆已成就无量福德与智慧,所播放的菩提因种,今生是开花结果之际,故能承担大行大修大证,这不算是杂修,毕竟,诸法当下能相应故、解脱故、圆成故。

  27、学佛者如何透视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转贪嗔痴成戒定慧?

  是的,这种透视与修法,皆为中道不二法门,请仁者注意详听,今略以阐述中道法义,若依此行,与圣法相呼应,欲证道果,终有是处。

  烦恼(梵语klesa),烦恼是总称,是惑之别名、是漏之别名、亦是无明之别名。

  烦恼与菩提是对立法,因有烦恼才说菩提(梵语bodhi),菩提是对烦恼而言,若无烦恼,菩提不可得,菩提是有对象的,烦恼之境是菩提的对象,烦恼当下觉悟,烦恼即是菩提,菩提由烦恼而得,是故称为,烦恼即菩提,离烦恼无菩提,菩提由烦恼觉悟所得名的。

  维摩诘经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透悟生死空性无生,生死(梵语samsara)是涅槃(梵语nirvana),涅槃是由生死的觉悟而得,离生死之法涅槃始终不可得;凡夫看涅槃,涅槃是生死;圣人观生死,生死是涅槃,生死涅槃无自性空,如幻如化,假名施设故,终不可得。

  依佛法而言,戒是对治贪、定是对治嗔、慧是对治痴。戒律令三业清净,了知五蕴皆空,使心不生贪欲,则戒律成就;禅定对治嗔恚,当知禅定(梵语dhyana)与嗔恚(梵语pratigha)皆无自性,心地之火焰当下成红莲,则禅定成就;智慧对治愚痴,了知人生宇宙本缘起,诸法自性不可得,执著当下解脱,心地光明自显,则智慧成就。

  维摩诘经云:“佛为增上慢人,说淫怒嗔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28、禅宗的行者,若终生不悟,该怎么办?

  禅宗的行者是难能可贵的,发大愿心今生了办生死大业,为明心见性而精进菩提,所谓:断一分无明,增长一分法身,渐断渐增,如是而办道,终结为证得法身(梵语dharma—kaya)为宗。

  学禅的大德,若终生不开悟、不证悟,必随善恶之业所牵引,流浪六道,无特权可免;但由今生熏习禅定与智慧之故,纵得人身,亦有隔阴之迷,定坚慧强,正见若能提起,亦有机缘与佛法相会之际。

  杂阿含经云:“若人生世间,正见(梵语samyag—drsti)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梵语naraka)。”

  若定虚慧弱,正见忘失,无法提起之际,必然受无量劫之业因所摆布,沉沦而不得自觉。高僧大德云:“一暴百千劫,再回头来是几时?”

  29、出家修行,“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这两句话是祖师大德所说,其宗旨在于鼓励出家众,修行不得放逸,应把戒律持好,将佛法实际证悟,了脱生死,免得吃了那么多檀越(在家居士)之米粮,不但今生没有办好生死大业,致使来生又须偿还施主一切米粮之债物,因而投胎转,披毛戴角还!

  若今生的确不能了道,当然愧欠施主之债,随业受报,来生受报不完全今生之业种而已!还包括无量劫前之业因存在,究竟现起那一世之业因(梵语karma—hetu),就由业力来决定了,谁也奈何不了之事,这才是如实之说,不然还有谁敢出家修行呢!不出家不了道,不会披毛戴角还,一旦出家不了道,当下就来个披毛戴角还,那还得了,甘脆不出家,就不会披毛戴角还了,所以说,我们要实际了解祖师大德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出家(梵语pravrajya)修行要踏踏实实勤修正法,为开悟证果而迈进,方不会辜负祖师大德们一番悲切心怀。

  30、“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真的吗?

  佛(梵语buddha),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方面作解释。

  一者、学佛越久,理应与佛越近才对,那为什么会离佛越远呢?这里头就很多问题产生了,譬如:在修行的阶段,或许进进退退,懈怠成习,久而久之,甘脆放弃,或者高兴就学佛,不高兴就三宝殿一步也不登,道心不坚,与佛法距离甚远,不得证法身,这怎么不会离佛越远呢?

  二者、在进修过程,有种种考验,譬如家庭百般阻扰,当下即考倒;亲戚眷属朋友诽谤,这也被考倒,甚至不能正见佛法教义是什么,把佛菩萨当神来膜拜,欲求得名利,却求不得,因而退道心。

  还有很多佛弟子,不能正见因缘果报实况,遇到逆境或挫折,在不如意中,就开始错怪佛菩萨不慈悲不加被,甘脆不拜不学佛了,这因正见不足,所引发的退堕!如此一来,就难免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了。

  若能正见(梵语samyag—drsti)大圣佛陀如实教义,因教义入门,正见增上,绝无退堕可言,现今依圣典引叙修行者,应遵守四种正法而修证,不可偏依外道法乃至一切非法,正信佛弟子不可不慎!

  维摩诘经云:“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31、烦恼丛生,不知如何解危?

  烦恼(梵语klesa)烦恼由心境对立,因而感召苦受,六根对六尘(梵语sad visayah)生六识,六识是分别外境,由七识对分别之境产生执好执坏,于是引生种种烦恼,而且性质不一样,痛苦的差别自然不同,若欲断除(净化)烦恼,应由七识执著净化成平等性智,或以般若智慧透视七识执著当下无自性空,七识空性(梵语sunyata),不生执染,那么,前五、六识与后八识也就自然净化解脱,一切烦恼则不得由生。

  烦恼是自作自受的果报,既是自作,理应自解,自己知病本所在,对症下药,无不痊愈;若不自解,由他人解缚,终不得解。当知烦恼本不缚人,解从何生?无缚无解,烦恼从何而来?

  维摩诘经云:“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32、佛教对神秘感应的现象看法如何?

  具体而言,感应的性质有四种:一、显感显应。 二、显感冥应。三、冥感冥应。四、冥感显应。

  一般民俗的静坐也会产生感应的现象,各人的因缘不同,心境有异,所感的现象亦有别;社会上其它的宗教由于透过祷告、忏悔、诵念、作法、静坐,心神凝注,也会产生感应的灵验,各人的心念因缘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感应。

  外道神秘感应顶多有五种神通,他心、神足、天眼、天耳、宿命等通,外道得此五通尚未究竟,亦有生死轮回。佛教的神通有六种,一得永得,由证所得,因为修行断了一切烦恼,故诸漏皆尽,不受生死,名为漏尽通。外道乃至一般宗教,他们亦能修得禅定,得到五通,由于尚未断诸烦恼垢缠,禅定一失,随时五通皆会消失,非究竟之道,亦属轮回(梵语samsara)。

  社会上常见一些神秘道坛,产生若干感应,这些尚属冥感显应之类,由鬼或神从中加附人身,而颤抖说话或写些文字,大多是劝化世人,匡正人心,断恶行善;但有些是相当低级的魍魉魑魅,降乩、扶鸾、著书,颠倒各宗教的教义,大谈五教合一,三教合一,万教同源等邪说,严重者,假冒佛菩萨之名,自言是佛菩萨降乩,观音、弥陀、释迦、济公、关公、老中娘等等,这种黑暗不光明的降乩,真相不能大白,谁能明察秋毫到底是弥陀或济公呢?鬼神也相当会说谎话的,自编自导自演,毕竟,鬼神亦属六道轮回众生之一,善信大德被摆布得不知所以然,干脆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己无法正见真相大白,始终难以自觉,就如此迷信下去了。

  如此胡为作法,种种混淆视听,致使一些微有善心人士,往往易受其蒙蔽真相而受骗,当今社会多得不胜枚举,不可为喻。

  正信佛弟子,不可任意显现神通感应,不可为人占相吉凶,卜卦算命,改运说些无稽之因果,恐吓信众,抽签问佛,看手相看面孔,占相出生年月日,问前世说后世,博得信众的信赖,以为你有神通境界高深不可测,因而尊敬你,这些都是邪命(梵语mithya—jiva),不务正道,的确佛门中产生有这么多的病本,这一连串的事实都不是佛门拥有的产物,是佛弟子自己胡为乱搞,因此,大破如来正法,非佛弟子,乃佛门中之外道,罪业无量,诸佛会叫冤枉,天龙八部唾弃。

  大圣佛陀末法时代,有无量出家人,身穿袈裟,吃如来饭,却专门破坏如来正法,混入僧团,或各自一人,作一些非法之事,这些假冒出家人之辈,让一些无辜之善信大德,产生莫大误解,因而退堕,这些罪业缘起,因何人而起?何人受无辜之殃?岂可不慎!怎可不勇于忏悔,浪子回头,还给佛门一个清净世界!以下引录诸经作为见证:

  梵纲经菩萨戒经云:“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若有众生伪作沙门(梵语sramana),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梵语avadata—vasana),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大佛顶首楞严经云:“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著,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梵语bhiksu),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梵语bhiksuni)、或寝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迥,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大佛顶首楞严经云:“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其听法者愚迷,惑为菩萨,侄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梵语lobha),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世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奥,种智销灭。

  尔时天魔,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梵语naraka)、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是人愚迷,惑为菩萨,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人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33、学佛之行者,对“名利”的尺寸,应抱著何种态度?

  站在因位的学佛行者而言,对名利应尽心净化, 道心不坚,易受名利所诱惑,尽可能减少接触名利之钩,免得见境名利心又重蹈覆辙,而这段岁月里,应勤奋精进道业,与般若智慧相应,正觉名利空无自性,如幻而有,终不可得,日久功圆 ,则能对名利无所惑动,自修自成佛道。

  若站在果地的行者而言,名利对证成果位者来说,是不惑不动的,何以得知?因为行者自性解脱,了知名利本空,如幻不可得,当下心地不执著诸法之相,名利无法束缚解脱者,解脱者对名利亦不动,空相解脱故。

  34、做个正信佛教徒,要怎样履行才能使佛法久住不灭?

  身为佛教徒应该禀持十点基本法则,佛法就不会变质而衰灭,毕竟,众生(梵语bahu—jana)共业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应全面性的建设,除了宗教外,亦有社会、国家、世界等等的牵制,但也应挽救这一切之逆流,何等为十?今叙述如下:

  一、共同依戒(梵语sila)为师。

  二、僧俗伦次不可乱,七众之法共遵,不可颠倒违越如来法则。

  三、出家在家应广行正法,开阐菩提涅槃大法,邪法外道法,应严禁于佛寺川流。

  四、僧事僧断。

  五、僧宝应普遍提高素养、学问、人格、因果(梵语hetu—phala)、道德。

  六、僧团应团结一心,应以六和敬为正宗,不得划分界线,故步自封,自筑围墙。

  七、外道易渗透僧团,有形无形摧毁佛教,纂改佛教圣典。正信佛弟子,皆有责任与护法之责,经云:菩萨观众生苦而发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见圣教衰而发菩提心。

  八、政府处断宗教法,应禀持大公无私而立法,拥护正教,邪教应勇于严禁或解散,不得偏袒他教。

  九、佛教本体应整肃教史、教法、教制、教团,使其圆满上轨道。

  十、培养弘法僧宝,无尽推动*轮,让三宝(梵语tri—ratna)遍及朝野上下,乃至全世界皆可得闻如来菩提大法,因而能正觉佛法出现人间如实之本怀。

  35、菩萨行,度自己的子女,算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吗?

  菩萨(梵语bodhi—sattva),菩提萨睡之略称。菩萨广度众生,等视一切有情,是亲非亲,无分高下远近,男女老幼,富贵贫穷,菩萨平等皆度化,在菩萨心地已突破时空观念,更没有种族区别,甚至六道众生都一一度化之,所以,菩萨行者,度自己的子女,这是理所当然,不算自私自利的行为,何况父母、兄弟、姊妹、子女、眷属朋友等,在菩萨心地中,皆等视六道中之一分子,同时是未来佛,毕竟同具佛性故。

  梵网经菩萨戒云:“汝是未来佛,我是已成之佛。”

  36、有些畜牲人见之会生欢喜心,有些畜牲人见之生厌恶心,是何原因?

  畜牲(梵语tiryanc,巴利语tiracchana)。有些人我们看见会心生欢喜,也有些人一看见之后,会心生厌恶,这就是佛门所讲的缘分问题,业报问题;畜牲也一样,有些畜牲见之,内心生欢喜,有些畜牲见之,心生厌恶,这都是缘分问题,业报问题,这如何而说呢?诸位想想看:假使你与我都结下很深刻的善缘,你看到我,会心生欢喜,无有造作,相处愉快,不会疑神疑鬼,始终法喜。我看见你,心地会非常欢喜,相处自然,自始至终愉悦,何以如此呢?因为你我都互相结过好缘分,不论过去生或现生故。

  同样的理由,假使你看到我会生厌恶,不喜欢与我见面或相处,在一起总觉得不太对劲,有说不出的厌离心,心里还是不能信赖我,甚至疑神疑鬼,相处之间生不如死一般,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彼此没有结过好因缘(梵语hetu—pratyana)之故。

  或者我看见你,我内心也会生厌恶,对你的长相与行为,样样看不顺眼,嫌东又嫌西,你做起事来,我都不满意,但是你并没有如我所看所想的那么差劲,为何我看不惯呢?这一连串的毛病,就出在你我彼此没有结过善缘之故,不论过去无量世前或今生,毕竟,凡事皆有前因与后果的。

  人与人的见面或相处,甚至人看见一些畜牲,彼此的好坏,欢喜不欢喜,厌恶不厌恶,这都与缘分有直接的关系;结善缘得善报,结恶缘得恶报。

  另一方面而言,业报之形象,也会使人厌恶,譬如:我长得丑八怪,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令人心生不舒服,直想厌离,一点好感都没有,种种条件都不上道,在这种情况之下,你看见我的模样,当下不晕倒,也要说一声:拜托!天下那有这么丑陋的男人,难看得不得了,看久了会生病,搞不好被传染了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之为先!

  这个例子,就是由业报所带来的厌恶心,普天之下,六道众生皆生活在因缘果报中,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因缘而独居,因此,我们为何不彼此结美好因缘?将后的未来,不论今生或来生,所开花结果的,绝对是很纯真的、愉快的、美好的、善良的、和谐的、无事的、喜悦的!

  37、学佛须常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应具备何种条件,方可堪称善知识?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是理智的宗教,是令人踏上觉悟的另一端,不仅是信仰它,在求知上,义理的开导,或是修持的启发,都应通过理性的,一一导归正法,通达涅槃,这种种入门之道,须要有善知识的开示教导,众生何等根机,要依何等法药才能根治众生之病本,这生死大业相当之重要,抉择善知识就不得不谨慎而为了。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怎样才算是善知识呢?善知识的条件,不是因为他徒众多、寺院大、相貌庄严、或者知名度大、福报大、学问好就以为是善知识了,如实之善知识,应具足五点尊德,今引录成佛之道,何等为五?叙述如下:

  一、证德:指三学修证,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二、教德:深入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三、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由现证慧通达,或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说法。

  五、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为众说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如果成就这些功德,那就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善知识了。

  38、学佛要达到理事圆融方为究竟,可是事实上,事与理总是还有一段距离,学佛者该如何善待成就之?

  诸法本是不二法,理事是一体的,不是两回事,事即理,理即事,从中不得分开;从事透理,理何尝不是事;从理显事,事何尝不是理,诸法从本以来无变异,法尔如是。

  事与理表面看起来似乎两回事,其实,大圣佛陀慈悲,为令我辈正觉诸法实相,有时说事、有时说理、有时说理事不二,一切法本来就是如实不二的,为令方便觉悟实相(梵语dharmata),因而才说事与理,而后方说理事不二。

  我们不要怕理与事有距离,当下理事是一体的、同时的、肯定的、非二的、说事说理都是方便权巧之谈,比喻说:房子已盖好了,那么房子是理还是事,觉悟者当下不可言说,一落入言说与诸法实相违也。

  在觉悟者方便为人解说的话,说事、说理、说理事不二、二亦不可得,全部都对,说非事、非理、非理事,也都全对;在迷而不觉者,一开口即错误横飞,说事、说理、说理事,全部自性迷故,若说非事、非理、非理事,亦全迷诸法而言说。

  道理一定必先通达,因通达而后如实实践,因而实证诸法实相,一切则无有争矣!

  祖师大德云:“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彻悟禅师云:“全大火聚是清凉池,非离火聚别有凉池;全清凉池是大火聚,非离凉池别有火聚。”

  39、吾人欲得出家修行,但在年龄方面是否有限制?请慈悲开导!

  出家梵语(pravrajya),年龄方面而言,依佛陀教制是有限制的,最低应七岁以上方可出家,最高六十、七十亦可,但是身体一定要健康,心理要健全,思想要端庄,行住坐卧不须人扶持,身体能自在往来,亦能修习三宝事;六十岁以上有限制,仅能受沙弥戒或沙弥尼戒,不得受比丘或比丘尼戒,若强行受戒,一切皆得不如法,大有违佛之律法。

  萨婆多论云:“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设师僧强授,亦不得戒,惟听为沙弥(梵语Sramanera)。七岁以下亦不听度,若度受戒,二具恶作。”

  萨婆多论云:“若过七十能为所作,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皆不听出家,若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梵语pravrajya)。”

  40、天人福报大,亦有殊胜之身心,天人有十法是人间所没有的特点,今引叙长阿含经所载,何等为十?

  一、飞去无限数。

  二、飞来无限数。

  三、去无碍。

  四、来无碍。

  五、天身无有皮肤、骨体、筋脉、血肉。

  六、身无不净大小便利。

  七、身无疲极。

  八、天女不产。

  九、天目不眴。

  十、身随意色,好青则青、黄赤白随意而现。

  41、阿弥陀佛之接引身相,为何所见都是立相,而不见有坐相呢?

  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乃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也。三世诸佛说法,则有说法相;接引则有接引相,通常所见的确立相居多,坐相极少见得;诸佛证得法身(梵语dharma—kaya),故已得自在无碍,行住坐卧皆得解脱自得,正信佛弟子,不应以佛之何相接引而产生相执,接引相是应众生方便而有,若众生要佛以坐姿接引,佛则以坐姿接引,若欲立相接引,佛则以立相接引,诸佛度生无有定法故。

  42、修净土法门者,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虽达一心不乱,但福报不够,是否能达成往生之愿?

  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即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不动摇之谓。既能念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又分为事一心与理一心,理一心发愿往生绝对不是难事,因为已能断三毒而得法性;事一心虽未能断惑,但已能伏诸惑,命终之际,纵然是事一心不乱,也不会被周遭一切逆境所惑动,一心不乱即是正定,当下能坚强信心与愿力,勇猛佛号,往生必成,终无疑惑。

  所以说,命终之际,既得一心不乱,福报不够之业亦随而伏之,福报够不够已成其次问题,我佛门弟子应以信、愿、行三资粮,牢固不动摇,心如大地,往生净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千即千生。

  43、无量寿经所说,西方净土无恶人,而修净土宗是带业往生,还有恶习气,何以无恶人?

  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又作妙乐、安乐、安养、乐邦、为净土宗特别重视之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是修行最高学府,始终是正法时期,无有像法、末法时期,环境庄严,师资庄严,同参道友亦庄严,何以故?极乐世界是修行特佳之道场,十方诸佛共赞共宣之法门;到极乐世界不是观光为目的,不是游览走马看花而去的,往生西方净土者若以疑心,观光、游览、欣赏、走马看花而去,反而去不成;毕竟,西方净土的行者,一一皆发心修行而往生的,为证菩提为成佛道而往生。

  纵然带业往生,亦有恶习气,是绝对没错,一旦往生净土不是马上成了大菩萨,或成了佛,亦须不断勤修佛法,亲听弥陀演音,渐修渐证无生忍。这恶习气,只是存在内心而有,不会暴发杀盗淫妄于外在,故无恶人之有,既然有条件往生净土了,杀盗淫妄对往生净土的行者而言,是绝对不会构成的。从来于经典也没有看到极乐世界有监狱,有警察局、分驻所、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司法院、监察院,更没有便衣的秘密警察,何以如此呢?因为这一连串的警察局,最高法院是为一切恶徒所立的,若是大众奉公守法,监狱、司法院等等必须一一关门,一切法律是为制止恶人而立,若无恶人,一切的法律即成傀儡,当下就失效,没有作用了。

  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的人,都是大丈夫相、无女人相,大家容貌都很庄严、尊贵、道气翩翩,一股道人之气质,令人心生欢喜,见之亦随喜修行,从中淫念当下不生,杀意息灭,何况无冤无仇,杀盗淫从何起?

  极乐世界的人各个皆有神通(梵语rddhi),假使有人有意无意动邪念、或妄语、或行动怪异,净土诸人悉知悉见,怎敢邪念妄语缤纷呢?修行惭愧都来不及了,怎敢妄动胡为呢?

  极乐世界皆以黄金为地,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黎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黎、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整体的净土皆是无上珍宝所成,贪欲从何起?偷盗从何生?脚踏是黄金,睡处亦珍宝,空中、地上、水池楼阁全是无量宝物所严饰,这富有而尊贵的国土,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是福德与智慧溶铸庄严之道场,为欲令众生安住道心,有个相当殊胜之环境,让众生的烦恼减少到最低限度,因而好修行。

  物以稀为贵,婆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种种珍贵资源有限,故觉得人人争夺喜爱,毕竟,物稀人众,供不应求,导致求之不厌,贪之无穷,无形中即产生造业之念;极乐世界处处是黄金,处处是珠宝,求之不竭,用之不尽,天眼看之不完,恶念、贪欲、偷盗从何而起?极乐世界这么殊胜庄严,这一切福德与智德建设,是阿弥陀佛无量劫前发四十八大愿,透过累生累劫勤修,庄严(梵语vyuha)所成,真是功德无量!

  44、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就是法身充满虚空宇宙,又说六方有恒河沙诸佛那么多,弥陀法身已经塞满整个虚空法界,那么六方恒河沙数诸佛,坐在何处?岂非无容身之处吗?

  法身(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这位仁者问得相当好,也蛮有趣的,我们应该明白,法身是无形无相的,非青、黄、赤、白、黑、蓝、靛、紫等颜色所能形容的,非大小长宽圆所能比拟的,弥陀法身固然充塞虚空,六方诸佛亦是法界藏身,充塞虚空 ,照理而说,应该拥挤得非常火爆才对,反而为什么不会互相挤压叫苦呢?或者挤得满身大汗呢?这位仁者啊!这就是诸佛甚深境界,不愧是真功夫!我们不应该以凡夫之情见,臆断诸佛空性世界,若以凡情测量佛境界,始终堕入我见我执,我见我执是入佛知见的大障碍,凡夫若能空我见,空我执,即能逐渐入佛见,所以,在学佛的历程,应转凡夫知见入佛知见,这是转凡入圣的根本关键所在。

  梵网经云:“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

  法身与法身是相互无碍的,空(梵语sunya)与空亦无碍。譬如:一盏日光灯的光明照于暗室,暗室当下光亮起来,第二盏日光灯又打开,此日光灯之光明又照明在前日光灯之光明处,前日光灯之光明与后一盏日光灯之光明绝对不会相互排挤,你推我推的、你挤我挤的,当下光明与光明互不侵犯,互不排斥,反而相互包容。相互无碍、相互安住,二盏日光灯是如此,十盏、百盏、千盏、无量盏日光灯皆如是,日光灯这种美德实在值得赞叹,值得嘉许!诸佛法身与法身之间相互无碍,相互包容之美德,亦复如是。

  又如众流百川流入大海,大海不嫌一切川流,川流之水与大海之水不相排斥,反而相互包容,相互无碍,打成一片,大海之雅量,能纵容百川众流,而不增不减,始终是大海一片,容多容少自在!诸佛法身充塞虚空,未曾增多,亦未曾减少;又如虚空,挖一个洞,未曾减少一空间,虚空添塞一个空间,亦未曾增加一个空间,虚空终不增不减,虚空与虚空不相互阻碍,而能相互包容;无量诸佛之法身充满虚空,亦复如是!

  法身是解脱甚深之境,与般若性空正等相应,非凡情所能揣测得知,已超乎时度空间,非语言文字所能描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落入知见即成障道。

  法身之德,大之无外,小之无内,大能容小,小能容大,大不碍小,小不碍大,大小亦不可得,纵横三千大千世界,自在无碍,分身无量百千万亿化身于一刹那,如是穷劫欲赞叹法身之德,终无是处。

  45、极乐娑婆同是佛土,为何生到净土便不退转,生到娑婆此土便皆退转,这是什么道理?

  极乐国土正报庄严(诸佛菩萨圣人),依报庄严(环境富裕无欠缺),衣食住行丰富自得,行者不会造业,师资皆圣人,可教导行者开悟证果,色食与法食具足成就,造业无得造起,堕落亦不可得,可安心立命而进道,故永不退转。

  婆婆(梵语saha)此土正报不庄严(虽有凡有圣,生死无穷,贫富不均,无常穷变万化,造业者多,圣人难遇,正法难闻),依报不庄严(环境卑劣,所求难得,身处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杀盗淫妄炽盛,环境无常多变,身心无安)。众生随业生此国土,必受业力所报,众生欲扭转净化业报不是那么简单,业障一现前,则暴跳如雷,怒气冲天,难调难伏,诸佛欲救无能,自己平时修行的功力全泡汤!业障没现前还好好的,一旦业障逼临,过去能说能讲,大谈诸法空性、唯识学、般若学、天台、华严、禅宗,当下失效、失灵,口骂手舞脚踢,然后在佛前开始忏悔,如此一进一退周旋不休!进一步退三步,这就是婆婆国土众生修行状况,大体上进少退多,婆婆国土修成就亦有,其数不多,易受恶劣环境所牵化,愿力道心不坚,故不易成就,反而堕落者居多。

  华严经云:“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难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转(梵语avinivartaniya)。”

  总而言之,诸佛是不妄语者、不异语者、真语者、不诳语者,诸佛令众生导归净土是方便中的方便法门。婆婆国土是坎坷的、无常迁变的、多缺陷的、美中不足的、轮回的、不自在的、障碍多的、圣人难遇的、故易退转,因而堕落六道,沉沦三界。极乐国土正报与依报殊胜庄严,不忧欠色食与法食,不忧不欠,一切时一切处,皆可得安心无虑,佛是本师,菩萨是伴侣,正法是慧命,成佛是归宿,退转从何起?烦恼从何生?是故,极乐国土终无退转之有!其道理就在这里展现大放光芒!

  46、净土法门贵在念佛求生净土,如念阿弥陀佛,即弥陀来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念他方佛亦有他方佛来接引。假使念大悲咒或准提咒,此人命终时,谁来接引呢?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异方便之法门,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皆有无量世界,无量世界即有无量诸佛,任凭称念何方佛名,一心发愿欲生彼国,彼佛必将接引念佛者往生他国,这丝毫无差,合乎净土法门之要义。

  若毕生称念大悲咒或准提咒,谁来接引呢?这个问题问得妙极了,相当有意义,是我佛门弟子所关切的,请仁者谛听,当你发愿一生称念大悲咒或准提咒的时候,应该同时发愿,愿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或观音势至,在你临命终时慈悲接引,令你往生净土无障碍,如此必能蒙三圣接引往生;或发愿他方佛他方菩萨,来接引你到彼佛国土亦可,若无发愿求佛接引,接引条件不能成立,谁来接引呢?法无定法,应机则宜,只要佛所说之咒,咒是通于十方三世诸佛,平等无对待故。

  47、有病应吃药,而药方里有动物药方,若服此药方,是否犯杀生戒?

  若依彻底理念持戒,绝对不可行,所谓宁愿持戒而死,不以破戒而活,正如此意;若开方便缘,不是绝对不可以的,各人持戒的成绩因人而异,有些人有病无病之际,精进丝毫不犯;有些人有病无病之际,还是会自动开方便,这是不理想的 ,所谓:大戒不犯、小戒不断。持满分戒也是持戒,持六十分也是持戒,分数有高低故。

  假使因病在身,非动物药方不可,这就凭自己持戒的精神而定,虽然药方已构成间接杀业,为疗形枯,为求医病,为证菩提之下,自己可酌量而决定,在这种情况之下,法绝对无定法,纯在一心念之动机而已!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动物之药方,是绝对间接杀生的。

  48、受了戒而不持戒,未受戒而心里持戒,两者那一种有功德?

  受了戒不持戒是无法了生脱死的,想证成菩提(梵语bodhi),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戒是度生死 的宝筏,正当发心受戒的一念是最尊贵的,受戒 的确功德殊胜,能超生死,共趋涅槃(梵语nirvana),种下这戒因是难得出世之因,八识田中有戒因种子,尽未来际亦必然戒因现前,可继续受戒而修行,这是受戒的殊胜处,但受戒不持戒,这是严重破佛净戒,罪业深重必招果报的。

  未受戒而心里持戒,纵得果报,必属人天小果,但人天小果仅有漏生灭,福报一尽,又堕落贫穷之数,毕竟有为生灭之法,亦属不究竟。

  依佛法而言,受戒已入佛弟子因位,已种下圣因,这是重点所在,不持戒是个人堕落的果报,知见没有破,知道犯戒是不对的,果报受完,将后即不敢为,有惭傀心故;未受戒究竟还是未入佛弟子之因位,尚属凡夫位,没有种下圣因故,往往犯过失会原谅自己,宽恕自己,反正还没有受戒嘛!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堕落下去!同时破见与破戒之较量,破见比破戒严重。所以,前者功德殊胜,后者应须努力之。

  璎珞经云:“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璎珞经云:“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

  49、见道方修道,不见道又如何修起?

  道(梵语marga),见道就是正见佛法实相义,因为正见佛法实相,修行才不会误修,譬如有眼目,才不致走错方向;对事理的真相能正见了知 ,诸法缘起性空之道,内心无惑,对境不染,是非善恶,了义不了义,究竟不究竟,皆能明辨,见道者得失寸心知,不用别人规劝与启发,自心自知自解脱,这是见道方是修道者的步步境界。

  不见道如何修起呢?不见道就如同不明事理 ,事理不明焉能处断大事,必定过失节节生枝, 一切时一切处都会把人事物搞砸了,不但不能圆满事理,反而有造业堕落的危机;不见道就无法修道,硬性要修,也不知从何修起,纵然在修,越修越远,成了天魔外道,自己亦然不能自觉,还自乐洋洋,心生我慢贡高,如大梵天王,天魔上帝皆然,甚至修到四禅八定后,自认为人是他所创造的,天地万物是他独创的,毕竟无明所致,这种种无明我慢与责高之心,乃至颠倒实相义理,生心染尘,皆是不见道而修,所带来的一连串自误误人之道,岂可不知!岂可不慎!

  50、学佛者可参究他教之书否?

  佛法已深入人生宇宙实相,已得正见诸法真谛,得不退转之后,才参究他教之书,无妨,不但无妨,反而更应深入理会他教之教义,不然如何破邪显正呢?怎能知道他教讲些什么道理呢?既不知他教之教义,焉能摧邪树立正法!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 buddha)曾经未正觉人生宇宙前,就已经对外道思想摸索得一清二楚,对外道学术精确明了,所以,大圣佛陀开悟证果后,就能破邪显正。

  初发心或刚入道的佛弟子,暂时不要参究他教之书,因为自己对人生宇宙真谛一概不通,马上参研他教教典,往往会先入为主所束缚,从此障碍真理,如入迷魂阵,稠林密网所覆盖,增长我慢无明,欲得证悟菩提,终无是处。

  51、诵经时,敲木渔与大磬,是何意义?请慈悲开示!

  木鱼与大磬都是佛门修行之法器,不论自修或共修,在佛门中往往皆用得著,在佛陀时代并没有这些法器,然而这些法器是如何而有呢?是从后代祖师大德所创制的,木鱼的作用与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在诵经时打拍子,念一字敲一下,如是念念敲敲乃建立在和谐,统一的作用,因为修行的大众有数百人、数千人之多,没有固定的节拍,易于混乱的结局,所以必须有木鱼的法器以助阵,因而产生大众修行的和谐与默契。早晚课诵修行时用得上,或种种法会中皆用得著。

  大磬是特殊的敲打,譬如诵经时,遇有段落变换之际,必须敲打大磬,令大众明了变换,或遇佛号特殊处,也应敲打大磬,令大众师知觉改换段落,或者合掌放掌,亦有敲大磬令大众师得知之作用。

  总而言之,木鱼与大磬是修行的法器,是助长大众共修之增上缘,我佛门弟子对法器应该爱护它,护持法器是理所当然,但千万不可迷信,对法器产生无知的崇拜与迷信,现今的佛教界,的确或多或少有如此现象产生,正信佛弟子,理应切记法器之作用与宗旨才对。

  52、佛教徒念佛须兼忏悔吗?或者不必忏悔而专心念佛即可?

  普贤十大愿王云:“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勤修净土法门者,称念佛号达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是往生净土之通途,普贤菩萨就殷勤奉劝我们,应多礼敬诸佛,多称赞如来,甚至多忏悔业障,直至普皆迥向,这是修净土行所该学的课门,通常佛门弟子只知念佛求生净土,而不知一切行门皆应如实勤修,因此狭隘于念佛法门而已!把佛陀圣教弃之不顾不学,堂堂的法门却置之虚空,断丧自己修学佛法的机缘!

  在婆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不勤修普贤十大愿王之教法,仅学念佛一法,其余诸法弃而不顾,实在不智之举,固然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是绝对没错,假使你活到八十岁不死呢?难道非念佛等死不可吗?所以念佛者理应多学正法,何以如此而说呢?因为往生到西方净土的话,阿弥陀佛还是教导往生者要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常随佛学,乃至听闻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六度、般若学等等,今生不学,到西方净土还是要学。

  佛教徒除念佛之外,必须兼忏悔,这是理所当然之事,忏悔可得消业障,净化身心,能增长菩提道心,心地光明,忏悔可尘垢剥落,善法萌芽,自性庄严,若与念佛互相配合,即可相得益彰之功。

  53、般若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然则盲聋喑哑之人,念佛岂不是较容易达成?

  心经所言:无眼耳鼻舌身意,是指六根无自性空之意思,若能当下证悟六根空性,即能转凡入圣 ,不受生死轮迥之苦,并不是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鼻子、没有舌头、没有身体、没有意念 ,如果修行离开六根,就无从修起,无从证悟,何以故?离六根不可得,离六根空性亦不可得,六根即是空,空(梵语sunya)即是六根,佛法在如此正见中得以证道,非离六根别有空可修可证。

  然而盲聋喑哑之人,当下是业障深重,眼耳鼻舌身意有毛病故,与般若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是绝对不同的立场与意义,般若心经是修行解脱之圣法,盲聋喑哑者是业障深重者,不可误导大意,立场天壤之别。

  盲聋喑哑之辈,无法念佛,无法听法,无法看佛经,一切皆业障所障覆,不能与正常人一般的念佛、听法、看经,如果他能了解佛法大意,能提起意念而专注用心念佛,亦可达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我们要知道,正常人会有妄想,盲聋者亦有妄想,亦有敏锐思考之能力,虽然眼耳鼻不能作用,但心意识亦然很活跃著,是否能比正常人在念佛中,较易成就,或达一心不乱,这就不一定了。

  54、净土宗属于大乘教,抑属小乘教?

  净土宗是属大乘佛教,由经文所显示,广修净土法门者,不但自利还须利他,自度亦须度人,不得自度而逃之夭夭,应兴起大悲心,广说佛法,令大地一切众生勤修正法,是故净土宗属大乘教。

  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乃至观音势至等三圣,文殊菩萨(梵语Manjusri)、普贤菩萨、龙树菩萨,都是净土宗的佛菩萨,乃至十方三世诸佛,一切大菩萨无不宣扬净土宗之法门,诸佛菩萨是大乘法的推动者,更是大乘佛法实证的见证圣人。

  55、别人出家因缘成熟,从中鼓励劝导,成全他人剃度心愿,有无功德?他人欲出家,而劝阻他人发心出家,令其心愿不成,有无罪过?

  出家,梵语(pravrajya),别人因缘成熟,欲出家修行,这是庄严甚庄严之圣业,走出世解脱轮回之神圣使命,是自度度人的丰功伟业,是值得鼓励的,让他人剃度心愿达成,其功德不可思议,非语言所能为喻,现在略举经典作证,分别如下:

  璎珞经云:“法师(梵语dharma—bhanaka)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

  出家功德经云:“有人杀三千世界众生,有人救之得脱;有人挑三千世界众生眼,有人救之得瘥;其出家福,多彼救治。”

  他人因缘成熟,欲发心出家修行,有人从中劝阻他人出家,令其出家心愿不得成就,这罪过是很严重的,何以故?因为当下断了别人修道之因缘,假使今生出家修行可证得果位,由于你从中阻碍苦劝,结果出家不成,导致无法证成菩提,这种神圣大业之因果你负得起吗?证成菩提之后,他能广度无量众生,从中被你劝阻无法度无量众生,这种广度无量众生之因果,你能负得起吗?不但负不起,纵然你分身百千万亿的身体,在地板上磕头忏侮,血流满地,历经百千万劫,也无法忏悔劝阻他人出家之无量罪业以得清净,命终堕入阿鼻地狱,受百千劫极苦之报,如此劝阻出家修行的果报,穷劫广说不尽,正信佛弟子不得不谨慎,非佛弟子更应警惕自己,不得违犯,今引录经典供养诸君,分别如下:

  本缘经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

  僧祇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六千六百六十岁三途之苦。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曏之间,当期道果,何况割爱舍亲,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

  出家功德经云:“尔时阿难叉手白佛言:世尊,若当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需,得几所福?若复有人毁破他人出家因缘,受何罪报?惟愿世尊具尽告示。佛告阿难:汝若具满于百岁中,问我此事,我以无尽智慧,除饮食时,满百岁中广为汝说此人功德(梵语guna),犹不能尽,是人恒生天上人中,常为国王,受天人乐。”

  若有于此妙法中,使人出家,若复营佐出家因缘,于生死中,常受快乐,我满百岁,说其福德,不可穷尽。是故阿难:汝满百岁,尽寿问我,我至涅槃,说此功德,亦不能尽。佛告阿难: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藏,坏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设有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梵语naraka)中,常盲无目,受极苦处,若作畜牲,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恶中,久乃得脱,若生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问是义,我于百岁,以无尽智说是罪报,亦不能尽。

  于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终不记此人当有得脱时,所以者何?皆由毁出家故,或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缘故,受无量罪,由障出家故。”

  出家功德经云:“出家(梵语pravrajya)应见一切法聚,善法住处,应诸佛清净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缘故,所生常盲,不能睹见佛法身。以因出家应具沙门形貌,及与持戒清净福田,种佛道因,破出家故,于善法中断一切望,由是罪缘,生生常盲,由毁出家故。”

  出家应善观察一切身心皆苦(梵语duhkha)、无常(梵语anitya)、无我(梵语anatman)、不净,破他出家,为作留难,则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见四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巴利语ariya—magga),趋涅槃城,是罪缘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见空无相无作,清净善法,向涅槃城。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应当成就如是善法,不应破坏善法因缘,获如是罪。谁毁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门正见因者,终不得见涅槃城。所生常盲。”

  出家功德经云:“佛告阿难:譬如四天下四大部洲,充满阿罗汉(梵语arhan),若稻麻丛林。若见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阿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华香、璎珞、旛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偶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远胜其一。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需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谛观在家多过失,造诸恶业无有边。营生贪求无有足,犹如大海难可满。”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若善男子(梵语kula—putra),善女人(梵语kula—duhitri),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常生善处,受胜妙乐,遇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永不退转,得值诸佛,授菩提记。”

  56、出家修行,若同胞姊妹出家,妹先现尼相,而姊后落发,是否以妹为师兄,姊为师弟,或者不以年龄分长幼?

  出家后称师兄,师兄是应方便称谓,随中国民情而称呼的,可牵强称呼。戒律中称比丘(梵语bhiksu)为比丘僧、大德、尊者等名称;比丘尼(梵语bhiksuni)则称大姊、或比丘尼僧而称呼之。

  同胞姊妹出家修行,妹先现尼相而称师兄,而姊后现尼相,亦应称呼师兄,为佛门出家众不以师弟、师姊、师妹而称谓,一律以师兄称呼,意谓平等之义,避免情感讥嫌故。

  依戒律法则而言,先受戒者为先,后受戒为后,不分老少长幼,不分种族贵姓与贱族,一律平等如戒(梵语sila)而行,不得乖尊卑次第,乱了如来戒法。

  梵网经云:“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梵语bhiksu)、比丘尼(梵语bhiksuni)、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57、学佛以灭妄归真为宗旨,但佛书常见有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之语,请慈悲释疑?

  佛法为中下根机之人,广说断烦恼而证菩提(梵语bodhi),断生死而证涅槃,断妄证真,这丝毫无差,如此修证皆落入次第,不得圆融教法,乃为二乘人所修证之法;大乘(梵语maha— yana)上根机之人,不说先断后证,而说中道实相义,不二法门,不落阶级,而入佛知见。

  妄当下正觉,妄即是真,真若迷,真即是妄;真由妄之正觉而得,离妄而真不可得故,真若迷,真即是妄,有人会问:真是真,何以真会变迷呢?这是站在凡夫因位而言,譬如大家都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虽有佛性,但尚未见佛性,迷了本性,因迷故,所以称真若迷,真即是妄,当妄若正觉,妄即是真,真与妄之间,正处于直接相互微妙关系,是故,离妄无真,离真无妄,妄即是真,真即是妄,迷悟染净有别。

  六祖坛经云:“烦恼(梵语klesa)即是菩提(梵语dodhi),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维摩诘经云:“法无有比,无对待故。”

  58、无始劫前为何有无量众生?无始劫前为何有无量佛?

  大圣佛陀正觉人生宇宙实相后,广为众生说法,从不说人之由来与人之寿终后有始有终,人之生命是无始劫前即有,不是由无而有,由有而无,佛陀正觉诸法无生,无对待故,人命之由来,更非佛所造,非余人所造,无始即有,佛陀觉悟诸法实相,从不说第一因,这是大圣佛陀所正觉,了知众生无量劫前即有无量无边,诸佛亦无量无边,其数之多,不可称不可计,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之。

  59、佛教有句名言:“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佛心内之众生”既然是在心中,佛之智慧神通等等,为何众生不得受用?众生起惑造业,岂不是佛之起惑造业?既是起惑,为何称之真穷惑尽?

  佛陀说法,有时因中说果,有时果中说因,无有定法可说,诸法本无法,为应众生机宜,故设种种法,法法亦非法,非法亦是法,法非法如故。

  佛是众生心内之佛,这是告诉我们人人各具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不可佛外求佛,肯定自性是佛,离性无佛,奈何众生不明佛意,毕生猛追外佛,佛焉能外求可得,岂非舍本逐末!这不是意味诸佛是你,你是诸佛的意思,若颠倒说诸佛叫冤枉!

  除了肯定自性是佛之外,佛亦鼓励我们勤修自性是佛的法门,当下心观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梵语asity—anuvyanjanaai),具足六度万行,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十八佛不共法,自心作佛,如此作观成就,即可入甚深三昧(梵语samadhi),登菩提门。

  众生是佛心内之众生,佛正觉众生皆有佛性,在佛之心目中,一切众生之类,佛恒以度之,平等对待,誓愿无尽故。众生一向为成佛道,诸佛恒以度生,两者终无变异。

  这位仁者会错佛陀本意,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当下不是马上是佛,这是佛要众生肯定自心是佛之意,若众生是佛,为何佛还会起惑造业,可见众生亦是众生,佛亦是佛,众生非佛,佛非众生,因位有别,故众生不得受用佛之智慧神通等。

  若正觉佛之本意,修行即可入道,就不会走冤枉路,因而误入歧途,穷劫周旋不出苦轮。修行依此正见而进道,何妨不能真穷惑尽!

  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梵语asity—anuvyanj—anaai)。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60、诸佛六通具足,对过去未来无量劫之事,了如指掌,当能预知,既能预知未来无量劫之事,岂不是未来之事已属定业?那作善作恶又如何能转业?

  决定业(梵语viniscita—karman),受异熟果决定,及受异熟果之时分决定之业,略称定业。何谓异熟果(梵语vipaka—phala)?谓众生以现世恶业招来世三恶之苦,以现在善业招来世人天之乐果;以其异世而成熟,故称异熟果。定业是指某时某处所展现的果报,是有时度空间之限量,故如何坚固定业,亦属不定业,毕竟定业亦有时间性的期限,期限一过,定业亦是不定业了,依诸佛智慧透过诸法实相,不管定业不定业皆属空性之法,是非、善恶、因果(梵语hetu—phala)、业报、色法心法、有为无为、六度、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佛道等等皆为空性之法,无有定法可得,皆如幻如化故!

  正因为诸佛正观诸法实相,空无自性故,则能了知过去未来无量劫之事,因而无障无碍。诸佛具足十力,其中就谈到,佛能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诸佛具足十八不共法之功德,唯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其中就有智慧(梵语jnana)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61、时常在佛门中听说有十八层地狱,何谓“十八层地狱”?

  地狱(梵语naraka)十八泥犁经中,列有十八个地狱,何等为十八呢?就是光就居、居虚倅略、桑居都、楼、房卒、草乌卑次、都卢难旦、不卢半呼、乌竟都、泥卢都、乌略、乌满、乌藉、乌 呼、须健居、末都干直呼、区通途、陈莫。这些都是梵音,全部是一些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的种种罪刑。

  十八地狱是以受罪时间的长短,与罪行等级轻重而排列,若随最短时间的光就居地狱之寿命而言,其一日等于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经一万岁,也就是人间一百三十五亿年,才命终出狱,逐次往后推,每一地狱各各比前一地狱,增苦二十倍,增寿一倍,到了十八地狱时,简直苦得无法形容,并也无法计算出狱的日期了。

  正信佛弟子,了知地狱情景怎可忽忽度日,修行如冲天之志,精进不懈,不达菩提之岸,终无罢休!

  印光大师云:“修行者,常思地狱苦,专注一心,勇猛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往生可期。”

  62、因解起行,行起解绝,其“行起解绝”句义如何?

  谈修行,应从教理深入,正觉诸法实义,而后实践教理,称之因解起行。正当修行之际,行门里有解门,解门中有行门,当下是中道实义,倒不必行门中另起解意:何以故?因解有行,行由解有,非离解另有行可得,亦非离行另有解可得, 一即二、二即一,一与二不一不二故。

  63、佛菩萨乃至历代高僧大德火化之后,皆有无数的舍利,“舍利”如何而有?

  舍利(梵语sarira),巴利语(sarira)。即死尸、遗骨之意。又作实利、设利罗、室利罗。意译体、身、身骨、遗身。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舍利可分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又可分为发舍利、血舍利、肉舍利、骨舍利。

  金光明经云:“舍利者(梵语sarira),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梵语punya—ksetra)。”

  安置佛舍利之宝塔,称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之法会,称为舍利会。

  般若经云:“佛身及设利罗,皆由如是甚深波罗蜜多所熏修故,乃为一切世间天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64、佛教有所谓的“四食”,其意义如何?

  四食(梵语catvara aharah),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触、思、识等四种食物。

  (一)段食(梵语kavadimkarahara),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瞰,以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细二种;前者如普通食物 中的饭、面、鱼、肉等,后者如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

  (二)触食(梵语sparsakarahara),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例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

  (三)思食(梵语manah—samcetanakarahara),又作意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如人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

  (四)识食(梵语vijnanakarahara),有漏识由段、 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65、大忏悔文有八十八佛,请问有其渊源否?

  乃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之合称。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三十五佛出自大宝积经卷九十八优婆夷会。在丛林中,晚课所诵之大忏悔文,亦简称为八十八佛,乃取其文中所称念之八十八佛名号而言。

  66、“一尘不染”做何解释?

  尘(梵语artha),新译作境,境界。指六根感觉而缘虑之对象、对境。佛教称色、声、香、味、 触、法六者为六根之尘,而眼、耳、鼻、舌、身 、意为六根,六根对六尘(梵语sad visayah)而生六识,若根尘相对六识清净无垢,称为一尘不染。后世援用此一佛家语,转以形容东西之洁净,行为境地之清净,为官之清廉等。

  67、佛门中常听到“一境四心”,不知是何定义,请慈悲释疑?

  一境四心又作一水四见。譬如一水,本无有异,兹因天、人、饿鬼、畜牲果报不同,故于一水而见有四相分别之异。何等为四?叙述如下:

  一、天见是宝严地,谓诸天福德殊胜,其所见水,悉成溜璃众宝庄严之地。

  二、人见是水,谓世间之人所见之水,清浊虽异,而皆是水。

  三、饿鬼见是脓血,谓由宿世悭贪,罪障深重,堕饿鬼中,长劫不闻浆水之名,既因饥渴所逼,望见河水,意欲饮之,连趋岸傍,皆是脓血。

  四、鱼见是住处,住处即窟宅。谓鱼以水而为住处,潜跃游泳,不见水相。

  68、请开示“世尊八相成道”之真相!

  就是八种仪相,又作释迦八相、八相成道、如来八相、八相示现、八相作佛等等不同称谓。乃佛陀一生之化仪,从降生至涅槃(梵语nirvana)的历程,分为八个重点,分为八种相,自古有此说,至后世,通常系指如下之八相成道:

  一、降兜率相:谓菩萨(梵语bodhisattva)从兜率天将降神时,观此阎浮提内迦毗罗国,最为处中,往古诸佛出兴,皆生于此,尔时菩萨即现五瑞,现此瑞已,于是下生,故称降兜率相,何等为五?分别如下:

  菩萨现五瑞:

  (一)、放大光明。

  (二)、大地震动。

  (三)、诸魔宫殿隐蔽不现。

  (四)、日月星辰无复光明。

  (五)、天龙等众悉皆惊怖。

  二、托胎相:谓菩萨将托胎时,观净饭王性行仁贤,摩耶夫人前五百世曾为菩萨母,应往彼托胎。大机之人,见乘栴檀楼阁;小机之人见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诸天作诸伎乐,从右胁入,身映于外,如处琉璃,故称托胎相。

  三、降生相:谓四月八日初生时,摩耶夫人在岚毗尼园,手攀无忧树枝,菩萨渐渐从右胁出,于是树下生七茎莲花,大如车轮,菩萨处于花上,周行七步,举右手而言:“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尔时难陀、跋难陀龙王于空中降温、凉二水,灌太子身,时其身呈黄金色,具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故称降生相。

  四、出家相:谓太子年至十九时,出游四门,见老病死之相,厌世无常(梵语anitya),心思出家(梵语pravrajya),至父王处禀白,愿听出家,父王不许,于二月七日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宫乃至净居天宫。诸天见已,到太子所,头面礼足白言:“无量劫来所修行愿,今者正见成熟之时。”太子遂于后夜乘马至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剃除须, 发,故称出家相。

  五、降魔相:谓菩萨于菩提树下将成道时,大地震动,放大光明,隐蔽魔宫,当时魔王波旬,即令三女乱其净行。菩萨以神力,变其魔女皆成老母,魔王大怒,部众,上震天雷,雨热铁丸,刀轮器杖,交横空中,挽弓放箭,箭停空中,变成莲花,不能加害,群魔忧戚,悉皆迸散,故称降魔相。

  六、成道相:谓菩萨降伏魔已,放大光明,随即入定,悉知过去所造善恶,死此生彼之事。于腊月八日明星出时,豁然大悟,得无上道 ,成最正觉,故称成道相。

  七、说法相:谓菩萨成道已,便欲说法度诸众生,即自思惟:“诸众生等,不能信受甚深法义,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时梵天前白佛言:“今者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照,润益成立,今正得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入于涅槃,而不说法?”是时如来受梵天王请已,即往鹿野苑中,先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轮,及说大小乘种种教法,故称说法相。

  八、涅槃相:涅槃(梵语nirvana)谓如来度化世间四十九年,将入涅槃,二月十五日,于拘户那城婆罗双树间,卧七宝床,其林忽然变白,犹如白鹤。尔时佛陀受纯陀长者最后供已,与文殊师利等言:“诸善男子(梵语kula—putra),自修其心,慎莫放逸。”遂于中夜进入涅槃,时为纪元前三八三年。如来涅槃后,诸天人等以千端缠里其佛陀之身,七宝为棺,盛满香油,积诸香木,以火焚之,收取舍利,分为八分,起塔供养,故称涅槃相。

  这八相成道为小乘(梵语hinayana)所有,另据大乘起信论等载,则无“降魔”,而加“住胎”一相,称为大乘八相。上述乃北传佛教所主说之八相成道;南传佛教则主说四大事,如佛传碑像中所刻画之降诞、成道、初转*轮、入涅槃等四相,称为四大事。又成此四大事之地,称为四大圣地。

  69、当人类死亡之后。如何知道他往生何道?去处如何?请慈悲开示!

  人死亡之后,投生何处,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死亡时的相状,是可以验知其人将来投生之处的,在瑜伽论立死相有六验,由六验即可明白亡者投生何处,何等为六?分别如下:

  一、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

  二、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

  三、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梵语preta)中。

  四、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梵语tiryagyoni)中。

  五、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梵语naraka)。

  六、若罗汉圣人要入涅槃(梵语nirvana),或心或顶,数日皆温。

  70、佛经云:“摧伏四魔”何谓四魔?

  四魔(梵语catvaro marah),指夺取人之身命及慧命之四种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等称为四魔,这四魔是修道者的大障碍,若能摧伏四魔,当下解脱自在,法身自然彰显,不受轮回所束缚,出三界、脱六道,今解释如下:

  一、烦恼魔(梵语klesa—mara):指贪嗔痴习气能恼害身心。

  二、五阴魔(梵语skandha—mara):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

  三、死魔(梵语mrtyu—mara):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

  四、天魔(梵语deva—putra—mara):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即是。

  71、为何极乐世界全是正法期?

  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教主阿弥陀佛,现在亦然于彼国土为弟子广宣正法,令诸有情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共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成就佛道。若阿弥陀佛于彼国土缘尽,则转他方国土又行度生,此时,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又递补佛位,为诸众生宣扬正法;若观世音菩萨于彼国土又缘尽,同转他方诸佛国土教化众生;此时,大势至菩萨亦递补佛位,大转*轮,广度有情,令发菩提道心,共证菩提(梵语bodhi),若大势至菩萨与彼国土缘尽,则转他方诸佛国土教化群生;此时,极乐世界诸菩萨众亦渐证菩提,次第递补佛位,为诸众生宣扬正法,终无停息,是故,极乐国土始终是正法时期。

  愿我辈学佛弟子,应发心随喜,早证彼岸,亲听法音,共证菩提。

  72、在家佛弟子,是否可在家里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可以,佛弟子有两大类,一则出家佛门弟子,二则在家佛门弟子。在家佛门弟子欲修行,于家里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地藏本愿经是一部孝道之经,同时倡导因果之经,更是具足道德之经,是一部相当好的经典,在家佛弟子可以尽管放心而诵读受持。

  最近有一些不肖弘法者,根本对佛经半知半解,甚至对地藏菩萨本愿经一窍不通,竟然说在家人不可在家里诵地藏经,若诵地藏经会有许多鬼魅来纠缠,集合于家里的前前后后,使家庭不得安宁,致使凶多吉少等等恐吓之言,如此一来,使得没有深入佛法的在家弟子,受此毒辣思想威胁,因而蒙蔽圣典之真相,致使不敢在家里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这实在是佛弟子的不幸!若论弘法者的过失,罪非浅矣,不但要负起一连串的因果之外,还须负起被他毒化思想的无辜佛弟子之因果;这辈受害者,一一堕入邪见之网,如是而不得自觉,如此邪见的思想,以讹传讹,因盲引盲,这种破佛知见之弘法者,佛菩萨欲救不能,将来的果报当堕无间地狱,尘劫终不得出,何以故?

  大藏经云:“离经一字,皆同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若不下三途,莫谤正*轮。”

  73、十方诸佛皆有三十二相,何谓“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梵语dvatrimsan—mana—purusa—laksanani)。指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等等,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分别叙述如下:

  一、足下安平立相(梵语su—pratisthita—pada) ,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

  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

  三、长指相(梵语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受乐归依之德。

  四、足根广平相(梵语ayata—pada—parsni)又作足根圆满相、足根长相、脚根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 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

  五、手足指缦网相(梵语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鳗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生。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六、手足极柔软相(梵语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德,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七、足趺高满相(梵语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

  八、伊泥延相(梵语aineya—jangha),又作如鹿王相、鹿王相、两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日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九、正立手摩膝相(梵语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十、阴藏相(梵语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十一、身广长等相(梵语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具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十二、毛上向相(梵语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语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十四、金色相(梵语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

  十六、细薄皮相(梵语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

  十七、七处隆满相(梵语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相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与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语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德。

  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语simha—purvardha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

  二十、大直身相(梵语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二十一、肩圆好相(梵语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二十二、四十齿相(梵语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二十三、齿齐相(梵语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 ,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二十四、牙白相(梵语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两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二十五、狮子颊相(梵语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

  二十六、味中得上味相(梵语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二十七、大舌相(梵语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长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授记。

  二十八、梵声相(梵语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之清净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话、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二十九、真青眼相(梵语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三十、牛眼睫相(梵语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

  三十一、顶髻相(梵语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

  三十二、白毛相(梵语urna—kesa),又作自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

  74、为何进厕所要三弹指?

  依据戒律所言,三弹指即是敲三下门的意思,具体上有两种原因,何等为二?一者欲试探厕所是否有人,若有人理应回声,是故应三弹指。二者若厕所有啖屎鬼魅,应速急避开,是故应三弹指。若佛弟子入厕照理就该如法奉行,若非佛弟子,也应该入厕敲三下门。

  75、盗窃常住物其果报如何?

  若物属他、他所守护、前人不与、举离本处、即成盗罪。佛制盗戒,盗五钱以上犯重罪,失戒体,不通纤悔,四钱以下犯中罪,二钱一钱犯下罪。忏悔者忏除犯戒之罪,而性罪不灭,须加利偿还;苦不还者,后生转重,绝对无法逃避债物的。

  所谓常住(梵语nitya—sthita),略称常,为无常之对称。即佛法僧三宝常住之地曰常住。此常住地上,属十方三世常住三宝所共有之物,即曰常住物。如寺院之房屋、田地等不动产,法器、炊具、交通工具等动产皆是也。限于当处,不得出外,但得受用,不得分卖,故曰常住物。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梵语naraka)。

  方等经华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

  大律云:“若盗佛塔物及寺中供具,即犯重罪。”

  佛经云:“有一沙弥(梵语sramanera)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僧饼数番;一沙弥盗众僧石蜜少分,便堕地狱。”

  犯戒要件:

  一、是有主物。

  二、有主物想。

  三、起盗心。

  四、用盗法。

  五、值五钱。

  六、举离本处。

  76、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服也不可模仿在家人的衣服,理由何在?

  佛陀制定出家人的衣服,不能与在家(白衣)人的制服一样,其理由有两点:一、表征出家修行之形象,乃以出世解脱为宗旨,为利益众生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为方便,故号称方外客或沙门(梵语sramana),或修道行者。二、表征僧俗之身份有别,才不至于混杂立场,带来模棱两可。

  当今之佛教界有许多道场鼓励在家人的衣服,一一模仿出家人的制服,如此一来,往往不易分辨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因而颠倒事实,在一次的因缘中,我顶礼过一位在家人,原来他模仿出家人的制服,上衣与下裤完全一模一样,而且又脚穿罗汉鞋,肩背著僧袋,仿佛是一位道貌岸然有道高僧,我将要顶礼的当下,这位老和尚开口道:‘哇啊!师父啊!不行不行啊!我不是出家人,我是在家人啊!惭愧惭愧!’

  诸如此类的情况,多得不胜枚举,是好是坏,是对是非,我们不难明白,正信佛弟子焉能模仿出家形象呢?这种非僧非俗的形象产生误导的机率,可说频频日升,真令佛门大伤元气,诸佛菩萨欲挽回这变质之歪风,实在束手无策,佛门亦不断呼吁,这般在家模仿弟子,始终坚持不变,岂不是证实佛陀之预言已兑现,末法僧俗颠倒,正法不张,戒律松驰,佛教不败也得伤痕累累。

  梵网经云:“应教身所著袈裟(梵语kasaya),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梵语bhiksu)皆应与其俗服有异。”

  佛遗教经云:“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

  77、善法是佛法,恶法也是佛法吗?

  善法(梵语kusala dharmah),指合乎于‘善’之一切道理。固然善法是佛法,恶法亦是佛法,法的定义极广,简称为法,法之种类,广说不能尽,赅摄世出世间诸法,在施教的立场,众生根机有利钝,故有权实的教法;善法可累积福德,善法若不与般若智慧相应,善法亦能令人堕落轮回深坑,佛门强调善法要有智慧引导方得与菩提相应。

  为什么恶法也是佛法呢?现在分两点立场叙述:

  一、佛法是觉悟之法。所觉悟之法,遍及人生宇宙万法,穷劫尽说不得,含概心法色法、有为无为法、空法有法、善法恶法、相应法不相应法、生死涅槃法、烦恼菩提法、三界六道法、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六度万行法等等不尽,皆属佛法故。

  二、在教导众生的立场,心念动机是纯善的,为令觉悟,纵然以恶法来对治顽抗的众生,这一连串的施为权宜,亦尚属佛法。所谓:菩萨为度生,有时以慈悲教化(理论),有时以金刚怒目度生(打骂罚),毕竟,众生无量,根机亦无量,法门亦无量,无非以达成度脱为宗旨,是故,法无定法,无有高下,应机则宜;药无贵贱,应病则良。

  78、出家人为何晚上皆有出食?

  修行大乘佛法之行者,非但自利,也应利他,利他层次相当广泛,佛门宣称这时空里就有十法界的生灵,其中有四圣六凡,除佛之外其余概称九法界为有情,九法界里有一道广受极苦的众生,那就是地狱道(梵语naraka—gati)了,地狱是造诸五逆十恶而感召,是受一切极端刑罚的受难处,依据佛经所云:造上品十恶之业,就感召受地狱法界之报;造中品十恶之业,就感召饿鬼法界之报;造下品十恶之业,即感召畜牲法界之报。

  纵然造恶而堕入苦难之地狱,身为出家修道者,观看众生受大苦聚,于晚课之际,即发起悲愍地狱受苦之众生,仗三宝(梵语tri—ratna)功德力,广宣破地狱真言,解冤结真言,恭请诸佛菩萨加被,普令得离地狱之苦,而后为地狱受苦难之众生归依三宝,为之开示佛法,令地狱众生心开意解;随之,又诵念灭定业真言,灭业障真言,灭障碍开咽喉真言,接著又为受三昧耶戒法,令饿鬼道一切众生得无量福,得心意清净,最后就开始作法诵念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一字水轮真言,乳海真言,求佛菩萨感召加持,乃至施无遮食真言,普供养真言,再诵经回向(梵语parinama)。

  如此一来,有色食有法食,二食具足,并得无量之福报,在出食的情况之下,地狱饿鬼蒙受大利益,以达救济有情为宗,这是出家众于晚课修行之际,同时发心出食给幽冥苦难众生的实况,纯属悲心之流露矣!

  79、五戒与菩萨戒差别何在?

  五戒(梵语panca silani),指五种制戒,佛陀为在家男女所制定之戒法。五戒乃小乘戒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是属于尽形寿之戒,命终后当下戒体消失。依此受持五戒功德,最起码可保持来生当人,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能如法受持,如法受持的作用是在增长法身慧命,如是断惑证真,均由守戒的陶养而起。五戒表面看起来,是消极不作恶,而无积极为善的作用;但事实不然,如能稍加体察,便可明白守持五戒,实在也含有无限悲心,此悲亦可推己及人,自己守五戒,扩而悲心起,亦令众生共守五戒。

  菩萨戒是大乘戒法,在家菩萨戒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是属于尽未来际的戒法,故众生受持菩萨戒即入诸佛位,菩萨(梵语bodhisattva)是因,佛(梵语buddha)为果,是故菩萨戒受持圆满即是佛道圆满。

  梵网经云:“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一、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二、临命终时,正见(梵语samyag—drsti)心欢喜。三、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80、为何平常心是道?

  此处所说的平常心,并非凡情染污分别之心,而是不起一切爱憎取舍之心,与空性相应之心,与菩提之心相应,此心并无造作,远离得失进退,平常心善分别诸法相,于清净本性无沾无染,光明自在,若如是知解,因解而证,平常心何妨不是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因缘成熟,法身自然彰显。

  81、为何说:看破是般若德.放下是解脱德.自在是法身德?

  修行者能以般若智慧眼,善观人生宇宙之实相,从中自性光明不迷,因而得无量无边之智慧,名之为看破是般若德。修行者能勘察贪嗔痴一切烦恼,皆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幻化了不可得,诸烦恼不得束缚菩提自性,远离诸垢,当下法身慧命复活,名之为放下是解脱德。修行者已透澈净化尘垢,诸缠无缚,法身(梵语dharma—kaya)之德,即是自在平等之性,而且常住不灭的法性身无不周遍,名之为自在是法身德。

  82、佛教为何分为八个宗派?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十宗,甚至数宗数派,大圣佛陀观机逗教,什么根机说什么法,自在为众生广说诸法,佛陀住世八十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总共有八千四百十六卷之大藏经,可谓浩瀚如海,无量无边诸有情,广受大法的滋润,证成菩提者,不胜枚举。

  佛教之所以会形成八宗十宗,其原因在于众生根机问题,毕竟发心学佛者,个人的智慧有深浅,性向有差别,喜好的法门各有立场不同,甚至善根有薄厚,在这种种不同的条件之下,因而引发大藏经的探讨与学习,就有所分别取舍,历代祖师大德就将法海藏经,分门别类,组织各宗各派,但应无量众生之机,如此演化延传下来,佛法在中国,便形成十个宗派,何等为十?分别叙述如下:

  佛教十宗:

  一、净土宗

  二、三论宗

  三、禅 宗

  四、华严宗

  五、天台宗

  六、唯识宗

  七、律 宗

  八、密 宗

  九、成实宗

  十、俱舍宗

  83、出家人袈裟偏袒右肩是何意义?

  袈裟(梵语kasaya),意思为不正色,坏色、不美而浊之色。或称福田衣、幢相衣、离尘衣、无相衣、解脱服等等之称。十方三世诸佛示现人间,皆以大丈夫相而出家证道,所著袈裟一律偏袒右肩,乃至代代相传之出家僧众,亦以偏袒右肩而著袈裟,何以偏袒右肩呢?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代表十方诸佛所证悟实相诸法,若有佛陀来示现教化众生,应以右肩荷担神圣大法,以延续而不断故,诸佛如是,代代出家僧宝亦如是,必以偏袒右肩而著,表征担当十方诸佛之大法故。

  84、何谓八苦?

  苦(梵语duhkha),这是六道众生未得出离生死(梵语samsara),广造诸业所感召之苦难,大圣佛陀把它分门别类为八苦:

  一、生苦:在胎如处监牢,出胎如钻穴隙,苦痛无量,是为生苦。

  二、老苦:六根渐衰,日益不振,眼昏耳聋,身体支架不易,气虚柔弱,是为老苦。

  三、病苦:四大不调,面黄肌瘦,诸病临身,病痛极盛。

  四、死苦:疾痛丧生,四大欲分裂,身体之病与无量牵挂在一瞬间,死而逼迫,是为死苦。

  五、爱别离苦:骨肉分离,魂牵梦萦,是为爱别离苦。

  六、怨憎会苦:恶眷败家,仇人见面,是为怨憎会苦。

  七、求不得苦:名利爱乐,图谋不成,内心极痛 ,是为求不得苦。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之后,复须再生,如是循环不已,是为五阴炽盛苦。

  85、佛度有缘人,无缘的众生谁度?

  众生(梵语bahu—jana),诸佛是大慈大悲的,众生固然无量无边,但佛之悲愿亦无尽的,不论众生与佛的缘份深浅如何,认识不认识、眷属非眷属、朋友非朋友,乃至怨憎仇敌,这一连串的关系,佛陀皆一一净化,而以大慈悲心平等以待,有缘者而度之,无缘者若因缘成熟之际,佛陀亦然悲心而度之,只是时机迟早罢了,佛陀已彻底证成圆满之无我(梵语anatman)、无有对立性、排斥性、取舍分别性、毕竟平等性故。

  依此而类推,有缘无缘、认识不认识、眷属非眷属、朋友非朋友,乃至怨憎仇敌,佛陀皆慈悲一一净心而度之,只是缘份成不成熟,迟早而已!

  佛遗教经云:“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

  大地众生悉有佛性,只是善根深浅有异,甚至大恶之人亦有佛性,仅为烦恼覆障,若业消障除,善根亦然大展流露,即当发菩提心,可共登觉岸。

  涅槃经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阐提等无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故。”

  86、身为正信佛教徒,是否可以祭拜祖先?

  祭拜祖先是民族性传统美德,表征有慎终追远,对历代宗亲的孝思与缅怀,代代相传,子孙绵延,蓬勃朝气,香烟鼎盛,人间自谓福址也!

  身为正信三宝弟子,对祭拜祖先之看法,是透过理念的抉择而定,并非一味盲从而祭拜,依经典启示而言,父母兄弟姊妹,乃至祖父母等等,若临终之际,理应于七七日内,如法作功德(梵语guna)回向(梵语parinama),让命终者受此福德而超生净土;若已超过七七日,欲得作法回向,乃至广铺法会,令亡者超度,可谓困难甚难,因为亡者命终越久,神识也就越迷妄,而记性渐减而消失,甚至早已转生投胎矣!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梵语karma—phala),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简单而言,祖先命终之后,于七七日内,如法广作功德(梵语guna),是合乎佛意的,是与经典相呼应的,是正确的抉择:若已过四十九天,因而方超度作法,这是茫茫渺渺的,不易靠得住,甚至是迎合方便的,为契众生根机须要而权巧设立。

  87、何谓俱生我执?

  与生俱来的我执,这种我执是累生累劫而延续下来的心病,是先天性的,尚属未解脱的执著,不是后天性学来的,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  ,任运而转,故谓俱生。

  我们在六道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中流浪生死,皆为我执在作祟,若能我执当下与空性相应,因我而无我,无我即是解脱自在,更是转凡入圣之要阶,通达涅槃的要道,是故,十方三世诸佛皆赞叹无我的殊胜与功德。

  88、凡夫心境为何有时空观念?诸佛为何无时空观念 ?

  凡夫(梵语prthag—jana)心境尚有强烈执著,时空之存在,是因为众生业识不净,乃至执著而自然感召的,因念念执著,分别诸境,时空当下现前;诸佛心境已定破时空,内心丝毫无染污分别 ,故得清净一心,时空之有无,对佛而言,可有可无,非有非无,有无不一不异故。

  89、人间净土何时产生?

  据经典所记载,应于五十六亿万年,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下生人间,人间净土即在彼时产生,那时的众生皆实践十善业(梵语dasakusala—karmani),因而得到净土清净殊胜果报,人寿八万四千岁,男女五百岁方行婚嫁,大地平坦,五谷不作,自然丰收。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云:“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然后出嫡。”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云:“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于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如弥勒下生经说。”

  90、为何常住即是一所佛学院?

  常住(梵语nitya—sthita)是诸佛菩萨,乃至一切圣贤僧所居住之圣域,在常住里有弘法利生事业,是实际履行佛法的道场,古来高僧大德时常于佛寺弘宗演教,广度无量僧众,令僧众得度超脱 ,可谓功德无量!常住是清净道场,是力行佛法最殊胜的环境,应学佛所行,遵佛所言,学佛所证之圣域,是故称之为,常住即是佛学院是也。

  91、毁谤转*轮僧之果报如何?

  转*轮(梵语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转梵轮。弘法利生是僧宝之职责,僧宝清净,无尽愿力以宣扬正法,普令有情导归出世解脱,因而共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其功德甚深不思议,穷劫赞叹,终不得尽,毕竟,转*轮僧舍俗割爱辞亲,严持毗尼,弘范三界,令有情由迷而悟、由凡而圣、由苦而乐、由黑暗而光明、由生死而涅槃,这圣业非泛泛之辈所能为也,要具足无量智慧,无尽悲愿,乃至发大菩提心,广行菩萨道的行者,方能堪任此神圣大业,转*轮僧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赞叹,诸大菩萨所护持,天龙八部拱手嘉许。

  由此可见,转*轮僧是何等难遭难遇,世上所稀有,至高至上,犹如昙花一现,佛弟子应鼎力护持转*轮僧,让无量众生能蒙受甘露法雨。若有人从中蓄意破坏转*轮僧,乃至诽谤转*轮僧者,其罪业当堕无间地狱,受无量百千万劫之苦,求出无期,应谨慎矣!

  破羯磨转*轮僧者,罪过无法称计,梵网经称为七逆罪,七逆罪必感召无间地狱,穷受极苦之刑罚,如是百千万劫求出无期。何等为七?分别如下:

  七逆罪:

  一、出佛身血。

  二、弑父。

  三、弑母。

  四、弑和尚。

  五、弑阿阇黎。

  六、破羯磨转*轮僧。

  七、弑圣人。

  92、佛陀时代是否有经忏,经忏的起源何时开始?

  佛陀时代并无经忏之有,佛陀很殷勤告诫弟子若有过失,应该勇于承认忏悔,求得自性清净,了知诸法本空,如幻不可得!随著时空演变延传, 佛法东传至中国,约梁武帝时代,经忏便逐渐产生,首先是梁武帝为超度其夫人郗氏,因而召集佛教十位高僧大德,而收集大小经典之忏悔文与佛号,编集成十卷为一册的梁皇宝戏,这是很明显的经忏开始起源之际,随后接踵而来的经忏,譬如有金刚忏、法华忏、华严忏、大悲忏、地藏忏、三时系念、水陆大法会等等经忏佛事,可谓百花盛开,热闹非常,大体上经忏是由历代高僧大德所编集而成,以圣典为依据,按个人性向所好,造什么业,诵什么经忏,一一不等,形成佛教史上的特色与方便法门矣!

  93、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其余的佛菩萨,是否也能寻声救苦?

  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kitesvara),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法法平等,佛佛道同,无有高下,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广度无量众生,无尽的寻声救苦,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早已成就佛道,是倒驾慈航的菩萨,如实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六道同胞爱,这种精神处处无不与般若性空相应,以达成度化有情为宗;累生累劫以来,观音大士常于娑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行化,一切时一切处皆有观音大士度生之痕迹,所谓家家弥陀,户户观音,只要众生有苦难,大士无不寻声赴应,普令大地一切众生得离苦海,共登觉悟彼岸。观世音菩萨如此,其余诸佛菩萨亦如此,更无有异!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梵语eka—citta)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梵语vimoksa)。”

  94、为何出家人长衫右腋下有两条带子,作用为何?

  此两条带子称为剑带,是绑戒刀用的,为何出家僧众须持戒刀呢?这是很庄严的持戒精神,出家僧众欲临破戒之际,宁以持戒而死,不以破戒而活,如此而来,当下即可持戒刀自尽,免得破戒活在世间,毕竟佛门是清净之圣法,不容有破戒不净者停留佛陀正法中,因而自堕堕人,毁坏如来正法,罪过无量矣!

  梵网经云:“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95、何谓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是这样子,每一个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间略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仞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梵语rupa—dhatu)十八天,及无色界(梵语arupya—dhat)四空天。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96、何谓功德?

  功德(梵语guna),音译作惧囊、寞囊、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景德传灯录卷三云: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安僧立众不可胜计,有何功德?达磨云:“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

  六祖坛经云:“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97、何谓五时说法?

  就是将佛陀成道后,广宣正法,度之有情,一直到入灭为止,这段四十九年的弘法,分为五个时段,让学佛者能提纲契领,依时间先后分出应机应理五个时段,现在叙述如下:

  大圣佛陀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广宣华严经,度大菩萨,是华严时。继而于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乘(梵语pratyeka buddha—yana)人,是为阿含时。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均被众机,是为方等时。乃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强调诸法皆空之义,是为般若时。再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于一佛乘。法华之后,佛将入灭,乃在拘尸那拉城之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显常乐我净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乃至一阐提人,亦当成佛,是为法华涅槃时。

  98、天台四教仪中,何谓藏教生灭四谛?何谓通教无生四谛?何谓别教无量四谛?何谓圆教无作四谛?

  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藏教生灭四谛:藏教者,经律论三藏之教。生灭者,此教诠因缘生法,有生有灭。四谛者,谛即审实之义,谓声闻之人,用析空观,谛审苦集灭道之法,一一不虚,是名藏教生灭四谛。声闻之人,厌生死之苦,欣求涅槃之乐。此藏教生灭四谛,是正教声闻缘觉,旁化菩萨(梵语bodhisattva)。

  通教无生四谛:通教者,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也。用体空观,体达五阴诸法,当体即空,如幻如化,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灭无生相,道不二相也,是名通教无生四谛。(通前藏教者:此教钝根菩萨,但证真空之理,与前藏教是同也;通后别圆者:此教利根菩萨,于真空之理能知不空,证人中道(梵语madhyama—pratipad)之理,与后别圆二教相同也)。此通教无生四谛,是三乘通学,以菩萨为正机,二乘旁机。

  别教无量四谛:别教者,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无量四谛者:此教独菩萨法,菩萨所化众生既无量,其所用法门亦无有量。故云: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法门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是名别教无量四谛。(别前藏通者:此教纯是菩萨所修之法,不同藏通二教,是三乘共修也。别后圆教者:此教所明法门行相,隔历次第,不同圆教一切圆融也。)别教无量四谛,是特别对菩萨说无量法门,不通于二乘,别于圆教菩萨。现在将五住地烦恼列表如下:

  枝末烦恼:

  一、见惑:三 界—一切见住地惑

  二、思惑: 欲 界—欲爱住地惑;色 界—色爱住地惑;无色界—有爱住地惑

  根本烦恼:三 界—无明住地惑

  以上合称五住地烦恼

  圆教无作四谛:圆教者,事理无碍,法法融摄也。无作四谛者: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梵语samsara)即涅槃(梵语nirvana),无灭可证,是名圆教无作四谛。此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

  99、何谓六和敬?

  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证择灭,就是僧众一同修证此共同选择的寂灭之道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就是身体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就是言语不起争论。三、意相同悦:就是心意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就是戒律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就是见解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就是利益一体均沾。

  这是大圣佛陀时代的僧众制度,在于保障整体僧团的和乐无诤,以达到平等解脱之涅槃彼岸为正宗,固然佛陀三千年前亲自所制定的规则,这六项真理是不变的、永恒的,是涅槃必经之道。我佛门僧团应恪守六和敬,以圆成佛陀理性之教团,若如是依教奉行,诸佛赞叹,现今列表说明如左:

  六和敬:

  理和:证择灭

  事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相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100、为何比丘要带三分病?

  这是佛陀说法应机的鞭策语,鼓励修行者正解世间无常(梵语anitya),五蕴皆空的法义,因而树立修行的风范,才不至于进退不已,道心懈怠,抖擞不得。三分病在修行者的身上,这是何等亲切之事,日夜难忘,依此警惕人命无常之理,修行即易勇猛精进,早登正觉。

  佛陀的慈悲立场,乃引发行道者专注一心,共趋圣域为目的,并非佛陀希望大家都带三分病修行,无病找病来安立,而是设定有点病苦在身,人之常情,会因此激发无常之道,住世不久,理应倍加修行,没有时间可犹豫了,自然能死心踏地的万缘放下,一心(梵语eka—citta)始终迈向菩提之道,更无有异。若无病,而又能时时警策道心,这是最好不过之福报矣!

  101、修行者饭前为何先供养三宝?

  我们的法身慧命是来自三宝(梵语tri—ratna或ratna—traya),是三宝给我们一切修行上的理念与方针。饭前行供养之礼,以表感恩之心,尊敬佛法僧三宝,勉励道心之义,毕竟,三宝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乃出世间之宝,故云三宝。

  宝性论云:“三宝功德广大如海,具足六义,何等为六?一、稀有之义。二、明净之义。三、势力之义。四、庄严(梵语vyuha)之义。五、最胜之义。六、不变之义。

  三界六道之有情,生死沉沦,倍受诸苦,知见不正,行为不当,广造恶业不得自觉,欣逢三宝,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如看护者,对患病之人而言,良医、妙药、看护者均不可少,三宝示现人间,悲愍众生出离生死,亦复如是!饭前行供养三宝之礼节,其意含概有此深义。

  出家(梵语pravrajya)修行者,于进食之前所应作之五种观法,佛门中称之为食存五观,或沙门受食五观。意表进食之际,内心应存感恩于三宝,与施主的发心功德,理应正念受食之时,以达成自勉之内涵,何等为五?叙述如下: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谓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者,所费功夫甚多,且施主减其妻子之分,为求福而施,故受食时,应作此观。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谓若坐禅诵经,营三宝事,不持戒,不以涅槃之道为宗,受施则堕,故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谓须防心离于三过,于上味食不起贪,于中味食不起痴,于下味食不起嗔,否则不知惭愧,堕三恶道,故受食时,当作此观。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谓饥渴为主病,故须以食为药,不起贪著。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谓不食则饥渴病生,难成道业,而多食致患,少食气衰,故必食得适量,以资身修道。

  由观想此五事之故,斋堂又称五观堂,修行者饭前依此行观,即能正见饭食前后之真谛。

  102、何谓中观派?

  中观派(梵名Madhyamaka,Madhyamika),系以龙树(梵语Nagarjuna)之中论为基础宣扬空观之学派。

  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佛理而直觉观照,方能证得诸法实相,则称为真谛。从俗谛而言,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由真谛而言,一切皆无自性,皆毕竟空。然世俗有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谛,则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在理论上,统一性空与方便;在认识上和方法上,统一名言与实相,俗谛与真谛;宗教实践上,统一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涅槃,即所谓假,有性空,不著有、无二边之观点,即称中观。中观与瑜伽派对立,迄印度大乘教末期,此派一直为二大潮流之一。

  中观派以龙树菩萨为始祖,历经提婆(梵语Arya—deva)、罗喉罗跋多罗(梵语Rahulabhadra)、青目、婆薮开士等人。至六世纪初,有佛护(梵语Buddhapalita),清辨(梵语Bhavaviveka,Bhavya),二论师出而作中论之注释。

  其后中观派裂为佛护系之具缘派(梵语Prasangika)与清辨系之依自起派(梵语Svatantrika)。前者之月称(梵语Candrakirti)论师曾对清辨之中论注释,予以激烈抨击,其思想并传入西藏而广泛流传;后者则以观誓(梵语Avalokitavrata)等论师为代表人物。

  七、八世纪之际,中观派与瑜伽派有交互流通之趋势,终于形成寂护(梵语Santaraksita)、莲华戒(梵语Kamalasila)等之中观瑜伽派(梵语Madhyamakayogacara),与密教同时流传,直至印度佛教之灭亡为止。

  在我国方面,此派之学说由鸠摩罗什开始系统地介绍至中国后,发生极大之影响,如隋唐之时,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等诸大宗派,均以此派之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重要根据。

  103、儒家之仁爱.基督教之博爱.与佛教之慈悲,有何不同之处?

  儒家之仁爱,亦仅限以人类为主;基督教是创造论、一神论,基督教之博爱也同样局限人类为主,不能遍及六道众生的博爱,儒家与基督教如何仁爱与博爱,始终无法突破六道众生的同胞爱,永处人道狭隘之观念,不能正见旁边亦有五道众生存在,是故,仁爱与博爱的真理始终不能周全,有顾此失彼,顾彼失此的危机,儒家与基督教的教义缺陷层出不穷,前后就没有关照六道众生,仅是对人道行仁爱,对人道行博爱,那么,那些天道(梵语deva—gati)众生、阿修罗(梵语asura)众生、地狱(梵语naraka)众生、饿鬼(梵语preta)众生、畜牲(梵语tiryagyoni)众生等等,难道可以一笔勾销吗?或者可以不用放在心里,瞪著眼睛说瞎话呢?这完全说不过去的,又如何能达到仁爱与博爱的圆满呢?此二教只是关起门户在人类自决而已?又怎能将真理遍及三千大千世界呢?这一连串的局限思想,不足与佛陀正觉之道相比伦,何以故?因为佛陀大澈大悟之后,开口第一句话即云: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妄想遮蔽,若无妄想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当下现前。由此可见,大圣佛陀之智慧已洞察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足以证实佛教的慈悲是遍及六道众生的,非但此世界、他世界,乃至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若有六道众生,佛菩萨皆一一度化,无有选择性、取舍性、排斥性,如大海之水能含容百川众流,终无厌弃,佛教慈悲之法,亦复如是!

  是故,儒家之仁爱,基督教之博爱与佛教之慈悲较量之下,遥不可及,百千万亿分不及一,当下三者之不同教义,即在此处当下明察秋毫,明镜高悬,有个水落石出之真相矣!

  涅槃经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蠢动含灵亦皆有佛性,一切有心者皆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一皆不可杀不可食,夫食一切众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

  104、何谓“法王”?

  法王(梵语dharma—raja),法王即是佛之别名,能于法自在,佛之尊称。王即是最胜义、自在义,佛为法门之王,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法即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总称。

  佛(梵语buddha)已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已成就三觉圆满,三觉即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也。也可以说福德与智慧修满之义,故名法王。

  无量寿经云:“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

  释迦方志卷上云:“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

  105、为何菩萨的净土在众生?

  众生是菩萨的净土,这话如何而说呢?因为菩萨为了利他才能自利,突破我执,增长智慧;为了自利才能利他,兴大悲心,广度有情。并不是菩萨离开众生而独居,即可成就净土的,净土有两大类:一则四圣所得之净土。二则为众生而有之净土。可见净土是不能独居一方,净土是众生须要而有,若大家都成佛了,净土当下即成历史上的名词,虚有其名。

  菩萨的信愿、慈悲(梵语maitrya)、智慧(梵语jnana),皆与众生息息相关,若离开众生,一切的信愿、慈悲、智慧亦不可得,众生是菩萨的增上缘,众生是菩萨的一面好镜子,众生的是非、善恶、好坏,一切因果,都与菩萨有直接间接之关系,换句话说,若无众生,菩萨名不可得,毕竟,菩萨是因众生而成就佛道的。

  维摩诘经云:“众生(梵语bahu—jana)之类,是菩萨佛土。”

  106、六祖坛经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是何意义?

  菩提(梵语bodhi),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佛、 菩萨、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四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偏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由此得知,在果位中,菩提即是自性;在因位中,凡夫未觉自性,所有起心动念莫不染境,迷而不觉,故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欲得清净自性,应于妄中觉,妄心觉悟,妄心何妨不是净心!非离妄心另有净心可觅可得,离妄无净,净由妄而得,故云:净心在妄中。行道者,若能行正道,处处与般若智慧相应,自性清净心,任何时处皆大放光明,不著三界,不离三界,那么,烦恼障(梵语klesavarana)、业障(梵语karmavarana)、报障(梵语vipakavarana)、不消自净,不空自空,当下三障即成般若智慧,故云:但正无三障。

  107、天台宗智者大师所立之天台三观,何谓“三观”?

  三观是天台宗重要法门,智者大师所立,为教义与实践之骨架。系对于一切存在作三种观法,即空观、假观、中观,称为‘空假中三观’。此乃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所说‘从假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而立。

  (一)空观:又作从假入空观、二谛观。空者,离性离相之义。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称之为空;由观一念空之故,而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观能荡除三惑之相,以空观荡除见思之相,以假观荡除尘沙之相,以中观荡除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为空观。简而言之,自世俗常识之立场(假)进入宗教立场之真理(空),是为空观。

  (二)假观:又作从空入假观、平等观。假者,无法不备之义。谓观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诸法,称之为假;由观一念假之故,而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此因空、假、中三观皆能立法,以空观立真谛之法,以假观立俗谛之法,以中观立中谛之法,三法皆立,即为妙假,是为假观。简而言之,不停滞于‘空’,而进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是为假观。

  (三)中观:又作中道第一义谛观。中即中正,泯绝二边对待之义。谓观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称之为中;由观一念中之故,而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此因空、假、中三观皆能泯绝对待,言空则空外无法,言假则假外无法,言中则中外无法,三者皆绝待,即为圆中,是为中观。简而言之,不执空观,不执假观,空假圆融之大悲菩萨行,是为中道观。

  108、何谓五辛?

  辛(梵语parivyaya),西藏语spod(药味之义),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荤。与酒、肉同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所载,此五种之辛,熟食者发淫,生啖者增恙,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然诸饿鬼等则舐其唇吻,常与鬼住而福德日消;大力魔王现作佛身为其说法,毁犯禁戒,赞淫怒痴,令人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之五种辛菜。

  关于五辛有诸多异说,然可约略归为如下二说:一、指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五种,此为梵网经所举。二指蒜、葱、兴渠、韭、蔑等五种,为菩萨戒义疏卷下所举。

  109、有些人不敢受五戒的原因,因为怕不小心弄死蚂蚁而犯杀生戒,及商人因工作关系,怕犯妄语戒,请慈悲开示该如何?

  五戒梵语(panca silani),指五种制戒。杀盗淫妄称为四重戒,亦称为性戒,有受戒犯之则有罪,若无受戒犯之亦有罪,饮酒戒而言,有受戒犯之则有罪,无受戒犯之则无罪,故称为遮戒。

  杀戒轻重等级有三种:一、逆罪。二、重罪。三、轻罪等三种。

  杀父(梵语pitr—ghata)、杀母(梵语matr—ghata)、杀阿罗汉(梵语arhad—ghata)、出佛身血(梵语tathagatasyantike)、破和合僧(梵语samgha—bheda)称为五逆罪。杀死人为重罪。杀死畜牲为轻罪。

  依佛法而言,在理性方面,凡所有一切有命者,含灵蠢动者,一律皆不可杀,杀则有无量罪过。在事相方面而言,离成就佛道较近者,或较有智慧灵性者杀之,罪较重;离成就佛道较远者而杀之,其罪较轻。

  不慎弄死蚂蚁,其罪尚属轻罪,心应起忏悔之念,若严格行持戒律不犯,凡夫位实在办不到,若要等到永远不会弄死蚂蚁才要受戒的话,我看你一辈子也永远没办法受五戒,因为不犯轻罪要证成初果以上的境界才能办得到,不要说今生没办法受五戒,穷尽未来生亦办不到,所以,不要以这个问题心生烦恼,悠悠不敢受戒,耽误你的生死大业。

  商人因经理事业,易妄语,受戒之后,怕犯妄语戒,那就暂时勿受,等到因缘成熟再受之,但也要尽可能的创造因缘,改变因缘才对,因为人命无常,生死事大,轮回(梵语nirvana)路险,欲共度解脱之彼岸,应以戒为师故。

  110、如果发愿早一点往生,是否可如愿往生?

  谓命终时生于他方世界之义,往生不是发愿就够了,还要履行修行的阶段,有了修行的实证功夫才能如愿往生,若没有修行的实证功夫,仅是发愿就想往生的话,这是不可能的,毕竟,身心亦受业报,业报未尽,由不得往生,尚未解脱故。

  111、何谓悟者法追人,迷者人追法?

  法(梵语dharma,巴利语dhamma),证得菩提的圣者,已正觉人生宇宙之真相,是故,一切万法无非启示诸法无常(梵语anitya)、无我(梵语anatman)、变异生灭,山色无非清净身,溪水尽是广长舌,翠翠黄花皆般若,悟者自悟,悟者称之法追人;迷者自迷,不断苦心体证诸法实相,故云人追法。

  112、香板的由来如何?为何有些人被打香板,而说是消业障,如此说正确否?

  香板的使用由来,原始于禅宗所流传,时间上不久,后来净土宗的大德亦以香板而行用,香板分为很多等级,略述四种如下:

  一、‘警策’香板:是用来勉励大家的道心,以资振作。

  二、‘巡香’香板:是用来巡察坐禅昏沉之用。

  三、‘监香’香板:于禅七时使用,一般是由方丈、首座、维那、纠察等执行。

  四、‘清规’香板:是属较严重者,犯了清规时,才会请清规香板来处罚。

  除此之外,有的信徒还喜欢请赐香板(打香板),来消除业障(梵语karmavarana),为自己抖擞道心,增长力量,这可说是方便中的方便,何尝不可!

  113、为何佛陀说要等到证得阿罗汉果,才可相信你的心?

  凡夫(梵语prthag—jana)毕竟是凡夫,起心动念不定,变化多端,不易掌握,如同心猿意马,始终定不下来,如同水中的浮萍,漂流不定;凡夫的心也如此一般,若任意信自心,易被自心所害惨,分分秒秒皆在生灭变化故。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梵语arhan)已,乃可信汝意。”

  阿罗汉已证得果位,达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心已得解脱自在,永不受外境所惑动,已突破时空,永恒不变异,是故方可信得自己的心。

  114、为何有些人听闻到佛法即能善根流露,但有些人善根却无法流露,何以故?

  善根(梵语kusala—mula,巴利语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

  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烯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

  不善根(梵语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善根。

  如上所说是善根定义,有些人听到佛法之际,当下善根大展流露,这是因为善根现前,因缘成熟,过去所造的佛法善因,善根之种子现前与佛法再度相会,亲切吻合,当下打成一片,善根在此时此刻如瓶泄水般的涌现,有时情不自禁当下泪满衣襟,嚎哭哽咽,心情舒爽如迷途归家,如饮甘露,如暗遇明,如获至宝,感念不尽!

  有些人听到佛法,内心无动于衷,若无其事,听到如来正法,如同随风飘过,毫无相应之念,错过机缘不得自觉,更不得珍惜正法之意,何以如此心态呢?因为此辈之流,无始劫来尚未种下菩提圣因,或善根种子未现前之故,所以听到佛法不能自觉,善根当然不能流露而出哩!

  115、“善来比丘”如何解释?

  善来(梵语svagata,巴利语sagata)音译作沙竭陀、莎揭哆、娑婆揭多。为印度比丘欢迎来客所用之客套语,即‘其来正好’之意。

  佛陀对比丘称‘善来比丘’时,该比丘即得具足戒(梵语upasampanna),此谓‘善来得’ ,为十种得戒缘之一,系限世尊一人特授之作法。即由彼人之愿力与佛陀之威神力,佛向欲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彼人即为沙门,具备剃发与著袈裟之相,得具足戒。

  ‘善来比丘’一语始用于桥陈如等五比丘归依世尊时。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七载,佛世时依此法而得戒者,凡一千三百四十一人。

  增一阿含经卷十五:“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梵语sramana),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裳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

  116、何谓“无想果”?

  无想果(梵语asamjnika),指修无想定,死后升入无想天之一种果报。又作无想报、无想事、无想异熟。心不相应行法之一。

  谓生无想天者,其心,心所悉灭,而呈无意识之状态。外道谓此为真涅槃,故于现世修无想定,死后则生于彼天。盖以无想定为因,感得一种非色非心之境界,使心,心所不生,此非色非心之境界,乃无想定之异熟果,故称无想果。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四十四云:“凡夫人入无想定,得无想果。”

  无想定(梵语asamjna—samapatti)。指能于定中心想不起,犹如冰鱼、蛰虫,但不能断惑而证入圣果,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乃心,心所(心之作用)灭尽之定,即使一切心识活动全部停止,以求证得无想果所修之禅定;与灭尽定并称为二无心定。

  此定为凡夫及外道所修,即彼等误信色界第四禅无想天之果报为真悟境,又修此定所得无想天之果报,称无想果或无事果。盖无想定属心不相应行法,依之在五百大劫之间得灭心、心所。

  117、常听到“焦芽败种”,不知含概何意?请慈悲开示!

  这是回小乘(梵语hina—yana)向大乘(梵语maha—yana)的呵责语,是指二乘行者不能发无上道心之意。如与草芽之枯焦,种子之腐败者无异,故称为蕉芽败种。如维摩诘经谓,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发无上道心。

  118、请解释“烦恼即菩提”之真实意义!

  烦恼(梵语klesa),菩提(梵语bodhi),这是显示大乘佛教之圆通法义,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

  然贪、嗔、痴等烦恼,当体空性,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载,烦恼为分别性,故其体非有;即见惑性空时,不必断除烦恼惑,而得入真如(梵语bhuta—tathata),故说烦恼即菩提。

  又‘烦恼即菩提’常与‘生死与涅槃’并用,二者皆用以表示大乘佛教之究极。

  119、学佛之人为何必须先博通道理,而后修证,意义何在?

  道理(梵语yukti),简称为‘理’。指正确之理,即事物之存在,变化必须准据之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中举出四种道理:

  一、观待道理(梵语apeksa—yukti),又作相待道理,即真(胜义)与俗(俗谛)相待之道理。

  二、作用道理(梵语karya—karana—yukti),有因果关系之作用的道理。

  三、证成道理(梵语upapatti—sadhana—yukti),又作成就道理,即确认方法和道理。

  四、法尔道理(梵语dharmata—yukti),又作法然道理,如火有热性,水有湿性,有其本来不变本性之道理。

  修行若不博通道理,如盲人走路,有碰墙跌跤之殃;认识佛法道理者,如人具足双目,能看清事理的真相,对人生宇宙的实相不迷惑,因解而行,因行而证,这是十方三世诸佛一贯行法,纵经尘劫,终无变异。

  120、持诵大悲咒有何功德?其殊胜如何?

  大悲咒(梵语Mahakarunikacitta—dharani),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乃观世音菩萨内证功德之根本咒。

  此大悲咒系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va)受之于千光王静住如来,时观世音始住初地,一闻此咒,立超第八地,心生欢喜,发誓弘布,安乐众生,即时应愿,身生千手千眼。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如众生诵持大悲神咒,不生诸佛国者,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誓不成正觉;惟除不善及不至诚。”

  此咒共计八十四句,内除‘娑啰娑啰’句,系表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萨(梵语Bodhisattva)。虽咒内同句甚多,然所代表之菩萨,则每句不同。

  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持此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一、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常生善国。三、当值好时。四、常逢善友。五、身根常得具足。六、道心纯熟。七、不犯禁戒。八、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所有财宝,无他劫夺。十二、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龙天善神恒常拥卫。十四、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咒即真言,或名陀罗尼,亦即总持法门,是诸佛菩萨修持得果之心法结晶。十方世界有无量诸佛,故有无量陀罗尼门;而同一陀罗尼门,亦有无量诸佛修持成功得果。学佛者,不以多持各种为贵,而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一门精进为宗,当知诸法如义,一法等于一切法。但咒为梵文,间有译意,而持咒者不必晓其意,因诵咒时,心解其意,反生分别心,而不能至炉火纯青,一心不乱之境,切记之!

  121、何谓“五邪命”?

  指比丘以五种邪法求取利养而活命,何等为五?叙述如下:

  (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梵语bhiksu)违反佛之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

  (二)自说功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信敬。

  (三)占相吉凶:谓诸比丘攻学异术,卜命相形,讲谈吉凶。

  (四)高声现威:谓诸比丘大语高声,诈现威仪令人畏敬。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所得利,指所受之供养:谓诸比丘于彼得利则称说于此,于此得利则称说于彼,令人动心。此五种皆是不正当之活命方法,为比丘者当深戒之。(大智度论卷十九)

  122、八风吹不功,何谓“八风”?

  又作八法、八世风。谓此八法,为世间所爱所憎,能煽动人心,故以风为喻,称为八风。苟心有所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所惑乱,则不为八风所能动。八风即:

  (一)利—利乃利益,谓凡有益于我,皆称为利。

  (二)衰—衰即衰灭,谓凡有减损于我,皆称为衰。

  (三)毁—毁即毁谤,谓因恶其人,构成异语,而讪谤之。

  (四)誉—誉即赞誉,谓因喜其人,虽不对面,亦必以善言赞誉。

  (五)称—称即称道,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

  (六)讥—讥即讥诽,谓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

  (七)苦—苦(梵语duhkha)即逼迫之意。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

  (八)乐—乐即欢悦之意。谓或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

  123、何谓菩萨八种因果?

  菩萨(梵语bodhisatta)之八种报因,因此而得八种果报。何等为八种因果呢?叙述如下:

  (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不杀物命,无伤害心,称为寿因;因此而长寿住世,则称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施灯明供佛,或以净物施人,称为色因;由此得颜容光泽,色形端正,则称色果。

  (三)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性。舍离憍慢之心,称为种姓因;由离憍慢而生于上族,则称种姓果。

  (四)自在因自在果:以种种所需之物惠施于人,令他人得自在,称为自在因;由此得大富、大众、大眷属等,得大自在,则称自在果。

  (五)信言因信言果:离口四过,称为信言因;由此而其所言,人皆信听,则称信言果。

  (六)大力因大力果:力即力用。作大功德,立大誓愿,恭敬三宝(梵语tri—ratna),孝养父母,称为大力因;由此得大名称、大福德等,为一切人所敬重,则称大力果。

  (七)丈夫因丈夫果:乐丈夫法,并能说丈夫法,饶益他人,称为丈夫因;由成就丈夫法之故,来世得丈夫身,则称丈夫果。

  (八)力因力果:随力营助他人如法之事,称为力因;由此而得少病少恼,有所堪能修诸善法,则称力果。

  124、“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何解释?

  所谓直指人心,即无须向外界寻求,而直观自心、自性;所谓见性成佛,即无须分析思虑,而透澈觉知自身具有之佛性(梵语buddha—dhatu),即达佛之境界。此语与‘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皆为禅宗表澈悟境界之用语也。

  125、听经闻法有“八种功德”,请慈悲开示!

  功德(梵语guni)根据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二所记载,听经闻法有八种功德,何等为八?叙述如下:

  (一)端正好色,指色身端正,无丑恶之相。

  (二)力势强盛,指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

  (三)心悟通达,指澈悟一切法相,了无挂碍。

  (四)得妙辩才,指能以一句之义,演说无穷。

  (五)获诸禅定(梵语dhyana),指能摄敛心念,不生妄想而入定。

  (六)智慧明了,指开发本有之智慧,照澈无碍。

  (七)出家(梵语pravrajya)殊胜,指出家学道,并能传法利世。

  (八)眷属强盛,眷属指得法之人,指人听闻佛法,复能依经为人演说,以是功德,生他法身,即成眷属,展转流布而日盛。

  126、佛教常提及“言语道断”,其真义如何?

  言语道断(梵语sara—vada—caryoccheda)。赞叹真理深妙不可说之用语。又作言语道断、言语道过、名言道断。常与‘心行处灭’一语连用。

  六十华严经卷五云:“远离取相真实观,得自在力决定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大智度论云:“言语已息,心行亦灭。”即多表示第一义实相断绝言语,思虑时用之。

  127、何谓“八福田”?

  佛、圣人(梵语arya)、僧三种为敬田;和尚、阿合黎、父、母等四种为恩田;救济病人为病田,又称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称为‘田’。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供养尊敬,即能如农人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

  (一)佛田:佛(梵语buddha),意译为大觉者,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世出世间最胜无比。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能获一切福,亦能灭一切罪,故称佛田。

  (二)圣人田:谓菩萨、缘觉、声闻等出离三界,证悟圣道,具足无量功德智慧。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称圣人田。

  (三)僧田:僧(梵语samgha),音译僧伽,意译为和合众。谓出家僧众皆能六和敬,敬顺无诤,是佛弟子。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僧田。

  (四)和尚田:和尚(梵语upadhyaya),即教授师。谓出家者,因师教诲力,生长法身,其恩实重。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和尚田。

  (五)阇黎田:阇黎(梵语acarya),音译阿阇黎,意译为正行。以能纠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师,因依此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实重。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阖黎田。

  (六)父田:父为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成长,教诫育养,其恩重极。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父田。

  (七)母田:谓母始自怀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母田。

  (八)病田:谓见人有病,即当念其苦楚,用心救疗,给予汤药,则能获福,故称病田。

  128、佛门中有所谓“阿毗达磨”,不知是什么意思,请慈悲开示?

  阿毗达磨(梵语abhidharma,巴利语abhidhamma)。三藏之一,又作阿毗昙,阿鼻达磨、毗昙。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法、论。与经(梵语sutra)、律(梵语vinaya)合称为三藏(佛教圣典之总称)。故偶以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对法藏或论藏等见称。

  阿毗达磨原指有关教法之研究,若研究律藏(梵语vinaya—pitaka)者,则称为阿鼻奈耶。其后广至对于经、律二藏之论述,皆称为阿毗达磨。

  其成立约于西元前后,最初仅为简单归纳一些佛教名词,后却逐渐演成解释之形式。直到部派佛教时代,各个有力之部派皆成立各自之阿毗达磨,深奥繁琐之哲学式教学于是展开。

  现存之阿毗达磨,主要有上座部(巴利文)与说一切有部(以汉译为主)二类,尤以后者孕育出大乘佛教,更具有其特殊之意义。

  129、佛经里常提到天龙八部亦参与闻法,到底“天龙八部”是何等人物?

  天龙八部乃指守护佛法之诸神。又作八部众、龙神八部、八部。何等八部众呢?

  一、天(梵语deva)。

  二、龙(梵语naga)。

  三、夜叉(梵语yaksa)。

  四、干阔婆(梵语gandharva,香神或乐神)。

  五、阿修罗(梵语asura)。

  六、迦楼罗(梵语garuda,金翅鸟)。

  七、紧那罗(梵语kimnara,非人、歌人)。

  八、摩喉罗伽(梵语mahoraga,大蟒神)。

  此等异类皆归化于佛之威德,成为佛之眷属,住放诸佛之受用土,护持佛及佛法。

  130、修行如何与中道法相应?请慈悲开示!

  中道(梵语madhyama—pratipad,巴利语majjhima—patipada)。即离开两边之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观点、方法。

  中道系佛教之根本立场,于大小二乘,广受重视,故其意义虽各有深浅,但各宗以此语,表示其教理之核心则为一致。

  中道之意义称中道义,中道之真理称中道理。中道教即指中道之教说,以中道为旨之立场称为中道宗(法相宗主张唯识中道,并自称为中道宗),观中道称为中道观。又因中道乃表示宇宙万有之真实相,故就中道即实相之意义而言,称为中道实相。

  佛法贵在实践中道实相,因为中道实相即是佛陀出世本怀,若佛弟子能依中道实相履行修证,才不会落入极端的一环,远离一切邪执,破除边见、常见、有见、无见、断灭见等等,因此,依中道实相之法,破一分无明,增长一分法身,如是渐破渐增,直登无上菩提。

  若佛弟子,欲深入法义,共证佛道,应勤修中道(梵语amdhyama—pratipad),何以故?因为中道是转凡入圣所必经,中道是佛与魔的分水岭,中道是生死(梵语samsara)与涅槃(梵语nirvana)的关键所在,修道者若遵循中道实相而进修,当下即与佛法相应,一切时一切处,念念菩提(梵语bodhi),步步无生,诸佛赞叹,菩萨欢喜,佛道可望成矣!

 
 
 
前五篇文章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五辑)

佛学常识问答:狮吼棒喝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 1

佛学常识问答:狮吼棒喝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 2

佛学常识问答:狮吼棒喝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 3

佛学常识问答:狮吼棒喝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 4

 

后五篇文章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三辑)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二辑)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一辑)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七辑)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六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