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格言: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格言: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二)

  500.一时的快乐,也许会造成长久的痛苦,小心行事。

  501.忍之为德,乃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502.心之分别,能引诸业,聪明不能敌业力,富贵岂可免轮回。

  503.金制的马鞍,并不能使劣马变为骏马。

  504.菩萨见他人得利,不生忌心,常生欢喜,如是己亦得乐。

  505.一枚硬币,放在眼睛前面,就遮住了所有的阳光。

  506.无所住就是妙用,有所住就是烦恼。

  507.世间事,无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

  508.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多多鼓励,必定胜于大大责备。

  509.因果是:下雨天不带伞,就一定会淋到雨。

  510.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51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

  512.高尚的布施,不在于财物的多寡,而在于高尚的布施心。

  513.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并非顺从神的旨意,而得到解脱以为酬庸。

  514.做人就要敦伦尽分地活在责任、义务中。

  515.以平等心,过著没有欣厌取舍,没有祸福得失的生活。

  516.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若浮云。

  517.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行善得乐,为恶得苦。

  518.正念就是没有执著和一尘不染的清净心。

  519.胸量大,虚空装得,心胸窄,自己容不下。

  520.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必太杂,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

  521.为学如初,成就有余。

  522.求福莫过于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于不杀放生。求慧莫过于广学多闻。求安莫过于省禁是非。

  523.凡事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

  524.见人得利益起随喜同乐心而不眼红。

  525.不可势利眼,不可狗眼看人低。

  526.常赞美别人的长处,不背后说人的过错。

  527.海之所以大,在于它是所有河流的最低处。

  528.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尘,人生在历史上只是一刹那。在短暂的时间中,应好好体会生命的美妙,而不是把光阴花在竞长短、争雌雄。

  529.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530.愚者求师之过,智者从师之长。

  531.圣人贤明于克念作圣,凡夫则是妄念作凡。

  532.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陷淤的心灵,使众生离苦得乐。

  533.佛陀的伟大在使人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解脱。

  534.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

  535.千供养、万供养、脸上无嗔真供养。

  536.时常反省及检点自己的心念,语言行为即可减少贪欲。

  537.只要是好药,可以治病,用不著知道药方是谁配的,药是哪里来的。

  538.佛说:「凡执著某一见解,而藐视其他见解为卑劣,智者叫他做缠缚。」

  539.战胜欲望才能称为自由人。

  540.不后悔过去,不渴望未来,不自寻烦恼,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则身心健康。

  541.掌握生活中的每一个动点,即能掌握你的人生。

  542.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543.世界间有三种人:

  像刻在岩石上的字似的人—常常生气其怒气有如刻的字,长久不失。

  像写在砂上的字似的人—虽常常生气其怒气像写在砂上的字很快就会消失。

  像写在水上的字似的人—即使听到他人的恶口,不愉快的言语,亦不放在心里,和和气气,如同在水上写字即流失般。哪种人快活,自在?

  544.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545.法是渡河的木筏,而不是为人执取,负在背上用的。

  546.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

  547.真正限制妨碍、埋没自己的,永远只会是你自己。

  548.人要拓展心胸包容一切,不与一切对立。

  549.最伟大的事业,最需要坚定的心力,急,只会退步;执,只会错误。

  550.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伤害大于对受害者太多了。

  551.人是自己的主宰,在他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以裁决他的命运。

  552.工作必须自己去做,因为圣人只能教我们该走的路罢了。

  553.佛陀舍弃有限,故赢得了生命的永恒。放下有限,才能赢得无限。

  554.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

  555.见性之人在生活中,是既现实、又超越。

  556.心污浊,其道不平,因而跌倒;心清净,其道平坦,因而安乐。

  557.以污染心说话、身行,则苦就跟随其人,如车跟随挽车的牛一样。

  558.若以善心说话、身行,则安乐随著其人,犹如影随形一般。

  559.命由我作,福向己求。

  560.千古文章源于高妙德行,所以有德者必有言。

  561.学圣学贤,无所谓过早过晚老少之别,但能一念觉悟,众生即佛。

  562.「千丈之堤,毁于一蚁之穴」,小事若不加以注意,往往是失败的启端。

  563.上苍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安排,对第一个人都是一样。

  564.经过痛苦的洗礼,人往往更懂得谦让学习,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能领悟幸福与人生的真谛。

  565.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有多少。

  566.有痛苦的回忆,还不知悔改,即是愚痴。

  567.要知道,小的过错并不伤及大的善行种源,就如一粒盐只能改变少量水的味道,但却不能改变恒河水的味道。

  568.贪欲时时常会令人表现愚痴的行为。

  569.贪欲如口渴喝了咸水。

  570.贪欲其实很苦恼,凡夫迷惑颠倒误以为乐,智者深见其苦。

  571.稠人广众之中,不可纵口议论,非惟惹祸,抑亦伤人。

  572.论人之过,当原其心,不可徒泥于迹,取人之善,惟据其迹,不必深求其心。

  573.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574.不是天气热,是心火不熄。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575.眼睛别老是睁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后哪一样是你的。

  576.「无我」才能如实了知,诸事本末,「无我」方能确保不曲解人意。

  578.要知道,食物就像药物,都是在情欲与贪欲之外,它并不是为了力量,也不为夸耀,或心智的扩充,它只是为支持你的身躯。

  579.安分守己,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处世,及修行的根本。

  580.人若沦为欲望的奴隶,便会丧失心灵的宁静。

  581.我执薄者烦恼少,悟境深者喜悦多。

  582.连自己都不认识,说要了解别人,那是谎言。

  583.处世忌多言,学法亦然。

  584.世间真如梦,财宝亦如幻;如同画中的高低,虽可见但并非实有。

  585.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586.颜料画虚空,不显其色,枯草之火炬,不能烧干大河水,摩擦柔软皮,不能发出沙沙声。任何言语于我心,我心亦如是。

  587.爱护身边物,惜缘常知足。

  588.莫为小事顿足,而不为大事冲刺。

  589.善待你的敌人,你的敌人自然会消失。

  590.所谓的戒就是「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断然不做,凡是不可做的事断然不想。」

  591.多一分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592.烦恼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烦恼,想解脱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缚不了他。

  593.当你灼然彻见生命的属性时,同时你便也完成生命的觉醒了。

  594.沉溺于后悔,巧言善辩,沮丧与昏沉,眷恋,以及犹豫不定。要知道这五种情绪是大盗贼,他们盗取了你无限的增上财富。

  595.无我相是,事情成功便喜悦、功劳属谁无所谓。

  596.「认识你自己」,那么生活就会简单多了。

  597.大雄,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598.莫只见别人眼中的小草。而未见自己眼中的木梁。

  599.宝石从地而生,德从善而现。智慧从清净心而具足。

  600.养牛的人,放牛吃草,并不放松看守牛群的行踪,而注意其所在。人的心,更应随时守之不致迷失行踪。

  601.面对恶言恶语,当观这也是逆增上缘。

  602.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也。

  603.气恼他家富贵,畅快人有灾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坏了心肠。

  604.大地生长万物,哺育它的儿女,人本无需杀戮,便可充饥解渴。大地的儿女,却将餐桌变成一个祭坛,在刀叉匙筷间,咀嚼他们的贪婪、残忍和仇怨。

  605.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必然就会萌生虚荣心。

  606.因果感应,如回应声,如影随行。

  607.佛是真理的发现者,不是创造者。

  608.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牵。

  609.最好的境界是没有任何境界。

  610.心垢由反省而知,由忏悔而除。

  612. 鸽恶铃而高飞,不知敛翼而铃自息;人恶影而疾走,不知处阴而影自灭。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613.送礼物予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过失动怒),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

  614.懂得生活的人,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615.真的没有人能束缚住你。

  616.戒是大医王,明示病人何者是毒,不可误食!

  617.戒是明眼人为盲人设护障,免坠崖谷。

  618.生长于高岩之孤兰,仍能散发稀有之馥郁香气。

  619.收获必先耕耘、成功须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贡献才受尊重。

  620.没有分别心叫做苦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心地上用功夫,才叫做真的苦行。

  621.法的修行落实在「观心」,观心的始终诀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觉。」

  622.多做正确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断言,所谓:「多看则不偏,多听则不邪。」

  623.少年大病,第一怕气高。

  624.火车站的人潮,每天都在换人,太平间也是抬进抬出,不知道哪一天要轮到「我」?

  625.人无志,犹如小舟无帆,不能远行。

  626.智慧高的人,能包容,生活范围就大,每一个人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627.悭贪的人没有福气,也没有人缘。

  628.「不计较」是积极而不是消极。

  629.在一个人固执己见时,很不能够接受那种开缘思想。

  630.不得因他说,弃舍于亲友,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切莫听片面之词,智者善护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63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它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它的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它生活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632.利人之善为「真善」,利己之善为「假善」。

  633.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634.没有明心见性,都称为外道。

  635.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习惯」的仆人。

  636.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637.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肠之药。

  638.任他雪山高万丈,太阳一出化长江。任他愚痴烦恼长,智慧一显天地宽。

  639.「忍辱」,是圣人共同的商标。

  640.不怕千日密,只怕一时疏。

  641.语言、文字,不能代表佛法,那只是方便而已。

  642.*轮未转,食轮先转。

  643.一条又长又好的链子,中间坏了一个小环,就不能佩带。

  644.求知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学习如何求生存,一种是「学死」,学习如何不畏惧死亡。

  645.科学带给我们方便,也让我们饱受痛苦,如:战争、污染、社会大乱。

  646.愈能自觉到自己渺小的人,愈能欣赏别人的伟大。

  647.多用心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著表达你的看法。

  648.走出痛苦的死巷,快乐就在转角处。

  649.有人说:「历史是一部不负责任的烂帐。」

  650.智慧就是力量。

  651.贪色不顾病,斗气不顾命。

  652.洋房、名车、不代表幸福。

  653.力能折人于一时,德可服人于一世。

  654.靠无理、侥幸而成功,必以悲剧来结束。

  655.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话的仆人。

  656.金钱买得到书本,却买不到智慧。金钱买得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

  657.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

  658.学习不被任何报导、传统、流言所左右。

  659.我们的肉体是个缘生之舟。

  660.彻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

  661.人因为眼见,耳闻,迷惑于假像,活在错误中,才不断的滋生烦恼。

  662.只要尽自己所能,即是完成了「责任」。

  663.人们不会在流动的水面上,去映照自己的形像,只有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才可看清自己的容颜,也只有平静才可平息躁动的心绪。

  664.节约就是收入。

  665.能逼出你内在无限潜能的人,叫做明师现前。

  666.不要置人于死地,要留一条生路让人走。

  667.逆境使心智成熟,劳动使身躯成熟。

  668.用慈悲心及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669.养子不教如养豺虎。

  670.为人臣止于忠,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即是做人分际。

  671.反省是认知自己的不二法门。

  672.嫉妒是心中的戈矛,可以害己亦可伤心,这是一种危险的心理病,治疗这种心病,佛门有个妙方叫做「随喜功德」。

  673.骄傲与偏见,好像双面刀片,面面都能伤人。

  674.虚荣是心灵的肿瘤。

  675.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

  676.互逞权势,如蚂蚁之群聚腥膻,如蚊蝇之竞吮腐秽。

  677.「过」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病」莫大于不知己之失。

  678.「淡泊」「老实」,是一种极高深的人生境界。

  679.永远别浪费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680.活出你真正的生命来,否则生命即失去意义。

  681.只有智慧的耳朵,才能听出超越的真理出来。

  682.嫉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68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684.追求声名,不如先正心术。

  685.为善游君子之城,作恶入小人之乡。

  686.交一个读破万卷书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687.小人口如蜜,转眼若仇人。

  688.语言尖酸,终身薄福之人。

  689.转怒为恕,为慈悲之人。

  690.未曾有一物,不被无常吞。

  691.深水缓流,浅水急暴。

  692.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693.「煽不动」,是学问有了基础,「挑不动」是修行有了基础。

  694.恶意盘诘,令他人难堪,图逞一时口业,将来必遭累劫之罪殃。

  695.佛法主张「因果论」,不主张「宿命论」。

  696.成功的人,需有八十岁的智慧,二十岁的干劲与五十岁的稳重。

  697.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698.我们到现今的教育,都是执着的教育,只有佛陀的教育,是破除执着的教育。

  699.实践一句名言,比看千句来得有用。

  700.放弃不是放下,逃避责任而出家名叫放弃,心无所著,名叫放下。

  701.贪看天边月,忘却手中珠。

  702.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远担不起一百斤。

  70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04.君子忧道,不忧贫。

  70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人便要千句话。

  706.流水斩不断,家事说不完。

  707.充实的生活就是明白的生活。

  708.生命不觉醒,成长的过程,就是迷失的过程。

  709.人若内心不安,幸福便无从建立。

  710.心中装满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就听不到他人的心声了。

  711.离生灭就是不要在生灭的无常法里面去起心、去动念,因为不值得!

  712.以喜悦的心情,安然接受一切顺逆的境界。

  713.众生能带给我们烦恼,那是因为我们自己着相。

  714.当你的基本生活已经满足的时候,剩下的金钱就是数目字的游戏。

  715.圣者只能领受逆境,你没有权力逃避逆境,也没有理由逃避逆境,也不可能逃避这个逆境,因为因果是有定律的。

  716.佛性有大用现前,妙用无量无边。

  717.我们的本性既然是不动不摇,于一切法无取无舍,更必须在任何时间、空间中,要常行方便。

  718.真理之下不讲人情的。

  719.摆平了内在的世界,你就摆平了外在的世界。

  720.我们人若是知道要来学佛,你就一定要达到目的,就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作祖。

  721.不要用抗拒心来面临这个世间……要看什么都顺才叫学佛,没有是非、没有善恶,一切放得下,这就是真正的佛的本意啊。

  722.修行人要离相才有道可说,着相的话,没有所谓的道。

  723.真空妙有,妙有就是大用现前。

  724.无所住不是冷血动物,无所住是很有感情,只不过是随缘而已。真正的诸佛菩萨都是很有感情的人……感情是建立在智慧跟理性之上。

  725.自我,就是一种陷阱。

  726.错觉跟假设是我们人类的致命伤。

  727.人类因为生活在错觉而一直不能觉悟,然后借着错觉去假设他的生命观,那更糟糕。

  728.我们人最痛苦的就是活在错觉当中,是名可怜悯者。

  729.世间只有两种(东西),给我们最大的痛苦,第一个就是错觉,第二个就是假设。

  730.一个圣者,他一样有感情,但是他这种感情是会入本性的的东西,也就是说,纯正因悟道而生起的慈悲心。

  731.诸佛菩萨要修行,一定要离相。

  732.地图虽然是假的,但是可以让你找到目的地;……文字虽然是假的,但是就可以让你成佛啦,文字也没有所谓的文字,就是实相嘛,因为道理就在文字当中,文字就是实相,实相不离文字。

  733.会修行的人是一刹那,不会修行的人是尘点劫;会修行的人不起于座即见本心,就是本来面目啊;不会修行的人纵经尘点劫,也没有消息,(原因)就是对明心见性不重视,不明了自性的本来面目。

  734.出家人若是为了名闻利养,那就惨了!名闻利养是断头的利剑啦。

  735.身、口、意清净,以无相法真正的脚踏实地的去做叫做受持。

  736.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以法为主;弘法,你的福就无量无边。

  737.娑婆世间生活的定义就是磨擦、斗争;极乐世界生活的定义就是解脱、自在。

  738.悟道的人才是真正的报佛恩,因为(悟道)你才了解佛的恩是什么。

  739.你所有的讲经说法,如果没有会归到实相,可以说都是外道。

  740.「道」是解脱啊,叫你吃素哪里是道呢?只是助缘啊,叫你持戒也是助缘,要般若实相的叫做「道」。

  741.真正的道,是内在里面得大自在解脱,行住坐卧一尘不染。

  742.清净的本性,就是我们最大的道场。

  743.真正的清净的道场,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无诤之心。

  744.我们人之所以会成佛,完全要靠正知正见的般若智慧。

  745.法是叫你从痛苦(中)解脱,不是执著这个文字、外相的东西。

  746.法是让你方便运用,不是要你执著。

  747.意识心不是成佛的根本,要明心见性才是成佛之根本。

  748.明心见性不是像死人,不是什么都没有作用;是什么都作用,而什么都放得下。

  749.成佛作祖绝对不用意识心态。

  750.佛成道永远不用意识心修行。

  751.你这个本性的功夫没有,那百千万劫修不会成佛。

  752.你既然了解空性的道理,那就什么都难不倒你。

  753.这个世间的追求到最后,一定是空。

  754.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另心空荡荡,无一尘可染;这是我们世间最大的财富,念佛的人若不能见到这样,也是悲哀。

  755.什么事情(都)要回归到空,无量、无边、无所住,这才是佛法。修学佛法最大障碍就一个字,就是「执」。

  756.我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就是一定要把这个法传出去。

  757.以伤害别人的手段来影射自己的优点,都是愚痴的人。

  758.众生自以为聪明的人,是很悲哀的,所以聪明的定义叫做自我束缚;(聪明人)制造烦恼、制造痛苦、制造破坏、制造自我毁灭,所以最后的文明的定义就是自我毁灭。

  759.我们人类的浩劫不是战争,人类的浩劫就是所谓的「文明」。

  760.你如果嫉恶如仇,只能当世间的君子,不能入位圣人。

  761.无相不是否认,而是透视觉悟的意思。

  762.密宗修到最后,还是要离相的。

  763.什么叫做明心见性?不高傲也不自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不是无耻。

  764.这个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的金钱。

  765.你不动念,境对你没有作用的。

  766.大彻大悟的人,境就是心,心就是境。

  767.本性的东西不能言说,不说的话众生又不懂,要说又怕落入文字的执着。

  768.般若是诸佛之母,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定要有般若思想,他才能够成道。

  769.名气大没有用,知名度高也没有用;这临命终啊,它是真功夫,是真正的功夫。

  770.人间现实的生活就是灵性的训练中心,训练到任何东西都难不倒你,很难放下的也统统放下,我告诉你,你已经接近佛菩萨的境界了。

  771.钱带到棺材里面是不能用的。

  772.我们必须学习禅师的功夫,修净土宗的人,也必须有禅定的功夫,念佛时心才能定。

  773.宇宙中不被毁谤的人是蠢才,被毁谤的人是一种反面的赞叹。人为什么会被毁谤呢?因为太好了、太突出了,站在人家的前面,挡住人家的视线。因为长人一截,人家就准备剪掉他。

  774.世间生死之为最,其余一切可商量。

  775.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未来,你一定要面对他、接受它,你没有办法抗拒,谁都没有能力去抗拒死亡。

  776.我们生命的终极目标,就是往生极乐。

  777.执为禅之大病。

  778.慈悲一定要站在原则之下,没有原则的慈悲是烂慈悲。

  779.学佛是重在悟,不是重在世智辨聪。

  780.学佛是一件很踏实的工作,要往下扎根才能往上结果。

  781.用感应来度众生,有一天会让众生失去信心。

  782.真实境是见性的实地功夫!

  783.佛道要全盘的离相,才有一点消息。

  784.如果被相粘住了,是不够资格修行的。

  785.没有正确的见,走的都是错路、冤枉路。

  786.佛教不是没有道场,是没有人才。

  787.修大乘法要入门道,这个门道你弄不清楚,你跑到山上自己住十年二十年,你都不可能开悟,因为门路错误。

  788.你一定要了解禅的思想,才有办法彻底的去了解净土的思想,否则很困难。

  789.我们如果不懂禅学,我们就完全不懂净土。

  790.相是增上缘,体才是真实义。不见体只见相,那是凡夫。

  791.执着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无知,不能成道,不能解脱。

  792.修学佛法,如果不能与空相应,修到死也没有办法成就佛道。

  793.把一切语言化作观念,这个观念变成我们追求的地方,这就是严重的错误。这样了永远不能成佛。

  794.只有般若,它是彻底的佛道。

  795.自性就是一切的根。

  796.用平等的心,一如的心,没有人能打倒你。

  797.在语言里面打转,统统是世俗法。

  798.要真正解脱的人,一定要在彻底的心性下手。

  799.禅学重要到没有它没办法成佛。

 
 
 
前五篇文章

佛教格言: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三)

佛教格言: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四)

佛教格言: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五)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三部分 共下

佛教格言: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六)

 

后五篇文章

佛教格言: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一)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二部分 道前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二部分 道前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二部分 道前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二部分 道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