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洛桑陀美仁波切:心存悲悯,饶益有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洛桑陀美仁波切:心存悲悯,饶益有情

 

  大乘佛法的根本是菩提心,菩提心就像点金术一样,它能变腐朽为神奇,我们也很渴望能够生起宝贵的菩提心来。菩提心的前提是大悲心,要想生起大悲心还得先有柔软心和怜悯心。

  我们领受了佛陀的教导,就要改变原来刚硬的心为柔软的心。刚硬心下,会对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会对真情缺少感动,会有自己利益至上的自私自利,会认为是他人阻碍自己发展,影响自己快乐而心存怨恨。只有柔软心下,才会对众生多一丝怜悯,多一份对众生苦难的不忍,多一刻为真情而感动,多一分因他人的帮助而感恩。因为心怀悲悯就不会主动去伤害众生的生命并会尽自己的努力去保护生命,哪怕一个微小的生命,只要它存在,便有它的价值所在。很多微小的生物,它们的生命都是非常短暂的,苏轼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来形容生命的短暂和人的渺小,蜉蝣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北美洲有一种蝉要在地下呆十七年,当从地下爬出来得见天日只有几天的时间,还有各类食虫兽等待食用它们。这么可怜的众生,它们的生命就如空中的闪电,一闪而过;就如昙花,匆匆一现。我们又怎么忍心再去伤害它们?

  完全做到不伤害一个生物恐怕是很难的,有时无意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不能再有意伤害众生,即便一个微小生命,它也能感受痛苦,也有求生的本能。因为心怀悲悯便不忍心伤害他人,自己的一个行为做出之前,一句话说出之前都会认真思考一下会不会伤害他人的身体或是心灵。因为有怜悯心才能修好忍辱,对于他人加在自己身上的伤害,打骂、侮辱等不忍心去怨恨,即便有时也会感到难过,但想到自己如果去结怨就会使别人受到伤害,不论如何也不忍心。只有心怀悲悯才能宽容他人的错误,原谅他人的失误。因为心柔软,所以对于他人给予自己丝毫的恩德都会真心的感动和真诚的感激。

  我看到有的弟子的心特别的粗猛、刚硬,对待众生缺少悲悯心。有时,弟子们经常和我说:“上师,我现在已经不杀生了,去饭店也不再点海鲜类的活物,在家做菜也不买活鱼、活鸡等。”听到这些话,我觉得大家在这点上做的很好,我也非常欢喜。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守持戒律所规范的外在行为时,要认真体会这个行为所传达的内在的含义:不杀生,是因为悲悯众生,不忍心伤害众生。我们在持戒时,内心要与戒律相应。不伤害众生表现出来就是:不能因对方与自己意见相左而嗔恨,不能因为对方的失误,哪怕是错误而恶语相加,不能固执坚守自己的观点而言语尖酸刻薄刺痛对方,用秽言污语让他人的心里痛苦、难过,这也是对众生的一种伤害。

  还有的弟子和我说:“上师,我的冤亲债主特别多,就是他们让我一切不顺。”冤亲债主是什么?是你曾经伤害过的众生,亏欠过别人,为什么现在还不认错?还在埋怨别人?不要怨别人,要怨只能怨自己。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我们得到了难得的人生,又有殊胜的因缘可以学修佛法,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可曾想过那些被你伤害过的众生呢?他们现在还在受苦,何时能从苦中脱离还不知道呢!我们过去世总和他人结恶缘,总去伤害众生,对于今生的病痛、逆境或是他人对我们的伤害应该坦然去接受,这是应偿还的。学佛后,应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快乐留给别人,选择留给别人,痛苦自己来承担,这才是佛菩萨的精神。

  对待那些心太刚硬的弟子,我有时会用些猛力的方法,因为其他方法不起作用,只有用猛烈的方式才能使你的心灵得到震撼,才能让你反观自己的内心,学会自省与检讨。你们拜我为师,教育你们是我责任所在。

  刚硬心不去掉,经常就有业障出现,这是自己的内心感应,如果心柔软起来,能够悲悯众生,即便是冤亲债主也能化解,也能被你感动,自己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柔软心的前提下才会用心去体谅他人、用心去体会生活,才会悲悯他人的疾苦。悲悯心不断的升华和扩大就是大慈心和大悲心,进而才能生出菩提心。

 
 
 
前五篇文章

洛桑陀美仁波切:心净则世界净,心平则道路平

洛桑陀美仁波切:在做事中修感恩和忍辱

洛桑陀美仁波切:傲慢是修行路上最容易犯的毛病

洛桑陀美仁波切:如何恒有快乐的心境

洛桑陀美仁波切:每天学会感恩

 

后五篇文章

洛桑陀美仁波切:学佛的精神

洛桑陀美仁波切:宽容别人

洛桑陀美仁波切:做到真正的皈依

洛桑陀美仁波切:宽容自己

洛桑陀美仁波切:在家居士常见的通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