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6 止观双运道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6 止观双运道

 

  (一)修奢摩他为胜观

  平息了昏沉掉举散乱之後,对所缘境内心保持明净的状态,专注在所缘上,就是禅定。没有禅定所修一切善法,就会陷入烦恼的牙中,随时有危险的,很容易被烦恼摧毁。如云:「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为了成办禅定,必须断除散乱。如果随着散乱掉举,很容易使内心动摇,无法专注所缘境。掉举和散乱不同,掉举与贪相应,散乱是以散缘其他境,例如为断除常执观想无常,目的是提升无常的认知,观想无常时突然离开所缘想到痛苦或其他;所以散乱只是别缘其他境,不一定是贪相应。

  成办奢摩他的原因,是为了修毗钵舍那胜观,所以称为止观。毗钵舍那是出世间的胜观,止观双运外道也有,不是不共法。现在所说的是菩萨行六度的止观双运,必须要菩提心所摄持,而且缘如所有性,即空性的胜观,为了缘空性的毗钵舍那,首先要学奢摩他,去获得缘空的毗钵舍那。如同修次中篇所说:我们要认识奢摩他,了解奢摩他的定义。

  修次中篇云:「如是,既发世俗菩提心,为发胜义菩提心故当励力。彼胜义菩提心,谓出世间离诸戏论,极光明、胜义所行境、无垢、不动、宛如无风之灯,持续不动摇。成就此心,由恒常恭敬、长时串习奢摩他与毗钵舍那瑜伽而成办。」胜义菩提心是了解空性的智慧,或空证现量。胜义菩提心是出世间的空证现量之後,是初地菩萨,远离世间凡夫,安住圣者道谛果位上,所以称为出世间。离诸戏论,当现证之後,了知诸法究竟的性质,当然摒除了不只真实戏论,并去除了「有法」的戏论,二相的戏论,异共相等种种戏论。有法的戏论,因为现证空性时,找不到有法的。戏论可分真实的所遮戏论,所遮实执戏论,以及上述的种种戏论。戏论又分为有过患及无过患,如以真实及实执戏论来说,是有过患的,以所遮真实戏论而言,他只是看到幻相而已,所谓的真实是不存在的,戏论却认为是存在的,过患是有与无二者。以所依有法戏论而言,它就没有过患,空性是依某种事物(有法)说它的特徵。所依的有法就是戏论,有法本身并无过患,如同生灭一异等。

  极光明,是因为断除了二相及异共相而现证空性。胜义所行境,因为所了知的所缘境,是诸法究竟性质的内涵。无垢,是现证空性的智慧不论有无断尽烦恼,它本身无有垢染的。不动摇,因为具有奢摩他摄持,所以不动摇。「宛如无风之灯,持续不动摇。」要成就了胜义菩提心,以欢喜心,长时去串习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而成办的。缘空修所生慧,要慢慢的串习,先得缘空奢摩他。缘空奢摩他慢慢反覆串习,现证缘空毗钵舍那,这时是缘空止观双运。再反覆串习,就是缘空的现证空性的证量。

  修习奢摩他不能断除烦恼,只能伏烦恼现行,因为没有现证空性,就不能坏烦恼的种子。如解深密经云:「由静虑故降伏烦恼,由般若故善断随眠。」又如三摩地王经云:「世人虽修三摩地,然不能坏我想,其後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设若於法观无我,既观察已若修习,此因能得涅槃果,由诸余因不能静。」佛世时有一修行禅定很高的外道,但他没空性智慧,无法破除我执,仍堕入轮回。唯有无我慧的正见,断除我执才能得涅槃。

  要学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先要了知成办奢摩的因。住随顺处、少欲、知足、断诸杂务、尸罗清净、断贪等妄念,以上是奢摩他的资粮。毗钵舍那的资粮,依止善知识,遍求多闻,如理思惟。遍求多闻是敬重听闻,世尊宣说的十二分教了义经及不了义经,如理思惟抉择了义经与不了义经;但是各宗派见解不同,小乘的有部及经部说一切经都是了义经。大乘的中观及唯识,就有了义及不了义的不同见解;了义经应是圆满究竟的,不了义经不是圆满究竟的。唯识派的了义及不了义的见解,依经文能以词面解释的,就是了义,不能依词面解释的,就是不了义。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无论词面上如何,了义是究竟圆满,空性就是究竟圆满,是诸法的究竟性质,所以空性就是了义,世俗是不了义。一部经是说空性的胜义谛,就是了义经,说世俗谛就是不了义经。中观自续派的见解,这部经说空性的同时,能够以词面解释无误的,就是了义经。

  了义与不了义,各宗派有不同的说法,那末我们要以智慧辨别,如果依经典说这部是了义经,就认为是了义经,但是该经是否是了义经,要以其他经典证明,那就麻烦了,还要找另一部经来证明。这部到底是了义或不了义,必须以智慧辨别,如果与正理相违就是不了义,与正理不相违就是了义。就是解释基道果不违背的,就是圆满究竟的。另一理由在解释自派见解时,似是符合,但是从其他经典发现许多缺失,就是与正理相违,就是不了义。在众多经典最好供我们辨别的能力,最好的依据和学习的是中论,无有比中论更殊胜的,让我们了知何者是究竟圆满的。唯识中观都主张究竟圆满的空性,到底那一派是最究竟圆满的空性?这很难了解,必须用智慧辨别。打开智慧之眼必须依据一部论典,这部论典是最殊胜的,就是龙树菩萨的中论,经由学习这部论,打开我们智慧之眼去辨别。

  修习奢摩他,先说打坐姿势,依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气息内外出入不要有声音,不要太急促。止息了对外境散乱,於所缘境恒常任运而转,生起轻安名为奢摩他。安住奢摩他时,思择空性的道理,名为毗钵舍那。为了成办奢摩他,「最初应将契经等一切佛语是导入真实义。」意是佛陀所说的无常、不净观等,为了引导众生了知空性而说的。已至真实义,是细徵的空性,将至真实义,是粗分空性的意思,摄一切令心安住於彼。安住心之後,观察所缘心有无沉没或外散,将要沉没时作意喜悦事,令心明见所缘。若见心掉举或恐掉举,应该作意无常,心生厌离。如果心都无沉掉,於所缘境心正直住,应当放缓功用,修习等舍,如果生起身心轻安,於所缘得到自在,就是成办奢摩他。

  为了远离掉举散乱沉没的过患,不应贪着情器世间。如云:「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又「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自身是无常的,贪境也是无常的;自身是痛苦,贪境也是痛苦的;自身是不净的,贪境也是不净的。应该如此思惟,断除一切贪境。如果有人在背後毁谤我,那末在背後称赞我,我为何要高兴呢?如果有人赞叹我,而背後有人毁谤我,我为何忧虑呢?这是遮挡了对情世间的贪着。

  (二)世俗谛与胜义谛

  在回向中「世世常行菩萨道。」这句是能够圆满一切果位的进取因,生起菩提心再行菩萨行,於是证得一切遍智的果位。菩萨行是成佛唯一的因,也就是说有了菩提心没有菩萨行无法成佛,所以是圆满一切遍智的唯一主因。在众多的菩萨行中,我们从佛的本生故事中,可以了知在行菩萨道中,如何的难行能行。以近代来说,汉地、西藏、印度等地,这些佛教地区,因为有以前的菩萨及佛的发愿,也有许多菩萨在行菩萨道,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在众多的菩萨行是方便与智慧。六十颂如理论说:「此善愿众生,集修福智粮,获得由福智,所出二殊胜。」菩萨的一切善行,广的有无量,但略摄有二:方便与智慧。因为成就究竟果位时,就是自利法身与他利色身。因为成佛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主要是以语事业利益有情。以语利益必须有个色身让众生见到,说法雨甘露以利益众生,所以把佛的色身取名他利色身。可是能真正圆满的利益有情,必须自己得到圆满功德,才能圆满他利,所以为了自利,自己的道谛灭谛功德要圆满,就是同时现证胜义谛及世俗谛,这二者就是道功德圆满。为了能够获得圆满道功德,必须断除胜义谛与世俗谛,二者是异性的二显执着,就是最圆满的断功德。圆满断证功德,才能圆满自利,所以我们把法身称为自利法身。

  成佛时所追求的果位,分为自利及他利,色身是随着众生根器需求,变幻多种戏论去利益一切有情,这就是他利色身。自利法身就是在众多的变化中,收摄於空性的智慧中,安住於空性智慧,这名为自利法身。为了能够得到自利法身及他利色身,在行菩萨道时所修的资粮,就是智慧资粮及福德资粮二者,经由此二资粮成就佛果位的功德。

  这二资粮是以实际状况建立的,实际状况分世俗与胜义二谛。我们所见的万法,每日所接触的法,现相是存在的。由於五根识缘境产生了多种的幻相,依这些幻相法,就有一与异好与坏,以及所取所舍的各种性质。可是寻找这些法的究竟性质又找不到,如果存在的是由本身而有,就是由境上而有,我们从境上寻找究竟性质,应该很清楚才对,可是找时就越模糊,这表示不是从境上而有。诸法的究竟性质,但凭见相不能满足是真正究竟性质的存在,而它的存在唯有依靠他缘,因此以名识安立而有,除此以外,并非由境上产生的,这是诸法唯一的性质。所以并非如所见般的真实,是虚假的,唯有依名言安立而有。可惜我们并未仔细思考内涵,未经寻找假义时,产生各种幻相,依这种幻相有苦乐的感受,这感受是实际状况,我们并不否认,因为有各种幻相,造成利害等。我们因此而生活,我们并不否定幻相,可是仔细寻找它的存在时,觉得与我们看法有违背,於是它真正的存在与看法不同,所以每法有二种性质,所见的表面外相与它真正的性质二者,这是二谛形成的原因。就所见的好坏,在不寻找下所见的多种幻相,这就是世俗谛。多种幻相在寻找它的存在时,又是另一种性质,这是胜义谛。

  在解释胜义谛时,好像空性是独立的概念产生,这是错误的。空性是依名识安立的有法,而说它是自性空。依有法就是观待,不是独立自主,每一法都有它的究竟性质,这究竟性质是无自性,所以说是空,因此没有不依有法而有个独立自主的空性。每一法都有两种性质,就是在不经寻找(分析)所见的幻相,以及在寻找之下找不到它的自性,经说一切法有二种性质,一种是虚假的性质,一种是真实性质,就是世俗谛及胜义谛,因此二者有不同的作用。如观修菩提心时想到他人比我重要,这种清净意乐生起,是因诸法多种幻相,而产生清净意乐。实际状况有自他、善恶等等幻相,才能产生菩提心。当生起贪瞋烦恼时,觉得贪境瞋境是很真实从他方面而有的,如果执取的话,对悦意境起贪,对不悦意境起瞋,造成了烦恼和痛苦。为了解决烦恼和痛苦,了知烦恼的根本,是自己的看法错误,虚假以为真实,执着如所见般的真实,为了断除对境的真实执着,当寻找它的究竟性质,发现并非如所见般的真实,因此对胜义谛的了知,断除了烦恼。

  因为有了二谛的基础,所以在道的修学上有智慧与福德二种资粮。其实由慈心悲心可以压抑真实执着,但是无法直接对治。慈心与悲心不是与痴心正相违,无法直接伤害,能直接伤害痴心,只有无我的空正见。实际的状况与我们的见相,以及存在的方式有二种性质,产生了福德与智慧二资粮;於是由道资粮依二谛成佛的。龙树菩萨说:佛依二谛说法,一为世俗谛,一为胜义谛。

  由诸法最究竟性质的空性,真正去对治烦恼及烦恼种子,必须证空性的智慧成为现量,才能直接对治烦恼及烦恼种子,为了达到现证空性,在这之前必须要有证空的毗钵舍那,才能自身生起证空现量。为了能够生起证空的毗钵舍那,之前要有证空的奢摩他,才有证空的毗钵舍那。没有奢摩他就没有毗钵舍那,一般世间道是如此,更何况出世道。为了得证空毗钵舍那,先要有真奢摩他,在入行论静虑品也提到。在大小乘显密圆满的教法中,虽然经由九住心的修行奢摩他的方法,可是配合密乘所说的修学奢摩他方法,那会更快而且更殊胜,就是本尊观想,本尊种子字,名点等的观修去修学奢摩他,这种速度更快,而且会获得更大的加持,在观想的同时会累积更多资粮,有种种不同的殊胜,这是属於经由密乘本尊瑜伽修奢摩他的。假设与密乘修行毫无相关的话,当然以显教的九住心修习奢摩他,也可以成办。说到所缘境有很多种,以缘佛像来说,在缘佛像时不但可以专注一境,也有功德,所以缘佛像更殊胜。

  (三)把逆缘转为道用

  总而言之,正行奢摩他能不能圆满,看他的因缘具足不具足,在众多因缘中,主要是寂静处,应该舍去尘缘住静处,莫与凡愚攀缘。这里的凡愚,是幼稚的思想,不会把烦恼视为仇敌,却认为烦恼是应该的。如果住在寂静处,我们会得到自在,因为满足,可避免许多烦恼。

  修法时最有成就的,能够把今世的利益完全放弃,入山闭关修行就是为了佛法。在藏传修心者中,最有成就的顶胜庄严,就是弥勒日巴尊者。迦当派的先贤说:「我们应该把心放在法上,在行法时要做最坏打算,即使我成为乞丐,我也不放弃修行,乞丐会饿死也无妨,但也不放弃修法,如果孤零零的一个人死去,也用不着他人担忧。要有这种最坏的打算,於是坚定自心,一生会好好的修行。」如果有这种想法那是最殊胜的。修心者当中具有这种意志力,具有这种坚定心力学习,那是相当殊胜的。

  把今世的利益完全放弃,几乎是很难做到,下定这种决心去修学更是困难,真的所有佛子都这样做大概会饿死。而今多数能做到的,不以谄媚无惭无愧妄语等过失,而以清净意乐满足衣食等生活所需,这是一般佛弟子能做得到。

  在自己生活条件具足的情况下,如何以自己善良的意乐去帮助别人,使社会得到利益,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以自利去帮助社会,对社会做出贡献,自己必须先能自立才可以,如果自己本身有问题,为自利而对社会做出贡献,那是不可能的。在一般生活条件具足情况下,能否以佛法教义使内心获得满足之後,再尽量去帮助他人,满足他人所需。内心的安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外在生活条件即使具足,可是内在永远不能满足,是不会快乐的。俗语说:「国王很富有,内心最贫穷。」意思是说虽然有钱有势,可是内心贪得无厌,永远不能满足,永远是空虚的感觉,因此内心最贫穷。可是乞丐不同,虽然生活条件很差,如果有人施予一餐美食,他内心会很满足,也会做个甜蜜的梦。可见内心满足是最重要的,而并非依愚痴的方法使内心满足。

  今天是二十一世纪,我们要成为现时代的佛教徒,就不应该逃避,认为这是父母给我的佛教观念,这是一种习俗,如以此种概念学佛,未免太狭窄一点。把世界的趋势以及变化,种种情况了解之後,再作比较佛法的伟大精神在那里,为何佛法值得学习?对佛法改变内心的内容等,了解之後建立信心才是需要的。如果真正生起这种信心,对外在的物质条件随着发展的同时,我们内心也能随着平顺,这才是佛子所需要的责任,这种信心才是需要的,否则随着愚昧的信心而走,口中念阿弥陀佛,我觉得这种帮助可能不大了。

  所以了解佛法之後,尽量把逆缘转为道用。如果光是靠愚昧的信心,遇到困境时,对治困境似乎没有关系,好像逃的远远的,会感觉到信心仍然随困境走。今天学佛的原因是为了解道理,如何把逆缘转为道用,於是平时思惟烦恼的过患。如入行论所说,瞋心生时,我们应如何观想,然後去消灭瞋心。这些反覆思惟去行持,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行法者。我不是说我很能干,是佛法中确实有这种口诀,这样思惟学习。如果能真正做到这样,不只今世安乐,而且活得很有意义,於是生生世世走上增上生的道路,而且会越来越圆满的,所以首先要努力的学习,这点是很重要的,平时多多保持正念和正知。例如这次听法之後,过去逛百货公司的心态我要这个要那个,而现在我不需这个,不需那个,心想已经有了,学这种知足和满足,这才是真正利益。遇到不喜欢的对象时,应该马上提醒自己,一种众生都想离苦得乐,即使我不喜欢他,可是他也想离苦得乐,经由这种方式修自他平等。或者经由不欢喜,才能有修忍辱的机会;如果他反应是欢喜,就无修忍辱的机会,因此感恩他。

  尽量把逆缘转为道用,佛法才真能帮助我们,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把逆缘转为道用以外,甚至在梦中烦恼生起时,也能够让对治力持续。一般盖房屋时设一个客厅,一个佛堂,进佛堂学佛,出佛堂同没有学佛并无二样,这种观念是错的。一大早进佛堂念佛的原因,让今天都能保持一个善心,有意义的度过这一天,如果早进佛堂念佛,离开了佛堂,见到不喜欢的人,就同他打架,随着烦恼行,那末今天早上念的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在任何时保持正知正念,看着心是否随烦恼走,这才是真正的修心者。所以先贤说:佛法与自心,如果觉得中间有一个人的距离,这就不对了。所以自心与佛法是不可以有距离。如是一天的修行,一年的修行,慢慢的走上去,益处就很大了,自心才能真正得到改变,如能做到这样,这是非常圆满。有些人会觉得学法要学最好的法,不是最好的法就不修了,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如同吃饭都要吃美食,要是不好吃难道就不吃了吗?如果濒临饿死,仍然等着美食,岂不是最愚痴的行为。佛证得一切遍智,当然说法也希望众生得一切遍智,可是佛却随一切众生根器,应众生的希求,说出三乘法。实际状况是如此,因此在佛法修行次第中,有高低不同层次,如果我们行法时,想要一步登天,或只想修最好法门,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有次第的尽自己能力修学,才能慢慢增上。

  (四)思惟贪着的过患

  入行论中观想五欲中YIN慾的过患,寂天菩萨是位出家男众,在此对出家男众说YIN慾的害处,因此说了女身不净观的观想方式,修心者可以分为男女二众,女众可以观修男身的不净。有人读入行论觉得男女不平等,在佛教男女绝对平等,不会说这法门只有男众可修,女众不可修,在戒经虽有男女高低的差别,是因为当时印度社会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非常强烈,地方习俗的缘故,制定这种戒条,但精神上男女是平等的,佛制定的戒,最殊胜的是比丘具足戒,同样也给了比丘尼,精神上佛陀同样的给了戒体,在因应地方习俗,男女的地位高低有些不同,所以有差别。在密乘中我们很清楚的了知男女是绝对平等。

  身体是不净性质,有时为了贪着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种生老病死衰损的身体性质,有何值得我们爱护呢?仔细地想身体是不净的性质,是血肉发爪涕泪皮骨等三十六种不净物所组成,不净执为净的错误观念。仔细的想促成身体主因,是父母精血,我们只认为是身体,所以执取它而已。父母精血本身是不净物,我们看到自己或他人流血会害怕,如果是乾净的,就无需害怕。当我们放射性扫描身体,只有骨架而已,我们身体真实性质,是种种不净物质所组成的,仔细解剖是肮脏的东西,不值得贪着的,可是随着净的概念,不只贪自身而已,而且也贪他身。所以要了知这种贪着是由错误的观念,如果仔细的想,为了能够生存,要饮食,要最好衣服包裹,吃了东西经由消化,吸取营养部分维持生命,其余废物排泄,体内器官似乎专为制造排泄物,身体是制造排泄物的大机器。如果饱了,头脑反应不要吃了,饿了要吃了,然後排泄,身体只作这些工作,这似乎是身体唯一的责任而已。以身体的本质来看,几乎不值得我们去追求的,排泄正常,表示健康,反之不健康。身体健康的排泄物,是悦意的排泄物,身体的性质就是如此。

  但是获得人身的好处,有这样的工具,就有智慧可以想种种道理,做真正有意义的事。因为有这个工具,可以圆满自利利他,对社会贡献,所以要好好珍惜身体。如果远离这种智慧,光是观察身体的作用和性质,不值得我们贪着的。这是配合不净观,如果与其他内容思考,就有环环相扣的感觉。

  对於男女贪欲应观不净,以及贪欲的过患。对财务贪着的遮挡方法,缺钱时痛苦,赚钱时也痛苦,有了钱想更多钱也是痛苦,钱多了要如何储存也有痛苦,又害怕他人骗你偷你丧失的痛苦。虽然钱也给世间安乐,如果只是追求世间安乐,会也带来很多痛苦,不会真正得到安乐的。

  成办资粮的种种障碍,主要是对五欲的贪着的散乱,远离这种散乱之後,应该专注一境令内心安住修学禅定。只修禅定是不够的,应该观修菩提心。

  愿消三障诸烦恼,为了断除三障诸烦恼,应该生起真明了的智慧。真明了智慧大致分二:在修忍辱时说到瞋心的对治力,如何以压抑的方法对治瞋心。如何对治贪心修不净观等,这是一种。另一种是一切贪瞋来自痴心,痴心的对治,是了解痴心所执境是不存在的,这种空正见是与痴心正相违的,这对治力是智慧品所说的。

  (五)修习自他平等观

  修菩提心自他换之前,要修平等舍,修平等舍时不只断除对仇敌的瞋心,以及亲友的贪心,还要思惟自他都有离苦得乐的想法,因此自他都是平等,在此的平等舍,不只是对怨离瞋,对亲离贪,而是自他都想离苦得乐平等舍。平常观想自他都要追求安乐,可是追求安乐,未得真正安乐而仍然得到痛苦,这是方法错误。既然遍虚空一切有情,想要得到安乐的当下,却因为不知方法,得不到安乐,岂不同样可怜吗?一样可怜的众生,何必去分自方他方生贪瞋,实在毫无道理。如同一群无助的难民,大家想都得到快乐,却无助缘可得快乐,在这群众中,我难道该对这位好对那位坏,这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同是难民。以这种方式思惟遍虚空有情,都想得到快乐,因为不懂方法,都无法获得快乐。自他都是处在困境中,又何需分这是贪这是瞋的对象呢?这是一种想法。由痛苦的想法如上述,要离苦不知离苦的方法,於是被痛苦压迫。虽然已证阿罗汉果位的圣者,他们已断烦恼,可是被烦恼习气缠缚着。遍虚空有情都被烦恼及烦恼习气所控制,而何必分彼此,所以不应有爱憎亲疏的分别心。

  从无始以来,没有一位有情未曾为我的父母、亲友,以知母来观待,以前都是对我有恩的母亲,在众多母亲中,何必区别谁是最好或最坏的,或我应爱这位或那一位母亲?他们都是对我最有恩惠的,我应该感恩。无论众生对我们是好是坏,都曾为我母亲,应该感恩才对。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极大恩惠,没有众生,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快乐,皆由众生而有。从我们人身形成始,一切的安乐都是由众生所带来的,在成为人身之前,也是由行十善业而感人身,在得人身之後,一切的享受和安乐,和增上生的圆满,都是众生所赐的。我们在母胎十个月,父母精血形成人身,能够活到现在,不论直接或间接,都是和不认识的众生有关,如同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的一切,都要经过无数的众生才能得到,如果只有一个人是无法生存的,我们的安乐都是依赖一切众生,我们应该要知道感恩。就以其他动物及无情来说,花草树木这些都与我们有关系,我们是依有情及无情等众多因缘才能生存。因为爱我执的原因,总以为是自己的本领生存,实际状况都是依赖他缘,单凭自己是不可能得到安乐。所以从母胎到现在,一切的安乐,以及将来解脱的安乐,行十善行等,戒定慧,一切遍智,都与他人息息相关。既然一切众生都是我们成就功德的缘,又何必分贪境与瞋境。我应该等视一切众生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如入行论云:「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

  自己的快乐痛苦,和他人的快乐痛苦是不同,我何必在意他人痛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他人的苦乐,与我们有密切关连。如果四周的人都是痛苦的,你不可能有快乐。既然自他有情都想离苦得乐,所以追求快乐,我要快乐,他人也同样的要快乐。为何他人不重要,而自己想快乐就重要,这是不合理的,自他皆相等。自己有权利和能力要离苦,他人也同样;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因缘,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种性。自己永远是一个,而他人是无量的,何故舍无数而求一人安乐呢?如入行论云:「自与他双方,求乐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独乐?」

  如果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自己的快乐是直接感受,他人不是直接的,我的伤害是直接的,他人伤害则不是。为何为了避免未来的痛苦,现在作种种防护,那末未来的痛苦,不能直接伤害现在的你,何必现在预作防护?自己的快乐比较重要,他人的痛苦我何必分忧,因为他是他,我是我。如果有这种想法,你认为快乐和痛苦是暂时性,因为自己快乐和痛苦是直接感受,他人的快乐和痛苦是间接,所以只要解决自己痛苦,不要解决别人痛苦,这就错了。如入行论云:「自与他双方,厌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如果说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是同一个,所以要防护未来的痛苦,他人不是我啊!你是常执。生时的你并不是死时的你,因为是分开的,那末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也不是同一个,这种常执是错误的。如云:「若谓自身苦,应由自防护,足苦非手苦,何足手护足?」自己痛苦由自己守护,他人痛苦我为什麽要守护,因为我同他是分开的。那末你要守护的一定是痛苦的部位?手的痛苦应该由手自身守护,脚的痛苦应该由脚守护才对,那末脚痛不应该用手去帮助。

  总而言之,前面所说的前後同体的常执,以及自己是自主的想法,在自他之间作了区别,这是不应有的。如果仔细分析,我不是有自性,是完全依赖因缘而有,依赖他利而有,不是自利而有,都是唯名安立的,只是无始来随着无明执着,一直认为我是很坚定的,於是产生爱我执。因为自他二者都是没有自性的,自无自性,他亦无自性,二者相同,都是唯名识安立而有,何须分你我,为何我比他重要?这是不合理的。

  (六)爱他心无边功德

  如果悲心是不忍见众生痛苦的怜悯心,当他人遭到痛苦时,我无能力帮助他,於是产生了怜悯,希望自己能够提起责任心去帮助他人。那末自己已经够痛苦,还要承担他人痛苦,这岂不是苦上加苦吗?我是不想要的痛苦,他人痛苦变成我多余的负担,这与我想离苦得乐的意趣相违?如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思惟众生是无边的,痛苦也是无量无边的;当你思惟时,心中感觉无比的难过伤心,这种感觉而让你想去做很有意义的事。因为有这种悲心的缘故,无论直接或间接想去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痛苦。若提起心力生起悲心时,内心是充满着勇气,依这种勇气及心力,将来绝对能够帮助他们,只是目前悲心没有串习而已;只要悲心串习成为自然,真正可以利益很多众生。

  悲心信心,同样是善心,当我们被真实执着所控制,有时以悲心信心观想时,如对佛的功德产生真实信心,皈依时是皈依真实的佛。悲心生起时,见到真实的众生,不忍他们受到真实的痛苦,於是想去帮助真实的他们。这种悲悯及信心,虽然有时与真实执着并行,但并非悲心与信心一定要由真实执着产生的,只是我们空正见不圆满;如果串习够了,将来依由空正见,生起悲心与信心时,於是见空性的佛作空性的皈依,或是见空性的众生,不忍他们受到空性的痛苦,於是生起空性的悲心,就是所谓的无缘大悲。如果一切的悲心,都要由真实执着而生,就没有无缘大悲。

  前说贪心瞋心由真实执着而有,由於真实执着,见一切存在的都是独立自主的,悲心可以缘一切众生,贪心瞋心无法缘一切众生,当自己遇到痛苦时,就有远离痛苦的想法,这种想法很容易带来瞋心,因为缘着一个独立自主的我,他是无奈情况下获得痛苦,由此因缘而产生瞋心的。如果缘他人痛苦时,并非出於无奈的,也不是个别去缘他人痛苦,不是以真实执着的相去缘他人痛苦,是缘一切众生的痛苦,在思想上已经宽广的多,心胸非常开朗,是志愿去承担一切众生的痛苦,心力是无比的,与自己遭遇痛苦不同,自己是无可奈何的接受,有这点差别。所以缘他人痛苦时,乍看之下,似是多余的负担,其实因无比的心力,早已胜过自己的痛苦。因此观想悲心时,真正能够利益自己和他人,何需在意承担他人的痛苦,即使是痛苦也是值得,因为一个人的痛苦,可以解决众多人的痛苦,智者何不为?如入行论引本生经云:「妙花月虽知,国王有害意,然为除众苦,不惜殉自命。」所以一苦能除众苦,何乐不为?

  如法串习悲心,随时随地无论直接或间接,都会欢喜的为利益众生行善法。一人痛苦能够解决一切众生痛苦,这是很值得的,应该去行持;如果一切众生都痛苦,你一个人也不会快乐。如果一切众生都被强烈烦恼折磨,你却单独享受涅槃乐,难道内心能安?如果周遭的人处在饥饿死亡边缘,你却在他们当中独自大啖美食,感受如何?难道能下咽吗?人之本性是不可能有此行为。周遭的一切人都痛苦,如果只追求个人的安乐,有违常理。你希望这世界美好的存在,愿周边的人有颗如意宝鬘的悲心。因为唯有这颗悲心,愿造福人群。这不只是宗教信仰的悲心法门,纵使没有宗教信仰,为了他人生活的安乐,社会的安乐,悲心也是需要的。因为只有人这颗善良的心,才能给人利益和安乐的。

  自己有了种种善行功德,不应炫耀,应把一切善行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从今起我当尽量修习悲心,尽量利益一切众生,让自己未生的菩提心早日生起。

  以我们身体来思考,身体是父母的精血而形成,父母精血没有意识结生时,是属於他人,不是我的。意识与父母精血结生时,於是产生我执我所执,觉得身体是我的。因为有了我及我所执,同样的他人与自己毫无相关,但不是把他人作为我或我所想;既然由我我所想串习,可以把原不是自己的身体(父母精血)变成为自己的;同样的串习力量,尽量的爱护他人,或同他人距离拉近,关怀他人,藉由关怀心爱护他,你与他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最後真正去爱护他人。如同对外在的东西,因为你喜欢他,当这东西不慎坏损,感觉很伤心,如同身体受到损害,其实身体与它毫无相干,因为我执的力量,就有痛苦的感受。所谓的喜欢与不喜欢,并不一定是与你身心相连或分开,由於串习的力量,把距离拉近或放远的。因此我们对一切众生,可以做到这样串习去爱护,就能对每一有情,如同爱护自己般去爱护他人。

  仔细的想,爱我执到底有何益处,爱他是真的不好吗?爱我执是只想自己的利益,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只想自己的好处,贪瞋痴杀盗YIN妄都来了,造作十不善业。造作十恶业是贪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利益受到损害,就产生瞋心,其根本把自己看得很重,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感受胜於他人,於是贪自己瞋他人,由此十恶业而感召不想要的痛苦。在生死流转中的痛苦,不但是由我执而产生外,已证涅槃声闻阿罗汉,不能断所知障的原因,虽有空正见不能正对治所知障,就是因为缺乏爱他心。虽然解脱了轮回痛苦,却堕入寂静边,不能圆满一切功德,都是由於爱我执。有时在梦中为了自己,也想伤害他人,如果仍然跟着爱我执走,就没有快乐的希望。

  上述的种种痛苦,不可能由爱他心而有;如果是想他人比自己重要,就不会有上述的问题。例如一个家庭中,每人都想自己的利益,不在乎他人的感受,这个家庭是不可能和谐的。一个家庭成员彼此互相尊重,非常在乎他人的感受,尽量配合他人,这个家庭一定和睦相处;这点我们可以亲眼可以见到,而且是很切实际问题。所以轮回的痛苦都是爱我执产生,即使得解脱也堕寂静边,也是爱我执而来。不在乎他人是爱我执吗?一定是坏吗?其实也不一定是坏,阿罗汉并不是完全轻视他人,不在乎他人,他只是不把他人视为重要,成办他利,而并未想伤害他人,或完全不在意他人,只是并无承担利他的事业,所以堕入涅槃的寂静边。爱他心并不只是不轻视他人,是一种责任感,或是认为他人比自己重要,才是真正的爱他心。畜生道有了爱他心,就有很多伴,於是活得更快乐。一个人能为他人着想,也会活的更快乐。

  总而言之,无论学佛或未学佛以及批评宗教信仰的人,如果内心保持一颗爱心,他常在意他人,也会很快乐的。有些想以权力,压抑人们的情绪,人们活得不会快乐,时常抱着疑虑的心态,内心缺少对他人的信赖,对他人的爱心,主要是缺少对他人关怀。时常为他人着想,尊敬他人的立场,内心才能真正快乐,才值得他人赞叹。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为自己着想,所以一直感到痛苦。既然不想痛苦,换一个角度多为他人着想吧!经由上述理由及论典内涵,打开我们的智慧眼,仔细思惟观察,爱我执的过患,爱他心的功德,作一比较为所行及所舍。

  身体的手足等支分,为了「他们」的安乐,也为了自己的快乐,都要努力地守护。「他们」的安乐,既然是快乐的因缘,所以都要守护;那末同是他们的安乐,是自己快乐的因缘,也应该守护,而且守护的时间是永远的,因为不要痛苦要快乐。无始以来,因为随着我执造成众多痛苦,为了远离痛苦,并已了解苦因,应该去爱他才是。由於爱他的串习力量,以前不想接近,非常讨厌的仇敌,最後成为自己的好友,分秒都不想分离。这是由於串习力而改变,一定能够随着串习力量,改变爱他如同爱己般。无论是暂时或究竟利益,都是由爱他心所产生。那末,从今天起把爱我执视同毒药般,要完全的舍弃,从今以後立志不要随着爱我执行,这种不好的心态要澈底摧毁,以爱他心去承担一切。以前因无知而随爱我执走,认为我比他人重要,今天我了知过患之後,不应该再把自己看得比他人重要了,而弃舍他人而不顾,应该更爱他人才对,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这种菩提心的口诀,是有智慧的、有心力的菩萨所学,是「胜妙秘密诀。」

  一切有情都是为了守护自己安乐而保护自己,畜生道有情为了安乐,只知保护身体,因为牠们智慧不够,无法为未来着想而作准备;可是人因有智慧,不只守护身的安乐,也可以守护心的安乐,既然有此难得人身,就该善为利用智慧获得究竟安乐,才是了知人与畜生的差别。如果人只追求满足今世的需求,那末同畜生道的基本想法是一样的。在自称科技发达文明的社会,仍然大肆开发养猪场养鸡场,号称经济开发,去适应消费者有更多肉食。当瘟疫蔓延时,如口蹄疫禽流感等,就杀害了无数的动物。这些作为是在帮助经济发展吗?从另一角看,在不需要的情况下,制造很多麻烦,为何要养那末多,当瘟疫来时又要杀那末多。可怜的动物是无辜的,被人类完全操控,问题是在不需要的情况下制造出来。如同抢劫等多种不当行为,只是谋取个人利益而已,不在乎他人想法。以妄语来说,有人以为这是人的天性,不妄语无法在社会立足,不欺瞒他人就是无能,越会妄语就表示很能干,几乎都有这种颠倒现象。现在世界上有很多集体抗议,他人做法不对,或要求改变,这种权利是可行的,但要了解问题的根本在那里,要抗议就要寻找根本,可是我们忽略这点。

  如果你的想法,把一切都布施给他人,还剩下什麽?因为有此想法的爱我执,会有衰损。把一切都给他人,我还有什麽可以给他人呢?上面是缘自己想,这里是缘他人想。想法是一样,但根本目标不同,一是缘自,一是缘他,所以有天与魔之别。

  为了自己的口福,为了自己的庄严,不惜杀害了无辜的众生,吃牠们的肉,穿牠们的皮,造了这种业,必堕三恶道受果报;即使果报受完,生在人间仍感短命报,这是因为伤害他人而产生。相反的,完全帮助他人,在乎他人,而且想他人比自己重要,由此能生道谛功德,而且生生走上增上道。以此圆满的意乐,圆满的加行,使我们获得一切遍智,无量功德的果位。如果缘一切众生,希求一切遍智,念六字大明咒一句,积聚的资粮是无量。如缘个人的利益去念,功德就非常的小。因为所缘不同,功德大小不同。

  为了自己能够高高在上,而去轻视他人,所感果报是卑愚中最卑愚的人,这是很现实的因果问题。如果把一切众生视为比自己高,愿意自己为众生仆人,因为如此因果,你会受到众生重视,於是你永远是高於一切众生。

  如果为了自己利益,不惜众生的感受,命令他人当你仆人,这种果报是当他人仆役的痛苦。如果你誓愿去帮助他人,或对社会做出贡献,牺牲自己的利益,因由你伟大的精神,自然受到他人赞美,受到他人推崇,将会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後世也能生在高贵的种族。如入行论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皆由自利成。」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安乐,都是由利他所生;一切世间的痛苦,堕入生死的苦;出世间的苦,就是阿罗汉入涅槃寂静,都是由自利所感。佛说:我不必多说,凡夫由爱我执,永远是凡夫的流转生死。我们无始来以爱我执追求快乐,如今仍未获得究竟快乐,将来仍以爱我执追求快乐,也是永远得不到究竟快乐。佛是利他而成佛的,应该仔细的观察。

  (七)转爱我执成爱他

  了解这些道理,不该再随爱我执转,努力断除爱我执,刻意生起爱他心,利益一切有情,努力精进,不用说一切遍智,就是今生也必然活得很安乐。如果仍随爱我执走,不必说後世,连今世也无法安乐。如果人与人之间欠缺爱心,也不可能得到快乐,不但家庭社会都无法安乐。

  原本爱我的心,转成爱他的心;原本舍弃爱他的心,转成舍弃爱我的心,把这种爱完全转移,称为自他相换。从无始至今,我们都是为自利着想,未曾为他人想,为他人做出利益的事业,从今起改变想法,我要行他利事。宗大师说:「我们如果行他利,自利即身可成办。」内心深处为他人着想,业果是非常现实,想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自己成为他人所拥有,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想法等一切都成为他人,把自己的身心等因缘,成为利他的因缘,不要成为伤害他人的因缘。从今起了知爱他心的功德,爱我执的过患,我不再随爱我执转。於是有情比我更重要,故当尊有情。原本随着爱我执的我,决定要成为爱他心的我,这个爱他人的我,决定去抢夺以前爱我执的所有,为了利益一切众生。随着爱他心转的我,以及随着爱我执转的我。以爱他心的我为主,见到爱我执的我,比我有功德时,我嫉姤他,把他所有功德抢夺回来。如果爱我执的我不如我,我轻视他。

  观修时,首先把自己为中心,保持正直心,不属於爱我执,也不属於爱他心;然後思惟爱我执的种种过患,他可以不惜一切伤害他人,而且眼光短浅,心胸狭窄,那末自私自利,就是爱我执的我。再以正直角度看爱他心的我,他为何如此伟大,随时随地为他人着想,不惜一切牺牲自己,欢喜地去圆满他利。於是经由正直态度去分析时,慢慢就会偏向爱他心的我。然後你就会与爱他心的我,溶成一体,最後再去对治爱我执的我,他比你高,把他的优点取过来,你与他平等,同他竞争,也把他的好处夺过来,他比你低轻视他,把它好处夺过来。

  同样观想爱我执的我在左,爱他心的我在右,让他们竞争。对高者修嫉姤。虽然我不如他,他人都赞叹他,他似乎很快乐,我却在受苦。乍看似乎他很有学问,我不如他,实际好与坏是观待的。爱他心的我啊!不要灰心,因为好与坏是站在不同角度来安立的,也有比你差的人,那你就是好的,不要因为比爱我执的我差,你就难过,爱他心的我,你不要灰心。其实是因为烦恼,所以戒衰退,不是爱他心的我本身问题。如果爱我执的我是懂得道理的,是应该帮助我才对,应该去行苦行才对,可是他并未如是行。爱我执的我虽然学问比我好,他很自私,不但不帮助我,反而轻视我,他是自私的人,不值我尊敬。

  对等者修争,就是爱我执的我与爱他心的我,二者的争论,爱他心的我要争胜爱我执的我。对卑者修慢,是爱我的我比爱他心的我要差,爱他心的我对他起慢,以慢心折损爱我执的我,你(爱我执)那里比得上我,慢是假名慢,要努力胜过他的意思。

  「我执与生死,百般折损我。」是如何破除爱我执,及爱我执相同的真实执着的我执。因为二者的执着,使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想要安乐而得不到安乐,对安乐的渴望、等待,连梦中也想要得到的,却始终无法成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都是不吉祥的,不想要的痛苦,却源源不断而来。穷人有穷人的痛苦,富人有富人的痛苦,修行者有修行者的痛苦,几乎无人不苦。这些原因都是由於爱我执及我执的操纵之下,所产生的种种痛苦。今天如果能够把爱我执减少,爱他心增长,或是我执减少,空正见增长,这样必能使我们内心获得真正安乐。

  二者执着断除的方式有二,一者比较温柔的方式,一者比较粗鲁强硬的方式。首先说明以较温柔方式,断除二种我执。从今起了知爱我执的过患,及爱他心的功德,我执的过患,空正见的利益之後,应该努力修行。如入行论云:「是故当尽心,勤行众生利。」如理的思惟,佛是实语者,不妄语者,依教奉行,才能真正体会的。如果之前了知二种我执的过患,今天就不会如此痛苦;因为以前不了知,今天仍旧是凡夫。应该怪自己以前,当敌人不快乐时,我很高兴,他人比我低下我安乐,我只想到自己利益,不想他人的利益及感受,我是那末自私,为何不知责怪随着爱我执的「我」呢?「我」既然如此恶劣,应该把他消灭才对,我就可以远离那个爱我执的安乐,去承担他人的痛苦。我应该随时观察我的起心动念才对,即使他人犯了大过失,自己应该欢喜的去代替他人的过失,自己如有小过失,也乐意在大众面前忏悔。总而言之,以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伤害他人,从今起为谋利他人,愿我能受一切伤害,为了偿还以前的过失,他人再大伤害我,我也不在意。从今起我该努力利益有情,从无始以来我未曾作如此伟大事业。

  以粗鲁方式断除爱我执及我执的方式。以前未见爱我执的过患,我被你(爱我执)骗了,以前也未曾观察诸法的究竟性质,随着愚痴而转。现在了知爱他心的功德,跟随你的过患;我了知空性的内涵,我执的过患,我已觉醒,不再随你走,你们不要再欺骗我了。「悉摧汝骄慢。」这里骄慢有二义,一是真实执的骄慢,真实执着是诸法未经寻找是显现的,寻找时找不到,你不要骗我诸法显现都是真实的,我已了知那是虚假的。一是爱我执的骄慢,你别假装你是我的好友,帮助我,会永远给我安乐,要快乐只有爱我执。现在我已觉醒,我决心摧毁你们,我瞧不起你。我已经把爱心布施给一切众生,从今起我将为他们努力。如果要珍惜自己,不要以爱我执的珍惜自己,应该珍惜他人利益,因为我已施有情,今後我属於他人,要听从他人支配。

  虽然身体有种种过患,不应该贪着自己的身体,但是身体是修法的工具,使我们具有足够的智慧,辨别何谓所取所舍;有足够智慧去成办善良圆满的菩提心,可以善为利用身体。以身体本身而言,并无功德,是不净的性质,可是他是良好修法工具。

  从往昔至今随着两种我执,潜伏在我心的深处,我皈依这两种我执,所作所为都是凡愚的行为,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安乐。现在为了要得到究竟安乐,我已厌恶了凡愚的行为,我要听从贤圣的教诫,以及追随他们足迹,努力不放逸的精进。因为道谛功德增长不是容易的,如果不恒常勤行精进,是无法远离痛苦的。

  (八)串习空无我正见

  经由专注一境修禅定,为了能够缘空,首先在缘空奢摩他之前,必须了知空性的道理。在密乘中说:当证空智慧提升,能够了解空性更细微,以量辅助增进部分,这种修持必须依止众多因缘。以一般教法总相修持,有次第的经由闻思修,首先听闻空性道理,由了知无自性的内涵,反覆串习,从感觉上诸法真的无有自性,感觉越强烈时,完全是真实的、是独立的执着,就慢慢减少了,所以首先反覆思惟的智慧是很重要的。之前说到莲花戒大师在兴盛正法时,破斥摩诃衍和尚,只要打坐就可以。其实学习是很重要的,否则没有如所有性的智慧,就无法获得解脱。

  如修次中篇云:「成办奢摩他已,次当修习毗钵舍那。」在此要生起缘空毗钵舍那之前,必须生起缘空奢摩他;在生起缘空奢摩他之前,要先生起空正见,要了知空性的性质,空性的内涵,否则就没有所谓的缘空奢摩他。主要的烦恼是贪瞋痴三种,贪是有一个所谓的悦意境,以及见到悦意境的人,这二者互依的情况下产生贪;如果这个人不当它是悦意境,也无法生起贪。例如同样的境,有人说美丽,有人说不,同是一个境,就有不同的看法。如同一位妇女,一个看是妈妈,另一位看是自已的女儿。是依不同的角度,看法就不同,境不是永恒不变的。同一个境虽然有悦意及不悦意,会不会产生悦意不悦意相的作用,这是看者本身的问题。所以贪心未生之前,悦意相要生起时,依赖的境以及见到悦意境的人,二者因缘和合产生贪心。所以作者及所作境,是贪心生起的主要者,因此分法及人(补特伽罗)。贪瞋生起时最主要的是作者及作事,作事名为法,缘法产生贪瞋。

  一般认为是我的眼睛直接见到色法,当人感受痛苦或快乐时,会以为是心直接感受的。快乐的感受,并非痛苦的感受;有时会想我感觉快乐,我感觉痛苦。好像我同感受分开,我的本体是存在的,痛苦和快乐是暂时性。我的眼睛看到东西时,知道不是眼睛,我及眼睛好像分离的。背後隐藏着我,藉由眼睛看到,说我看到。前面说到我年青时、老时、健康时、衰退时,会有个我持续的想法,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为何外道在过去三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在寻找我的时候,他们说:我在五蕴中是找不到,我同五蕴不相关,我是个别体,是异性的,我的性质是持续的,个别特徵是会改变的,所以说我是常法,因为身体会变我不变,如同感受会变我不变。我是一个,身体有许多支分。好比今世到後世,身体会变我的续流不变,我是常。这就是常一自主的我。我和身体是异性、是分开的。这是外道的我执。

  内道不认为有这种我的存在,我是依身体安立而有。如同车子是由车轮车身等零件组合而成,取名为车。同理依赖身心安立为我,可是会有一种感觉,认为我可以控制我的身心,被控制的身心及控制者的我,好像我是背着包袱,身心是包袱,感觉补特伽罗是实体有的(正量五部见解)。於是寻找这种我真的有吗?如果有,应该有地方可以找到,可是找不到,所以生起补特伽罗独立实体空(粗分的人我空)的见解。经由这种空性,可以断除人我执,也就补特伽罗实体有的我执。断除这种执着,可以减少许多烦恼,这种无我见是佛教宗义论师共同的见解。

  例如我们到商店看到一样东西,首先并不感觉怎样,如果花钱买下,对这东西又是另一种的感受;东西是一样,因为付了钱属於你,我执令你贪着它。可以肯定的人我执增长贪瞋,如你在商店看东西,不小心掉下摔坏了,顶多只是心存过意不去,如果买了拿回家摔坏了,这下受不了。可见随人我执一定会造成许多贪瞋。在你未买之前,不会有很好看的想法,只有细微贪心存在,这是由法我执所生。我们讲烦恼生起过程中,有二个基层因素,一个作者及一个作事。从作者上经由补特伽罗的实体空概念,消除对人我执所生的贪瞋,可是事物本身法我执所生的贪着,靠人无我观念是无法去除。对境上所生的实执,必须说法无我的概念。

  破外道的常一自主的我,如修次中篇说:补特伽罗在蕴界处外别无所得。如果有个常一自主的我,从蕴界处找不到,如补特伽罗是常,就不是蕴等的性质,蕴等是无常,你说是与蕴异性(离蕴我),常一性是你们说说而已。控制我的我执可分为二,控制者及被控制者,一性异性所生的我执,异性是遍计我执,一性是俱生我执。外道是控制者是常,被控制者身心是无常。常一自主的我是异性,是遍计执、是邪见。补特伽罗独立实体有,只是我控制身心,身心控制我,我是由身心安立而有,这是一性的。这是俱生有的我执,破除这种错乱,所以说人无我。

  修次中篇是随瑜伽的中观自续派,安立名言有自相,所以引用解深密经。月称论师认为解深密经是不了义经。中观随瑜伽行认为是了义经,有此不同说法。在这部论所说人无我及法无我,人无我只是粗分的。中观派分名言有自相及无自相二派,在有自相中又分有外境及无外境,这一派是名言无外境,所以称为随瑜伽行自续派,因为他的老师寂护论师是随瑜伽行派。莲花戒大师在名言上安立无外境,却说有自性。这里所说粗分人无我,是自续、唯识、经部、有部四派共同的见解,他们认为是细分的人无我。因为这是粗分的,所以无法破除细分的我执。回去多多思惟无我的道理,我在那里,寻找了不可得,不找时又是存在的,多作观修。

  回向文:「殊胜菩提心,未生令生起,生起不再退,生已令增长。」希望生起菩提心,利益一切有情。把现前狭窄的眼光,自利作意的心,经由反覆的观修,转变为利益他人的菩提心。如同初进学校,什麽都不懂,经由老师的教导,增加了一点新知识,慢慢的累集越来越多的新知识,原本无知慢慢转成知识;世间知识尚且如此,努力学习才能得到,更何况出世间的智识,先不要感觉很困难,无法做到,应该长时间修习,就有可能达到目的,不要立刻否定它。原本认为无法达到,经过长时间的修习,慢慢的成就了。菩提心是种殊胜功德,应该每天修习才对,这是由不断串习才能增长。如一位运动员,也是不断地训练,最初也是非常辛苦的练习,最後成就的。尤其是由心所生的功德,也是依串习的力量成自然的;身体是有形有色的性质,依赖它串习可以发展,但是体能有极限的;心不是由烦恼形成的,可以由智慧辅助心,因此也可以由串习的力量,增长是无限的。所以菩提心经长时间的串习,一定可以自然生起,这是心的特徵;串习成为自然,功德成为无限。

  依我个人来说,没有空正见,也没有菩提心,可是我对菩提心与空正见有绝对信心,以个人经验的感觉,如果努力修持,是可以证得的,这点我是有把握的。我对空正见的思惟,已经有四十年,菩提心的观修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这不是那末容易。在这些年中,并不是每天二十四小时学习,时修时辍。你们如果坚定去学,努力去学,一定学的比我好,只要反覆的串习,时间久了,一定成为自然的。

  例如我们为了身体健康,光吃一种食物,营养是不够的,必须各种配合。以维他命来说,也有很多种,供给身体所需。就一个身体所需,要有这末多的因缘,才能保持健康增长,内心的改变,只有一种法门,要改变实在太困难了。佛法分智慧与方便二者,方便包括依止善知识、暇满、无常、菩提心等等;智慧分粗分无我,细分无我的观修;细微无常的认知,也属於智慧品部分。入行论主要是要弟子们生起菩提心,整本内容就是菩提心一种,却说了十品。因为生起菩提心,要依靠众因缘,需要学很多法门,因缘具足之後,菩提心才能生起。

  我们要对治是烦恼,烦恼有很多种,而且非常狡猾,要对治它单靠一种法门,是无法解决的,最终唯有依证空现量,才可以断除烦恼。可是在证空现量之前,必须依众多因缘,这些方法都要先了解的。所以要成就菩提心与空正见,需学众多法门,必须反覆的学习,平常要长时间串习。

  前面说人我执应如何观,「我」好像是一个非常有权力的性质,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我是最主要的中心,我像轮回和涅槃的中心。凡夫轮回的此岸与涅槃的彼岸,中心点是此岸,平常观念上好像我最重要,但是我到底在那里?是不是如平常所见般那末真实,受用者的我是不是如所见般独立自主?寻找时并非如此。

  修次中篇云:「亦应如是修法无我,所谓法者,略言之,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缘色声香味触等法以为境上有,这是随以往习气所现,见到色声香味触而已,所以外境是习气所现,并非心法,是心随眠习气所现。如云:「然胜义中,色等唯心相无余。」所以三界唯心造,以上是唯识见解。外境非有,心是真实。中观破斥,胜义中心亦非真实,心既执取种种相,就不是独立的,岂能说心是谛实?色等法既然是虚妄,心当然也是虚妄的。

  如不观五蕴,「有法不成,彼诸差异亦不成立,故何以观之?」所依有法不成立,就无此法特徵。空性是依有法观它的性质,有法不存在,也就无空性。好不容易破除了自性,了知外境无自性,最後却执有个无自性的法,把空性执为真实有,就无药可救,「诸佛所不化。」般若经说十六空、三十空,断除自性空本身,也是无有自性,名为空空。修次中篇云:「若瑜伽师不执胜义诸法自性,尔时悟入无分别定,证一切法无自性。」完全遮挡所执自性境,证得诸法无自性时,无有任何分别,并非以分别了知空性。既是无分别岂能证无自性吗?如果不以慧观察诸法有无自性,若以不作意缘空,不能灭除分别,终不能证无自性,因为没有发智慧光。毫无作意,只是不让真实执着产生作用而已,并无直接破除真实执着功用,要了知真实执着所执取的境不存在,才能破除。有人认为不修习以慧观察有无自性,只是毫无作意才是究竟法门,这是错误的。

  佛说众多法门,是为了要断除烦恼及习气,生起这种智慧,断除了一切障碍;寂天菩萨的入行论前八品,也同样的为导入智慧而说。为了止息三苦的行苦,因此必须打开智慧之门。智慧就是了知世俗与胜义二谛,世俗谛就是世人的现量,由名言识所获得的。胜义谛是远离二相,是以胜义识观察诸法究竟性质。

  世间分为情世间及器世间,情世间有二种人,瑜伽行者及非瑜伽者;瑜伽者除了享受五欲尘外,有哲学思想,思惟更深入的问题,与一般凡夫(非瑜伽)不同;凡夫过着日常生活外,而且有错误的执着。如说:「我昨天见到那个人。」今日所指的那个人是昨日见到的,就有前後一体的常执,凡夫都作出诸如此类的经验,其实是错误的,瑜伽师经由观察了知他们的过失。

  (九)人无我与法无我

  在众多的瑜伽师中,随经验丰富以及智慧广大的差别,层次不同,上上的见解可以破下下的见解。外道说有个常一自主的我,这个我是存在的话,应该可以找到才对,可是找不到。於是破除了离开蕴体,有个常一自主的我,了知无有常一自主的我。佛教论师又可以分为四派,都否定外道的我;对无我的见解,从有部、经部、唯识至中观自续派,他们的见解是存在的一定找得到,也就是有自性自相。如果找不到用意识缘取而能成立存在,那末兔子角用意识缘它存在,应该就是存在,岂不是太离谱了。如果不是从境上而有,而兔子角想它就有,但事实上不会变有,因为境上无兔子角。他们认为有与无的基本,是境上存在不存在,所以必须安立我的存在。既然如此,那末补特伽罗在那里?从境上存在吗?从有部至中观自续,各派无奈地说出补特伽罗存在的理由。

  如随经唯识派(唯识分随经随理二派)以第八识阿赖耶为我,自续派以第六意识是补持伽罗我,不是一般根识。在入行论是中观应成派,以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士夫非地水,非火风非空,非识非一切,异此无士夫。」士夫不是意识。破斥士夫在境上有,在境上找不到士夫,也非和合体,不在蕴中,也不在蕴外,经此分析士夫不是从境上有。又云:「如六界集故,士夫非真实。」依六界和合,取名为士夫,士夫由名言识安立而有,不是真实有。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车喻,车子是依车的支分组合,假名安立为车子,就是唯识所取唯名安立而有,如此存在的。

  自续以下认为内外诸法,每一法都有自相,见相是不错误的,因为见到它的存在,这一法让我见到,就是基本存在的定义,这是不可否定的,所以说根识是无错乱识。可是仔细寻找之下,到底那方面让我们见到自相存在。龙树菩萨及佛护论师说:「因为依缘起,故说无自性。」依能取识能立名而安立的,存在并非有自性,不是从境上有,这是名言安立,世间共许而有,不被名言识损坏,不被胜义识损坏。可是自续以下各派不以为然,补特伽罗我是假名,但必须依实有的事物,因此找一种东西安立补特伽罗我。於是随经唯识,就以第八识阿赖耶识来安立为我。阿赖耶识的名称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意义,密续也说阿赖耶,中观论典说阿赖耶是空性,阿赖耶是一切基础,空性不是基础。随经唯识以第八识为阿赖耶,是未曾有过。说第八识是阿赖耶为我的原因,因为在证空现量的当下,虽无粗分的意识,不是完全否定意识,因为补特伽是存在的,所以说第八识阿赖耶是我。中观应成派与龙树菩萨意趣吻合,说诸法无有自性,名言上无有自相。同是中观论师,分为名言有自相及名言无自相两派,名言无自相的见解,远超过名言有自相(自续派),所以说:「层层更超胜。」

  粗细人无我的差别。下部问:「补特伽罗独立实体空,难道不是人无我吗?」中观应成派说:「这不是细微的人无我,因为本身不是人无我,真正的人无我是人无自性,」又问:「既然如此,人无我与法无我有无粗细差别?」答:「没有粗细差别,因为所依有法不同而已,一是人,一是法,以有法(境)来说没有粗细差别,但自性执一致。」

  补特伽罗从境上不可得,只有名识安立而有,举例可证。如同方位东南西北方,在我们意识上是有方位存在,方位是依他缘及世间共许,意识安立而存在,并不是境上有。没有一方固定名为东方或西方,因为所在的角度不同,随着变异,找不到固定的东方在那里?东方是唯名安立而有,其他各方也是如此。同样的名言上时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不是不变的,是相互依赖唯名安立而有;这些存在的法,唯名所立,唯识所取,不是从境上有。补特伽罗我不是境上无,就不存在。如同方位、时间也是一样,境上找不到东西南北方位,过去现在未来,但不是否定它的存在。为何补特伽罗我一定要境上有才能成立呢?以上喻可知。一切法由因缘安立而有,在无寻无找时如所现般存在,但是有功用的,在寻找之下是找不到的。如果否定一切法的存在,岂不是都没有真实执着,也不需努力去破除,那末学空性也无用,事实并非如此。在寻找不可得的无,并不是无寻无找当下的无。如在无寻找的当下,如所现般万法,一切有作用,空并非否定一切。

  说实有派的有部和经部,见世俗时如所现般的真实,不能见世俗如幻般,因此中观师与他们诤论说:万法不是如所见般的真实。於是他们诤:诸法真实是可见可触碰的,所以真实,你们却说不真实,这是唯一可以成立真实的理,世人都了知色法是真实,你们要破除就否定了正量。答:我不是破除正量,只是破除执取世间名言量有自性为正量。

  应成派所说的自性涅槃,是自性空的意义。下部论师诤:如果涅槃是自性涅槃,那末轮回众生也是自性涅槃,因为众生也自性空。答:其实自性涅槃不是真正涅槃,有了自性涅槃,才能得到真正涅槃。轮回的众生因不了解自性涅槃,不了解自性空,所以轮回。经由了知自性涅槃的实证,得到真正的涅槃。自性空说为自性涅槃。

  诸法由境上而有,是自性有,自相有,是由正量所见,正量是由自证分证明。中观破唯识的自证分说:虚幻的境如果是心识,那末到底那一个心见那一个心,佛说自心不见自心,如同刀不能自割。我虽然不承认有自证分,但不是否认世俗名言五根识的见闻觉知,我要遮挡的是觉闻觉知,从境上有的实执。因为不了知空性生贪瞋。龙树菩萨在七十空性论中说:「实执即无明,出生十二支。」无明是真实执着,所以引生轮回的痛苦。这是破唯识见解。

  在名言上断除了自相对空性的认知,平息了一切世俗为真实的所缘,即成无缘寂静。然如是,证果时现证空性,也会有无缘寂灭,如何利益众生?菩萨修菩提心,愿力与众生相应,众生即能得相应果报。龙树菩萨在六十如理论说:空性不只是一切遍智所需的主要因缘,在成办解脱之前,也是必须了解的法门。

  「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因为了解空性之後,痛苦是可以断除的,痛苦的根本可以解决,对愚昧众生,生起更猛烈的悲悯心。这就是空正见可以辅助菩提心增长之因,上根菩萨才能做到。

  因为下部论师认为中观应成把真实存在的法,说成无自性,就是一切都不存在了,所以诸法一定要有自性。中观反驳他们:执实就是无明,是生苦之因,应该畏惧的;空性是实执的正对治,了知可以解脱,何以反而害怕呢?如同「我」般,一切万法都是如此,仔细寻找都找不到,这只是唯名安立而有的。是由於无始以来串习的力量,看错有自性存在,以它的性质是绝对无有自性的;无有自性的空性,中观论师说不应畏惧之外,而且应该欢喜的。

  对於人无我,中观应成派见解细微人无我是人无自性,这也是依龙树菩萨宝鬘论中「士夫非真实。」做解释的。在四百论中:「若法因缘有,彼即无自在;此皆无自在,是故我非有。」任何一法非自己本身存在的,依赖因缘或依赖名识取有的,不依因缘名识取有的,自主有是不存在;因为依他力而非自力而有,是依缘而现故,所以称为自性空,或是空性的意思。在了解空性之前,要了解所「空」的是什麽?在一般人经验,无论是痛苦或快乐的感受,快乐感受生时是在那里?它是如何产生的?或是痛苦的感受是如何产生的?但是我们生起快乐痛苦感受时,是不会这样想。在不经观察情况下,会觉得它是很自然自主的从境上而有,并不会有名识安立而有的感觉;同样的看色身或山水等等,这一切都觉得是从它方面让我看到,并不是由意识缘取而有的。这是我们一般的看法,也认为实际状况是如此,可是仔细去寻找之後,却不像平常看的那麽真实了。这点是代表什麽呢?存在的实际状况与我们所见的,一定有矛盾或出入。如果实际状况那麽真实,以世间见,如果这件事情很真实,愈观察会愈清楚才对,不应该愈模糊;如果这件事情是假的,经由仔细观察之後应该愈模糊,这是世间事物本身是如此的。

  既然如此,真实自性,如果像我们看到的是独立、自主的。那末去找应会愈清楚才对,怎麽会愈模糊,甚至不见了,这是不合理的。同样的,生起快乐的感受时,不要保持原有快乐是独立的或是真实的概念,这时观察这快乐的感受是如何产生的,快乐的感受是在那裏?这感受可分前刹那与後刹那感受,本身可以这样解剖分析,倒底谁才是真正的快乐感受。其实它们也是依赖因缘而有快乐痛苦的感受,比起痛苦的感受它是快乐的,可是比更快乐感受是痛苦的,所以那一个才算是真正快乐的感受?这样观察之後,觉得找不到可用手指头指出有一个很真实的对象。

  同样的,「我」也是如此,如果去找「我」也是找不到,但这并不是否定了「我」的存在,因为它是绝对存在的,因为我有利害作用,但并不是像我看到的那麽的真实存在;如果真得如所见般的真实存在,应该可以找得到才对,但又找不到,此与正理岂不是相违了。与正理相违,就表示它不是自性的存在理由了。那末它存在的方式又是什麽?既然是有,又不是从境上而有,那就是由名识安立而有,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有的方式存在了。这样反覆的学习思惟,生起定解,再反覆串习,就会产生感受;在感受生起的当下,是不是即刻可以断除或伤害实执呢?是不能确定的。经由长时间持续思惟,对消灭烦恼是绝对有帮助。所以要了解所无的我是什麽?「我」是不是存在呢?「我」是存在的,但并不是像我们所见般的那麽真实存在的。於是就让自己下定决心,再看看平常是如何看这一切法,是从境上而有,但实际上已经肯定了,它不是从境上而有;这才恍然觉了平常所看到的真实我是错误的我,这是所要遮挡的我了。

  「我」从身心中找不到,远离身心异性的我也找不到,这种一异的破斥。破除外道离蕴的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我」,也就没有一个造业的「我」了,既然没有造业的「我」,就没有感果或是承受苦果的「我」。以外道而言,造因时的「我」,感果时的「我」应该是一,如果「我」不是一就不会感果。找不到并不是说造业的我不存在,为何造业时的我会感果的原因,因位的我在果位时存在的,并非此意,而是说有一续流意识存在,依意识续流安立而有的假我,可分前後多种的我,以前虽然造业,但是它造业时的我,虽然在感果时并不存在,然意识续流是同样的,所以造业时的我,将来是会感果的,也是因为我是意识安立的,所以意识改变时,我就会改变,意识清净,也是证得阿罗汉果位,或是究竟清净时,一切遍智的果位。这都是因缘安立而有,或唯名识安立而有;如果你不认为名言安立而有,不主张这种的说法,要安立一切法相是非常困难的。若说我是依赖心续安立,心必需要真实,如不真实如何成立?我的基础是心不是真实的,心也是找不到的。由心续所安立的我是唯名识安立而有的,因此才有轮回与涅槃;轮回与涅槃也是由唯名识安立而有的,只是在无寻无找当下存在,但在有寻有找当下却找不到,因此它存在的方式是唯名识安立。

  由有这种的感受,虽然是唯名识安立而有,可是感受是存在。如果仍然坚持,再去找感受也找不到,这种感受是在无寻无找当下会有的。「无人谁得果?许由痴心得。」这个「痴心」并非真实执着的意思,而是说无寻无找的智慧,与有寻有找的智慧,二者比较下,有寻有找的智慧了解胜义谛的智慧,远远超过无寻无找的智慧,与胜义谛的智慧相比,名言识是「痴心」;由名言识可以得到世间万法,有利害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造业的人,也就没有所谓的感果者,也就没有所谓的佛果位了;可是我们并不否定它的存在,造业者是存在的,只是去寻找却找不到而已,像如来去寻找也找不到,中论已提到,其实如来是由无漏的五蕴安立而有的,一个假相而已。从五蕴中仔细的找如来的存在也是找不到。真实执着是无明,为了能断除真实执着是错乱的,所以应该了解无自性,以及缘起存在的道理。以上所讲的人无我,我并非在身心内,我也并非在身心外,我是唯名识安立而有的。

  以四正念观修法无我,身、受、心、法正念说明,三十七道品主要是由自身上思惟,大乘经藏所说四正念,却是缘他人的身受心法的空性思惟观修。先解释贪着的身,一般人看身觉得是一个独立个体,身是个众多分支和合体,一个独立各别的和合体,如不依支分而有,身应该找得到,但是找不到。身的性质由各别支分仔细的找,如手由各别手指与手掌和合而有,手指又由各别关节和合体而有。如是仔细解剖分析後,又变微尘了;再仔细解剖分析之後,又变成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尘了;只有以意识去解剖的微尘了,每一色法都能被继续解剖分析,再细微的东西都能被意识去解剖。微尘一定有东西南北等方分,如果没有的话,极细微的微尘聚集後,就无法变大了,聚合变大,是因为各微尘间的接触面密合;如果微尘是无方分,物体就无法变大了。这是唯识派无外境的理由,找外境是找不到,所以否定了外境。中观派同样去找,连心都找不到了,所以无外境而心却存在,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内心与外境都是在寻找後都找不到了,彼此都是意识安立,如何去辨别无外境而心却存在。

  如果我们生起贪心的时候,看自己的身体,是由众多支分的和合的具支者;当强烈贪心产生时,马上观察我们贪的身体在那里?是找不到的,这时贪心的力量就减低了。同样的,生起瞋心时,仔细思惟瞋心何在,瞋心的力量就没有了。所以贪心产生的时候,马上思惟贪心在那裏,找不到一个手可指出贪心,贪心的力量减少了。接着观「受」,「受」是由触而生,触是由境和识,三者触碰而产生受,因缘和合而有。同样的观心、法念处,无一法不是因缘所生,所以无自性。

  所谓世俗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世俗谛只是在凡夫心上现谛实,但实际上并非谛实,因为这个心不是正量,而是心的真实执着;世俗谛在真实执着者看来是真实的,因此名为世俗谛。世俗谛本身在无寻无找的当下,如所现般安立世俗谛。如云:「分别所分别,二者相依存。」能分别的心及所分的境,二者互依而有,不是自性或自相存在,由名识安立而有。安立名识的本身,倒底在那里,是过去的名识,还原未来的名识,或现在的名识,找也找不到了,所以一切都是名识安立而有的。但也不是名识安立而有的都是存在的,这其间的差别,虽是名识安立而有,但不被其他名言识所损害,那这东西就算存在了;不被其他名识所损坏,那名识又在那里,找又找不到了。

  所谓有自性的理由,就是因果有各别的性质,因为有各别作用,所以有自性,诸法法性不可改变的性质,经由因果关系更坚定真实自性存在,因为因本身具有生果的不共能力,所以因的自性会更加坚定。所以「金刚屑因」破,因缘或因果之间既然有自性,那它又如何生,自生或是他生?自己不可能生自己,破除自生;他生,所谓的他是自性他,不依赖他缘,独立自主的他,果就不需要观待因缘可生的话,那就没有意义了。

  认为有一创世主宰者,於是破除自在天王,无因而生或创世主而生,所谓因缘法,在这世间未形成前,形成世间最细微虚空的微尘,虚空的微尘再慢慢形成情器世间,这些微尘如何改变成情器世间呢?需第三因缘的「业」,由业力慢慢的转变,在这众多变化中有许多因缘,最主要是由主因慢慢的演变出来,在演变过程中又有可能触碰其他的主因,变成其他的性质,或在演变过程中随业力而转,又让他变成另一种性质。所以因缘是千变万化的,於是破斥外道的无因生。

  何谓缘起正因?「诸法无自性,缘起故。」所以叫缘起正因。这缘起正因是一切中观派都说的,缘起的意思,如前所说,分因果缘起及取有缘起(观待、依赖)两者。为什麽从境上不存在的原因,因为是唯名唯识取有的缘故,所以从境上是不存在的;於是观察空性的时候,他可以用许多正因破除真实执,如离一离异正因,或是金刚屑正因等,因果如有自性,那末自生或他生,或因所生的果是有还是没有?或是果是有因而生还是无因而生?这些正因,最主要是破除自性为主,但最终还是要经由缘起的见解了知无自性的道理。

  为何缘起正因是一切正理之王?因为缘起正因具有远离堕二边作用。在西藏话「缘起」,「缘」是依赖着他缘,并非有自主、自在的,断除常边,「起」是存在、有的意思,他是否定没有;取有也是同样意思,取的缘故,并非从外境而有,因他是取而有的,取有的有是否定没有,所以这些都是入中道的引用词。总之,既然是依赖他缘而有,就不是自在,自主而有。

  在般若经里可以看到佛说无生老病死,无眼耳鼻舌等,「无」字是指无有自性的生老病死,这些是唯名安立而有,这是佛的究竟意趣。

  要将观空的意识保持清晰有精神的状态,否则时间久了,就会有一种懒洋洋的感觉产生;这时候,你会觉得他是在缘空,而实际上是毫无作意而已,纵使你对空性有所领悟,如果你不保持内心明朗度,或清澄,内心有精神的话,当你缘空时,可能没有真正缘空,所以止观双运非常重要。

  一天的作息当中可以分正行,未行,正修与未修两个阶段,在未修时不要完全的放逸,如果放逸的话,那末在正修时的内容,与未修时完全没有帮助了,是不可完全分开的;在未修时尽量保持之前正修时的内容,如此昼夜都可以修行,并且在做梦时,也可以在梦中观察;在梦中如随着善法,在整个睡眠时间行善以外,因为在梦中由於长时间串习力量,由梦境醒来会对善心生长有所帮助。如果能这样昼夜二十四小时都能学习,这是很殊胜的。如果我们能坚定的修行,去工厂工作,看到机器在运转,机器本身有很多零件如轮子等互相运作、观待或依赖等,让我联想到缘起的道理,或是公司里有很多员工,大家和合的力量做出一种产品等;像这种和合、因缘观待道理,马上就可以联想到。如果早上这样过了,现在是中午了,就会想到无常等道理,或是如梦幻泡影等。

  总而言之,在正修与未修两个阶段中,尽量保持善法,否则在正修时修佛法,在未修时好像与佛法毫无相关,几乎没有什麽用处。如果能这样双运配合,一天过一天,一年过一年,内心如此串习,做任何善法也比较容易了,否则是很困难的。当我们有长时间的串习,现在的身体是很健康的,如果不做,以後生病很严重时才想修习就太困难了;现在如果好好去想,有长时间串习的本钱,经过这种平时的功力,病很严重时候,如果脑筋没有作用,那另当别论,假如果五大还有作用,至少可以随着以前串习力去想,在临终时所缘善心,因为业果丝毫不爽,後世会得到很好的相应习气,只要遇到小小的因缘,就能马上生起善心,有很好的功德。

  「一切相最胜空性」,不只是空正见,而且具有多种方便资粮空正见,所以称一切相最胜空性。「故恒敬悲心、方便、菩提心,长时修习…」是道谛增长次第。「趣入一切遍智海中…」佛果位的功德了。

  「世世常行菩萨道」,主要是为了究竟的利益----佛果位,修行菩萨道是累积二种资粮,成佛所证果位是他利色身。在凡夫地时,身心分开的,可是四身的佛陀,因为他的事业持续源源不断,三十六相八十随形好,同佛的意是一致的,是同性的。密集金刚续中说:「你的身如同你的心,你的语如同你的心。」可见在佛果位时,身语意三门无二的安住着。凡夫是分开的,为了要成办色身和法身无二的缘故,当修行菩萨道时,有了证量自然要修学方便与智慧无二法门,才能在佛果位成就三门无二的。在修次中篇说:由方便摄智慧,由智慧摄方便的教法,在根本定现证空性的当下,无法现世俗幻相,不能行广大利众。福德资粮必须在出根本定後,直接去做利众的事业,以广大智慧摄持下行广大行,累积福德资粮。在现证空性中无法缘众生,所以在入定之前,因为智慧的摄持,刻意生起强烈的菩提心摄持下入根本定,以方便摄智慧,在般若乘(显教)只说如何以方便摄智慧,并未直接说这种方便与智慧同时间的无二法门。光是以方便摄智慧,智慧摄方便的菩萨行,是无法成为三门无二的功德。菩萨在修行很高时,必须修学方便与智慧无二的资粮,这种无二法门显教未说,只有密续中才有,所以密续名为金刚,金刚的意义就是无二。如何成办这种无二?也就是佛的色身进取因,以及佛的法身进取因成为无二。成就佛色身不共的进取因,由修学本尊瑜伽,刻意经由瑜伽力,把凡夫相净除之後,以空正见修学本尊瑜伽,也就是生起本尊的意思,以空正见生起。首先缘空性智慧,刻意现起本尊,这是本尊瑜伽的修法。现在以空正见直接现为本尊是非常困难的,只是以观想瑜伽的力量让它生起而已,无法真正的现起本尊;如果真正的修习是可以达到的,所以首先要观修空性的道理。如同寂天菩萨所说:痛苦与快乐的受者,无有真实,无有自性等种种道理。因为自己是凡夫相,先观修自己无有真实,无有自性,然後观本尊也无有真实,无有自性,然後溶入自身,观为空性,这是本尊瑜伽修持的方式。

  因此密乘的方便与智慧无二法门,非常殊胜,可是没有空正见的修持是无法成办的,即使有空正见没有菩提心,无法断除所知障。我们初学者对密乘有信心、希求心,应该好好学习空正见与菩提心的基础。没有空正见与菩提心,只是念诵仪规,是不会有什麽成果的。

  已经圆满讲完「修次中篇」与「入行论」两者一起配合学习,做一次整理,对於整个道谛轮廓有一个概念。要不要修是个人问题,如果要修,修的法门就在这里写的很清楚。

 
 
 
前五篇文章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1 前言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2 礼赞文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3 生死流转之因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4 解脱之道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5 空性之重要

 

后五篇文章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5 菩提心生起令增长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4 菩提心生起令不退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赠今心女士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3 菩提心生起次第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2 修习殊胜菩提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