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历史源流:佛教史大宝藏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历史源流:佛教史大宝藏论

   民族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目录

  第一总纲 明闻、说正法的功德

  甲初 总述闻、说正法的功德

  乙初 听受正法的功德

  乙二 讲说正法的功德

  丙初 对导师佛世尊能作无上供养

  丙二 较财施更为殊胜,而是最殊胜之利益

  丙三 能获得陀罗尼与明智

  丙四 由增福而证得菩提

  乙三 闻、说正法总的功德

  丙初 能增长三乘的境域

  丙二 能成智者为众所敬仰

  丙三 能住持教法而证得菩提

  甲二 分说闻、说大乘正法的功德

  乙初 开基时能为小乘善法所摄受并达到培育种性

  乙二 修道时能离尽障染,较他福德益增上

  乙三 证果时能获一切种智

  第二总纲 明所闻、说之法

  甲初 法字声行境的区别

  甲二 法之字义

  甲三 法之性能

  甲四 详细辨析

  乙初 果法

  乙二 修法

  乙三 讲说法

  丙初 “经”

  丁初 性能

  丁二 字义

  丁三 区别

  戊初 时间

  戊二 所诠

  戊三 能诠

  戊四 对治

  己初 十二分教摄于三藏

  己二 “藏”的词义

  己三 安立“三藏”之理

  己四 各“藏”的词义

  戊五 应化有情

  戊六 增上缘

  己初 亲口所说教

  己二 加被所说教

  己三 开许所说教

  丙二 “论”

  丁初 体性

  丁二 词义

  丁三 区别

  戊初 由胜劣之门而分

  戊二 出作用之门而分

  戊三 出所诠之门而分

  己初 说尽所有法

  庚初 一般论

  庚二 特殊论

  己二 说如所有法

  己三 说解脱及一切种智之道

  戊四 由所说论典之门而分

  戊五 摄述论典种类

  第三总纲 如何闻、说及修学法

  甲初 所说法的差别

  甲二 阿阇黎说法的差别

  乙初 能说者——阿阇黎的德相

  乙二 依何为讲说的方便

  乙三 应如何说法

  丙初 依应化有情而说

  丙二 依需求而说

  丙三 依进行而说

  丁初 加行

  丁二 正行

  丁三 完结行

  甲三 弟子闻法的差别

  乙初 以何者为闻法的有情

  一、上等闻法的有情

  丙初 闻法者应断离的过失

  丙二 闻法者应有之相

  丁初 具能通达的智慧

  丁二 具求义的愿望

  丁三 具无我慢的恭敬心

  二、中等闻法的有情

  三、下等闻法的有情

  乙二 依何为听闻的方便

  乙三 应如何闻法

  丙初 加行

  丁初 修法的思想

  丁二 恭敬的行为

  丁三 修生喜的聚缘

  丙二 正行

  丙三 完结行

  甲四 师徒修学“法义”的教授

  第四总纲 所修之法如何而来的情况

  甲初 总说世间中佛法如何而来的情况

  乙初 总说在何劫中有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乙二 分说在贤劫中有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丙初 《大悲妙法莲花经》中说一千零五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丙二 《秘密不可思议经》等所说千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乙三 特别是在此娑婆世界中释迦牟尼王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丙初 小乘声闻之规

  丁初 发心的情况

  丁二 中间积聚资粮的情况

  丁三 成佛的情况

  丙二 大乘之规

  丁初 最初发最胜菩提心的情况

  戊初 发心的体性

  戊二 发心的因缘

  戊三 发心的胜利

  戊四 发心的差别

  戊五 应如何发心

  丁二 中间积聚无数劫资粮的情况

  戊初 明所积聚资粮的情况

  己初 资粮的体性

  己二 配合六度的情况

  己三 训释字义

  己四 “业”

  己五 修法

  己六 “果”

  己七 所缘境

  己八 分类

  庚初 就大乘之规而论

  庚二 以摄法而论

  庚三 由“地”之门而分

  庚四 就四摄而分

  庚五 就四行而分

  庚六 就八十无尽慧而分

  庚七 就二十二种发心而分

  庚八 就四加行而分

  庚九 依共通乘的说法就四道而分

  庚十 就三学而分

  庚十一 就三种福资而分

  庚十二 就七道或三十七菩提分而分

  戊二 积聚若干时间

  戊三 如何积聚资粮的情况

  丁三 最后摧伏四魔而成佛的情况

  戊初 明佛之自性(即本质)

  己初 三身的体性

  己二 解释名义

  己三 数目决定

  己四 是何境界

  己五 辨别

  戊二 分说佛的事业(译者按原文标出十二事业)

  (一)从兜率下降事业

  (二)入胎事业

  (三)诞生事业

  (四)学书习定事业

  (五)婚配赛艺事业

  (六)离俗出家事业

  (七)行苦行事业

  (八)誓得大菩提事业

  (九)降魔成佛事业

  (十)转*轮事业

  (十一)从天降临事业

  (十二)示涅盘事业

  戊三 分别抉择佛转*轮之义

  己初 由结集者作结集法藏的情况

  庚初 依小乘声闻之规而说

  庚二 依大乘之规而说

  己二 所结集教法的情况

  庚初 教法能住世若干时间

  庚二 悬记教法住世时所出住持教法的有情

  庚三 得悬记者对佛教法所作的事业

  己三 住法之末衰毁的情况

  甲二 分说西藏佛教如何而来的情况

  乙初 前弘时期西藏佛教的情况

  乙二 后弘时期西藏佛教的情况

  附载:来藏弘法的班智达大师93人和译师192人的名称

  乙三 西藏所译出的佛经和论典目录

  丙初 显教方面

  丁初 佛经分类

  初转“四谛*轮”中的四种律典和小乘经典目录

  中转“无相*轮”类的经典(如般若经等类)

  末转“抉择胜义*轮”类的经典

  大方广佛经类

  大宝积经法门类(四十九会)

  大乘诸经类

  关于回向、发愿、吉祥颂赞类的经典

  尚缺的三十五种经典

  丁二 论典分类

  戊初 佛经个别密意的论典分类

  己初 “四谛*轮”的经释论典分类

  己二 “中转*轮”的经释(般若经释论典)

  论典目录

  关于“现观庄严”的论著目录

  关于“中观”的论著目录

  关于入菩萨行的论著目录

  己三 “末转*轮”的诸经释论著目录

  关于瑜伽行“唯识宗”的论著目录

  关于发菩提心,入菩提行修学次第的诸论著目录

  关于杂撰的论著目录

  关于书翰杂著类目录

  修习次第及禅定杂著目录

  佛本生类各种著述目录

  因缘杂记类的著述目录

  关于赞颂类的论典目录

  阿阇黎龙树所著十九种赞颂目录

  其他阿阇黎所著赞颂目录

  关于愿文、吉祥颂类的著述目录

  戊二 佛经总密意的论典分类目录

  阿阇黎方象(即陈那)所著论典的目录

  阿阇黎却季扎巴(法称)所著论典的目录

  其他阿阇黎所著论典的目录

  关于“声明”类的论著

  阿阇黎真扎峨弥(月官)等所著“声明”类的论典目录

  关于诗歌和诗律类的论著目录

  戊三 零散类的论著目录

  关于“医方明”类的论著目录

  关于“工巧明”类的论著目录

  关于“星算占卜”类的论著目录

  关于和香、相人、水银、变金等术的论著目录

  丙二 密宗方而

  丁初 密宗经典

  戊初 “事续部”经典分类

  关于“妙吉祥续”(密宗经典称“续”)类的目录

  关于“观世音续”类的目录

  关于“金刚手续”类的目录

  关于“注释续”类的目录

  关于“不动金刚续”类的目录

  关于“明母续”中“救度母续”类的目录

  关于“顶髻续”类的目录

  关于“一切续部”类的目录

  各种小咒类的目录

  戊二 “行续部”各种密经的目录

  戊三 “瑜伽续部”各种密经的目录

  戊四 “大瑜伽续部”

  己初 “大瑜伽方便续部”

  关于“密集”经典的目录

  “克制阎摩死敌续部”(即大威德或称

  阎曼德迦能怖金刚)各种密经的目录

  己二 “大瑜伽智慧续部”中的密经目录

  关于“呼金刚续部”各种密经的目录

  关于“胜乐金刚续部”各种密经的目录

  关于胜乐金刚“惹里续部”各种密经的目录

  关于“大手印明点”等诸密经的目录

  己三 “方便智慧无二续”中各种密经的目录

  丁二 密宗论典

  戊初 各种密经的释论

  己初 “事续部”中密经的释论目录

  关于观世音密典的论著目录

  关于随顺观世音法门忿怒金刚的论著目录

  关于金刚手法门类的论著目录

  随顺金刚手的金刚摧坏法类的论著目录

  阿底侠尊者所著不动金刚法类的论著目录

  阿阇黎真扎峨弥(月官)所著“救度母”法类的论著目录

  己二 “行续部”中密经的释论目录

  阿阇黎卓让领波(妙行藏)所著金刚手法类的论著目录

  己三 “瑜伽续部”中密经的释论目录

  阿阇黎恭嘎领波(庆喜藏)所著的论著目录

  阿阇黎贡嘎领波(庆喜藏)所著“普明”的论著目录

  其他阿阇黎所著的论著目录

  关于“瑜伽续部”中《文殊真实名称经》的释论目录

  阿阇黎绛伯协业(妙吉祥友)所著《虚空无垢小集》中

  各种论著的目录

  关于具足秘密法门的论著目录

  往昔未列入《论藏》的《文殊真实名称经》的释论目录

  己四 与“大瑜伽续”相连系的经释论著

  庚初 “方便续”法类的论典目录

  关于“大威德”法类中阿阇黎伯正(吉祥持)所著的

  论著目录

  其他阿阇黎所著的论著目录

  关于“金刚手大瑜伽续”解说

  诸论典中大轮法类的论著目录

  阿阇黎坝哇巴所著诸论及“金刚具棒”法门的诸论著目录

  庚二 与“大瑜伽续”相连系的“智慧续”法类的论典中

  “呼金刚”法类的论著目录

  关于“金刚幕续”的释论目录

  关于“桑布扎”密典的释论目录

  诸阿阇黎所著呼金刚法门的论典目录

  关于“胜乐金刚法门”中“胜乐根本续释”的论著目录

  关于《金刚空行续释》的论著目录

  随顺“呼金刚续”法类的论典目录

  “佛陀等住合修”法类的论典目录

  “四座”法类的论典目录

  “摩诃摩耶”法类的论典目录

  关于“佛颅”法类的论典目录

  关于“金刚甘露续”的释论目录

  关于“大瑜伽续”中“救度母”法类的论著目录

  庚三 与“大瑜伽续”相连系的“方便智慧无二续”法类

  的论典目录

  戊二 共通密经释论中各种“修”法类的论著目录

  各种“曼荼罗仪轨”法类的论著目录

  各种“道次第”法类的论著目录

  关于“三昧耶及戒律”类的论著目录

  关于“开光”、“护摩”、“会供”等法类的论著目录

  关于“曼遮仪轨”、“垛玛食子供轨”、“赞颂”、

  “吉祥颂”等类的论著目录

  藏王赤松德赞所著的论著目录

  堪布伯哲(吉祥积)所著的论著目录

  堪布耶喜德(智军)所著的论著目录

  阿阇黎鲁伊绛称(龙幢)所著的论著目录

  其他法王和阿阇黎所著的论著目录

  未署作者名的论著目录

  此外还有一些论著是《甘珠尔目录》中所说的目录

  此外还有拉喇嘛、耶喜峨(智光)和细哇峨(寂光)等人所著的论著目录

  著者(布顿)完成《佛教史大宝藏论》后所作的后记并回向颂文

  译后记

  正文:

  敬礼薄伽梵[1]释迦狮子[2]

  发心积福无漏乐[3],所生威焰难忍光,

  三身[4]究竟大宝体,具无量愿离二取[5]。

  二障[6]云消引广道,种种隐现为利他,

  无垢教语光明网,百千光芒照十方。

  梵天[7]惊心并倒引[8],能瘦千眼[9]神医等[10],

  三域[11]世尊前许誓,骄横耀众失威光。

  牟尼[12]数论[13]与足目[14],明论[15]、天衣美此生,

  增广[16]、驼、驴、蚁、枭类,眼见坏因尽肃清。

  现观意乐求义满,能成甘露现上根[17],

  声闻[18]缘觉[19]菩萨众,由彼善趣花开放,

  芳香引来如蜂群,嘤嘤鸣声咸来集,

  愿采如鬘妙花粉,酿二利[20]蜜如日辉。

  为离一切诸迷惑,灭除常断恶见群,

  并舍毁赞等八法,及离善神诸讥毁。

  离诸贪欲爱众生,愿法久住利世情,

  诸法虽超言说境,由言集法敬供生。

  由佛所授记,宏法无垢业,

  为持诸正法,三乘[21]教理明。

  如理宣佛经,显扬圣者意,

  悲释无谬义,我礼诸圣群。

  遍智[22]佛陀来雪岭,语教法流极充盈,

  释论千叶庄严海,善译诸师前礼敬。

  三学[23]金网善覆饰,四摄[24]支分生坚稳,

  以说、辩、著胜敌方,西藏诸师前礼敬。

  善从大宝经教立,妙观正见净治生,

  复以言词作庄严,如剑断我疑网情。

  具足功德上师众,荷重大师有二十,

  特殊恩重有六师[25],我常皈依虔信诚。

  如同慈母善培养,人中狮子莲教林[26],

  如蜂喜花来依止,无边法中我慧生。

  如是我亦生意乐,愿渡佛经海无垠,

  虽难通达其底蕴,或能获得奇义珍。

  得如穷人手中宝,是我嘉言无垢论,

  若以较量嫉恨心,正净立场难取信。

  无取但受甘露法,能除自心痛苦情,

  若能采取部分义,揣能灭除忧苦根。

  以此为除智贫乏,并对求义诸人士,

  增设广大法喜筵,大宝藏论[27]门启通。

  从中生出大小乘,各种意趣殊胜宝,

  随汝欲求取受时,愿由无碍意乐心。

  依此可知,由卓越的诸法王继承人士,他们运用具足导师释迦王佛四神足[28]的大军,战胜广大的魔敌,而以四摄隐蔽应化有情[29]于成熟的境域,作出常转一切应有尽有*轮的诸大法王的教政。这种教政是清净美好的抚治善规,能成为人天一切众生的利益与安乐的根本。因北,对于如是善规,理应喜悦!而且应当知其生善之因。除说、修二者外,并非有其它方法。至于“修”也是以闻、说为加行[30]。因此,当说闻、说二者之理。此中有如下四总纲:

  第一总纲  明闻、说正法的功德

  第二总纲  明所闻、说之法

  第三总纲  如何闻、说及修学法

  第四总纲  所修之法如何而来的情况

  注释

  [1]薄伽梵:梵语,意为“出有坏”。谓出离忧苦,有六功德,坏灭四魔的,佛世尊。

  [2]释迦狮子:释迦牟尼的别号。

  [3]无漏乐:《词藻》称“甘露食”。是说断离烦恼障、所知障,即不堕生死轮回,故称“无漏”。于此无漏空性中不离大乐,犹如受用甘露妙食,不堕生死具无量大乐,故称“无漏乐”。

  [4]三身:即佛的法身、受用身、变化身。

  [5]二取:意为断能取和所取的执著,即精神和物质,意识和外境的执著。

  [6]二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所知障指习气。

  [7]梵天:即大梵天、梵众天神等。传为创造之神。

  [8]倒引:又称遍入天神。传为保护之神。

  [9]能瘦千眼:“能瘦”是迷信所说制造旱灾的鬼神名,“千眼”即帝释天神。传说此神有千眼,为神中之王。

  [10]神医:传为吠陀时代的医仙(?)。

  [11]三域:即天上、地上和地下。此节指三域诸神在佛法的猛焰威光照射下,尽都失去光彩,诸外道邪说皆被肃清。

  [12]牟尼:这里指的是古印度一种持牟尼戒(能苦行)的外道。

  [13]数论:即数论师,古印度一宗教派系名。

  [14]尼目:即足目仙人,古吠陀典中一仙人名。

  [15]明论、天衣美此生:“明论”即精通古吠陀典籍的外道师,“天衣”亦为古印度外道师名。这些外道都是以美好此生安乐为目的。

  [16]增广、驼、驴、蚁、枭类:“增广”、“驼”、“驴”、“蚁”都是古印度外道师名。说这些外道尽管如枭鸟不祥的乱叫,但佛法正理兴起后,他们的邪说都被肃清。

  [17]现上根:即能成为人、天善果的根器。

  [18]声闻:佛的声闻弟子,属于小乘,有声闻四部。

  [19]缘觉:或称独觉,小乘之一,又称独觉乘。

  [20]二利:即自利和利他,都达到究竟佛果。

  [21]三乘:即声闻、独觉和菩萨三乘。

  [22]遍智:谓通达一切智,即佛的名号之一。

  [23]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

  [24]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四种摄事。

  [25]六师:古印度称龙树、圣天、无著、世亲、陈那和法称等六大佛学家为世界六庄严。

  [26]人中狮子莲教林:“人中狮子”是佛的称号之一,“莲教”是指佛教法如莲之洁香这样的“林苑”。

  [27]大宝藏论:是布顿所撰本著《佛教史大宝藏论》。

  [28]四神足:指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即具四如意神变。

  [29]应化有情:即应当度化的众生。

  [30]加行:即预备阶段、预备工作、先行之意。佛典译为“加行”。

  第一总纲 明闻、说正法的功德

  甲初 总述闻、说正法的功德

  此中分三乙目:乙初 听受正法的功德;乙二 讲说正法的功德;乙三 闻、说正法总的功德。

  今说乙初 听受正法的功德。  “菩萨藏”[1]中说:“由闻知诸法,由闻除罪过,由闻舍无义,由闻证涅盘[2]。”此中之义,在《论议正理释论》中说:“由此四句,如其次第,是说:

  一、由知内外宗派而知取舍之处;

  二、由得戒学而遣除罪行;

  三、由得定学而离无义之欲;

  四、由得慧学,依之令烦恼已尽而证涅盘。”

  彼四句又表:

  一、获得正见;

  二、从业中;

  三、从烦恼中;

  四、从一切生中解脱烦恼而得度。

  又说:

  一、对于戒律获得信解;

  二、作出家僧;

  三、由守护诸根[3]舍离贪欲而遣除损害;

  四、通达真实而证得涅盘。

  又在《论议正理释论》中说:“佛世尊说,闻法有五种功德:

  一、未闻者能得闻;

  二、已闻者能普遍熟悉;

  三、能断离疑虑;

  四、能解正见;

  五、以智慧能通达甚深句义。”

  其意思是:能广大闻;能明显而无垢染;能得定解;能正分别;能通达真实。共五种。前两种表示闻慧圆满清净,中间两种表示思慧圆满清净,最后一种表示修慧圆满清净。

  又闻法有五种功德:

  一、不知者能使知;

  二、能舍罪过执;

  三、能定解疑惑;

  四、所得定解能作心要;

  五、能修圣者的慧眼。

  又《方法论》所作五种利益是:能浸润大种稻谷等;能除身、衣、器具等的垢秽;能祛治春夏季中身体的一切痛苦;能消除易渇症;能使草、实、园林繁茂。如是由对佛语生信,而能滋润痛苦的身心。又有能除犯戒的垢染;能除贪欲的痛苦;能息灭生死;能增生随顺菩提分功德的根本、果实、林园等五种利益。还应该知道这是由于获得信解及三学而开始的。

  以此看来,意乐(喜悦)等五种利益,应当敬听佛的语教,这犹如火的四种作用,能焚,能熟,能暖,能明。如是以佛语之火对于身心已成熟的诸有情,能焚毁其诸烦恼;对于身心未成熟的诸有情,能使其善根成熟;能令喜爱轮回的诸有情产生厌离,而使其感如热苦;对清净指示已生厌离诸有情,及尚有疑惑和入邪途诸有情,能知晓“道”与“非道”,能作启明。因此当恭敬闻法。

  以上五种事业,由于依安乐门径,能作无垢染,能消除热苦,能息灭渴苦,能领会诸嬉戏,能由此岸达到彼岸。对于佛语的安乐门径亦是如此。又由于能除尽犯戒的垢染,能息灭贪欲的痛苦,能息灭再再受生,能领会静虑、神通、无量、解脱等殊胜功德的诸嬉戏,能由坏聚的此岸到达涅盘的彼岸,因此依安乐门径,能获得意乐的诸功德。故当敬听佛的语教。

  乙二 讲说正法的功德。分四丙目:丙初 对导师佛世尊能作无上供养,丙二 较财施更为殊胜,而是最殊胜之利益;丙三 能获得陀罗尼(即真实密语)与明智;丙四 由增福而证得菩提。

  今说丙初 对导师佛世尊能作无上供养。

  如经所说:“我法随宜饶益故,如理宣说成供养,花、涂、灯明以供佛,亦非清净胜供养。”

  丙二 较财施更为殊胜,而是最殊胜之利益。《弥勒狮子吼经》中说:“所有恒河沙佛刹,供满七宝于佛前,以欢喜心作供养,对一有情施一偈,较彼财施更广大,由悲所成一偈施,于彼亦非数能计,岂有思作为少数。”又说,“恒河沙砾世界中,黄金充满作布施,若于浊世说一偈,彼之功德无等量。”

  丙三 能获得陀罗尼与明智。《狮子问经》中说:“由法施力忆受生。”又《海龙王问经》中说:“由法施能成漏尽通[4]。”又《宝鬘论》中说:“因说法之故,如是忆经义,法施无垢力,能获忆往生。”

  丙四 由增福而证得菩提。《劝发增上意乐经》中说:“弥勒!随所有不求名利恭敬,而作法施。其法施,有二十种无财物之功德。即:具足正念;具足意志,具足才智;具足胜解;具足智慧;能通达出世间智;贪欲微弱;瞋恨微弱;愚痴微弱,魔类无机可乘;诸佛世尊常忆念其人;非人等常守护其人;诸天神入彼身中而增光彩;诸怨敌无可乘机;彼与诸亲朋常不分离;能持句义;能得无畏;多安乐意;为智者所称赞;能随念彼所施法。弥勒!是此等二十种功德。”又《集学论》中说:“法施无财物,乃是增福因。”

  乙三 闻、说正法总的功德。分三丙目:丙初 能增长三乘的境域;丙二 能成智者为众所敬仰;丙三 能住持教法而证得菩提。

  今说丙初 能增长三乘的境域。《论议正理释论》中说:“由信闻法时,当得善趣福,并证得涅盘,能增智种子。”所谓“增长境域”,是说由闻所成慧能增长思索的境域。这是闻的功德,不宜作为讲说的功德,也不宜认为闻与说各异。如《集论》中说:“当观忆持、念诵、讲说,是由闻而生。”

  丙二 能成智者为众所敬仰。《广戒经》中说:“多闻有五种功德,即:对于‘蕴’[5]精通;对于‘界’[6]精通;对于‘处’[7]精通:对于依缘而起理精通;不依赖他能随彼教授而开示。”《圣勇所著释迦往生世纪》中说:“闻是除痴暗明灯,盗贼难夺之胜财,是摧愚敌之武器,是说方便之胜友。”又说:“亦是名德与宝藏,若遇上流成胜士,众中成为智者悦,摧敌异论如日光。”又说:“调伏显扬生英勇,大名鼎鼎速传扬,三寸妙舌胜说因,闻德通达所修义。若具闻慧于无违,三轮[8]道中能永住,闻后能作修心要,此生少障得解脱。”

  丙三 能住持教法而证得菩提。由闻、说能住持教法,如《俱舍论》中说:“能住持教法,唯是作说修。”住持教法的功德不可思议,如《开示如来教语经》中说:“住持正法福,诸佛殷重说,虽经俱胝劫,亦难说究竟。”又《慧海问经》中说:“住持佛法者,诸佛咸摄受,天龙与八部[9],福慧全得受。住持佛法者,具念与智才,广智普具慧,善巧离烦恼。”又说:“住持佛法者,释梵[10]常护世,能成转轮王[11],安心证菩提。”如是说有许多功德。

  甲二 分说闻、说大乘正法的功德

  此中分三乙目:乙初 开基时能为小乘善法所摄受并达到培育种姓;乙二 修道时能尽离障染,较他福德益增上;乙三 证果时能获一切种智。

  今说乙初 开基时能为小乘善法所摄受并达到培育种姓。《般若经》中说:“佛告阿难:设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有情都证得阿罗汉,诸阿罗汉行布施生福资;持戒生福资;修行生福资。是为何种?阿难,汝意想彼之福蕴多否?阿难答道:薄伽梵:彼之福多也!如来[12]多也!佛言:阿难,较此甚者,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对谁一有情,下至一日间,说般若波罗密多法,彼所生之福蕴,实为最多!阿难:此菩萨摩诃萨之法施,威慑一切声闻乘、一切缘觉乘所有诸人之一切善根。”

  乙二 修道时能尽离障染,较他福德益增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说:“谁为求菩提,以金宝庄严,量等尘数刹,日常供法王,若闻彼句法,既闻且胜解,较彼供施善,得福为最多。智者求菩提,经历多数劫,勤励身语意,护戒无垢染;若彼闻句法,既闻且胜解,较彼戒生善,得福为最多。谁于三有[13]中,超梵居边际,修无转圆觉,毁灭烦恼定;若彼闻句法,既闻且胜解,较定所生善,得福为最多。由施成受用,以戒修增上,远离烦恼中,为离诸烦恼,以及所知障,故当修智慧,此为最胜性,闻是彼之因。”

  乙三 证果时能获一切种智。《庄严经论》中说:“谁知句义已,记持二颂行。由彼具智者,能得十功德,尽界得增长,死时获极喜。如愿能生起,能忆往生事。值遇一切佛,彼前闻胜乘。胜解具才思,能速证菩提。”其他经论中所说,还有很多,恐繁未录。如《论议正理释论》中也有同样的说法:“由闻经要义,闻而作记持,闻者起敬信,初当说意义。”

  注释

  [1]菩萨藏:指菩萨乘中的论典,或说“三藏”中的《论藏》。

  [2]涅盘:系梵音,旧译“寂灭”,即脱离忧苦,解脱之义。

  [3]诸根:即眼、耳、鼻、舌、身、心等。

  [4]漏尽通:谓漏尽智证通。六种神通之一。

  [5]“蕴”:意为“成堆”或“成聚”。佛典译为“蕴”。有“五蕴”、“三蕴”等名。

  [6]“界”:包括元素、本质、种类、境域等。佛典译为“界”。如说“十八界”。

  [7]“处”:即诸识生长处。佛典译为“处”、“入”。如十二处、六入等。

  [8]三轮:指能作的人、所作的事、事件的对境三方面。

  [9]八部:即天、龙、药叉、寻香、非天、金翅鸟、非人、大腹行。

  [10]释梵:帝释与梵天的简称。详见3页[7][9]两注。

  [11]转轮王:佛典中古代诸王,名目甚多。

  [12]如来:佛十大名号之一。

  [13]三有:即死有、中有和本有;也称三界为欲有、色有和无色有。

  第二总纲 明所闻、说之法

  甲初 法字声行境的区别

  应知“法”字声行于十义中。如《论议正理释论》中说:“法者所知‘道’,涅盘及意境,福寿及经典,未来决教派。”有的将此“法”说为“有为法”[1],即“所知”境界;说正见是法,即是“道”;说皈依法,即涅盘;说法之生处,即“意境”;说王妃眷属与诸童子一起作法行,即是“福”;说凡夫喜记持所见之法,即是“寿”。应知“法”即是如此。说“契经”即指经典;说此身是“老”之法,即是“未来”;说比丘四法,即是“决定”;说乡俗族规,即是“法规”。此即行于十义中。这都是就主要者而吉,并非能尽数包括。如说非以法而求法为非法;合理为法;所修之法;知所破之法等,也是可行的。

  甲二  法之字义

  梵语说“达摩”,意为“法”。其境界梵语说“舍达惹勒”,意为“能持”,以此名为“法”。其中所知境界,是以能持性相名“法”。而且能持以色堪为色之性相;以一切种智现证于一切法性相之间,能持各自的性相。当知能持的共相为——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所谓“意境”,是说持自相,或说“意持”,故名为“法”。所谓“寿”,是说能持身,或说能持同种,故名为“法”。所谓经典,如《论议正理释论》中说:“法”者,“契经”等也,即记持定解义与不颠倒义合理地宣说。能记持未来及决定应作事业;持境与族法行,此名为“乡俗”法等。道、涅盘、福三者,能记持堕业,因此是“法”。其中分记持堕恶趣业及堕轮回业。一、如《因缘品》中说:“此世及后世,法行得安卧。”是说深信业果;或依世间正见行十善[2];或修世间禅定——无色界三摩地(即定)。因此等能记持堕恶趣业,所以名“法”。部分外道(是指修梵行的和苦行、禁戒行的外道。)也有此说法的。二、记持堕轮回业:内道(佛教)皈依处,离诸贪欲的最胜尊,名为“法”,即是涅盘与能证彼法的道谛[3]等。所谓大乘道、涅盘、经典三者,是记持堕小乘业,而通达无自性的智慧,与大慈悲双运,因此是由记持堕“有寂”[4]业而生出。

  再说“正法”的字义。“正”是指圆觉佛陀;“法”是指佛所说的法,因此名为“正法”。或说“正”是最胜,也是“法”,因此名为“正法”。二者基本是相同的。或正士夫之行,名为“正法”,如比丘四法[5]。

  甲三 法之性能

  此中应当抉择的是,福、道、涅盘作为所诠的要点;经典作为能诠,即是正法。所谓法的性能,是缘于彼时,能成为除尽障染的方便。如经所说:“能除诸苦障,彼即是正法。”如作分析,其中有证法与教法两种。如《俱舍论》说:“佛之二正法,即是教与证。”所谓证法的性能,如《一乘宝性论》中说:“凡是离贪欲,凡是离贪者,二谛体性法。离贪即灭谛[6],道谛中所摄。”这是说凡是离贪欲的,为灭谛;凡能作离贪欲的,为道谛。二者中灭谛的性能,是由缘于真如[7],而能灭有漏诸法。如《集论》中说:“由缘于真如,能灭有漏诸法,即是灭谛的性能。”此又是离有学、无学[8]。无余涅盘[9],即是大乘宗规佛的“法身”[10]。所谓道谛的性能,是能实现证得灭谛无漏智等的方便。《俱舍论》中说:“无漏是道谛”。又《一乘宝性论》中说:“即能净治的方法。”此乃是见道、修道、无学道三种无漏道。所谓大乘的道谛,在《一乘宝性论》中将见道、修道名为道谛,资粮与加行二道是其所属。

  “教法”的性能,是理解“证法”的能诠者。可分为戏论所作出的习气(即后果),及法界等流(即同类因素)所作出的现论。第一种,如马、象等(意为马鸣、方象等师的论著)的各种论说,即是说随顺轮回世间的现论。这二种,即十二分教(又名十二部经)[11],此乃是能通达法性的同类因;或说由通达法界等流所生出,即最胜等流义。这就是《辨中边论》、及《显明义释》中所说:“成为法界之等流。”班智达苏纳亚西说:“一切法通达空性为根本,如小、中、大三鸟虚空飞翔,由通达补特迦罗(即人)无我及无取,并二无我,以获得三种菩提(小、中、大)。”彼名为涅盘法,因此名为出世间的现论,比如四大江河流归于海,如是一切法也终归于涅盘。

  甲四 详细辨析

  分三乙目:乙初 证及教,或名为果法;乙二 修法;乙三 讲说法。

  今说乙初 果法。即涅盘,寂灭一切有苦之因,是其性能。此又分为七种寂灭:即寂灭生苦、老苦、死苦、会遇苦、分离苦、求不得苦、蕴苦等。又有积终尽,身终归坏灭,会合终离,生命终归灭亡等四种无常中消除此四种常执。

  乙二 修法。即道,能获得果法的圆满功德,或具足四种圆满:一、能往涅盘城,而非往生死城,此乃非实有圆满;二、与涅盘相互关连,不中断亦无变化,因此,是相续不断圆满;三、贪欲等盗贼不能劫夺,此乃无损害圆满;四、具足法喜之食,此乃宣说圆满。

  乙三 讲说法。即能显扬道法圆满。具足四事:一、如说此乃是道,即听闻事,二、如说此乃是道而非其它,即决定事;三、如说此乃念住等,是道之因,即显扬彼聚合事;四、如说此乃烦恼障、业障、寿障,是道之障难,即宣说盖障事。这都是《缘起释论》中所说。再分析其所说的法,又可分为二丙目:即“经”与“论”。

  丙初 “经”。如经所说:“诸法‘经论’二种摄,善说及其密意释,依此于此世界中,佛法能得长久住。”首先对于“经”来说有三丁目:丁初 性能;丁二 字义;丁三 区别。

  丁初 性能。是说随喜顺合缘起经所说之法,即是句义圆满。这是部分人士的说法。关连具所诠义之法。而其作用则是断离三界烦恼,获寂果之功德,是从我们教主佛世尊所作宣说能诠事业中而生出。如《一乘宝性论》中说:“诸凡具义与法属,能离三界烦恼语,凡示寂灭(即涅盘)之功德,彼即佛语非其他。”

  丁二 字义。梵文为“苏坝肯达”。“苏”字虽可通五义,此作“善”义解;“坝肯达”义为“语”。“善语”即指“佛经”。何说为“善语”?因由十相而作“善语”之故。如《论议正理释论》中说:何为“善语”?它具有十种行相,即:正引发行相;接受行相;行入行相;最具足行相;最分辨行相;所依行相;令知晓行相;假立行相;时间行相,持圆满功德行相等十种。其中之意,按其次第为:由圆觉佛所说;为摄受一切众生而说;非暂时,而是常时再再宣说;非作少许吝惜师诀(即师的口诀教授),而是正说;对有情的思想,如所有见而正说;具足五音支而说;以一音令无边世界皆能知晓而说;令所有曼荼罗轮皆能知晓而正说;为离二边道而说;圆满成熟诸有情而说;具足六十种语音功德而说。

  那末,何谓六十种语音支?

  宣说有情界的善根者,名为柔和音;

  于所证见法性乐触者,名为妙音;

  义妙者,名为悦意音;文妙者,

  名为得意音;获得出世间无上功绩者,名为清净音;

  出离一切烦恼习气,随眠习气者,名为无垢音;

  句、文盛称者,名为明显音;

  具足能摧一切外道劣慧邪见之力的功德者,名为悦耳妙音;

  具由修而出离者,名为堪听音;

  一切敌对所不能迫害者,名为不害音;

  能令一切有情欢喜者,名为雅悦音;

  为贪欲等的对治法者,名为调伏音;

  成为制定学处的善方便者,名为不恶劣音;

  正示由过此而得出离的方便者,名为不粗暴音;

  宣说三乘戒律者,名为极调柔音;

  说对治散乱者,名为悦耳音;

  能生起三摩地者,名为适身音;

  能生胜欢极喜者,名为满意音;

  能断疑虑者,名为心喜音;

  能除邪倒与不定者,名为悦乐音;

  于所修无厌悔者,名为无热恼音;

  由闻而生圆满的所依者,名为周知音;

  由思而生圆满的所依者,名为善了知音;

  不吝惜师诀说法者,名为阐明音;

  能喜自利诸后得者,名为善爱音;

  喜诸未得自利事者,名为现前喜音;

  宣说不可思议清净正法者,名为遍知音;

  正说不可思议诸法者,名为普觉音;

  与量不相违者,名为如理音;

  如理开示应化诸有情者,名为相连音;

  不说无义语者,名为言无过音;

  能使一切外道怖忧者,名为狮子吼音;

  语广大者,名为如象音;

  语甚深者,名为如雷音;

  堪受持者,名为如龙王音;

  声音极悦耳者,名为乾闼婆之歌音;

  令坚强人畏惧者,名为迦陵频伽音;

  遥远传称者,名为如梵王音;

  一切成就的吉祥加行者,名为如共命鸟音。

  其中“声胜解”是知晓其语言之义,“音胜解”是阐明教义性能之声和应了解之义;“名称胜解”是能传播其语声之义。

  非所逾越者,名为帝释美妙音;

  战胜一切魔军的先行者,名为鼓音;

  普赞而不具烦恼者,名为不骄满音;

  受斥责而不畏缩者,名为不低音;

  于一切“声明”论典中,因一切性能随入者,名为随入一切音;

  无遗忘语者,名为无缺减音;

  于一切时中,都住于作利益众生事者,名为无不圎满音;

  不依于名利恭敬者,名为不畏缩音;

  离畏惧者,名为不下劣音;

  无忧伤者,名为报喜音;

  善巧一切明处者,名为遍满音;

  能圆满一切有情利益者,名为无忿怒音;

  相续不断者,名为常爱音;

  住各种相者,名为威严音;

  一语有多声者,名为圆满一切音;

  由一语明了多义者,名为诸根适悦音;

  如所立誓而作者,名为无诋毁音;

  获得时极善应用者,名为无轻转(不变)音;

  不慌忙而说者,名为无慌乱音;

  亲疏眷属一视同仁者,名为眷属普称音;

  于喻法中表演世间一切事义者,名为具足一切最胜音。

  这些都是圣人无著菩萨所说。也是《般若二万五千颂释光明论》中所说。其它译本中,将“无忿怒音”,译作“通达音”;“所说”有的译作“浅说”。上述六十音支,在《瑜伽师地论》及《十万般若疏》、《庄严经论释》、《论议正理释论》等经中的说法是相同的。《秘密不可思议经》中则有六十四音支的说法,即在“眷属普称音”之后,加上“息灭贪欲音”、“调伏瞋恨音”、“能除愚痴音”、“灭魔音”四种。弥勒菩萨于《庄严经论》中说:“六十音支不可思议”。而在无著、解脱军、世亲等大师的论著中均认为经中所说的是六十音支。其中是否搀杂进去某些条目,尚待考证。

  丁三 区别。此中分六戊目:戊初 时间;戊二 所诠;戊三 能诠;戊四对治;戊五 应化有情;戊六 增上缘等门类。分说如下:

  戊初 时间。第一时教为四谛*轮;第二时教为无相*轮;第三时教为胜义定相*轮(他典为“广分别三相*轮”)。此三种是《解深密经解》中所说。

  戊二 所诠。如经说:“诸佛所说法,正依于二谛。”这是说以世俗理宣说无住为不了义;以胜义理宣说应理解为了义。《圣无尽慧所示经》中说:“宣说世俗不了义,说修胜义为了义。”有许(如喀惹巴)一切经,观待于佛是不了义,观待于应化有情才是了义。这是徘徊无定相的论调。

  戊三 能诠。即是十二分数。《般若八千颂释最胜心要论》中说:“契经、应颂及记别(预言)、讽诵、自说与因缘,以及譬喻与本事,并本生事与方广,及彼希法和议论,此即十二分教经。”

  (一)契经:即是凡所许义,由胜解之理专一叙说之。何以不分说呢?《集论》中说:“观有十种功德,如来以胜解之理而说法。即易安立;易解说;易受持;由对法敬仰能迅速圆满资粮(即培福);能迅速通达法性;对佛了解而得信仰;对法及僧伽了解而得信仰;接触到所见法,即最胜安乐处;由宏论能令诸正士之心生喜,能趣入于善巧者行数中。

  (二)应颂:即契经首尾之颂词,以声音叙述。或由通达不了义契经而以声音叙述。

  (三)记别:即声闻逝世时及未来之记别,如《妙法莲华经》;又从了义契经分出来为记别密意,即记别分教。

  (四)讽诵:即配合颂偈而述诵。第二根本,如说:“此是教比丘,寂息且尽漏”。第三根本,如说:“此无我有情,生命亦非有,此法由因生”。第四根本,如说:“诸法从因生”。第五及第六根本,如说:“此诸幻变相,犹如经梦境,无明睡醒后,轮回无所得。以此部分中,无生即是佛。”

  (五)自说:《论议正理释论》中说:“非为补特伽罗(即人)而说,是为部分教法住世而说。”何为随意愿而说?如说:“能仁净治情器世间时,诸佛世尊说,调柔(指戒)善哉!寂静(指涅盘)善哉!”

  (六)因缘:即为部分补特伽罗和往事等学处而说,说时以“律藏”为主。如对于财物“不与取”(偷窃)的学处等。

  (七)譬喻:说譬喻等,旨在能显法义。

  (八)本事:即配合往事,讲述“乔答摩”的故事[12]。

  (九)本生:即讲述菩萨行,一切解脱的史实。

  (十)方广:具菩萨藏,是一切有情的利乐处,宣说广大甚深诸法。因消灭一切障染,故名“消灭”。因与其他不相等,故名“无等”。因具七大,名“大乘”。

  (十一)希法:即宣说声闻、菩萨、诸佛的希有法。

  (十二)议论:即凡说无颠倒诸法的性能经典等的教义。

  戊四 对治。即指三藏,此中分四己目:己初 十二分教摄于三藏;己二 “藏”的词义;己三 安立三藏之理;己四 各“藏”的词义。

  己初 十二分教摄于三藏。“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等五分,即声闻的经藏。“因缘”,是说本事等学处,以“律藏”为主。譬喻、本事、本生三者,是彼“律藏”的系属,此四者,即“律藏”。“方广”与“希法”,是菩萨的经藏,具是不可思议的诸菩萨及佛的殊胜之力,而且特别广大,“希法”也被摄入于菩萨的经藏中。“议论”,则是大乘与声闻二者的“对法藏”。这样的摄法是《集论》之规。别的经论中还有其它说法。

  己二 “藏”的词义。梵文“毗扎嘎”一词及“班枳达”意译为“聚体”或“括摄”。即摄多义于所诠中,或摄一切所知义于所诠中,以此名为“藏”。又“毗扎嘎”是中印度语“大斗”之名,比如大斗之中,能收摄多数小升,在此中摄集许多所诠所学,故名“藏”。

  己三 安立“三藏”之理。以九因安立为三藏,即观待所断三因,观待学处三因,以及观待所知三因而安立。

  第一,观待所断三因。是于疑虑烦恼的对治法中,安立经藏。即为断诸应化有情对谛实及希有(三宝)之怀疑,而说“契经”等;于具足二边烦恼的对治法中,安立“律藏”。即由贪执贪欲福衰之边,而作积蓄行为的对治法中,虽少积蓄也当阻止,令戒律清净,而获得无贪增上时,虽百层宫室,百味美食,值百千钱的珍衣等也可许受,以断离疲劳痛苦之边;是于执自见为最胜的随烦恼的对治中,安立“对法藏”。于其中须广泛开示法的性能.

  第二,观待学处三因。为了宣说三学的“契经”,须广泛宣说三学,令诸应化有情熟习三学。为使戒律与心的学处修习之故,而作调伏(即指戒学);依于别解脱戒学,完全实行戒律,获得清净,因此渐次由无悔等令心等住(住于定)。为了修慧学,以“现对法”开示广大择法的方便。

  第三,观待所知三因。为说法与义,以其能熟习的句义演“契经”;为显现法与义,而演调伏法(即律藏)。以善择修学戒学,令戒律清净,由此而生三摩地(定),更由此而调伏烦恼,所以能显现法与义;依于显现由彼此宏论抉择而出之法,乃因圆满受用,而成为触乐处,能熟习诸法自与共相的法性之故。对于如是的三藏,由闻而积习,由思而达义,由修而以寂止[13]令烦恼寂静;复由胜观[14]而善通达法性。因此能从种子得到解脱。思及这些密意,正如《庄严经论》所说:“藏说为三或者二,略摄之故许九因,积习达义与寂静,善达法性能解脱。”

  己四 各“藏”的词义。《庄严经论》中说:“经与现法调伏律,总其义当分为四,具智诸人知彼此,即得一切种智相。”此谓之“义”,即字义或词义。说成是性能则是错误。说具智菩萨因如晓三藏,而能证得一切种智。声闻因了解一颂偈而得果,如“舍利子”[15]或“周利盘陀伽”。其中经的梵文“苏扎”,(旧译为素怛缆)意译为“首说”。如说王宫,是指处所。如说地的本性坚硬,是指体性。说法句,说法义,即为“经”;其聚合即为“藏”。如“说处与体性,及法义是经。”

  关于“论”,梵文名“阿毗”。所谓“阿毗摩伽”即现成(即‘证’意),乃是现证真实性,故名为“论”,是“论”的体性。梵语说“阿毗伽喀那”意为再三,即是由蕴、界、处、实有、假有等多门再三宣说而显现,故名为“论”。梵语“阿毗布”意为威慑。是说从其中了解诸法所有自与共相,而以宏论抉择,以作威慑,或威慑诸邪说。梵语“阿毗桑玛亚”意为通达,即由通达尽所有实有、假有等所知,因此名为“论”。如颂说:“显现故及再三故,达威慑故是论法。”

  关于“律”,梵语名“毗奈耶”中之所谓“毗波底”,即堕罪。因启示堕罪并作决定,因此名为“律”;或说“毗尼侠扎亚”意为决定,以此名“律”等两种四项(即八种)。如颂说:“堕及生起与还出,决生以及数取趣(即众生),以及制定善分别,决定之故即是律。”

  戊五 应化有情。《庄严经论》中说:“也可名为二藏”。这是指胜解于下劣,为声闻藏;胜解于广大,为大乘藏。

  大小乘的区别是,有具足七大的缘因,如《摄大乘论》中所说:“是所知处、入彼体性、善择彼之因果、三学、断离彼果、成最胜智慧乘最为超越。”声闻宗规所承认的“最广藏”,即指品章为数极多与最广的经典;大乘宗规承认的“最广藏”,是由名词释文广宏乘义,谓之最广。如具足十万颂的般若等,乃是“大法”;为利一切有情,发心成就圆满菩提,乃是“大发心”;胜解甚深及广大诸法,乃是“大胜解”;由获得自他平等的思想(旧译思维),乃是“广大思想”;刹那刹那进修中积集无量的福慧资粮,乃是“大资粮”;于三大阿僧只劫中不断精进,乃是“大时”;能成与一切有情无等的佛身,为之“大成”,即是具足七大的大乘。《庄严经论》中所说的“七大”与此略有不同。又钝根对因胜解,以因为道,名因性相(显教)乘;利根对因果任运成就胜解,以果为道,是为果密乘。

  《教授胜利王经》中说:“妙吉祥问说,引导是三乘,是佛真实说,因果任运成,他佛前难觅,未演何胜乘。”又说:“对因胜解者,善转因*轮,金刚乘捷径,未来时将生。”密乘较显乘为殊胜之点是,加阿阇黎枳毗扎嘎玛拉所著《三理明灯论》中说:“一义亦不昧,无难方便多,就彼利根者,密乘为殊胜。”这是贬低外方便(显宗方法),而通过内三摩地修行六度[16],此为对于方便“不愚昧”;由修最微细心与心所,及微细语——种子字,和粗分能依,所依曼荼罗,以及心、语、身的三摩地,开示法之正义等,因此名为“方便多”;随化机所希求,为成其希求,易得方便,如启示四种手印等,名为“无难”;由利根所修,以及其他虽是生恶趣业,也能令其罪业清净。此四项名为超越。又圣谛婆说:“持明藏(即密教)是第四藏”。阿阇黎辛底巴说:“摄受深义而开示,因此名为‘契经’”。阿阇黎“阿坝亚嘎惹古坝尼”则认为,宣说三学,名曰“三藏”。

  戊六 增上缘。由增上缘之门而分为三己目:己初 亲口所说教;己二 加被所说教;己三 开许所说教。

  己初 亲口所说教。如“圣者结集”(指圣大迦叶等所结集小乘经、律、论三藏等)。

  己二 加被[17]所说教。此分三类:身所加被、语所加被、意所加被。这是《八千颂释》中所说。身加被所说教,如《十地经》等;语加被所说教,如《未生怨王悔罪经》等,意加被所说教,如《普贤行经》等。有部分学者说,意加被所说教分三类:即由三摩地所加被、由意之大悲所加被、由意之真实力所加被三类。第一类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二类如佛加被药叉等所说的密咒;第三类如由佛加被虚空、光明、音乐等所发出的法音。

  己三 开许所说教。即因缘、连系、助益、随喜等。如《法集经》中说:“诸比丘,如是我闻……以集所说法”。启示的关连与次第,即开许。

  丙二 “论”。此中分三丁目:丁初 体性;丁二 词义;丁三 区别。

  今说丁初 体性。著作者以意无散乱的精神状态解说经义,而且随顺获得解脱之道。如《一乘宝性论》中说:“唯依佛教法,意无散乱释,顺得解脱道,如经应顶敬。”

  丁二 词义。梵语“侠萨达那”中的“侠萨那”,意为“改造”。即是说于具足三学中改造三毒(贪瞋痴)烦恼因;梵语“达伊”或说“达惹那”,意为“防护”,即防恶趣果与轮回苦。这种词义经中也是有的。《论议正理释论》中说:“佛语在论典的体性个,甚是合理,能改正许多词义,及能作防护,所以名为“论”。凡是改正所有烦恼敌过,以及防护轮回恶趣苦,即具改防二种功德,故名为“论”。除此二种功德不再有其他理论。由此看来,具改防二种功德者,只有佛语的真实意义方是论典,且具足勤于法之正义。

  丁三 区别。此中分五戊目:戊初 由胜劣之门而分;戊二 由作用之门而分;戊三 由所诠之门而分;戊四 由所说论典之门而分;戊五 摄述论典种类。

  今说戊初 由胜劣之门而分。《瑜伽师地论》中说有九种:即无义论、邪义论、具义论三种;狡诈论、无精要论、离苦论三种;励闻论、励辩论、励修论三种。此九种中,每三种的后一种都属于胜论;每三种中的前两种都属于劣论。有人把闻、辩二论连同后三种共五种,认为是胜论,这是不合理的。因摄集抉择中,闻、辩二论外道论典中亦宣说,所以只有每三种中的后一种是胜胜。

  戊二 由作用之门而分。有集广大的经论;深密分辩的论典;梵文字母序列的论典等三类。第一类如《律经》论述,第二类如《现观庄严论》,第三类如《庄严经论》与《集学论》。

  戊三 由所诠之门而分。此中分为三己目:己初 说尽所有法;己二 说如所有法;己三 说解脱及一切种智之道。

  己初 说尽所有法。又分二庚目:庚初 一般论;庚二 特殊论。

  今说庚初 一般论。如《世法论》、《十八种观察论》等,《百智论》、活人医滴论》、《颂偈宝库》等。此诸论典,虽是胜生[18]之因,然可作为趣解脱之所依。如《百智论》中说:“人道若善行,达天界不远,若登天人梯,则易得解脱。”顺彼论典:如相人(即观察人)、相马、相象等论著。

  庚二 特殊论。主要指明处论典。《庄严经论》中说:“若未勤习五明处,圣人亦难得遍智,以此破他及摄受,为自全知勤习彼。”“破他”是指“因明”及“声明”两种学处,“摄受”是指“医方明”及“工巧明”两种学处;“自全知”是指“内明”学处。

  关于“因明”的论典。指现量、自事、比量、破他、反喻、定论等六类而言。如《量论》及解释其密意的《集量七注》、《观察七注》、《成理八论》、《随学七论》等。《集量七注》即是本体的三论,以及支分的四论。本体的三论,系就利根、中根、钝根易懂的三种方法而言,即《释量论》、《定量论》、《理滴论》三种。喀什米尔的论师般若西虽不同意《定量论》为《量经》的注释,但仍说:“彼理当明显。”阿阇黎却雀(义为‘法胜’)说:“作为经之注释,这是合理的。”支分的四论是,指没有从现量品中作引申,而是从自事、比量二种中作引申,即是抉择立宗周延的《因滴论》;难知周延,或说抉择因法关系的《关系论》;以及从他事中引申以破除其反驳、争辩、宣说判决胜负的《诤理论》。还有从其语句中知晓其他名言,与唯识也不相违,如颂说:“本体见先行,为持于他者,若心智能知,唯识同此理。”这是说《悟他论》,连同前者本体的三论共七论。这些“因明”论著,被西藏诸师说成“对法藏”(三藏之一),这是不合适的。“因明”论著是“因明”正理的论典,而“对法藏”则是“内明”的论典。《论议正理释论》中说:“彼故辨别故,往习昔作故,不依于教故,精勤作意故,前愿遍持故,遍作所作故,许是五推理。”这是不依教而解说之。这在《庄严经论》中说:“推理所依并不定,不遍世俗具厌离,愚者乐许为能依。”“对法藏”是生起正理的本母[19]。因此这与那些都是相矛盾的。又在《集量论》中也说:“为了知晓外道所同意的全无心要之故,乃运用正量与所量的说法以破除彼等所主张的诸论,而作此诸论(因明)。并不是仅以此诸论,令他们入于如来的教法。应知彼法(指证法)非推理境界之故,还应知‘还灭业’,是闻佛开示法性,不劳而得通达,其中间未隔甚久之故。若由推理之路导向法性,则是与佛的教法相距甚远而成衰退。如来诸法之体性,若不如是应观察。”

  关于“声明”的论典。包括“自性”、“原因”、“变化”三类。现说“声明”的论著及其支分。“自性”是指语基与实词(事物本体的词);“原因”是指从语基构成实词的缘由,以及从实词构成他词的辅助之缘。此中又分共缘、无数缘、事缘三种。即从语基构成名词和时间分辨词,从名称构成语词和事分辨词,以及构成置于自性与缘由之间的媒介词,和构成转变其他语基的附变词等。所谓附变词,是属于“自性”类。“变化”是指根据连接词等改变的文字,以及收摄词等。以此类词摄取所诠的字部;或以连接词、实词、普讲、注疏四种,作为开示论义的根本——语基;附变词是支分。解释此类词的论述,有《声明集分论》,或《字汇》、《名汇》、《词汇》三类论著,以及《语门论》等。此等论著又是获得“正四明”(印度古四吠陀典书)之学处,而不是三藏中的任何一种。与此有关的字音(轻音)拼合法,是明镜般地表示字音拼合法的论著,如《大宝生源论》,以及开示实词分类、三相分别、一词多义的用法等的《词藻永生藏论》。在修词学论著方面,有开示词章学性能的,词章学有不同的宗派学说;有论及三十五种修饰词、难作体及隐语等的著作;与此相配合者尚有歌舞戏剧等。词章学是“声明”的支分,或是“明论”(指祠祀、禳灾、赞颂、歌咏四种明论)的支分。如《词藻永生藏论》说中:“祠祀、赞颂、歌咏三者即是三明论(四明论中除‘禳灾’外的其余三种)。”

  关于“医方明”的论典。即阐明病、病根、病的对治法药方,用药治疗法等四方面的论述;又有《八支医疗论》,如颂说:“母体孩童魔上身,械獠伤害诅咒等,何种医术当疗处,一一阐明分八支。”“母体”是说孕妇;“孩童魔”,即孩童害病;“身”即指体腔或身体;“上身”指头部、器械伤、獠牙咬伤、诅咒伤等八类病。简略地阐明这八种病的论著,即《八支医疗论》。

  关于“工巧明”的论典。有《点金术论述》、《塑像量度论》等著作。

  关于“内明”的论典。即宣说尽所有蕴、界、处及其区别,或分别说所有诸法等,如《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法相杂集论》。

  己二 说如所有法。即说四谛十六行相[20],或说二取空义,以及说无自性义,如《谛决定论》、《三十颂》、《中观庄严论》等。

  己三 说解脱及一切种智之道。如《菩萨地》、《声闻地》、《入行论》等。有人说:仅一一宣说章品,不遗漏地宣说是为大论,如《集论》或《俱舍论》。

  戊四 由所说论典之门而分。即总论与分别释论。总论是阐明总论词句的“声明”论著,及阐明要义的达惹嘎理智论。我(著者),则认为不一定是此等论著。

  分别释论。三种释论中,第一时教的释论又分显扬“见”的释论及显扬“行”的释论二种。其中第一种,是指“阿毗达摩”七论。如经所说:舍利子作“法蕴论”,目犍连作“教授论”,满慈子作“界聚论”,天乐子作“识聚论”,迦旃延作“入智论”;“品类足论”由世友所著;盛称“正行品类论”,是由俱瑟祉罗所著。喀什米尔毗婆沙部说:此七论是“经”,而且是佛于不同的地方、时间、有情、分别宣说之诸法,由声闻罗汉所结集的。例如《法集要颂经》。如果并非如此,则三藏的“经”将成为不全。经部师等人说:“所谓本母,即经、律二者,或是从中间宣说,以此无过。”这是认为七著即是“论”。概括此七论义,即《大毗婆娑论》,再概括此论义,则为《俱舍论》等。第二种显扬“行”的论著:从事教之十七事业中,首先宣说出家事,其次宣说二种分辨的十六事,在此事业中,《律上分》与《毗奈耶杂事》等所出诸事业,以理相配合而说的《经根本》,以及依分辨以理配合其他而说的《毗奈耶花鬘颂》或《三百颂》。

  第二时教(即中转无相*轮)的释论,分显扬“见”的和显扬“行”的二种:

  第一种,显扬“见”的论著。有著名的大乘大车轨开派四位大师,以经实说教义,或阐明要义的,有《中观六论》(龙树著),其中有开示一切法自性空显现缘起,离边之见的,如《七十空性论》;有破除生等实有的,如《中论》(亦称《根本智论》);此二论是根本的,也是主要的。为成其理的,如《六十如理论》;为破除对方争论之过的,如《破邪论》;为开示与对方争辨说理的,如《细研磨论》;为开示胜义虽无自性,而于世俗世间名言成理的,如《名言成就论》 (即宝鬘论)等,连同上两论共六论。意许或启示现观之义者为主要,如《现观庄严论》。其中包括基智(未依道以前的基本智)、道智(入道所得的修法等智)、果智(由修道而证果所生的智慧)——行境三智;及一切相圆满加行、顶位加行、次第加行、刹那加行——四加行;加上向、果、法、身共八种,并为之开示。宣说此等主要三十二义的,即《八千摄颂》。该颂说:“依及所摄受,业及修行等,辨别相堕法,利益等正说。”其中所谓“依”,是指佛世尊;“所摄受”,是指徒众眷属等;“业”——慧母中,由十法行,应如何而行;“修行”中,于无实诸有法,增益与损减;一与异体;本质与差别;如其名立义,如其义立名,分别其名义等,即十种散乱对治法中的十种修行;“辨别”是说以“内空”直至无实本体空性之间,细分为“十六空”;所谓“相”,是指魔业及退转二相;“堕”是指如果舍弃般若波罗密多,所得异熟果,即堕于恶趣的报应;“利益”是指如果行般若波罗密多所得的利益,比遍布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作布施的利益功德更大。由三十二义而摄一切,并依次宣说诸要义。于三门十一品类中开示的《般若经注释》,其中以般若最初缘起为分期,对利根有情,如说:“舍利于: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一切相中,希求现证圆满正觉,应精进于般若波罗密多。”由何有情,为何故、向何人、为何学法四者摄一切义而宣说,即说略义门;由此至第一时期之间,即说中义门;由此至最后圆满之间,是说广义门,此即所说“三门”。所谓“十一品类”,即:初品类是对舍利子开示的;其次是由须菩提宣说的为一品类;依次对帝释开示的有两品类;对须菩提开示的有四品类;对弥勒宣说的有两品类;对阿难寄以圆满付托为一品类。以上:共十一品类。此论虽传说为当喀扎色所作,然而是世亲所著《释论》更为合理。而且此论及《八千般若摄义》是于“唯识”中阐述的。

  第二种,显扬“行”的论著。如《集学论》(详称《集菩萨学论》)、《经集论》以及开示见行双运的《入行论》与《修次三编》等。

  第三时教(即末转*轮)的释论,仍分显扬“见”的和显扬“行”的二种。

  第一种,显扬“见”的论著。如弥勒所著的《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宝性论》等。四论中有说前二论是“对法藏”(即论藏),后二论是“经藏”,《现观庄严论》为“律藏”的,但未见其有何根据。至于《庄严经论》,是摄大乘一切法于五义中而开示的。此如锤炼精金,如莲盛开,如饥者得美食,如闻佳音书信,如开大宝箧般的法宝,于此说法,即生殊胜欢喜!《辨中边论》中的所谓“边”,是指“有、无”或“常断”二种边见;所谓“中”是指断离彼二边的中观道。以辨别彼诸义,故名《辨中边论》。又如颂所说:“法相及盖障,唯彼与对治、修、处及得果,即是无上乘。”这是由七义而宣说。又如《辨法法性论》中所说的“法”,是指烦恼染污轮回之“法”;“法性”是指涅盘之“法”。因宣说此二者的区别,故名《辨法法性论》。至于《宝性论》,是说大乘之“性”,或说固定诸法之至上,即成为诸法之至上(即“宝”义),以此名为《宝性论》;或说梵语“乌达惹”,意为最后,即大乘之相续,最后末转*轮的释论,故名《宝性论》。此复宣说佛、法、僧三宝及其因界,菩提、佛之六十四种功德及事业,共七种。如颂所说:“佛、法、僧、界及菩提、功德和佛末事业,诸论之身若略摄,此即七种金刚处。”于此等之上加以《现观庄严论》,即为《慈氏五论》。彼之后学圣“无著”所著的广论,即《瑜伽师地论五分》;略论,即《集摄二论》,以及世亲所著“品类八论”等。其中《瑜伽师地论五分》有根本的《本地分》,摄十七地而开示。如本论摄颂说:“具足五识地,意地及余三、寻思伺察等,有定与非定,有生及无生(无生物),具闻与思修,如是具三乘,有蕴及无蕴”。此十七地即以依、行、果三者而宣说的。“依”中,又有三类:一、具五识地及意地二者,为“依”的体性;二、有分别有寻伺,及无分别有寻伺,与无分别无寻伺地三者,为“依”的行法;三、有定与非定,有生与无生地四者,为“依”之时分。所谓“行”则为闻、思、修三地。“果”中暂时果,为声闻地、菩萨地、独觉地三者;究竟果则是蕴有余与无余。

  此类注释般的论著,如《摄抉择分》,其中除独觉地俱摄《本地分》的句、义二者与四边等抉择而宣说。由彼二论(本地、摄抉择)揭示了诸经典之要义。

  至于《摄事分》一论著,则是阐明以前诸论摄入三藏中的概况。其总纲中,是摄略三藏而言,仅广摄经、律二藏,因摄略论义,即《瑜伽师地论五分》本身,而未说及论藏,此外未作另外提论。如摄声闻地抉择中,其今摄论义所出,即十七地与四摄。

  次为《摄异门分》论著,即总示能诠词异门烦恼染污;别说解脱异门。这总别二分,即本论典。

  末为《摄释分》这一论著,即宣说彼诸释理。《瑜伽师地论五分》即是依此解释经论要义而作。

  关于《集摄二论》:即共通乘的撮要,为《阿毗达摩集论》。此集论包括:集法相、谛抉择、法抉择、得抉择、论议抉择五方面。大乘的撮要,则为《摄大乘论》,是以所知处等十义摄大乘而宣说。

  关于世亲所著《品类八论》;即于“唯识”中开示一切法的《唯识三十论颂文》,及成立彼理的《唯识二十论颂文》,合理阐述根本五蕴的《五蕴品类论》,合理开示如是闻说的《释轨论》,合理开示三门业的《成业品类论》。以上为自论五著。合理开示六度等广大行,以及十二因缘并三自性的《庄严经论》、《缘起论》、《辨中边论》等三论的释著,称为他论三释。共为八论。有人说世亲还著有解释十地等的许多论著,因此八论的数目是不定的,连《慈氏五论》等计入,共二十种的数目也是不定的。但是定数的诸论,是指《瑜伽师地论五分》、《集摄二论》、《慈氏五论》、《品类八论》等共二十种论著。

  第二种显扬“行”的论著,如《二十颂戒品论释》等。

  戊五 摄述论典种类。分不依论典与依论典二类。依论典中又分释难本论,及难义自撰论二类:

  第一类,释难本论中又分广释句、义两方面的著作。如《别解脱戒广释五十卷》,为解释语句等而作的释论,如两种《明句释品》;解释难义的,如二种《分解难义释论》;摄要义而开示的,如无垢友所著的《摄义释论》;结合语义而说的,如《唯语义释》。以上共五种。

  第二类,难义自撰论。此中又分为开示一论义、开示散论义、开示多论义三种。开示一论义的,如《现观庄严论》及论根本;开示散论义的,如《沙弥偈文》;开示多论义的,如《集学论》或《寄亲友书》等。

  总的来说,释论又有所谓注释、解说、本释、分解、合并、本释、摄义、难义释、广释、雅语、分别细论等许多名目。此类论著的名称有如此详细的分别,是为了增长才智,也仅仅是论著的区别而已。以前所说的“体性”及“释名”,是对特殊的论著而说,因此并不矛盾。

  注释

  [1]有为法与无为法:谓因缘和合所生诸法(事物)是“有为法”;如常性、空性、非有所造作的,则是“无为法”,有多种名称。

  [2]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和不邪见。

  [3]道谛:苦、集、灭、道四谛中的道谛。谓前三种须修道方得解脱。

  [4]有寂:“有”指生死轮回;“寂”指寂灭。谓生死与寂灭二者都不能堕入。

  [5]四法:指沙门四法。即:人毁不还毁、人怒不还怒、寻过不还报、虽打不还打。

  [6]灭谛:四谛之一。“灭”谓灭烦恼障;“谛”谓真实。

  [7]真如:指本性、空性、真实性。

  [8]有学、无学:是接近佛果的两种阶级,称有学位和无学位。

  [9]无余涅盘:二种涅盘之一。谓更灭依身的苦果,无所剩余。所以又称“无余依涅盘。”

  [10]法身:佛三身之一,属于证得真实智体性,名“法身”。

  [11]十二分教:即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和议论。

  [12]乔答摩:释迦五种种姓之一。

  [13]寂止:梵音“奢摩他”,谓心不外散,内止一处,即通称之“定”。

  [14]胜观:梵音“毗婆舍那”,也译为“妙观”。

  [15]舍利子、周利盘陀伽: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两位亲弟子。

  [16]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

  [17]加被:即上师、佛菩萨等以其身语意特殊功能加于一切有情之身心。

  [18]胜生:即人天乐果。

  [19]本母:三藏之一,即《论藏》。

  [20]四谛十六行相:“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意为真实。佛成道后,先说此四种真实法;“十六行相”即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智之十六心。

  第三总纲 如何闻、说及修学法

  甲初 所说法的差别

  总的说来,为精通所知境界,当学各种论典。《毗奈耶》(即戒律)也说:“纵是外道论典亦当学”。菩萨尤当学一切论典,然主要趣向于道,是认识须当闻、说佛的教法。提舍尊者说:“三学当善说,三印当正具,初中后皆善,善巧达佛语”。此处指应修的三学,和正见的三法印,即“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而体性的初、中、后三个阶段都是善性。《别解脱戒》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心调柔,此即佛教。”经说:“所谓正法:即初是善,中是善,后是善。其义妙善,字句妙善,圆满不杂,圆满清净,圆满纯洁。”于初、中、后三阶段中皆是善,此是无著菩萨等在闻、思、修三者中所说的。有人说“初”指经首即缘起分;“中”指经的正文;“后”指结尾、助益、随喜三者。阿阇黎格尾拉(意为善天)说:“论典的开始为礼赞,中为论身,末后为回向[1]三者。此中如《论议正理释论》所说:“初、中、后三者,是戒、定、慧、三蕴(即聚体)完全无损,故此名“善”。所谓‘义妙善’,是指所说不颠倒美好圆满;‘字句妙善’是说使人易懂,因此是能诠圆满;‘不杂’是说与其他不混同;‘圆满’是说一切烦恼的对治法;‘圆满清净’是说从自地烦恼染污中得以解脱,所以是自性解脱;‘圆满纯洁’是说他地的烦恼习气随眠尽断,因此是相续(身心)获得解脱,具足此等应通达正法。总之,佛教的正法,是当入圣谛经藏,调伏烦恼,缘起性空不成相违的一法。这是共通乘之规。如以大乘之规来说,则如前引的《宝性论》中所说。

  又《庄严经论》说:“为信喜智因,彼法即是善,具二利易持,示四德梵行,与他为不共,离三界烦恼,自性净无垢,即梵行四德。”以大乘不共之规来说,如经说:“空悲二无别,凡能深修者,彼即佛陀法,亦是僧伽教。”这是说具空性大悲的心要,即佛的教法。这样的教法,在殊胜的“经”或“论”中,由语、义二者所集摄。如《庄严经论》说:“嗅香与甘甜,二者如妙药,法亦如彼二,当知文与义。”“义圆满”是指具足梵行四法等;“文圆满”,如《庄严经论》说:“教亦如是说,与乘顺且善,普称复随宜,相顺出离故,彼典诸胜士,许是文圆满。”《摄释》中也说:“经藏身有二,即文字与义,应知文字是处所,义则在其中,彼二集合是所知。”又说:“胜法虽小品,其身有二类,即是字与义。”故此所说的法,是由佛所说;由作结集者所结集;由诸善巧成就者所解释;由诸译师班智达所翻译。也即是师师相承的教授具足教传的显密经藏或论藏、律藏,任何一种中所说的法。

  甲二 阿阇黎说法的差别

  此中分三乙目:乙初 能说者——阿阇黎的德相;乙二 依何为讲说的方便;乙三 应如何说法。

  今说乙初 能说者——阿阇黎的德相。各论典中说有许多不同的阿阇黎的德相。《三百颂》中说:“具足戒律知律轨,悲悯病者眷属净,精勤助益法与财,应时传授当赞师。”又阿阇黎龙树说:“当略加明了,诸师之德相,知足具悲戒,具慧除烦恼,此等汝若依,汝应知恭敬。”寂天菩萨说:“经常善知识,善巧大乘义。”月居士说:“上师持戒且善巧,具足能力应求依。”《庄严经论》中说:“具足戒定烦恼寂,功德胜勤富教法,达真实性善说法,具足悲悯无疲厌。”这是说由于具戒,以此能调柔;由于具定,所以能寂静;由于具慧,因此能息灭烦恼;由于较他者的功德胜超,以此说为“增上”;对于利他事无怠惰,所以是“勤”;由于广大多闻,所以称“富教”;能深达所知真实性;能善巧言说;不吝财物……而且具悲悯;说法无疲厌等十法。又如颂说:“菩萨具多闻,见谛、悲、善说,无厌正士夫,当知是伟大。”这是指具多闻教的功德,真实见证的功德,善巧言说,有不吝惜财物的悲悯心,心行无怠惰而无疲厌等五法。或说:“广大离怀疑,堪持示二真,此为最圆满之菩萨中导师。”这是说由于多闻,因此名广大闻;以有大智,所以能断离化机的疑虑;由身语意三门善业,所以堪住持为师;能开示烦恼与涅盘二者的真实性等四法。此等多为圣者之法,以此很难具足。但是不可缺少的支分法有三种:一、善巧的智慧;二、悲悯的心怀;三、具忍耐的加行。第一种有三,即善巧所说,善巧能诠,善巧行为。

  善巧所说:是指对于所知境界或诸藏善巧,无论说何种文、义,均应善巧具足教理教授,以此才能断解有情的怀疑。

  善巧能诠:是说能诠的语言正确,无论从何处说也能连贯,说多少也能适当,如何说都不离三种合理的语言,能令他人喜悦的雅语等。又《庄严经论》中说:“语句极合理,能断论解疑,初说了知语,多次应具习。诸佛之教法,三轮以清净,此中八过等,当知是应离。怠惰及不知,不定不分时,此诸疑不断,断彼不坚牢。厌倦与吝啬,许是言有过,如无此等过,佛语成无上。”这是说由离言说之八过,而成为三*轮清净的宣说。

  或如《论议正理释论》中所说:言说十一种过的对治法,有法语二十种。是具有善美之行,因此对非器宣说的过失之对治法,成为得知是意乐听闻及堪可讲说而已,在可说时方说。如此闻与说的轨则,自己如不俱全,不仅无意义,且未见其能入于道。所说不圆满之过的对治法,是无讥毁语而郑重言说。

  所说中断之过的对治法有三:

  即依次而说,首先应从作布施等及正供言词开始宣说;

  从解说经藏开始并结合辩论而说;

  最后所谓随顺而说,即从问答悬记开始,对于一面之悬记,按其一面而预示。

  次为所说不能了知之过的对治法有三:

  即对诸具信者应生欢喜;

  对旧有人及仇恨诸人应生意乐;

  对中庸之人及有怀疑诸人应生喜悦。

  次为所说不成为敬奉之过的对治法有二:

  即对有罪恶者生欢喜,并非应作,故不应生喜;

  由受诋毁心感刺痛,故不应诋毁。

  所说不合理义之过的对治法:

  即所说当合理,而且应与量不生矛盾。

  对非甚深义行境——下根(或钝根)者说深法之过的对治法:

  是应有关连,即先后关连。

  散乱而说之过的对治法:

  是语不紊乱,即话语不为他境所扰。

  所说无义之过的对治法:

  是应具法语,即顺善法语。

  所说不当之过的对治法:

  是适宜如所有眷属,即应与应化有情相适合。

  由烦恼思想而说之过的对治法:

  是五种增上。

  烦恼思想有三:

  一、信自贤善思想;

  二、贪求信敬思想;

  三、嫉妒思想。

  第一对治法有三:

  即慈心、饶益心、悲心三者,

  也即是愿闻法者得安乐,无烦恼,无痛苦三种愿心;

  或对向善与不善及庸俗诸人,依慈等如其次第,当愿其获得涅盘,令通达其道,令领会所说义。

  第二对治法:

  即不依利养、恭敬、赞颂,是断离此等贪求。

  第三对治法:

  即不自赞、不毁他,亦即舍离嫉妒,特别是舍离自信欲念。

  以上二十种法语,每五种如其次第,开示如何宣说,为何义宣说,向何种宣说,由何问而说,言语的加行、语业、语的功德,说者的功德等,以及舍离十一种过失,即是善巧能诠。

  善巧行为:是由于身语意三门善业,堪受众人恭敬,故名为“善巧自之行为”。至于善巧应化有情的行为,是由知根器[2]境界、随眠(即潜伏习气),开示顺彼之法,而能成义。如《地藏十轮》中说:“愚根低劣且怠惰,对于二乘(大乘密乘)不勤奋,不具大乘之*轮,彼非广大乘法器。”又说:“如是非器声闻乘,若闻大乘成愚迷,并因断见堕恶趣,故应观根而说法。”又说:“已成广大之法器,则不应示下劣法。”以及“劣器不合深广法。”所以对法器的行为,或法器的相应当善巧。

  第二种,悲悯的心怀:最上是意乐安置一切有情于大菩提的悲心,如无此心,也须有自所说法义,令彼善知而得益的意乐,并不是观财物多少才说法的悲心。由此自所说法能入于道,如《庄严经论》中说:“诸贤士对身命、受用有大害的利养并无意义的诸物,是以极欢喜心常施舍于一切苦难众生时,对于舍弃正法的众生,普通能饶益,成为无害,虽极广施舍,也无有穷尽而相续增长,是不待言的。否则,有犯法之过。如《妙吉祥神变经》中说:“虽说法,然于闻法诸人,不发大悲,乃为魔业。”又说:“自虽多闻,惟恐他人得此知识,而且为师者将正法作为吝惜秘诀(不肯传人),也是魔业。”《密意抉择释》中也说:“凡为贪者说正法,彼诸贪求得取受,如诸醉人得宝法,虽得亦成穷丐因。”

  第三种,具忍耐的加行:说法时,应有对疲劳和烦难,无厌倦之忍耐;对弟子无休止烦问之忍耐;对他者争辩能对答之忍耐。由此三忍耐则能摄受应化有情。徒众故意曲解,须忍耐而说,但这对具神通者才有裨益。反之对不恭敬者不说法,及对顶髻者(指外道)等五种不说法,这与摄受多数相矛盾。以此则成气度狭隘的语言。如以贪瞋曲解而说,不能对现上或解脱饶益。具如理法则而说时,徒众入耳悦意,则能入于道。如《庄严经论》中说:“慧贤无厌具悲悯,美誉名称善仪轨,名为菩萨善说者,士夫之中彼如日。”

  乙二 依何为讲说的方便。如《杂集论》中说:“宣说之门有十四种及六种之分。”如经所说:“何谓讲说之抉择,即由何者能说诸经藏。”又说:“云何名为‘般若’,即所知有法(事物)、所知义,所知因、普知、所知果,由此成善知。”所谓十四种宣说之门:即摄讲说门、摄有法(事物)门、支及近支门、辗转现成门、断离门、译文门、坏失与不坏失门、安立有情门、分别安立门、法理门、普知门、力与非力门、诵说门、现成门等十四种。有些论典中说,以须义,摄义,语义等三义而宣说。又有的说,以总义与分支义二者宣说。

  钦巴人士说:“当开示教义及解说论典,并作此等诸定解。”此中,

  第一示义:即对论典的语义,既作素净的开示,又示从何而来的关系,为何而提出的目的,何是教法的所诠,三者以作定解,以此等方法令弟子善知法义。

  第二解说论典:由结合本文层次,令认识特别的根本,并以祛疑之法解说特别提出之法,以彼等义对显隐诸义,开示应如何探讨,令弟子为精通论义。第三示定解:诸所开示虽通达论义,但未能破除敌对的争辩,这是已说的诸义与争论未能连系之故。因此应举出未通达的争论,作出排除其不正确思想的答辩,以及破除敌方所引教理答辩之疑,令弟子对论义获得定解。《论议正理释论》中说:“诸说经义者,以必须摄义,句义相配合。作论答辩等,争答二合一,即为答辩放。”这是说,最初听闻经论的意义时,当勤于记忆;之所以“必须”,是由彼“摄义”中而得通达。以其所摄之义,并结合经或论的本体——字声和意义二者,或结合所诠之义而开示者。从彼句义中而得通达,以所说句义作根据,对差别之法作释疑,由问答、探讨、引申一义多名,与一名多义,及以另一字义宣说或以译文宣说;或提出否定之词,译其词义而说等。又《论议正理释论》中说:“应由四正确知晓词义,即由类别(旧译异门)、性相、释文、辨别等四者。”此中“类别”,即指异名;“性相”,即指由何义而得此名;“释文”,即说其名的原由。有的说:“释文并非解说字义”,这是不合理的。《阿波罗悉喀》等字义解说中,说有八位格。所谓“结合”,是说前后之义连贯,以及前后的次第连接。由此可知它与词义的次第是不相矛盾的。次为与理不相矛盾,即前后论理不相矛盾,这些从答辩中可以得知。以字与义所立的争论,是由答辩其意义作出的定解而言。

  乙三 应如何说法。此中分三丙目:丙初 依应化有情而说;丙二 依需求而说;丙三 依进行而说。

  今说丙初 依应化有情而说。由利、中、钝三种根器,而作略、中、广三种宣说。如经(般若)所说,有广、中、略三种。由种性的分别,而说大小乘法;由求义的差别,而开示适宜的所知境界。如《三摩地王经》中说:“为作法施故,汝若作启请,我未教深广,先当说其词。汝若知且通,大师之座前,我如何能说。汝当如是言,暂且不当说,应观彼法器。若知是法器,不请亦当说。眷属众多中,若见恶习者,勿说资具薄,应赞布施德。若见贪欲小,彼是戒净处,汝应发慈心,当说资具少。若见罪贪少,具戒者增多,获得对治时,当说赞戒法。”

  丙二 依需求而说。需求之目的,是由求义的性相差别而抉择,以及适合机宜而说修法。

  丙三 依进行而说。此中分三丁目:丁初 加行;丁二 正行;丁三 完结行。

  今说丁初 加行。当陈设庄严,祈祷三宝,除魔并以慈心普爱眷众。《妙法莲花经》中说:“智者时思维,住室闭关门。诸法如理观,起而无畏意。智者常安住,住已亦说法。清洁悦意处,敷设广大座。妙色善染彼,洁净法衣披,设备掩腋衣,僧裙善著已。铺设诸种布,濯足座上登。妙座登垫上,容颜光润泽。端坐于法座。对来诸有情,开示多种语。比丘比丘尼,近事诸男女。诸王与王子,智者常无嫉,具义说雅言。离诸怠惰相,不生厌倦想。智者喜诸众,慈力蔽眷属。彼德众中尊,诸眷敬且喜,昼夜修胜法,彼德常无贪。受食及饮噉,卧具并法衣,不执如病药,不乞于诸眷。自及诸有情,常愿成佛果。说世出世法,普是安乐具。”又《慧海问经》中说:“达亚塔、夏麦夏玛坝底夏弥达夏种、嗡古热、芒古热、玛惹枳得嘎惹得玉格玉热得卓巴底、哦洛亚尼、毗夏塔尼玛勒、玛拉巴纳耶、库库热喀格扎色、扎萨勒、哦姆啃、巴让姆啃,阿姆啃夏弥达尼、萨哇扎哈本达纳尼,枳哼多萨哇惹般若坝底纳、毗姆嘎达玛惹般若夏、萨塔毗多布达姆扎、阿鲁达嘎底达、萨哇玛热苏扎日达巴日须得亚、毗嘎扎那杜、萨哇玛惹嘎玛尼。慧海!此诸真言,是除魔语,是除烦恼语,说法者当善诵此真言已。坐于法座上,以现证菩提的慈心普及于一切眷属。说法者自应生起如医者想,于法作良药想,于闻法者作病者想,于如来作正士想,于教法生起长住想。若先诵此诸密咒,而说法时,其境百由旬[3]内,魔及魔类,诸神不敢前来作灾,纵有来者也不能作灾,说法者当洁净,德行洁净,并当善为沐浴,善著衣装。”

  丁二 正行。当具足六度:即“施”给自行通达的语义;持约束身语意过失的“戒”律;“忍”寒热之损害;对所说法欢喜“精进”;心专一而住(即“定”);观察词义的违逆关系而说(即“慧”)。以上即“六度”(施、戒、忍、精进、定、慧)。又如阿阇黎生格桑波(意为狮子贤)说:作法施时,应舍离声闻等的作意(即小乘动机);对一切人所说不雅语当忍辱,当生喜爱,当不杂余乘意乐,一心专注,回向无上圆满菩提等,当以“无缘披甲”而作行。

  丁三 完结行。即所有过失恳祈恕罪,所有善根回向菩提,以空性而结印等三行。

  甲三 弟子闻法的差别

  此中分三乙目:乙初 以何者为闻法的有情;乙二 依何为听闻的方便;乙三 应如何闻法。

  乙初 以何者为闻法的有情。分上、中、下三等。

  今说一、上等闻法的有情。又分二丙目:丙初 闻法者应断离的过失;丙二闻法者应有之相。

  今说丙初 闻法者应断离的过失。有应离之十三过、六过、三过等。

  一、十三过:如《论议正理释论》中说:“十三过的对治法,是以十六相对治而闻法。”并说十三过是:安立内清净时,对说法者,自妄论其行动,品行不净之过;由种姓高贵而生的我慢之过;不求其义之过;由偏袒他者而生忿恨之过;由不敬奉而生对说法者不重视之过;怀轻视破斥的思想之过;由于对法及说法者的功德不介意,而不作承事之过;对说法时语与文本连贯的说法者,因其戒、种姓、面貌、吐词不完善等而心怀蔑视之过;诽谤之过;贪利养恭敬之过;心散乱及昏睡而生的不闻之过;颠倒理解密意及法性而生的不善作意之过;愿望与行下劣,未深在意之过。

  二、六过:如《论议正理释论》中说:“我慢,不信,不求其义,外散,内收摄,厌倦为闻之垢。”或谓作业之过,不信服之过,不敬奉之过,思想之过,不顺之过,固执之过等。所谓“作业之过”是指身的作为,德行不良,身语二业,不作劝请,意业,不意乐听闻;所谓“思想之过”,是指对他者寻隙而攻,以如此这般的驳斥攻击,使其破坏。所谓“不顺之过”有五:即不知法是出离之道,而生的不敬之过;由于语不对文而生的蔑视之过;因人、因戒、因语言的失误而生的不敬之过;因种姓低下而生的轻蔑之过;因未生领会与成功的能力而自我蔑视之过等五种。所谓“固执之过”有五:执不正;不执其义(即不忆记意义);不执文字(即不记忆文句);执未通晓之语;不记执全面(即对全面不牢记)等五种。

  三、三过:此喻如虽降雨水,不能盛水,有三种器过:即器口倒覆或断碎之过,因此雨水不能注入;器不净之过,雨水虽降入亦成污水;器有洞穿之过,雨水虽降入亦不存水。如是虽降法雨。然不能盛者也有三过:即由于心意散乱与昏睡,法未入耳,因此不能降入,由于不按正理思维,虽降入也被染污;由于遗忘已失正念,不能记持(法义)。彼之对治法,如佛世尊说:“善为谛听,于意记持。”此外,比如病者未知医者的教诲,或反意误解,或虽善知而浪费良药;又如病者不思饮食,或吃不宜食之物;或虽吃宜食之物复而吐出等三种。以此喻说法者应善观闻法者之根器,如果闻法者心意散乱放逸时,则说:“人寿纵百岁,夜眠耗其半,昼间若复睡,其半成碎段”等忧虑的语言;对昏唾者为使其神清意朗,可说奇异的故事,如往生事纪中生为驴、驹、狮、狐、老人、妇女、老妪、盗女等故事,令其心中生喜。

  丙二 闻法者应有之相。如《四百颂》中说:“具正直心求义者,应说彼是闻法器。”以此又可分为:丁初 具能通达的智慧;丁二 具求义的愿望;丁三具无我慢的恭敬心。

  今说丁初 具能通达的智慧。以闻成为烦恼的对治法,而且成为解脱之因来说,都必须达义。世亲菩萨说:“以三净因如制皮革,使其柔软堪用,即用涂油、搓揉、焙制等法。”如是心也用闻、思、修等以为调治。因此为令心调治堪能之故,当精勤闻、思。由闻、思、修三者之力,而趣入于道的诸人,如过荒野而到安乐城,是得路粮之力,骑乘之力,指路者之力。如此从轮回生死的荒野郊道,而往安乐之道的诸人,也是得布施、持戒、智慧三者之助力。这三者都依赖于闻。

  丁二 具求义的愿望。经中所说:“此等十种,为普遍寻求菩萨之法。”何为十种,即以无谄诳的内心,普遍寻求于教法等等。

  丁三 具无我慢的恭敬心。《大疏》中所谓“当以增上心而闻法。”这是说应当脱下头巾,坐于低位,排除散乱心,以希求解脱的愿望闻法。

  二、中等闻法的有情。闻法者虽不全具所说之相,然能知义而听闻,是大有饶益的。《论议正理释论》中说:“具福因诸人,由闻少许正法,能成大福德。”例如圣者舍利子授具足戒时,一婆罗门隐藏一旁,继后听闻犯出家戒当生十二种苦,而从犯戒中还净。又如“僧伽护”尊者说法时,诸仙人偷听后而证果。

  三、下等闻法的有情。虽不知义,然能对于正法生信而听闻,是有大福德的。如经所说:“虽不解语言,但以恭敬之心而听闻佛之法语,仅以如此的信念而听闻,也有很大福德。”何况增长慧的境界,能由达义而听闻,更不待说了。又如象奴难陀以杖击蛙的故事那样(故事不详,想是使蛙跳开,免象践害,而得好果)。以及法喜摩蝎由往昔喜法的习气,一闻佛的尊名,即能微笑敬礼。由此看来,闻法少许也能积得广大福德,故应精勤于听闻佛的教法。

  乙二 依何为听闻的方便。《菩萨藏》中说:“有情由何转,二因即二缘,随顺他者声,如理观内缘。”这是说“外缘”应依上善知识(即导师)及储积生活资具。所谓“内缘”,即指当专注听闻,而且应思维所闻之义,以及阅读论典,并向智者询问以进习,如此所闻方为彻底。继此当勤奋于思、修。《论议正理释论》中说:“犹如石灰矿,以火煅石头,注水即变坏。”今于烦恼随眠石,以智慧火煅炼之,复以定水浸泡,令其坏灭。然智慧并非不闻正法而来,所以当心生恭敬而闻法。纵使能提起词句,若不知义,仍不能得其解。此如以秘藏的遗嘱妙文,挂在孩童的颈上,又有何用?由于多闻须知其义,应对经义勤备听闻。又如巡夜者不知巡视的情况,虽说未眠,仍被盗贼窃夺。如此仅在词句上多闻,然不能分晓,仍被诸烦恼之敌所摧毁。仅心中了知,其义是不能生起的,所以当勤于取义。又如乐师盗贼恐人查觉,故用歌唱催眠,令人入睡后而行劫夺,可举此喻说明之。又如盲者持灯,只利照他人,持不知显义的闻灯,也是如此。因此为了知其义,应勤于闻共义。

  乙三 应如何闻法。此中分三丙目:丙初 加行;丙二 正行;丙三 完结行。

  今说丙初 加行。分三丁目:丁初 修法的思想;丁二 恭敬的行为;丁三修生喜的聚缘。

  丁初 修法的思想。如经所说:“闻后应以修为主。”

  丁二 恭敬的行为。即指身、语、意三门恭敬。《本生事纪》中说:“坐于最低位,生起调柔相,悦意目而视,如饮甘露语。发起诚敬仰,最洁无垢意,闻语如服药,敬奉而闻法。”

  丁三 修生喜的聚缘。《秘密不可思议经》中说:“诸佛出世极难能,历难始获此人身,奇哉!生信闻法者,百劫之中亦难得。”又《大游戏经》中说:“人与佛出为难得,敬信获得亦最难,离八无暇更为难,故此闻法为主要。今已获得佛出世,并有暇身及信仰,以及能闻正法等,以此应离诸放逸。若于百千万劫中,亦不能得闻正法。汝于今日已得故,应离一切诸放逸”。《论议正理释论》中说:“佛语、耳闻、求、智、无障,五者难得故,应闻佛教语。”又说:“此身若死后,能否遇正法,闻法者与说法,究竟是何人?谁亦不知故,汝今应勤励,听闻佛教法。”又说:“若有生死定有寿,此寿大都无义耗,佛语亦如彼昙花,于此世间时一现。”

  丙二 正行。应具足六度:即为佛法,当具身、语、意三门的“布施”;持守约束罪行的“戒”,并离一切关于器的过失,能“忍”侵害;闻法生喜而“精进”;对于文与义一心专注即“定”;上等获得增上通达(即“慧”),中等随词语记持而探其义,下等则不可胜计。

  丙三 完结行。最后对于修行中的错误过失等,祈请恕罪;回向善根;作酬恩等。

  甲四 师徒修学“法义”的教授

  如此闻思趣向于道,如颂所说:“如理闻及具思维,以此修中善加行”。这是说需要清净戒的所依(身心)。《三摩地王经》中说:“所有由法修菩提,虽有多闻不持戒,毁犯戒律堕恶趣,多闻亦不能得救”。这是说虽如理多闻,仍须与思、修结合。如《大德住法比丘经》中说:“若不依修,仅以闻和思的加行,也不是住于法。不依闻与思,仅以修的加行,也不是住于法。须二者兼依,若住于二者,则是住于法。”《庄严经论》也说:“凡是瑜伽者之修,彼非无义;凡是如来所宣说,彼亦非无义;如若仅以闻能见义,则修成为无义;如若未闻也能进修,则教法成为无义”。所以最初众苦的根本及犯戒的对治法,是守戒律。其次应当勤励于烦恼的净治。彼之次第,如寂天菩萨所说:“当忍苦求闻,应住于山林;当勤干修定,观修不净等。”这是说最初须忍,如无忍则对于厌倦无动于衷,因此不能进行闻事。没有听闻,则不知断离烦恼的静虑(即定)法,以此应当勤求听闻。虽由闻而知法,如果心行动摇不定,也不能生起三摩地(即定)。如《月灯论》中说:“虽以顺法语宣说,然因瞋恨之心而不信,所说亦成愚昧法,知其义已难凭信。”所以应断除产生贪恋恭敬的助伴,如颂所说:“愿与林中诸鸟兽,全无喧器住山林,彼诸悠然安乐众,一时相伴而共住。”这是说当住于寂静山林。然而如果不勤离散乱放逸,也不能等住(入定)。因此须精勤等住,彼所得果,即离烦恼,所以应修不净观等。虽多闻而与修远离,则为大过失。如《凶暴者问经》中说:“如若具足多闻,又获得暇满[4],但对其所获得暇满而生的贪恋之心,若不净治,则成为在此人天世间中唯一的欺骗”。《宝积经》中也说:“迦叶:如是比喻,如有人得取大海之水,而海水令其焦渴将死。迦叶:如是部分比丘与婆罗门,虽已学习多法而熟悉,然贪欲之贪著未除,瞋恨之贪著未除,愚痴之贪著未除,彼诸人得取正法之海水,将被烦恼焦渴而死,往堕恶趣。”因此,如我(著者)口虽说毕,但未实践,实无意义。所以应思其义后,再实践极为重要。《劝发增上心经》中说:“饱闻不成敬,贪著诸施说,变忘复无知,此为好说过。内心变遥远,身心亦未净,骄满成多结,此为好说过。愚者失法思,心成极粗恶,止观相距远,此为好说过。师前常不敬,喜闻染污语,无义中减慧,此为好说过。诸神不起敬,彼亦无意乐,正智复退失,此为好说过。凡是有多身,智者所呵责,彼命成无义,此为好说过。失修今何为,死时作孩哀,全空成痛苦,此为好说过。飘摇如草动,如是决成疑,彼心成不坚,此为好说过。如住欢午丛,说他勇士能,自成衰退者,此为好说过。欲骗断希望,随后起争执,与法相距远,此为好说过。受小敬生喜,彼虽具人识,其心狡如猴,此为好说过。自慧浅薄故,愚依他人说,彼依烦恼转,此为好说过。目乱耳亦聋,鼻塞舌亦颤,身颠意又乱,此为好说过。彼心耳识中,欲盛智退失,邪思趣恶道,此为好说过。”如颂所说:“长久好说故,自我未得乐,喜说无边语,一语思为尊。蔗皮无要义,美味在其中,食皮岂能得,如糖之美味。如说蔗皮甜,其味是想象,故当离好说,思义不放逸”。(著者作)颂又说:“此理今由寡闻修,未积资粮布顿书,愿以善根作回向,往生兜率弥勒院。”

  《佛教史大宝藏论》第一卷讲说与听闻之理到此结束。

  注释

  [1]回向:即以所作善业愿换得成佛之果。

  [2]根器:一切有情分利、中、钝三种根器和小乘与大乘根器。

  [3]由旬:八俱卢为一由旬,约二十六里许。

  [4]暇满:指世间福德中有八种有暇和十种圆满。

  第四总纲 所修之法如何而来的情况

  甲初 总说世间中佛法如何而来的情况

  总说菩萨的资粮或宏愿圆满,及佛土清净,并应化有情的善根成熟,佛始出现于世。即由佛宣说正法。此甲初中又分三乙目:

  乙初 总说在何劫中有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乙二 分说在贤劫中有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乙三 特别是在此娑婆世界中释迦牟尼王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今说乙初 总说在何劫中有佛出现于世的情况。总的说来,劫[1]分光明劫与黑暗劫二种。光明劫中有佛出现于世;黑暗劫中无佛出现于世。光明劫的贤劫中有千佛或一千零五佛出现于世。此后经过黑暗劫六十大劫,又于光明劫的大美称劫中有一万佛出现于世。继复经过八万黑暗劫后,到名为如星劫的光明劫中,有佛八万出现于世。继此又经过三百黑暗劫,到名为功德庄严劫的光明劫中,有佛八万四千出现于世。这是《贤劫千佛名经》中所说。

  乙二 分说在贤劫中有佛出现于世的情况。此中分二丙目:丙初 《大悲妙法莲花经》中说一千零五佛出现于世的情况;丙二 《秘密不可思议经》等所说千佛出现于世的情况。

  今说丙初 《大悲妙法莲花经》中说一千零五佛出现于世的情况。经过往昔久远时期,此世界名持大劫中第四洲,有转轮王名“轮辋”出现于世,他有王子名眼不瞬等一千人,及小邦国王八万四千人,其座前要臣名婆罗门[2]海尘,此臣有子八十及门徒婆罗门一千人。其公子中有一名叫婆罗门“海藏”的,出家受具足戒,后来成佛名“大宝藏如来”。转轮王轮辋于此如来座前,作承事供养三月之久。此后其王子千人,每王子各自供养如来三月。经过二百五十年零三个月,父婆罗门海尘复承事供养如来七年之久,并在佛座前闻法,之后观梦徴,梦见轮辋王噉食许多动物,于是虎豹猛兽将王杀死,另见部分臣僚坐大车正步入邪途。遂以梦问佛,佛便授记[3]说:“国王贪著国政并作不善业,因此将轮回于恶趣中;彼诸大臣有得声闻和独觉果的,有许多证得大菩提的。”于是婆罗门海尘到国王座前说道:“大王,得以投生而为人,已是很难,得佛出现于世,尤其难得;能闻正法更为难得。我劝请大王发无上菩提心[4]。”国王说道:“我不乐意成就无上菩提佛果。”而且说了原因,不乐意发心。后经婆罗门海尘再三劝请,国王始允说:“如能变现成佛的美妙佛刹,我决意发心”。于是“大宝藏如来”入于庄严明镜三摩地,示现不可思议庄严佛刹,随其美妙,令王选择。国王当即生信,为了取受自己之佛土,入住城宫中,断绝访客,一心专修其事。他的一千王子也各自为了取受自己之佛土,住宫室中,而专心其事。婆罗门海尘也于其中,对广大众生,作许多善事。如是经过七年之久,国王及其眷属等,经天神劝请,起而来到佛的,各自受持自已之佛土而发心。佛授记说:“国王于极乐世界中成佛,号‘无量寿佛’;长子‘眼不瞬’至无量寿涅盘,初夜受法,次日黎明,现证成佛,号‘普光圣吉祥积王佛’;彼示涅盘后,次王子得证,号‘极坚功德宝积王佛’;第三王子妙吉祥于离尘清净积佛土中成佛,号‘普见佛’;第四王子为‘普贤佛’;第五王子为‘正莲佛’;第六王子为‘统治自在王佛’;第七王子为‘离尘现见最上自在王佛’;第八王子为‘智金刚威严自在佛’”。并在此期间尚有一万有情成佛。此后第九王子为“阿閦佛”(意为不动佛),第十王子为“金花佛”,第十一王子为“月王佛”。如是一千名王子都有授记。其次对于八万四千小邦国王,九亿又二千万众生及海尘的八十位公子及其门徒一千婆罗门,以及三千万婆罗门等都作了授记。直至成为“毗婆尸佛”(意为胜观佛)、“顶髻佛”、“毗舍浮佛”(意为一切胜佛)。其次为一千“吠陀仙人”[5]中的第一仙人授记;然后为一千“吠陀仙人”中的第二仙人“星护”授记,即贤劫中第一佛“拘留孙佛”;相继为第三仙人“当布惹”授记成佛,号“拘那舍牟尼佛”(贤劫第二佛);为第四仙人“普护”授记成佛,即“迦叶佛”(贤劫第三佛);为第五仙人“无垢光”授记,即“弥勒佛”(贤劫第五佛)。如是直至第九百九十九位,一一都作了授记。于是婆罗门海尘嘱咐“吠陀仙人”千人中最末一仙人为取受佛土而发心。仙人说,容我有暇略思。后来海尘的五位侍从选受佛土而发心,得佛授记于贤劫中成佛。此后,最末一位仙人于“大宝藏如来”座前说:在贤劫中将有佛名:“牟尼日”出现于世。佛明示说:将有“牟尼日”一千零四佛出现于世(其中第四佛即释迦牟尼)。仙人启请说:“我愿彼一千零四‘牟尼日’住世,寿有多长,则度化多少有情。”发愿后,佛道:“善哉!如愿成就”,并为之授记成佛,号“开光佛”。此后,婆罗门海尘心想,国王等许多有情发心,而且已取受佛土,如今我当发心。以此想到不净刹土娑婆世界[6]的有情残暴而行十不善[7],造五无间罪[8],最难调伏。以悲心观察后,发五百大宏愿,以真心向佛陈说。“大宝藏如来”当即授记说:“善哉!如愿成就。诸菩萨修行四正勤[9],为发愿于不净刹土而成佛,汝是白莲般的菩萨,其他是如花的菩萨。”作了如此不可思议的赞颂,并授记于贤劫中成为第四佛的“释迦牟尼”[10]。此时十方诸佛都馈送礼品,一切众生都作供养。后来“大宝藏如来”示现涅盘后(原注:于三十六千万年间),建灵骨塔以为供养。婆罗门海尘出家后,二万年间都修梵行[11]。由此看来,在贤劫中当有一千零五佛出现于世。

  丙二 《秘密不可思议经》等所说千佛出现于世的情况。经过往昔长远时间,到美妙光明劫中,在此庄严世界,有佛出现于世,名“功德无边众宝庄严王佛。”那时,于清净宫中,有统治四洲的转轮王名“护国王”在位,他有妃子七十万,王子一千。此国王于佛和比丘僧伽众前,作承事供养一千万年之久,并于每个比丘前供侍仆三人。那时王子们作颂说:“佛经万难始一出,获得人身更为难,凡诸净信闻法者,百劫之中亦难得。”于是国王与王妃、王子等进住以蛇心旃核所建室中,并腾飞于虚空,去到佛前安坐时,佛世尊说了“大王,所谓信,当圆满不退,能成就众生……”等法要。王等众人闻法后,返回宫中,至月望日,在王妃“殊胜母”怀中变化出“法心童子”;在王妃“无喻母”怀中变化出“法智童子”。此二童复于佛前闻法。那时,国王心想一切王子都已进住菩提,当观是何王子首先成佛,于是将所有王子之名写出,置于七个宝瓶中,供养七天后,在王妃的眷属等及一千王子并二童子之前,由家里人抽出瓶中名单,最初抽出的是“法智童子”之名,那时大地震动,音乐自鸣,此即(后来的)“拘留孙佛”[12];其次抽出“胜军”之名,即(后来的)“拘那含牟尼佛”[13];次名为“根寂”,即(后来的)“迦叶佛”[14];次名为“一切义成”,即(后来的)“释迦牟尼佛”;次名为“具腰带”,即(未来的)“弥勒佛”[15];次名为“胜智”,即(未来的)“狮子佛”;次名为“电天”,即(未来的)“顶髻佛”;次名为“妙贤”,即(未来的)“妙花佛”;次名为“光吉祥”,即(未来的)“美花佛”;次名为“现莲”;即(未来的)“提舍佛”(意为星王佛),次名为“无垢光”,即(未来的)“善目佛”;次名为“无尘”,即(未来的)“妙臂佛”;次名为“智王”,即(未来的)“光明佛”;次名为“善立王”,即(未来的)“喜星佛”;次名为“方富”,即(未来的)“现圣来佛”;次名为“清净庄严王”,即(未来的)“功德佛”;次名为“吉祥隐”,即(未来的)“财德佛”;次名为“分身”,即(未来的)“智慧生源佛”;次名为“猛力”,即(未来的)“宝生佛”;次名为“宝称”,即(未来的)“普照佛”。如是一一抽出,一千王子名单中,留下一个未抽外,直至“庄严冠”王子之名单都已抽出。此“庄严冠”王子,即(后来的)“功德无边名称佛”。后来抽出最末一名单为“智无边”王子。那时血缘亲族等众人及诸弟兄责问道:“我们作了成熟一切有情,已作佛的事业。此后,你有何事可作呢?”“智无边”王子作偈说:“一切佛法似虚空,我思有情无穷尽,由戒能成此愿净,愿我所愿成现实。汝之寿量总若干,所有众王总几何,总诸所有成我寿,我比丘众亦普获”。这是指千名王子中最末王子所成的信念,即享九百九十九位王子成佛的寿量,及获得所有声闻僧伽。此即为我的信念。其次问千名王子中的“法心童子”与“法智童子”二人道:“你二人所发何愿?”“法心”答道:“我愿成为你们一切人手中的金刚杵,于内行持,从一切如来秘密中,不现于外,而能听信一切内外诸法,获得通达。”此即“金刚手菩萨”[16]。之后结集千佛法语者,得佛授记;将于未来世,“净治劫”中一切世界普遍清净时成佛,名为“金刚映蔽佛”。法智说:“我发愿劝请你等诸人转*轮”。此即(未来的)“梵天顶髻佛”。至于“护国王子”,即(后来的)“燃灯佛”。以此看来,此是千佛。所谓一千零二佛,以及是金刚手的信愿的说法,是愚人蠢话,不可附和。

  那末,何谓“贤劫”?当此世界遭受洪灾时,海中涌出千朵金莲,诸天神齐作观察,知道将有千佛出现于世。齐声赞说:“盛哉!”故此名为贤善时劫。从此遂称为“贤劫”。这是《大悲妙法莲花经》(此经系佛的遗嘱)中所说。《广智经》中也说:贤劫之名,是见千莲劫而立之名。”其中千佛出现于世,是指住劫[17]人寿从八万岁渐减至百岁而言,八万岁以前佛不出现,是由于忧苦减退,不易生起求法义之故。人寿百岁以后佛不出现,是由于寿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等五浊横流之故。增时即增劫[18]中,佛不出现,是由于自然地远离不善,物质丰富,不生忧苦之故。如《俱舍论》中说:“减者谓减劫[19],至百岁佛出。”这也是思及贤劫而安立,并非想到一切时间而言。《大悲妙法莲花经》中说,此世界到人寿十岁时,人小如姆指,其中有佛,名“喜星佛”,身量仅一肘零七指,并说较八万岁为早,有许多佛出世。那时人寿四万岁时,“拘留孙佛”出现于世;在三万岁时,为“拘那含牟尼佛”;二万岁时,为“迦叶佛”;人寿百岁时,为“释迦牟尼佛”;人寿至八万岁时,“弥勒佛”将出现于世。《贤劫经》中宣说了佛的诞生地、种姓、光辉、父母、子嗣、承事者、具智胜者、具神变胜者、会集徒众、寿量、正法住世量、灵骨塔等。每一佛各有二胜弟子[20],各有十三事(二胜弟子加前面十二事,共为十三事)。有人说加“氏族”在内,则为十四事。至于会集徒众,有人说是个别的,有人说是众多的。至于灵骨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广大增长;一种说法是只一整体存在。以导师释迦为例,如经所说:妙喜王,我之诞生地为“迦毗罗皤窣都”[21];种姓为王种;氏族为“乔答摩”[22];光辉为“身光一寻”;父为“净饭王”[23];母为“摩耶夫人”[24];子为“罗睺罗”[25];承事者为“阿难”[26];具智胜者为“舍利子”[27];具神变胜者为“阿泥律陀”[28]。所谓聚会徒众,第一次有比丘二千二百五十人,寿量为百岁;正法住世为五百年,直至五百年中能现见正法;灵骨能广多增长。

  那末,这与所说有佛的信念,同人寿无量岁相矛盾,况且说人寿八万岁以前,佛不出现于世。答:是事实。但应知这是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之故。又如果千佛为决定数,岂不与《般若八千颂》中所说:“于此贤劫中,有一万比丘现证成佛的说法相矛盾?”答是事实。但应知在贤劫中,称说有千佛,是说就主要者而言,而并未排除其余的不出。此是“圣解脱军”所说,即彼所著《二万般若经论光明释》中说:“千佛的决定数,是为了应知于在此娑婆世界贤劫中,称说的千佛数,作为善巧方便,并不排除由此成就其余的所出。”又一层意思是说此世界坏灭后,于此形成;对于成佛来说,意思也是于此成佛。而于劫的识别,也是在坏灭之后,此即形成。如说于此世界中,而识别有此大劫。

  又所谓千佛或一千零五佛的说法,是因于此间示现成佛十二种事业而言。至于有众多佛的说法,是因在彼诸贤劫长久时间中,有证得菩提者,或能变化而言,如说由婆罗门童子师而成佛。以此看来,一个教法中,不能有二大师。即虽记, 取成佛,但不说法。若说此劫中,以前只出有四佛,那末,与《时轮》中所说:贤劫中“毗婆尸佛”[29]等至最后的“释迦牟尼”,名为七如来,这与世间中传称为过去七佛的说法相矛盾。其实并无过失。如果想到此世界中所出的佛,亦是过去的佛,也就不矛盾了。须知不同的经典中,千佛的名称也互不相同。如“顶髻”称作“深明”,“胜解”称作“普明”或“显扬”,这是异名。也有部分是因翻译上的差别,故此无须怀疑。

  乙三 特别是在此娑婆世界中释迦牟尼王佛出现于世的情况。此世界名娑婆。所谓“娑婆”,意为“忍”。是说不为烦恼三毒所劫夺,而且乐意忍受,以能坚忍,故名“堪忍”。《大悲妙法莲花经》中说:“此世界因何名为娑婆?即以彼诸有情能忍于贪欲,能忍于瞋恨,能忍于愚痴,以及能忍于诸烦恼之缠缚,故此世界名为‘堪忍’。娑婆世界是在名为大贤劫中而生出。因何名为‘贤’?是由于在大贤劫中,在诸有情行贪、瞋、痴诸行中,有具足大悲圆满正觉的一千佛世尊出现于世之故。”或说此世界中的诸菩萨,有如是功德,故以彼(娑婆)名之;或说佛具有忍德,故以名之。《开示文殊佛刹功德庄严经》中说:“菩萨乘人于过去诸佛前,作增上行。所生善根,于百千众多佛前作承事时,具有能忍、调柔、善良诸德。彼堵有情,一切众生虽以责骂、恐吓、器械而作伤害,彼均能忍受,而且不为贪、瞋、痴诸烦恼所劫夺。故以此诸善男子贤善士夫之名,命名此世界为“堪忍”。如是也说了立佛号名称的情况。

  再说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的情况:阿阇黎龙树著《八大灵塔赞》中说:“最初发心胜菩提,三无数劫积资粮,摧毁灾障四大魔[30],释迦狮子前礼敬。”以此可见,最初是发心的情况;中间是积聚资粮的情况;最后是成佛的情况。此有二规。即小乘声闻之规与大乘之规。此中分二丙目:丙初 小乘声闻之规;丙二大乘之规。

  丙初 小乘声闻之规。分三丁目:丁初 发心的情况;丁二 中间积聚资粮的情况;丁三 成佛的情况。

  今说丁初 发心的情况。往昔有一国王名“显称”,他有一侍从能知驯象术,王以一象今其驯化,侍从驯顺该象之后,禀告国王。国王吩咐说:“牵象来”。国王乘象外出,象嗅到雌象的气味,而生起欲念,直向狭谷森林中狂奔,无法阻挡。国王惊恐地问驯象奴有何办法?驯象奴禀告道:“请王抓着树枝”。国王抓着树枝堕下而昏倒。驯象奴扶起国王,国王苏醒后,怒斥驯象奴将象未驯,谎说己驯,下令将驯象奴禁入牢狱。驯象奴禀告国王道:“我虽已调驯象身,但未调驯其心哬!”国王说:“你有何证明说已调驯象身。”驯象奴禀告国土道:“七天后,象将返回原处,到时王即可知。”过了七天,象果然归来,驯象奴将铁球烧得红透炽热,置于象前,喝令吃下,象依命难受地强将火球吞下而死。驯象奴以此陈示于国王面前,禀告道:“此即我所说的已调驯象身,未能调驯象心。”国王信服,当即发心,并发宏愿(释迦事纪中说,王问,有能调心的么?驯象奴禀道:“大王!能调治身、心二者的,唯有佛世尊”。于是国王发愿成佛——译者)。作颂道:“愿由布施力,得生释迦种,功德种平等,转变能成佛。直至大梵天,所有苦缠众,愿广证涅盘,无畏得解脱。”如是发愿,即为发心。

  丁二 中间积聚资粮的情况。从此以后,直至“护国佛”之间,在七万五千佛尊前,作了承事供养,并积了无数劫的资粮,此即是圆满一大阿僧只劫(即无数劫)资粮。经中说:“从佛释迦牟尼(古佛名)起,直至导师‘护国佛’之间,在七万五千佛尊前,我往昔一一作供养。”又从“善业佛”起,至“幢王佛”之间,在七万六千佛尊前,作了承事供养,并积圆满二大阿僧只劫资粮。如经所说:“复从‘善业佛’尊起,至彼‘幢王佛’之间,在七万六千佛尊前,我往昔一一作供养。”又从“燃灯佛”起,至“迦叶佛”之间,在七万七千佛尊前,作承事供养,而圆满三大阿僧只劫资粮。又如经所说:“又从‘燃灯如来’起,直至‘迦叶佛’之间,在七万七千佛尊前,我往昔一一作供养。”《俱舍论》中说:“由‘大宝顶髻如来’以上圆满第一阿僧只劫资粮;又由‘燃灯佛’以上圆满第二阿僧只劫资粮;再由‘胜观佛’以上圆满第三阿僧只劫资粮。”如颂所说:“胜观燃灯大宝髻,三大僧只至最后,初为释迦牟尼佛。”此后,又于一百大劫中,修相好之因,名“住定地菩萨”。其次在所余百劫中,在“提舍佛”尊前,七日中,以一偈赞佛,并不断地绕佛,以此精进之力速得圆满九大劫的福德资粮。此后,经过九十一大劫,于“具近”城中,  “迦叶佛”出世时,生为婆罗门子名“无上”。在此以上圆满了相好之因。

  丁三 成佛的情况。后来,往生兜率天子名“圣善白幢”等示现成佛十二事业的详细情况,应阅读《阿含经》及《出离经》便知。如颂所说:“宣说独觉证菩提,最后静虑成遍知。”这是说凡俗有情积三大阿僧只劫资粮,顺合解脱,由此于初夜降魔,中夜依四静虑[31]正行,心中生起“加行道”[31]以上证德,至黎明东方发白时,刹那间而圆满六度。如经所说:“大悲一切众,由施圆施度,虽断体肢节,坚忍及戒行,佛所赞精进,无间生定慧。”这是说圆满六度而成佛,成就法、色二身的主体,遍知一切,转正*轮,直至最后度脱外道师“极贤”,而始乐意示现无余涅盘[33]。

  丙二 大乘之规。此中分三丁目:丁初 最初发最胜菩提心的情况;丁二 中间积聚无数劫资粮的情况;丁三 最后摧伏四魔而成佛的情况。

  丁初 最初发最胜菩提心的情况。分五戊目:戊初 发心的体性;戊二 发心的因缘;戊三 发心的胜利;戊四 发心的差别;戊五 应如何发心。

  今说戊初 发心的体性。《庄严经论》中说:“大喜与大进,大义与大成,菩提萨埵心,二利大心生。”这是说当具足“披甲”(如披甲胄而无畏的精神)的助伴,及加行(预行)的精进(勤作)。其果是能成自他二利,并证得大菩提。目的为大菩提[34],以及缘有情的心思,此即为发心之相。《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利他故,希求正菩提,彼彼如经论,由广摄门说。”在其释论中也说:“为利他之放,而希求正等菩提[35],此即是发心之相。”

  戊二 发心的因缘。见如来或菩萨的神变;或从他而闻得(生业信念);或闻大乘经藏(由此发心而信);见菩萨法将近衰落(由此对法生爱惜心);见浊世众生的烦恼(由悲悯业生心)等四缘。以及种姓圆满;为善知识所摄受;大悲;不畏轮回痛苦等四因,并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等四力。即是说依此十二种各自的因素,或积聚的因素而发心。《菩萨地》中也说:“发心是从四因、四缘、四力而生起。”《庄严经论》中说:“从彼助力、因力、根力、闻力以及善习力,生出坚与不坚类。说由他力而发心,世俗发心之因缘,及修圆满正觉佛,广积福慧二资粮,于法为生无别慧,彼即希求正胜义,说为胜义发心因。”“摄义”如经所说:“最初由彼种姓力,大悲种子极觉醒,加行意思圆满中,完全受持菩提心。”

  戊三 发心的胜利。最初有俱生所得的奇异果;中间有获得如意宝心之果。因此一切所需,如雨下降。究竟果,即不可思议的成佛果。《圣勇加持所问经》中说:“菩提心福德,彼若有形色,当遍虚空界,尤较彼为胜。”

  戊四 发心的差别。由体性门而分,有愿行两种发心;由粗细门而分,有由名称而得,由法性而得两种;由境之门而分,有世俗(即凡夫)与胜义(即圣者)两种;由地界而分有四种,如颂所说:“发心诸地中,胜解增上心,异熟乐为他,如是离盖障。”以助伴与比喻而分有二十二种,如颂所说:“地、金、月、火”,或说“发心如地”。《摄抉择》中说:“发心有十种:从正受名称而来;由法性而得;未决定;决定;不清净;全清净;力小;具力;果未成;果全成等。”又“从正受名称而来”者,是指未进入清净无过菩萨中的一切有情;所谓“由法性而得”,是指已进入清净无过菩萨中的诸有情,及声闻回向菩提的诸人;“未决定”,是指非彼之种姓诸人,及凡是彼种姓从发心中退缩的诸人,“决定”,是指非从彼发心退缩的诸人。至于“不清净”,是指某些附和他人之后的,或畏国王,畏盗贼,畏鲸鳄,畏河海,或为了生活,为了利养,为了恭敬,为了奉承,为了巧行乞求而未作决定的观察或完全未作观察,矫诳而发心,以及凡是与此矫诳发心相顺的发心,都应认为是不清净的发心;“全清净”,即是与“不清净”的相反的发心;所谓“力小”,是指部分菩萨从发心中被贪、瞋、痴诸束缚所压伏,从正修行中极度衰颓,而作的颠倒诸加行;所谓“具力”,即是与“力小”相反的发心。至于“果未成”,是指从胜解行地起,至十地之间;“果全成”,如《如来地》中说:“薄伽梵言。我是从难行而解脱,而且证得我之清净愿,及最胜菩提。”

  戊五 应如何发心。《大悲妙法莲花经》说:“(释迦牟尼)生为婆罗门海尘时,是最初发心。”《贤劫经》中说:“我昔生为下劣时,曾于释迦如来前(上古释迦佛),以诸细软作供养,最初我发菩提心。”又《报恩经》中说:“导师释迦往昔由业力生为地狱中炽燃红铁的地上拉车力士时,其助手力不能胜,屡遭阎罗使者阿汪刺击,生起极大悲恼,由此而发菩提心,对阎罗使者说,请对我助手略生悲悯。使者大怒,他以三股叉猛刺其身,拉车力士遂得以解脱地狱,而消灭了八劫的罪业。”又如《三蕴经》中说:“导师释迦生为商主之子名‘现喜’时,在‘大美如来’前,最初发心。”又导师释迦往昔生为制陶师之子名“日光”时,曾在“大释迦牟尼如来”前,供陶罐一个、海贝五粒、靴一双、伞一把,发愿说:“我愿能成似如来之身相、眷属、寿量、刹土、名号等”。

  丁二 中间积累无数劫资粮的情况。此中分三戊目:戊初 明所积聚资粮的情况;戊二 积聚若干时间;戊三 如何积聚资粮的情况。

  戊初 明所积聚资粮的情况。分八己目:己初 资粮的体性;己二 配合六度的情况;己三 训释字义;己四 “业”;己五 修法;己六 “果”;己七所缘境(目的);己八 分类。

  今说己初 资粮的体性:如《庄严经论》中说:“一切菩萨之资粮,福慧二资无相等,由福能作增上果[36],以慧除尽烦恼障[37]。”这是说能成为增上与解脱因的有漏[38]和无漏[39]诸善法,即是资粮的体性。

  己二 配合六度的情况。如颂所说:“布施、持戒为福资,智慧即是智慧度,余三(忍辱、精进、禅定)福慧二俱合,前五(度)亦是慧资粮。”

  己三 训释字义。如颂所说:“常于修得中,善法再三修。”这是梵语“桑坝惹”,意为“资粮”;“桑达那”意为“常时”;“坝娃那”,意为“修”,“惹底米”,意为“再三”。即是由常时不断地再三修行所得的“资粮”。

  己四 “业”。如颂所说:“凡是坚资粮,能成一切义。”

  己五 修法。如颂所说:“入行及无相,以及任运成,授权为究竟,能作坚资粮。”这是指由胜解行及初地,至六地之间,以及七地、八九两地与十地的一切资粮,其数次为:入行地、第七无相地、第八任运成地、(原著中缺第九。按《菩萨地》中,为“行决定地”)、第十授权地,为究竟佛地而修。

  己六 “果”。《大宝鬘论》中说:“诸佛之色身,从福资粮生,总摄佛法身,从慧资粮生。”又《六十如理论》中说:“愿从福慧中,获得二正果。”此又是由主因门而开示,一般地说,彼二身,也是二资粮之果。

  己七 所缘境。有福资粮的所缘境,即“尽所有”——世俗;慧资粮的所缘境,即“如所有”——胜义。

  己八 分类。仅以十二门来分,此中分十二庚目:

  庚初 就大乘之规而论。是说方便与智慧,即指能断相执的智慧,摄集善根的方便。《伽耶廓山经》中说:“方便知聚集,智慧知能断。”这是说由智慧缘空性而通达,以大悲方便能作利益一切有情事业,故此称为具空性大悲之必要。

  庚二 以摄法而论。六度摄一切善法,即能圆满佛的教法。如颂所说:“应知一切白净法(即善法),散乱住定分二类,波罗密多二(散与定)与二(福与慧),是由彼二全收摄。”又说:“现前受用不意乐,极重二资不厌离,瑜伽行相不分别,一切大乘尽于此。”这是说一切大乘为六度所摄。那末,声闻、缘觉中,是否有六度?答:没有。如《摄大乘论》说:“如麟独居之独觉,彼等六度名亦无,唯一只有薄伽梵,堪住六种波罗密。”那末,声闻经藏中何以也开示六度菩萨诸行?答:那是略作开示,不能看作全面开示。如《宝鬘论》中说:“声闻乘之中,未全作开示,岂能成菩萨,菩萨愿行故。”又《庄严经论》中也说:“不全与相违,非机未示故,此等声闻乘,不名大乘法。”

  庚三 由“地”之门而分。如《宝鬘论》中说:“如彼声闻乘,声闻地有八,如是大乘中,菩萨地有十。”又《三皈七十颂》中说:“如是罗汉慧,先趣七地者,如是圆觉慧,十地为加行。”因此声闻中有:见净地、种性地、第八地(亦名八人地)、见地、薄地(亦名柔软地)、离欲地、作护地(亦名已办地),以及独觉地共为八地。大乘中则有“极喜地”[40]等十地,每一地中都以十波罗密多[41]为主。其余一般的,是以净行而论。这是“地”之主要部分。一般的,如颂所说:“由住于信地。”是说资粮道[42]为“信地”。又说:“登地为胜解。”是说“加行道”以下也有“胜解行地”。又《菩萨地》中也有说七地的:即种性地、胜解行地、增上意乐清净地、决定地、行地、行决定地、趣究竟地等七地。

  庚四 就四摄而分。如《现观庄严论》中说:“等施示取行,由自诸随行,爱语及利行,即是求同事。”这是说与施度等同的布施,及对于他人开示的爱语,他者取行六度的利行,与自己行于六度是同为一事,此即是四摄。

  庚五 就四行而分。《现观庄严论》中说:“大乘及小乘,有情作胜解,二者应希求,为应化机故,诸坚之四行,如经随行说。”这是说为了对大乘胜解诸有情,而成为十波罗密多的体性——波罗密多行;为了胜解小乘诸有情,而开示“三十七菩提分”中与菩提分的相随行;由于希求大小乘诸胜解力,而明六神通的自性——神通行;为了成熟三乘中应化有情,而开示无量的成熟化机有情的方便,即普遍成熟有情行。共为四行。此如《顶上大宝经》中所说。《菩萨地》中也说:“当知由此四种菩萨行,摄一切菩萨行。”

  庚六 就八十无尽慧而分。如《二万般若颂释具足清净论》中说:“发心加行增上心,以及六度无尽等,神通以及四摄事,各别明示二资粮,顺菩提分寂止等,密等正法经所说,同一方便是善巧。”这是说发心、意乐、加行(即预行)、增上心、六度、四无量(慈、悲、喜、舍。)、五神通(天眼、天耳、神足、他心、宿命。)、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碍解(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辩说无碍)、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共为四依)、二资粮(福、慧二种)、三十七菩提分、止观二、陀罗尼(即咒)、辩才二、有为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清净(为四法印)、同一行、善巧方便等,此为《开示八十无尽慧经》中所说。《庄严佛意论》中也说:“以此诸法摄一切大乘道。”

  庚七 就二十二种发心而分。《现观庄严论》中说:“地及金月火,藏与宝生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与大路,乘骑及喷泉,弦乐水云等,二十二种相。”以此比喻所表示之义,如圣解脱军及阿阇黎狮子贤所乐许的友伴是:希求、意乐、增上心、加行、十波罗密多、六通、二资粮、三十七菩提分、悲心、胜观、陀罗尼、辩才、法喜庆、具同一道、具法身等。《庄严经论释》、《二万般若颂释具足清净论》、《庄严佛意论》等论中,及八十无尽慧中的六度,都一一列数,其余项目,是举出一目后,按其次第配合编出的。阿阇黎狮子贤,及无畏师等许多论师都认为以上的二十二种发心摄自大乘的道果等。而有些人则认为是学道所摄。

  庚八 就四加行而分。则是:一切行相的圆满加行、顶位加行、究竟加行、刹那加行等四加行。或是披甲修行、入行、资粮修行、出离修行等四行。(以上指修行中的初段预行法)

  庚九 依共通乘的说法就四道而分。则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等四道。究竟道属于果,故未包括在四道内。资粮、加行两道仅是胜解真实性行,而未现证,因此是胜解行地。见道与修道,则是现见真实(空性),所以此是现证。初道和二道(资、加)是有漏世俗识,因此非真实“道谛”。那末,《摄论》中何为“道谛”?凡是资粮道,凡是加行道,凡是清净道,一切都摄而为一,即名“道谛”。《集论》中也说:“五道为道谛。”意思是说“道谛”的所属,或说是“随顺道谛”。如《集论释》中说:“所谓五种道,是以五抉择位(即阶段)来说的。”此种抉择也是“道谛”所属的阶段,故说为“道谛”的所属。何以说破除诸世间法后有(即轮回),而且能生起不趋向于彼的出世间道,是“集谛”[43]所摄?乃是由于真实性是不趋向于后有的,但是它与后有的身、语、意的善行相随顺,所以彼诸法也是“集谛”所摄。有人说资粮、加行两道的反面,即是无漏,是合格的“道谛”。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摄论》中说:“以闻、思所生慧、勤、行‘念住’(即系念)等,也是世俗识有漏善法。”依此修顺抉择分加行所生念住等精进而行,也是世俗识有漏善法。依此而勤行具足见道加行顺抉择分的诸念住等,也是世俗识有漏善法。依此能生见道中无间断道所摄世间胜法,也是世俗识有漏善法。因此说此等为有漏善法。

  庚十 就三学而分。即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即定)和增上慧学。《现观庄严论》中也说:“依三学而言,佛正说六度,初戒前三度,后二即二学(定、慧),余一(精进)通三学。”

  庚十一 就三种福资而分。一、布施所生福资;二、持戒所生福资;三、修所生福资。一是施波罗密多;二是戒波罗密多;三是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波罗密多。

  庚十二 就七道或三十七菩提分而分。如前所说,是由一切经中所说而得知。

  戊二 积累若干时间。经论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三无数劫、七劫、十劫、三十三劫等说法。也有说十三劫的。其中所谓“三无数劫”的说法,在一般经典中较普遍。“无数”之意,也是《俱舍论释》、《庄严佛意论》等许多经论中所说的“超越数计”而不是“无量数”之意,认为六十个数目中达到“阿僧只耶”的,即是“无数”。其数目是:一、十、百、千、万、亿、兆、京、梯、垓、壤、沟、涧、正、载、矝羯罗、大矝羯罗、频婆罗、大频婆罗、阿閦婆、大阿閦婆、毗婆诃、大毗婆诃、嗢蹭伽、大嗢蹭伽、婆喝那、大婆喝那、地致婆、大地致婆、醯都、大醯都、羯腊婆、大羯腊婆、印达罗、大印达罗、三磨钵耽、大三磨钵耽、揭底、大揭底、拈筏罗阇、大拈筏罗阇、姥达罗、大姥达罗、跋兰、大跋兰、珊若、大珊若、毗步多、大毗步多、跋罗搀、大跋罗搀、阿僧只耶。至此还有其余八种数目(即阿毗达磨——对法藏中所出数目)。《菩萨地》中,对于“无数大劫”的算法(即阿僧只耶劫的算法)有两种:一是指每一大劫中,有年、月、刹那[44]等是无数的,故名为无数大劫——阿僧只耶劫;二是大劫是超越数计的无数,故也名为无数大劫——阿僧只耶劫。此两种算法中,如果说成佛需要许多无数劫则取第一种;如果说成佛需要三无数劫——阿僧只劫也可以,则取第二种。这样的说法,显然与诸经中所说,超越所有恒河沙数大劫是相同的。《般若八千颂释》的密意是说三无数劫,《了义论》中则认为是三十三无数大劫。如经所说:“由第一阿僧只劫而圆满的资粮地起,至初地之间的资粮;由第二阿僧只劫而圆满的无垢地起,至第七地之间的资粮;又由第三阿僧只劫而圆满的不动地起,至‘佛地’之间的资粮。如是由此三阿僧只劫而成佛。”如认为按数(三)字之义,则与经典自语相矛盾。实际不然,由于等同三段之故,则说由三阿僧只劫而成佛。并且知道不了义经所说,是与其极相矛盾的。如世亲菩萨说:“普遍完成‘资粮地’,则超一大阿僧只劫;此后圆满‘胜解行地’时,则超二大阿僧只劫;此后从‘极喜地’起,至菩萨地的‘法云地’之间,每一地须经三大阿僧只劫,而始圆满菩萨地,而至佛地的‘普光地’”。如果是这样,须经三十三阿僧只劫始成佛。《广大游戏经》中则说:“经七大阿僧只劫,圆满一切善根(福德资粮)始成佛。”有些声闻部则认为十大阿僧只劫,即净天部各别念诵中所说。由此可见有多少宗规,也就有多少看法传称于世。弥勒菩萨说:“希求为初地,此由无量劫。”又说:“由三阿僧只而圆满,达到究竟为修道。”因此,应当说这是三阿僧只劫。再者应当知道它不是从发心立即起算而进入阿僧只劫中。如《宝云经》中说:“善男子如来是经过许多阿僧只劫而成正觉。善男子如来为不可量!不可思!不可寻伺观察!”除盖障菩萨问佛尊说:“世尊,诸如来是否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而成正觉?”世尊开示说:“善男子,何以说菩萨修行如来境界为不可思议?他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不能成正等觉,何时菩萨住入法平等性中,应从何时开始计劫,并非从初发心而计劫。”因此《摄大乘论》和说:“贤善具愿力,心坚殊胜行,由此诸菩萨,始计三僧只。”《摄大乘论释》中也说:所谓“贤善”即善根,成为具足彼力,即具贤善力,彼有此力之意。所谓“愿”,为希求之愿,彼有希愿,以此为具愿力。”其中“具善根力”,是说不被不顺品所压服之意。所谓“具愿力”,是说常遇善知识之意。所谓“心坚固性”,是说虽被恶友颠倒其胜解,但仍然不舍弃菩提心之意。所谓“殊胜行”,是说所见法及后生中能增善法,而不退失之意。何时其善根与愿力,及心坚固,而不退转,并具胜行,不执少分功德以为足,则从此开始计入三阿僧只劫。又有些人说,阿僧只劫是从“加行道”开始,如《菩萨地》中说:“一大阿僧只劫,是从住‘胜解行’中圆满后,到住‘极喜地’始成。”《菩萨地释》中说:“开示由不断地精勤于善法,而是从‘胜解行地’到达阿僧只劫。”其中需要研究的是,应说是从“胜解行地”精勤。那所谓从“加行道”精勤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而且《菩萨地》也说是:“胜解行地”初发心以上。在《集论释》中也说:“住于‘胜解行地’的菩萨种姓,从最初发大宏愿起,到未进入‘极喜地’之间,其每一阶段都未获得出世间之果。”所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则与前面所说经教,及阿坝亚嘎惹古巴达论师所说。第一阿僧只劫,是从“资粮道”起,至圆满“初地”之间的说法相矛盾。所以在“资粮道”中,何时完成具贤善力而始计阿僧只劫。《摄论》中也说:“何以由一生而现证无上正等圆满菩提?”对于阿罗汉来说,短暂的一生也没有,更说不上“生流相续”不断。答曰:是延长寿行而现证的。中观师法友说:“若是菩萨根器,及依精进等力,则不一定须经三大阿僧只劫。”

  戊三 如何积聚资粮的情况。如《菩萨藏》中说,最初在尊胜幢王官中,生为“寿胜王”的太子名“童精进行”时,有“大蕴如来”出现于世。王子在如来前恭敬承事,并造作善根起,积聚一大阿僧只劫的资粮,由此而登“初地”(即菩萨欢喜地)。此后,在赡部河金城中,生为“美光王”的大臣——商主“智贤”时,有“宝支如来”出现于世,于“如来”座前作敬仰承事,随之从思修教法起,又积聚一大阿僧只劫资粮,由此而证“七地”。此后,生为婆罗门之子名“童云”时,在婆罗门师“大宝”前学“吠陀”[45],为了寻求承事供养的资财,而往中部诸大城,最后,到了“克敌王”宫名“具莲”的商场。那时,有婆罗门名“燃灯主”之子“燃灯如来”出现于世。“童云”眼见虚空住有诸天神正在作散花奏乐诸供养,因此,问道:“你等在作什么?”答道:“你不知否?此地住有‘燃灯如来’”。“童云”悚然起敬而叹道:“大哉!得遇如来出世甚难,我应以恩酬婆罗门师之资粮供如来。”于是愿以五百“迦利沙钵那”[46]供于佛前,想毕去到(卖花女)“具受善女”前,以允诺一切生成为夫妇作恩酬,购买了“邬波罗”花五朵散供于佛前,并以斑羚皮铺陈于佛前,而启请说:“愿燃灯如来尽知我的‘增上意乐’,请如来置足于此兽皮垫上,祈悦我来此。”遂铺展其金色发髻,而坚定地发誓说:“我今在‘燃灯如来’遍知眼前,请置足于发上,为我授记。若不能允所请愿,我当身枯于此而不起.”佛如愿置足而说道:“诸比丘,汝等勿以足践此婆罗门子之发,何以如是说?因此子是人天等世间的供养处,当在未来世成佛号‘释迦牟尼’”。听了授记后,生大欢喜!在婆罗七树之间跃起示现百千三摩地,而获证八地(即不动地)。如经所说:“燃灯佛前供五莲,铺展发髻以作垫,获得无生法忍已,授记将成释迦王。”又如《阿含经》中说:“燃灯如来于何时,于我亲作授记已,尔时我获八地果,十自在等我亦得。”从此又积聚一大阿僧只劫资粮,由此圆证“十地”(即法云地)。钦巴氏则说:三大阿僧只劫之末,显见是“如来胜星”出世,那时,虽圆满诸资粮,但未圆满一切行相,因此彼劫,为人寿二万岁时,在“具受”城迦叶佛出世,直至生为婆罗门子名“无上”之间,积聚资粮。在此一切时间中,仍然承事无数如来而闻法。《月灯论》中说:“百万那由他数佛[47],逾此恒河沙数佛,咸于灵鹫此处住,彼诸佛前我承事。”

  丁三 最后摧伏四魔而成佛的情况。此中分三戊目:戊初 明佛之自性(即本质);戊二 分说佛的事业;戊三 分别抉择佛转*轮之义。戊初中又分:说一切佛能依身,所依智慧,佛之事业三者,以及身、语、意、功德、事业五者,和断、证、事业三者;并说二或三种圆满等诸多说法。《佛地经》中说:“以‘极略五法’而摄佛地。”何谓五法?即法界清净、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五者。也有说三身或四身的。

  戊初 明佛之自性(即本质)。分五己目:己初 三身的体性;己二 解释名义;己三 数目决定;己四 是何境界;己五 辨别。

  今说己初 三身的体性。《现观庄严论》中说:“自性法身及报身,化身等名以此异,应说此为佛世尊,清净圆满法界性。分辨一切佛陀身,自性法身及报身,此外即为佛化身,前二种身为能依。”所以“自性身”与“本体性身”都是法身的异名。“法界清净”及“大圆镜智”,实即法身。因为自他平等,修成之果,即安住于无住涅盘的“平等性智”,与无碍通达一切所知境的“妙观察智”,此二者即是“报身”。由种种变化完成有情意义的“成所作智,”即是“化身”。如《现观庄严论》说:“佛陀化现有无量,幻化之身随所愿,以作圆满二利者,一切现相住二种(二种,即以上二智)。”

  己二 解释名义。梵语“达摩嘎耶”,意为“法身”。“嘎耶”的字根名“支扎耶”,意为“积聚”,即是说积聚无漏之法。所谓“身”字义,如《二谛论》中说:“彼是诸法之身故,无边功德皆依故,随于智明体性故,即是诸佛之法身。”这是说由于成为普遍、能依、本体性,所以名为“法身”。梵语“三菩噶嘎耶”,意为“圆满受用身”。即是说对于大乘法能圆满受用,因此名“圆满受用身”。也即是对于种种法能圆满受用。或者说:对于彼此法能圆满受用,所以对于法能圆满受用。梵语“尼玛罗嘎耶”,意为“化身”。以其决定转变或常不坚固,或决定转变为他,所以名为“化身”。如颂所说:“化现无量无边身,能作利益有情事。”

  己三 数目决定。如颂所说:“若以法报化,摄诸佛陀身,应知彼三身,二利示依等。”因此决定利自为报身,利他为化身,此二身的能依则为法身。

  己四 是何境界。“圆满法身”,唯佛有此境界。八地或初地也只能证得随顺之境;胜解行者仅能证得同类相似之境。至于“报身”,有人认为唯证得十地菩萨以上,始有此境界;亦有人认为一切登地菩萨的境界有两种许承法。第一种许承法,如《宝鬘论》中说:“无边智慧境之主,即是最胜大自在”。中观师法友也说:“正规报身是证得十地者的境界。”第二种许承法,如《三皈七十颂》中说:“从福资粮无量中,获得涎生为佛子,已住十地诸菩萨,以其成为能见身,即法圆满受用身,是诸佛子所行境。”这是连同住十地诸菩萨一起而言的。关于化身,或所谓最胜化身,这是指证得“暖位”[48]以上之诸菩萨何时意乐,即能现见,证得“资粮道”菩萨大部分都能见。《现观庄严论》中说:“这般难见的,能见者常见。”又说:“彼以下诸人也能见。”有颂说:“转世种种之化身,随处应化而示现,何处何者何应机,何时应化成有益,彼即于彼能现见。”又非应化机,或不能见的诸化机,都不能见。如《现观庄严论》中说:“犹如破水器,不能现月影,此喻恶众生,不能见佛身。”

  己五 辨别。关于法身,如《金光明经》中说:“唯住于真实性,及清净智性,即名为‘法身’”。所以说为有法、法性;或体性、智慧;或有为、无为二法。关于受用身(即报身),如中观师法友说,大圆满受用(身)是证得十地以上菩萨的境界,及登初地以上菩萨的境界,并对殊胜化身立名为报身。前者具足五项决定,此中以住处决定,即“色究竞天”[49]。《译例中条》中说:“色究竟天中,另有一‘净居天’”。《楞伽经》中说:“以诸摩尼宝庄严,色究竟处可悦意,净居天上安住已,正觉于此成正觉,化身亦于此成佛。”《密续》也说:“远离净居时”。阿阇黎莲花戒说:“所谓色究竟,即净居天”。其中有一方隅住有净居种性诸天众。其处纯为圣者所住,彼处之上有名为大自在天居,其处纯为十地菩萨所意乐最后转生之处,其处为如是化身的所缘境。因此在普通色究竟天上,其本(质与心)藏是以花而为庄严的刹土,即报身的刹土。这是法友论师所承认的说法。一百俱胝(即一百千万)四洲为一“三千界”;一百俱胝“三千界”为一“近极边际”;一百俱胝“近极边际”为一“根本极边际”;一百俱胝“根本极边际”为一“中根本极边际”;一百俱胝“中根本极边际”方为“本藏庄严世界”,即毗卢遮那刹土。这也不过是毗卢大海中如手掌上的一粒微尘。并承认此为毗卢报身。其体相决定为相好庄严;侍眷决定为十地菩萨,受用决定为对大乘法能圆满受用;时间决定为时续不断。至于化身,如颂所说:“常示造业与转生,大宝菩提及涅盘,如此佛陀之化身,是为解脱大方便。”这是说:一、佛示现一切作业或曾变化为“乾闼婆”[50];二、示现鸟等相;三、示现释迦牟尼;四、示现涅盘相等。对此法友论师说,分异熟与非异熟二种。如是许多菩萨成佛,非一非多,一与异任何也不能成立。《现观庄严论》中说:“无漏法界诸正觉,喻如虚空无身故,以其前身后续故,非一亦非多数身。”又说:“因无各异理义故,终结起始两俱无,佛陀非一无垢地,故非各异亦非多。”

  戊二 分说佛的事业。牟尼事业,不可思议!但就意乐数次及主要者而说,诸智者都以“十二事业”作区别。白玛昂楚论师说:“当思佛身或十二事业,以息除心中惽沉”。法友论师也说:“佛是以兜率下降等的十二事业,作成熟所教化的众生。”对此,如《宝鬘论》中说:“为成悲愿一切义,降世诞生及游戏,婚配以及诸苦行,为证菩提降魔军。转正*轮从诸天,下降复来此世间,如是最后示涅盘,此为释迦之事业。”在此等事业中,将“从天降临事业”合一而计算,其中复有在印度“博俱罗”大城,佛为度其母而上升三十三天,此后复临阎浮提,下降道路为吠琉璃宝阶,以此名为“从天降临”。《善巧方便》等经中说:“对于正法衰没,善巧名为‘法衰没”。(是对法不能成为有义时,而开示说为“法衰没”)。这也是与事业合一而说,是为止息众生造谤法罪业而示说的。《金光明经》中说:“正觉全不示涅盘,正法亦不变衰没。”有人说,这是将往生兜率合一而说的。其他人则认为此说于理不合。在《庄严经论释》中也说:“由示现住兜率之门”。又《现观庄严论释》个也说:“可遍示住在兜率处。”《宝性论》中说:“往生与现生。”是说佛住在兜率时,为事业之始。此与《解深密经大疏》中所说,一切世界中,化身先从兜率而下降时起,至最后示现大涅盘之间佛的十二事业一起而说的说法,是相符合的。那末,此诸事业为佛的事业,抑或为菩萨的事业?《父子相见请问经》中说:“释迦能仁王佛,早于无量劫前成佛,名‘帝释顶佛’”。复示现成佛及菩萨相者,为作利他之故而化现。如颂所说:“八十俱胝佛世尊,佛虽已示成佛相,仍为消除满足想,复入菩提胜心中。三千六十一佛刹,诸刹土中成正觉,如是能仁善方便,佛世尊前普遍礼。仍示最初发大心,彼彼义中尽开示,仍复数数作化导,示现许多正觉相。”又《妙法莲花经》中也说:“不可思议俱胝劫,从彼何时难量劫,我获最胜妙菩提,常时广说诸正法。”这是示现早已成佛。此中密意如领会为“平等性”而言,则有三种宗规的承许法:其中声闻宗规的承许法,如上面所说。至于大乘所许之规,则说诸佛于色究竟天成佛,于欲界中示现十二种事业。如《楞伽经》中说:“欲界无色界天中,彼处不成正等觉(佛的异名),色界天中色究竟,离欲世尊成正觉。”《大乘密严经》中说:“于色究竟一切佛,若未成佛于欲界,正觉事业亦不作。”《宝性论》中也说:“由佛大悲世间智,遍观一切诸世间,从彼法身不动中,示现种种变化相。不现转生诸现生,从兜率天往生己,示现入胎与诞生,以及善巧工巧明。爱乐妃眷游戏等,发出离心行苦行,来临菩提藏树下,降魔成就圆满觉。继转菩提正*轮,末示涅盘等事业,于诸不净刹土中,住世时中常示现。”这是说“化身”。《论议正理释论》中也说:“佛从示现生为婆罗门之子名‘无上’时起,到示现圆满大涅盘之间,仅是化身所示现,其中有何意义?”此之释论说:“佛世尊在迦叶佛时,生为婆罗门之子名‘无上’,安住梵行,为化身所示现。后生兜率天中,名‘圣善白幢’。末后示现为净饭王的太子名‘萨婆悉达’(意为“一切义成”),以及婚配、出离家眷、修远飞等行、觅菩提大道、渐次成佛、转*轮,至示现大涅盘之间,仅是化身所示现。”昂旺扎巴师也说:“厚德庄严中,解证殊胜义,为利兜率众,曾为圣善白。从彼利此众,转成释迦尊,胜伏诸死主,普化愿尊胜。”如上说法,不止一端。因此可以说从圆满资粮,到证得十地最后有所依身,于色究竟天中成佛,而于欲界中示现十二事业等,这一切均可说为佛之事业。释迦协业等论师根据《密集》之规说道:“释迦行苦行时,置异熟身于‘尼连河’[51]畔,而智慧身则往‘色究竞天’,成就圆满受用身正觉后,其智慧尊复入行苦行的身中,而作来到菩提树下等事业。”可见此师是承认行苦行的后阶段为菩萨,前一阶段为成佛。又大译帅仁清桑波也说,在《黜邪密集》中也是这样说的。中观师法友说:“于色究竟天成佛,于此世间示现事业,如释迦牟尼即是这样。”并且说在欲界中示现十二种事业,与现证正觉有二解。以共通乘的法规来看,如《集论》中说:“何以说如来不可思议?从住兜率起,至圆满涅盘之间,是示现一切菩萨行;成佛之行也是示现为利于欲界中的有情。”此之释文中说:“所谓一切菩萨行,是指从住兜率起,至胜伏魔军之间的阶段;所谓成佛之行,是指从现证菩提起,至圆满大涅盘之间的阶段。”这和本论的说法一样。

  译者按照以下原文,标出十二事业名目:

  (一)从兜率下降事业:于此应引《宝性论》中所说:“婆罗门子‘无上’寿尽后,往生兜率,名‘圣善白幢’,为天众说法。”那时,由他的福德力,及诸佛加持力,天乐齐鸣声中发出偈句:“广大福资证悟力,无边智慧放光明,具无等力大幻术,请忆燃灯所授记。世尊胜生福德力,兜率天宫虽美妙,但因具足大悲心,愿由悲幢降甘霖。”唱偈已复作颂句说:“请勿弃置时己至,今以悲意而劝请。”这是以偈颂作了劝请。那时,净居天诸天子作如是念想:于菩萨入胎前十二年,将化现为婆罗门,如果由下面所说的形相入胎,将具相好,将得转轮圣王位,或将成佛。并对诸独觉说:“十二年中,菩萨将诞生,应舍此住处。”话往下传时,为住在“王舍城”[52]下“转尾山”中的一位名“朗波”的独觉听得,他当即在石上留下足印以示寂。又在“婆罗尼斯”城[53]中,也有五百独觉入火荼毗而示寂。由于有舍利下落,遂传称为“下落仙人”。后来,菩萨忆念所有劝请的意义,而观察了时间为人寿百岁时,生洲为赡部洲[54],生处为中土,族姓为王族等四种。如《阿含经》中所说:“观种姓、观时、观生处、观血统、观妇女等五观世间,将开始下降人间时,菩萨对诸天人说:“善友们,这一百零八种见法门,是佛子将往生时所开示。善友们,‘信心’即是见法门,能令意思不分散之。

 
 
 
前五篇文章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梦境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孝心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好心人的帮助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相信自己,我就是主宰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后五篇文章

历史源流:萨迦传承昆氏家族

历史源流:萨迦世系史

历史源流: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

历史源流: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节选)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通达和实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