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附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附录

 

  《附一》 引经律说明《广论》之特质及其重要性

  下面我要引用我们汉地大家所熟悉的几个宗派做为印证,说明《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本书的特质,以及其重要性。第一个是律宗南山道宣律祖的书,因为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其次就是净土,这是对现在来说最应机,而且也含摄得最广;再下面就是天台、贤首,也就是以《法华经》跟《华严经》来印证。在本论一开头的时候曾经说过,我自己是因为念佛而入门,又特别偏重于持戒,可是真正对念佛跟持戒稍微有一点体验,还是在学了《广论》以后;乃至于虽然有机会接触了一点点《法华》、《华严》的内涵,发现很多的矛盾都无法解决,一直等到接触了本论,可以说大致上对于那个总相上的疑惑整个都解决了,自己觉得很欢喜,很高兴。所以以后不管到哪里,这本书总归带在身边,凡是佛法上的问题,乃至于各宗各派彼此之间不能解决的矛盾,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我们修学佛法过程   当中,不管是净除障碍也好,集积资粮也好,都透过本论这个圆满确实方法的指导以后才解决。

  不过在这之前,我自己曾经碰见过一个困扰,我遇见的很多人,也都犯同样的毛病,一看这个是密教的,下面就不谈了。不过我比较幸运,总算很快能够突破这一关。但是一直要等到我真正有了体验以后,才发现本论之美。所以我要用我们中国律、净、天台、贤首等这些大乘的内涵来介绍,并引经、论等等证成。目前也的确看见修密的人有很多地方很乱,要了解我们所看见的乱,并不能代表密教本身的错误。譬如有人冒了孔老夫子的招牌到处骗人,你说这是孔老夫子的错吗?当然不是。同样地在佛法里边,他抬着观世音菩萨,乃至于本师释迦世尊、阿弥陀佛,却不一定真正有这个内涵,我们唯一能判别是非的方法,是去了解它正确的内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以密教来说,《菩提道次第广论》算是它前面的基础,这些基础,其实是修学佛法的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的。从道前基础开始,那是你还没有走上这一条路之前所要做的准备。有了这个准备以后,就进入所谓的共下士道,而共下士道的内容,根本还谈不到真正进入佛法,只是世间的一个量则,所谓人天乘法。太虚大师把整个佛教判成五乘,第一个就是人天乘,也就是在人间要怎么过得快乐一点,乃至于将来希望能够获得增上生,到天上去!我们常常介绍的《了凡四训》,乃至于《感应篇》这一类书,都是介绍这一个内涵。

  更进一层所谓的共中士道,虽然你在世间能够一步一步地改善增上,可是终究脱离不了六趣的轮回,眼前就算你生到天上,寿命多少大劫,最后还要堕落。就整个的生死来说,从无始以前到无始以后,在这个无限长的时间当中,即使以八万大劫和它相比,也几乎等于零。生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大劫尚且如此,一旦福尽了,你还是要轮回六趣当中,这个是不究竟的,所以进一步要彻底解决这个痛苦。如果只是想跳出轮回,这并不是圆满地解决了痛苦,以及圆满所有应得的功德。在佛法里这个叫做小乘,当中又分成两类:有一种智慧比较钝的,我们称他为声闻,如果依三乘教法来开的话,这个叫做小乘;那么智慧比较利的叫缘觉,依三乘来开合的叫做中乘。本论当中说的共中士道,就包含了小、中这两类。

  再进一步的上士道,那才是真正的菩萨道,或者是一佛乘的内涵。先是介绍怎么样进入上士道,以及上士道所修的六度四摄,六度主要是成就自利圆满,四摄是成就利他圆满,最后又特别说明止、观两部分,即所谓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本论有六百多页,到最后两页才说到密乘,把前面这个共同的基础都做好了以后,如果你要快速成佛的话,那就要进入金刚乘,也就是密乘,本论介绍密乘的部分总共只有两页,当然不是以这两页就能进到金刚乘,那必须另外再学。所以这一本论的真正内容,完全是我们现在所应学的,真正密教的内容可以说一点都没有碰到;但是反过来,也可以说它整个都在介绍密教,因为佛法一定有它圆满的次第,就像念书一样,想要彻底圆满地学好,必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硕士、博士,这样一步一步地上去。前面的小学、中学、大学等等,你可以说它跟研究所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反过来说,你为了要真正究竟学习圆满,前面这些东西是一点都不可以少的,所以也可以说,前面这些都是进研究所的准备。同样地,《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密教的位次来说,也正是这样,是前面基础的共道。

  不过因为本论是一位密教的大师写的,由于我们对于密教的不了解,加上看见密教有一些流传在世间的根本是错误的部分──究实说来,它根本不是密教,不幸的是你把错误的东西当作正确的,而排斥了那个正确的内容,这岂不是一个最大的损失吗?所以为了让很多同修真正容易接受和了解起见,我还是先不从本论真正的意趣来说明。假定能够对本论的真实内涵渐渐地了解了,我相信凡是有心学佛的同修们,一定都会像我一样,无条件地依循这本书,不管学哪一个法,你会高高兴兴地捧着它,老老实实地依照次第而修。可是因为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实际上这也是业力所感,我们所习惯接触的并不是密教的内容,而是禅、净、律等等,汉地所谓的大乘八宗,当然其中也有密教,但是中国的密教跟西藏的密教还是有一点距离的。

  大乘的这八宗,除了密以外就是教下三家,包括天台、慈恩、贤首,戒律是南山一宗,然后是净土宗和禅宗,还有一个三论宗。实际上这些已经包含了中国佛教的全部,三论宗到后来可以说跟天台大致都融在一起了。三论所宗的就是龙树菩萨关于空性的三本论著,而本论的见解最主要也是根据这个。所以究实说来,也可以说本论把大乘这几宗的内容都包含了,所以我下面要用这几本经,也就是会通这几家不同的学说,让大家了解,本论真真实实地介绍了我们所要的东西。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认识,在任何一个角度上面,内心的障碍都可以除掉了!

  首先介绍的是南山道宣律祖,为什么先介绍他呢?因为戒是无上菩提本,不管是什么宗派,乃至于小乘,没有一个例外,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根本没有佛法可言。在我们中国,南山道宣律祖对戒有特别精深的研究,实际上在佛法的修行当中,有很多人对戒宿生有特别的善根,所以他对开遮持犯清清楚楚。在印度当年,乃至于传到了中国以后,并没有人专门修习律宗,只是在各宗各派当中,大家行持的基础是这个。大部分人在这个基础大概稳固了以后,会求更深入的教法。因此在一般的行持上容或有很多地方不太清楚,通常在有怀疑的时候,就会去专门请教律师。

  印度当年的小乘教,因为它本来所要修学的内涵比较少,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太大。到后来众生的根性慢慢成熟,大乘的教法渐渐地传扬开来,修学的方法越来越深广,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有很多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方便接引,真正能修学的是已到胜解行地的那些众生,在还没有正式进入胜解行地之前的基础位上,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知见,所以他并不是把全部的精神摆在非常严谨的行持上面。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对基本的行持有不了解的地方,就会去请教专精律学的大师,通常称为律师。这是大乘教法弘传以后慢慢发展出的一种趋势。就像现代社会也是一样,当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文明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分工就越来越细,刚开始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的,到后来就非要如此深细地分开来不可。佛法(这里特别是指大乘佛法)远比世法来得深广,所以同样地,学律的人就有他在这整个分工合作的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到了中国,就有这样专门的所谓律宗。

  因为走的是深广的路线,并且因为慢慢分工合作的关系,很多人在趣向大乘了以后,对于戒就慢慢地松懈下来。佛、高地菩萨当然绝对不会在戒上有所缺漏,跟他学的大地菩萨,原则上也不会;至于胜解行地的菩萨则难免有所偏;而前面刚开始结缘的,就会弄不清楚状况而乱掉了。在南山道宣律祖的主要著作「南山三大部」(《删繁补阙行事钞》、《戒本疏》、《随机羯磨疏》)当中就特别说明,有很多人夸言自己是大乘,结果就不要戒了,他引用很多不同的大经、大论来说明这是不可以的。这在一般人来说,是不大会注意这个问题的。

  关于南山一宗,我也简单介绍一下。在道宣律祖之后,到了北宋,有一位灵芝寺的元照律师,从他以后(就是南宋以后),律学慢慢地就衰退式微了。虽然明、清还有见月老人、蕅益大师两位大德一心努力地振兴律宗,可是因为祖师的很多著作(譬如南山道宣律祖以及元照律师的六大部)都失传了,他没有依据,再加上客观环境使然,以致难以振兴。一直到清末民初,南山三大部又从日本请回来了,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几位了不起的大德,譬如我们熟悉的弘一大师,经过他继起重兴以后,近代大家多少能跟这个相应,渐渐又开始重视起来了。现在我特别将他们三位的遗著当中最主要的摘录出来,应该说是南山道宣律祖跟灵芝元照律师二位,而弘一大师则是根据他们的著作编辑摘录,然后继续弘广,使我们认识戒的重要。

  南山一宗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个就是说戒是三乘的共基,一般人往往以为它只是限在小乘的部分。譬如以现在来说,不管你最后完成的教育是什么,一定从小学开始,而戒就等于小学的部分。可是因为一般人的根性不够,所以局限在小的地方,没办法体会到真正深远的特质。后来经过南山道宣律祖以《法华》、       《涅槃》真正的精义──所谓开权显实──来融通律学以后,才使得整个汉地的戒基能够稳固下来,使学的人了解原来戒是三乘共基。在南山的著作当中,对这一点有很重要的说明,而且引用许多经论,譬如佛说的《无量义经》、《胜鬘经》、《大集经》,乃至于祖师说的,像《大智度论》等等,来说明这个道理。这是南山一宗第一个殊胜之处。当初弘一大师刚开始学的时候,他广学各部的律,发现说一切有部最完整,所以他很欢喜,一心想学。等到后来他见到了南山一宗真正殊胜之处以后,才深深感觉忏悔,所以后来也发愿生生学习弘广南山一宗。

  另外一点就是正知见。一般说要以律来谈律,就是以戒学来谈戒学。戒学是特别重在行持的,总说毗尼一藏(毗尼就是律),不外乎是开遮持犯以及轻重因缘等等,而平常人往往只从形相上面来判断它的持犯,忽视了义解的重要,却不知道没有义解根本就谈不到律。真正说起来,完整的戒一定具足法、体、行、相,就是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在弘一大师辑录道宣律祖跟元照律师的重要著作而成的《南山律在家备览》中,一开头就特别说明这一点,必定要先如理如量地了解所依的戒法,然后再授受。而授受必定要有够条件的老师(所谓具相善知识)的授与及说明,同样也要有经过如理如量的学习而且能够如法行持的具相学者,依仪轨如法地受纳于心,所受纳的法体就叫做戒体。得了戒体以后要依体起护。所谓戒体就是防非止恶的这个心种,要谨慎地去保护它,才能够依体起护,产生止恶修善的三业行为。这个善恶业行正是我们在生死当中将来感得上升、堕落的因。行一定有相,由于这样的行而呈现于身口的相,这个才是戒相。

  在南山《行事钞资持记》当中特别强调,很多人说是学戒,实际上并不了解戒的内容,等到临登坛的时候,老师就照着文念一遍,学生也跟着念一遍,到底说些什么、受的戒是什么,都不知道,往往一生就空过了。究实说来,对于自己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受戒、戒是什么,一一应该很具体明白地了解。结果由于我们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是虽然做了这个行相,却得不到真正的好处,这个是很可惜的事情。

  在《行事钞》当中有一段话,这段话在《南山律在家备览》一开始就引用了,它说:

  「所以别解脱戒,人并受之。及论明识,止可三五。皆由先无通敏,不广咨询,致令正受多昏体相。盲梦心中,缘成而已。及论得否,渺同河汉。故于随相之首,诸门示现。准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后持犯方可修离。」

  别解脱戒很多人去受,真正谈到了解而认识所受的内涵,最多只是三、五个人而已!这都是因为事先并没有真正如理地学,对于戒的内涵,也不广泛地多方面去参访咨询,因此受的时候根本不晓得受些什么,就像眼睛瞎了,或者在做梦一样,只是结一点缘而已。至于是不是真正得到应有的戒体,他根本不晓得。所以真正说起来,在受戒前一定要多方面地学习,受戒的时候才晓得自己得到了戒体与否。得到了才能根据这个戒体去修持,这样才谈得上修戒、定、慧。我们说五年学戒,这个才是要学的内容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平常一般人根本不谈,就算是有少数人也强调佛法一定要依照戒定慧的次序来学,可是往往也不明白这个重点,只是在戒相上面耽着。戒相不是不重要,但一定要先得戒体,而得戒体一定要先了解戒法,而戒法本身就是完整的佛法,这是所以要这样依次第学习的根本原因。

  佛说的法有一种特别的分类方法──所谓化教、制教。化教是一般的,制教是特别讲律。化教是说明道理,懂得道理是因,懂得了道理以后,要如法行持,照着它的次第去做,那个就是制教。所以有它一定的次第,如果你对前面这个化教没有正确的认识的话,后面的制教也就没办法真正完整地实践。弘一大师在《含注戒本随讲别录》当中,一开头就特别指出正知见的重要,为了避免人家误解,所以他自设问答,就是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说明,遣除人家的不了解乃至于怀疑。

  「问:常人皆谓学律者应偏重行持,未审然否?答: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义为尤要焉。若于律仪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见率尔行之,执非为是,谤是为非,他人不知,群起仿效,坏乱正法,其罪极大,古人谓恶紫夺朱即此意也。」

  有人问:普通人都说学律的人只要努力行持就好了,不必了解这些道理,是不是对呢?弘一大师回答:其实了解就像眼睛一样,行持像脚一样。眼睛如果看不见,怎么走?所以行持固然重要(因为你不走的话,单单看见也没用),但是要晓得,了解内涵是尤其重要啊!这一定要依师承如理地学习,否则单单凭条文,以自己的意见,所谓依文解义,妄加忖度,随随便便照着去做,由于没有辨别清楚它真正的是非内涵,往往会产生执非为是(实际上它不一定对,你却把它看成对的),乃至于谤是为非(它是对的,你看错了,以为这个不对)。你是学律的人,你这样做,别人不晓得也跟着你走,结果是坏乱正法,这个罪过非常大!所以孔老夫子有一句话:「恶紫之乱朱也」,别的颜色不能乱朱,紫色看起来好像跟红色一样,就以为它是红色,实际上错掉了。所以佛在世的时候也说:真正能损害佛法的,不是外道天魔,而是佛弟子说相似法。你说他不懂嘛,他好像很认真;你说他懂嘛,实际上是相似法,这个是非常不好的。

  「若于律仪果能十分了解,虽行不足,亦可对众宣扬,续佛慧命,以正知正见接引后学,彼虽不行,而其学者或能行也。」

  弘一大师接着说:假定你对戒律的内涵意义能够了解得十分清楚,只是你的行持不够,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还是可以对大家讲,而这样宣说正法能够续佛慧命,把佛法真正地弘扬开来。因为你以正知正见来接引后学,虽然自己不能做,但是学的人也许能行,这样就能辗转地弘传开来。他下面又举一个例子:鸠摩罗什大师是南北朝时很了不起的祖师。当时那些君王的出身不一定有很高的水平,像姚秦的王就对鸠摩罗大师说:「像你这么聪明的人,要把种留下来。」所以强逼他要收很多美女。鸠摩罗什大师为了弘扬佛法,就接受了。每次讲法之前,他都会说:「譬如污泥当中出莲花,你们只要看莲花,不要看污泥。要依法不依人哪!」就是这个意思。

  「由是观之,解义而行持不足,犹可弘护正法。虽行而解义未彻,不免误入岐途,故曰解义为尤要也。」

  由上面的说明跟例子来看,你能了解了正确的内涵,虽然自己的行持不够,还是可以弘法的。反之,虽然看起来好像很认真地做,但是对意义内涵了解得不彻底的话,不免走到错路上面,乃至于以盲引盲,这个很糟糕!所以弘一大师特别说解义尤其重要,这个是说明正知见的重要。不过我们也不要说:「那我得到正知见就够了,行持不管了。」那完全错了。正知见不容易得啊!本论前面一再强调说明,我这个地方只是以律言律,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重心。有了正知见以后,照着去行持,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话,自行化他等等才会产生正面的功效。

  以上的内涵在《广论》当中都有圆满详细的说明,我这里也不多讲。以我个人来说,当年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认真学律,实际上真的了解吗?说实在并不了解。我很早就得到这本《南山律在家备览》,很认真地看,看了半天也不懂,一直等到后来对《广论》有一个基础大概的认识以后,回过头来再去看《在家备览》,就看得非常高兴,它的妙义、真正的内涵一一都了解了。换句话说,你有了正知见,运用义解的话,要深就深,要浅就浅,在行持方面等等,都能够把握住重心。所以学律的时候,如果能够跟本论配合的话,那真是如虎添翼啊!上面所说的,或者是偏重于行持,或者是偏重于义解而忽视行持,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乃至于律典当中许多隔碍的地方,以及它的重要精神,你都能够了解,因此就能够如理行持,那个时候你所要求的是无往不利。不管要求得什么东西,持戒都是最好的方法。要求人天,一定得到人天;学净土的话,肯定往生。

  我们也不妨用《十六观经》上的一段话说一下。《十六观经》开出往生净土有所谓三辈九品。上品主要的是要发菩提心,发了心以后还要如理如量地行持。其次你只要持戒乃至于一日一夜,以这个功德去回向,就可以得到中品中生。现在有这么多人持戒,为什么念了半天,最后到底能不能去都不知道,还要人助念;而《观经》上面却说,只要持戒一日一夜,就能中品中生?这个道理就是上面说过的,我们根本没有了解戒的特质,只是依样画葫芦,老师念一遍,我们在后面跟着也如此这般地学一遍,自己就以为得到了戒体,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实的内涵。如果能配合《广论》的道理,好好继续学下去的话,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解决。以上这一部分就是特别说明本论跟律配合的这个内涵。

  再下面我要特别说一下本论跟《法华》、《华严》的关系。一般来说,在我们中国所谓的大乘教法,经过历代祖师们付出多少心血的弘传以后,大概有一个共识:佛说了那么多经典,乃至于菩萨祖师所造的论典,千差万别,但是它有一个原则可循,就是随顺各个众生不同的根性而说,或者是从刚开始的基础,一步一步上来,经过中间不同的阶段,达到最后圆满的程度。所以或者是判三时,或者是判四教、五教。而目前一般采用的,也是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天台、贤首。天台有藏、通、别、圆四教之分,贤首有小、始、终、顿、圆,它能够把整个的佛法,根据不同的根性,依着层次分类,使得我们学的人了解这个内涵的次第,才不会疑惑到底佛要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有些经这样说,而另一些经又那样说。

  就像学校一样,虽然同样是学校,可是针对不同程度的人来说,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于研究所等等。正因为有这样完完整整的次第,所以才能够把一个小孩子从无知无识教育到最彻底圆满丰富,而产生最大功效。佛法也是如此,教导凡夫从一无所知开始,一直到圆满成佛。在所有的经典里边,有两部经非常重要,就是《法华》跟《华严》。而佛在《法华经》当中也一再地说,与我以往所说的经典比较起来,这一本经是最好。假定《法华》是佛在很早的时候说的,后面还继续说了很多经,那个最好就不一定;而《法华》是佛临涅槃才说的,所以《法华经》的确是包含了所有佛经的精要。

  我们现在也不妨引用《法华》的内容来对照一下。平常我们说《法华》最好,纯圆独妙,它妙在哪里呢?开权显实。释迦世尊前面四十九年说的种种都是权巧方便,由于各各根性的不同,以他们适应的内涵而说的;可是佛出世真正想要说明的完整的内容,却始终没有因缘说明。一直等到最后说《法华经》的时候才说出来:你们最后都会成佛的。不但是在场听法的你们,将来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接触到佛法,最后也都成佛。因为佛出世的中心目标就是引导一切众生成佛。

  这里我们没办法广引,因为这两本经典内容非常丰富。只是针对它重要的内涵,有一些地方把经文引出来,有些地方把它的内涵说一下。如果诸位真正有兴趣的话,可以好好地看。实际上《法华》跟《华严》非常值得我们用心学,可以好好地趁此机会读诵或者是学习一下。

  说《法华经》之前,佛先说《无量义经》,说完了以后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种种殊胜的光明,有无量无边的菩萨以及声闻、天龙八部等在场。大家看见这个光明里边有种种不可思议的殊胜现象。平常碰到的情况,即使人天大众不知道它的内涵,小乘的圣者也不知道,可是大菩萨们都会知道的。可是那次放的光,乃至于一生补处的弥勒菩萨也不能究竟了解其中的因缘。不是说他完全不知道,只是这个究竟的因缘他不太清楚。所以他看见了这个光以后,心里有一点怀疑,同时又看到下面那些人也不了解,都在看他,他也不了解,那怎么办呢?只有问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的确是了解一切,于是弥勒菩萨就问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就说:「据我所知,佛这样的情况,表示他要说一部最了不起的大乘经。这个因缘是在无量无边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叫日月灯明佛,他出世成道了以后,就大转*轮。刚开始是转四谛*轮,其次是十二因缘*轮,然后普为那些上根利智的菩萨说大乘六波罗蜜法门。这一尊佛过去了,下面一尊佛也叫日月灯明,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总共有二万尊佛。最后一尊日月灯明佛,在他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有八个王子,后来他出家,成了佛,也像前面的佛一样转种种的*轮,到最后也像现在一样,先说《无量义经》,说完了以后就入无量义处三昧,同样放这个光,放光以后就说了一部大乘经,叫《妙法莲华》。现在我们释迦世尊亦复如是,先说《无量义经》,说完了以后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种种的光明。我以前看见的就是这样,所以晓得现在佛要说一个殊胜的大法叫做《妙法莲华经》。

  日月灯明佛说完了《妙法莲华经》后就涅槃了,佛涅槃了以后,有一位菩萨叫做妙光,专门弘扬《大乘妙法莲华经》。他有八百个弟子,日月灯明佛出家前的八个王子也在其中,透过妙光菩萨的教导,现在都已经成佛了。最后成佛的那一位就是燃灯佛,也就是两大阿僧祇又九十一劫以前授记我们本师释迦世尊将圆满成佛的那尊佛。除此以外,妙光菩萨所教的八百弟子当中,有一个人叫做求名,因为他对世俗的利养放不下,对真正重要的该学的东西常常学不好,所以叫做求名。他也将要成佛了,这位求名就是你弥勒,而妙光就是我文殊师利。以前的因缘是这样的,所以我知道我们释迦世尊也要说《妙法莲华经》了。」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一下,我们不要看了这个经,便说弥勒菩萨是个求名啊!这个千千万万不可以!当年我自己就在这个上面犯了很大的错误。不管是对哪一位佛菩萨,都要无比地恭敬,我们必定要时时反照自己,才能避免学了佛法得不到好处,反而产生反效果。

  在序分以后就是正文《方便品》。佛从无量义处三昧当中起来了以后,并不是直接就说法,而是先赞叹诸佛的甚深无量法门,他告诉大智舍利弗尊者:诸佛的智慧真了不起啊!胜妙无量,是任何人所没办法了解的啊!他一再地说:佛法胜妙到极点,很难宣说啊!舍利弗觉得奇怪,佛为什么一再赞叹这个深奥的内容,又说佛陀的大法是这么深奥难懂!另外在座的有人天百万大众,以及诸大弟子乃至于大菩萨众,有很多大阿罗汉,譬如说像阿若憍陈如等一千二百位常随众,大家心里面都想:世尊为什么一再赞叹佛法的深奥微妙,就是说出来也没人懂啊?我们不是一样也了解了佛法,乃至于依着佛法得到了解脱,得到了涅槃吗?这到底什么意思呢?佛法并不是这么难呀!

  于是舍利弗尊者就一再向佛请问,但是佛回答他:「你不必问了,这样深奥的法,说了也没有用!」舍利弗尊者一再认真殷勤启请,请了三趟,前面两趟佛陀都说:「不,不!这个跟你们讲也没有用。」到第三次佛就说:「你已经一再殷勤地劝请,我也不能不说了!」前面说佛讲的时候大家不懂,乃至于阿若憍陈如等大弟子也觉得「佛讲的这个,我们不但懂而且也证得了,佛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们还只是怀疑,当佛要说的时候,有五千人就退席了,他们觉得佛说了这么多,卖什么关子?这个东西我们也懂啊!因此就退席了。佛就说:「这五千人退了也好,他们就是条件不够,都是增上慢人,根本没有得到,却自以为得到了!现在留下来的都是条件具足的,可以跟你们讲了。」这个里边有一个特别的关键在哦!在后面会说明,为什么佛一再赞叹,而大家有这样的反应。

  于是佛就开始说了:「你们要晓得,佛出现在世间只有一个最最重要的目标。」所谓「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不单单是我们释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只有这样重大的因缘才出现在世间,就是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把成佛的完整的内容和盘托出,而且「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只有一佛乘,根本没有其它的二乘、三乘。所以在《方便品》上说:

  「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总之,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以种种的方式为一切众生说法,不管说什么样的内容,用种种的譬喻言辞、种种的因缘,他究竟的目标都是这个一佛乘。而那些众生不管他听见的是什么,都从这个引导而究竟得到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佛说这么多种不同的法,是因为知道众生有种种的欲望(就是根性)、知见,而偏偏又非常执着,所以随着个人的根性、好乐,先要配他的胃口,一步一步引导他上来,所以只是随宜说法。《方便品》的偈颂中所谓: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十方三世一切佛,真正说起来,只有一乘大法,没有什么二乘、三乘,除了佛方便说法,为了接引不同众生,随宜所用的方法是有差别的,但是诸佛真正出现的目的,就是引导众生成佛。下面又说:

  「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要晓得我所以成佛(成佛是果),是在因地当中发了大菩提愿心。不但释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菩提愿心都是一样的,若没有菩提大愿作为因,然后根据这个因而行菩萨的大行,则不可能感果。既然是由于这个菩提心而行菩萨行,现在满愿成就佛果了,怎么可能不以这个圆满的教法来教导众生,使得众生成佛呢?假如这样的话,他怎么算是佛呢?这个道理不是很明白、很清楚吗?

  但是佛为什么一开头的时候不说呢?那是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具、乐着小法。所以佛在菩提树下证了果以后,觉得佛法深奥广大,众生这么愚痴,又这么执着,他们根本没办法了解啊!既然无从讲起,佛就想入涅槃了。那时候大梵天王以及很多诸天就劝请说:「佛陀呀!您老人家无量无边难行苦行,无非是因为发了要救度众生的大愿,现在您成就了,正好救度众生,怎么可以不说法呢?」经过了这个劝请以后,佛才开始说法。但是他晓得众生的条件不足,不可能一口气领受最圆满的法,所以才一步一步地说三乘的教法,这个在经典上面交待得很明白。

  佛所说的法,总括起来是三乘,实际上真正的内容是无量无边。佛陀四十九年中不晓得讲了多少经典,可是有一次佛曾经用指甲从地上挑一点土问阿难尊者:「你看我指甲上的土,比之于大地的土,哪一个多呀?」阿难尊者说:「世尊!指甲上那么一点点的土,怎么能跟大地比啊!」世尊就说:「我已经说的法,数量就像指甲上面的土那样只有一点点,而还没有讲的,像大地这么多!」换句话说,他有无量无边的教法,适应种种不同的根性,对根器深的就告诉他深的;对根器浅的就告诉他浅的;乃至于只要以任何方式跟佛法结下一个缘了以后,最后终因这个因缘而成就。所以《方便品》上面说:「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乃至于像小孩子玩,在地上用沙做成一个塔,这样一个因缘,他最后也成佛道。「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一举手,或复小低头。」这样到最后也成佛道。还有平常我们最常运用的一个偈子,「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你到寺庙去,心里面浮浮散散的,「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随便这么称一下,这个因缘最后也成佛。

  总之,佛陀以种种方便法门,依个人的根性而有次第地接引我们走上去。这样做主要的原因,说来说去就是由于众生的执着、根性的暗钝、智慧的狭小。所以《方便品》上也有一个偈子说:

  「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着相骄慢者,不能信是法。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汝等舍利弗,声闻及菩萨,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

  因为一般人的根性不够,智慧狭小,在形相上面执着,加上自己的骄慢之心,所以对深广的大法没办法信,只好一点一点慢慢地引导。而经过了世尊四十九年说法教化,大家的善根条件成熟了,今天有机会把最究竟圆满的说出来。所以我现在好欢喜啊!不再担心他们条件不够不能接受。在这些已经成熟的大众当中,不再用委曲婉转的方法,而是直接了当把我要说的内涵,如实地表达出来。这个内涵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秘要。

  这个说明原来我们释迦世尊真正要说的是圆满一乘的大法,而前面的只是接引我们的方便。

  那这一段文字跟《广论》有什么关系?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法华》的内容,无非是把刚才这个话再推展得更深广,后来舍利弗也被授记成佛,其他声闻也授记成佛。经过了佛陀这样说明对答以后,舍利弗第一个了解了,心里好欢喜,他说:「以前听佛说法的时候,虽然我已经证了阿罗汉果,听到佛讲大乘法门,授记菩萨,心里面总觉得不是滋味,为什么佛不把这个最完整的法门教我们,而让我们只证小果呢?其实不是佛不济度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条件不够,不能一步一步地等待佛说法的次第,急急地忙着去取证。我到今天才了解,原来我也是一样能够究竟成就佛道,回归到这个无上法门当中去的。」佛就说:「一点都没错。你已经跟了我多生多劫了,长久以来我就教你这个法门,可是因为你的志趣就是这样狭劣,又着急,又不能发广大的心愿,所以听见了道理以后,总是急急忙忙地求证,求取灭度。现在我正式地告诉你,最后你也会成佛。你将来经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以后,最后具行菩萨道成佛,叫做华光如来。」并说出这尊佛的国土是什么、说法的状态又是如何,正法、像法的时间有多长,下面一尊佛又是谁。这样为他授记以后,舍利弗高兴得不得了。除了舍利弗尊者,其它的人也都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因为平常一向都是授记大乘行者,这一次居然一位小乘的罗汉得到了授记,大家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舍利弗尊者就问佛:「我现在亲自从佛得到授记,这是可以毫无怀疑的。可是跟佛学的还有很多声闻弟子也跟我一样,总觉得自己已经得到涅槃了,而现在佛又说不是,这个情况大家就怀疑了,希望佛陀您老人家给大家解释一下吧!」佛陀就告诉他:以前因为怕你们不懂,跟你们说了很多因缘比喻,现在我仍旧以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件事情。譬如有一位大富长者,他非常有钱,财富无量,家里有许多佣人,也有很多儿子。有一天,孩子都跑到一个朽败的老宅里边去玩,玩得很痛快。后来房子着火了,那些小孩子也不知道,而偏偏那个大宅只有一个门。那位大富长者一看,不得了,他那些小孩都在这个火宅当中,于是跑去叫他们出来。可是那些小孩一看见父亲来了很高兴,以为父亲是跟他们逗着玩的,一点都不晓得火的恐怖。尽管父亲告诉他们:「房子着火了,你们赶快出去啊!」他们还是以为父亲是跟他们开玩笑的,就是不出去。大富长者就着急起来了,心想:要是勉强弄的话,说不定会有人受伤,所以他灵机一动就跟那些孩子们说:「你们平常不是欢喜玩车吗?譬如羊车啊、鹿车啊、牛车啊,现在我已经准备了很多各式各样的车摆在门口,等着你们去玩,你们赶快去玩吧!」本来那些孩子都不肯出去的,一听见父亲说门外有车可玩,大家就争先恐后夺门而出。结果,到外面一看,不是羊车、鹿车、牛车,只有一种车,叫大白牛车。

  这个公案我们都耳熟能详,这说明普通的人爱好执着,不晓得三界就像火宅一样地可怕,尽管佛一再说明,大家仍然不一定真正能够接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像这个故事当中的大富长者,疼爱我们就像疼爱自己最宝贝的儿子一样,眼看着我们在三界中轮回生死,被无常大火所烧,想要救我们,把最圆满殊胜的一佛乘教给我们,可是我们就是不听,佛只好权巧方便说三乘法,把我们引出来。这个比喻当中,真正要给我们的不是羊车、鹿车,而是大白牛车。羊车很小只能乘载一个人,鹿车大一点,只有牛车最高广。以我们现在来说,当然最大最好的不是牛车,可是古代的交通工具中,最大的就是牛车。换句话说,是以最好、最快的方法来济度一切众生的。

  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最先了解,又因为他的请求,佛这么一说明,其他的人也都了解了。大迦叶尊者听了好高兴,就跑到佛前面说:「我现在亲耳听见了这些事情,先是看见舍利弗尊者得到授记,现在又听见佛说明这个道理。以前我们因为年事较高,总是位居上座的大长老,自己觉得已经得到涅槃了。不管佛再怎么说无上菩提,我们根本没有兴趣,只安住在自己证得的解脱法当中。今天听见佛这么一讲才了解,我们也愿意把自己的领解,在佛面前说一说。」于是就说了穷子喻这个公案。总之其他的声闻弟子,佛也为他们一一授记。这是在《法华经》的《授记品》当中。第一个从舍利弗尊者开始,下面紧跟着再授记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目犍连尊者,一一授记他们都将成佛。在授记迦叶尊者成佛的时候,佛说:「我这个弟子摩诃迦叶,将来还要继续供养三百万亿诸佛世尊,广修无量法门,然后才成佛。」须菩提也是一样,要再奉觐供养三百万亿那由他诸佛,然后成佛。其他的虽然也都授记会成佛,但是都还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行。  这里要说明一件事情,虽然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无非指向一个目标──令一切众生都走上这条成佛之路,但是成佛时间的长短快慢,就有很大的差别了。比如在《法华经》上面从舍利弗尊者开始,然后大迦叶尊者、须菩提、大目犍连,以及佛最后授记的学人(还没有证阿罗汉果的),乃至于随便念一声佛的凡夫,最后都可以成佛,可是时间却是很久远。这是我们真正要决择的重要关键,假如这么久远的时间中,你只要在那里安心地等着,到时候佛果自然会掉在你的头上,那倒好,问题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人觉得真正去修行是很辛苦的,那我就慢慢来吧!实际上你经过那么长的时间,还是要很努力才有可能成佛。如果同样是成佛,一种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另外一种可以很快速地成佛,当然我们一定会选择快速的。

  这就是佛在《华严》上面所说的最圆满的教法,依此成佛不必像《法华经》上面所说的,要经过那么长远的时间,而是可以很快速地达到。唐译的八十《华严》在最后《入法界品》当中,善财童子成佛的时候有一段话,诸位认真去看的话就会了解。不但比起声闻来要快得多,而且善财童子最后成佛的时候,普贤菩萨告诉他:「你现在能够以很快速的方式成佛,比之于极大部分的菩萨要经过无量阿僧祇劫修习善法而成就快太多了!现在你在短短的一生当中,就能够圆满地证得,所证的内涵跟那些菩萨无二无别,跟我也一样,也就是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证得的相同。」所以《法华》、《华严》两经所说一样是究竟地成佛,可是两者的时间却是天差地远。

  这个关键在哪里?这对我们才是真正重要的,其实《法华》所说真的一定是这么长远吗?实际上并不如此。就以《法华》来讲,前面除了为很多声闻弟子授记之外,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晓得提婆达多生生就是专门跟佛作对,专门要害佛的人,可是他最后也得到佛陀的授记。在《提婆达多品》当中,佛陀就说:「我以前要求大乘经典,有一位阿私陀仙(提婆达多的前身,即印度当年所谓的外道婆罗门),他教我《妙法莲华经》,但并不是无条件的。必须用种种的方法恭敬供养他,他才传给我。」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释迦世尊就授记说:「因为提婆达多往昔是我的善知识,他使我成佛,所以我非常感激他。他将来也会成佛。」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段很有趣的公案──龙女成佛。龙女并没有像罗汉那样绕了一个大圈子才成佛,她是很快速地成佛的。这就说明,虽然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是引导一切众生成佛,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两类:有一种要经过很长远的时间;有一类却是很快速的。善财、龙女是代表快速的,其地的则代表比较慢的一类。那个慢的程度不要说一个凡夫,即使佛的那些常随众当中,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的;而大迦叶尊者,不但是头陀第一,而且又是传佛法藏的。他们每一位大尊者,都有这么高的条件,可是舍利弗尊者还要供养无量无数佛,大迦叶尊者还要供养三百万亿佛,而须菩提尊者还要供养三百万亿恒河沙佛,这些这么了不起的大声闻,还要经过这么长远的时间才能成佛。这中间的关键单独从《法华经》去看的话,我们不容易了解,假定能够透过《广论》的说明去体会的话,就容易懂得了。

  佛说法都有一定的次第,一步一步接引我们走上去,假定我们一开头就能够体会佛陀真正的用意,从基础上面按部就班地走上去的话,我们走的就是快速的路,否则就不一定了。这个道理在《广论》的前面也简单说过,先是共下士,中间经过共中士,最后进入上士;进入上士以后,如果你条件够,把上士基础建立稳固了以后,想快速成佛还要进入密乘;如果你条件不够,就到此为止。这些内涵前后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广论》前面以七卷的文字把道前基础、人天乘法的下士道、声闻缘觉的中士道,依着佛所说的很多经典的内容,指出一个凡夫一步一步走上去必要的过程。

  在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你已经对佛法整个的纲要圆满地了解了,晓得从什么地方一步一步上去;还有一种方式,你完全信得过善知识的引导,全心全意听他的。在这两种情况之下,一步一步深入,我们就可以很快地走上去,不会有很多的停滞。假定我们没有这个认识的话,自然会碰到什么就修什么,走到哪里就停在哪里,这样的方式走上去就比较辛苦,也比较慢了。

  以前讲《广论》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个比喻:世间的人要找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业,最后找到一个大的企业部门,进去了以后,渐渐做得得心应手时,就会越做越是停在那里,你要叫他换一个工作,他实在是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可以在那一部分成为一个很专门的技术人员,但是他不可能把握到这个企业王国的全部。修学佛法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将来真正要达到的,不只是得到一点点小小的好处,而是要得到究竟圆满的佛的报身报土,就相当于这个企业王国的全部。所以虽然你在一个部门当中做得很圆满,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要的不是这个,于是你重新再另外换一个地方,等到摸熟了以后,又被习性所使而停在那里,这样一步一步摸过来,不晓得要摸到什么时候。如果是董事长的儿子,他一开始就晓得自己将来要继承董事长的位置,掌管整个企业王国,对于各部门都应该有圆满的了解,所以他进入的次第方式不会像前者一样,他晓得整个事业的层级从哪里开始,怎么一层一层上来,他能够对每一个部分的运作都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知道怎么配合,很快地就跟在董事长身边,等到董事长退下来,把事业交给他,他就可以接手了。

  这两种情况在解释《广论》时我特别说明过,《广论》的究竟意趣在什么地方?要引导我们走上最究竟圆满的菩提道,中间要经过什么样的次第步骤?这个基本的概念,跟《法华》上面所说的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应该从一个圆满的立场去看,佛出世,从他证果以后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一直到最后临涅槃,整个说法的过程,做一个完整的纲要,依深浅次第一步一步下来,到最后指出这个《法华》来。所以前面所讲的那些道理,都完整地含摄在《法华》里面。换句话说,佛说完了整个教法的内涵以后,才说出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众生成佛的。既然这样,当然他前面讲的所有的道理,无非都是引导我们成佛的方便。所以从鹿野苑为五比丘转四谛*轮开始至临涅槃为止,这样一个广博的内容,最后是指向《法华》。

  如果单单从《法华》去看的话,会觉得前面那些道理好像没有讲。实际上从佛开始转四谛*轮到最后圆满,都含摄在《法华》里头,而《法华》本身只是提纲挈领地指出佛出世的究竟意趣。《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把整个三藏十二部教典,按照佛陀的真实意趣,将最重要的内涵决择出来,分成几个必然的次第步骤。从大纲来说,最前面的是最基础的,就相当于幼儿园,先让你对于上学这件事情产生好感,了解怎么去学,有了这样事先的准备,到学校里去的时候,就能够高高兴兴地学。如果前面没有准备,一开始就到学校里,他不晓得怎么办,说不定会哭闹,尽管老师教他,他不一定能接受。这个准备就相当于道前基础。接下来所谓的共下士,不妨比喻为小学;共中士是中学;然后上士就不共了,那是大学。大学的时候,才把真正修学的内涵告诉我们;大学里边如果你还要特别的,也有它更进一步不同的内涵。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把整个圆满佛法的内涵分成这样的次第,使得我们凡夫从第一步就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很快地通过我们必须要走的次第。

  关于这个次第,前面我们已经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譬如中士就是对已经有了下士基础的人,进一步告诉他世间所得到的快乐,即使升了天,天福尽了还是要堕落,是不究竟的,所以必须求解脱。那么想要解脱先要发出离心,出离心是三乘所共的,这个才是佛法最重要的起步。要得到出离的果,应该要学三无漏学──戒定慧,所以正规来说,中士的内容应该是戒定慧三学,可是本论只说了一个戒,而且只是大概的纲要,定慧没有说,因为这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它真正的目的,不是让我们获得声闻果脱离生死就好了。要一步一步上去直至成佛;为了保持这样的增上生,那么戒是最重要的,所以特别把戒学说一下。如果不持戒的话,尽管你有很高的目标,但是行持不相应,到时候甚至会堕落,连人身都得不到,怎么能修行呢?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原来《广论》正是把《法华经》中佛出世引导我们的究竟圆满的内涵,依照一步一步的次第说得清清楚楚。

  如果单单看《法华经》是不大能够了解的,尽管佛说众生最后都成佛,可是怎么成呢?这个道理可没有交代,现在我们学了《广论》,对整个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才发现原来《菩提道次第广论》真正的内容,实实在在就是《法华》、《华严》的精神。

  刚才我们引的是《法华》,至于引证《华严》的部分,我用《华严经·入法界品》的内容来说明一下。《华严经》纯粹是为大乘行者而说的,通常分为四大部分,所谓信、解、行、证,前面先说明道理启发对它的信心,然后再了解它的内容,以及怎么样的修持等等,由于这样照着它去行持,最后感果。这个证果部分的内容,就是在《入法界品》当中。佛说这个法是在舍卫国的给孤独园的大庄严重阁。《华严》传到中国来一共有三种译本,分晋译跟唐译,晋译就是《六十华严》,唐译有两部,一部是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华严》,到后来又有般若三藏所译的《四十华严》,实际上《四十华严》就是实叉难陀译的最后一品──《入法界品》详细一点的译法。

  在《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中说:佛陀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的大庄严重阁之上,有五百位大菩萨,以普贤、文殊菩萨为上首,还有其他很多菩萨,以及五百位声闻弟子,都是已经证得了涅槃的大阿罗汉,如经文所说:

  「及与五百声闻众俱,悉觉真谛,皆证实际,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离结使缚,住无碍处;其心寂静犹如虚空,于诸佛所永断疑惑,于佛智海深信趣入。」

  除了声闻以外,还有无量的世间主。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这么想:如来的境界高妙深广极了,世间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了解的,除非靠着诸佛的加持威神力,以及自己的善根力量,还要善知识摄持的力量加起来才能够跟佛相应。所以大众一心地祈求世尊,希望世尊能够随顺我们,显示出如来的境界。佛了解大家的心念,所以就显示神力,入狮子频申三昧,开展显露出不可思议的智慧神通,就在那小小的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把十方法界一切诸佛的整个境界全部显现出来,单单描述这个境界之妙,就用了好大的篇幅。

  其中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就是诸大菩萨乃至于很多世间主、天龙八部等等同样都能感觉到、看到、听到不可思议的威神,但是那些声闻弟子,不要说普通的有学声闻,就连最了不起的五百位上首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叶、离婆多、须菩提等等,虽然同样在那个地方,却根本看不见佛到底在做什么,不要说如来的一切境界、威神,就是那些菩萨的境界,他们同样地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善根不同。他们修行的时候不是修习佛道,也没有修见佛自在的这种善根,也没有像一切菩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广集福智资粮。在生死流转当中,他们汲汲地只求自己得解脱。菩萨们所行的菩萨道,是不与二乘共的。声闻只走前面的共道,解决自己的生死,菩萨上士的不共道他们并没有走,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尽管同样坐在那个地方却没办法见到。

  经上还举了很多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譬如在恒河边有无量无边的饿鬼,他们是苦不堪言,长劫以来乃至不闻浆水之名;明明恒河是印度最大的一条河,那些饿鬼在河边竟看不见,或者虽然看见河,跑过去,河水不是干掉就是变成火。那是因为他们的业力所感。那些声闻也一样,尽管在诸佛的大法海当中,他就是看不见佛真正的大威神德。这里的世间之主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在生死流转当中正在行菩萨行的人,他以往就已发了菩提心,在生死当中积聚福智资粮,所以他们才能够看得见。所以是因为资粮不同的关系,尽管佛现种种的神力,声闻就是看不见。

  后来文殊师利菩萨离开了逝多林,到另外一个叫福城的地方去弘扬大乘法门,那时还有舍利弗尊者跟着一起去。福城东边有一个大塔庙,是以前诸佛行菩萨道的地方。有五百位长者、五百位优婆塞优婆夷,以及童男童女等等久种善根的人,都来听文殊师利菩萨教授圆满的教法。在这里头特别有位善财童子,以前已经种了很深厚的善根,也发了菩提心,文殊师利菩萨看见他就非常欢喜地赞叹他。善财童子也一心恭敬地跟他学习。文殊师利菩萨就对善财童子说:「好极了,你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能亲近善知识,问菩萨该怎么修,现在我就告诉你吧!」下面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指导善财童子的一段话,这在唐译的《八十华严》第六十二卷《入法界品》当中: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观善财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问菩萨行,修菩萨道。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生疲厌。』」

  善男子啊!你要亲近、供养善知识,不只是一位,「诸」善知识你都要去亲近、供养他,因为这是具足、圆满一切智的第一步。一切智就是佛智,换句话说,您想要求佛道,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所以对这件事不可以疲厌,再麻烦再难也要努力去做。善财童子就说:「唯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行?应云何修菩萨行?」请求您老人家详细告诉我,修学菩萨的行者,应该怎么去学,应该怎么去行。下面这个问答非常重要,我大概地解说一下。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颂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

  发菩提心是很难很难的哦!发心已经不容易了,发了心以后,还要求菩萨行更是加倍地困难。而最后这一句话就是整个的总纲:假定您想要成就无上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佛果位的话,决定应该要求「真善知识」。这个话都是很肯定的,没有什么模棱两可的。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广论》一开头就特别说明善知识非常重要,最后把前面显教基础建立好了以后,真正决定要走金刚乘这条路时,善知识尤其重要,比前面还要重要,在这里先提醒,回头再作个比较。前面已经将总纲说出来,下面又说:

  「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胜乐……」

  说了依善知识这四点,下面就告诉他:在南方胜乐国有座妙峰山,山上有一位比丘叫德云,你应该去请教他。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的大善知识的第一位。我们主要是看前面文殊菩萨如何指导善财童子,首先告诉他想要求一切智智,决定要求真善知识,这是一个总纲。但是求善知识不是容易的事情,要用种种的方式去找,不要觉得疲厌,这是还没有见到的时候;见到了善知识以后跟他学,要「勿生厌足」,千万不可以觉得厌烦,也不要得到了一点就感到满足,这个内容我们也说过很多次了。

  我们现在说起来真可怜,可以说因为是末法了,究实说来,是我们善根不够,不要说叫我们千辛万苦地去找善知识,就是善知识送上门来,我们还不一定愿意,这个慢心是特别地强!对于接近善知识真正能够勿生厌足的人很少,善知识随便叫我们做一点就觉得麻烦得要命,听懂了一点就觉得够了够了!既厌烦又容易得少为足。在修学佛法当中,前面这些障碍就算冲过了,还有一关很难突破的,叫「得少为足」。关于这点,《瑜伽师地论》上面,弥勒菩萨与无著菩萨特别告诉我们,修学佛法有五重障碍,前面几重都是对世间放不下;纵然把世间放下了,还有一个障碍,就是得少为足,碰到一点点就觉得够了。就像有些人学戒,听到一点点就觉得戒就是这样,乃至于很多人只要一经一论,实际上这样不行,下面经文还会有详细的说明,所以对善知识不可以生厌足。

  接近善知识的目的是要从他那里得到圆满的教法,所以「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应该认真照着善知识的教诫,从了解而去行持,一步一步上升,这是达到一切智智佛果必须要的条件。要晓得善知识一定是根据我们不同的根性,把我们引导上去,所以为了要净除我们各别的障碍,帮助我们解除所有的问题,他有种种的善巧方便,那可不是我们能了解的,在我们看起来,说不定以为他有问题,那时候你千千万万不要觉得这是个过失。

  善财童子听了文殊师利菩萨的教诫去找大善知识,一个接着一个,经过百城烟水,不晓得有多少辛苦。这个地方注意噢!经上在善财童子刚见到文殊师利菩萨的时候,就说他已经多生多劫积了无量无边的福智资粮,障碍也已经完全净除了,以我们所学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说,他的道前基础、共下士、共中士、上士都已经圆满具足。上士中入大乘之门第一要发菩提心,先是发菩提愿心,有了一点样子了,马上要发行心,也就是开始受菩萨戒、学菩萨行,努力去广行六波罗蜜,积聚资粮。

  对于修行的位次,各宗各派有不同的判法,印度是判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我们中国有不同的判法,圆教有所谓信、住、行、向、地,前面的资粮道、加行道,就相当于信位,而善财童子那个时候所处的地位叫十信满心。这个不简单哦,在我们中国的祖师当中,具足这个条件的没有几位,而他已经有了这个条件了,文殊师利菩萨还是告诉他,你真正要成佛的话,必须要亲近善知识。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现在是什么地位?什么身份?假定我们具足了这个条件,会不会再低声下气、千辛万苦地去找那些善知识?不要说达到那么高,眼前一点样子都没有,叫我们去找善知识,恐怕都不行吧!这说明了我们为什么不能上进的真正原因。这个地方只是简单一提,我们继续把《华严》的内容,先有一个纲要的认识,之后再介绍我们要学的东西。

  善财童子经过了文殊师利菩萨的指导去求见大善知识,开始是德云比丘,之后经过所谓百城烟水,五十几位大善知识,真正说起来不止五十几位,因为有很多地方有好几个善知识同时出现,而在这里边的出家人很少:开始的三位是出家人,到最后弥勒菩萨是出家人,中间还有一位比丘尼,也是出家人,其他都是在家人。妙的是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不但世间一般的规规矩矩的人,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甚至很莫名其妙的人。例如有一位大暴君无厌足王,他专门杀人放火,善财童子去参访他的时候,看见他杀了很多人,头啊、腿啊到处都是;还有一位大外道胜热婆罗门,相当于印度当年的苦行外道,他也在善知识之列;还有一位叫婆须蜜女,以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绿灯户的妓女。这里就有问题了,在我们的概念上,修行人应该是道貌岸然才对,杀人的暴君和妓女是善知识,这怎么可能呢?但是善财童子因为受了文殊师利菩萨的教诫,所以他照样去参访他们。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他可以去参我们可不行,不是你想要去参就可以,必须要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你要有能力去辨别他,假定你没能力辨别的话,弄错了就很糟糕。这一点,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说得很详细,修习佛法不但要有好乐心,还要有正确的知见才行。

  善财童子经过了五十三参,最后在入弥勒楼阁之前遇见德生童子和有德童女两位善知识,他们把他自己所修证的内容一一教诫,乃至于加持善财童子,使他能如理地了解,以及如量地证得。这中间有一点很重要,他说:「像你这样能够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不计一切,经过这样长远努力,一步一步深入,实在是非常好……。」下面我引经文来说明。这是在唐译《八十华严·入法界品三十九》第七十七卷,善财童子参访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的那一段。

  「善男子!汝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不应以限量心行于六度、住于十地、净佛国土、事善知识,何以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种无量诸善根,应集无量菩提具,应修无量菩提因……」

  这一大段是告诉他,不应该只是修很简单的一善心、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等等就生究竟想。我们通常都是得少为足,证得声闻果乃至于菩萨得了忍以后尚且都不可以停在那里,菩萨应当无限量地在十方一切国土承事善知识,种下无量无边的善根,积集无量无边的菩提资粮。

  「善男子!举要言之,应普修一切菩萨行,应普化一切众生界,应普入一切劫,应普生一切处,应普知一切世……」

  这几句话是总摄前面的道理,就纲要来看,所有菩萨应行的,统统要去学、要去行,没有一点遗漏;然后没有一个众生遗漏的,你都要去化度;这样学菩萨行、行菩萨道的时间是三世所有的时间;所到的地方要「普生一切处」;所对的境界是「普知一切世」。要想得到它,后面说应「普事一切善知识」,就是要做到前面这些,必须要普遍地承事所有的善知识。下面又说:

  「善男子!汝求善知识不应疲倦;见善知识勿生厌足;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供养善知识不应休息;受善知识教不应倒错;学善知识行不应疑惑;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不应犹豫;见善知识随烦恼行勿生嫌怪;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尊敬心不应变改。何以故?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听闻一切菩萨诸行,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这里特别注意!经过五十三参,参访了这么多大善知识,最后已经到了等觉菩萨了,要进入最后关头的时候,那两位大善知识又告诉他这么多话,这里边有很特别的内涵在。除此以外又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还应该具足什么条件呢?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负荷重任无疲倦故;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总共说了二十几种心。在《广论》上说过,一开始就需要善知识,到后面还是要靠善知识。亲近善知识总括起来有九种心,四个条件,这些都是引自《华严经》的。实际上经上说得更详细,一共有二十几种心。另外,《广论》上说:在我们亲近善知识之前要作准备,先要晓得闻法的胜利,然后听闻佛法时要断器三过、具六种想,这个也都在《华严经》的这一段上面。

  「善男子!汝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又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

  像这样的想法,一共有四十几种,而在《广论》上面一共总摄为六种。不过在经上只是把这些想列出来,而《广论》把为什么要这样想的内涵也加以说明,这是两个的差别。

  「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等等。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

  从这个地方我们见到一个事实,善财童子之所以能够快速成佛的原因,第一个就是由于他不随顺自己的习气,能够依善知识的引导而行,而且不自满足,不断地进步。最后听了德生童子、有德童女两位的指导以后,他就去见弥勒菩萨,到了名叫毗卢遮那庄严藏的大楼阁外,在还没进去之前,弥勒菩萨就从别的地方来了,于是他也一样至心恳切地请求。弥勒菩萨先给他一段开示,说明修学大乘佛法的基础是菩提心,以及发菩提心是多么地殊胜;单单叙述菩提心的好处就说了很多很多,大家有因缘可以好好地看一下。而浓缩起来的重点在《广论》上面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它虽然还引用了其它经论,但主要的都是引用《华严经》。发了菩提心以后还要行菩萨行,如果不行还是不对。应该怎样行菩萨行的道理,弥勒菩萨就没有仔细讲,只是教他进到那个楼阁自己去看就晓得了,接着就弹指开弥勒楼阁让他进去。

  这个地方有几个重点:善财童子在进去之前一再地反省,听见了善知识这么多的指导,回想自己从无量劫来无非都是错的,对以前的错误深深地忏悔,然后对于善知识的引导生起大恭敬之心,殷勤策励自己要努力照着去做。反省以后就进入弥勒楼阁,在里边又见到不晓得多少美好的东西。由于这样的几个内涵,善财童子把从弥勒菩萨学的所有内容(当然从前面每一位菩萨所学的,也是没有例外的),都一一了知,乃至一一证得。离开了弥勒楼阁以后,弥勒菩萨还告诉他:「你要晓得所有前面的一切都是文殊师利菩萨指引、摄受、乃至示现的;所以总归一句话,一切都是依靠着善知识。现在你应该再去见普贤菩萨。」所以最后他又再回过头去找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也是把他所修证的内涵如理地教导,然后加持他。经文很长,我只把纲要说一下。

  最后他所证得的跟普贤菩萨齐,也就是跟诸佛相等。普贤菩萨就告诉他:「善男子,你现在能够证得这样,要晓得这是何等不容易啊!十方一切诸大菩萨要达到你所修证的这个程度,要经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而你却在短短的一生之内就能够圆满地证得,你晓得这是什么原因吗?」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一开头的时候就能依止善知识,以善知识之见作为自己的见,然后努力照着善知识的教诫行持。就像前面所说的,每一位善知识告诉他的,他一点都不违逆,而且不惜一切乃至生命的代价全力以赴,所以他能够很快地把一般修大乘的行者,要经过无量阿僧祇劫才能够圆满成就的功德,在短短的时间内经过五十三参之后就圆满了。最后再以十大愿王把前面菩萨的所有无量行愿,归纳总结成十个大项目,并以这十个大项目最后回向导归极乐。

  前面《法华》上面说声闻成佛的情况,和现在这个地方成佛的情况对比,两个之间的差别有多么地大。我们要找出为什么一个是这么快速,一个却要经过这么久远?当然,佛法一定是讲因、缘,这里面一一细分就有很多,不过我们应该特别了解的关键就是善知识,而且要真善知识,称为真善知识是因为他有最圆满的指导。从《广论》上我们已经很清楚地了解,问题不在于善知识的有无,而是在于我们是不是已经净除了自己的障碍,能够去接受善知识的指导。而在《法华经》上说:在因地发无上大菩提心,无非是要救度十方三世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圆成无上佛道,现在既然成了佛,悲心、智慧圆满,他晓得怎么去解决众生的问题,而且有无上的大威神力,有了这个能力,他会不救我们吗?当然绝不可能!而且他必定一直都在忙这件事情,那为什么我们偏偏还流落在生死之中?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问题还是在我们自己;尤其是经过《广论》的说明更是清楚明白,这也可以说是《广论》真正殊胜的地方。

  我们常常觉得现在末法了,找不到善知识,也找不到圆满的佛法了,对一个初机来说,如果你一开头就告诉他,毛病都在你自己身上,说不定他会掉头而去;我们现在由于能够净化了一些烦恼,把自己的执着多多少少拿掉一点,才能看清楚,问题是在我们自己!这个地方我们要好好地反省!这个重点先认得了,继续行持下去时,要提醒自己:并不是一开头就要我们做到,而最重要的是先认识,有了正知见,然后根据这个正知见渐渐地净除罪障、积聚资粮,这样一步一步走上去。

  《法华经》和《华严经》上这两段公案总集起来,说明佛虽然有这个悲心,但是因为我们众生有种种乐着和根性的不同而不能了解佛的本怀。所以《法华》上舍利弗尊者的话非常重要,他说:「不是佛陀他老人家的错误呀!这个毛病都是在我自己,假定我能够耐心地等待佛把他出世真正究竟的原因圆满地告诉我们以后再去做的话,就不会急着取证了!」乃至于后面《信解品》中,大迦叶尊者了解了以后,说自己像是个得少为足的除粪人,这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问题的关键在这个上头。

  《法华经》中有一段没有提到的,就是《化城喻品》。佛为弟子们一个个授记完了以后,又说:所有佛出世都是要把最圆满教法的甘露法雨,普遍地济度一切众生,可是因为众生根性不同,各有自己的想法及爱好。所以在《药草喻品》当中说就像春天的时雨,如同甘霖,虽然平等普遍地滋润一切,可是由于种类不同,小草小根就得到一点小的好处,中草就得到中等好处,大草的话就得到大好处,小树得到小好处,大树得到大好处;这「三草二木」是比喻由于不同的根性而所得不同。

  接着佛又说明昔日的因缘。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叫大通智胜如来,他在没出家之前是一位大国王,有十六个儿子,他出家以后证了佛果;这十六位王子晓得父亲证了佛果,也恳求祖父让他们出家,跟着大通智胜如来修学。在诸天等请转*轮以后,大通智胜如来就和诸佛一般,先转四谛*轮,后来转十二因缘*轮,每一次转*轮就有多少亿的众生证得了圣果,所谓声闻果、缘觉果等等。实际上那时真正请法的上座就是这十六位王子,尽管前面已经四次转四谛、十二因缘*轮,有多少亿的人证了果,而这十六位王子却始终没有去学行这个法门。他们也了解,但是不取证,等到最后他们才请求佛陀(也是他们的父王)说:「您已经转了那些*轮,现在还要请求您转究竟无上的大法呀!」于是佛陀就为他们说《法华经》,十六王子听了就专门修学这个,最后一一皆成了佛。这十六尊佛是哪些呢?佛说:「东方的阿鞞佛、西方的阿弥陀佛等等,最后东北方有两位,一个是坏一切世间怖畏佛,还有一个就是我──释迦牟尼佛。而当时十六王子受了佛的教化,也广弘佛法度化了很多人,就是现在你们在座的很多人……」

  这里边有两个重点,第一是尽管佛同样地转*轮,有很多人很快就取证了,就像舍利弗及很多大阿罗汉都是这样,停在小乘当中。但也不是人人都如此,有很多人就一定要先了解究竟圆满的道理,选取最好的路线,然后顺理成章一步一步走上去。就行持上来说虽然慢一点,可是因为认识得正确,最后会慢行而先到。所以当时听十六王子说法的众生,有的证得声闻果,乃至于有的还在凡夫地,而这十六王子都已成了佛了!这说明了我们修学佛法,一定要去除几个障碍,就是憍慢之心、执着之心、自以为是之心。能够把这些拿掉,一心听从善知识的教诫,保证我们只占便宜绝不吃亏!就像大通智胜如来座下的十六王子,他们不会像前面那些人急于取证,以致错失大法。

  后面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人,就是龙女,这个因缘我也简单说一下。释迦世尊为弟子一一授记,也说明了诸佛出世的究竟目的,正说的时候忽然从地涌出了一个大宝塔,大家都觉得非常奇怪,这么庄严的大宝塔,是从哪里来的呢?释迦世尊就告诉大家:「这个是过去无量无边劫以前,有一位久已灭度的多宝如来。他曾经发愿:如果将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要说《法华经》,他即使涅槃了,他的塔也会出现在那地方证明,现在这个就是那位多宝如来的塔。

  大家就请求世尊开塔,让他们拜见这尊多宝如来的全身舍利。释迦世尊就回答:「这必须要我在十方世界化度众生的所有化身,都一齐聚集、同意了才可以。」由于大众的请求,世尊就把在十方世界所有的化身佛一起请回来,那个数量是无量无边的多,每一尊化身佛都带了一位侍者,来了以后,一方面向释迦世尊请安,一方面「与欲说」(就是同意开塔),于是世尊就开了宝塔。多宝如来还在里面像入禅定一样一动都没动,还听见他说:「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你能说《法华经》真好,我就是为了听这部经而来的。」那时候在法华会上的大众看见了以后,赞叹得不得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居然这样久远前已灭度的佛还跑来听法;其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莫不皆然,都证成这个说法的次第内涵等。

  和诸佛一起来的有一位智积菩萨,就对佛说:「现在已经证明完了,世尊,我们就回去吧!」我们释迦世尊就对他说:「善男子,你稍微等一下,我们这里有一位大菩萨叫文殊师利,你不妨跟他见见面,谈谈佛法再回去。」当时文殊师利菩萨不在会中,实际上,文殊师利菩萨跟佛一样,没有一个地方不在的,只不过是示现这个因缘罢了。世尊说完后文殊师利菩萨就从大海里来了,坐着一朵大宝莲花而出现;一来就先头面顶礼,问讯世尊,再到智积菩萨那里,互相请安慰问。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说:「尊驾在龙宫化度众生,有多少数量呢?」文殊师利菩萨说:「哦!多极了,简直没有办法以数目来称量,乃至于没有办法用心所去思惟,等一下你自己看吧!」话还没说完,就有无量无数的菩萨都坐着七宝莲花从大海中出来,到世尊说法的灵鹫山虚空当中;这些大菩萨们都是文殊师利菩萨说法化度,如说修行而证得了菩萨位的。文殊师利菩萨就说:「我在大海教化众生的成绩就是这样,我跟他们讲的,就是《妙法莲华经》。」

  智积菩萨听了就说:「这部经真是深奥微妙极了,是一切经中最难能稀有的,世尊也亲口说它是经中之王。你教的这些众生,是不是有很努力认真地去修行,乃至于很快就能成佛的呀?」文殊师利菩萨说:「有,有一位娑竭罗龙王的女儿,今年只有八岁,但她根性很利,智慧具足,知道种种众生的行相和业,我所教示的,她都能够如实地了达,很快地发菩提心,然后修菩萨行,很快就能证得佛果。」智积菩萨说:「我亲自看见释迦世尊无量劫以来难行苦行,积种种的福德资粮,舍生命、头目脑髓,不计一切地行菩萨道,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才成佛。以这三千大千世界来说,你要想找到像芥子那么小的一点地方,释迦世尊没有舍过头目脑髓的都找不到。经过了这样长的时间,修这样难得珍贵的教法,行无量难行的菩萨道才成佛。现在这个龙女居然这样就成佛了,这真叫人难以相信啊!」

  正在说的时候,龙女就出现了,那时不但智积菩萨,连舍利弗尊者也觉得奇怪不解,就对龙女说:「刚才我听文殊师利菩萨说,你发心这样修行,很快就要证无上菩提了,这个听起来真是令人难以相信。再者,佛说女身是五漏之身,不是法器;佛道是何等地难能可贵,怎么可能由此身得?佛曾说,有五种殊胜,女身不能成就:第一个是梵王,第二个是帝释,第三个是魔王,第四转轮圣王,第五是佛身(梵是梵天主,帝释是三十三天主,魔王就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转轮圣王就是世间主,还有佛是大法王),这些是女人有障碍不能成就的。现在你不但能成佛,而且这么快速,这实在是无法想像!」结果龙女就把她身上一颗最值钱的宝珠拿出来供养给佛,佛也就纳受下来。龙女说:「你看我把那颗宝珠供养佛快不快?」舍利弗说:「当然很快了。」龙女又说:「我要成佛比这个更快!」一说完,立刻就转化成男身,到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就像我们释迦世尊般圆满具足。这下大家都亲自看见,就没有话说了。所以《法华》并不是只有说成佛要慢慢地来,它同样也说明,真正如理如法的教化,就能够这么快成佛。所以问题不是佛所教的有偏差,而是以我们修学的人自己的条件来判别成佛的快慢,这是两部经相同的一个特点。

  有一点我们要了解,《法华经》上面尽管前前后后说了很多,我们也念过很多遍,说这是经中之王等等;但是至于什么是下手处,从发菩提心之前必须要具备的出离心,发了菩提心以后行菩萨行,最后如何真正地证实相慧,这个在《法华经》上没讲,但在《华严经》上面则有很完整的说明,虽然如此,可是以我们凡夫的心量,直接从《华严经》上根本还是找不到这个内涵。现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把成佛必要的次第步骤,一一都点得清清楚楚,它真正的美妙之处就在这个地方。尽管简单扼要,可是,把我们从凡夫地到最后成就佛道应该走的所有重要关键都说得很明白。所以只要能够在《广论》上面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以后,再回过头去看《法华》跟《华严》,那里边的内涵、意趣就一目了然。否则尽管这么好、这么高明,可是大家不易把握住它的内涵深意及下手处。时下很多人也说:只有《法华》最究竟、最圆满,所以就只诵《法华经》,乃至于一字一拜,拜了半天,善根是积了,却没有办法照《法华》要告诉我们的如理去行持证得。虽然累积了一点善根,还是必须慢慢地,一生一生再来,等到佛菩萨告诉我们这个完整的道理以后,再照着去行持。

  此外,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尽管《法华经》上佛说最后你们都成佛,但成佛的内容,他就没有讲。真正没讲吗?讲了。要晓得佛并不是单单在法华会上说《法华》,从佛陀出世到究竟圆满的所有教法都包含在里头,但以我们凡夫的心量,实在没有办法了解。所以宗喀巴大师就把这整个的内涵总摄起来,把它的纲要按照必要的次第步骤一个一个列出来。这也不是宗喀巴大师独创的,而是从阿底峡尊者传来的。阿底峡尊者也是得自他的几位老师,这些老师都是具有圆满传承,原原本本地把佛陀所说的三藏十二部,包括小乘、大乘、性宗、相宗等所有传承,一一集其精要凝聚起来,才浓缩成这个。所以对《广论》的大概内容了解了以后,再回过头去看《法华经》,乃至于《华严经》,就会一目了然,这是它真正殊胜的地方。

  其次,在《法华经》当中,文殊菩萨教龙女很快地成佛;而文殊菩萨在海里跟大众讲的是《法华经》,这就说明了《法华经》不仅仅限于我们现在眼前这个经文,而是就内涵来说,它是真正指向圆满一佛乘的究竟教法,这个才真正是《法华经》的内涵;《华严》也一样是佛陀所指出来的究竟内涵。在《法华》中的龙女,以及《华严》中的善财,真正指导他们的都是文殊菩萨;我们本师释迦世尊在《法华》上面也说得清清楚楚,他在因地当中,日月灯明佛那时候,也是由妙光菩萨(就是文殊菩萨)的教化而成就;乃至于十六王子往昔也是由文殊师利菩萨在佛遗教当中教化出来的。所以究实说来,文殊师利菩萨是十方诸佛之母,在不同的经论上面都说明,把这个圆满的教法教导给我们的总归是他。现在在末法当中,也只有文殊师利菩萨才能够把佛陀圆满的教法,精炼而浓缩成这么简单扼要的这本《广论》,适应我们现代的众生,使我们能种下究竟圆满一乘大法的种子,如果条件够的话,就从这个上面一步一步地深入,可以很快成就。

  这一次因为受限于时间,所以没有办法更深入、广泛地说明《法华》、《华严》跟《广论》间很多相关的地方,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足够让我们了解了。现在根据前面对《法华》跟《华严》的说明,我们重新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广论》的特点是什么?第一个它先特别说明造者的殊胜,以及本论的殊胜,之后并不马上告诉我们本文,而是说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跟这个殊胜圆满的教法相应,所以甲三的说、听两种轨理很重要。现在经过了《法华》、《华严》这两部圆教经典的证明以后,我们回过头来反省思惟一下,前面一再说的断器三过、具六种想,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刚开始我们条件不够,一下就把很深刻的道理说出来的话,大家不一定能够了解;现在经过了《广论》概要的说明,我们重新再温习一下断三过、具六想。究实说来,这两个有差别,断三过还是共世间的,而具六想才是不共世间的。

  断三过就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来说,第一是不要被自己的憍慢、轻忽等等所遮障,一心一意使自己的内心转向善知识的教诫。就像个容器,或者说茶杯、碗也好,你不能把它倒扣起来,一定要口向上,甘露才可以灌注进来。进一步,虽然能够灌注到我们心里面,但是如果没有把我们心里的成见去除干净的话,这个叫等起心有过失,是不可以的;第三是听受了这个教法以后,要牢牢地记住,不要左耳进右耳出,虽然听过了,却不放在心上,这个也不行。这样的情况在世间一般来说也都有的。

  至于具六想为什么是不共世间的呢?六想当中第一个是病想,从无始以来,被贪瞋等三毒缠缚,总的来说叫无明大病。世间的人如果没有病的话,他会说:「好端端的找什么医生,我忙得很。」再不然就说:「你触我霉头,跟我过不去啊!怎么叫我去找医生?」一旦真正发现有病的话,他就急急忙忙、拚命去找医生。但是世间的医生只是治身病,佛法却是治心病,并不是我们神经失常,而是说我们的无明。这个无明心病只有佛陀才能够指出来,不是世间一般人所能够了解的,所以说这个是不共世间的。

  假定我们在这一点上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平常我们会憍慢或者自以为是,乃至种种的执着、爱好等等,不管是哪一种状态,总不外乎一个根本──无明。这个无明呈现出来的行相,粗猛的是贪、瞋、痴,贪、瞋比较容易了解,痴就是对事实的真相不了解,它包含的范围很广。假定我们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能够了解自己在无明中,才会一心一意地仰仗善知识来净除它。当然不可能一开头就有正确的了解,现在经过了《广论》详细的说明,如果真正认真地去体会、学习的话,就会认识,原来我们平常起心动念,的确无非是在自己无始以来的无明知见当中转,即使修学佛法了,仍旧陷在这个里面透脱不出来。唯一的办法,一定要依靠真善知识。所谓真善知识,他必定是彻底净化了无明的人。不管我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都在无明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佛、师长。但是这个佛、师长还要经过如理地决择,因为佛说的法,还是有了义和不了义的差别,所以我们要依靠善知识,还要了解所谓的人四依、法四依等等;人四依不是普通的人,一定是要具足某些条件,而法四依也不是普通的法。

  一般来说,我们修学佛法要根据经论,经论本身是没错,可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程度不够,难免依文解义,自以为懂了,但不一定了解文字所指的内涵。所以法四依中说「依义不依语」,你一定要了解经论的文字所指的内涵,它的真实意义是什么,而不是单单从文字表面就自以为懂了;往往你所懂的并不是经里面所要说明的道理,所以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所以一定要有一位真正有圆满传承的老师指导,你才能够正确认识经文里实在的内涵。虽然了解了内涵,但是佛说法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所以不一定说得究竟圆满。《法华》跟《华严》都指出:前面的都是方便说,是不了义的,所以在四依的标准当中,也告诉我们「要依了义,不要依不了义」,你要能分别得出哪个是了义经,哪个是不了义经。

  此外你在依靠这位为你解释经论的善知识时,不要只从他个人的那一面去看,这叫「依法不依人」。最后还有一个叫「依智不依识」,这个就比较高明了,不只是依你现在所认识的,还要有智慧。这一点对于我们就难了,真正的智慧要得到无分别智,这是登地菩萨的境界,那我们怎么办呢?不必害怕!要晓得登地菩萨比对佛果来说,还是在所谓的修道位当中,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一个过程,我们照着一定的步骤去走,只要现在下脚的因对了,将来自然可以得到这样的果。要正确地达到佛菩萨的智慧,也有它一定的原则,我们通常说是闻、思、修,这三个都叫慧。不过佛菩萨的智慧是修相应慧,要想达到这个修相应慧,前面一定要有条件,也就是闻、思相应之慧。闻、思相应之慧跟修相应慧有什么不同呢?修相应慧是现证的真现量;闻、思相应之慧是正确无误的比量,我们在因地当中,只要照着有圆满师承的真善知识的指授,经过必然的次第步骤,得到闻相应慧、思相应慧作为因,将来就能够得到修相应慧的果。所以对我们来说,「依智不依识」就是这样去做。

  如果一开头的时候就认为:菩萨的境界很高,我们是没有份的!你就弃舍了真正感得这个果的因;眼前虽然积下了一点点善因,但是因为你一直这样想,而忙别的事情,在十二因缘当中曾经说过,正确的种子感果与否,要看你下面的行持,如果你下面行持相应,它就会很快感果;否则会让别的因先策发,这个因就摆在那里,要经过无量无边劫以后再感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容易很快成就的原因。这里我也顺便说一下:任何一个新种感果的时候,快则两生,慢则三生。这话怎么讲呢?如果你现在就策发它,下一世就会成就;否则虽然种了一个因种,却由于其它的外缘感发了别的因种,使得这个因就摆在那里没动,不会感果,还要经过很久以后遇到外缘才能够启发它,等它真正成熟的时候,才会感得这一个果报。这就说明了如果你现在不努力策发的话,你想做的事情就一直不能成就。

  所以应用十二因缘当中告诉我们的一个事实,识的种子是不是很快地感果,就看你这个助缘是不是相应,如果没有后面相应的助缘去成熟这个因种,它是不会感果的。而且即使经过很久它才感果,一定还是有这个助缘才能成功。所以平常我们种一个善法种子,如果你不拿跟善法相应的正知见,不断地如理行持去推动它的话,它永远就停在这里,乃至于无量无边劫。虽然因种下去迟早会感果的,但是以后还是要相应的因缘启发才能成就。这就是前面说的为什么有的人慢,有的人快的原因。快的人是因为能够听从善知识正确的指导,而不照着自己无明相应的走。所以我们要依靠善知识,才能了解自己在无明大病当中,不再依靠自己的认识、主张及习惯,这样才能够修学佛法。这个是我们得到了圆满的教法,在自己心理上应该有的准备。

  我们把这个道理应用一下,举刚才的几个经论来证成:有的人很快成就,有些人很慢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善知识!《法华经·方便品》中提到:有些弟子觉得:「佛陀所证的法我们也得到了,可是为什么佛还是这样说呢?」这种心理在佛法上叫「增上慢」,就是自己以为得到了,实际上还不够!由于这样一个慢心存在,好的东西就再不能进入了。《广论》前面曾经引过敦巴尊者的一句话,也是经上面说的:「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只要慢心一起来,就像高山一样,当佛法的甘露水落下来,蓄不住就流掉了,刚才引的《法华经》上不正是这种情况吗?他心里觉得已经得到了,自然而然就不愿意再进一步学了。这正是《广论》所说的器过。也不具六想,他并不觉得自己有病,反而觉得已经得到了,所以当然不愿意再去找医生了。

  通常慢有两种:一种是增上慢,还有一种叫卑劣慢,它的相状是反过来,自己觉得太差了;说来说去,这个原因还是为了「我」,只要有「我」,与「我」相应的这个慢就会现起来,过分自大是增上慢,而过分萎缩叫卑劣慢,总归会由于这样的原因没办法契入。所以如果我们一开头就了解自己在无明大病当中,自然而然会想把它依法彻底消除。如果又能一心一意接纳善知识的引导的话,就可以像《法华》中的龙女以及《华严》上的善财一样,以最快的方式达到最高的成就。实际上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它的确是可以省却太多太多的冤枉路;但我们往往为了一点点的好处,结果不但得不到,反而遭到了大损害!

  --------------------------------------------------------------------------------

  《附二》三十八摄颂略释

  现在我把前面所有说过的道理再统摄起来,为大家复习一下。宗喀巴大师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他还把整个《广论》最精要的修行步骤浓缩起来,集成三十八个偈颂,那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总祈加持生诸功德」。由于它总摄一切修行纲要,而且每一个偈颂最后都是祈求加持,所以又叫「摄修求加持颂」。

  现在我们看这个文义,先把它念一遍,前三个偈颂是:

  ·  「万善根本从师出,能生利乐如良田,依止违法善根断,如理事师求加持。」

  ·  「一切时处普摄护,诸善知识真佛身,但观功德毋寻过,并念大恩求加持。」

  ·  「殷重敬信为意乐,身命财物如教修,殊胜供养作加行,唯令师喜求加持。」

  这是关于亲近善知识部分的。下面是依着善知识修行的时候劝取心要:

  ·  「八难既离十圆满,小大显密总能修,后恐此身难再得,愿受心要求加持。」

  这个就是道前基础中的暇满。有了道前基础,正式进入修学,从共下士的念死开始:

  ·  「死仇决定终须到,容或今日便降临,死时世事均当舍,速修妙法求加持。」

  ·  「无始所集不善业,死堕恶趣不自由,若堕当受寒热等,思苦难忍求加持。」

  这是由念死而推进到念恶趣苦。

  ·  「能除众怖作依怙,真实不虚无他方,虔皈三宝受学处,总别遵行求加持。」

  这是由于畏惧受苦而寻求皈依之处,以及皈依以后应该学的学处。再下面

  ·  「黑白业感苦乐果,各别应受勤止作,别于无始所集罪,四力对治求加持。」

  这个是从皈依佛到正皈依法,法最主要是说明业感缘起之理,这里特别告诉我们要四力对治忏悔往昔所造之罪业,到此为止是共下士。再下去是共中士。

  ·  「此生勤修白业因,一得人天贤善身,自性之苦不能越,愿出轮回求加持。」

  ·  「有海飘流不自由,作此恶剧是惑业,业复依于烦恼起,誓诛惑仇求加持。」

  ·  「业惑增上成流转,结生相续系缚坚,离此当得无漏乐,勤希解脱求加持。」

  ·  「为脱有苦依三学,出家身德佛所称,生生愿持解脱戒,如护眼珠求加持。」

  ·  「但求解脱虽可得,惜于自利且未圆,愿修能满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共中士最主要的是出离心,这是三乘的共基,是整个佛法下脚的第一步。没有出离心就没有佛法;不过这只是一个基础,并不圆满,我们要从这个出离心上进一步策发菩提心,下面就是讲菩提心,也就是上士部分。

  菩提心又分两部分:一个是阿底峡尊者得自金洲大师的七因果法,还有一个是寂天菩萨所传的自他相换法。先是七因果:

  ·  「恩怨中庸今虽现,思量各各无决定,不应虚妄分爱憎,勤修舍心求加持。」

  在修七因果之前要修平等舍,先要把对冤亲的爱憎心调伏。正式进入,就从知母念恩开始:

  ·  「生死流转无其始,入胎受生亦无初,故知有情皆是母,愿生斯见求加持。」

  ·  「今生爱我母为最,众母爱护亦如是,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

  ·  「若知有恩犹舍弃,似我下劣更有谁,是故图报当拔苦,并与胜乐求加持。」

  ·  「有恩母等乏安乐,我以身财善根施,愿诸有情皆得乐,一切圆具求加持。」

  ·  「母等众生苦所逼,苦因苦果愿尽离,纵有余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  「一切世间诸有情,获无漏乐断苦根,我应决定如是作,愿速堪能求加持。」

  ·  「任运成办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谁,以此为利有情事,愿速成佛求加持。」

  就是从知母、念母恩、报恩一直到增上心,再由增上心而发成佛的这个愿心,也就是大菩提心,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自他换,依寂天菩萨所传的修菩提心法。

  ·  「自他于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他之求乐亦如我,自他等视求加持。」

  ·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相换求加持。」

  ·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  「为令发心长不退,念其胜利日六修,断四黑法依白法,如理勤行求加持。」

  第四个偈颂是发了心以后,念念在增上菩提愿心的行持,所以也通于上面两种发心法。

  有了菩提愿心以后,下面就进入行心,受菩萨戒。

  ·  「成就利他发弘誓,为速圆满此誓愿,进受大戒起大行,勤勇修学求加持。」

  受了菩萨戒以后,就要行六波罗蜜的菩萨行。下面七个偈颂,前六个是六度,自成熟的部分,第七颂是四摄,他成熟的部分。

  ·  「身命资具三世善,各随所愿施有情,从心变现以布施,舍心增广求加持。」

  这是布施波罗蜜。

  ·  「别解脱等诸律仪,舍命不犯众恶行,若遮若性微细罪,羞耻防护求加持。」

  这是持戒波罗蜜。再下面是忍辱波罗蜜:

  ·  「人及非人四大种,所作损恼多相逼,断除瞋恚不与较,观业忍受求加持。」

  再下面是精进波罗蜜:

  ·  「既为利他求菩提,无量艰辛经劫海,于诸难行无怯倦,着精进铠求加持。」

  再下面是禅定波罗蜜:

  ·  「念知坚固除沉掉,心缘一境生轻安,身心于善有堪能,随意得止求加持。」

  这一个偈颂已把整个奢摩他的重点说明了。不过这一次奢摩他的部分,是讲《略论》的内容,这是因为我们还在建立基础当中,基础不稳固,要学《广论》的止,可能不一定懂。真正学止的时候,最大的两个毛病是掉举及昏沉,要想净除它最主要是靠正念、正知。再下面是「观」:

  ·  「以分别智观法性,即由观力引轻安,复从轻安发深观,愿生此慧求加持。」

  这就是毗钵舍那。这一次讲的也只是《略论》部分,详细的内容,要等到我们将来完整的基础建立稳固了以后再讲。以上是六度,属于自成熟的部分。下面就是成熟他的四摄,属于饶益有情戒里面的内涵。

  ·  「由施摄众成眷属,说如法语示利行,以身作则现同事,四摄利他求加持。」

  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上面就是我们学大乘的行者所应该学的,再下面就进入金刚乘。

  《广论》对金刚乘并没有详说,只是说当你有了前面共道的基础,能够善加积聚资粮,调柔身心,如果想快速成就的话就走金刚乘。实际上下面这几颂,也正是《法华》的龙女、《华严》的善财,为什么能一生圆旷劫之因,真正内在的特质、密意。

  ·  「已修共道成法器,当求具德阿阇黎,为入秘密胜上乘,受四灌顶求加持。」

  这个共道分两部分,一个是共下、共中,作为上士的共同基础。还有一个是上士部分;虽然它对中、下来说是不共的,但上士有两种走法,一种是显教波罗蜜多大乘,还有一种是特别的金刚乘;不管是这两类当中哪一个,从发菩提心到六度四摄这一段都要学。

  《广论》中也特别说明:假定你前面的共基修习成就,已经是个法器了,如果你想快速成佛的话,那要重新去求具德的阿阇黎,也就是善知识,这里特别说要「具德」,是要具足圆满德相的。真正要进入密法当中最秘密、殊胜的法门,必须先从阿阇黎求受四灌顶,这里边有深刻的内涵在。真正说起来,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容,最终都归属到金刚乘,这一点稍后会简单说明。

  那么关于金刚乘有些什么内涵呢?就是余下来的这几个偈颂。

  ·  「所受真言诸密戒,若善守护易成就,不守决当堕地狱,舍命珍护求加持。」

  在受灌顶之前一定要受三昧耶戒,任何一个金刚乘的特别法门都有它相关的戒,这个戒是非守不可的。如果你能够很精细、善巧地守护的话,要成就是很容易的;反之,如果不能守的话,不但不得成就,而且一定堕金刚地狱!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宁舍身命,一定要非常殷重、谨慎地保护持守;因为就算生命送掉了,最多只是丧失一生的生命,但是一堕地狱的话,那不得了,不要说修行没有成就,而且要受无量无边的大痛苦。如果有了护戒的功德,它能够保护你下一世得到可以如理修学的暇满人身,又可以得到善知识的摄持,差别如此之大,所以这一点特别重要。

  把密戒持好了以后,从这个基础上才可以修金刚乘特别的法·这个地方是指无上密。下面说:

  ·  「密部肝心二次第,达精要已起勇进,一日四座无间断,依师教修求加持。」

  在密教里最高的是无上密,「肝心」是指它的中心部分;「二次第」就是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个内涵不特别介绍,因为我们条件不够,只要先有一个常识就够了。在正确地得到了灌顶,得到了这二次第重要的内涵后,要真正勇猛精进地努力修行,一天要修四座,在任何情况之下绝不间断。这个不间断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每天都要修四座,还有就是上座固然不可以马虎,下座还要继续用功。总之无时无刻不是努力精进地依照着师长、真善知识的教诫修行。

  前面说善财童子去参善知识的时候,文殊菩萨告诉他,一定要依靠善知识的教诫,一点都不可以马虎。现在我们就了解了,原来文殊师利菩萨在《华严经》当中教善财童子的这个特质,在《广论》上到了这里才圆满地派上用场。前面的部分不是不要,绝对要!不过前面是作一个基础,标准比较宽;现在究竟结果了,同样地需要善知识,而且要求更严。《华严》上也说:一开头的时候固然要善知识,到后来信解行证,要进入修证部分时仍然要善知识;他参访的第一位善知识固然已为他说明了这些道理,最后在开弥勒楼阁之前,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又特别提醒他,对善知识要如何依止,这个地方有它特别的意义,所以我先简单地说明。

  下面是发愿:

  ·  「示兹妙道善知识,如理熏修同行人,愿持正法久住世,内外灾息求加持。」

  ·  「愿我生生遇明师,饱餐妙法甘露味,十地五道功德满,速疾证得金刚持。」

  最后这个愿妙极了!「愿我生生遇明师」,我们整个的修行,必定要依靠大善知识,如果没有大善知识,根本不可能成就。在《广论》甲三的听闻轨理中说,听法之前要生六种想,当中病想就特别说明了我们在无明当中,唯一真正能够引导我们的,一定是要得到智慧的明眼人。所以从一开头就说「万善根本从师出」,最后归结的时候又这样发愿,我们要了解这个特质以及它的重要。以上是总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纲要,最后有段话说:「此颂自『万善根本从师出』至『速疾证得金刚持』共三十八颂,如能全诵,至诚请求加持,尤为圆满,倘行者万分不暇,亦听其便。」这三十八颂是从法尊法师的文集里边引证出来的。

  下面我再把这三十八颂略加说明,把它的内涵再回归到前面所学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头去。本论总共有三个纲要,第一个是出离心,就是从前面到共中士道为止。这在三十八颂中是从第一偈「万善根本从师出」起,一直到第十三颂为止,这个部分最主要的中心就是学出离心。由出离心再推广推深,就会策发菩提心。很多修学佛法的人,因为不了解,总觉得出离心跟菩提心是两件事情,把它看成是大小两乘各别不同,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发的是大乘菩提心,不要出离心的。学过《广论》就了解,这种见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出离心是菩提心真正的纲架,没有出离心就绝对没有菩提心。尽管我们说是学大乘,也读了《法华》、《华严》,但是却没有办法真正地深入,如理如量地去修持能够感得圆满果报的因,就是由于对它真实的内容不了解。所以要从真正根本的出离心,再深广推及法界一切众生,也要帮助他们出离生死的大痛苦,这就叫做菩提心。

  启发菩提心以后,再行菩提行,从第十四颂开始,一直到二十一颂为止,是自金洲大师传来的七因果教授;接下来的三颂是寂天菩萨传的自他换。第二十五颂是为了坚固发心,所以仍旧是属于发菩提心的部分,到这个地方为止,就是菩提的愿心。从第二十六颂开始是行心,就是所谓成就菩提的资粮:依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后面这个偈颂,是得到真正的正知见,换句话说,能够证入真如实相、空缘起;不同的派系用不同的名词,可是内容是一样的。整个佛法可分为这三部分: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见,所以三十三以后的几个颂也包含在这个里面,只是因为显密二教去圆满它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别。这三十八个偈颂,只要一一对照着前面所学的《广论》,就可以正确地了解了。

  现在请大家翻开《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我要说明的是第十一页第七行,「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于何时于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于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能修学。」这段话前面已经说过不止一次,在这个地方再提醒一次,因为我们已把本论从头至尾学过,而且用《华严》、《法华》来证成,这个意义对我们就又不一样了。前面只是肤浅的了解,而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的深义决择出来。这段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分类,比如涅槃四因,就是在《涅槃经》上说:如果我们要证得圆满的大般涅槃,需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个是亲近善知识,从他听闻正法,然后如理思惟,法随法行。

  《广论》这段话是告诉我们要依靠善知识,对于他告诉我们的正确的道理,要生起确定不疑的见解。这个地方有它很重要的意义在,我们可以回忆《广论》上,乃至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当中,快慢成就不同的原因,我们立刻可以得到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就是如果在一开头时,能够把成佛所有圆满的道理,依着善知识听闻、了解了,然后按着这个次第一步一步去走的话,那是最快的直路,因为我们不会执着自己的看法,由于得少为足而停滞的现象,整个就消除掉了。起初虽然好像是走得慢一点,因为你得花很多时间认真去学这个东西,最后却是占了绝大的便宜,这个便宜绝对不是我们世间能够想像的。

  因此这段话对我们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找到了善知识后,不要忙着马上去修证,必定先要对最圆满的内涵正确完整地认识,而且要生起定解。这部分是闻思相应的;闻是从善知识来的,尽管听懂了,但你是不是能够在内心中确定不疑,不为外面的任何事而动摇呢?这必须经过自己如理思惟。在道前基础一开头就说明了这个关键,如果条件够的话,前面学的时候就能够把握住重点;如果条件不够,也没关系,我们把整个内涵圆满地认识以后,再回过头来,仍旧可以走最快速的路。

  那么从哪里下手呢?下面就是我们现在下手之处:「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往往说现在是末法了,修一个法门就好,其它的什么都不要了。《广论》告诉我们:现在能修的就要去修,不能修时也绝对不能排斥它,因为这个排斥的因种下去了以后,将来的恶果就是注定要走远路。所以要有正确的认识,现在之所以不能修,正因为障碍未除,资粮未具,怎么可以再排斥它,增加自己的障碍呢?我们修行无非是要净除障碍、积聚资粮,当障碍除掉,资粮积聚了,慢慢地就能够一步一步深入,眼前正是为一步一步增上做准备。所以说「诸现未能实进止者」,绝对不可以因为不能做而弃舍它,应该要在内心发愿:我现在好好的努力,希望将来能够去做。有了这样的想法,在没有做到之前,就已经积了这个因,有了因将来才能感得能够做到的果。这个因就是积聚资粮,净除罪障,广发大愿!能够这样努力的话,渐渐罪障就除掉了,资粮也积聚了,所以不要太久就会增长智慧的能力,到那时什么都能学。由于你的愿力在这个地方,所以很快地就能够像龙女或善财童子这样地成就。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一看才了解,原来《广论》的的确确是说明《华严》、《法华》中最究竟圆满的道理。

  现在再看五百五十六页第五行:「此复若能修习下下,渐于上上增欲得心,听闻上上而于下下渐欲修行,是最切要。」这个以前讲过了,现在我们整个《广论》学过了,回过头再来温习,就会发现确是如此!以前听人家讲是人家的,如果我们听了以后,自己如理思惟、观察,而且随分随力去行持,那时再看这两句话的内涵,感受就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个次第是这么重要。

  下面接着说,「若于前者全无所有,专修心住专乐见解,难至宗要,故须对于圆满道体引生定解。」这几句话马上派得上用场。刚才我们看的《法华经》、《华严经》,尽管佛也说这是经中之王,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等等,有很多人也天天念诵,有没有功德呀?当然有!但是这样最多只是累积一些善根福报,而《法华》真正的用意是要你很快成佛,你有吗?没有!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假定你不懂得这个必然的次第,不从前面的基础一步一步地来,单单停在某个地方,或者修定,或者是学很多理论,这都是很难得到令你最快速成佛的这个心要。

  以我来说,以前也是这样。刚出家的时候,有一个人很认真,天天拜《法华经》,他对我说:这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当初我是一心一意念佛,可是心里面的确会想:有机会我也这么拜一下。乃至于看到有人拜《华严经》,我心里面也这样想。拜了的确会有感应,可是一直等到我学了《广论》以后,才晓得《法华》、《华严》真正的重点,是要你以最快的方式成佛;以前我怎么看,就是不懂。我自己还有一部《华严疏钞》,一共十本非常厚,那是二十几年前,因为我看了《华严》以后很感动、很想学,我师父他老人家就特别请来送我。现在看起来不稀奇,但在那个时候,请一部《华严疏钞》好不简单哪!我很珍重地去看,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头绪来,等到把《广论》从头至尾学过了,才晓得问题在哪里。大家经过这样层层学上来以后,我再重提这两句话,就有很不同的内涵。我们就晓得应该怎么听闻,怎么思惟,使得自己对这个圆满的道体,产生决定不移的定解,有了这个定解以后,才真正谈得上修。

  我们继续看《菩提道次第广论》五百五十六页的文:「修彼等时,亦当聪利令心平等,谓于引导修道知识,敬心微劣,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一直到五百五十七页第二行,前面是简单扼要地说明《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重点,也就是共道部分。

  下面「第二特学金刚乘法」,这里我要说明一下进入金刚乘的关键在哪里。「如是善修显密共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若入彼者,如《道炬论》说,先以财敬奉教行等,令师欢喜。较前所说尤为过上,然是对于能具咒说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前面的共道已经善巧地修学了,这时毫无疑问要进入金刚乘,金刚乘是所有的法当中最稀贵的,因为它有最快的方式能够圆满两种资粮。我们心里面总有这个怀疑--平常都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实际上,往往是无量阿僧祇劫;现在密乘这样快速就圆满,有可能吗?透过《华严》、《法华》的印证发现它真实的内涵,也是教我们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妙法莲华经》当中的龙女,和《华严经》当中的善财童子都是实例,尤其善财童子,有特别详细的说明。

  有人会怀疑,那个龙女到底她成了什么佛?因为根据圆教所判,只要十住以上,或者别教的初地以上,都是可以八相成道,这个我们先不谈。但以《华严经》来说,善财童子参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确实是百分之百达到等觉,乃至于成妙觉位。普贤菩萨亲自跟善财童子说:「你现在经过了文殊师利菩萨大善知识的摄持以后,由于你自己发的愿心,勇猛精进地行持,以及五十几参,经过百城烟水,得到一一善知识的指授、加持,你现在所证得的内涵与我相等,与诸佛相等。这对一般修大乘的行者,要经过无量阿僧祇劫才能证得,你却在一生当中证得了。」所以实际上显教当中也完全说明了。我刚才说《法华经》、《华严经》上面没有提如何行持,其实是有的,只是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整个的教授就归纳在密教当中。我们有了这个认识之后,才不会拿自己的知见来排斥它,因为凡夫的知见都是和无明相应的。所以得到了正知见,然后如理去决择那就对。反过来如果说:「那我们不要听自己的,总归听善知识的就好了。」你若没有正确的知见,就没办法判别是不是善知识,万一是恶知识而你跟了他,那又完了。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将来无疑地要进入密乘,因为密乘能够最快速地圆满两种资粮,而那个时候,第一个还是要依靠善知识,善知识太重要了!下面又特别叮嘱我们一句话,「然是对于能具咒说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要依善知识没错,但是必定要依止具足德相的才可以。在《广论》上面告诉我们是八分之一为下边际,这个条件是针对前面的显密共道;而现在这个地方必须要合于密教所说的最起码的条件,这个条件就非常高了,这都是要具有证量相应的内涵。有了这样的善知识,你再去依靠他,那就对了。

  下面这段文,我把重要的地方再说一下:「其次先以清净续部能熟灌顶,成熟身心。次当听闻了知守护,尔时所受三昧耶律。」这个就是《三十八摄颂》当中的:「所受真言诸密戒,若善守护易成就,不守决当堕地狱,舍命珍护求加持。」「若为根本罪犯染着,虽可重受,然于相续,生道功德最为稽留,故当勇猛莫令染着。又当励力莫犯粗罪,设有误犯,亦当勤修还出方便,彼等皆是修道基础,若无彼者,则如墙倾,诸危屋故。」戒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都谈不到,就像墙倒了,房屋一定会塌下来一样。下面引证:「《曼殊室利根本教》云:『佛未说犯戒,能成就诸咒。』此说全无上中下品三等成就。」不管是什么样的成就,连最起码的都不成功。

  下面《无上瑜伽续》就是最高的无上密的经典,上面说:「若不守护诸三昧耶、下劣灌顶、不知真实,此三虽修终无成就。」修学密教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要能够善巧守护三昧耶戒。密教的戒非常严格,我们在讲阿底峡尊者的时候曾经提过。不要以为随便灌了一个顶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善巧受持密戒的话,反而有害。而三昧耶戒的基础是别解脱戒、菩萨戒,有很多人随便去灌了顶,不知天高地厚,还觉得自己是学密教的。如果依《广论》去衡量的话,我们怎么够资格!得不得三昧耶戒都不知道,前面的基础我们就能得了吗?实际上连菩萨戒都谈不上,乃至别解脱戒也很难得到,这是值得我们停下来观察一下的。

  灌顶还要圆满的灌顶,下劣的也不行!灌顶以后,所修的内涵你不知道还是不行,所以一定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要守护三昧耶戒;第二,灌顶要圆满;第三,对所修的内容要一点无误地把握得住。没有这三个条件,再怎么修都没有用。下面告诉我们,假定不能善巧守护三昧耶戒而自以为是修道的话,「是极漂转咒理之外。」你根本连它真正的道理都不知道,完全是个外行!谈修行,那不是开玩笑吗?

  我把关于学密教的特质略作说明,因为近代密教在这里渐渐盛行起来,很多人不了解而排斥它,也有很多人不懂,却莫名其妙地跟着它,随便灌了个顶,就以为自己是密教的根性,在那里学密了。这是很根本的错误,不要说不能快速成就,连慢都慢不起来,最多只是结个缘在外面空转而已。我们学了《广论》以后,能够真正圆满了解应该用什么方式,如理如量、次第无误地走上去,从基础一步一步深入。

  有了整体的概念以后,我们再把三十八摄颂扼要地说明一下,每一个偈颂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能够相应的,就照着去修持。最好每天念一遍,因为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从这地方步步上去,始终将这个圆满的轮廓摆在脑筋里不要忘记,遇到任何情况,只要那个大目标在,你就不会弄错。这是很重要的,平常我们很容易就会跑到哪里执到哪里,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真正完全不执要圆满成佛,以我们凡夫而言,唯一的方法,就是以这个诸佛圆满的教授为目标,随时随地警惕自己,策励自己净化内心的执着。

  不管从《广论》也好,用《法华》、《华严》来印证也好,都说明要学佛的话,善知识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三十八颂中单单依止善知识的部分,就占了三颂,从「万善根本从师出,能生利乐如良田」,到「殊胜供养作加持,唯令师喜求加持」。依止善知识,要先了解依止的殊胜利益以及不依止的种种过患;依止的时候,意乐要以华严九心,分四个项目去修,这一点我们再把它重新温习一下。这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修行开头要善知识,中间要善知识,最后也要善知识,善财童子所以能够那么快成就,根本原因就是一直照着这个道理,没有离开过善知识,乃至于最后证齐诸佛,还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因为还要依止善知识啊!而我们下脚第一步居然就不要善知识了,这就是我们怎么弄也不行的原因。

  请看《广论》第二十四页的科判: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我们先看能依学者之相,在二十八页上面告诉我们能依的学者需要几个条件:正住、具慧、希求、恭敬。刚开始学的时候,不了解这个真实的内涵,现在虽然了解了,但是内心很难生起相应的量来,现在重新温习,对我们有进一步的功效和价值。试问:我们正住了没有?所谓正住是什么样的条件呢?是拿我们的想法去衡量吗?一旦有了这个心,前面的器过根本都没断,还谈得到正住吗?除了正住,还要具慧,要能够辨别正道善说或似道恶说,我们有这个本事吗?就算具足这两个条件,我们是不是一心希求佛法呢?如果希求心不够,原因在哪里?我们一定要把它找出来。乃至于恭敬,我们不能恭敬的原因何在?

  我们常遇见一个问题,很多人听见了《广论》,的确很欢喜,然后认真地去忏悔,理论上他也晓得忏悔时要恭敬至诚,但是恭敬心就是生不起来。什么原因呢?我也不妨告诉大家,如果真的能够听懂了照着去做,那恭敬心必然产生。我们希望「跟法相应」,所谓相应至少要听懂,然后照着去做。懂不是懂得文字,要懂得文字所指的义理。我们凡夫都在无明当中,尽管道理好像认识了,但还是随无明而转,这个不算懂,要认识无明才算是真正的懂。

  无明是很深细的,但是我们从它显现出来的行相,认识这个是贪,这个是瞋,然后拿佛法来对治它,这才叫智慧。对治了以后,内心会产生跟法相应的喜乐,假定真正能够如理如量生起这样的内涵,你自己会觉得,内心不像以前一样被烦恼转了,由调伏了这个烦恼使内心得到清凉,解脱了烦恼的系缚,这也就是戒的功效。所以一定要先得到正知见,然后如法去做,那时你心里会很欢喜。这个法喜是谁给你的?佛陀。当你想到佛陀的恩德,不知不觉感恩的心情就起来了,有了感恩心,恭敬心就会随着而来。

  所以凡是内心能够真正如理如量地生起这种跟法相应的状态,没有一个人例外的,都会有这种经验:以前说要恭敬,说来说去就是做不到;一旦跟法相应了,叫你不恭敬也做不到,这的确不是空话。如果我们还没有如理做到,就应该回过头来,从《广论》这部分去仔细反省,看看自己的缺点何在,这是说能依学者之相。

  下面看二十九页的科判「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依止的方法分意乐、加行二部分。意乐又分三部分:一、总示亲近意乐,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第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先看第一个,《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善知识,这是善财童子参大善知识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时,这二位十地菩萨告诉他的。实际上《华严经》举了二十一种,其中最主要的有九种,能含摄全部的意义。《广论》上又把九种归纳成四大类,第一个叫「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华严经》上面只是说「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并没说明理由,我们看了也不知道如何修行;本论虽然简单扼要,却把这个内容说出来,让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下手之处。所以《广论》跟《华严经》一配合,真是如虎添翼,画龙点睛一般。

  现在我们看文,「如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要把自己想做的弃舍掉,跟随着所尊重的善知识,就像孝子一样,一天到晚看父亲要的是什么,想尽办法讨好父亲,依父亲的教诫去做。平常我们尽管道理懂,真正要去做的时候很不容易。往往觉得:他又不是佛,我跟他干什么?如果真的跟着佛我一定能够做得到。这种想法都是不懂道理的,我们的烦恼重得不得了,即使真的佛来了,对我们一点用处都没有;你连幼儿园都还没有上,一开始就要读大学、读博士,有这个可能吗?这是荒唐到极点的事情。

  现在我把道理简单地说一下,善知识之所以为善知识,他自己已经能够圆满地解决一切烦恼惑业,心心念念无非都是要解救一切众生,使众生究竟圆满无上菩提,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既然愿望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要舍掉自己跟他学呢?因为虽然要求同样的目的,可是要达到这个必须如理行持,要如理行持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而我们现在完全在无明大愚痴当中,照着我们自己的想法行持的话,只有造恶业流转生死,不要说成佛,就是要得个人天果都不可能。所以说要知病,要舍自自在,都是同一个理由。

  以前我们不了解,没有办法衡量,现在学了以后就可以衡量出来,比如暇满人身的难得可贵,我们真的懂吗?要念死,要知苦,这种种行相我们了解吗?要发菩提心,我们条件够吗?事实上没有一样具足。我们整个起心动念,都在贪瞋痴烦恼当中,了解了这一点,应该立刻策发警觉,不想修则已,如果想修,第一件事情就是千万不能再让自己的烦恼继续现行,否则不要说救人,自身都难保。这种情况下,你不舍自己依善知识行吗?正因为希望自己得到好处,必须把内心上累积的脏垢烦恼彻底拿掉,而唯一的办法,只有依靠善知识。

  道理是这样,做起来却很难,实际上往往是根本没真的懂;就算懂得道理要去做的时候,由于自己无始以来的习气,稍微碰见一点障碍就不行,很容易随顺着自己的情见(见就是知见,情是指贪瞋爱憎等等),所以依靠善知识还要有确定不动摇的心,就是第二个「如金刚心」。金刚能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亲近   善知识也是如此,靠着善知识的力量,能够摧伏一切烦恼,绝不为一切烦恼所动摇而离开善知识,所以说「谁亦不能离其亲爱」。内心唯一最亲近依靠的就是善知识,在任何情况之下,一定想尽办法舍掉自己,就像孝子一样地亲近供养诸大善知识。不管遇见任何困难,乃至于人家说什么,都不能破坏你亲近善知识的心。「亲睦无常,情面无常」,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善知识不仅告诉你道理,还教你如法行持。如法行持没有别的,只有两件事:净除罪障、集聚资粮,这却是要花很大的努力去做的,而善知识他自己所做的也是如此。

  下面说「荷负尊重一切事业担」,善知识的事业无非是教化众生。你能够担起来,意思就是你要去教化一切众生,这就是最好的积聚福德资粮。自己力量不够,认识也不够,做出来都是有错的,虽然可能有一点功德,可是往往是得到三分功德,却造了十分的过错。现在如果能够完全依靠善知识,做了一分就有一分功德,绝对没有一点点过错,所以要以孝子心去亲近,要如金刚心坚固,然后要负担起他所有的事业。负担时的心要像大地一般无所不载,大地绝对不会说,我累了要休息一下。要以这种心情,没有一点点懈怠。下面说:我们必定要有这个认识,有幸遇见真正的大善知识,这是我们最大的福报,绝对不要视为负担,因为这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善财童子所以能够一生取办圆旷劫之因,其根本意趣就在这里。此外负担的时候应如轮围山、如仆使、如除秽人、如乘、如犬,这个理由就很清楚明白了。

  《三十八摄颂》中第一个是「万善根本从师出」,因为一切的善法一定从正知见开始,而正知见非要老师指出来不可。他告诉你这个道理,再给你机会让你去行持,就像良田一样。无论古代或现在,最基础、最根本的利益都从土地上来的,同样地,师长就像良田一样,所有一切世出世间的好处,都从这上面来的。既然如此,依止善知识就要很谨慎,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如果弄错了就会断善根,万一根本断掉了,就绝不可能成就。所以我们修学佛法,第一件事要如理事师,乃至连承事善知识这件事情,还要祈求善知识来加持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自然就得到好处,这是极端重要的一个概念。

  我们重新把它看一遍,「万善根本从师出,能生利乐如良田,依止违法善根断,如理事师求加持」。如理跟违法两个词很重要,佛经当中有一本叫《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有一天阿难尊者问佛:「佛说一切都靠善知识,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因为依靠了善知识而得到种种好处,那为什么有一些人却得不到呢?」佛陀告诉他:「没错呀,佛陀就像良田一样,但是你要懂得怎么去亲近承事,如果你违法去亲近的话,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会有很大的坏处!」所以我们在根本上要认识一件事:自己是在无明当中,了解了这一点,不再信赖自己,一切, , 照着佛陀的指示去做,那必定得到好处。反之,以我们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定得不到好处。在《广论》一开头,我就常常提醒大家:我们以为自己在学佛,实际上都在学我。自己看了很多经典,往往依文解义,结果是三世佛冤,尽管所讲的好像是佛法的道理,也很努力修行,但没有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善根根本断掉了,还谈什么呢?这是第一件事情。

  接着又特别告诉我们,「一切时处普摄护,诸善知识真佛身,但观功德勿寻过,并念大恩求加持」。这个要特别说明一下,尤其是「但观功德勿寻过」,初行人往往很难做到,常常会说:他明明有过错,这也要晓得呀!学过了《广论》后,了解事情的好坏往往不能从事相上去判断,你的认识不同或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对这件事好坏的判断就会不一样。事实上我们所判断的,往往是自己内心的认识透过这件事情而反应出来,换句话说,我们内心投射在这件事情上是这种状态,并不是这件事情真的这样。我们往往不晓得是自己的过错而看成是别人的过错,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现在我再以十二因缘来说,十二因缘是整个佛法的中心,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一定要好好地辨别清楚。任何一个法,从它的因开始到感果,最快是两生,最慢三生,我们以前不懂,总觉得好像要无量无边生。这是因为这个因并没有俱有缘来助成它成熟,感果的是其它的因,这个因停在那里,必须要等到有缘去成就它的时候才感果,所以就这个因来说,感果最慢是三生。这个在这里怎么用?不管他是怎么样,当你看他过失的时候,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就算你百分之百看对了,其实你是百分之百地错了。这个道理以前讲过,善知识有三种:尊长善知识、同行善知识、外护善知识。尊长善知识是把道理告诉你;同行善知识,是在切磋琢磨当中互相增上,外护善知识是护持你修行,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就会发现即使十恶不赦之徒,也是我们的善知识,因为只有这些人,才能成就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他是帮助你成佛的,怎么不是善知识呢?

  佛陀在因地当中,提婆达多专门害他,可是佛看他就是善知识,今天有这么个大善知识送上门来要他的头,他觉得是在成就他的布施波罗蜜,种种非理之事横加己身的时候,他觉得这是来成就他的忍辱波罗蜜,这样的横逆都认为是善知识,而真实的善知识,你居然看成过失,能成就吗?真正了解这个内涵以后,你必定会只从正面看他的功德,这样做就对了。之所以能看他的功德,是因为你如理如量地认识,假定你不认识,就会看成过失。所以不管是哪一类的善知识,只要你如理如量去认识,照着去做的话,就不会只看见他的过错,而会感觉到他对我们的确是有无量无边的大恩的。如果我们对善知识,能够「但观功德勿寻过,并念大恩求加持」,下面就容易做了。

  第三个偈颂:「殷重敬信为意乐,身命财物如教修,殊胜供养作加行,唯令师喜求加持」。真实了解以后,你知道原来一切都是靠善知识,那时候自然会至诚恭敬,而且满心欢喜地去承事师长,所以说意乐就是这样殷重的敬信。那时外面一切财产乃至生命一切都供养。这个殊胜供养最重要的是如法、如理的行持,不是说你行为上去侍候他,心里却不相应,而是要任何事情都以与法相应而无比欢喜、感恩的意乐去做。在《广论》的六度中说过,任何情况之下都要记住我们的目的何在,总共有六种殊胜,最重要的一定不能忘记菩提心这个总意乐,这种情况是最殊胜的。

  比如前面说到皈依以后要供养,事相上面怎么做、意乐又要如何,而意乐是离不开事相的。供养时如果内心跟法相应就比较殊胜,而法又有高低不同,最彻底圆满的意乐就是菩提心,至少也要「殷重净信」,要以跟教法相应的心情去行持,这就是如理的供养。我们在开始就能够把依止善知识做对的话,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其次我也把每一个偈颂都大概说一下,第四个偈颂说「八难既离十圆满,小大显密总能修」,这是道前基础的暇满部分,在《广论》第五十九页。依止了善知识以后,在进入下士之前,先要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修的时候,必定要照着广论的次第,对每一个部分的内涵先有一个圆满的认识。这要经过听闻善知识的讲说,了解他所说的内容,听懂了以后还要自己思惟、称量观察,有疑问的地方再去咨询、决择,没有疑问的地方,不断地去思惟,让内心当中产生如理如量的觉受。要达到随便一提,这种心情就能现起来,有了这个再进一步深入,每一个部分都是如此。

  找到了善知识,正式进入修行次第,在对有暇身劝取心要以后,正说摄取心要。共下士的第一步是念死,《广论》在念死之前还有道次引导,请翻到第六十六页,「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初中分二: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这部分特别重提一下,根据《华严》、《法华》两部经以及《广论》上面告诉我们整个的道理,走得快或走得慢的真正最重要的原因是善知识,我们得不到是因为不了解善知识的重要。善知识的重要刚才已经大概说明了一些,现在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假定我们一开头对整个佛道有一个正确圆满的认识,照着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那就千稳百当。如果碰到一点就赶快冲过去,这不一定好,就算你做对了,但是你并不了解整个次第架构,就会像前面的比喻一样,到一个公司里去工作,好不容易摸熟了一部分,又换一个地方重新摸索,不晓得要花多少时间,一直这样换来换去。如果你了解了整个的情况,知道你不是来这里作伙计,而是要接任董事长的,那时候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而能够启发这个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一定要先了解整个真实的内涵,目标何在,以及达到这个目标的次第何在。对我们而言,《广论》的次第架构是绝对的重要!

  阿底峡尊者一生有许多了不起的大善知识,都有极高的成就,而他却视金洲大师为所有善知识当中最重要的一位,因为金洲大师给了他两样东西,第一个是整个的道次第,第二个是道次第的中心--菩提心。所以善知识是决定我们快速成就,至少是不停止的真正原因。平常我们往往只是在嘴巴上念过去,而不能把握住这三十八个偈颂的整体架构,现在把这一点提出来,今后当我们再看三十八摄颂的时候,从那个圆满的架构上,就看到圆满的整体需要这样,也能了解这三十八个偈颂每一部分都极端重要。

  譬如一栋完整的大楼,一定有下面的地基,然后一层一层上来,有大厅、会议室等等,你若能有整体的认识,就明白每一部分都是构成这栋大厦必不可少的,不会有支离破碎之感。同样地,有了对道总的认识,下面就比较好办了。以「念死」而言,不是停于害怕死亡,而是要把这个「死」作为修持的最大动力,使得我们不会懈怠堕落。念死以后接着是念苦,由于怖畏堕落,找到三宝是唯一可归投之处,于是就求皈依,正皈依是皈依法,而「业」是佛法的中心。到第八个偈颂为止所包含的内容,列为共下士道,我们一定要很认真地把握住。这个根本建立起来,或者说这个基础稳固了,绝对不可以停在这里,一停你就慢了,所以要再继续深入。现在还不是叫我们真正去修行,而是先让我们有正确的认识。

  第九个偈颂是说:懂得了前面的道理,不再做坏事,而且努力忏悔;虽然修了善净之法,但是还在三界轮回当中,尚未跳脱生死,所以紧跟着要进入中士。下面这五个偈颂,就是说明中士的内涵,后面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广论》上面说得很清楚。从中士进入上士的关键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整个佛法的纲要,我们绝对不要轻易地随便去修,要先在知见上弄清楚,然后由愿心而进入行心,这个叫世俗菩提心;等到能与空正见相应的时候,才能够从世俗菩提心提升到胜义菩提心。有了这些基础以后,如果想要走快速的道路,那么就应该进入密乘。这三十八个偈颂含摄了整个《菩提道次第广论》,而《菩提道次第广论》又含摄整个三藏十二部教典,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究竟圆满的心要。从这点来看,我们虽然生在末法之时,却能遇见这样究竟圆满的无上大法,这是何等难得,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好好策励自己珍惜。

  有了这个圆满的认识,可以自行化他,如果自己的力量够就多做一点,力量不够就少做一点。不管做多、做少,我们在因地当中,一定要正确种下究竟圆满的种子,这个很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在心念上不断这样策励自己,就算做不到,等到下一世再来,心里面的种子一策发出来,很快就走上这条直路。反之,没有这样的认识,还没做已经打了退堂鼓,心中这种萎缩的种子不断地种下去,将来成熟的是什么果?注定我们一定不可能走快速的路子,乃至于在轮回中不晓得流转到什么地方去。最后再重说一次,不是一口气要我们做到,最重要的是怎么把正知见建立起来,有了正知见以后,依我们现有的能力,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关于这三十八摄颂,应该与《菩提道次第广论》五百五十五页第四行起,「道之总义」这一段配合着研习。各颂在论中的相关部分,可以作一个纲要,列在每个颂的颂文之下,当你念那偈颂的时候,一面念,一面思惟观察、修习,就能从这三十八个偈颂当中,把握住《广论》整个的精要;依次第而上的整个道的总体脉络,也就能把握住。

  最后有一点我要说明一下,这次本论的止观两部分并没有讲,实际上这是本论的精华,但是因为这两部分比较深奥,如果基础没有打好,纵然讲了也不容易懂,反而失去它重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先把前面的基础打好了,照着次第一步一步学上去,慢慢地障碍净除、资粮增长,到那时候再学。

  这次我们把《广论》的纲要,从头至尾认真地学了一下,大家都感觉到:这部书的内容不单是说明某一部或某一系,实际上是包含了三藏十二部整个的精要。前面曾特别引用《华严》、《法华》这两部经来介绍、证成本论的特色,但是大部分的同学们对这两部经不一定很熟悉,《法华》还比较容易,一共只有七卷,《华严》有那么多,没办法很详细地说明。而《华严》跟《法华》的基本精神,经过《广论》的介绍以后,才充分显发出来。像平常这样去念一下,尽管说这个是最上乘、最了不起的经典,但是对我们而言,就好像是人造卫星,觉得好,也羡慕得不得了,可是它在天上,你只有空羡慕而已,透过了《广论》的介绍之后,你才发现原来这个是制造人造卫星的工厂,而你是这个公司老板的儿子,一方面固然可以欣赏人造卫星,换句话说,你能了解它有什么精彩的特质,一方面也晓得怎么照着它一步一步走上去,这是我在最后要特别跟大家提的。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心平气和的假相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忍耐是一种修炼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不孤独

普巴扎西仁波切:微博教言 惭愧心

 

后五篇文章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略论止观浅释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四摄法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般若波罗蜜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静虑波罗蜜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精进波罗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