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1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131)

  傅味琴讲于1994.11.5日隆昌寺僧伽培训班

  修行人要把粗心磨细,为度众生故,也得培养耐心

  提要:

  ·修行人要把粗心磨细,为度众生故,也得培养耐心

  ·相互磨擦才成圆,逃避生活的人,那是在跟机器学佛法

  ·修行人与修行的法能合一,这样的修才叫“契入”

  ·不乱次第,按步骤进修才叫“正习修”

  ·为能决定稳速入道,若自力不足故需求加持

  修行人要把粗心磨细,为度众生故,也得培养耐心

  “密乘事相繁细,堪能受持也”,修密的事相很繁细,要换供水擦油灯,还要做灯芯,很多人看到事相繁琐就怕烦了,以为大可不必。其实这是训练你粗心转细心。说穿了是借事相把粗心磨细。一个人心里厌烦就是粗心,慢慢不厌烦了,心就磨细了。所以事相烦琐并不等于浪费时间,修行就是修心,说句透彻的话,你们修行想找一个奥妙,就去找麻烦的事干,用麻烦的事把粗心磨细。人家都说老奶奶是很慈祥的,小孙子多调皮啊,整天跟她磨。到底是自己的孙子,只能耐心了,这样耐心就修出来了,因为她爱自己的孙子,所以会慈祥。修行也是这样,哪怕你是老前辈,你把众生看成是小孙子好不好?耐心一点,别老是看见他们讨厌,要爱众生嘛,这样就把粗心磨细了。

  相互磨擦才成圆,逃避生活的人,

  那是在跟机器学佛法

  五八年我在北京开课,中午休息,我在看居民做煤球。有个学生奇怪地问,“做煤球有啥看的?”他没有悟,我只能点醒他,“你看煤块本来是方的,怎么会圆啊?”你们能不能想出来?看来你们没有见过做煤球。要出智慧就要去看,智慧是观出来的。煤块是方的,互相磨擦磨擦就圆了。别人说你几句,这就产生了磨擦,这是跟你有缘,你逃走了,你这个煤块永远是方的。我这样说法,为的是让大家悟啊,不是叫你脱离了生活中的磨擦去跟机器学佛法。

  菩萨度的众生,各种姿态都有,哪有老跟你说好话的,一切众生都是父母,换句话说,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师。说“老师,他欺负人,坏得很。”那也叫菩萨——这叫恶菩萨,(众笑)也是帮助你,看你忍得下去忍不下去。

  修行人与修行的法能合一,这样的修才叫“契入”

  能海上师说:修密乘应注意的第二点是“契入,谓器与法合也。”清定上师说:“修行人与修行之法能合一,即所修之法适合根基。”也就是说修密法的人跟你所修的法要合得起来,这才是修。修行人内心要非常慈悲,越修越能降伏自己的火气。你慈悲心越修越好,人就与法合了。如果你修法修得脾气更大,那你这样反做就入地狱了,全弄错了嘛。

  好比只有爸爸才能打孩子,外面人一打就把孩子打伤了。爸爸严肃起来,可是心里慈悲得很,打下去绝对不会打伤孩子,只是做做样子罢了。虽然外现忿怒,却内怀慈悲,那样修就叫“契入”。

  不乱次第,按步骤进修才叫“正习修”

  什么叫正习修?“谓不乱次第,按步骤进修也”,习就是修习,正就是不能乱次第,要按照步骤去修。有前面三个条件,才能修密,所以叫堪能士夫。

  决定稳速入道求加持

  “稳速者,谓依前三士显教法,再学密乘,最为稳当,而且迅速。若不依前法,单学密乘,虽速而不稳。宗喀巴大师教弟子密显二教不可离开,故曰决定稳速入道求加持也。

  总之,依前修三士道以学密乘,又依密乘中次第,俾有条不紊,则安稳无误,而且迅速也。”(能海上师说)

  为能决定稳速入道,若自力不足故需求加持

  “决定稳速入道求加持”,稳速是说先依前面三士显教法修习,然后再修习密教,这样修起来又稳当又快速。如果不按照次第,直接就学密教,虽然快速,但是却不稳当,容易半路里翻船。显密二教不可缺少,先要学修完三士法,成就密器,再修密法,这样又快速又稳当,所以说“决定稳速入道求加持。”今天到这里。

 
 
 
前五篇文章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2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3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4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5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6

 

后五篇文章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0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29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28

净界法师:诸位知道在娑婆世界什么叫做安乐的果报吗?

大安法师:信是最稀缺的资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