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目录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思维苦谛

  思维集谛

  十二缘起

  意乐之量

  除邪分别

  解脱正道

  上士道:

  入大乘门

  发菩提心

  修菩提心

  发心之量

  仪轨受法

  学菩萨行

  学习布施

  学习持戒

  学习安忍

  学习精进

  学习静虑

  学习般若

  学习四摄

  --------------------------------------------------------------------------------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

  应当念死及思维死后将会堕落恶趣的道理,令自心厌弃这个世间,精进求取后世受生善趣。然后,应以具量的皈依修持,并透过思维善不善业及其果报的定解,尽力断恶修善,这样便能得生善趣。但是,切勿因此而自足,当我们已发起「共下士」的意乐之后,即应修习「共中士」的意乐,亦即厌离生死轮回中的一切事物。在这种基础之上,我们便能发起无上大菩提心,希求成为「上士」。

  因此,我们必须修学「中士」的意乐。理由是因为我们即使已获得人或天的阶位,可是我们尚未脱离「行苦」,所以若以为这种(人、天善趣的)性质是乐,实属错谬。所以,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是完全没有快乐可言,其后定必再度堕入恶趣,落得不好的下场。人、天的一期生命就好像搁在悬崖之上暂作歇息,最后定当堕入深渊之中。(「行苦」又作「遍行苦」。佛教把身心种种苦的性质,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1.苦苦,梵:dukha-duhkhata。藏:sdug bsngal gyi sdugbsngal,指有漏行蕴中的不悦意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2.坏苦,梵:viprinama-duhkhata。藏:’gyur ba’i sdug bsngal,指一悦意的乐受法,生起时为乐,坏灭时逼恼身心之苦。3.行苦,梵:samskara-duhkhata。藏:Khyab pa’du byed kyi sdug bsngal。指悦意、不悦意之外的其他舍受法,亦是待缘所生,生灭迁流不止,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行苦是圣者才能观见的微细苦恼。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不安,生灭迁流,故皆为行苦所摄,所以不悦意之法有苦苦、行苦二类,悦意之法则有坏苦、行苦二类。三苦在下文便会详细解说。)《入菩萨行论》(见《入菩萨行论智慧品》)说:

  虽然一再投生善趣,而且不断享受欢乐,但是死后却要堕入恶趣,长期遭受难以忍受的大痛苦。

  月官论师于《弟子书》说:

  你们这些于生死轮回不断流转,且把善趣误认作安乐的人,定当无自主地在等趣及非等趣中,漂流百千遍。

  因此,对于善趣也要厌离,如同厌离恶趣一般。圣天论师的《四百论》亦说:

  智者对于上趣的惧怕尤过于地狱。不惧怕三有的人可说世间罕见。

  《摄功德宝》(《圣般若波罗密多摄颂》)亦说:

  其心贪着生死轮回的人将恒时不断流转。

  《弟子书》说:

  视一切有情为乐的想法愈深厚,愚痴暗冥便会愈厚重。

  视一切有情为苦的想法愈深厚,愚痴暗冥便会愈轻微。

  对净相的思念愈深刻,贪欲火焰便会愈炽烈。

  对不净相的思念愈深刻,贪欲火焰便会愈微弱。

  意指我们从无始以来,执着轮回三有的美事为安乐的根源,惯于把它们妄计为净妙相(即是以不净为净、以苦海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对治这种问题的方法,便是修习苦性及不净相,这样便可以把这些妄想终止。(月官论师说)若不修习(苦性及不净相),痴和贪便会增加,令我们继续流转生死。所以,修习生死轮回的过患极为重要。

  戌二共中士道的修心次第:

  共中士道的修心次第分四:(一)正式修习意乐。(二)发起出离心的标准。(三)遣除误解。(四)抉择能趣入解脱道的性质。

  己一正式修习意乐:

  「正式修习意乐」分二:(一)认识求解脱之心。(二)发起求解脱心的方法。

  庚一认识求解脱之心:

  「解脱」意指脱离系缚,能把我们系缚于生死轮回的便是「业」与「烦恼」。(解脱,藏:thar pa。梵:vimoksa,音译作毗木叉、毗目叉,意指解放、离缚,亦即从烦恼束缚之中解放,脱离迷苦状态。广义而言,可通用于三界束缚的解脱,其分别名为欲缠解脱、色缠解脱、无色缠解脱。由修习所断之烦恼有别,又可分为见所断烦恼解脱、修所断烦恼解脱等。狭义而言,特指断除生死根本,不受后有的涅槃境位。)在这种力量控制之下,蕴(梵:skandha。藏:phung po)便会以三种方式转生。以「界」(梵:dhatava。藏: khams。指心灵层次)而言,便是转生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以「趣」(梵:jagataya。藏: ’gro ba。指有情的种类)而言,便是转生于「五趣」或「六趣」(若把六趣中的「天趣」与「阿修罗趣」合计为一,便是『五趣」)。以「生处」(梵:yonaya-yoni。藏: skye gnas。指出生的方式)而言,便是以胎生(梵:jarayuja-yoni。藏:mngal nas skye ba)、卵生(梵:andaja-yoni。藏:sgong nas skyeba)、湿生(梵:samsvedaja-yoni。藏:drod gsher nas skye ba)、化生(梵:upapadukaja。藏:brdzus te skye ba)等四种方式受生。由于这就是系缚的本质,所以「解脱」便是能脱离由「业」和「烦恼」驱策而受生,而希望获得这种自在解脱的意欲便是求解脱之心。

  「业」与「烦恼」刹刹生灭,可是,这种谢灭并不是解脱,尽管已生起的事物不能留住至第二刹那,但是,这种谢灭并非以修习对治法等(如无我慧)来作为解脱的辅助条件。假如这样也是解脱的话,那任何人士便无需努力也能解脱,所以这种想法实极可笑。因此,如果我们未曾修习对治法,未来便会受生,只有透过修习对治法才能令受生终止。

  庚二发起求解脱心的方法。

  希望止息口渴之苦的意欲便是基于看见自己不愿受口渴折磨。同样,希望获得止息「取蕴」之苦的解脱意欲,亦是由于看见「取蕴本性是苦」的过患。所以,我们没有透过修习三有轮回的过患而生起舍弃生死的决心,便不会追求灭除「取蕴」之苦。(取蕴,梵:upadana-skandha。藏:nyer len phung po。是「有漏」的别名。取蕴有三义:1.由「蕴」而生「取」。2.由「取」而生「蕴」。3.「蕴」从属于「取」。「取」是烦恼的别名。「蕴」则通于三世,有内外、远近、胜劣之分,意指可聚集的有为法。由于有漏法由『取」所生,所以属于『取」,并有生起『取」的意思,所以称为「取蕴」。)《四百论》说:

  不厌离这个世间的人岂会崇尚寂静?就像贪恋自己的家便难以舍离轮回三有。

 
 
 
前五篇文章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思维苦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思维集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意乐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除邪分别

 

后五篇文章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共下士道 意乐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共下士道 深信业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共下士道 皈依三宝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共下士道 三恶趣苦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共下士道 念死无常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