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善慧法师:摄类学 第二十章 大乘百法摄颂 |
 
善慧法师:摄类学 第二十章 大乘百法摄颂
大乘百法摄颂 百法总颂 色法十一心法八 五十一种心所法 二十四种不相应 六种无为成百法 犹如世尊言 一切法无我 何等一切法 一切法五种 心心所色法 不相应无为 次第而显者 一切最胜故 与此相应故 二所现影故 三位差别故 四所显示故 心法有八位 眼耳鼻舌身 意末那赖耶 心所五十一 六门遍行五 别境善十一 惑六随二十 不定法为四 五遍行谓触 作意受想思 五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根本六或十 贪嗔慢无明 疑恶见分五 坏聚邪边执 见取戒禁取 随烦恼二十 忿覆悭嫉恼 害恨谄诳骄 沉掉无惭愧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法有四 悔眠及寻伺 色法十一种 眼耳鼻舌身 色声香味触 法处所摄色 不相应行法 廿四得命根 同分异生性 无想灭尽定 无想名句文 生老住无常 流转及定异 相应与势速 次第方时数 和非和合性 无为法六种 虚空非择灭 择灭不动灭 想受灭真如 云何为无我 无我有二种 数取趣无我 并及法无我 科判 此中分三: 甲一 引经标宗,明法无我 甲二 寻经起问 甲三 依问为通 今初: 犹如世尊言 一切法无我 甲二 寻经起问 何等一切法 甲三 依问为通 分二: 乙一 答前问(云何一切法) 乙二 答后问(云何无我者) 初中分三: 丙一 举数列名 丙二 五法次第 丙三 别释五法 初中分二: 丁一 举数 丁二 列名 今初: 一切法五种 丁二 列名 心心所色法 不相应无为 丙二 五法次第 次第而显者 一切最胜故 与此相应故 二所现影故 三位差别故 四所显示故 丙三 别释五法 分五: 丁一 心法 丁二 心所有法 丁三 色法 丁四 心不相应行法 丁五 无为法 今初: 心法 心法有八位 眼耳鼻舌身 意末那赖耶 1、眼识 2、耳识 3、鼻识 4、舌识 5、身识 6、意识 7、末那识 8、阿赖耶识 丁二 心所法 分二: 戊一 列数 戊二 分释 今初: 心所五十一 六门遍行五 别境善十一 惑六随二十 不定法为四 戊二 分释 分六: 己一 五遍行 己二 五别境 己三 善十一 己四 六根本烦恼 己五 随烦恼二十 己六 不定四者 今初: 五遍行 五遍行谓触 作意受想思 1、触 2、作意 3、受 4、想 5、思 己二 五别境 五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1、欲 2、胜解 3、念 4、定 5、慧 己三 善十一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1、信 2、惭 3、愧 4、无贪 5、无嗔 6、无痴 7、勤 8、轻安 9、不放逸 10、行舍 11、不害 己四 六根本烦恼 根本六或十 贪嗔慢无明 疑恶见分五 坏聚邪边执 见取戒禁取 1、贪 2、嗔 3 慢、 4、无明 5、疑 6、恶见(不正见) 己五 随烦恼二十 随烦恼二十 忿覆悭嫉恼 害恨谄诳骄 沉掉无惭愧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1、忿 2、覆 3、悭 4、嫉 5、恼 6、害 7、恨 8、谄 9、诳 10、骄 11、昏沉 12、掉举 13、无惭 14、无愧 15、不信 16、懈怠 17、放逸 18、失念 19、散乱 20、不正知 己六 不定四者 不定法有四 悔眠及寻伺 1、悔(恶作) 2、眠 3、寻 4、伺 丁三 色法 色法十一 色法十一种 眼耳鼻舌身 色声香味触 法处所摄色 1、眼 2、耳 3、鼻 4、舌 5、身 6、色 7、声 8、香 9、味 10、触 11、法处所摄色 丁四 心不相应行法 二十四不相应行法 不相应行法 廿四得命根 同分异生性 无想灭尽定 无想名句文 生老住无常 流转及定异 相应与势速 次第方时数 和非和合性 1、得 2、命根 3、众同分 4、异生性无想异熟 5、无想定 6、灭尽定 7、生 8、老 9、住 10、无常 11、流转 12、定异 13、相应 14、势速 15、次第 16、方 17、时 18、数 19、和合 20、非和合 丁五 无为法 六种无为法 无为法六种 虚空非择灭 择灭不动灭 想受灭真如 1、虚空无为 2、非择灭无为 3、择灭无为 4、不动灭无为 5、想受灭无为 6、真如无为 乙二 答后问(云何无我者) 明无我 云何为无我 无我有二种 数取趣无我 并及法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