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李万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李万进)

 

  四川大学哲学系 李万进

  内容提要:虚云和尚的修行观体现了禅中有净,以禅为主的特色,其禅修之法虽然人融入了念佛的内容,却不是称名念佛,而是以“念佛是谁”为话头的参究念佛,因此虚云和尚在开示众人时,专门谈及了参禅与念佛的关系,认为念佛是为了配合参禅。在如何参究与提撕“念佛十四回”的话头上,虚云和尚专门进行了开示,体现出了他独特的体验与体悟。与之相关,虚云和尚以参究话头为契机,谈及了参禅与心性的关系,这就是以禅宗心性论为基础,结合他本人的修行体会,开示众人如何契入心性之体而期证悟。在以心性而论参禅与念佛的关系时,虚云和尚的修行观中透露出了他评论禅、净二宗的判教实现,从而完成了他禅净合一的修行理论。

  关键词: 禅净合一 修行观 话头 念佛是谁 心性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禅门高僧,虚云和尚在修行方面有着极具特色的理论。虽然虚云和尚以修行禅定有大成就,而为世人所推崇与敬仰,但其参禅法门中也融入了以念佛为主导的净土法门的内容,这种融禅净于一体的修行法门,即是宋明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于此,虚云和尚也是明确主张融禅于净、引净入禅:“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1】由此可以看出,虚云和尚的修行观之要旨在于主张一门深入,精通一种法门即可在佛法真谛的体悟上获得收益与受用,故而参禅与念佛不过是如何契入佛法真谛的法门而已。众人修法切忌贪多而不精,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虚云和尚在这里,已经明确了其禅净互融互摄、互为资用的修行模式,以此模式去自修与开示众人。

  一、 念佛与参禅

  秉承中国佛教历史上禅净双修、禅净合一的道风与祖训,虚云和尚站在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历史的高度,认为佛教之中的宗派门户之见、之争,是由于历史的一些原因造成的,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背景下,佛门各宗派不应再有门户高低、高下之偏见,而应摈弃前嫌,以圆融互摄的态度,以我佛释迦如来创教之本旨为情怀,去消融参禅与念佛之争辩:

  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哪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象水火不相容,尽违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毁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不是一件极可哀可悯的事吗?望我同人,不论修持那一个法门的,都深体佛祖无诤之旨,勿再同室操戈。【2】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明代而始兴起了念佛禅之风后,虽然佛门中的高僧大德主张与倡导念佛与参禅互为融摄,并提出了以念佛而入禅定的念佛三昧之法门,亦有参究“念佛是谁”的禅门公案。但是与历代佛门之中存在末法、末流之徒的现象一样,自念佛与参禅的修行风气兴起之后,禅门与净宗之间便有门人卷入了孰高孰低、孰优孰劣的无妄争论之中,这种带有宗派与门户偏见之争延续了数百年,至虚云和尚生活的时代仍在继续。这种禅净之争完全失却了佛法之本真,也违背了佛陀创教之本旨,正是有鉴于此,虚云和尚从释迦佛创教之本旨出发,正本清源,以正视听,批驳了数百年间纠缠于禅净名相之争的末流人士,认为念佛与参禅只不过是针对众人不同的根器与机缘而开示的不同法门,其本质与实质都是佛陀教化与度化众人的方便法门,故而不存在高低与优劣的分别。众人由于不明白禅净与佛法之旨趣,而妄生高低与优劣的分别之心,所以才有了数百年的禅净之争,这种争论不仅是学佛人所不应有之举,更是在毁谤佛法。虚云和尚为此警示世人,“勿再同室操戈”。在去除了禅净之争的分别之心后,以“一心不乱”为念佛有所成就的体现,而这个“一心不乱”即是念佛三昧的参禅入定的之境。与之相应,修参禅法门之人,若能够修到“能所双忘”之境,其实质则是实相念佛。所以虚云和尚得出了这样的恶结论:“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这即是说,虚云和尚认为禅之极致亦是净土之主旨,净之实相亦合于禅之境界,二者之契合处或使二者圆融之处则在于一心:

  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若专参禅,此法实超诸法,如拈花微笑,遇缘明心者,屈指难数,实为佛示教外之旨,非凡情所能解。假若当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参一句话头,莫将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贪玄妙、公案、神通等,扫尽知见,抱住一话头,离心意识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将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单以这个疑情现前,自有打成一片,动静一如的时候。触发机缘,坐断命根,瓜熟蒂落,始信与佛不异。【3】

  在虚云和尚看来,修行念佛净土法门之人,大多只是在口头上念佛,即在形式上念佛,内心的意识深处却没有佛法的位置,这种情形就是心口不一。真正的念佛,其要旨在于“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这种境界其实就是念佛三昧。所以虚云和尚接着开示了参禅、修禅门妙法的要旨在于切实从自我的心性上去下功夫,也就是“实超诸法”、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拈花微笑的修行与参悟。在修行过程中,要在个体自我的内心深处痛下功夫,直指自我本具的清净心性,这样自然能够最终修成正果、见性成佛。不过虚云和尚在开示众人修行时,体现了禅净合一的特色,主张众人以参究即追问“念佛是谁”这一话头,于念佛之中显禅之功夫,于禅中完成念佛之功德,这即是禅净合一、相得益彰的模式:

  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谁”,最为普通。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就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是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4】

  显然虚云和尚专门拈出“念佛是谁”这一话头即著名的禅门公案,去开示众人,让众人在这一话头处去切身参究与体悟。与历代祖师的开示一样,虚云和尚向众人传授了他本人在参话头上的个人现身说法的体会。让众人明白,话乃是心识意念发动完成之后,参究“念佛是谁”的意识念头一起,已经是属于起心动念的话之一举动了。而众人参究念佛就是要追问与破除这一起心动念,这就是未生起一念之际的头这一状态,虚云和尚用了不生不灭这一佛法义理中描述见性成佛的境界,去形容参究“念佛是谁”这一话头而开悟的状态,并把参禅入定如何下功夫的修行方法,具体引入到了参究的话头之中:

  话头者,“念佛是谁”就是一句话,这句话在未说的时候叫话头,既说出就成话尾了。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谁”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的。譬如我在这里念佛,忽有一人问:“某甲!念佛的是谁啊?”我答曰:“念佛是我呀!”进曰:“念佛是你,你还是口念,还是心念?若是口念,你睡着时何以不念?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我们就是对这一问有疑,要在这疑的地方去追究它,看这话到底由哪里而来?是什么样子?微微细细的去反照,去审察,这也就是反闻自性。【5】

  自古以来,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以念佛收摄杂乱之心而至一心不乱为境界,期许往生极乐净土为要旨。显然,虚云和尚开示众人的参究念佛,虽然也包含了修念佛之法的内容,但更多的却在于以念佛为由头,去深切参究与体悟,谁在念佛、怎样念佛,所谓念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由此,虚云和尚才在开示中让参究念佛之人去思、去追问到底是口念还是心念,若是口念又当如何契入禅法,若是心念又当如何契入禅法,一定要在谁念这一疑问处入手,由此深入参究,从而以期“反闻自性”而得开悟。虚云和尚在开示众人参究“念佛是谁”这一公案时,专门强调了要在疑问处痛下功夫,那么怎样去痛下功夫,为此虚云和尚进行了指点: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何谓疑情?如问念佛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什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象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它;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6】

  禅门中历代祖师在以公案开示参禅之人时,有用语录形式者,有用机锋棒喝者,不过虚云和尚却以自己切身经历去开示众人。一般而言,初学参禅之人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去参究“念佛是谁”,更不知该如何去提撕疑情话头,为此虚云和尚在开示时拈出了须深切参究的疑情让众人去不断追问。循着参究是用口念佛还是用心念佛这一话头,虚云和尚以此让参究之人明白所谓念佛应该是心口合一,是念佛之形式与念佛之心合二而一,不是心口两分不合一。更为重要的是,参禅之功在于切身之体会,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体证,因此虚云和尚特别强调了提起话头参究疑情之时,不可粗而要“愈细愈好”,要在用功参究之时不断提起话头去追问疑情,要用心专一、精力集中,话头一旦断了再重新提起,如此反复而“不生二念”。不过虚云和尚也知道初学参究之人,即使是在提起疑情之时都会遇到不少问题,于是虚云和尚专门谈到了如何解决初心参究之人存在的问题:“初心之人所发的疑念很粗,忽断忽续,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仅可叫作想。渐渐狂心收笼了,念头也有点把得住了,才叫做参。再渐渐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做疑情。”【7】由此可以看出,虚云和尚修行观的重点在于参究念佛,在于追问与提撕内心意识之疑情,是向自我内心观照之法门,不同于以弥陀愿心之外力为解脱的净土念佛法门,而是要截断众流,时时以参究之人予以当头棒喝,于棒喝处、于截流处悟得自我的本来面目。故而虚云和尚讲得最多的不是如何收心念佛,而是发起疑情、提撕话头的参究念佛:

  “念佛是谁”四字,最着重在个“谁”字,其余三字不过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饭的是谁?屙屎放尿的是谁?能知能觉的是谁?不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最容易发疑念,不待反复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的妙法。但不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作佛号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谁,才叫作疑情。有等将“念佛是谁”四字,念不停口,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乱想,东寻西找叫做疑情。哪知愈想妄想愈多,等于欲升反堕,不可不知。【8】

  虚云和尚认为“念佛是谁”的重点与核心在于那个“谁”字,其余三字“不过言其大者而已”,这即表明虚云和尚的修行观是以禅宗为主体,因为强调的要点在于“谁”即如何去体证与开悟自我的内心心性问题,而不是把修行的精力集中于以念佛替代一切意念之上。所以虚云和尚传授的法门不是摄心于一处的称名念佛,而是参究念佛,这样修行的内容就是要在心意上痛下功夫,参究出那个“谁”到底是什么,还修禅之人以本来面目。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而言,虚云和尚反对将“谁”字与“念佛是谁”这四个字象念佛那样去念诵,认为与其不断念诵“谁”字与“念佛是谁”四字,还“不如念句阿弥陀佛的功德更大”。从这里再次看出,虚云和尚虽然倡导念佛禅,其主导之法在于参禅而不在于念佛,并且针对参究念佛之人会出现的一些修行过程中的问题,虚云和尚秉承禅门历代祖师之训予以了纠正:

  第一如话头未看上,妄想昏沉多的人,你还是看“念佛是谁”这个谁字,待看到妄想昏沉少,谁字不能忘了时,就看这一念起处。待一念不起时,即是不生;能看到一念无生,是名真看话头。第二关于执着“念佛是谁”,在话尾上用心,以生灭法为是的人,也可照上述的意思,即向念起处看到一念无生去。第三关于无念已得寂静轻安,而遇到任何境界的人,你只顾本参话头,一念不生,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概不理他,自然无事,不落群邪。第四关于妄念已歇,清清爽爽,身心自在的人,应如古人所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由一向至极处迈进,直至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再撒手纵横去。【9】

  纵观历代参禅修定之人,一旦修到了一定的层次与次第之时,便会出现一些境界之相状,若是不能处理好,那么极有可能着禅病而发生偏差。虚云和尚的开示,就是专门针对禅病而提出的对治法门。从这些对治禅病的法门可以看出,虚云和尚的修行观的落脚点在于禅而不在于净,因为所谓的妄想、昏沉等现象属于禅门之中修禅时出现的通病,而不是净土念佛法门修行时出现的问题。所以虚云和尚反复强调的是如何不执着于“念佛是谁”之一话头,如何去应对话头的发起以及如何调节话头的起灭,最终达到“一念不生”、“自然无事”的境地,从而开悟“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真谛,这种修行的次第完全是禅门教法,于净土则所涉不多,故而虚云和尚的修行观在处理乃念佛与参禅的关系上,是以参禅为主、以念佛为辅,念佛是为了配合参禅而修证开悟的需要。

  二、参禅与心性

  虚云和尚的修行观与历代禅门祖师所传之法一样,主张于个人的心性上痛下功夫,从个体自我的内在意念下手,观照自我心性意念的本来面目与本地风光,以期复证本净的心性之体。为了让众人在修行禅定时,明白自我心性的重要性,虚云和尚专门援引了马祖道一所创洪州宗的即心即佛的公案,让众人切实体会到参禅之本质即在于修心,以修心而证得心性的开悟。在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禅门妙法中,最为典型的义理就是论述了心、佛、众生三者无差别而合一的问题,虚云和尚传授禅法之时,十分注重这一点,以此作为众人修禅而期开悟的基础: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不假修证。只因众生迷沦生死,经历长劫,贪嗔痴爱,妄想执着,染污已深,不得已而说修说证。所谓修者,古人谓为不详之物,不得已而用焉。【10】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自后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皆认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横说竖说,或棒或喝,都是断除学者的妄想分别,要他直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假一点方便葛藤,说修说证。【11】

  禅门祖师传授开悟之道时,都会讲到众生本具的与佛无殊的清净心性之体,此与佛无殊别的本净心体就是参禅之人须痛下功夫,去体证而得的本来面目与本地风光。虚云和尚正是秉承历代禅门大师的祖训,以心体而言佛,以觉性而言心体,这样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从众生本具的清净心体而言,这就是众生的本来面目与本地风光,是自然而存、自由自在的,是修与不修都存在的。但是众生因为无明与妄念而遮蔽了本具的清净心体,这就是因无明与妄念而发生了迷情,所以虚云和尚才开示众人所谓的修道是对治众人的迷情,以期觉悟而证道,万不可纠缠于修与不修的名相形式之中。由此可知,虚云和尚的修行观是以开悟心性而为归宿,并在修行中体会到了参禅应从本具的清净心体下手去参究与提撕,须在修与不修的对立中予以超越,从而无分别与不执著于修与不修之相状,以契入众生与佛无殊别的心体,所以虚云和尚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与“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作为开示众人参禅悟道的指导性思想,以此指导性思想去反观照见个人心识意念的生灭:

  你我现前这一念,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善恶,与么去,就可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如此有什么可修,进修行岂不是句空话吗?但你我现前这一念心,向外驰求,妄想执着,不能脱离,自无始以来,轮转生死,无明烦恼,愈染愈厚,初不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当,作不得住,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长在妄想执着中过日子。上焉者,终日作模作样,求禅求道,不能离于有心;下焉者,贪嗔痴爱,牢不可破,背道而驰。这两种人,生死轮转,没有己时,讲不修行,岂不又是空话?

  所以大丈夫,直截了当,深知古往今来,事事物物,都是梦幻泡影,无有自性,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旁人看他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自己清净太平家里,享受无尽藏宝,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如如,冷暖只他自己知道。不惟三界六道的人天神鬼窥他不破,就是诸佛菩萨也奈他不何。【12】

  虚云和尚在开示众人时,在谈及他个人的切身体会时,一再强调的是“现前这一念,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因此从本来面目与本地风光而言,不存在什么修与不修的差别。问题在于,众人不知向自我内在的心性去体证,反而“向外驰求,妄想执着”,于是就产生了“不能脱离,自无始以来,轮转生死,无明烦恼,愈染愈厚”的现象,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虚云和尚认为是“不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当,作不得住”,因此所谓的参禅与修禅的要诀在于修心,不是“终日作模作样,求禅求道,不能离于有心”。虚云和尚对于执着于修与不修之相的批驳,是为了显示契合于禅法,体会到禅法妙道之人的心性境界。这种境界其实也就是禅门历代传承的以世间法之相而显出世间法之妙谛的宗风,是“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的境界。虚云和尚认为,可以用这种境界的精神去参究“念佛是谁”的公案:

  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若是从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这一念是从我心起的,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13】

  从这里可以看出,虚云和尚让众人修禅参究话头的落脚点在于“从我心起”去反观照见那生起的一念,从这生成的一念中去体证自我内在的心性。并且虚云和尚明确指出,参“念佛是谁”的要旨在于是我在念佛,但这个我不是肉身即物质意义上的我,而是意念如瀑流、川流不息之我。在参究“念佛是谁”的一念生起之际,这生起处不是自我的身体,而是自我的心识意念。因此禅门主张的当头棒喝与截断众流的入手处,就须从自我的意念生起处痛下功夫,以精进纯一之力去参破意念生成处的疑念与疑情,从而还自我本来面目的清净心性,这即是虚云和尚修行观的要点所在,他将禅宗的心性论融入到了具体的参禅修行之中,将看话头与体悟清净心性融为了一体: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提上则引起掉举,压下则落于昏沉,违本心性,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离妄”。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欣厌,不必取舍,此心清净,本来是佛,不需一法,那里有许多罗嗦——参!【14】

  与历代禅门祖师大德传授的禅法心诀有所不同,虚云和尚的修行观是以禅宗心性论为基础,结合了自己多年参究禅门话头公案的切身体会,从而才在话头的参究上有了一番自我的特色。众所周知,禅门妙法贵在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贵在全凭心意下功夫。既然是凭心意下功夫,那么就无法用言语予以表达,更为重要的是,怎么修禅,怎么去参话头,参究话头公案的入手处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在虚云和尚的开示中得到了解答。并且虚云和尚倡导众人不要怕有妄念的生起,也不要去故意制服妄见,只要能够达到来去自如、去留无心,这样妄想自会离去,即“妄起即觉,觉即离妄”,这是典型的禅宗心性论的思想,体现了觉迷互转、生佛不二的模式,虚云和尚运用这一理论模式,结合参话头的实际修行的情况,从而才有了以妄想为觉悟之道的修行方法。虚云和尚倡导的这种参究话头的修行方法,被他上升到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高度: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所以说“看话头”,或者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15】

  虚云和尚倡导的参禅修行观,一再强调其旨趣是秉承了历代禅师传授的明心见性的心宗法门,只是在引导参禅之人如何去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参究方法上,引入了他本人修行多年而有所体悟的看话头这一禅法。不过在虚云和尚看来,话头不是无端而有起灭的,而是一种意念的生灭,所以从本质上而言也就是与心体有关。因此参究话头,就成为了念头从何而起灭的问题,这样就把话头与心性联系在一起。在禅宗心性论的思想体系中,认为众人之所以能在了悟本净心性,在了知清净本心之际,而证得无上妙法,乃在于“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正是基于这种禅宗心性论的思想,所以虚云和尚认为“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就是心”,“ 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至于如何观心,虚云和尚让众人先要明白“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因此可以认为,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那么需要观照的“自性佛”又是什么?虚云和尚认为这就是“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无来无往”的“现成的清净法身佛”。虚云和尚在向众人开示了“观照自性佛”即是“现成的清净法身佛”之后,明确了这种观照心性的境界是不可言说与不可思议的,因此主张众人从“都摄六根”处去参究这一话头,只要能够精进勇猛而无懈怠散漫之心,终将会有所成就,从而获得切身的收益与受用。这样,虚云和尚就从心性角度展示了禅门修行观的要义:“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16】从这里可以看出,虚云和尚的参究话头的修行观,虽然不时让参修之人念上几句佛号,但只是参究“念佛是谁”的由头,其归宿与旨趣在于明心见性、去掉污染,还众人心性以本净的面目。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即使是参禅也只是一种方便的法门,切不可纠缠于、执著于其中,不要忘却了参禅的目的在于见性成佛、了脱生死,所以可以这样说,虚云和尚的修行观,无论是让众人念佛还是让人参禅,都是为了开悟而明心见性,本净的心性之体才是修行之人应该去实在把握的旨归。

  三、禅宗与净宗

  中国佛教的各宗各派在相互的交流与争论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判教思想,以此作为融会贯通各宗派的基础。自宋明以来,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禅净合流,但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却是禅净之争。自那时起,至虚云和尚开示弘法的时代,禅净合流与禅净之争延续了近千年,对于这一禅宗与净土宗的分合现象,虚云和尚总体上否定了禅宗与净土宗是水火不相容、势不两立的纷争:“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象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受人家的耻笑与轻视呀!”【17】这种批评禅净之争的论调,其实体现了虚云和尚修行观中透露出来的判教思想。尽管虚云和尚没有象一些高僧大德那样,专门就判教问题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在开示众人如何修行、如何对待禅、净两种法门的说法中,虚云和尚认为不能从文字与教条的角度去对待古代祖师大德的法语,而应从佛法本身去进行理解:

  答曰:《楞严经》文殊菩萨选圆通说偈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又从“多门中,肯定耳根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指出:“自余诸方便,皆是佛感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对念佛三昧乃云:“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永明禅师有《禅净四料简》。其文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近世修净土人,多数固执《四料简》,极少虚心研究圆通偈,而且对《四料简》,也多误解的。不独辜负文殊菩萨,而且带累永明禅师,终于对权实法门,不能融会贯通,视禅净之法,如水火冰炭。【18】

  虚云和尚援引《楞严经》的偈语,体现出了他在禅、净二宗上的圆融倾向,即认为禅宗与净土宗都是“归性元无二”的八万四千法门的“多门”之方便,只要修行得当都可以明心见性、见性成道。这种判教的理论基调,奠定了虚云和尚解释永明禅师倡导的禅净观念的基础。虚云和尚认为不能仅仅纠缠于《四料简》的表面文字之意,而应结合《楞严经》的圆通偈去参悟禅宗与净土宗的关系,否则不仅误解了永明禅师之意,更是违背了佛法宗旨,特别是不知佛法各宗派之间的 “权实法门”之关系,从而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在融会贯通诸宗派方面,虚云和尚认为,永明禅师其实是一位融禅宗与净土宗于一体的宗门大师,显示了佛法的不二法门的方便之举:

  他既是从宗门悟入的,何以有弘扬净土呢?因为大悟的人,法法圆通,参禅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们劳动掘地也是道。他为挽救末法根劣的人,故弘净土,他是净土的第六代祖,一生赞扬净土,寂后人人尊重,在净慈寺建塔纪念。……中国佛教徒,以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所据是何典章呢?《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谁人知他冬月十七日生呢?这原是永明禅师的生日,因为他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的,所以就以他的生日,作为弥陀诞辰。【19】

  虚云和尚以分析与解释永明禅师为例,其实是阐释了他禅净圆融的判教观。众所周知,中国佛教史上不少高僧大德都兼通两门乃至数门宗派的教理教法,如唐代的圭峰宗密,既弘扬华严宗,亦推崇禅宗,兼济华严与禅二宗而创立了华严禅的体系。虚云和尚自然知晓这些佛门高僧之事迹,于是才在阐释永明禅师兼弘禅、净二宗教法之事时,作了如是之解释:“法法圆通,参禅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们掘地也是道”。这可以认为是虚云和尚的修行判教观,体现了圆通无碍、融会贯通、了无宗派偏见的思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虚云和尚在禅、净二宗上没有重点与核心的倾向,虚云和尚的倾向在于禅,是以净合于禅之中,是摄净入禅:

  我认为宗下有浅深,显教密教有顿渐邪正,念佛也一样。禅之深浅,区别起来就多了,外道、凡夫、小乘、中乘、大乘,都各有各的禅。中国禅宗的禅,是上上乘禅,不同以上所举的禅。但末世行人参禅,确实有走错路的,无怪永明《四料简》中所责。……他呵责“有禅无净土”,难道禅净是二吗?念佛人心净佛土净,即见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但今人却必限于念佛为净,参禅为禅。……参禅的方法,要看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其目的只求明心见性。后人参禅违此方法,得些清净境界,通身轻飘飘的,一下子就开静,自以为有功夫了。其实滞于阴境,却不知一念缘起无生,怎样向百尺竿头进步。永明因此说“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倒不如念佛老实可靠。但他也不是说光念佛就能“万修万人去”,要有净土,才能去见弥陀,若以“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为可靠,这又打错妄想了。【20】

  虚云和尚的修行观认为,中国禅宗倡导的禅法“是上上乘禅法”,这里即可看出禅在其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正因为中国禅宗之禅是无上妙法,故而不是根器浅薄之人可以去参修的,这样在参修中国禅宗妙法之时,自然会有人出现各种偏差,不少人实质上没有开悟,只是略有所成,便心生妄见,以为已经见性成道,为了对治这种妄见,虚云和尚认为永明禅师便以念佛而治妄见之禅病,这样看来念佛只是医治发生了偏差的禅病的一种方便而已,但世人不明了这一真谛,“却必限于念佛为净,参禅为禅”,根本不知道“念佛人心净佛土净,即见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由此可知,虚云和尚的修行判教观,其实质类似于念佛禅的理路,以念佛禅而判释禅、净二宗的关系,自然是主禅而不主净,以参究“念佛是谁”而明心见性,不是将“念佛是谁”作称名念佛之修:“话头看得上,有了点把握,但是死死握着一片敲门瓦子,念着‘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成了念话头。以为如此可以起疑情,得开悟。殊不知这是在话尾上用心,乃是生灭法,终不能到一念无生之地。暂用尚可,若执以为究竟实法,何有悟道之期?晚近禅宗之所以不出人了,多缘误于在话尾上用心。”【21】虚云和尚否定了以执著之心参究“念佛是谁”的修行法,特别是认为存有这种执著之心即使是去修净土念佛法门,依然是无法获得益处与受用的,这种念佛与参禅的辨别,其实是对禅、净二宗之争的一种回应,因为早在明代中叶已有一些佛门高僧大德在进行禅、净的调和了:

  若实论之,绝无优劣。参禅者要悟自心,念佛者亦是要悟自心,入门虽异,到家是同。但参禅到家者,无净土之缘,似为稍异。然心光发明,已与诸佛气分交接,何必净土乎?天上人间,随意寄托,绝诸欣厌,何不净土?况欲亲近供养诸佛,亦只在一转念之间而已,何难净土乎?【22】

  虚云和尚的修行判教观,正是基于这种禅净一体,“要悟自心,念佛者亦是要悟自心,入门虽异,到家是同”的论调,因为虚云和尚在自己的修行及为众人的开示中,都发现了禅、净二宗产生的极端而着魔着病的情形,所以古代祖师大德早已明言:“参禅看话头一路,最为明心切要。……是故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为稳当法门。”【23】这种祖训,也成为了虚云和尚修行判教观的主张:

  念佛决定比妄想、三毒、五欲等事好,如做好梦,醒来精神愉快,做恶梦,醒来情思却塞,所以瞎打妄想,不如一心念佛。如能法法皆通,则是最高尚的修行,“有禅有净土”,如虎本有威,再加二角,更加威猛,为师作佛,理所当然。……我平生没有劝过一个人不要念佛,只不满别人劝人不要参禅。每念《楞严》所指“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而痛心。故把《四料简》的意旨,略加辩说,希望一切行人,不要再于《四料简》中,偏执不通,对禅净二法妄分高下,就不辜负永明禅师了。【24】

  虚云和尚肯定了念佛系心一处的好处,从而可以认为是其修行判教观中融入了净土宗的内容,特别是他认为“如能法法皆通,则是最高尚的修行”,禅净双修也成为了他修行观中的一个导向。但虚云和尚否定了念佛比参禅更为高明的说法,认为这种说法无异于“邪师说法”,故而他必须从正本清源的角度,从禅、净二宗一致的角度,去重新阐释《四料简》的意旨。

  注:

  【1】《上海居士林请普说》,净慧编:《虚云和尚开示录》,第2页,书目文献出版社。

  【2】《参禅与念佛》,同上,第24—25页。

  【3】《上海居士林请普说》,同上,第1—2页。

  【4】《禅堂开示》,同上,第34页。

  【5】《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同上,第44页。

  【6】、【7】、【8】《禅堂开示》,同上,第35页。

  【9】《参禅警语》,同上,第41页。

  【10】《参禅警语》,同上,第40页。

  【11】《修与不修》,同上,第41—42页。

  【12】《修与不修》,同上,第42页。

  【13】、【14】《参禅的先决条件》,同上,第29页。

  【15】《参禅的先决条件》,同上,第27—28页。

  【16】《参禅的先决条件》,同上,第25页。

  【17】《参禅与念佛》,同上,第24页。

  【18】《禅宗与净土》,同上,第147—148页。

  【19】《禅宗与净土》,同上,第148—149页。

  【20】《禅宗与净土》,同上,第150页。

  【21】《参禅警语》,同上,第40页。

  【22】元贤:《 语》,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二册,第503页,中华书局。

  【23】《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示刘存赤》,《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32套第2册,第134页。

  【24】《禅宗与净土》,净慧编:《虚云和尚开示录》,第15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

 
 
 
前五篇文章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大师的“保任”修行观(赖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论虚云禅师对唐宋禅风的继承(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和尚人间净土思想探微(海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学习虚云和尚丛林营为思想与实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陈

 

后五篇文章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法师的禅净圆融修行思想(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老和尚对永明延寿思想的继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和尚对禅净关系的开示(徐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重温虚云和尚对禅净关系的教导

宣化上人:一念不生全体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