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星云法师:生活与道德(下) |
 
星云法师:生活与道德(下)
三.佛教的道德生活 在佛教中,有些什么道德生活呢?我分成下列数点来向各位说明。 (一)随喜的道德生活 佛教讲求布施,布施有许多种,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不一定要施舍钱财,如果一定非施舍钱财不可的话,那么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信仰佛教了。施舍金钱是财布施,虽然是一种难得的善行,但是若能行法布施,或者行无畏布施,则将更为可贵。 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大不可限量的。什么叫随喜功德的布施呢?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譬如早晨起床,遇到人说一声:“你早!”“你好!”这就是随喜布施;见到人给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一种随喜布施。随喜功德有很多,譬如随眼功德,我站在台上演讲,你们大家用眼睛注视着我,让我觉得大家正在专心一意聆听佛法,我就会讲得更有精神、更起劲。昨天我在台上演讲,精神没有比今天好,为什么呢?因为昨天讲台上虽然灯光明亮,但是台下漆黑一片,我往台下一看,只觉得黑压压地,看不见大家的脸孔,彷佛独自置身在茫茫大海中,不知对谁讲说,今天,我请国父纪念馆工作人员把灯开亮一些,因此看到大家对我行注目礼,就是对我做了随眼功德。 其实,昨天大家也已经做了随眼功德,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做到随口功德,什么是随口功德呢?昨天大家听讲之后,遇到亲朋好友,有没有告诉他们:“昨天的演讲内容如何如何!”如果大家说了,这就是做到了随口的功德。如果大家听讲听到会心处,热烈地鼓掌拍手,这也是一种布施,这就是随手功德。在这里最重要的是随心功德,一个人虽然自己没有来听演讲,也不知道讲得如何,但是心里却关心着这件事,在家里,甚至于任何地方,只要你关心这个佛学讲座,关心佛法,就都有功德。 随喜的道德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去实践。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当你吃到珍肴美味时,请你的朋友和你共尝,你会觉得食品的味道更芬芳。当你听到金玉良言时,转告你的朋友和你共守,你会感到人生的境界更宽广。而你若能将佛法的法味珠玑,布施给你的朋友,甚至一切众生,你的生命更美化,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大家不要忘了:把你的微笑,随时展现在你的脸上;把“你好”的亲切招呼,随时挂在你的嘴边;把随喜的功德,融入你的生活之中。 (二)慈悲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教主佛陀,是一个伟大的圣人,他的伟大不是建筑在傲慢之上的伟大,他的伟大是慈悲的自然流露。他的弟子眼睛失明了,要穿针缝衣,佛陀看到了,告诉失明的比丘说:“我来帮你穿吧!”并且一针一线地为弟子把衣服缝好。有病的比丘要喝水,佛陀知道了,亲自倒茶给病比丘喝。佛陀并且还时常服侍重病的弟子,甚至污秽的粪尿、血脓,也毫不嫌恶,亲自加以清理。伟大的佛陀,他的慈悲,彷佛和风煦日,不分贵贱、高下,普及于一切。慈悲就是佛法,佛陀躬亲实践,是我们最好的启示和典范。 唐朝的智舜禅师,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走到一片山林,禅师坐在树下养息。忽然遇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了重伤,逃到禅师的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久,猎人跑来向禅师讨回野鸡,“我的野鸡呢?还给我!” “牠也是一条生命,放过牠吧!”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 “你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下酒菜吗?”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随身携带的刀子,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的重量?你可以拿去做下酒菜好了。”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体表现。 佛陀的弟子迦旃延,到印度边疆地区去弘法,经过了很多年,非常想念佛陀,就派小徒弟亿耳去拜望佛陀。亿耳到了佛陀那里,佛陀亲切的招呼他,并且吩咐弟子说:“在我的房间加一张床,把我的棉被分一半给亿耳,今晚让他和我住在一起。” 大家不了解,佛陀那么伟大,一个小小的徒孙亿耳,需要佛陀费那么大的心思来照顾吗?弟子们不知佛陀的慈悲如春晖般的细微、温暖,他亲切的对待亿耳,不仅招呼小徒孙,并且安慰远在蛮荒弘法的弟子迦旃延,让他知道:你虽然在边地,但是你的弟子到了我这里,大家彷佛看到你一样,重视他、热忱地待他。佛陀这样做,不仅亿耳欢喜,迦旃延也会觉得无比的欣慰。 佛陀就是这么一位慈悲,而又具有人情味的圣者。在阿含经里,这种慈悲的事,到处都有记载,佛陀的为人,实在令人恭敬不已! 佛法的根本精神在于慈悲,一切菩萨的发心,也由大悲而起。悲一切众生的苦难,而愿意去代为承受。古人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慈悲,大家应该把慈悲的道德,带入你的生活之中,并且努力去实践! (三)惭愧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惭愧力量非常大,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知道忏悔、改正。佛遗教经上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虽然犯了过错,如果知道羞耻,穿上惭愧的衣服,过去的瑕疵,仍然可以去除,显得无比的庄严。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就是强调改过的可贵。 在南传大藏经中的那先比丘经里,记载一段那先比丘和弥兰陀王谈到惭愧的话。王问那先比丘说:“一个在家的居士,已经证得阿罗汉身,对于凡夫的出家比丘,要不要礼拜?” “应该礼拜。”那先比丘肯定地回答。 弥兰王很奇怪地接着问:“为什么?” “他虽然是未证果的比丘,但是他有惭愧心,惭愧心会激发他努力修行,不敢放逸。” 平时你们看到一个在家的信徒吃点鱼肉,认为是没有关系,有人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大快朵颐。但是,一个出家人,他如果想吃点鱼肉,一定不敢明目张胆地吃,只敢偷偷地背着人吃,并且觉得“不好意思!” 在家人喝酒大大方方地,甚至猜拳喝彩,高声互敬:“再来乾一杯!”但是,一个出家人,他如果偷偷喝酒,绝对不敢公然地说:“再来乾一杯,”因为他有惭愧心,这个惭愧心,好比推动船儿前进的反拨于后的海水,是将来进趋更高的佛道的根本力量。 那先比丘接着又告诉弥兰王说:“没有证果的比丘,可以披穿袈裟,为弟子剃度、传戒、使佛法久住;但是,在家的弟子,即使证得初果也无法具有如此的力量。”因此我要告诉各位:一个犯戒的出家人,不要轻视他,他只要发惭愧心,知道忏悔,就能去除前愆,白布上的一点小污秽,可以用水把它洗干净。大家不要看到白布上的小斑点,就大惊小怪,痛加指责,比起家里所用肮脏不洁的抹布,这小小的污点又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君子之过如月蚀,人人皆知。就因为白布很洁白,稍有不净,人人见之。比起髒得找不到一点点洁净的抹布,是更有机会还给它本来清净的面目! 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我们应该要常常发惭愧心,想到佛法没有兴隆,众生没有得度,就要更勤奋不懈;想到事业未成,德业未净,你的心越虚,你的头垂得越低,你的人格就越崇高。身为佛教徒如果不发惭愧心,佛教怎么能有办法普及呢?因为惭愧心是救国、救民、救佛教的原动力。 (四)因果的道德生活 佛教是讲求因果报应的宗教,因果,最简单的了解,就是种什么因,就会收成什么果,也就是俗语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在时间上有三世因果,在日常生活中、经济、身体、信仰等等,也各有他们的因果律存在。譬如我肚子饿,吃了饭就解了饥。吃饭是因,肚子饱就是果。又譬如一个人勤勉不懈地工作,因此赚了很多钱。努力工作是因,赚钱就是果。胡适之先生有一句话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的得失成败,冥冥中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是,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你自己造作出来的,幸福、悲惨的选择,主权不在神而是在自己,一切的结果,是自己行为决定的。过去的不幸,可以靠不断的努力,使它转变为幸福。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修行,充满乐观进取的道理。佛教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愁不报,只是时辰未到。”我们要坚信因果报应的丝毫不爽,谨言慎行,守身护心,不要造下恶因,尝到恶果。因果是一定会报应的,只是时间快慢有别,有的现世就受报,有的来世才受报,有的多生多劫才受报,现在我告诉各位一个现世报应的例子:不久前,轰动一时的电影明星黄兰女士,假出家,把头发剃了,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她患了鼻咽癌,为了治疗,用钴六十照射癌细胞,引起副作用,头发都落光了。现在她已经知道错误,忏悔了,我们也祈求她早日恢复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因果的道德生活呢?有一则小故事说:有一个小孩,和朋友发生了摩擦,跑到山谷大叫,发泄内心的忿闷,他对着幽深的空谷叫着:“我恨你!我恨你!”话声刚落,幽谷里突然传来“我恨你!我恨你!……”的回响,久久不绝。 小孩子沮丧地回到家里,伤心地向母亲哭诉:“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恨我。” 母亲问明原委,于是牵着孩子的手,到了依旧宁静无声的山谷,“孩子!现在你对山谷说:‘我爱你!’” 小孩子照着母亲的话做了,立刻山谷从四面八方传来“我爱你”的声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用爱才能赢得爱,以恨对待恨,恨意只有加深。 现在我要告诉各位一些因果的偈子:一个人长得相貌端正,是从忍辱中修持而来的。世间上最难看的脸孔是忿怒的脸,时常保持心平气和,自然显现端好的相貌。贫穷是因为悭贪不知施舍,悭吝贪得,不能与人结缘,失去许多助缘,自然贫穷。名位由恭敬中获得,下贱因憍慢而生;喑哑是毁谤佛法的恶果,盲聋乃不信四谛的受报;长寿是因为懂得行慈悲,短命则起因于杀生,诸根不具是破戒的报应……在因果的道德生活里,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法逃避责任的。我们应该要把因果观念牢记心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务求合乎佛法准则。 (五)戒律的道德生活 戒律是佛陀为了调伏弟子们的身心,所制定的种种规矩。好比学生要遵守校规,军人要服从纪律,国民要奉行法律一样,做为佛陀的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除了要皈依三宝之外,更要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够如此,身口意三业就不会有差错。 有人或许会认为戒律是束缚行动自由的枷锁,何必自找麻烦,受戒律的拘束。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遵守戒律,确实不违,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自由──解脱。譬如大家开车,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不抢红灯,不横冲直撞,车辆一定可以平平安安地驾驶。如果你能遵循戒律的交通规则,在人生的旅途上,绝对不会发生车祸,绝对不会有亮起红灯。 戒律是人与人相处之间的润滑剂,“戒”虽有种种的条文与差别,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我们不侵犯他人,他人自然不会伤害我们;树敌渐少,善友日多,办起事来,自然能够左右逢源,所到亨通。因此守戒律,并不是自缚手脚,而是开拓更宽广的道路。尤其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合乎戒律,那份不耻屋漏的心安理得,是最为珍贵难得的。 经上说: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瞋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铠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上最光亮的明灯──智能。 佛陀在华严会上曾经说过:“戒为无上菩提,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歎。” 又说:“戒为惑病最胜药,护诸苦厄如父母;痴暗灯炬生死桥,无涯业海为船筏。” 戒律,并非仅为学佛者必须受持,凡属人类,都应该共同遵守。试看牢狱中的囚犯,多半是犯了五戒的人。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为安定社会,纲纪人伦的立法条目,也不能超越五戒的范筹。如我国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YIN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但儒家的五常,仅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约自利而言:受持五戒就是入道之正因,若能精进不懈,则惑业渐消,功德渐长,最后得证圣果。约利他而言: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一人受持,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若全世界人类共同受持,则大同世界即日可待。 (六)信忍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道德生活内容很多,最后我要告诉各位的是信忍的道德生活。在佛经上有这么一段记载: 宋朝道楷大师,得法后,大扬禅门宗风。诏住净因寺;大观年中,迁移天宁寺。一日,皇上遣使颁赠紫衣,赐号定照禅师。大师表辞不受。皇上复令开封府李孝寿亲至大师处,表达朝廷褒奖之意,大师亦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交州官收押。州官知道大师仁厚忠诚,悄声问道: “大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生病呢?” “没有!”大师回答。 “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于法律惩罚。”州官诚恳的想为他开脱。 大师厉声答道:“没病就没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大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流涕不已。 道楷大师德行崇高,操守严谨,虽受皇上至荣,却辞而不受;虽遭州官惩罚,却忍辱不欺,这种由于信仰而产生的忍耐功夫,堪为后人楷模。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有一天乞食到一家珠宝商的门口,珠宝商正为国王穿珠,见到比丘前来乞食,就立刻入内取食;不料,珠子从桌上滚到地下,被一只白鹅吞了下去。珠宝商出来后,发现不见了的珠子,误以为比丘窃取,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仍不说出详情,默挨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溅地,白鹅引颈舐血,珠宝商盛怒,一棒将鹅打死,比丘才说出珠子被鹅吞食,珠宝商遂杀鹅取珠,并向比丘忏悔。当问明为何不事先说明原委时,比丘说道: “我若说出鹅吞去珠子,则鹅命将难保,现在鹅已被打死,我才说出真相。” 珠宝商惭愧自己的鲁莽,向着比丘拜谢不已。 为了护住畜生的一条命,甘愿忍受皮肉的鞭打,比丘忍辱的德行,实非一般常人所能及,这都是信仰的力量所驱使。我们身为佛教徒,应该处处以利人为前提,为国家、为社会、为佛教、为群众,以信仰的力量忍耐个己,牺牲小我、当为义不容辞之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若信心坚定,自然忍耐的力量增强,惟有行此道德生活,我们的人格才能升华,生命才有光辉。 四.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 关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大家已经了解了世间的与佛教的各种道德生活,现在让我再告诉各位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我分下列两点来说明: (一)实践八正道的道德生活 所谓正道,是离偏邪的中道,属于圣者之道,故又名圣道中道。是佛陀所明示的重要显著的道行品目,在佛陀转*轮时,说为八正道支;至入涅槃时,又增广为三十七觉支。八正道是: 1.正见:正当的见解,即正解佛法,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迷谬妄见。 2.正思:正当的思惟,即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能的思索。 3.正语:正当的语言,即远离虚言、暴语、诽谤、妄语、戏论等非礼之言语。 4.正业:正当的工作,即遵守国家法律,严持律仪,有犯法之事物勿作,实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合理的经济,内心常存着道德、伦理的观念,以谋求正当职业,以维持生命。 6.正念:正当的忆念,即正心诚意,远离妄想颠倒,不失正念。 7.正精进:正当的努力,即向正理方向努力前进,勤修戒定慧三学。 8.正定:正当的禅定,即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身心注于一境,消除一切杂乱,以养成完满的人格。 八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即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慧学。中国的禅(正定)、净(正念)、律(正语、正业、正命)、密(正念、正语)各宗的修法,都是以八正道的实践规范为原则而发展出来的。 佛教所说的“正道”,不是单作理论来了解,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上实修。如正见的见是见解、知见、学说的意义,说明佛陀的根本思想,再将此作为自己本身的思想。在实践修行的当初,虽不能即时成功,最少必须绝对的信仰,将它当目的而活动。正思惟就是把佛陀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而思惟,并且必须反覆熟虑而自省观察。正语正业则是在以正见为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口的言语要从于正见,身体的起居动作也要从于正见,如此正思、正语、正业,即为一般所谓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正命的命是生活,即在生活中统合了身口意三业,生活的一切均与正见吻合。正精进的精进,是努力策励的意思,在思、语、业、命中都存在着。正念的念是专念集注而且常念不忘,表示正精进的内面,即正见的现前。正定的定,一般义译为三昧,表示心一境相。正定就是修定,在古德的注释中,常把正见乃至正念当作正定的助缘资具,现示出正定为目的的倾向;同时又有将正智正解脱放在正定之后,表示正定是一种手段、方法,而不目的。 以上所说八正道的实践,可能把佛陀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在“八正道”的学说中,没有包含任何世外或者神秘的要素。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导,此中充分的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指示人类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若依序渐次实践,则能解脱无明烦恼,获得清净愉快的生活,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二)实践六度的道德生活 一般不了解佛教的人,以为信了佛教就应该放弃人世,妻子儿女要远离,功名财富要抛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若冤家,一切都没有可以使人留恋的价值,必须避之惟恐不及。其实,这些都是对佛教的误解,我以为学佛的人,无论对于国家或人类,对于生命或财物,均需用一种理智的工夫,作正确的认识,不必过份热爱,也不要过份冷淡。因为过份热爱,便不免被世间情感所左右;相反地,过份冷淡,便不免孤独、消沈,而偏于出世,真正大乘佛教的道德生活,是中道的生活,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应该正确地认识世间,在日常生活中融以佛教的思想,以佛教的道德为基准,这就是我所要讲的“六度”的道德生活。“六度”本是菩萨乘的出世善法,但是菩萨乃是大心众生,以出世的高深修养,做入世的利生事业,故六度为人生的善法,亦即佛教道德生活的规范。 何谓六度: 1.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悭贪,亦令人受惠受益; 2.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毁犯,亦不毁犯他人; 3.修忍辱行,不但自不瞋恚,亦不瞋恚伤害他人; 4.修精进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 5.修禅定行,不但自不散乱,亦教人不散乱; 6.修智能行,不但自不愚痴、不邪见,亦教人不愚痴、不邪见。 一个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勤修六度,以六度做为自己道德生活的准绳,再以六度法深入社会,普利大众,则六度即为人生最高的善行了。 六度中,持戒、禅定、智能三者,即所谓戒定慧三学,可以对治贪瞋痴三毒,能克制人类自私的念头。如持戒就不会自私,不会自私,贪念就不会生起;如禅定就不会损人,不会损人,瞋恚就不会生起;如修慧就不会无明,不会无明,愚痴就不会存在。贪瞋痴一除,行布施度,则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行忍辱度,则坚毅的精神就可具备,行精进度则勇猛的力量充实一切,所谓菩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此即大乘佛法的道德基础。 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关生活与道德的问题,我简单地仅以上述一、道德与非道德,二、世间的道德生活,三、佛教的道德生活,四、如何实践佛教的道德生活等四项做了说明,希望对各位在信仰的生活中有所助益。最后我祈求三宝加被,祝福大家健康如意、法喜充满,谢谢!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