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破戒过患 |
 
破戒过患
因为清净持戒可以获得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破戒后所得的过失也不可思议。如同一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司法等有关部门就会对其进行法律制裁一样,受了戒后破戒之人,同样将会受到因果规律和护法神的制裁。 佛在《福盖正行所集经》说:“破戒之人,无所堪任,如彼破车,不能运载。”无论大小乘,破戒后根本无法积累资粮,修持正法,甚至一点善法都无法圆满,如一辆破旧不堪的马车无法运载货物一样。佛在《正法宣扬经》中说:“破戒之人,千万生中,远离种姓与安乐,堕入地狱感受痛苦。”破了三乘根本戒的人,若不发露忏悔,就会在千万生中远离修法的种姓,不会得到修法的安乐,死后堕入恶趣,长期感受痛苦。在大乘的《三摩地王经》中说: 破戒堕恶趣,多闻无力救。 若破了根本戒,虽然广闻多学佛法经论,也不能使自己免堕恶趣。同样在《入中论》中说: 失坏戒足诸众生,于恶趣受布施果。 失坏了根本戒就象我们失去了双脚一样,不可能把我们带到善趣和解脱的彼岸,前生所造之上供下施等功德也只能在后世的恶趣中感受果报。 这些破戒果报,令人不寒而栗,因此法王一再强调清静持戒的重要性,强调凡是他传承下的弟子,不管活佛也好、管家也好,都应严格守持净戒,如果破了戒,今生必定遭遇诸如横死、多病等众多灾难违缘,死后肯定堕入地狱受无量痛苦。 《三戒论》及《入行论》对持戒和破戒的问题都论述得非常详细,无论受持三乘戒律的哪一种,从开始就不能破戒,如发现已破戒就要立即发露忏悔,拖延时间越长,就越难忏悔,尤其密乘中明确指出,破密乘戒未及时忏悔,超过三年,则不可能再清净了。如时而守戒,时而破戒,不可能获得成就。 有些人破了根本戒以后,无惭无愧,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别人无法了知,而上师三宝的神通智慧无所不知,俗话也说“抬头三尺有神明”、“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种破戒者的恶业果报成熟时,今生后世都会感受无量痛苦,分毫不爽。 下面从根本戒的角度分别说明破三乘戒律的过患。 第一节.破小乘戒的过患 对于一个佛门中的初学者而言,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对破戒的过患又不太明了,这样在业力所致的违缘现前时,就非常容易破掉根本戒。 从小乘别解脱而言,无论出家还是在家,破根本戒的过患都是相同的,没有任何区别,也不能以为自己的功德大、身份高等等便可在戒律上有一些特殊,因为因果面前人人平等。 佛在小乘的《律本事》当中宣讲了十种破根本戒的过患: 1、“被导师佛陀呵斥。” 2、“被天众呵斥为强盗等恶名。”因其已破根本戒,造下了严重的恶业,所以喜好人们行善的诸天人等都将其称为强盗等的恶名。 3、“被同修之道友们呵斥。”佛制失坏根本戒的人无法与僧众同住,所以会被同修道友呵斥、摒弃。而且圣者菩萨等大成就者也会远离,因和破戒者共住之过患极大。 4、“如理思维后自相呵斥。”因破戒故,违背了先前所发的誓愿,自己在如理冷静思维时,也会责备、呵斥自己。 5、“其本性即应被呵斥。”破戒必然导致无法成办自他暂时的善趣福报以及究竟的解脱,故破戒的本性应被呵责。 6、“方隅增上恶名。”因破戒故,四面八方都会流布其恶名。 7、“未闻之法不闻。”因破戒后,上师、善知识和道友都会远离其人,故不再有闻法的机会。 8、“已闻之法忘失。”因无闻法机会,会慢慢忘失以前曾听闻的妙法。 9、“道地证量不生。”因破戒,故不生三摩地以及胜观智慧,也就不会有五道十地的出世间功德。 10、“在后悔中死去,而且堕入恶趣。”因破戒,不但使难得的人生失去了意义,还增加了许多罪业,故临终时极为后悔,且死后堕入恶趣。 《杂阿含经》与《四分律》中都指出了破戒的过患,如《四分律》说:“破戒有五过:一、自害。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贫穷,善神远离;二、为智者所呵。毁戒之人,诸善比丘悉皆诃责,而常畏避,如恶死尸;三、恶名流布。毁戒之人,三业不净,与不善人共住,善人不喜见,不善之名,闻于远近;四、临终生悔。毁戒之人,老死临期,恶境现前,追悔无及;五、死堕恶道。毁戒之人,既舍梵行,全无善因,福尽苦至,即堕恶道。” 破八关斋戒的过失同样很大,在佛经中有一个公案,有一位居士在持受八关斋戒的那天,因为非时饮食,而在后世堕在了复活地狱中。因此无论受什么戒,都必须认真、谨慎。 由此可知,我们今生得到人身,主要都是因为往昔守持净戒之果报。依靠今世此珍宝人身方可修持正法,获得地道功德,广度众生。如果白白浪费此人身,会令诸大圣者叹息不已。 同样,若因某人导致一出家僧人破根本戒、还俗,则此过失远远超过了毁坏一千万佛塔的过患,后世必会堕入地狱受苦,故阻止他人出家或出家僧人之间相互制造违缘,导致破戒或还俗,都会有极大过患。 第二节.破大乘戒的过患 破大乘戒的过患更为严重。云登降措所著的《所知藏》(又译作《知识总汇》)中总结了破戒的过患:“破菩萨戒有无量过患,归纳起来共有四条(三总堕、一别堕)。三总堕罪是:欺骗导师佛陀、所境众生、本人誓言失坏,成众所呵斥之处;犹如国王失去国政一样,失去精华(菩萨戒)后,一切暂时与究竟的不悦意事都将聚集;后世堕落恶趣,难以解脱。一别堕罪是:往昔所造的菩萨善根都将失毁。” 失坏菩萨根本戒的人所作的恶法能破坏一切善法,佛在《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若诸菩萨修持戒行,即得一切胜愿圆满,破戒之人,诸有恶法,如世霜雹,毁一切物,破坏善法,亦复如是。”大小乘都说破根本戒者今生会感受短命、贫穷、烦恼炽盛等果报。 如果时而以惭愧之心忏悔,时而造菩萨根本堕罪,如此则耽延证悟初地菩萨的时间。如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 是故具罪堕,及菩提心者, 间杂轮回故,登地久蹉跎。 第三节.破密乘戒的过患 密续中云,破了三昧耶戒的人: 金刚罗刹痛饮其心血,短寿多病失财畏怨仇, 长久住于无间地狱中,极其恐怖感受难忍苦。 即金刚护法神就会显现极恐怖的姿态吸尽其心血,在现世还会有多病、贫穷、横死等许多不悦意的果报,后世的果报就更为可怕,死后即堕入金刚地狱,其地狱的痛苦程度甚于无间地狱无数倍,以人类的智慧无法衡量,其时间为十亿劫,故作为密乘行者尤应慎护净戒。 无论是圣者或初学密法的人,金刚上师或金刚弟子,都毫无例外地要守持三昧耶戒,一旦破戒、尤其是对金刚上师诽谤或起邪见,对无上密法起邪见退失信心,那结果必然堕入金刚无间地狱。我们修密的弟子一定要注意,无论在白天还是在夜晚的梦中,在行住坐卧的任何时刻都要象保护眼睛和心脏一样,守持清净的三昧耶戒。末法时代业障很重、烦恼很强的众生,他们若对密法有信心,那么对他们具有无上对治力的就是守持三昧耶戒。 如果没有守持三昧耶戒的功德,即使得到再多的灌顶,依止千百位金刚上师或经常修金刚萨埵,或闻思经续论典,也不可能顺利获得解脱,将来还将堕到金刚地狱。从无上大圆满而言,如不受持清净的三昧耶,对上师也不具足信心,即使得到了所有大圆满的灌顶,并相似地了解了全部大圆满的金刚语,但连一点相似的证悟智慧也不会生起。故清净戒律为修一切善法之基础。所以密宗修行人闻思修固然极为重要,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即是守持清净的三昧耶戒,精通其学处。 从无上大圆满而言,如不受持清净的三昧耶,对上师也不具足信心,即使得到了所有大圆满的灌顶,并相似地了解了全部大圆满的金刚语,但连一点相似的证悟智慧也不会生起。故清净戒律为修一切善法之基础。 所以密宗修行人闻思修固然极为重要,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即是守持清净的三昧耶戒,精通其学处。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的心很浮躁,今天依止一位上师,明天又跑到其他地方去依止另一位善知识,或时而修此法,时而修彼法等等,如此学法经年,却无多少长进,藏族有句谚语:“狗跑多了肯定会挨石头;人跑多了肯定会遇上麻烦。”若对上师三宝有坚定不退的信心,经常观察上师功德的人,可以依止更多的善知识,就象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但对于上师三宝的信心并不坚定的人,因容易对上师生起邪见,失坏密乘戒律,故依止的上师宜少。 在密乘行人中,上根者可依无上大圆满的直断和顿超的修法,或依生圆次第的修法去忏悔,可以净除一切重罪,不会感受无量痛苦,但绝大多数人不能马上做到这一点,所以大家应从最基本的持戒做起。 莲师曾云:修持密法有如竹筒中之蛇,不上即下别无选择,同理,修持密法的人或因持戒成佛或因破戒堕入金刚地狱。持明无畏洲(晋美朗巴)在《功德藏》中也说: 入真言乘士夫除恶趣,及佛果二更无三去处。 现在凡夫如我等对治业障烦恼的能力非常弱小,正知正念经常无法护持,对持戒功德和破戒过患也不明了,每天所造罪业犹如大雨降临,故我们应常猛厉祈祷上师金刚萨埵,忏除罪业。 第四节.三乘佛法皆应远离破戒之人 一.守小乘戒应远离破戒之人 佛在《杂阿含经》中有授记:魔等不能毁坏佛法,只有形象为佛弟子,但内心无闻思修不持净戒的影像修行人才能毁坏佛法,灭尽佛的正法。故我们在作弘法利生事业时,最主要的是不能失坏三乘的根本戒。 《戒律三百颂》云: 莫与破戒者共住,法、财亦莫共受用。 在《破戒折伏经》中,佛对舍利子说:“上师、上座、清净守持戒律的信众与破戒的人相比,犹如狮群中的狐狸,转轮王中的黄门,天的眷属与猴子,龙王中的贫穷乞丐,具天眼通众人中的盲人,大鹏鸟与萨达巴。”佛以这些对比强烈的比喻,说明了清净持戒者与破戒者之间的宵壤之别。另外破根本戒之人不能与上师、上座等同住,以防外道与白衣的讥嫌。 佛在小乘经典中说,应该远离破了根本戒的人,并把他驱逐出僧团,在大家把他拉出去时,他如果抱住柱子的话,连柱子也要砍掉(当然在事后,砍掉柱子的人应将柱子重新修复,因这是三宝的财物)。 二.守大乘戒应远离破戒之人 佛在大乘经典中说,如有谁破了根本戒,不必说资粮道和加行道,就是真正已得圣果的菩萨也会远离他。《入中论》第二品中说: 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 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 也就是说,圣位二地菩萨也只有远离此等破戒者。有人以为菩萨是圣者,肯定会在行为上以大悲心摄受破戒者,令其去苦得乐,但这仅是出于个人的主观臆测。论慈悲无有过于佛者,而佛早已用尽所有智观察并决定了对于破戒者,在行为上只有舍弃一途,别无他法,而且这也正是出于慈悲之念,因为破戒之人与清净戒律的道友住一处,会增加他们的修法障碍,这反过来又使破戒者增加了罪业,而且,破戒者继续享用三宝的财物等等也会使他们罪业更重,因此佛在戒律中规定对破根本戒者必须予以摒弃。 三.守密乘戒应远离破戒之人 如果具有生圆次第的功德,三昧耶也很清净的修行人,和破了密乘根本戒的人一起吃饭、说话,甚至只饮用同一条河流中的水,都会因此得到偶失以及友失的过患。 友失就是与明知是破戒之人接触,因他而造大量恶业,从而失坏自己的三昧耶。偶失则是在与明知是破戒之人接触的过程中,与他同吃、同住,甚至共同求法时所失坏的三昧耶。 密续云: 交往满足失坏者,失坏非器为说法, 不避失坏失坏者,失坏障过所染污, 为现生缘后世障,以愧悔心诚忏悔。 即与破戒者或交往、或满足其愿望,或为他及非法器的人说法,或不远避,这样就会被破戒人的障过所染污,对今生造成违缘,对后世造成障碍,故应以悔愧之心诚心忏悔。在一起修行的人中,如果有一个失坏三昧耶的人,则其余具足三昧耶的人虽有百千,也不能得到少许的修行之果,譬如一滴坏乳,能使满壶的清净乳汁变坏。如《总集续》中说: 譬如一滴乳,若坏尽皆坏。 一行人失坏,诸行人失坏。 从上可以清楚明确地知道破戒的过患,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个密乘行者,就可以行持瑜伽士的许多甚深难思的行为,而对什么也不在乎,到第四部分之后,大家就会知道密乘戒律的严格甚至远远超过显宗戒律。 在末法时代中,有很多人从表面上看是修行人,其实内心中没有闻思修的意乐与功德,整日四处游荡,这种人在非常短的时间中也会失坏很多戒律。对于这些可怜的人,我们在行为上应该远离,但在内心不能生起烦恼而去说他们的过失,也不能嫌弃、嗔恨,而应替他们念经咒忏悔,回向善根或祈求上师三宝救度他们。我们应该谨记佛在《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中的教导:“自于禁戒,清净守持,见毁戒者,起大悲愍,不应于彼生嫌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