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7)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7)

 

  不思酬害,我不会动念害你,保持这个如如不动的清净心,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因为前境是记忆的残影,一分钟变成我们的记忆,就算现在也留不住,未来还没有到,其实我们就知道说,不应该思前境,也不应该执著现在,现在不可得,也不应该执著未来,就是这样。以无著心住于空,就是真住。若有所住,即为非住。你若是有所住,你就不是真正安住于本性的东西,本性是无所住的东西。念念不住,念念见性。念念有所住,就象石头障碍去路。所以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前境就是记忆的残影,我们记忆的幻影、回想。所以我们人很愚痴,非常愚痴。自己拿一本相册来翻翻看看,自己边看还边流眼泪,自己还不禁流眼泪,疯子,跟疯子一样,回忆哭泣,感情用事。所以我们人不能放下前一妙钟以前的事情,就开始思维,然后越想越生气,最后被无明覆盖。【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紧缚】你看,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你若是每一念放不下,这个痛苦就会连续。所以师父告诉你,你什么时候放得下,你什么时候完成佛道。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完成佛道不是看时间的长短,是你愿意不愿意而已。我若是愿意,放下这一念,痛苦心马上停止。所以有人说:请问师父,明心见性的人心境是什么?很简单,每一天都在过年,不必等过年才能穿新衣,从前小时候要过年才有新衣穿。我从前过年时每一年一定都很难过。为什么?除夕夜一定跑去赌博,玩到第二天五点,一定输个精光,然后一定从六点睡到七点、八点睡到中午,中午一定是吃鸡头、鸭头。每一年赌博我从来没有赢过。前世是修行人,赌博怎么可能会输?每一年都输,不过都是输一些小钱,但还是很气人,从来没有赌赢过。过年的压岁钱都是二十元、三十元,要是到初三、初四还没有花完,就又被父母收回去了,只让你图个吉利。所以说,我们念念这个念头,你若是什么时候放下,你就什么时候解脱。明心见性的人,他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他就是这样。为什么?明心见性的人,他知道什么叫做随缘,他就真正了解什么叫做随缘。而我们不是,我们随缘就昏迷颠倒,就随缘执著。而明心见性的人的随缘就是洒脱、自在,就算他看到再恶的事,他也是一样,对他都是一样,或是看到好的事情,他也是同样如此,不思善,不思恶,那一种清净,每一妙都是在安祥当中,每一分都过得非常幸福,非常知足,非常的超越。不论他的病苦有多严重,像师父这样,病苦再严重,我都很欢喜地接受,它就拿我没有办法。我造的业,我本来就该偿还的。有一天,一个禅师眼睛疼,他的徒弟问,师父师父,你不是明心见性了吗?师父说,嗯,怎么样?师父,明心见性的人也会眼睛疼吗?他师父说,眼睛疼跟明心见性有什么关系?意思是说明心见性的人不会眼睛疼,还是会一样,因为还是受四大支配啊,明心见性的人不就都别打喷嚏,别感冒了。地水火风的肉体本来就是这样,正常的生理状态,他也是要大便小便,也是都和常人一样的,只是他的心永远解脱啊。这个心永远解脱时,这个磁场,地球的磁场拿他也没有办法。这个地球磁场就没有这个吸引力。我们今天会有吸力,地球对我们的吸引力我们永远摆脱不了,因为我们的执著不断,执著不断,业就不断,既然不断,地球的磁场就紧紧把你吸住,产生强大的吸力,你没有办法,离不开,没有办法。一个人一断掉这个烦恼,对这个世界他无所著,既然无所著,他就进入另外一个世间,死后他就进入另外一个世间,现在他就进入另外一个世间。在座诸位!你现在注意,听师父告诉你们一句话,你从这个时候,或者是明天你试试看。你整天都保持一颗欢喜心,欢喜心就是说,我听到佛法我很知足,我有大智慧,一切相不可得,你就会发现,你在另外一个世界看一切众生,你现在马上可以进入极乐世界,看着斗争的众生可怜,你就站得高高的,看众生斗争。你把心境生华,把物质现象降低到最低点,随时知足,把精神领域生华到最高点,这就是佛!一切境界你都安住,你随时进入一个不同的空性世界,你想想看,这世间是什么?多么幸福!没有斗争,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对立,没有一切无常,没有念念执著的东西,你当然在百年之后摆脱这个色身,你要进入的世界当然就是随业而转,随念而转,随着你的习气而转。你想想看!你难道不会进入极乐世界吗?因为你现在住的世界已经跟这个世界不一样了,对不对?你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高阶层的空间了,高阶层的空间。所谓n次方,n的阶层,所以我们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六度空间,因为这个物质现象粗细的不同,我们分成二十八层天,其实不止,分成二十八层天就是二十八个阶层,二十八个时间跟空间不一样,二十八个时间跟空间不一样都离不开这个执著,你若是离开这个执著,变成n的无量次方,所有的生命你都可以适应,但是底下的生命不会了解上级的生命。佛就是无量无边的n次方,任何一个人或畜生,譬如说厕所里面的粪虫,它就不能了解蚂蚁,蚂蚁不能了解蟑螂,蟑螂不能了解猫,猫不能了解狗,狗不能了解鱼,鱼不能了解人,人不能了解菩萨,菩萨不能了解佛。每一种阶层看底下都看的清清楚楚,但是下面的阶层看上面的生命看不清楚。简单来说,就是时空,几度空间的不同,所以产生人类的能力有限,而为什么摆脱不了这个无量空间的束缚?因为我们都落入有量,我们都落入这个数量观,我们都落入这个数量观的时候,就卡死在这个意识观念里面,所以说一个有主观意识形态的人,他有保容心,他变成客观。一个有客观心态的人,他执著,他变成主观,所以主客二观没有一定的道理,因此这个世间的斗争是不可能避免的,你也不可能避免别人对你没有误会,没有办法,因为n次方的看法不一样。释迦牟尼佛站得高高在上,而众生骂佛,印度当时的人也都骂佛,说佛很残忍,断人后嗣,都劝人出家。释迦牟尼佛当时也是罪人啊。为什么?因为在底下的人他不能了解上面的心境,所以诽谤、攻击、伤害这一定会发生,这种事情绝对会再发生,这个没有办法。他的能力只有到这个地方,他的认知只有到这个地方,死在那里面,你叫他如何开放呢,没有办法。所以说在上面的人伟大,他就包容一切底下阶层的人。所以二十八层天为什么不能跳出三界?(是因为)落入数量里面,落入这个阶层里面,受时空支配,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因为时空的交会点不同,因此我们人间五十年,在四天王天那里是一天,人间一百年,忉利天一天,人间二百年,第三层天一天。人间的四百年,兜率天一天。为什么?因为时空交换不一样啊,对不对?我们地球十二年,木星、土星才一年,时间空间的标准点不一样,所有任何的交会都是假设的东西,只要一种假设就不是如实知、如是见,就没有佛的知见,没有佛的知见就落入这个意识的观念,所谓意识的观念,就是无量的执着、排斥,无量的对立,任何的假设点都是错误。人生就是一幕幕连续的悲剧,人生就是一幕幕错误,每一天都过在错误里面,错觉里面,执著里面,永远这样错下去,要早日觉悟!所以我们若是了解无相法,念念当下就是空性的东西,马上完成佛道。为什么?因为你不落入这个阶级,你临命终时,这些对你都没有什么用,男女感情都对你没有作用,名闻利养对你一点作用也没有,痛苦对你也没有作用,别人的侮辱对你也没有作用,一切法都对你没有作用,这些阶层啊,这些三界里面任何一种状况,都没有办法把他假设,把他束缚掉。当然一下子就跳出三界了,这些都没有作用了,你已经不是凡圣同居土的人。所以要摆脱念力的束缚,你虽然想修行, 你只是一直拼命拜佛,你不能斩断这个内在里面对法的执著,对我的执著,你绝对跳不出去,你一定跳不出去,那就是一条绳子。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修行者下手需是铁汉。这句话,大修行人下手就是铁汉,就是一定要把它斩断。下手需是铁汉,你看禅宗说得对不对?而我们是不是铁汉呢?你肯做,你也行啊。我就是不要烦恼,你有资格诽谤我、攻击我,我也有资格不听,当他是疯子,他一点拿你都没有办法。所以说,你若是念念相续不断,名为束缚,就是这样,而我们从无量劫来已经束缚到今天了,何其有辛听到,,,,人家在讲这个《六祖坛经》,差一点自称七祖了。【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在诸法当中念念不住,你就没有束缚。【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这段太好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你若是以无相,你永远不会感到你委屈,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觉得自己很委屈,很自卑。【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心不污染,这就称为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要离开一切诸境的执著。【不于境上生心,】生心就是生出妄想执著之心。你明天试试看,或是等一下就试试看,你冷静,看到任何事情都任它来,任它去,自己生,自己灭,不关你的事,犹如秋风扫落叶,让它自己随缘,让它随缘而来,又随缘而去,这样试试看。下面,【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若是说,各种事情都不去想,将念空尽,除去。【一念绝即死,】 一念绝即死就是说一气不上来马上就死亡了,死就是继续去轮回呀,【别处受生,】继续六道轮回,一念绝即死,表示继续轮回。这口气不来,念头当然没有啊,到别处去投胎。【是为大错,】这样就错误了。【学道者思之,】若不懂法的道理,【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所以你自己错误只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因果而已,【更劝他人,】你又劝导他人,【自迷不见性,】不见本性,【又谤佛经,】又诽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你不要以为讲经就一定叫做功德,有时候是无量的罪恶,讲错嘛。【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嘴上自称明心见性,可是遇到境界,事事都起心动念。难调难伏。【念上便起邪见,】因为念念都产生执著,执著就产生落入主观,主观就对立,就变成邪见了,与空不相应,【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邪见故。【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物?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二相就是没有对立,什么叫无二相?无善恶相,我们平时看到善人就称赞,看到恶人我们就很气愤,疾恶如仇,这就是对立,人、我、是、非,二相,这就是二相,人、我,完成了佛道就是无二相,不二相就是不二法门,空跟有一体的,你也不必排斥恶的境界,你只要稳住你的心态,恶境自然没有,所以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 无诸尘劳之心就是没有妄想心,【念者,念真如本性,】所以这句话简单来说,真如本性也是有念,师父刚才就告诉诸位,念真如本性,为什么念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本来就是有作用啊,你把那个念当做清净的作用,那就对了,真如本性就是有清净的作用,你说要念也对,你说无念也对,念跟无念,所以师父上次就说过,若明心见性者,讲念跟无念都是明心见性,如果不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讲念跟无念都是迷糊,都是执著,都是无明,什么叫念,什么叫无念都搞不清楚,因为明心见性是如实知、如实见的东西,不是透过语言的东西,所以说智者念跟无念都是大智慧的人,你怎么讲都对。而愚痴的人,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你讲念,讲无念,讲真如本性,讲明心见性,统统不知道,搞不清楚,真如就是念之体,念就是真如的作用,这个要划起来,【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划到这里。【真如自性起念,】所以我才告诉诸位,真如本性起念,就是清净的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真如有本性的东西,【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鼻舌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意思就是说,本性不离六根,六根当中若会运用本性,见有见性,闻有闻性,平等心、智慧心产生,六根不污染六尘,就是这样,本性时常在作用。什么是本性?现在说话的就是,现在在吃饭的就是本性,现在在睡觉的就是本性,行住坐卧都是本来面目的东西,所以说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然有见闻觉知,但是不要污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善分别,善分别就是用清净念头,虽分别而不作分别想,名叫做善分别,虽然有分别心,但是他确实是无分别,虽分别而不作分别想,善分别就是妙有现前,一切妙有分别诸法相,但是对中道、理性、第一义谛的中庸,第一义谛就是我们的本性,第一义,就是不可思议的中道,不可思议的明心见性的境界,于第一谛而不动。意思就是说,虽然我们的心分别千万种诸法,但是诸法当下就是空性的空性的东西是不离一切有,一切有当下就是空,所以是空有圆融的东西,所以不即不离,即心即佛。

  教授坐禅第四,一般人对坐禅都搞不清楚状况,认为说,盘起双腿,老是静坐着才称为坐禅。来,我们现在来看六祖教我们如何坐禅!【教授坐禅第四】【师示众云:】六祖开示大众:【善知识!何名坐禅?】你若是说,摆得出坐禅姿势的人,才能开悟、才算是修行,那么双腿粗大,体重七、八十公斤的人,双腿根本盘不起来,那想要明心见性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像沈殿霞这种体型的人怎么有机会会开悟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沈殿霞看起来比我还胖,双腿粗大的人根本无法盘坐,那么你要叫他如何明心见性呢?所以坐禅的定义不是这样,下面注意看!【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你看六祖所说的坐禅,根一般所说的盘起双腿的坐禅完全不同,什么叫做坐禅?外于一切善境与恶境心不起动念,这才是真正是【坐】,坐者不动,如如不动叫做【坐】,是名真坐,不是盘起双腿摆好姿势就称为坐。心如如不动,不随一切善恶境界而转,这才真正称为坐。内见自性不动,于内看到自己清净的本性不动,名叫做禅,你若是心动,你就不名坐禅。【善知识!何名禅定?】什么叫做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这个一针见血!外在一切事相,你眼睛所见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攀缘的境界,完全不被它影响,那么你就不需要找善知识了,善知识就是你。内不乱,此名为定,内不乱,这就叫做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你执著这个相,当然你的内心就乱。像我们有一次,忏公有个徒弟叫做彻因,骑着机车从水里到台中,在途中被车子撞死了,出事后被送进了医院,我赶去看他,我去见他最后一面,我跟体慧师一起去看他,送到医院时已经装上助呼器了。这些比丘大家都没有碰到过这种事,同为比丘,现在他被车子撞死了。那是因为心立法师在路上看到车祸时心想:被撞的这个人很像彻因。结果一看,还真的是彻因。他是坐公路局客运车经过,看到彻因连人带机车被撞到在路边,就赶紧把他送医院,是心立法师在路上看到的。送到医院时,所以的法师都去看他,结果还是没有办法,已经装上助呼器在急救了。打电话给忏公,希望他赶紧下山来。忏公说:医生若是宣布没救才能推出来,不然不能动他,要急救到没救了为止,否则不能把他推出来,但是现在又急着要助念,忏公不准!一定要急救到没希望了才允许推出来。他完全如如不动。从晚上就开始打电话给他,接着往生之后,已经搬运到太平间了,我一直为他助念……他的业障也算是很重,被撞得全身血淋淋的,我就帮他擦干净,死后开始引来一大堆蚂蚁,蚂蚁全来了,爬满了整个身体上,在送进急救室时,身上连一件衣服也没有穿,我在想,彻因的业障也时很重。听说他家里是经营鱼场,饲养鱼苗的,你们当中,若是有人在饲养鱼苗,回去干紧把它结束掉,捕鱼的也一样。我就在医院为他助念,忏公很沉稳,他也不会紧张,就是这样慢慢的,人死了就死了嘛,他就慢慢的来,慢慢的来,他照常拜他的佛,修他的行。因为人往生了嘛,紧张也没有用,他完全不被外境所转,完全没有关系。以后我的徒弟死的时候,打电话给我的话,我也是这样,不要紧,死了就死了嘛,我也不用为他们烦恼了。忏公都这样如如不动了,我们也要默默的学,打电话来说人死了,死了就死了嘛,我就为他加持,其余的也没有办法。所以禅定的工夫也是要靠长时间修行。不然我们遇到有人死亡时,往往会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外若离相,心当然就不乱。【本性自净自定。】我们的本性本来清净,本来就是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被境界扰乱即乱。【若见境界心不乱者,是真定也。】所以我告诉诸位,境界没有好坏,境界本无好坏。为什么我们见到总统,我们就会拍马屁呢?或是看到妓女我们就看不起她,看到残障的人,我们就看不起他,要我都不会这样。任何人都一样,男人、女人都一样,只要你不扰乱我就好了,完全一样。所以这才真正是定。【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这才是真正的禅定,所以要注意看,六祖所说的禅定是什么定义。【《净名经》云:即是豁然,还得本心。】《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即是豁然,豁然就是开通,一下子他就开悟,还得本心,得到他本来得面目。还得本心就是恢复,就是恢复到本来的面目。原来是我们本来具足的东西。【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善知识!于念念重自见本性清净,】 看到自己的本性清净。你若是不著一切相,就是你本来的东西,你说来说去,也是不能离开本性。【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还是说一个【自】。【然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不著心,【亦不著净,】也不能执著有一个清净,因为心跟净都是一个念头、一种观念,【亦不是不动。】也不能说是不动,若是不动,就像死人一样了。【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是说著清净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本来清净,不是执著它才产生清净。意思就是说,你不必造作,【若言著净,】认为还有一个清净心可以执著,不必!镜子本来就会反光,你不必叫它反光,它就会反光。这样你了解意思了吗?镜子本来就有这个能力反光了,不必告诉它:反光吧,反光吧!增加一层力量。所以说,若言著净就是说,希望加一层力量使它清净,叫做无明,这就变成无明了。它本来就是清净的东西,它怎么需要任你的造作呢?不需要,无功用行嘛,本来就是清净的东西,不要加一层力量。【人性本净。】我们人的本性本来清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我们的本性自然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净妄,【清净】又变成一个妄的分别心,这个妄就是说,加一层分别心于净,就变成虚妄的东西。再说一遍,起心著净,你若是起心动念,说有一个清净心让我们执著,那么就变成净妄,清净里面变成产生一种虚妄的分别,又变成无明,卡死在里面。【妄无处所,】虚妄是无处所的东西,【著者是妄。】你若是有执著才是虚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变成有形相的东西。【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你认为有一个清净的心可修,你认为有一个清净的本性可以执著,错了!但放下。简单来说,扫除乌云自然见日,扫除乌云不必讲见日,乌云就如同我们的妄想,你只要放下这个妄想,不必追求,也不能追求清净的本性,你若是有求,就变成虚妄的东西。【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什么叫做如如不动?【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什么叫做不动?你只要在见一切人时,不会去见一切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所以我上次,一开始还为演讲《六祖坛经》的时候,我就制定戒律,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等等,结果有些人说 :那文书讲堂的是非是不是很多?不然为什么要这些戒律呢?你凡夫俗子当然需要这样,凡夫俗子当然要这样,你若是悟到本性,当然你就不用制定戒律了,你的自性就是清净心,你就不会去看他人的 善恶、过失了。对不对?当然你从事相上本来就是要 这样说,因为大家并不是明心见性的圣者。因此我们若是想了解本性的东西,先保持这个清净心,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迷惑的人身体虽然不动,就是虽然没有去造业,但是一开口就是说人坏话,这个人是怎么坏又怎么坏啦,反正全世界、全台湾省,在他口中没有一块好的,没有一处优点,说得 一无是处,若是让他形容起来,那真的是坏到极点了,说得一无是处。【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却障道也。】这样就变成障碍、障道了。

  【传香忏悔第五】,【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士庶就是一些绅俗,一切世俗人,【广】就是广州,【韶】就是韶州,【洎】就是以及,当时六祖看到广州还有这个韶州,以及四方来的人士太多了,【骈集山中听法,】太多人了,应为六祖太伟大了,也可以说是佛了。【于是升座告众曰:来!善知识!】这件事,参禅这件事,【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每一个时间你都要清净我们的念头,所以我才说:保持秒秒安详,真观照,你要好好的去观照,保持每分、每一秒的安详,【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为什么见自己的法身?因为法身是无相的,你每一念摆脱这个执著,当然你就见到你自己的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所以六祖的了不起,而六祖字字句句都是由本性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而其它经典有时候会先从外在要如何修说起,再慢慢引导我们悟入,而六祖所说的是直接道出什么是我们本性真心的东西,自戒,我们自己就能约束自己,始得不假,到此,这样才不至白费,【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既然从那么远的地方来,【一会于此】也就是才不会可惜,才不会白费心机,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大家集合在这一处,【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就是长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传五法分身香。二十八页,【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大家长跪。【师曰:】现在要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持戒?在坐诸位,你们这些法师,什么叫做真正持戒,你注意看下面那一句,真正持戒的人是到什么境界,不是你现威仪外在,搭衣持钵。走路安详、举止,以为这就是持戒,你来看下面六祖所说的,什么叫做真持戒人?【一戒香。】持戒的名闻就会遍十方,叫做戒香。香就是一种表法的,你持戒,人家就会赞叹。【既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劫害就是残忍,不残害众生,你心中看到一切众生只有怜悯,你不残害,不报复,这就是没有劫害,【名戒香。】你看看!这跟我们所说的持戒实在是完全不一样,我们所说的持戒:不杀生啦、不偷盗啦、不邪YIN啦、不妄语啦、不饮酒,对不对?而六祖在讲戒就不是这样了,都是从本性出来的,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无嗔、无劫害,这才是真正的持戒,彻底的讲到我们本性的戒。【二定香。】定,【既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看到善跟恶,自己的心不被惑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尊重我们的长辈,我们的师父,我们的父母。念下,怜悯下辈之人,矜恤就是怜悯,矜恤就是怜悯孤单的人,【矜恤孤贫】,贫就是贫穷,这句话说得没有错,确实如此,我们家也是贫穷得很彻底。【孤【倒是没有,孤是单独一个人叫做孤,贫也是很可怜,穷也是很可怜。贫和孤若是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那就很悲惨了!上次电视上有做了一个报导,报导香港有一些可怜的人,都是从越南或是从中国大陆跑过来的,因为没有房子住,最后没有办法就在贫民区搭设一个地方,一个人只有一张床位,一张小小的床位又分上下铺,男众睡一间、、女众睡一间。有一个男众很可怜,带有严重的咳嗽,身上又没有钱,也没有儿孙来看他,整天就是一个人孤单的这样躺着。身体不舒服时又咳嗽,邻床的人就抱怨:整晚都在咳嗽,害我睡不着。因为吵到对方睡觉,但是对方没有想到,他也不想整天咳嗽啊,他也不愿意啊。既没有钱看医生,也没有亲戚朋友来照顾他,完全没有钱。你看人生到这种程度。上次我看到香港这个报导,等到他一死之后,邻床的人就急急忙忙把他抬走,赶紧抬去火化了,死后连一个替他上香的人都没有,人若是到了这种程度也是很凄惨,生生世世没有修福,出生在这种环境中,【名慧香,】智慧之香。【四解脱香。】什么叫做解脱呢?【即自心无所攀缘,】也就是全部放下,【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知见就是一种妙用,妙用、作用。解脱那是指比较消极的方面,知见那是提起来,提起来是比较属于积极的一个角度,解脱是指比较无碍,但是解脱还要继续在菩提真性上继续跟人家作用,待人处事就必须要解脱知见,运用于行住坐卧、生活,就要有解脱知见。【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不可以沉迷在这个空性里面,守住这个寂静之处,不行,位什么?虽然说这样解脱没有错【即须广学多闻,】还是要学习啊,还是要学习,像师父到现在也仍然在学习啊,也是一样,不能说,我们已经悟到本性了,我们已经了解这个不生不灭的东西了,就可以不必要学了,世间法就不必学了,不行!不学要如何了解众生?所以很多人在说:奇怪!师父还没有结婚,怎么会样样都知道?怎么可能不知道?有哪一样我不知道?知道啊怎么会不知道?不知道要怎么样当法师?对不对?一定也是继续要学。【识自本心,达诸佛理,】了解我们的本性,达诸佛理。【和光接物,】和光接物是出自老子,和光就是和其光,接物就是同其尘,表示说生活共同在一个光线之下,共同在一个境界之下。和光就是和一切的光,譬如说太阳照射下来,共同在一个太阳下生活。接物,同样在这个五欲六尘里面打转,叫做接物,什么叫做和光接物呢?表示同样生活在一个时间空间之下,不能离开,不能离开。意思是说,虽然了解空性的东西,但是你要生活,不能离群独居,你要发出菩提心,要来救度众生,和光接物就是慈悲心,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名和光接物。【无我无人、无我相、无人相,直至菩提真性不易,】没有改变,【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境。】这种香要由我们的内心来观照, 不能向外在寻找。【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语一时道:】跟随六祖这样说:【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前念就是过去,从过去:今念就是现在:以及后念就是未来。这句话可要念对,你不要读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这个师父真差劲,怎么会教你这种念法?不是这样念的,逗点也是很重要的。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每一个念头出来,不要被愚痴牵引。所以你看学佛的人有多快乐,他已经定位了,他已经无相了、已经清净了,就算他走到哪里,听到什么事情,那个地方有人在斗争,拼得头破血流,他完全无碍,所以我才会说,明心见性的好处,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会感觉寂寞,你们不认识我是你们的事,我认识我自己,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没关系,对不对?有缘的话我就度,无缘的话就退隐下来,隐居深山,采果实充饥,但是现在还算有缘,你看!整屋子还是座无虚席。所以念念不要被愚痴迷惑、污染了。【从前所以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这个很重要!娇,大家都有憍慢,我常常在说:阿娇、阿娇,这就是隐喻这个【娇】字,【憍】就是把自己提得很高,就是最脆弱、最危险的人。憍的意思就是不平等,就是强化自己的自尊心,而诳,这个诳就是死要面子叫做诳,欺骗众生,粉刷墙壁气象新,就一直掩饰、掩饰……明明没有这种能力,他也要说谎,这种人就很凄惨了!说一句虚妄的话、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你想想看,所以说谎话的人,永远要编织美丽的谎言,还不如老老实实的说话,没有就没有,这也没有办法阿!有人说:师父!听说你会帮人算命?我说,我不会!不会就不会啊,对不对?连怀孕的事也来问我:师父你用神通帮我观察,我的产期是什么时候?我说:你还是去问医生吧,我哪会知道呢?去照扫描。还有人说:师父!人家说你有神通。我说:那是神经病,疯子!我几时告诉你我有神通?我口口声声都是告诉你,我是凡夫俗子,我一点也不通,只有在拉肚子时才说得上比较畅通,不然有哪一样能通?早就告诉你了,我是凡夫俗子。对不对?根本没有这回事,没有就没有啊,事实上我也没有神通,只是说学问还稍微可以,看书体悟到得,我就为你们介绍,这也不是我的境界,是六祖的境界,我也没什么境界,也是很惭愧,该夸赞自己的我就会说,可是没什么值得夸赞的,我也不能乱说,所以我也算是老实人,憍诳。【从前所作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这个很厉害、很厉害!嫉妒,男众,我们这些男众,嫉妒的习气要改,我们男众的业障比较重,所以我们的嫉妒要改,这些学佛的女众,尤其是我们讲堂的女众,很少看到有这种情形,说到嫉妒,女众是比较少啦,所以男众说起来业障是比较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永不再起。我很不喜欢嫉妒别人,我要是听到一些大法师,我就非常赞叹,只要对佛教有贡献的,我都很赞叹,只要有流通处,我都赞叹,不管他赚多少钱,他钱赚得越多,就代表佛教愈兴盛,听懂了吗?这是很简单得道理嘛!听到流通处赚钱,我就最高兴了,赚钱就代表佛教兴盛嘛,没赚钱就很凄惨,代表佛教就要衰微了。最好是赚一亿,你想想看。一亿的录音带有多少卷?对不对?还有念珠啦、其它的,客人买念珠就表示他要念佛啊,所有我常常赞叹流通处,就是这样,我不会嫉妒,我也没有抽佣金,我没有抽这些钱,没有在抽佣金,完全没有,我没有这样做,真的!我对金钱都是随缘。【善知识!己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为忏?云何为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的错误,前愆就是以前的过失。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完全忏悔尽了,【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所以简单来说,忏就是改过,就是说忏悔包括改过。【悔者,悔其后过。】以后不再造作。【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就是说以后不再造作,【以不悔故,】因为他不改过以后的过失,就是说从今以后不犯,【前愆不灭,】因为继续造作嘛,【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不改过,怎么叫做忏悔呢?【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自己的自心,这个众生就是指无量无边的烦恼,叫做众生。一直生起来很多:很多的烦恼生起来叫做众生。是不是很不一样?第一次听到这种定义。我们自己的心中,无量无边的烦恼一直生起来,度,要把它化消,超越它,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愿度是第一个过程,断就是证悟了哦。【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我们的本性有无量的智慧,我们的本性就是无量的法门。【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我们的本性就能成就无上的佛道,【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凭么道,】怎么说?【且不是惠能度。】凭么道就是说:怎么说呢?且:并不是我惠能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邪迷心就是知见错误啦,【诳妄心,】诳妄就是自己没有能力,死要面子,讲虚妄的话啦,【不善心,】恶业,【嫉妒心,恶毒心,】恶毒心也就是污浊心,【如是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悟则能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要注意听,正法有两种,第一、世俗的正法,就是文字三藏。第二、胜义正法,就是无漏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个叫做正法。再说一遍,常行正法,正法有两种,第一、就是世俗正法,世俗的正法就是文字、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个叫做正法,是因为透过文字,透过文字的正法。第二、胜义正法,就是用无漏的智慧,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在理上来讲,这时胜义正法。所以正法有两种,世俗正法、胜义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下心就是说,把自己压得很低。【行于真正,离迷离觉,】离开这个迷,离开这个觉,就是没有一个觉,因为加上一个觉,就变成妄觉了,本性自有觉性,【常生般若,】常常生这个般若得智慧,【除真除妄,即见佛性,】真也要除,佛性里面没有真没有妄,加一个真就变成妄的东西了,这样就见到我们本来的本性。【即言下佛道成,】当下佛道就成。 【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常常说修行这是愿力法。【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我们现在常说的三归依、三归依。【善知识!现在要说真正的三归依,这一断要注意听!我们常说三归依,或是问:你归依了吗?我归依了。【归依觉,二足尊。】归依我们本性的觉性,向我们的觉性归依。【归依正,】正,正法,正就是发啦,就是所谓的真理啦。归依正法的真理,你只要悟到正法,【离欲尊。】你就能离开一切欲望的困扰,因为欲望对你没有作用了。【归依净,】为什么我们说归依僧呢?因为净就是僧,所谓僧的定义,大众僧是六和合,是清净嘛,所以归依净,你归依你自己清净的心,这就称为【众中尊。】大众当中,所有人当中最为尊贵的。而我们现在所归依的都是归依外在,外相三宝,事相的三宝,六祖所说的归依,是归依我们本性的三宝。所以在此的三宝,六祖所说的是自性三宝,一般世间人所说的,是说有一个外在的佛、佛像;有经典,三藏十二部经典;有出家人、僧,这叫做事相三宝,【从今日去,】从今以后,【称觉为师,】我们的觉悟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觉性就是我们的老师。你有没有觉?你若是没有觉,你就是没有老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为什么不能归依邪魔外道呢?没有正知正见啊!【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常常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再来,【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性归依觉,】你若是有觉、觉悟,你邪知邪见、无明;迷就是无明,就能去除,【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你就能离开财和女色的诱拐,【名二足尊。】【自性归依正,念念悟邪见。以无邪见故,】当然就没有我们人我的斗争,人我就是斗争。无邪见就会如何呢?没有这个贪爱、没有这个执著,【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完全没有,【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众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这才是真正的自归依。所以我们大家每天在唱诵:自……每天三归依时都会念:自啊归啊依……台湾调都会多一个【啊】字,其实这个【自】一般都解释为:自从归依佛,自从归依法,自从归依僧,这是不对的,是指要自性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你的自性就是有大道,对不对?再来,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深入我们自性的经藏。自归依僧,统领大众,一切无碍,我们能统领大众,就是指我们我们内心所发出来无量无边恶烦恼,你都能够将它摆平,自性三宝。下面六祖就要来说凡夫的情形了,【凡夫不会,】不了解,凡夫不了解,【从日至夜,受三归戒。】每天都在拜佛,【若言归依佛,】六祖问你,【佛在何处?】佛在哪里啊?啊?在哪里?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你根本没见到佛,你归依什么人呢?归依佛,佛在哪里?没有啊!对不对?凭何所归?归什么?归到哪里呢?【言却成妄。】那就表示你这样是错误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就算你念阿弥陀佛,虽然极乐世界有一个阿弥陀佛要接引我们,将来你也是要开发自己本性的佛,也是一样,你也是要完成佛道,你现在虽然藉着阿弥陀佛的愿力,你将来也是要三归依,自佛不归依,你无所归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对内调伏我们的心性,调伏平直。【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性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一体三身,自性就是佛,就是说我们自性的佛,法身、报身、应身同时,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随我这样说:【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我们这个色身,即是清净法身、千百亿化身、圆满报身。下面说:【善知识!色身是舍宅,】就像我们所住的房子,【不可言归,】我们这个身体就像我们暂时居住的房子,有一天也是会毁坏,不能说是可以归依,因为归依这个色身,是无常法的东西。【向者三身再自性中。】三身是在我们本性当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向外求法身、报身、应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注意听,【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从本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万法由本性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只是因为被乌云遮蔽,【为浮云盖覆】就是被乌云遮蔽,【上明下暗。】太阳同样的普照,上层一片光明,下层因为被乌云遮蔽,所以就显得昏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光线就透得出来了,【万象皆现。】万象皆能显现。【世人性常浮游,】浮游就是不定向,我们人就是这样,早上说好,明天说不好;今天说好,明天又说不好;前一分钟说要怎样怎样,后一分钟不要了,世间人性常浮游,浮游就是不定。【如彼天云。】天上的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要记得,日是普照白天,月是普照夜晚,若是有日、月的日子,表示说路面都能看得很清楚,表示智慧随时充斥在我们任何一个生命当中,我们就不会走错路。【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内外都很清楚,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心归依我们的本性,这叫做归依真佛我们的心若是归依我们的自性,这才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骄慢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人心、邪见心、贡高心,】一切除去,【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完全除去,因为这个在这个前面都解释过了,这段文字很简单,就不再重复解释。【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六祖光是在这本《六祖坛经》上,说到你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要见自己的过失,就重复说了将近有十次,教你二十四小时当中,都要见自己的过失,不要见他人过失,这就已经说了将近十次。【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低下,低声下气,【即是见性通达,】这样就无障无碍,【更无滞碍,是自归依。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你若是不思,【万法性本空。】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你若是想作佛,很简单!你从现在开始出了这个门,一踏出去,你一切万法皆空,无所罣碍,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都是我们心的作用,意思都是指我们的心。【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非常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就是转一念善,【智慧即生。】我们若是转过来,就在一念之间而已,【次名自性化身佛。】你看!意思都是教我们要转念头,转我们这个念头,自性即化身佛,千变万化,只要将念头转过来,你就是化身佛了。【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念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不要向过去,【已经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要明心见性,【自见本性。】【善恶随殊,】善恶虽然不同,【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就是不二。善性跟恶性虽然是不同,善恶的差别当然很大,但是本性无二,善是空性的、恶也是空性的,善的究竟处也是觉、菩提,恶的究竟处也是觉,只是说因为业障的深、浅,迷、悟的差别而已,本性不二,本性不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在我们本性当中不污染善恶,这就称为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会灭除万劫之善,【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之间,不失本念,名为报身。善知识!从法身思量,】思量是从智慧心思量,而不是凡夫心的思量,在这里很重要!从法身思量,既见:既然见到法身,法身是无相的,当然法身的思量是透过智慧的思量。意思就是说,法身的思量,意思就是说从智慧心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色身是暂时借我们居住的,【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散身,】法身、报身、应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迷惑的人只想修福,布施金钱而已,不修道,为什么?不见性嘛,当然没有道可谈,道指解脱嘛,你没有见性,当然就不能解脱,哪有道可谈?只有福啊,只有福而已,你只是布施外在的钱财,这只是福而已。【只言修福便是道,】你若说福就是道,这样就错误了!【只言】就是误认为,一般人是误认为,修福就是修道,只言就是一般人认为,认为修福就变成修道,是错误的意思。【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布施虽然是福无边,但是你心中的贪、嗔、痴未除。【拟将修福欲灭罪,】拟就是预备,如果拟拿这个修福要来灭这个罪,这样就错误了!【后世得福罪还在,】你的贪嗔痴并没有除,后世得福,罪仍然存在,所以说:【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心中真忏悔。】你要从你的心中除罪,贪嗔痴一切,就像刚才所说的:骄慢心、诳妄心、还有轻视心、我慢心、嫉妒心,同时都放下,但向心中除罪,把这些完全放下,各自心中真忏悔,这才是真正的忏悔。

----------------------------------------------------------------------------------------------------------------

更多慧律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8)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9)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10)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11)

慧律法师:传心法要讲记(1)

 

后五篇文章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6)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5)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4)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3)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