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七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七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一0七集)  1995/5  美国净宗学会  档名:09-23-107

  请掀开经本二百五十三面,倒数第四行,注解第六段开始。

  【若明得诸法本空,便会归於性,而诸法一如矣,是法平等矣,此为诸法空相之要义,解得此义,便可事事作如是观,观照功醇,便可证无生忍,而泯相入体矣。】

  这个地方所讲的,对於我们平常用功,可以说指出一个重要的修学纲领。由此可知,《金刚经》在后半部所讲的义理非常重要。后半部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两句:第一个就是讲「三心不可得」,第二个就是讲「诸法空相」。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一切众生之所以轮回六道,永无出期,就是对於这个事理迷惑而不能够明了,造成一切的妄想执著。能执著的是三心,佛在此地告诉我们:能执著的是空的、假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执著的是空的。所执著这一切现象,这一切现象都是缘生之法,也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换句话说,能执、所执都是空的。这个理我们明白,事也搞清楚,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自自然然就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明心见性,就不再是凡夫,不再有轮回。这是《金刚经》后半部的精华、要义。所以说明了,明得就是真正明了,真正体会得诸法本空。本来空,现在还是空,决定不是事实。本来空,空义就是真如本性,真性是空寂的,所以一切法的体性就是真如本性,明了空寂就会归於性;这是从理上说。底下一句是从相上说,知道一切法体性空寂,这一切法平等了,诸法一如,是法平等。

  经上说,这个经上给我们解释如来的意思,「如来者,诸法如义。」成佛,证得究竟的果位,通常都有十个名号,十个名号第一个就是如来。如来的意思就是诸法如义,也就是此地讲的诸法一如、诸法平等。可见得我们如果能在一切法里面,见到它的空相,不必分析之后才晓得是空,不必分析,就在相上知道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知道一切法平等、一如,这个看法就叫见性。禅宗里面说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怎么回事,怎么叫明心,怎么叫见性?我们读《金刚经》,读到这个地方这就能体会到一些,这就是明心见性。这是《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把般若 重要的义理都说出来了。

  我们怎样才真正做到明心见性?下面几句就是教给我们。解得此义,你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都明白了、都理解了,要紧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都要作如是观,这是教我们怎么做。果然都能作如是观,这就是做明心见性的功夫,这才叫真正的学佛,学作佛。功夫做久了,功夫得力,叫观照功醇,醇熟了。醇熟了,在佛法里面就叫照住。观照,观照是我们现在开始做,做到功夫得力,照住了。什么照住?这些妄想分别执著不再现行,也就是说不再起作用。妄想分别执著没断,并没有断,但是它不起作用,这也就是说你的功夫得力,功夫真正得力了,能够伏住烦恼。《金刚经》一开端,「云何降伏其心」,这是把你这个心,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些念头,把它伏住,降伏住,虽没有断,不起作用,这是第一个功夫。这个功夫,我们通常讲得定了。禅宗里面讲得定,就是指这样的功夫。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叫事一心不乱,也就是指这样的功夫。这个功夫再要提升,也就是说你这个观照继续不断去用,用到更醇更深的时候,就证无生法忍,这个境界就是《心经》上讲的照见,见是见性,见到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

  一切法不生很难懂,很不好讲。大乘经上我们常常读,念佛人每天念回向偈,也念「花开见佛悟无生」,什么叫无生?虽然天天念,不晓得无生是什么意思,无生是什么样的现象,是什么样的境界?都不知道。这一次我们《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讲到一切法不生不灭,我想大家多少都能够体会一些。虽不能全懂,总少分能够体会到,一切法确确实实不生。前面讲的,世界非世界,微尘非微尘,一不定一,合不定合,这里头就显示出一切法不生的意思。你把这个体会到,你就能够想到一切法不生。然后再观察,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环境里面有人事的环境,有物质的环境。先观察环境,环境里面观察到一切法皆如,一切法平等,一切法不生,然后再回过头来,观察自己身心。为什么要这样观察?我们观察外面比较容易,一开端要观察自己的身、自己的心比较难。看外面,外面看清楚了,回来一观察自己,自己身心跟外境没有两样,这就很容易理解。这是观察事实真相,真相就是真如本性。

  过去,欧阳竟无居士说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哲学。不是宗教,意思很明显。佛法何以不是哲学?他解释得很有道理。哲学里面有能、有所,无论是一元论、多元论,不能离开能所。佛法里面没有能所,佛法里头为了说法的方便,也说能所。譬如我们讲能现、所现,能现的是真如本性,所现的是依正庄严。能变、所变,能变的是念头,是第六识、第七识,就是分别、执著,能变;所变的是十法界;我们也说能、也说所。可是诸位要晓得,佛经里面所讲的能所,跟哲学里面讲的能所意思不一样。哲学里面讲的能所,能不是所,所不是能,能所是对立的。佛法里面讲的能所是一桩事情,能跟所是一不是二。因此哲学里面讲的一元、多元,在佛法里统统用不上。一非定一,多非定多,我们要体会到这个意思,这才是事实真相;换句话说,哲学没有见到事实真相,可以说接近它的边缘,但是不是事实真相。这是佛法为什么不是哲学,我们要把它辨别清楚,然后我们才知道怎么用功法,功夫如何能够得力。

  明了一切法不生,这就是证无生忍,无生是说一切法不生。忍就当作证字来讲,忍有承认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佛说一切法不生,我承认,我同意,这个忍是这个意思。你怎么承认?怎么同意?因为你见到了。佛说得没错,佛所讲的,我们自己亲自证得了,这才同意,才承认。这不是讲的圣言量,「佛是圣人,佛说的话大概不骗人」,不是这个,那你自己没有见到。必须自己亲自见到,所以才叫做忍。这个时候,泯相入体,相是一切现相,一切现相就是性体,性体就是一切现相,无二无别,这才叫泯相入体。并不是把一切现相消灭,显示出本体,不是的。我们常讲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就是泯相入体的意思,泯相入体的境界。由此可知,这一段是修行用功重要的纲领。

  【正报、依报,为众生所不能须臾离者,尚且虚幻无实。则一切盛衰、苦乐、称讥、毁誉、种种对待之事相,其更为虚幻非实可知,何足贪恋执著哉。】

  「正报」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我们的心。现在所讲的心,都是指能够思惟、能够想像的,佛法里面称之为识心,就是意识,第六意识、第七识。识心,它的作用就是分别、执著,有这种功能,能够思惟想像,它的作用非常广大,可以讲虚空法界都能够缘得到,都能够想得到,它的作用很大。虽然能够缘虑到虚空法界,它没有办法缘虑到自体,就是真心本性缘不到。它这个功能很大,缘不到自性。因此这个心,佛叫它做妄心。妄心的能力很大,如果在法相宗来讲,八识都是它所缘的境界,它缘不到自性。正因为如此,佛告诉我们,一个修行人如果要是用八识心来修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我们用思惟想像这个心来修行,可以证阿罗汉果,可以证辟支佛,可以证权教菩萨位,可以成十法界里面的佛,因为它的能力可以缘十法界。但是诸位要晓得,一真法界它缘不到。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境界,它缘不到,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知道。大乘经上,世尊常常责备修行人,错用了心,怎么用错?用八识心就是用错了。用这个心用错了,用这个心不能成佛,也就是说用这个心不能明心见性。如果要想明心见性,必须把这个心舍掉,不用这个心。不用这个心,用什么?用真心。我们今天能够思惟想像的是妄心,妄心要舍掉。

  明朝时候,交光法师在《楞严经》注解里面,他那个注解叫《楞严经正脉》,最近这些年在台湾有流通,有翻印流通。交光大师也很了不起,他在注解序文里面写著,他说他念佛求往生净土,在生病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他那个时候想起来,《楞严经》自古以来有不少人的注解,但是都没有把经义讲清楚、讲明白,所以他就向阿弥陀佛请假,他说:「我可不可以暂时不去,我把《楞严经》做一部注解以后再往生?」阿弥陀佛也就同意了,佛就走了,他的病就好了。好了以后,就写这一部注解,叫《楞严经正脉》。在《楞严经》许许多多注解当中,古德认为这个注解叫新注,就把所有的注解分为新旧两派。从他这个本子开始,凡是依照他这里面的,就叫做新注。

  新旧差别在哪里?《楞严》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过去中国到印度去取经的这些法师,用现代的话说,到印度去留学的这些法师,在印度没有见到这部经典。印度到中国来的许多高僧大德,到中国来传法的,也没有把这个经带到中国来。到以后我们才了解,原来印度人吝法,认为这是佛法最重要的珍宝,不传外国。所以外国留学生到那里去,这部经见不到,他不让你看到。法师到中国来,这个经是禁止,决定不能出口。印度今天人愚痴,得这个果报,吝法的果报。

  而这部经典,中国人怎么知道的呢?是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隋朝之人,他是天台宗第三代的祖师。而实际上天台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派,是在他手上完成的。他依据《法华经》,发明一个修行的方法,就是从《法华经》的理论上,他发明一个修行的方法「止观」,止观是天台大师发明的,三止三观。三止三观里面,在实际上用功的时候,有一心三观、次第三观。这是天台宗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指导原则。当时印度有一些高僧到中国来弘法的,到天台山拜访智者大师,看到智者大师指导大众修行这个纲领原则,他们非常赞叹,非常佩服!就说出来,大师这个三止三观跟《楞严经》上所讲的非常接近。我们才晓得,印度还有这部经典,但是没人见过。

  而智者大师也非常难得,那个时候从中国到印度相当不容易,他在天台山,现在浙江天台,筑了一个拜经台,他每天都到那个地方向印度这个方向礼拜,求这部经能到中国来。他的精神、毅力,值得我们后人佩服。他拜了十八年,一直到他圆寂,拜了十八年,求这个经到中国。这部经果然在唐朝中宗的时候传到中国来。是武则天执政的那个时代,印度有一位法师般剌蜜帝把这个经传到中国来。他传到中国来,这是犯法的,这是违禁品不可以出国的,用偷渡的方法。第一次偷渡,在海关被查出来,毕竟他是出家人,也没有受什么样的处分,就算了。第二次他再偷渡,他就想到了,偷渡很困难,他把这个经用很小的字写出来,这个相当不容易。写出来之后,把自己膀臂割破,经藏在里面,再缝起来,让它长好,这样偷渡出来,海关没有办法,检查不到。到中国来,再把膀臂剖开,经再取出来,用这个方法。经送到中国来之后,法师跟一般凡人不一样,赶紧回国。回国,告诉国家这个经我已经偷到,送到中国了,用什样处罚,承当,愿意承当惩罚。不像一般人到中国,就不再回去了,那没事情了。他还要回去接受国家法律制裁,这是佛弟子。所以这个经是这样传到中国来的。

  因此古人注解《楞严经》,就用天台大师三止三观这个理念来解释这个经,这叫旧派。交光大师认为这个解释不恰当,虽然它很接近,不是《楞严经》的意思。道理在哪里?天台的三止三观是用意识心,就是用第六意识、第七识,用的还是我们思惟想像这个心。可是《楞严经》里面讲的不是用这个心,《楞严》用的是真心。所以它跟古注最大不同的一个理念,他提倡的是「舍识用根」,不用心意识,用什么?用六根根性,六根的根性是真心,这是跟古来的注解不同的地方。

  眼见性,我们用见性见色,而不是用眼识去分别色相。用意识见色,它在色相里分别执著。分别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起作用,执著是第七识起作用,你用的是识心、妄心。如果用真心,真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分别、不执著。我们眼睛看这个花,不分别、不执著,是不是也看清楚,也看明白了?不能说我不分别、不执著,我就看不清楚,没这个道理!离分别,就是离第六识;离执著,就是离第七识。见色闻声,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就是不用第八识。所以他教人舍识用根,平常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用六根的根性,你见用见性见,听用闻性听,不要用心意识。《楞严经》新派注疏这个理念跟过去不一样,这的确是《楞严经》佛所讲的意思。

  离心意识就见性,这《金刚经》上讲的,心意识那就是四相,离心意识就离四相、就离四见,这样才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因此我们明了,离心意识不仅仅是禅宗的事。禅宗参禅,怎么参?离心意识参。假如不离心意识,你那个禅是世间禅定,不管用。功夫再高,一般人只看到表面功夫,什么叫表面功夫?这一盘腿,一入定,能够七天不出定,一个月不出定,三个月不出定,出定的时候精神饱满。凡夫看的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不希奇,世间禅定也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直到四空定,四禅八定这是世间禅定。世间禅定用什么修的?没有离开心意识,他用这个修的。出世间禅定,大菩萨们所修的,他不用心意识,离心意识。中国禅宗,标榜的是离心意识参;也就是说,用功夫的时候,决定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他不用这个,这个高明。宗门如此,教下也不例外。《楞严经》教给我们,研究教也要离心意识,舍识用根就是离心意识。舍识就是舍心意识,心是阿赖耶识,意是末那识,识就是第六识;他不用阿赖耶,不用末那,不用第六识,不用这个。

  我们在此地说说而已,实在讲我们不会用,我们起心动念还都落在心意识里头。他们有这个能力离心意识。《楞严经》是教,教下也要离心意识;离心意识,在教下就能够大开圆解。教下的大开圆解,跟宗门的明心见性是同一个境界,说的名词、名称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可见得诸法一如。并不是说禅宗比教下高,他高在哪里?平等。是法平等,没有高下。我们净土宗这个名词又不一样,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所以理一心不乱就是大开圆解,就是明心见性,用的名称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为什么名称不一样?因为方法不一样,它的方向相同、目的相同,可是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我们净宗用持名念佛的方法。这个功夫也是三等,宗门观照、照住、照见,这是三个层次;我们念佛里面也是三个层次: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名称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

  这是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怎样用功夫,怎样能够契入佛与大菩萨的境界。我们说境界,也许有许多人还不能有很清楚的认识,我们再换一个名词来说,那大家就清楚了。如何能够进入佛菩萨的生活状况,这大家好懂;换句话说,怎样去过佛菩萨的生活。佛家讲修行证果,就是说这个事情。我们把我们凡夫日常这个苦难、辛苦的生活,如何把它转变成佛菩萨快乐的生活,这就是佛教给我们的,佛希望我们能够达到的。

  正报、依报,我们的身心跟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依报,这是每一个众生没有办法离开的,不可须臾离者,刹那也不能离开。不能离开的道理,前面说过了。虽不能离开,它刹那刹那在变。我们晓得它会变,怎样把六道轮回的生活变成诸佛与大菩萨的生活,能变就行了,这就是《金刚经》上教给我们「而生其心」,要会变。依正都是虚妄的,因为是虚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无所住就是决定不要去执著它;换句话说,你可以享受,你不能够执著。执著错了,决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心是空寂的。如果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我们今天讲你有牵挂,你有忧虑,你的心就错了。无有牵挂、无有忧虑的是真心,本来无一物是真心。心里面有了一点点东西,这个心就变成妄心,就变成阿赖耶识,真心就变成妄心,真如就变成八识。所以不能有一点点东西存在,心要清净。这是说明事实的真相,身心万物都是虚幻无实。

  从这些虚幻不实的现象里面,产生了不少的副作用,像底下举的几个例子,盛衰。实在讲底下这些例子,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果报。依报正报是果,附带的盛衰、苦乐,那叫报。诸位要晓得,果跟报不一样。譬如我们现在都得人身,都住在美国现在这个环境里面,这是果。过去生中,我们修行五戒十善这个因,所以得这个果,依正是果。可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状况不一样,有些人富有,有些人清贫。我们举这个例子,贫富状况不一样,这是什么?这是报。所以果跟报要分开来看,你就搞清楚了。为什么有苦乐不一样?也是过去生中造的因不一样。

  这个报,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以财富来说,财富这个报从哪里来的?也是过去生中种的因不一样,佛讲这个因是布施。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报。他为什么有这么多财富?过去生中财布施的多,他这一生就得多财,是这么一个原因。财富有些人得来很轻松,有些人是很辛苦的经营才得到,这个与布施修因有关系。有些人布施很痛快、很欢喜,他得报就很自在,就不费力气。有些人布施很困难,看到人布施,好像自己不布施不好意思,很勉强的拿出去,布施之后又后悔,他将来得的这个报,财富他能得到,他要很辛苦的去经营,很不容易才得到,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聪明智慧是报,他的业因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报,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由此可知,这三种布施是因,得三种不同之报。世间人都羡慕,都希望得到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但是他不知道修因,哪里能得到!佛在经上把这些事理、因果,给我们讲得很透彻。

  「盛」是兴旺,一个人他的事业,或者是家庭,在一生当中达到最兴旺的这个阶段,这是盛的意思。「衰」是衰败。如何能把盛保持,这是学问。为什么有盛衰?因为修因不一样。我们以财布施举这个例子来说,一时高与很认真在那里做布施,做一段时期兴趣就没有了,热度就没有,就降温了,将来在果报里面,盛之后他就衰了。只要看到果报,你就晓得必有前因。什么人能够把这个热心永远保持,可以说古今历史上,我们一个例子都没有看到。只可以说,他这个兴趣,他做这个事情,热心的程度,热心的时间长短,不可能永远保持同一个状况。因此在果报里面,显示出来的就不一样,盛衰就非常的明显。因此,世出世间的圣贤人,他们知道,他们明了,所以教导一切众生,在你兴旺的时候,我们一般世间人讲,在你走运的时候,走好运的时候,你要懂得惜福,要懂得修福,你的福报能够延续下去。如果你要是不懂,只是贪图享受,贡高我慢,福报修积很难,很长的时间,不是短时间。

  世间我们看到做大官的,一般讲做部长以上的,发大财的这些大企业家,都是好多生的修积,在一般经典上看,至少是十世。十世的修积,才能得这样的果报,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可是他享受真的很快,如果不懂得惜福积德的话,几年就享光了。你说做大官,一任就可以享光。实在讲这桩事情并不难懂,我们用平常储蓄这个例子想一想,你就明白了。我们在银行存钱储蓄,储蓄十万、百万要很长的时间,要好多年才能储蓄一笔钱。拿出来之后,如果花天酒地,两、三天就花光,假如去赌博那个赌场上,可能几分钟就光了。你才晓得修积不容易,那个享受很快就享完。实实在在,事实真相是这个样子,所以佛教导我们要惜福。释迦牟尼佛那是无量劫的修福,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给我们看的,佛修福、惜福、积福。我们明白了,看到了,应当要学习,知道凡事都有因果,离不开因果。修因的时候,我们能够想像到将来的果报;受果报的时候,一定知道过去的业因。这样你就不怨天不尤人,纵然处逆境也很快乐,逆来顺受,不怨天不尤人。在逆境里面能够忍辱,依旧能够修福,能够把恶的运转成好的运,这也就是而生其心的意思。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下面说,苦乐,生活环境当中,受苦、享乐的。称讥,称是得到社会大众的表扬、赞叹,这是称赞的意思;讥是讽刺、讥笑。底下说,毁谤,誉是荣誉。这个地方八个字,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八风吹不动,八风就是这八个字。顺逆境界里面,你真的不动心了,这就叫八风吹不动,这个人修行功夫就得力了。顺境不生欢喜心,逆境里面没有瞋恚心,不怨天不尤人。心在这个境界里面永远保持平静,这就叫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在佛法里面是功夫刚刚得力,没有什么骄傲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刚刚得力,功夫得力。在修学其他法门里面,刚才讲了,只是刚刚得力,谈不上成就。没有得定,这个不是定功,这是刚刚起了一点作用,伏烦恼,能够把烦恼伏住。可是在念佛法门里面来说,这个功夫就能往生,这个功夫在佛门里面讲,叫功夫成片。你们常常听到功夫成片,什么叫成片?在一切环境里面,这里讲的八种境界里面,他心是平等的,不会受境界的影响,他就成一片了,决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所以在净土宗就管用。在其他法门里头还不管用,那他这个功夫太薄弱。所以净宗一切诸佛如来赞叹,道理就在此地。只要这么小小一点功夫就行,它就起作用。

  「种种对待之事相」,前面举了八个例子,像这样全都是相对的境界。我们晓得,这些境界岂不是更虚妄!身心世界都是虚妄的,日常琐碎事情这是小事情,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更是虚妄,何必认真,何必去计较!没有认真计较的必要,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的必要。底下说「何足贪恋执著」,你把贪恋执著放下、舍弃,你的心清净了,心平等了,那是功夫真正的成就。底下一段,更进一步说:

  【其他一异、凡圣、生灭、垢净、人我、彼此等相,莫不如是。】

  这是从前面,在日常生活当中,身心世界,以及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这些状况,推展到整个佛法。佛在大乘经上讲的「一异」,一异是大乘经的总持法门,是大乘经的总纲领,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一不异。《金刚经》上许多句子说「则非是名」,说则非就是不异的意思,说是名就是不一的意思。是名是从假相上讲,假相森罗万象不一样;则非是从体性上说的,体性是什么?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没有两样。凡是佛所说的,总是把则非是名合起来讲,让你体会到事实真相「不一不异」,这是大乘法的总纲领。

  「圣凡」,什么是圣,什么是凡?圣凡的界限在哪里?没有,哪有界限!心里头一个妄念没有,就叫圣;心里面起了妄念,就叫凡。哪有界限?没有界限的。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你有了妄想分别执著,这叫做凡;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这就叫圣。可见得圣凡也是假设的一个名词,实际上没有这回事情。「生灭」,这个地方讲得很多,大家能够体会到一些。「垢净」,这在佛经上也常讲,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我们娑婆世界是秽土。其实秽净也是假名,哪里来的净秽?心清净的时候,叫净;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就叫秽。而清净心中,本来没有妄想执著,所以那个想叫妄想,妄,不是真的。在名字上,就已经把这个事情说得清楚,说得明白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那没有办法了。你要是执著这个名词,你不懂名词的真实义,你执著它,就错会意思了。明明给你说,这个想是妄想,这不就没事了!「人我、彼此等相」,《金刚经》上前面讲的四相、四见。「莫不如是」,都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要套释迦牟尼佛在本经上那个说法的方式,都是则非是名。我们用《金刚经》的语法,随便拈一句,「凡圣者,即非凡圣,是名凡圣。」套《金刚经》的句子,你全都清楚了。「人我者,即非人我,是名人我。」你把这个句子一套,甚至於整个在生活上所遇到的一切事,你用《金刚经》这三句话一念,你心里就很清楚,就很明白了。

  【果能如是一眼觑定本不生之心源上,观照入去,便是所谓直指向上。】

  我们先看这一句。这是禅宗里面常常运用的方法,所谓是直指向上,直捷了当。直指向上这句话,我们听得很多,我们在《禅宗语录》上看得很多,可是意思不懂。怎么样才叫直指?怎么是向上?於是听到这句话,看到这四个字,都在打妄想。这里给我们说明了,一眼看破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生就是真心本性。如果这个理要是不明白,事实真相不能相当透彻的理解,这个功夫你用不上。这个功夫就是观照的功夫,一定要很清楚、很透彻。我们在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起心动念就想到佛跟我们讲的,一切万事万物的道理、真相,念念之中,事事物物都能跟这个道理相应,这叫做观照,这就是宗门里面讲的直指向上,说的是这一回事情。能用这个功夫,这是上乘的功夫。禅宗里面讲上上根人,这就是上上根人。他所得的受用,底下讲:

  【则胸襟当下开豁,烦恼当下消除,颠倒梦想当下远离。】

  这是立刻得到的效果。无始劫的烦恼习气,当下就没有了。怎么没有?晓得一切皆空,了不可得,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再想想那个放不下的,放不下是空的,放不下是不可得的,放不下的根本是妄想,根本没这回事情,你不就放下了吗?没事了。哪里还会有那个小心量!这个时候心量多大?尽虚空遍法界。佛在经上常讲的,佛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只要用这个功夫,这个功夫稍稍得力,这个境界就现前,你的心量就大了,没有一样不能包容。什么过不去的事,什么过不去的人,全是一场空,梦幻泡影!还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吗?你心量就拓开了,心量开了,这个人很舒服、很自在。小心量的人可怜,小小的事情斤斤计较,坚固执著,那个好可怜,生活得很苦、很可怜。他为什么这么苦?心量太小,太窄小了。佛在经上常讲「可怜悯者」,真的可怜悯。他活得这么苦,谁给他的?自作自受,作茧自缚,没有人给他,他还怪这个人,怪那个人。其实谁给他?没有一个人给他。过失都在自己观念错误了,思想上错误,见解上错误,都错在这个地方。所以会用功的人快乐,佛法真的能教我们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烦恼当下消除。「颠倒梦想」就是所有一切的幻想、妄想,统统远离了,也统统放下了。

  【如此用功,方是直下承当。】

  佛门里面也听得很多,常常说直下承当,我们自己有的时候也说「我要直下承当!」你承当了什么?你承当的还是妄想分别执著,不是佛的意思。在这个地方,我们把佛的意思多少透露了一点,希望你能够直下承当;能用这个方法去生活,能用这个方法去工作,去待人接物。「可称善用功人」,善用功是会用功、会修行、会学,这样才会。

  诸位如果把这一段经文,能稍稍明白了几分。好在现在我们每一次讲席都有录音带、录影带,回去总要多听几遍,这是我们现在人的福报比从前人大。从前人听经,只能听一遍,法师不可能跟你讲第二遍,不可能的。一遍听了就能记住,就能得受用,那不容易。所以真的要利根上智之人才能得佛法受用,中下根人太困难了。现在利用科学的技术,下下根人得上上根的利益,真可以做到。古人常讲:「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会,我十遍才行,我十遍就赶上他一遍。人一遍能之,我要一百遍才能,我能有机会听一百遍,我也赶上他了。现在我们利用录音带,可以听个一百遍、两百遍、三百遍,不但赶上他,超过他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今天的下下根人,能够超过古时候上上根人,现在有这个科学技术,有这个方法,问题就是你肯不肯用功?你肯不肯把这部经从头到尾听一百遍,听两百遍?果然肯用功,一门深入,当然超过从前上上根人。直指向上这种方式,从前上上根人能用得上,能够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今天不是上上根人,我们听一遍用不上,听十遍还用不上,听个一百遍、二百遍、三百遍,就用上了。不必去故意用,自自然然就用上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是这个样子;换句话说,自自然然看一切现相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看一切现相皆是刹那相续相。所以你心里头干净,丝毫不沾染,为什么?理跟事透彻,太清楚、太明白了,决定没有疑惑了。这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我们要会用。不会用它,我们还是下下根人,没有办法把我们从下下根变成上上根,还超过上上根,利用科学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做得到。再看底下这一段,这一段引用《圆觉经》上一段经文,可以用它注解《金刚经》上这一段。

  【《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此段经文正是此经注脚。此为一超直入圆顿要门。一切法门,无方便於此者也。】

  《圆觉经》在大乘经典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经典。它的内容、宗旨、义趣,可以说跟《楞严经》非常接近,但是分量比《楞严经》少了很多,也就是文字上少很多。《圆觉经》只有两卷,《楞严》有十卷,换句话说,《圆觉经》的文字大概只有《楞严经》的七分之一的样子,所以就少了好多。可是内容是同样的丰富,可以说跟《楞严》无二无别。古大德学佛跟现代人不一样,古人老实忠厚,选择经论法门非常小心谨慎,不肯浪费时间精力。唐朝初年,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也就是清凉大师的学生,清凉是第四代,五代是宗密。宗密大师在那个时候选择法门,自己不晓得应当选择哪一个法门好,於是他就求三宝加持。古人常有的,有用拈阄的方法,古来祖师不少用这个方法。他用的方法,在藏经楼里面抽取经本,连续抽三次他都抽到《圆觉经》。於是知道《圆觉经》跟自己有缘,他学的是《华严》,专攻《圆觉》,专弘《圆觉》。他的《圆觉经》注解,一直到今天都是第一权威,一千多年的人给《圆觉经》做的注解都不能超过他。他给《圆觉经》做了三个注解,《圆觉经大疏》,《圆觉经略疏》,都是他一个人做的。这是在《大藏经》经疏部分里面,诸位都能看到,他的著作很完整的保存下来。

  这是说明古人都是一门深入。一生时间很有限,不要认为我们一生的时间很长,你要这样想法,你想错了。人一生当中,诸位想想,前二十年,懵懵懂懂过去。四十岁以后,体力精神衰了,想用功很困难了。真正用功得力是二十岁到四十岁这个年龄。这一段时间当中,仔细去想一想,也非常短暂。每天睡眠去掉八个小时,去掉三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琐碎的事情至少也要占掉三分之一,剩下来这个时光真的是不多。如果不能充分把握住,这个时间很容易浪费掉,那叫真可惜!古德修行实在讲,他有方向、有目标。不像我们今天人,今天人学佛,茫然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为什么学佛?没事情干,无聊!这样来学佛的,他怎么会有成就?古人学佛,为了生死,为脱离六道轮回,他有目标,他有方向。所以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他就达到他的目标。过去,一般来说,真的是可以称得上太平盛世,而我们今天处的这个环境是世界大乱。乱世,那个光阴特别宝贵,一个动乱,你再想用功,机会没有了。所以我们能够有一天的安定,这一天的光阴就比什么都宝贵。如果不把时间精力用在正法上,你说那多可惜!古人明了,古人珍惜,古人善用功,这是我们要明白的,要学习的。

  《圆觉经》上这几句话说得好,「知幻即离」。什么时候离?知的时候就离了。不是知了以后再离,没有那回事情,没有先后的。这是大乘法里面所说的菩萨三慧,跟小乘法里面讲的三学不一样。「三学」戒定慧,有次第;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有次第。菩萨三慧没有次第,三慧是闻思修,诸位要晓得,闻思修是一而三、三而一,没有次第。如果有次第,怎么能比声闻、缘觉高明?他高明在哪里?高明在闻思修是一次完成的。闻思修这三个字,都是表法的意思。「闻」的意思是接触,不是说我们耳朵听那叫闻,不是的,接触,眼见也叫闻,耳听、鼻嗅、舌尝,接触用这个字做代表,接触叫闻。思是什么?「思」是表明了。我们通常对一桩事情要搞清楚,要想一想,思惟思惟,才能够明了,所以思代表明了的意思,不是叫你真的去想;你真的去想,那叫胡思乱想,那你怎么会明了!这一接触,用闻表接触;接触就明了,明了用一个思做代表;明了当然就不迷惑,不迷,用「修」做代表。修是什么?把错误修正,什么错误?迷惑是错误。所以诸位要晓得,菩萨三慧是一。这一桩事情,从这三个角度来解释,你才搞清楚,所以它是一而三,三而一,这个高明。

  从这个地方看,这是菩萨三慧。菩萨的三慧,那个慧就是戒定慧的慧。你要没有高度的智慧,你不可能一接触就明了,你不可能。你如果真正得到金刚般若 ,菩萨三慧你就有了。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一接触就晓得,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想想,你这个见解,你这个看法,菩萨闻思修三慧具足。你知道一切万法都是刹那业因果报的相续现象,绝非事实,这是智慧的观照,这是事实真相。所以接触叫闻慧,明了是思慧,不迷是修慧。你的生活是生活在三慧之中,你过的是菩萨生活,如来的生活,你不是凡夫。《圆觉经》上这几句话,就是这个境界。

  「知幻即离」,这一个知字,三慧里面闻思在这里面,即离是修慧,你这一接触,你是正知正见。正知正见,是无知无见,你们想想这个话的意思,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里面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妄想,没有执著,这就叫正知正见。假如你认为,「你们的看法错了,我这个才是正知正见」,你又迷惑了,又糊涂了,又堕无明了。《楞严经》富楼那尊者问释迦牟尼佛:这一切凡夫无明从哪里来的?佛就跟他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的根本什么?自己认为我的见解正确,我的看法正确,这就是无明,起了无明。诸位要晓得,正知正见里面,是无知无见。般若 无知,般若 是最究竟圆满的智慧,般若 是无知,有知就错了。《心经》到最后的结论,那是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讲般若 的总结论,最后是五个字「无智亦无得」。这五个字很难懂很难懂!我们今天《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无智亦无得的意思我们能够领略少分,要不讲到这个地方,这五个字可以说根本就不懂。《金刚经》讲三心不可得、万法因缘生,这就是无智亦无得的说明,无智亦无得的注解。这个地方,《圆觉经》上这几句话,真的就是宗门的直指向上,直捷了当,不作方便。不作方便就是说明直捷了当。知幻就离了,什么是幻?身心世界、一切万法,《金刚经》上讲的,梦幻泡影。离是什么?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了,离了,那个心马上就清净了。其他大乘法门里面,还要用种种方便法,教你持戒,教你修定,教你怎样作观,种种方便;这个,直捷了当,统统用不上,这就是直指向上,丝毫委曲宛转都没有了。

  离幻即觉,这个觉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大彻大悟。《金刚经》末后这一首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还在后面,到后面我们再详细的说明。这个经古人就说,江味农居士讲义里面就说了好几次,《金刚经》难讲。难讲的,是在它最精要的意思都在后面,讲前半部时不能不委曲宛转,如果把后面的意思在前面都说完了,到后头就没得讲,这是它难的地方。可是全经自始至终,不但义理是一贯的,而且是前后互相照应的。经义是圆满的、是完整的,这是自古以来讲《金刚经》的人都有这个感触,不好讲。你在此地把后头意思拿来讲,叫犯下,你到下面怎么办?怎么讲法?可是后头意思要不稍稍提一点,这里讲不清楚、讲不明白。就是又要引用,又不能完全引用,这是讲者的难处。

  「离幻即觉」,这个觉跟《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那个觉是一个意思。宗门里面说,大彻大悟,这个觉就是大彻大悟。「亦无渐次」,一悟就一切悟,没有次第。这个次第常说,积小悟就成大悟,再累积大悟就变成大彻大悟,这是有次第的。这个地方给你说,没有次第。没有次第,刚才讲了,上上根人,没有次第。中下根人有次第,确确实实,你要常常听经,常常读经,每天都有一点悟处,积小悟变成大悟,要累积多少年才大彻大悟,那就是有渐次的。上上根人,这是直指向上,直下承当,没有次第的。刚才说了,它的前提是理论事实真相彻底明了,而且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都能够相应,都能够对照得上,这样才行。不是彻底明了、彻底通达,做不到。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一切菩萨是指当时的,世尊讲经说法当时的一切菩萨们,末世众生就是把我们包括在里面。我们是不是这经上讲末世众生之一?那就得看你自己。我刚才说了,在录音机没有发明之前,那个末世众生我们未必有分。你听一遍就听懂,就记住,就能在生活上用上,这个末世众生你就有分。我们想一想,没分,我们听是听了,好像是懂了,走出讲堂又迷惑了,又老样子,那就不是这个地方末世众生的一分子。可是从录音机发明之后,我们就明了,下下根人可以转变成上上根人。什么方法?多听,薰习,用这个方法来弥补我们,把我们的根性向上提升。可是你要记住,一门深入,你才能收到效果。如果你同时听个十部经,二十部经,你这一生还不是这个众生里面一分子,不可能。一部经,无论哪一部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随便哪一部经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的。你选一部,一部,功力、精神、时间都投注在一门上,一门,心是定的,它容易得定,定了就开慧。如果你不定,你的心是散乱的,就困难,纵然这一生能有成就,要拖很久的时间,不是在短时间能成就的。短时间能成就,唯一的方法是一门深入。

  念佛,佛在《无量寿经》上讲,三辈往生都是一个方式、一个方法,「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才能成就。最怕的是分心,分心就是夹杂,不可以夹杂。所以古大德当中,有很多一生就是受持一部经。受持的意思,《金刚经》上讲得很多。佛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个句子说得很多。受持是要把经里面所讲的理论、方法、教训,在我们生活当中一样一样都做到,那叫受持。做不到,不叫受持。受持,不是每天把经念一遍叫受持,那个不是的,做到就受持。所以这个说法就是,大彻大悟也没有次第。

  我们今天利用科技的方法,可以把我们自己根性提升。不但提升到上上根,一定要痛下决心超过上上根。这个话实在讲并不是我们自负,我们在《无量寿经》有例可缘。《无量寿经》上「行超普贤」,这还得了!普贤菩萨是行门里面至高无上的,我们还要超过他。阿弥陀佛带头,带著我们就是走这个超越的路子。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他要作佛,要超过一切诸佛,他带著我们超越。我们今天借重科学的技术,真的能够把自己提升,做到了超越,我们就有分了。

  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依照《圆觉经》上讲的这个纲领来修行。《圆觉经》上说的这个纲领,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金刚经》说得更简单、更扼要,因为《金刚经》跟《圆觉经》比起来,文字少得太多了。《金刚经》全部经文只有五千八百多个字,《圆觉经》差不多接近两万字。这一段经文,正是此经注脚。

  此为一超直入圆顿要门。佛法的修学,贵精、贵一,一就超了,专一就超了。最怕的是夹杂,你搞二门、三门,超越就难,决定是一门。直入圆顿要门,《华严》、《法华》、《圆觉》,在祖师判教,这都是圆教的经典。圆是圆满,无论从理上讲、从事上讲,性相因果都是圆满的,没有丝毫欠缺。顿是顿超,快速,它不是渐次的。要门是最精要、最重要的法门。一切法门,无方便於此者。在一切法门当中,没有比这个更方便了。这些我们必须要晓得,是真正通达理论,明达宇宙万有的事实真相,所谓上根利智才能用得上功夫,就是功夫能用得上力。中下根性读这些经典,听这些经典,所谓种一点善根而已,用不上力。有没有一超直入圆顿要门,下下根人也用得上,用功也能得力?有,净土三经就是的,净土三经也是一超直入圆顿的大法。下下根人都行,只要你肯老实念,事理不明了不清楚没关系,一句佛号念熟了,把妄想分别执著能够压下去,就能带业往生。带的是什么业?宇宙人生的道理事实真相不懂,就是带的这个去。不懂也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就懂得,自然就明白了,所以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如来赞叹的法门,道理就在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前五篇文章

XC法师·学修笔记:《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XC法师·学修笔记:《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XC法师·学修笔记:《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XC法师·学修笔记:《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感悟人生 享受内心的平静

 

后五篇文章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八集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九集

轮回的弯路——听别人的是痛苦的事情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一0集

破我执——原来都是我的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