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金刚经专集:18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唐.智俨) |
 
金刚经专集:18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唐.智俨) 将欲释文,先于文首作五门分别:一、明教兴所由,二、明藏摄分齐,三、明教下所诠宗趣及能诠教体,四、释经题目,五、分文解释。 一、教兴所由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盖是实智之美称,真德之通号。宗本冲寂神凝湛一,独曜幽原圆明等觉,含晖至朗而泯于分别,冥津玄旷而隐于缘数。斯乃可谓众生之本际,涅槃之圆旨,因缘之实性,法界之说府,是知真性虚融,斯无不在一言,无所不摄殊说,更无异盈,但为圣化随机明教门非一。为进初心菩萨,爰引根熟声闻,遂分张别分以成空文坚固之教矣。 二、藏摄分齐者有三:(一)约一乘,(二)约三乘,(三)约自部种类。 (一)此经所为名同小乘。所有法门主伴不具,所述文义唯局一法,唯说理门遂其解行,以此为验非即一乘,若从所流皆依一起。 (二)约三乘辨者有二:1、所诠三故藏即为三。2、所为二故藏即为二。 1、所诠三者:(1)谓定学是修多罗藏所诠;(2)谓戒学是毗那耶藏所诠;(3)谓慧学是阿毗达摩藏所诠。此经是修多罗藏所摄。 2、门者:一小乘藏,二大乘藏,亦言二乘及以三乘。云三乘者有二义:一约根辨,三人同依一法故;二约法辨,对三人所轨故。此经即是大乘三藏所摄也。 (三)自部种类相摄者。般若经依梵本三十万偈译成六百卷,总作十六会,说处别有四,前六会同王舍城鹫峰山说,次三会同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次一会他化自在天说,次四会还同前誓多林说,次一会同前鹫峰山说,次一会在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 说此金刚般若经当第九会说,梵本有三百偈,今成一卷,亦无别品。若准说经依处之义理亦不同。初依处者,王舍城说举教自在敌非显德义静相胜故也。第二处者,表显化生分齐,临机济危拔苦之相也。第三处者,显处校量,明教尊胜覆荫决定故也。第四处者,显教自在,防非显德众义建立,亮神之所津润之状相也。 三、教下所诠宗趣及能诠教体者有二: (一)宗趣,又二: 1、总明宗趣,此经即用三种般若:(1)实相般若,(2)观照般若,(3)文字般若。所以知者,为下经文具明理、行及教三义故。 2、别明宗趣者有五义:(1)教义相对用教为宗,以义为趣。(2)因果相对以因为宗,用果为趣,为下文中所住及修行并调伏[立+立]约成因行义故。(3)人法相对者用法为宗,以人为趣,为依法成佛故。(4)理事相对者以理为宗,用事为趣。(5)境行相对以境为宗,以行为趣,立境教欲成其行故也。 (二)能诠教体者,若约一乘以唯识真如为体,不可以分别智知故;若约三乘,有二义:一同小乘教,二同一乘教,具如经论。 四、释经题目者。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元魏三藏留支译】 (音释)琳音云:正梵音[口+缚]折罗,此翻云金刚。般若,「般」本梵音云钵啰(二合),啰取罗字上声兼转舌,其「二合」者,两字各取半音,合为一声,古云般者讹略也。 「若」正梵音枳娘合为一声(守护国界经咒云:「枳娘」唐言智慧,或云正了知)。古云「若」略也。 波罗蜜,「波」正梵音应云播,「罗」正梵音应云啰,「蜜多」正云弭多,具足应言[口+缚]折啰钵啰枳娘播啰弭多素怛缆。 「佛」者,此既三乘教,故佛是化身佛;「说」者,陈章吐教,故名说也。又化佛不说,法身授与说也。金刚等者从喻名也。智难坏故喻金刚也。般若等者西域语也,此云实智,般若即智,波罗即彼岸也。所言蜜者此云到也。真照之慧,穷源实相,性出无染,义显终极,迹绝有海,故云智彼岸到也。所言「经」者,真净之教,文诠理纬,显用行心,训仪常则,谓之为经。 五、分文解释者,经文有三: (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 (一)序分有二种:1、证信序,2、发起序。 1、证信序,兴所由者。阿[少/兔]楼驮教彼阿难问其未来四法:一问经首安何字?如是我闻;二问未来以何为师?用戒为师;三问未来弟子依何而住?依四念处住;第四恶性人云何共住?以梵坛治之。又约佛序及弟子序、现在序、未来序等,思以准之,不劳繁解。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序经文有六句:(一)「如是」者,大论云:信顺,譬信于实法,顺而敬举也。(二)我闻。(三)一时。此有三义:一平等时,谓无沉浮颠倒;二相应时,谓今闻能闻正闻;三转*轮时,谓正说正受。(四)佛婆伽婆,此有多义,即身口意满等也。(五)住处。(六)同闻众,辨所为机及同闻影响众。又释前之二文局在证信。后之四句义通发起。 问所以无菩萨众者?答般若坚固甚深难识。若影响徒众及所为机通菩萨者回心,声闻及凡夫等于斯绝分,为欲引下故略不明。 就其2、发起序中大分有二: (1)佛世尊讫乞食缘为前方便,(2)尔时诸比丘下正时集众以显发起。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婆提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 (1)文有四:A、严仪乞食,节为行始。B、于其城中下,还归本处,显行终。C、饭食讫下,为显法方便。D、结踟趺下,显定依止。 【尔时,诸比丘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尔时,慧命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恭敬而立,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应供正遍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云何菩萨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2)文中有四:A、正时集众。B、尔时慧命已下,为请法方便。C、白佛希有下,赞佛具德。D、世尊云何下,正明请问,以显发起。此间有四:(A)一总显发心之相。(B)问所住之理,即显问实相般若。(C)问能修行,即问观照般若。(D)问降伏心,即调伏方便,即问文字般若,下答准之。 就(二)正宗文中大分有三:1、赞问善哉,诫众略说,即为立义分。2、佛告须菩提诸菩萨下,广辨般若体相,即为解释分。3、须菩提菩萨发阿耨多罗已下,结说究竟分。 【尔时,佛告须菩提:「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如菩萨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是。愿乐欲闻。」】 就1、立义分内大分有五:(1)赞问善哉。(2)即彼赞说者具德,天亲论云:善护念者,约根熟菩萨,护成自他德;善付嘱者,约根未熟菩萨,未成成已究竟,由善付嘱胜能故也。(3)诫听许说。(4)略举四义以答上问。(5)须菩提白佛下,显其善欲起后广说。 今明大乘中发菩提心者略有十义:(一)求佛果尽,(二)显法界尽,(三)明修行尽,(四)明断三种障尽,(五)度众生尽,(六)求善知识尽,(七)成其善愿尽,(八)顿发位尽,(九)善应因果尽,(十)自在摄成诸功相入等尽。所言应如是住者,即实相般若。明法界真如,本觉寂静,离念明慧,无分别智之所显现。一得不退,名之为住。言如是修行者,显修成正智,正助圆满应业行心,名为修行;言如是降伏其心者,凡夫心识,虚妄纵荡,轮转长时,今依方便,调令应法,故名降伏也。 就2、解释分大分有二:(1)约解心显三种般若,(2)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乃至云何住云何修行下,约其行事辨三种般若。又前解者,即约正说法身。又后证行者,即约正证法身,此可思准之。 就(1)解文大分有二:A、显解三种般若体德分量,B、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下,举行显解,明解非妄。 就1、中大分有二:(1)明显解般若离妄坚固,(2)复次佛告慧命须菩提下,释其余疑辨解决定。 就(A)文中大分有二:a、约众生界等以答上问,即决四疑,谓上菩提心所住修行降伏等,即三般若体。b、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下,明般若德用。 就a、文中大分有四:(a)约众生发心,即有四义:甲、广大。乙、我皆令入下,即第一也。丙、如是灭度无量下,即常也。丁、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相下,明其心不颠倒。所以发此四心,为显深心功德满足故。即广上(第一)总发菩提心,问:何以偏约众生者?答:显舍自爱,生众生爱,慈悲大顺,翻彼二乘及凡夫见宜便故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生如是心:所有一切众生众生所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所有众生界众生所摄,】 甲、「广大」文大分有六:(甲)一句总。(乙)约四生明摄法分齐。(丙)约色无色显界周尽。(丁)约想有无以决外疑。(戊)若非有想下,除外道增上慢见,为外道将非想为非生死故,(己)会彼妄见,摄从正智境,谓所有众生界众生所摄者,即无众生及似众生所摄也。问:所以言似者。答:经云不可以似似,故云似也,故似不妨无。问:若尔众生即空,何所摄也?答:只为是是空空,即众生分别所摄,故辨摄,若不彰摄,解不明净故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乙、「第一」文,无余涅槃者,即无分别余也,即性净涅槃也。若约一乘,即三世常涅槃,亦三世常觉;若约三乘,即一世智得三世常涅槃,及应化二身是有余。法身是无余;又报身在烦恼灭,是有余;惑断报身灭,是无余。若约小乘,唯约报身是无无余;烦恼先灭是有余。于此一义之中,约智数断惑,诸宗不同。与分别相应,不灭心见,有此差别也。下可准。今此经宗,唯拣小乘,义局大乘及一乘义也。 【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丙、「常」文。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何以故非?须菩提!若菩萨起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不名菩萨。】 就丁、「不颠倒」文有其四句:(甲)何以故?责生同无不度所由。(乙)答文,显知者是正,(丙)复重责,若不知无众生之者,即不顺法相,显不知者失。(丁)答意,顺此可知。 【「复次,须菩提!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a、(a)﹞(第二)广上如是住有二:一、由法性无住,绝于自他相想,平等究竟。二、由自性体寂,绝于为非故。于文间亦有两句:一、对于事显知住法即假尘境。二、不住色下。约实尘以显住义。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想。】 ﹝a、(a)﹞(第三)广上如是修行文有三句,所以可知。问:不住相想,二义何别?答:所知分齐,不依分别住,名不住相;能知之心,不依分别取,名不住想,余可准之。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量。】 ﹝a、(a)﹞(第四)广上降伏其心文,即用不住于事已下,所离分别取心不生,即名降伏。问:何故及修行等,偏约檀度明之?答:檀是菩萨起行之初首,若此一净,余度易明。又檀度之中,得摄于六。故天亲论云:檀度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广解如论,为此义故也。 就(A)b、德用文中,大分有四:(a)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等,明三种般若德用分量。(b)须菩提可以相成就下,明德用离相。(c)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已下,显三种般若德用功能。(d)须菩提是诸菩萨生如是无量福德聚已下,显三种般若甚深。问:云何得知此文等中有三种般若? 为论解云:檀等是法性所彰,又从法异流,即知是实相般若。檀度等中有修得无分别智,即是观照般若,为下文菩萨菩萨。论主解云:初菩萨者是圣菩萨,第二菩萨者,是凡夫菩萨。即知凡夫菩萨中有其两义:一凡夫菩萨与圣为诠,即是教智。第二凡夫菩萨由未证法身,但依教生智,利生受记,亦依教智,故是文字般若。 此之三相,无二无别,自性离故。言实性者,性本空寂,有佛无佛,体相常住,不迁不变,无作无起,不来不去,不动不转,但因缘有,犹若虚空。故经云:三界虚妄,唯一心作;十二因缘,是皆一心。无有作者,无有知者,一切诸法随心转故。是以即斯而言,虽复克勤备修,积德云兴而无增,息累尘境,浮冥至寂而无减。然依本来无始世界熏修对治因缘行故,说离烦恼妄想,深心清净转胜,圣若现前,无为缘集,菩提涅槃,妙果圆极,功显于此。故经言: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显如能善达斯趣者,生死尘累不待遣而自亡,涅槃真证不假饰而圆备。功显自本,无有作者,惑非我除,净非我莹,德穷常乐,不迁不变,观照文字,义亦同然,何以故?无二无别故,此可思准之。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如是,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聚亦复如是不可思量。」佛复告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是行于布施。】 就﹝(A)b、﹞(a)分量文中,大分有二:甲、喻,乙、合。甲、喻文展转有四句可知,乙、合文有三句可知。问:此法以何义相?合前虚空。答:此举三种般若无分别故,取相不及,以为分齐,合前虚空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相,即非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妄语。若见诸相非相,则非妄语。如是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A)b、﹞(b)德用离相文中有七句:(一)审定可否。(二)答成离相。(三)何以故下,责离相所由。(四)述真法体。(五)显相是妄,(六)翻妄成真。(七)印成大顺。令离妄相者,谓生住灭摄一切法尽,论解如此。问:何故此义约佛明之?答:此举果德净义,显初信心是便。又因中障习未尽,显离相难彰故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末世,得闻如是修多罗章句,生实相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颇有众生,于未来世末世,得闻如是修多罗章句,生实相不?」佛复告须菩提:「有未来世末世,有菩萨摩诃萨,法欲灭时,有持戒修福德智慧者,于此修多罗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佛复告须菩提:「当知彼菩萨摩诃萨,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行供养,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而种善根。」佛复告须菩提:「已于无量百千万诸佛所修行供养,无量百千万诸佛所种诸善根,闻是修多罗,乃至一念能生净信。须菩提!如来悉知是诸众生,如来悉见是诸众生。】 就﹝(A)b、﹞(c)德用胜能文中,大分有五:(一)疑问。(二)佛呵而不受。(三)佛复告须菩提有已下,述其正德。(四)佛复告须菩提已下,赞其胜德。(五)须菩提如来悉知已下,显用成就。 (三)文中有二句:一略,二广可知。 (四)文中有五句可知。今言净信者,信心有三种: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界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真如信者,成通三昧,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惭(编者注:「惭」疑是「渐」)觉微薄也,余义可知。 (五)文中如来悉知者,在于比观之内,与知识力相应,非谓有其别佛为能知者。如来悉知者,在证知心中,现知识力智相也。 问:何故上文已来,数言如来之名,及告须菩提,即言佛者何也?答:如告须菩提,即显佛是化主,得觉胜法故。若立义中言如来者,欲显理事等法,无不是如,皆从实道现成如相,故作此说也。 就大段﹝(A)b、﹞(d)文显法深内有三:甲、举德用之体。乙、何以故下,释成深相。丙、须菩提若是菩萨有法相下,显比观德用分齐。 【须菩提!是诸菩萨,生如是无量福德聚,取如是无量福德。】 (d)甲、言生如是无量福德聚取如是无量福德者,如是无量深福德聚。一者因深,檀等无分别故。二者果深,如来等离相故。 【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无复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须菩提!是诸菩萨,无法相,亦非无法相。无相,亦非无相。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若取法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就(d)乙、文中有四句:(甲)何以故,责离相所由。(乙)答成离相义。所言离相者有八重:一我相。二众生相。三人相。四寿者相,此四有二义:若约正使,即是声闻障,此中二障,并通我及我所;若约习气,则是菩萨障。若至下文,亦有同异,应可准之。第五是有法相。六无法相。七有相。八无相。此四并是菩萨障,此义云何?解心初起,见有法相为所轨则,应分别妄,为离此相,故言无法相也。学者不了,即谓无法以为所轨。论云:呵此为空说,为离此妄故。彼恶世时,菩萨具足持戒智慧故,能生信心,名不空说,故文言亦非无法相也。学者不了,谓离所见有无法相,别有波罗蜜以为实相,为离此妄谓,故言无相也。学者不了,即谓离有无相外,无有实相,为离此见,故文言亦非无相也。(丙)何以故须菩提下,重责离八相所由。(丁)是诸菩萨下,答须离所以。 【须菩提!若是菩萨有法相,即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何以故?须菩提!不应取法,非不取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筏喻法门,是法应舍,非舍法故。」】 就(d)丙、文中有五句:(甲)总明离妄方便。(乙)何以故,责成方便离相所由。(丙)一句,显相二仪得成方便。(丁)一句,举喻以况。(戊)一句,述成方便法也。凡论筏喻,有两义取拾:初依筏时取,二至岸离筏故舍。第二依筏未显用故舍。若至彼岸用彰显故取,法合即以此准之也。 上来文中我相等四种者:一者我相,见五阴差别,一一阴中妄取是我;众生相者,见身相续不断相也;命相者,一报命根不断住故,亦云人相;寿者相者,命根断灭复生,受六道故也。 就A、(B)释余疑中,大分有四:a、正释余疑。b、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已下,泯相入实。c、佛言须菩提如恒河中已下,校量其德。d、复次须菩提随所有处已下,显德殊胜。 就a、「正释余疑」文中,大分有二:(a)正释余疑。(b)须菩提于意云何已下,校量会除前疑功德。 【复次,佛告慧命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 就(a)正释余疑文中,大分有五:初总告须菩提审定其相有二可知。二须菩提言已下,答:显其义有二可知。三何以故已下,问答现实有二可知。四非法、非非法已下,正显其相。五何以故已下,以法成人,并去疑情,有二可知。 文中所言非法、非非法者,依真如义说。非法者,一切法无体相故;非非法者,彼真如无我相实有故,所以文中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者,但有说即能诠故。故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此偈显化身不证阿耨菩提。文言无有定法者,据化身为语;说法不可取者,即依真如为言。文中所以道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为名,非独佛者,欲显一切皆有如,令清净故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须菩提!于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婆伽婆!甚多!修伽陀!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何以故?世尊!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福德聚福德聚。」】 就(b)校量除疑德内有二:甲、约其义显德无量,并会初疑。乙、佛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下,显其教胜功德无量,即会前第二疑。法虽不可取不可说,而德不空故。故论云:「受持法及说,不空于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此偈演何义?受持及演说,二能趣菩提,少一即不成。文言福德聚者,有二种聚:一者积聚义,即自分德;二者进趣义,则他分德。积聚之义是自分故,不能独得菩提。云何福德聚第二进趣义,摄前积聚能至大菩提故。文云如来说福德聚福德聚,初福德聚,是积聚福德聚;次福德聚,是进趣福德聚。初云世尊是福德聚者,即单一福德聚。 就甲、文中有二:(甲)举布施事校量,文有三可知。(乙)彼善男子善女人已下,正校量显胜,此文有四可知。文云:得福甚多者,具二福德聚,故甚多也。文云何以故者,责须具足所以也。问:此中明解,何故举行显德,答:欲令解行故,而又举行,令人解行。 【佛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无量不可数。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一切诸佛如来,皆从此经生。须菩提!所谓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就乙、显教功德中,大分有四:(甲)略举施事,即为能校量。(乙)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已下,正明校量,此文有二可知。(丙)何以故已下,除疑显德,此文有四可知。(丁)须菩提所谓佛法已下,述成其义。文言皆从此经出者,法身菩提出在此经,此教即为了因;报身菩提及化菩提,此教为生因。故言皆从此经出。文言所谓佛、法者,述正佛、法,分别不得。故云非佛、法,非彼余人分别之佛、法,唯独诸佛法。第一不共义,以与第一法为因,故福德多不可校量也。 就大段﹝A、(B)﹞b、泯相入实中,大分有二:(a)泯小乘行位以从实法。(b)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已下,会大乘行位以从实法。 就(a)文中有二:甲、会其小位。乙、以须菩提实无所行已下,会其行相以显实。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斯陀含。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那含。是名阿那含。」】 就甲、文中,须陀洹等四位,即为四段,前三果各分有五可知。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最为第一,世尊说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世尊则不记我无诤行第一。】 就甲、阿罗汉文中,大分有七:初审定其法。二答。三何以故责。四显其实法。五反以显过。六顺成其德,此文有三可知。七有一句,反述已结成所以。此位皆得从实,由佛所说皆以无为法为名故,由圣人无为故,不取六尘境界以为我所。故文言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也,入之言得耳。 言须陀洹者,此云逆流,逆分段生死流故;斯陀含者,此云住薄,住薄烦恼故;阿那含者,此云不还,不还欲界故;阿罗汉者,此云不受,不受三界故。文言作是念我得阿罗汉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此有二种义:一者正使,二者习气。若在观中,习气亦不生;若在观外,正使心必不起。故言实无有法名须沱洹等。寻此文相,正意少隐,欲覆法我名,引声闻人以我人从其一实大乘,摄彼法执分别入习气我人,是文中意。若摄人习属法执一观俗引得声闻同一乘也,少得相应。所以知者,于彼证离取我等烦恼,是故无如是心我能得果,若是正使,观外亦不起,何须说观中。以此故知无诤行,亦准正习二门取之。又四果人等,各皆自分离粗烦恼,是自境界无有分别,即是实性三般若。若余分别,即非圣意,名增减执,此可思准。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无诤无诤行。」】 就(b)会大乘行位中,大分有二:甲、会大乘得法之始位。乙、佛告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已下,会其行法。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甲、文有三可知,所以须会者,为于然灯佛所言语所说不取证法,今以证知不可说不可取,真实之义成无取说故也。 就乙、会行文中,大分有二:(甲)会依报土因行。(乙)须菩提譬如有人已下,会正报行。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庄严佛国土』,彼菩萨不实语。何以故?须菩提!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佛土。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而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甲)依报中,大分有四:初总举显过。二何以故已下,责成过所以。三须菩提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答:即对过显真。四是故须菩提诸菩萨已下,观成实相。此文有四:初第一成实相心。二而无所住者,显心相。三不住色生心,对过显真。四应无所住,述成正义。此净土等,真实智成,故不可取。若言可取,彼不实说。文言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佛土者,第一义相土非形相,及第一[立+立]是庄严成,非有为形相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须菩提!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彼身非身,是名大身。」】 就(乙)会正报行中,有五段经:初举事以况,第二审定可不,三须菩提答,四问答显正义,第五述结。文言须弥山王大者,势高远故名为大,而无所取我是山王,以无分别,佛亦如是,无上法王无分别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以无分别相故。彼身非身,非诸漏身,是名大身者,以有清净身故。 就﹝a(b)乙、﹞(丙)校量显德中,大分有二:子、举多功德为能校量。丑、佛告须菩提已下,正校量显德。 就子、文中有二:初成多功德因缘。二佛言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已下,显多功德。 【佛言:「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佛言:「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世界,以施诸佛如来。须菩提!于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佛告须菩提:「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世界,持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无量阿僧祇。】 前文有四句,后文有五句可知。问:此门校量,与前除疑后校量何别?论自分云:前说三千大千譬喻,明福德多。今重说无量三千世界,倍多前故,所以倍前者,为渐化众生,令生深信故。又前释疑,去泯诸相,故少校量。今此泯相,得大菩提,功德胜故,大校量也。 【复次,须菩提!随所有处,说是法门,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似佛。」】 就﹝A、(B)﹞d、显德殊胜文中,大分有二:(a)有三句,以少彰多,显德殊胜。(b)须菩提当知已下,就多功德,以明殊胜。此中胜有二种胜:一所说处胜,随何等处说此经,令生奇特尊重想故。二能说人胜,能受持及说故人胜。又所以二俱胜者,彼珍宝施,是染烦恼因,能生烦恼事。今此二胜,离烦恼因,故说胜也。 就大段﹝(二)2、﹞(2)约其行事显三般若证前解实文,大分有二:A、广显行。B、须菩提以要言之已下,以略显广。 就A、文大分有二:(A)总举行体,显解是实,以发信心。(B)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涕泪悲泣已下,明信行相。 初(A)有二:a、陈问:b、疑二相,佛告须菩提已下,答其二相。答文有二:初举法门名,以酬第一问。二以是名字下,酬上第二问。 就(A)文中,大分有四:a、有三句,总举行体。b、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已下,显德分量。c、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已下,显行德离相。d、佛言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已下,校量显德。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法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何以故?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般罗蜜。】 a、三句者,初总举法门名以劝持。二何以故,责。三佛说般若波罗蜜已下,答成行相。此文有三可知,于中即非般若波罗蜜者,非有为檀等故。此无为波罗蜜,能成大菩提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法。」「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彼微尘甚多,世尊!」「须菩提!是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就b、显德分量,有四句可知。所以言微尘复非微尘,说世界非世界者,非烦恼等分别微尘故,故云非微尘等也。是名微尘等者,是地等无分别微尘也。地等无分别,既无分量心,无分别分量亦如是。 【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见如来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大人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大人相。」佛言:「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法门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无量阿僧祇。」】 就c、离相文有四可知,文云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于大菩提非法身故,诸法因果非胜故,余义可知。 d、校量显德文有二可知,就第二段信相文中,大分有三:(a)辨信相体。(b)须菩提如来说忍辱波罗蜜已下,引事证成。(c)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法门已下,校量信德。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扪泪而白佛言:「希有!婆伽婆!希有!修伽陀!佛说如是甚深法门,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法门。」「何以故?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法门,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其有众生得闻是法门,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何以故?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彼无量诸佛亦说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就(a)文中,大分有四:甲、有三句,总显信相。乙、何以故须菩提已下两句,出其信体。丙、世尊若复有人已下有四句,显其信德。丁、世尊我今得闻如是已下,显信德殊胜。 此丁、文有四:(甲)举易显难以立宗。(乙)若当来世已下,正显信之殊胜。(丙)何以故已下,有三句问:答,显信离相。(丁)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已下,结成希有,述其信义。于中有五句可知。问:因何须菩提得智眼已来不闻此经?答:以须菩提义当受法之机。虽得小乘智眼,未闻大法,回心得大,故言希有。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者,此智法门,坚实深妙,非余人分别波罗蜜也。文云实相即是非相者,即是信心清净无相也。又实相实相者,是无相之实也。文云此人无我相等者,示所取境不倒相故;又云我相即是非相者,示能取境界不倒相故。此二相我空法空无我智故。 文云不惊者,谓不于非处生惧也。不怖者,以不起不能断疑心故;不畏者,不一向怖故。文云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者,此经法门胜余修多罗故。此法门名为大因,故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又此法门名为清净,诸佛共说也。 就(b)引事证成中,大分有四: 甲、有四句,正引住事,证成信相。 乙、是故须菩提已下,劝成信体。于中有四句:初总劝,二责,三答,四离非显是也。 丙、是故佛说菩萨已下,引圣教证成信实。此文有二:初总引圣教,二须菩缇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已下,举法并成。就此述文,大分有二:初法说以显信实,二须菩提譬如有人已下,喻合双成,显其信义。 丁、复次须菩提已下,显其信实,诸佛证成。 【「须菩提!如来说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相,亦非无相。何以故?须菩提!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是故佛说菩萨心不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须菩提言:「世尊!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何以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所说法,无实无妄语。须菩提!譬如有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住于事而行布施,亦复如是。须菩提!譬如人有目,夜分已尽,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若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亦复如是。】 问:何故引往忍辱波罗蜜为证者?答:忍顺实相理故。又问,次复第二义相中,何故引檀度为证者?以檀行在初故,余准可知。又初地得忍波罗蜜,顺理法故。又檀波罗蜜摄五波罗蜜,故偏约之也。文云如来是真语者,不妄说佛菩提故;实语者,不妄说小乘苦谛等故;如语者,不妄说大乘法无我真如故;不异语者,不妄说三世受记故。文云无实者,诸佛所说法,此法不能得彼证法故。以如所闻无如是义故,是故无实。文云妄说语者,随顺义故。以此所说法,随顺证法故。文言如人入闇等者。有人疑云:若真如普遍,何故不见?如入闇中,无明智故不见。非无实法。文云夜分既尽等者,喻有明智,即无遮障也。 【「复次,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行,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悉觉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舍恒河沙等无量身,如是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法门,信心不谤,其福胜彼无量阿僧祇,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修行,为人广说。】 就(c)校量信门行德中,文言受持读诵者。闻慧之中有三法:一受,二持,三读诵。修行者,内思,及为他说等,福中之胜也。问:何故此中广校量者?引证之中,决疑胜故。 就﹝(二)2、(2)﹞B、以略显广成信门中,大分有四:(A)举总信相。(B)须菩提我念过去已下,引往事证成。(C)若复有人于后末世已下,举胜校量以劝学。(D)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下,举广结略。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此法门,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修行此经,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思议不可称无有边无量功德聚。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则于此经,不能受持读诵修行,为人解说。若有我见众生见人见寿者见,于此法门,能受持读诵修行为人解说者,无有是处。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轻贱。何以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就(A)总中,略有十二事:一举德无边,二举所以非小,三上圣智见加持,四成无边功德,五成大果因,六非小境界,七非凡能知,八感众供养,九成处是胜,十恭敬供养有福,十一灭三世罪,十二当得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十四亿那由他百千万诸佛,我皆亲承供养,无空过者。须菩提!如是无量诸佛,我皆亲承供养,无空过者。】 就(B)引事证成有二可知。 【若复有人,于后世末世,能受持读诵修行此经,所得功德,我所供养诸佛功德,于彼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C)举胜校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后世末世,有受持读诵修行此经,所得功德,若我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疑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法门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就(D)举广结略门中有三可知,文云心则狂乱者,不得静住,离净法故。疑者,犹豫不得定心故。惑者,不成明智故。不信者,不见胜德故也。 就大段﹝(二)2、﹞(2)约彼行相显三种般若,问:此下明行教,与前行教何别?答:前文约见闻已去说,此约成观已去说也。文中大分有三:A、陈四疑,问三种般若体相。B、佛告须菩提菩萨发下,广答显相。C、须菩提发阿耨已下,结成前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问:何故须约行说?答:学者于闻思虽复明了,于修不进不发有迷,故须重明也。就B、段广答显相文中,大分有二:a、约行释三种般若体相。b、佛言须菩提如来得阿耨菩提已下,约行释其余疑。 就a、文中,大分有五:(a)约众生界释三种般若。(b)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已下,引彼往昔行事证成。(c)须菩提若有人言已下,辨行真伪。(d)须菩提譬如有人已下,显行分量。(e)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庄严佛土下,会相入实。今此所以对行广明三种修行者,为前起解我能如是修三种行,不免喧杂分别,为除此惑,故须约行辨三种也。 【佛告须菩提:「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界。如是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非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就(a)行体相门中有五:初总辨生起菩提心。二我应灭度下,明心所趣。三如是灭度下,显其实相。四何以故下,问答显过。五何以故下,举实结成。问:此文内辨三修行及以发心,何故一处通释而不别明者?答:前是解法,须约别论之。今就行门,不得分别。由众生即无,与佛不异。解此法故,即名菩提心。由知众生即无我空故,即名如是住。成无分别智证,即名如实修行。本来无烦恼,即名降伏其心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须菩提白佛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于然灯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如是言:『摩那婆!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须菩提!言如来者,即实真如。】 就(b)引往事为证,内大分有六:初审定可不。二须菩提白佛言下,有二句,答显实相。三佛言如是下,述成正义。四须菩提若有法已下,反成其失。五以实无有法已下,以理成事,有二句。六何以故已下,问答约佛显成行相,亦即兼释伏疑云若无菩提,即无诸佛如来。为决此疑,故文云即实真如也。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人不实语。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不实不妄语。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就(c)辨行真伪中有五句:初明言不称实。二举义证言。三须菩提如来所得下,显法同异,不同有为五阴相故,文言不实;无色等相即菩提相故,文言不妄语。四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类成正义。五须菩提所言一切法,结成正义。文言一切法,即真如体故;复一切法,即如来证故;即非一切法,色等相不住故。故名一切法者,即诸法非法,是诸法法。 就(d)显行分量中,大分有二:初举事显成分量。二佛言须菩提菩萨亦如是下,结成分量广大。 【「须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妙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妙大,即非大身,是故如来说名大身。」佛言:「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非菩萨。」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颇有实法名为菩萨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众生无人无寿者。】 前文有三句可知,所以成法分量者,为其行体离烦恼障及智障,毕竟具足法身故。此中妙大有二种:一者遍一切处;二者功德大,是故名大身。遍一切大者,真如一切法不差别故。文言即非大身者,离诸相身。名大身者,是真如体。就第二结成大身内有四:初结成大义。二佛言下,审定可不。三世尊已下,显成正义。四是故佛说下,举圣教结成正义也。 就(e)会相入实中,大分有四:甲、正明会依正二相。乙、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下,明行德分量。丙、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相下,辨行离相。丁、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已下,显行殊胜。 就甲、文中,大分有二:(甲)会依报相以从实行。(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已下,会其正报以从行实。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庄严佛国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佛国土。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菩萨。】 就(甲)文中,大分有四:初总显过,二责所以,三答以显是,四举劝通达,以结成行相。文云庄严佛国土,是不名菩萨者。论偈云:「不达真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生心即是倒。」故不名菩萨也。又文云庄严佛国土即非庄严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起自智信心。故此信智,通摄世谛菩萨起,及出世菩萨起,是故经文重说菩萨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就(乙)会正报文中,五眼即为五段。一一段中,各有二句可知,所以有此教兴。若菩萨不见,即无胜能,为答此疑,故文云:如来有五眼,能了别诸法,见彼颠倒相,毕竟无为,故名五眼。 【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世界,宁为多不?」须菩提言:「彼世界甚多,世尊!」佛言:「须菩提!尔所世界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住,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住,皆为非心住,是名为心住。何以故?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缘,得福德聚多。须菩提!若福德聚有实,如来则不说福德聚福德聚。】 就乙、行德分量文中有五:初问答定其法数。二佛言须菩提下,问答现世多少。三佛告须菩提下,类成心数分齐,有三句可知。四须菩提于意云何下,对境成行有四句可知。五须菩提若福聚有实下,成行分量。文言如来说诸心住,皆为非心住者,此句示现远离四念处故。此取何义?心住者住彼念处故。又文言若福德聚有实,如来即不说者。有实福德聚,是有漏故,是其颠倒,故不说也。福德聚福德聚者,无漏福德聚,为智慧根本故,即为而德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故如来说名具足色身。」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故如来说名诸相具足。」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汝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就丙、行德离相文中,大分有三:初有四句,约色身辨离相,有六句可知。二佛告须菩提下有四句,约意业功德辨离相。三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下,约口业说法辨离相,于中有七句。文言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者,色身具足,非法身具足。色身及相身,不离于法身,故文言说名诸相具足。又文言说法说法有二种:一者所说法。二者所有义,故言说法说法。又文言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者,说法不离于法界,说法无自相,故言无说为说法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就丁、显法殊胜文中,大分有四可知。又言非众生非不众生者,若有信此经,彼人即非众生,非不圣体故也。非不众生者,以有圣体故,彼人非凡夫众生,非不是圣体众生。又言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故。如来说非众生者,非凡夫众生也。 就大段﹝(1)A、﹞(B)释余行疑中有二:a、释余疑。b、须菩提于意云何汝谓如来下,会相入实。 就a、文中,大分有二:(a)正释余疑。(b)三千大千世界下,校量显胜。 【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世尊,无有少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众生无人无寿者,得平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a)文有五:初审定可不。二须菩提下,答显成正义,有二句。三佛言下,如来述成正义。四复次须菩提下,显正义相,有三文,即为三义也。五须菩提所言善法者下,拣非显是。此义云何?以法界不增减,是法平等,故无证得菩提者。文言善法善法者,初善法者,是有漏善法,非无漏净善法。后善法者。是无漏善法,非有漏善法,故名善法也。 【「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歌罗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优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就(b)校量文中,大分有三。所以教兴者,疑者云:若一切善法得菩提,即所说法不能得成佛,以无记法故。为断此疑,故今教兴,虽所说法是无记,而能成佛,以远离所说法,不能得佛故。又此无记语,同小乘说成,今此大乘,是善非无记。 泛言校量胜者有四种:一数胜,二力胜,三不相似胜,四因胜也。数胜者,如文百千分不及一等也;力胜者,如经歌罗分不及也;不相似胜者,此福德中数不似也;因胜者,因果不相似,如经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也。 就大段﹝(1)A、(B)﹞b、会相入实门中,大分有四:(a)会三相以从实。(b)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下,校量其德。(c)须菩提若有人下,显行体深。(d)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下,显行德分量。所以有此教兴者,疑者云谓行观外解相不入行理故也。 就(a)会三相中,大分有三:甲、约度众生相会从行理。乙、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相成就下,约其身相会从行体。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下,约因成果相会从行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谓如来作是念:『我度众生耶?』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佛言:「须菩提!若有实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相。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毛道凡夫生者以为有我。须菩提!毛道凡夫生者,如来说名非生,是故言毛道凡夫生。】 就甲、文中大分有五:初有四句,显成实义。二佛言须菩提下,反以显过。三须菩提如来说下,会其圣意。四而毛道下,明妄不识真。五须菩提毛道下,明会述从正。故论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名共彼阴,不离于法界。」假名与法界无差别故,如来不度一众生,若度众生者,即是五阴中取相故。文言说非生者,不生圣法,故言非生也。 就大段乙、会身相文中,大分有二:(甲)长行总显。(乙)尔时世尊下,说偈别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我解如来所说义,不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不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相成就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是故非以相成就得见如来。」】 (甲)文有五:初审定可不。二须菩提下,答显实义。三佛言如是下,述成正义。四佛言须菩提下,反成显过。五是故非以相下,顺结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 (乙)偈文有四:初半行,举过体。次半行,显过义。次半行,举法体。次半行,显法德义。言彼识不能知者,彼凡夫识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须菩提!莫作是念,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故。】 就丙、因成果相文中有五:初审定可不。二须菩提莫作是念下,抑见菩提成熟之相。三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已下,成其能感发心过相。四须菩提莫作是念下,呵其谓情。五何以故已下,问答显德。外人疑云:若菩提心不感于果,即谓不依福德得真菩提。为去此疑,故经云:菩萨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以能成就智慧庄严功德庄严故。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无生法忍。此功德胜前所得福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取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不取福德?」佛言:「须菩提!菩萨受福德,不取福德,是故菩萨(编者注:此处疑漏一「不」字)取福德。】 就﹝(B)b、﹞(b)校量其德内,大分有五:初举能校量法。二若有菩萨已下,对校量显胜。三须菩提下,显离取德。四须菩提白佛言下,述成前义。五佛言须菩提下,显法同异,结成正义。文言得无生法忍者,有二种无我,不生二种无我相。是故文云受而不取者。彼福德得有漏果报故,彼福德可呵。此福德无有漏报,是故此福德受而不取。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去若来若住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至去,无所从来,故名如来。】 就﹝(B)b、﹞(c)显行体深文有三可知:初应报化身有用,彼法身诸佛不来不去,故凡夫不解。二何以故,责。第三显法身相常如是住,不变不异,故是深也。故论偈云:「去来化身佛,如来常不动,于是法界处,非一亦不异」。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复以尔许微尘世界,碎为微尘阿僧祇。须菩提!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彼微尘众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何以故?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故佛说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故佛说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故佛说一合相。」佛言:「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何以故?须菩提!若人如是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所说,为正语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如来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就﹝(B)b、﹞(d)显行德分量文中有五:初有四句,举碎微尘末之数,显染尽净,于法界中无一住相故。微尘众者,示现非一喻故。二何以故,问答释教兴意。三复何以已下,明圣教所趣,于中展转有五句可知。四佛言须菩提下,显其正义。五但凡夫之人下,会其圣意,于中有八句相生可知。文言若世界及一合相实有者,如来即不说。何以故?凡夫应是,圣人应非故,余者准之。文言一合相者,如分别见一实相也。若欲识其文意,先对文言,约凡圣二位,开其二相:一约众生,见一合相,即是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二约圣者,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依此二门,取解即易。其义云何?众生见一合相者,由依似作实尘解,即不见似尘藉于众缘,及作时不住故。不成合相,迷见实尘唯见一有故。是一合相者,由见实尘定有性,故是合也。即非一合相者,由见尘实即无实理,与无不异故,即非合故。 佛说一合相者,佛知似尘假合而成,非有似有,故说合相。即非一合相者,此有二义非一合相:第一非彼凡夫所谓实尘一合相,第二由彼诸缘作时不住不作故,故非似合也。是名一合相者,由彼诸缘似合成尘,故非是无,名一合相也。今圣意说一合相,显凡分别是其失明。圣人所见一合相者,是离分别顺其正理,故有此二言,趣入方便。其义云何?有二种方便:一由似作故,离无分别,以见似有,不得是无,若见是无,即是分别;由似不作故,离有分别,以见似无,不得是有,若见是有,即是分别。二由似作故,离无分别,以见似有,不得是无,若见是无,即是分别;由似作故,离有分别,今见似有,非是实有,若见实有,即是分别。由似不作故,离有分别,以见似无,不是实有,若见实有,即是分别;由似不作故,离无分别,以见似无,不是实无,若见实无,即是分别。此可思,何以故?由此中义,与后八喻有不同故。 就大段﹝(二)﹞3、结文有五:(1)正结前分。(2)何以故,责。(3)答显正义。(4)须菩提若有菩萨下,校其德。(5)云何为人演说下,福德利他,明行胜用。 【「须菩提!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如是不住法相。何以故?须菩提!所言法相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于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其福胜彼无量阿僧祇。】 前文云如是知者,如是知法不生故,即结前行发心。如是见者,即见实相,即结前行中如是住。如是信者,信行可成,即结前行中如是修行。如是不住法相者,即离分别故,即结前行中降伏其心也。 【「云何为人演说而不名说,是名为说。」尔时,世尊而说偈言:「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就(5)利他说法胜用文中有二:初长行总说生起。二偈颂释成。就偈文中有三段经:初一句举其法。次有二句九义显其观相,三有一句结以观成。 言九义者:一、星映不见,喻能见心法有而不见。二、翳者,见毛轮等色,有为法亦尔,以颠倒见故。三、灯者,识亦如是,依止贪爱法住故。四、幻者,所依住处亦如是,以器世间种种差别无一体实故。五、露者,身亦如是,以少时住故。六、泡者,所爱事亦如是,以受想行三法不定故。七、梦者,过去法亦如是,以唯有念故。八、电者,现在法亦如是,刹那不住故。九、云者,未来法亦如是,以于种子时阿梨耶识与,一切法为种子根本,无先因相,故如云。余文可知,异现如星,无实如翳,速灭刹那若灯,缘成比幻,无常喻露,体空况泡,见实如梦,有用象电,无本并云,二法中皆有九义不成实耳。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就(三)流通文有二:初举十众为受益者。第二闻佛所说下,正明益相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