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三届坐禅开示之二(明奘法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三届坐禅开示之二(明奘法师)

   我们的生活,就像昨天衍真法师讲的那样,你可以选择平淡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另类的生活,但是你无法选择一个没有烦恼的状态。也就是说烦恼是具有普遍性、共通性的,它随时、随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修行就是要解决这些烦恼。可是作为一个没有修行的人,对烦恼有一些习惯性地认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比如说,某某不听我的话,所以他会让我烦恼,那么我为了快乐,某某就必须听我的话,这就是我们一般人的心里模式。想想看,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基本上是这种心理模式啊?我不开心,然后不开心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前,我们认为有一个原初的因,那个过程我们有时候会忽略,但是对于这个原初的因,我们总会推向外去寻找,引发它。

  大家有没有干过很重的体力活?干完了满头大汗、满脸灰尘,这时再去照镜子,镜子里面的我变成什么样了?披头散发、满脸污垢、满身污浊汗水,然后我们就认为我真的很糟糕,糟糕到很污浊、很不干净了,然后我们努力地想粉碎镜子里那个“污浊的我”,让他消失。做得到吗?但是我们经常这样做,是不是?

  一个我已经很愤怒,一个我已经很躁动,但是就是想把那个已经躁动的我平静下来,总是在那个地方去用功,这是我们普通人的思维。

  有另外一类人,会比较聪明一点,他们怎么做呢?他会想:“哦,我看起来这么脏,大概是因为这面镜子。”然后用力去擦镜子,把镜子擦得光光的。但是镜子干净了,镜子里面那个我有没有干净一点?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我。那么一切禅修的修行基础在哪里?在自己。

  但是,问题接着又来了,既然一切禅修的修行基础在我,那么,在我的哪个地方?在心上?好,既然大家认为修行的基础在心,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一点了,禅修的基础在心,那么大家现在开始把腿子盘起来。(大家盘腿端坐)

  能做到双盘的就双盘,能做到单盘的就单盘。如果单盘也有一定的难度,你就散盘吧。散盘也有个基本要求,就是尽量让里面那只脚的脚跟向会阴靠拢,用脚后跟抵住会阴处。坐的姿势是很重要的。

  能够做到双盘的就一点点往上加,加上来以后不要急,先就这么坐,再慢慢调整放松。自己随便地左晃晃右晃晃,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笑)全身放松,不要急,让头、颈、肩、腰、腿这几个关键的地方放松。

  大家已经慢慢地觉得修行是以心为本的,昨天晚上已经教过大家数息了,这个禅修以数息为基础,你必须掌握数息的禅修技巧,先让你的心有个工作的对象。这个心看不见摸不着,对不对?但是十五分钟之后,你这颗心应该既看得见,也摸得着。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十五分钟的禅修。把眼镜摘下来,眼睛都闭上吧。

  (止静)

  (开静)

  问:我们数息到底应该数呼还是数吸?

  答:并没有硬性的规定。一般来讲,身体素质差的人就数吸,身体比较强壮那就数呼气。早上比较清醒,可以数吸气。中午比较困,不妨有意地深呼吸几下。刚才打瞌睡你们试一下看?是不是很舒服?还有这个“困”吗?困的时候,就加重呼吸。当然不要总这样,做个三次到五次就行了。晚上人比较放松了,为了更好地放松,也可以数呼气。

  我现在想了解一下刚才短短的十四分钟里面,有谁打瞌睡了?

  甲:我刚才打坐有睡着的意思。

  乙:我数到三五下,头就点了一下,然后一直在点。

  丙:我差不多在十分钟的时候就有点困了,就有点往前倒或者往后倒。往后倒比较精神,因为我怕砸到别人。

  奘师:你怎么知道是十分钟的?(笑声)打坐中犯困是正常现象,并不是只有他们几个人。还有没有谁困的?有没有疼的?疼得举手,麻的举手,胀痛的举手,痒的举手。(笑声)没有痒但忽然发现莫名其妙,好像来大仙了,自己莫名其妙摇晃的,有没有?(多数人举手)啊!这么多大仙!(笑声)

  刚才我说到,通过十五分钟禅修,你一定会找到心在哪里。心既然没找到?那它就一定会流失出去。流失到哪里去了呢?这次禅修我们这个心,它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什么?也就是心的所缘是什么?所,厕所的所;缘,缘份的缘。(笑声)记得深刻了吧?所缘,就是这一次禅修中,心的工作对象。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吸——吐——吸——吐”。但是似乎它已经不在这里了,心跑那去了?跑到腿痛上去了、麻上去了,跑到猜想过了多少时间上去了,在开小差。可能整个的心,完全是在想“这里真是不舒服,又乱,家里多舒服啊”,“我家在海南岛”,“我家在拉萨”,“我家在青藏高原,多么清爽,要在那里打坐多好”。东想西想的举手。(多数人举手,笑声)好,那谁在这十五分钟真真正正心没有任何杂念,完全在自己呼吸上的举手。举高一点!(没人) 哦,那就我举的高!(大笑)

  也就是说十五分钟没有谁能做到自己的心完全在所缘的呼吸上面。为什么?不是因为你们是凡夫,所以才会这样,我也有妄想。我想到回去了,我想到五台山打坐,走入那个清凉的环境,我不会出这么多的汗。好热!我也有妄想。那也就是说,我们这颗心已经习惯了不是回忆过去,就是去想未来,它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模式。现在我要禅修,好比不让心乱走路,不让心掉回到回忆里。心追忆过去的事情,这叫“掉”;心去设想未来的事情,这叫“举”。好比有个事情我把它举起来,悬着,就像西方神化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明天还没有发生,未来还没有来到,禅修还没有结束,但是我已经想到:“我要第一个冲到厕所去”,“我要第一个进到水房去”。(笑)我已经举了一个关于未来的念头。

  慢慢地去规范这颗心,既没有这个“掉”,也没有那个“举”,也没有眼前的“睡魔”。这是禅修最核心的三个障碍,即心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悬想、或者眼前的困。这也就是昏沉和举。

  禅修的障碍来自这些,但这是人人都要面临的,不是说你有我和他没有。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因为修行就是一种培养自己与自己的原有生活认知划一个分水岭的生活方式。所以出点问题那是天经地义的,假如不出问题那就奇怪了。有没有天生的释迦?有没有天生的罗汉?没有。虽然我们大家将来都有可能成为罗汉,尤其在 24 号那天估计很多男生都会成为光头的“罗汉”……呵呵,你看,又是掉举吧,我们又想到别的了。

  我们回到禅修中来,这三个问题是人人要面对的,每个禅修者都要面临这些问题。那么出现这些问题了,怎么办才是关键呢?

  给肉体一巴掌:啪!你别回忆啦;啪!你别乱想啦!管用吗?这种愚蠢的方法是无效的。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有谁试过吗?坐到三分钟还很安静,到了第四分钟开始想,到了第四分半钟觉得:哎呀!我不该妄想啊!有用吗?没用。为什么?心就像一头奔跑的野牛,你要把它拴住,可是它听你的话吗?不听。因为我们的心已经习惯于当奔马、当野牛、当狂象,所以不可能完全被我们驯服。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顺着它?好,让他像孙悟空翻一个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一样翻吧,翻完了,到这里写上: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有用吗?跟着习惯跑是凡夫习气,更糟糕。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怎么看?明明知道,不管它,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但它仍然是一种有为法。最省力的办法是什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人家在那边唱歌,但是你在这边读书,或者你在卡拉 OK ,把别人都吵疯了你还在这边陶醉,这样的事情有没有?有。那么禅修就是让你做一件陶醉其中的事。什么事?呼吸!你只管你的呼吸,你不需要管那个妄想,也不需要管你的疼痒酸麻胀冷热。这些是禅修者要经历的共同阶段,只不过有人先经历这个,有人先经历那个。这就是禅修。

  佛法的禅定和世间的四禅八定有很多共通处。那些练气功、练道家丹法、练印度瑜伽、乃至西方传教士的冥想祷告,都具有禅修的功能,但是那都停留在世间禅定的层面上。

  禅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其中一个条件是环境。一个适合禅修的环境很重要。假如现在让你在柏林禅寺门外面那个广场上,坐在那个花坛边、水池边,你坐得住吗?很多人围观:“哎!你看那个年轻人,肯定精神有问题”。是不是?干扰就来了。所以环境很重要。但它不是首要的条件。

  那么第一个条件到底是什么?(营员回答:“闲着。”)闲着?这是说你的福报。你得有那个闲。这个不是首要条件。把心放下?也不是。“放下”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禅修的意愿。如果你根本不想禅修,觉得禅修像进牢狱一样,还能产生禅修的乐趣吗?不可能。

  所以第一个最关键的条件,是你想要禅修的意愿。“我特别想要修行”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即使其他条件都具备,也不管用。如果希望每一次的禅修都有一个好结果,“我很想禅坐”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环境。除了想坐的意愿,也有好的环境。接下来,如果你进来了,但是坐下来不知道干什么,行不行?进来之后你把腿一盘,好像李洪志那样子(笑声)后面搞个光,然后就升天了,行吗?或者金庸的武打小说,大周天通了,小周天通了,你坐在这儿就“周天周天”了(笑声)。行吗?方法对吗?所以第三个非常关键的条件,就是要有正确的禅修方法,或者说技巧。每一次的禅修要想坐得好,这三个条件不可以缺少。

  那为什么要把空调关掉呢?你们有没有感觉,当你禅坐以后,冷空调的气息,会扰乱你的脏腑,让你觉得不舒服?你们或许会有这种体验。打坐的时候毛孔都会张开,如果我们在空调下打坐,凉风一吹进来,很容易不舒服,好像身体里面缺油一样,这里那里皱巴巴的。所以禅修中还要注意对身体的自我保护。

  我们一开始就已经讲到,禅修的基础是以心为本。大家从刚才十五分钟禅坐到现在一起聊天,有没有找到心在哪里?看来十五分钟还比较短,应该坐到二十五分钟,再让大家找找心在哪里。禅修与心是最直接相关的,所有的禅修都是为了解决心的问题。

  禅修要避免什么问题呢?

  第一、不要让心流离失所在对于痛痒胀麻的感觉上。人家坐得挺好,只有我坐得不好,那我也坐得好,于是疼啊我忍,痒啊我忍,跟自己的疼痛作斗争。你不是跟自己的心做朋友,而是跟自己的痛觉作斗争,把心从应该关注的对象上拉开了。要记住:从禅修的原则来说,不要让心流离失所在对于痛痒胀麻的感觉上,那不是要禅修的目的,这是首先要避免的。

  第二要避免什么呢?(营员回答:不要乱想。)乱想是无法制止的。刚才已经说了,因为你已经习惯于乱想,没事的时候都在瞎想、瞎琢磨,在这里编电视剧。大家编了多少了?一瞬间就可以编很多故事。人的心念是眼耳鼻舌身在意识里面留下的影子,佛教把它叫做法尘。闭上眼看不到了外色了;耳朵也可以捂上;鼻子有呼吸很自然;嘴巴不吃东西了,偶尔有唾液慢慢地咽下去,它的作用不大;身体会有一些障碍,疼、麻、胀等,会让流失在触觉上;更多的是妄想和昏沉,这些都是流失在意识的法尘。所以禅修第二个要避免的,就是让心不要设定一个预期的目标。你希望一坐下来就坐得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像罗汉一样,做得到吗?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既然做不到,我们应该怎样来调整我们的心态?接纳、接受。接纳这个狂躁不安的心,接受我的心还没有完全训练好,它仍按原有的方式在自由奔跑。这样你才不会自我惩罚的情绪给抓住——哎呀,我怎么这么笨,我怎么坐不好?用这种心态惩罚自己。然后你试了好几次——“我无法控制这颗心,完了!”沮丧的情绪来了。“唉!我不适合禅修,我很糟糕,我腿又痛,要不就困,反正我还是下次再说吧,这次的机会让给别人吧。我走了这里的空间大的多了,也轻松一点。”自己给自己找了很多很多的借口,然后准备开溜了。有没有这样想的?刚才可能还没有,因为只给大家坐了十五分钟。

  好,现在开始盘腿。这次所有的人单盘五分钟,有骨骼病变的就不要勉强。合上眼,记得刚才说的这些原则,再一次回到呼吸上来。

 
 
 
前五篇文章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三届柏林夜话

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十

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十一

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十二

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十三

 

后五篇文章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三届坐禅开示之一(明奘法师)

昌臻法师:无尽的追思 永恒的典范(纪念先师离欲上人圆寂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届朝礼五台山相关开示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届学习坐禅(明海法师)

昌臻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