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六祖坛经众生平等与解行相应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及意义(黄连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六祖坛经众生平等与解行相应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及意义(黄连忠)

   黄连忠(武汉大学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目次]

  一、前言

  二、六祖惠能众生平等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一)众生皆有佛性为众生平等的根据以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盘

  (二)以见性直了成佛为众生平等的实践以建构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目标

  三、六祖惠能解行相应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一)基于众生平等的立场以实践安定人心与智慧管理的社会和谐之进路

  (二)实践三无思想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结论

  一、前言

  六祖惠能大师(638—713)是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为深远与最具代表性的一代高僧,中国禅宗由此开花散叶,禅宗的思想风潮与传承法脉从惠能圆寂至今1300年的席卷天下,并且传播至中国及其邻近的日本、韩国等地。20世纪以来,更成为欧美与全世界等国学习与探索的对象,其涵盖的层面则是包含了宗教、思想、文学与艺术等面向,同时也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形成了以六祖惠能为中心的文化传承,尤其广东是六祖惠能的出生、弘法和圆寂之地,在举办“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的因缘中,本文将探讨惠能《六祖坛经》  (以下简称《坛经》)众生平等与解行相应的禅学思想对促进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惠能在《坛经》中开示了禅宗顿悟自性的思想,以一句r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的智慧,点燃了智慧的火炬,成为照耀千古的光华,这一句话也可以解释成“一切万法在于自己的本心自性”。然而,自性中并无相对的两端,惠能为诠释顿悟禅法的殊胜,所以开展了众生平等与解行相应的思想,期能从超越极端与消融对立中进入无分别的法性,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纷争与矛盾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个人身心的协调,也可以从个人与人群之间,寻求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众生平等下彼此互相尊重,在精神文明中创造最大的光辉与境域,本文以此为思考的进路,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另一项可能的价值与意义。

  平等,梵语sama,是指齐等均平而无高下深浅的差别,在佛教思想上是指一切事物的现象在空性或共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法性上没有差别,故称为平等。在佛教发展的历史中,释迦牟尼佛在弘法时即提倡“四姓平等”的主张,也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思想理念。此外,在(大智度论,卷1.00的<释昙无竭品),提出了“诸法平等”与“众生平等”的妙谛,另在《华严经》、《大集经》中都明示了“众生平等”的法理。特别是在《大智度论》中所说的“众生平等”,是建构在般若思想的修证体系上,从。“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生j到诸法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后“入无所有中,则皆平等j到众生空与法空,并且说“圣人得般若波罗蜜,不随忆想分别诸法,入空、无相、无作三昧中”的实践方法而体证众生平等的境界。由此可以略见众生平等的理念是具有佛教经论的理论根据,同时也是修行解脱的方法与目标。因此,对于佛法正确无谬的了解与实践,特别是佛教的般若思想,才能真正体会从“诸法平等”到“众生平等”的圆融境界。换句话说,从佛教解行相应的角度,进而阐析“众生平等”的理论根据与实践方法,不仅能够深入的探讨佛教教理的真谛,更能够响应时代潮流的脉动,提倡同体共生与尊重包容的现代思潮,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慈悲普济一切苦难的众生,真正建构一个和谐社会与全体人民幸福的时代环境,以上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二、六祖惠能众生平等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一)众生皆有佛性为众生平等的根据以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盘

  本文以敦博本《坛经》为取材的中心,以惠能现身体证(金刚经》及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的语录为研究素材,亦即试图由高僧实际修证的体验及发现,建立有别于传统经论诠释的研究进路,为r解行相应”提供一个历史的明证,并且由此深入佛法的核心,厘清似是而非的误解,揭显众生平等的理论根据与确切有效的实践方法。

  众生平等的理论根据之一是来自般若思想的诸法平等,也来自佛陀无缘大慈及同体大悲的展现。因此,在佛教教义的理论根据方面,在《坛经》中呈现的是“众生皆有佛性”为众生平等的依据。其中,以“自性清净j为众生的真如本性,又以众生即佛为平等的超越根据。至于,实践的方法,则以定慧等持及常行直心为生活原则,并且实践三无思想及修持般若行为利他方便。

  所谓的“自性”,一词,原本在佛法中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而惠能所说的r自性”,则是r法自性”、“本来面目之法性”,是“含万法藏识的”,《坛经》说:“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思量即转识,生六识,出六门、六尘,是三六十八。由自性邪,起十八邪;若自性正、起十八正。恶用即众生,善用即佛。用由何等?由自性。”所以说自性含藏万法,为一切法之根本。同时,惠能主张自性本净,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换句话说,自性是清净,若能见此自性清净,便能自修自作自行佛道,乃至成佛。因此,惠,能更加深入的阐述万法在于自性,即是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一切法在自性,名为清净法身。”若知一切法尽在自性,而自性是清净的,若为烦恼妄念所覆盖,则不能见到自性。那么如何可以见到自性呢?惠能以为r顿悟”一门是超捷进路,所以提出“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的说法,惠能期待学道者能够各自观心,顿悟菩提,然后令自本性顿悟。反之,若不能自己悟道,就需要寻觅大善知识指示修道的方向以期见性。惠能进一步阐述“大善知识”的定义,说明能够悟解最上乘的佛法,直接呈示菩提正路的人,就是大善知识。并且由此大善知识能够发起在人性中本具的一切善法,以及显发三世诸佛与十二部经中的殊胜意义。因此,若不能自我启发而见性悟道者,是需要善知识开示修道正路以见性。反之,若能自悟者,则不假善知识开示。虽说如此,若不能自悟而向外觅求善知识时,须知不要心外求法,若心外求善知识而得解脱,无有是处。换句话说,不论是自悟也好,或觅求大善知识示道也好,皆须识自人人本心之内皆具之善知识,此善知识即是自性,才是悟道之源,才是众生的真如本性。

  此外,惠能也引了《菩萨戒经》来说明白性清净为众生的真如本性:“迷人若悟解心开,与大智人无别。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惠能从智人及愚人的对比中说悟与不悟,在法性上是平等无二的。若愚人一念悟,即众生即佛’,以此推证“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见真如本性”。换句话说,诸法平等的佛性是清净的自性,也是众生的真如本性,所以识心见性之后,就能自成佛道。

  众生即佛为众生平等的超越根据,其超越根据即是佛性,可以内指而使经验成为可能。也正是因为佛性是成佛的超越根据,然而佛性又是众生本具之真如本性,是一切众生平等无二无别的觉性,所以说众生即具佛性为众生平等的超越根据。关于此点,在《坛经》中曾有一段深刻的记述:“后代世人,若欲觅佛,但识众生,即能识佛,即缘佛心有众生,离众生无佛心。”

  所谓离众生无佛心,在广大的众生中,人人平等于佛性的立场上,若能识得众生之性,即能见得佛性。同时,若众生迷惑时,具有佛性的众生也只是一般烦恼的众生:但是,若此烦恼的众生觉悟时,即在众生中成佛了。惠能说我们众生心自有佛心佛性,也唯有自性的清净法身乃是真佛,若我们不能反求诸己,当下承担自心自性之佛,又将向何处去觅取真佛呢?

  因此,惠能除了强调智慧与觉悟的重要之外,也特别说明众生平等的理念,以及在日常生活的心念上,要能平等的对应一切,勿起人我分别,惠能开示说:“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着,犹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行。”’

  在此所谓的“平等j,即是不舍弃与不染着一切万法,不以对立的角度出发,不以执着的态度坚持。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以心行广大平等的自性为要。因此,“平等”不仅是众生佛性的特性,也可以是生活修持的依循原则。

  吾人建构和谐社会,应以“众生平等”为基本的理论原则,每一个人生而平等,在民主法治的社会中都具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爱护国家,遵守国家的法律,积极的服务社会,发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一面,任何事情不以对立的角度出发,不执着利益的争取与占有,愿以平等的精神,与社会大众共同享有和谐的社会。同时,吾人内心不舍不着,身心和谐,进而寻求家人朋友之间友善相对,慈悲众生皆有贪嗔痴而能开导化解众生的愚蒙,开启吾人本具的佛性与智慧,共同创造一个人与入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全体和谐的境界,这也是佛教人间净土的展现。

  (二)以见性直了成佛为众生平等的实践以建构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目标

  前文述及,众生皆有佛性为众生平等的理论根据之后,应该寻求确实有效的实践方法,才符合佛教解行相应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理论根据可视为“解”,实践方法可视为“行”,两者固然在佛教思想中是相应成立的,在本文的论证中也能够经由此讨论模式,互相证成与相互发明。因此,在前文的论证基础上,寻求解行相应的实践方法,在惠能思想中以为是必须在日常生中行一行三昧与常行直心,《坛经》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惠能以为“一行三昧j是在一切时中,不论行、住、坐、卧,都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常行直心。并且引用《净名经》(即《维摩诘经》)的经句来说明,揭示于一切法上无有执着,不着法相,通流无碍的禅法,即是一行三昧。’其中,一行三昧的关键在“直心”的体悟上,所谓的直心并非任七情六欲之凡夫的情绪心,而是一切不住,万法不执,不起人我分别而如是如是本来面目之心。此外,也唯有直心,才能契入佛法之妙谛,培植殊胜之福德,精进道场之修持,体现净土之庄严。因此,在《坛经》中有一段惠能解说达摩来华见到梁武帝对话的真实义:“造寺、布施、供养,只是修福。不可将福以为功德,功德在法身,非在于福田。”在这段对话的解说中,可以看出惠能非常强调一般世俗的功德并非真正的功德。所谓的布施、造寺与供养等只是修培福报,而非佛教所谓的功德。因为惠能将功德定义在“法身”上,而法身在自性上显露,只要在自法性上展现平直的心,就有功德。不仅如此,如果众生念念在平等的直心上,自然功德具足。因此,在生活上对自己常行直心,对外常行恭敬,修身修心,自然契合法要,圆满具足一切殊胜功德。

  除了一行三昧的修法要领之外,惠能顿悟禅的实践哲学中另一项要点,则是“修般若行”的修证工夫。事实上,《坛经》揭示的修行方法之中,也以修般若行为中心。何谓般若?何谓般若行?又如何修之?这些在《坛经》中皆有明确的说明,惠能说什么是“般若”呢?他说:“般若是智慧。”什么是“般若行j呢?他说:“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换句话说,修般若行是一切时中,念念不被愚痴所惑,而且常行清净的智慧,即是般若行。其中,所谓的“愚”,当然是包括贪、嗔、痴等一切烦恼障碍。在身心的实相上,会出现掉举、昏沉、渴望、惊怖等不舒服若的状态。这些都是障碍,凡是能除愚及除障碍而离生灭之法门,皆可谓般若波罗蜜。不过惠能提醒行者,切莫口念般若而心行邪曲,必须心行般若,念念除妄,悟般若法,修般若行,然后可以“即烦恼是菩提”,依此念念觉悟而成佛,体现众生平等而圆满成佛。

  此外,修般若行即修般若波罗蜜行,必须要有经论的依据,在此惠能提出行持《金刚经》的开示:“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须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惠能说欲入甚深法界与般若三昧者,须要行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而且有大根器的人,闻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能够心开悟解。因为,本性自有般若之智的根源,若用智慧观照,就能与法性合为一体,证入众生本性般若之智。因此,智慧的观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智慧的观照可以识自本心,达至解脱,如此便悟般若三昧。至于其内涵境界呢?惠能开示是

  “无念行”:“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  自在解脱,名无念行。”惠能说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即使有外善知识的教授也救不可得。因此,必须自我起般若观照,观照自性心地,然后可以内外明澈,识自本心而解脱而得般若三昧。至于其实际的内容,则是r无念行人所谓r无念”,并非完全的空无,而是“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L此点正是(金刚经》的要旨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j的阐发。由此自在解脱,是名无念行,并且是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至佛的果地。可见惠能得至《金刚经》的启悟,其实践哲学的修证次第是环绕着顿悟自性,修一行三昧,修般若行时得无念解脱的中心而开展。最后,从一行三昧中常行直心,从智慧观照中行般若行,下化为生活原则及修证次第,是顿悟见性而直了成佛,也是实践众生平等最好的方法。

  惠能虽为中国禅宗的六祖,但实为禅宗史上最关键性的人物,其开出南宗顿教的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至于,惠能顿教的心法及修证的目标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见自性自净的见性成佛之法门,他在《坛经》中开示说:“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于是“见性成佛”的直超顿契的法门为解行相应的目标,就是惠能开出南宗顿教的心法与实践的纲领。其中,“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的见性之道,可以

  “自作自成佛道”接着,惠能说顿教“见性成佛”的心法之后,就要进入无相修持的过程,首先是授无相戒,见自性中的三身佛。然后是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接着是“无相忏悔”,以灭三世罪障,虽然惠能开示自性本自清净,但是众生无始劫来被愚迷所染,业深障重,是无法见性清净的。因此,惠能开示“无相忏悔j的法门,此法门有双重意义,就事相来看是:“忏者终身不作,悔者知于前非。恶业恒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中,永断不作,名为忏悔。”‘再从理相上说“从前恶行,一时自性若除,即是忏悔”及“念念不被愚迷染,念念不被矫诳染,除却从前矫诳心永断,名为自性忏”。显然惠能以后者为先来统摄前者。在无相忏悔之后,惠能便授无相三归依戒,主要是归依自性之佛、法、僧。此外,依照(坛经》中惠能的开示,其顿悟禅解行相应的基本特色及开宗传法的根本依据与目标,一如下图:

  由此图可见惠能禅法层递分明,自成开宗传法的系统。其中,又以“见性成佛”为南宗顿教的根本心法与解行相应的终极目标,亦即见性成佛之道,他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由此段引文可以看出,从般若智慧的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对应八万四千尘劳,就能生出八万四千智慧,此即是见性成佛之道的根本依据。因此,所谓解行相应的目标的达成,即是透过“般若智慧的观照”为解,“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为行,两者无间而相应,最终达成见性成佛的目标。

  真正和谐社会的完美建立,必须源自于每一个人内心的和平,源自于每一个人心中没有挂碍与执着,在日常生活中常行众生平等的直心,特别是不去执着不同种族、肤色、阶级、宗教、地区与性别,全体人民应该融入中华优美传承的文化群体中,如同百川纳之于海,千山望之一色的互融互摄,整个国家社会是一个不分彼此,互相发自于内心诚信友爱的大家庭,一方有难,万方支持,社会有爱,普世共和,自能创作和谐的社会与幸福的人生,这也是六祖惠能大师顿悟思想的菁华,相应于当下的时空社会而能给予的启发与贡献。

  三、六祖惠能解行相应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一)基于众生平等的立场以实践安定人心与智慧管理的社会和谐之进路

  所谓的“解行相应”,传统的解释是智解与修行的并称及相应,主要是从见闻学习而知解教理,进而实践所知之教理:或是解释为理解佛教的真理,然后依此实践而圆证其教理指涉的境界。向来以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说明其相互并存与相因相资的重要性。因此,依知解而起修,因修行而实解,是一般理解“解行相应”的模式。

  在佛教的般若思想系统中,所谓的“解”,应是指“空胜解”,意即是对般若的空性有确切的了解;所谓的“行”,应是依空性而实修的波罗蜜行,两者相应为摩诃般若波罗蜜。若以此角度,环顾《坛经》的禅学思想的基盘,主要还是以《金刚经》与般若思想为构成要素,透过惠能个人深刻的修行体证,以禅宗的“见地”为解,以生活实践见地为行,由此构成修证的体系。以下即是探讨《坛经》解行相应的禅学思想,分别从根据、进路、方法与目标来说明。

  前文述及,解行相应以众生平等为根据,《坛经》解行相应的禅学思想中的“解”与“行”,主要是指禅宗的见地与修持,至于其理论的根据,应是指众生本具佛性的平等原则。所以,在{坛经》中述及惠能初见五祖弘忍时,便直下承担众生皆有佛性而无差别的气魄:“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段话着实耐人寻味,因为世俗之见是有地域、种族、阶级乃至男女性别的差异,在佛教的理论上固然高举“众生平等”与“诸法平等”的大旗,但是实际的生活层面,却很少人能够确切的实践,以致造成佛教徒在听闻教法与实践修行中的矛盾。换句话说,亦即是解与行之间的疏离及不相应,其根本原因是对佛法没有确切的信解,以致于造成生活的烦恼。然而,惠能当下承担如来的教义,以单纯的直心掌握佛法的原则,以反诘的口气与大丈夫的气魄说出:“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正因为佛性对于众生而言并无差别,所以说众生平等。由此可见,惠能是直接把握佛法的中心要领,然后以个人解行相应的心得,说明众生在佛性上是平等无二的,因此可知解行相应的可能性是建立在佛性的平等上,亦即是众生平等的基础上。笔者试以一简图说明之:

  从诸法平等的立场上,说明众生皆具佛性而众生平等,然后下化为二途:一是以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为解,亦即是禅宗的基本见地;一是以实践般若波罗蜜为行,亦即是《坛经》中的三无思想。关于此点,下文有进一步的分析与说明。

  解行相应以定慧等持为进路,在《坛经》的禅学思想中,“解行相应”是一种哲学的模式,具备论证的思考理型,可是在实际修行运作时,又是以何为切入的进路呢?如果没有切入的进路,则“解行相应”将成为一个所谓“理想的型式”(Idea Form)而已,失去了佛教基本的精神与修行解脱的意义。因此,“解行相应”必须寻求确实有效的实践进路,也必将成为修行工夫论的核心,如惠能所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慧定别,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善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此处所谓的定慧,本是指禅定与智慧,原是说明小乘戒定慧中的定与慧之关系。但是,从脉络意义来看,所谓的“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的立论,可见慧为解、目标与指导原则,以定为行、方法与实践原则。只是惠能将慧的解与定的行放在平等的立场上,然后说明其两者“体一不二”的辩证关系。换句话说,惠能运用“解即为行,行即为解”的型式,说明法无二相,然后,“即慧之时定在意,即定之时慧在定”是说明解行相应是平等无二而显体于作用上。惠能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这种不二的关系,特别举例“如灯光”加以阐释,惠能用灯与光的关系,解释定与慧的等持,亦即认为慧解即是见地与修行,反之,修定即是实践与悟解。因此,解行要能相应,必须是以定慧等持为进路,解如灯,行如光,灯与光体一不二,相应而生。

  佛教与惠能思想能够带给当代社会和谐的帮助,主要就是基于众生平等的立场,充份实践尊重差异但求同存和的互相包容,藉以实践安定人心与智慧管理的社会和谐之进路。其中,将众生平等的理论真正发挥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解行相应”的观念。

  在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中,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口号,原本主办单位是希望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表达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在人类肤色、语言、种族的不同下,也要实现追求人类和平、和谐的终极理想与价值观,并且进一步的分享着人类全体的文明成果,走向世界大同的境地。其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实现,主要还是要经由“众生平等”的理念才能真正的实践,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实践三无思想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

  国际佛学界一致肯定《坛经》可以代表惠能的主要思想。因此,讨论惠能思想的素材,也就以讨论《坛经》的思想为主。其中,不论是中外的学者都曾提出一个共同的看法——“三无思想”是惠能的主要思想之一。事实上,笔者以为“三无”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正是惠能思想的中心主体与实践方法,在敦博本《坛经》中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是以无住为本。”:

  基本上,惠能以三无思想作为哲学主体,主要是以此三者为其法门的超越根据。所谓“无念为宗”,则是立“无念”为本宗法门之根原:立“无相”为修行法门之本体:立“无住”为解脱法门之源由。笔者试以一简图说明:

  以上的简图中,笔者以为有四项特点:

  第一,三无思想以“无”为哲学与修证之本体,透过“无”可以统合三者,贯穿万法。

  第二,三无之间是互相关联与涵摄的哲学主体,三者之间也并无前后优劣的情况。换句话说,三无之间是同时并存相得益彰而缺一不可的。因为“无念”是主要对治内心的“于念而不念”;“无相”是主要对治外境的“于相而离相”;两者之间成立的可能,则是以“念念不住”的“无住”为本,来保障其基本的可能性及成立。

  第三,三无之间互为哲学之本体。换句话说,无念为宗是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本体,反之亦然。

  第四,三无思想既是哲学主体与果地境界,也是修行的方法进路,也是修行顿教法门的见地。换句话说,是即主体即工夫即显用的三者合一,也是见、行、果三者合一的代名词。

  惠能的实践哲学在于“无相”、“无住”、“无念”,这个“无”字是不执着与超越的意思,非常符合当代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引,只要秉持三法印的精神,以渡化众生解脱为终极的目标,离开世俗的贪瞠痴,用心经营转化社会的不良风气与违法乱纪的弊端,就能开创和谐社会发展兴盛的远景,进而创造人类历史上从未真正圆满实现的和平、自由、平等与公正的理想社会。

  四、结论

  惠能大师“众生平等”的思想,不仅是佛教思想理念的特色,具有般若哲学等深刻的内涵,更具有超越时空的时代意义,可以对治当今世界上因种族、国别、政治、宗教、性别等矛盾所产生的冲突。换句话说,众生平等的理念并非是一句政治的口号,而是基于宇宙的真理、对治时代病痛的针砭与契合众生的需求。

  众生平等,在佛教思想的发展中,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人文理念,主要是因为释尊主张四姓平等的基本人权。因此,在佛教入世的慈悲救济中,特别重视的就是对于所有的众生要能给予平等的尊重,不仅尊重其生存而平等的权利,更要尊重其具有觉悟的佛性,人人皆可以悟道而成佛。在秉持众生平等的基础上,自然能够体现菩萨救度世间苦难众生的悲情,从内心深处自然涌出大慈大悲的生命源泉,可以灌溉在世间上贫苦众生的心田,感受佛教慈悲普济的精神,化导众生向于佛法。从佛教的慈悲门接引众生入于佛法,是菩萨的襟怀,更是澈底展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众生平等之理想目标,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理论与动力的来源。

  经过本文初步的讨论,笔者以为获得以下四项粗浅的结论:

  第一,透过解行相应的思考角度,可以清楚的界定众生平等的理论根据与实践方法。这是一个切入的角度与方法,因为有佛教经论的理论根据,才能免于盲昧,才可以精确的掌握佛法的核心,不致于背离佛教的基本原则:相对的,众生平等若无落实于日常生活的实践,而只是一味空谈的话,;就根本失去了佛教救渡众生的基本精神,所以在生活中实践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因此,具有理论根据的指导,又具有确实的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应而生,就能完全体现佛教众生平等的特质,以及佛教利益众生而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进路。

  第二,过去佛学界对于“解”、“行”的了解及定义,多停留在“解”是见闻知解于佛法,“行”是见闻知解于佛法之后的实践行为,然而此种诠释只是一种形式,必须契应佛法做实际的讨论与修行的实验,才能深入而正确的理解与体验佛法。因此,本文以六祖惠能的《坛经》为讨论的素材,主要是基于惠能的禅学思想在“解”的方面采用了《金刚经》与般若思想为根本心法的见地,在“行”的方面则是强调一行三昧、常行直心与修般若行为修禅的践履,两者是相应相成,相互发明而相互证成的关系,为佛法的生活修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及学习的模范。

  第三,众生平等的理念是佛法的殊胜,也是当前社会病苦的针砭,能够解决人类因为种种在政治、人权乃至于各种差别的纷争。因此,众生平等在佛教经论的理论根据方面是很重要的,因为能够在精神方面得到智慧的指引,在行为方面得到觉性的启发,彰显众生皆有佛性的妙谛,悟道皆能成佛的平等境界。换句话说,众生平等,平等众生,;不仅是圆满境界的呈现,更是修行的历程,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展现佛法与生命的庄严,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

  第四,众生平等的境界之实现,亦即是展现佛教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的精神,并且充极的完成与契入诸法平等、佛性平等乃至于一切平等的境域。换句话说,众生平等的理念的实现,也就是实现了佛性中觉性平等、法性平等,也等于是学习佛法中所有的精髓及核心,不仅直探佛教般若思想的本怀,同时更具体的展现佛教的人文精神及慈悲济世的情操,符合宇宙真理的妙谛,响应时代的脉动,契合众生的需求,挺立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达成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前五篇文章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六祖坛经》无相颂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内涵和现代意义《六祖坛经》忏悔品的思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六祖坛经》版本介绍(楊曾文)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六祖坛经》中的现实人生观及赞颂(明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六祖坛经》大义(钱穆)

 

后五篇文章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自性”如何呈现——《六祖法宝坛经》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坛经》中的净土思想(心愚)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试论慧能思想的特色——中日佛教学术交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从《坛经》看佛教徒应有的道德品质(妙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谈惠能的“顿悟成佛”说(刘保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