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土宗文集:西方净土往生释疑(释仁山)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宗文集:西方净土往生释疑(释仁山)

   内容提要:净土法门,肇始于华严,流布十方,其影响之大,摄众之广,皆如日月历天,有目共睹。然而,近代以来,教内对念佛往生一事,颇多争议,本文就若干念佛往生等相关问题,略做探讨。

  关键词:净土法门信愿行往生断恶修善

  作者简介:释仁山,河南商水人,现居新加坡。

  《往生经》普广菩萨摩诃萨问十方佛刹清净国土有差别不?佛言无差别也。普广菩萨进而又问,既无差别,何故世尊偏赞阿弥陀刹,劝令众生往生彼土呢?于是佛说出这其中的原由:“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小,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心,乱无志意。十方世界实无差别,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国土耳。诸往生者,悉随彼愿,无不获果。”故知世尊特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乃是便于众生修学的缘故。虽然此法称为易行之道,亦须专心修持,方克成就。对于往生资粮的修持,历代净土大德各引经论,或强调信心,或恳勉发愿,或特重念佛。虽各有所专,也不过是对核心宗旨的不同诠释而已,对此应当依据经论作全面正确理解,方能避免偏失。近来教内对念佛往生一事颇多争议,诸如:但有信心即可往生,全仗佛力无须自修,临终无需正念也可往生,甚至断恶修善也可不必,等等。此等言论劝人生信尚可勉强言之,若单提信心而舍弃发愿修行乃至临终正念等,颇有断章取义之嫌,流弊甚多。深恐学人于此产生误解,是以不揣愚陋,略引经论祖语,作肤浅分析,以资参考。

  一、但有信心就可以往生否

  《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大智度论》龙树菩萨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的学习是从建立信心开始的,经论中亦多有强调信心的说明,在任何一个法门的修学中,信心都占有极其重要的比重,这一点当是不争的事实。而净土法门中,对于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视。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所言:此法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若人能于此法信解受持,乃至演说,当知此人甚为稀有。一旦建立对净土法门的绝对信心,那么在往后的修学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净土又称易行难信之法。然而,“行”虽然说“易”,但毕竟还是要“行”,否则是不行的。如蕅益大师所说:“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如果认为只需突破信心难关,即可随意往生,对于行持可以忽略,甚至完全否定,那就要好好商榷一番了。

  首先,对于只需信心即可往生的讨论,先从经论中有无根据说起,执此说者常引的经文当是魏译本的《无量寿经》卷下开篇的一段经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段经文中,是在信愿回向的前提下,得出“即得往生”的结论。有师解释为:“即得者:不隔时、不隔日、不隔念之义;得者,决定之意。”若是临终情况,这种解释还说得通,但对于有时间过程的地方,这样解释就说不通了。如《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岂不是早就成佛了,比往生还更为快速。其实,这里的“即得”更合理的解释应当是因果关系,而不是时间观念的马上、当下的意思。如果与愿文对照的话,当有“乃至十念”之行在其中,方可认为是现在生中得以往生。若无其行,则当如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卷一中所说:“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又曰:

  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是故今此论(摄论)中直言发愿不论有行,是故未即得生与远生作因者,其义实也。

  在这里,大师依经义作了完整的说明,即如果只是有信愿而不论有行,也说得以往生的话,那是与远生作因的说法,也就是常说的别时意趣。如果要想在今生即得往生净土,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这样的说明才符合经义的完整解读。若只是执著“信心欢喜,即得往生”的字面意思,那就有依文解义的嫌疑了。如果依这样的理解看经文,倒不如《法华经》中所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来得痛快。

  信心是往生的前提,这一点是被历来的祖师大德所公认的。然而,对于认定只要有信心,舍弃一切诸行即可往生的观点,却只有日本净土真宗一家而已。若依净土经论中的完整教义,这样的观点显然是有些断章取义的。依弥陀本愿而言,即使是真宗所推重的“第十八愿”,尚且说出“乃至十念”的最低行持要求,怎能说但具信心而不需要行持呢?而且,佛说此愿是在“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乃至十念”的完整修持上才保证“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真宗在理解“信心欢喜,即得往生”之类的经文时,不知是故意忽略还是有意回避这个根本的问题,以至于有这样矛盾的观点。

  其次,单单对于信心的理解和建立,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上品下生位中的一段开示,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又虽信不深,善心数退,恶法数起,此乃由不深信苦乐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二明信虽间断,于一切大乘不得疑谤,若起疑谤者,纵使千佛绕身,无由可救也。

  此中大师对深信有具体地说明,果然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试问真宗行人有用此标准来对照信心吗?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进而大师又说,于一切大乘不得疑谤。一切大乘,即佛所说一切大乘教法,皆不得疑,更不得谤,何况本宗所说一切教法,怎能自起疑心,复加人为割裂呢!若起疑谤者,其障甚重,纵使千佛绕身,无由可救也。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从自、他、因、果、事、理六个方面对信心的内涵作了全面阐述,都可以说明信心的圆满建立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需要充分理解所信的内涵才能相应,否则就落到迷信的范畴了。 真宗认为,只要深信弥陀愿力的救度,就等于已经往生的说法,显然是把信心所具足的行愿内涵人为忽略的观点,这对往生者的修持会起到消极的负面影响。因为大家认为我信了,就等于往生了,那还需要修什么行、念什么佛呢?纵然有所谓的念佛报恩之行,也多半流于形式。如此一来,为本来就无心修行而又想往生的众生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借口,很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误会:不用修行念佛也可以往生,只要你信就可以了。这种观点与外教所谓的信者得救,颇有相同之处,不得不引人重视。

  对于信心的培养,是念佛人理当重视的。然而,这个信心却不能是孤立的信心,应当具足后续的完整修法才可以。否则,信心就无法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了。这一点,蕅益大师有明确系统的论述,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又说:“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大师明确指出,具足愿行的信心,方可名为真信。如果一定要认为,但有信心今生即得往生的话,那么应当是这种具足愿行的信心才能与经义相应。对此,彻悟大师有深刻的论述:

  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

  其实,诸如此类的说明,散见在历代祖师的言论之中,仅从善导、蕅益、彻悟诸祖的说明中就足以释疑,善用心者自当举一反三,不需要再多举例加以说明了。

  二、往生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1.依《无量寿经》发心专念

  依净土三经所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有很多种,《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有“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的条件。第十九愿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开示。真宗习惯上把前者所说列为真实之愿,后者则加以否定,这首先就有些自相矛盾了。且看后面经文中的解释,释迦世尊在三辈往生的经文中,重点所说的是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修持上。反复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难道释迦牟尼佛还不懂得弥陀本愿的真实义,反而选择了不重要、不真实的内容大费口舌吗?这显然是讲不通的。其实,第十八愿中的“至心信乐,愿生我国”,本属菩提心的内涵。如蕅益大师所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因此,在《无量寿经》的修学宗旨中,当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重点,这与世尊在三辈往生的经文中多次的说明是相应的。三辈往生的经文,当是释迦世尊对弥陀本愿中所说往生条件的最好解释,毕竟本愿说的是原则。释迦世尊绝对不会不理解弥陀的本愿而妄加解释,更不会说出与弥陀本愿相悖的开示。因此,如能互相对应参考,对理解弥陀本愿会有很大的帮助。世尊在三辈往生一章经文中,根据众生的机缘不同,说出了适合不同情况的修持方法,随各人的能力,认真修持,皆得往生,上尽一生,下至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2.依《阿弥陀经》信愿持名

  至于《佛说阿弥陀经》,为自古以来民间流传最广泛的净土经典,正因如此,经中所倡导的深信、发愿和执持佛名号的修学方法也在民间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成为念佛人能否往生的衡量标准。藏经内宣扬弥陀净土的经论中虽有众多指示往生的修法,而历代宏扬者多以此经所论信愿念佛为核心修法,这当然有其因缘。略说不外两个方面:一则简易明白、直接了当;二则通俗易懂、修法方便。有此便利,自然广受欢迎。此经批注,代不乏人,最著名者当推明末四大师中的莲池大师所著的《弥陀疏钞》和蕅益大师所作的《弥陀要解》,前者博大精深,后者简要详明。近代以来,经印光大师极力推崇,认为是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批注,妙极确极。此后《要解》几乎成了净土行者必读之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要解》在阐述经中修学宗旨时,将其归为三个阶段:“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如此递进,一目了然。为使行人方便修学,大师随后阐释了信、愿、行的各自定义和独特内涵:“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随后,大师逐一对此作出透辟精彩的解析,尤其是对信心的说明,可谓全面而具体,足以启发正信,增上善根。有此正信之念,进而对极乐油然生起向往之忱。其恳切之心宛若离家多年的游子思慕故乡一般,迫不及待而又从容安闲,没人逼迫,不需劝勉,游子归乡,何等自然。这就是信愿,也就是净土行者的往生态度。以此为引导,一心持名念佛,待到临终,自然心不颠倒,正念分明,随佛接引,往生净土。这是信愿行具足的念佛人理所当然的成就。

  在《要解》中,比较容易产生争议的,大概就是大师所说的:“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有人认为,能不能往生,全在信愿,于是产生念佛不重要的误解。其实,这是完整的一句开示,不能分开来理解,再看大师后面的总结:“故慧行(信愿)为前导,行行(持名)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大师明白说出信愿与持名的各自分工,往生是要靠信愿的引导,这没错,但是如果没有品位,要往生到哪里去呢?而品位的高下,则要靠持名的深浅了。信愿如目,持名如足,只有合一,才能发挥作用。为了消除在信愿行理解上的分歧,大师依经义用了依次递进,相辅相成的体系加以阐述。如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即信、愿、行三者虽各有比重,但万万不可因此忽略三者一体的完整性,唯有三资合一,方成妙用,才能达到往生的目的。

  3.依《观无量寿佛经》明九品往生

  说到《观无量寿佛经》,自然会想到善导大师,大师的净土思想,散见在五部九卷之中,尤其以《观经四帖疏》最为集中。大师于疏中虽极力强调佛愿接引的重要性,也未曾忽略自力行持的根本因素,所以大师判此经修学的宗旨时说:“本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而不是说以佛愿接引为宗,这是对全经的修学方法作了纲领性的提示。至于批注的内容当然不能一一细说,兹略举数端可见大概。

  (1)弘愿接引为缘,劝心奉法为因

  大师在批注开篇就指出: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弗测所窥,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这里, 大师依经义指出,“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这正是净土法门的特别殊胜之处,本来无可争议。但现在的问题是,将佛愿接引为增上缘理解为不须奉法修行,这就大违经义了。往生依佛愿为增上缘,但须众生勤心奉法为因,如此因缘具备,方得舍此秽身,成就往生果报。若众生无有勤心奉法之因,则弥陀大愿又能为何人作增上缘呢?再看大师对此法所受根机的解答,当更能说明这一问题。

  问曰:何机得受?答曰:解有二义,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木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除斯已外,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此中大师明言,有受有不受,凡往生者,皆是具足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之功,下至十念之因,如此方得乘佛愿力,而得往生。若果如真宗所理解的纯是佛力令起信心,佛何故不令不受之人亦起信心乎?

  (2)大师所解观经宗旨,意在勉人精勤修学。

  如大师在上品上生往生文中,批注三心之时,不惜笔墨,反复强调真实发心的重要性。勉励行人:

  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真实心中,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如此方名至诚心。

  这样的开示还不够具体明白吗?

  又说到深心时,大师解为深信之心:“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对此,真宗理解为自身既是罪恶凡夫,根本无力修行,因此只须靠佛愿力接引即可。何不再看大师下面进一步的说明呢?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

  此处明明说三福九品,乃至定散二善,皆属深信范围,怎能人为地忽略呢?如何才叫深信呢?大师说一心唯信佛语,就应当不顾身命,决定依行。换言之,此信是须要用行持去实践的,进而说:“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此为随顺佛愿。”可见,大师所说的深信,并非如真宗所理解的把佛陀所说的其余教诲舍弃的孤立之信,而是将佛在此经此段所说的完整教诲融会为一的全面信心。既然深信,当信佛说所有教诲,怎能依凡夫知见有选择地信呢?至于行的时候,若能完全依行,则可上品上生。若行而不能全,则品位依次而有高下。然而,不可因自力不足的缘故,就认为不需自力修学,甚至是将更高的行持加以否定了。

  通观九品文义及大师批注,意在勉人向上,精进修学。若遇恶缘而得下下品生者,实不得已之选。若是遇上中之缘,定当勉力而行。恶逆之机,可劝其向善。已得向善之人,断不能拉其向下而归为下品之类。下品之设,显弥陀愿力广摄群品,乃至恶逆亦不舍弃。若能上品往生,岂不是更加完善吗!

  综上所述,往生的关键条件有两个方面:一者对弥陀愿力的认同,即以弥陀愿力为增上缘;二者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如三经所说,依教而学,定得往生不退成佛。

  三、往生是靠自力还是佛力

  净业学人的往生,是以自身信愿持名真实修持为因,依弥陀愿力接引为增上缘,得以往生净土,免去轮回退转之苦。这一点,与通途法门全靠自力断尽烦惑方了生死的做法相比,确实是容易多了,故称易行之道。然而往生后的成就,虽有佛力护持,而自身仍须认真修持,方能成就圆满佛果。

  龙树菩萨所著《十住毗婆沙论》中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又说:“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自从北魏昙鸾大师在所注《往生论注》中,引用龙树菩萨的‘难行道’与‘易行道’的观点之后,历代弘扬净土的大德大都以此来判定净土依佛力故为‘易行道’,余法依自力故为‘难行道’。”

  究实而论,净土确为依佛力往生,速得不退的方便法门。然而,这里所说的依佛力,仍然离不开自力的密切配合。如近代杨仁山居士所言:“盖佛教所说接引往生,皆是他力之教,而仍不废自力。废自力,则有无穷过失。”真宗认为净土往生是以他力信心为宗,即信心的生起是佛赐予的,完全否定自力的修学。喻其为乘大轮船,已得上弥陀愿船,更不须自身费丝毫之力。其实,如果废弃自力,虽有弥陀愿船,谁人能乘呢?既然佛愿平等,何不令三途六道一切众生,一时赐予信心,同乘愿船往生成佛呢?显然,离开自力的配合是无法达成这一目的的。由此可知,至心信乐,欲生其国的修持,都是属于自力范围。以自力的修学,方能感得佛力接引,这是因果相应的必然之理。

  日本净土真宗专倡纯他力教法,自认为是师承善导大师的理念。其实,不过是将善导大师的理念扭曲为己所用而已。善导大师的确是极力倡导依佛力往生净土的,但是在大师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始终也都在强调自力行持的重要性。如在《观经疏》中所提出的专杂二行,当是自力修学的最好开示。又如在《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中,大师有这样一段开示:

  若自他境上,获得三业,能令清净,即是生佛国之正因。问曰:既道三业清净是生净土正因者,云何作业,得名清净?答曰: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总断不行,是名清净。又自他身口意相应善,即起上上随喜心,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善根回生净土,故名为正因也。

  这里说得更为明确,往生的正因当是三业清净,如果结合大师所开示的专修之行,即是以信愿念佛之行持,令三业清净,以此善根回向,方能往生净土。

  印光大师对自力与佛力的开示较为具体,自力是念佛人自身要具备的信愿念佛之力,而佛力是临终佛来接引之力。且看大师在《文钞》三编卷一中复恒惭法师一书中的原话:“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这段开示是再明白不过了,往生一事,是由信愿而念佛,内承心佛自性之力(自力),外蒙弥陀慈悲接引之力(佛力),虽未断烦惑,但烦惑不复用事,所以才得往生同居净土。《文钞》中多有此类开示,这里略引几段以资证明:

  此系全仗佛力,兼仗自力以了生死者,故于一代时教法门之中,名为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仗自力法门并论也。

  ——《增广文钞》创建菩提精舍缘起碑记

  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全仗佛力,亦兼自力。由仗佛力故,易于仗自力者奚啻百千恒河沙倍也。

  ——《文钞》三编卷三南通余东袁家庙佛教净业社缘起

  此是佛力,又兼自力。谓信愿持名,是自力能感于佛。

  ——《增广文钞》卷四净土问答并序

  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

  ——《文钞》续编念佛恳辞序

  在大师这一系列的开示中,不难看出,念佛往生是由信愿念佛之自力为能感,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为所应,合此二力于一时,成就接引往生之事。在讨论的时候,分作自力、佛力,在实际修行的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有了弥陀的大愿作保证,所以众生才有信愿念佛的机会。举此信愿念佛之心,全体投入弥陀大愿海中,心佛相应,感应道交。于此之时,佛力也好,自力也罢,都在不可思议之中了。

  四、念佛人平常需不需要断恶修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门公认的七佛通偈,也是一切诸佛出世教化众生的总纲领。断恶修善,是一切法门必修的功课,念佛人又岂能例外。在往生必须的三资粮中,“行”既包涵了念佛之行,同时也具足断恶修善之意。《无量寿经》的三辈,《观经》的九品,都是根据断恶修善的程度不同,而有品位高下的差别。尤其是九品往生的上品和中品经文,说得最为明白,每品都是开出不同的修行标准,若依此修,定得此品,详读经文,自可明了。只有在三下品时,才谈到恶逆往生的问题。然而,这是佛愿宏深不舍众生的慈悲方便,文中除了惋惜和劝令恶逆众生忏悔之外,并无教人不要断恶修善之意。如果认为下三品的恶逆都可以往生,便以此为参照而宣传不用断恶修善同样可以往生,就免不了要自误误人,贻害无穷了。当年印光大师对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修持精进、成就非凡的古昆玉峰法师所提出的念佛“不除妄想,不求一心”之论,尚且痛加呵斥为“全体悖谬、贻害不小”,难道还会允许“不用断恶,不必修善”之类的观点吗?真心弘获正教者,岂可不思。

  有人根据善导大师所说“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一句,提出修善不能作为往生的资粮,甚至造恶也不成为障碍的说法,显然是断章取义之谈。大师既说杂善难生,意在劝人专心修善,更体现出断恶修善的重要性。在行中若不具备断恶修善内涵的话,这种行一定不是大师所说的专修之行。还是来看看大师对专修之行的说明吧: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故名深心。

  在这段开示,大师强调的重点是专修正行,而专修正行的准备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如此这样的修持,才是大师所说的正行。在如此精进的正行中,自然不会有造恶的机会。大师之意,连疏杂之善都不可取,杂恶之行还用说吗?虽然经中有说,下品往生皆是造恶之人。然而,这只能是体现弥陀愿力的慈悲,不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乃至恶逆之人,但能回心,皆蒙摄受。若以此为标准,认定恶逆既然可以往生,修不修善也无所谓了,就有些自欺欺人了。纵然是恶逆往生,也是要忏悔业障的。如大师在《四帖疏》序义分中所说:“三从今向世尊下,至忏悔已来,正明夫人净土妙处,非善不生。恐有余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需忏悔。”若恶业不忏悔者,定为往生障碍。关于这一点,大师在下下品的批注中,有更为详细的开示: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言止,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径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不得听闻正法(三)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受阿鼻地狱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大师这里的分析非常明确,恶逆纵得往生,于现前生后都有极其严重的障碍,言语之中明明有不得已之意。岂有如来放任众生造恶而不加劝,反而默认说造恶也不成障碍之理!

  这里产生的误会,出在对往生资粮理解上的偏差。如果将往生之行理解为仅是单纯的念佛,而且是将修善除外的念佛,显然是不够完善,也不符合经义的。净土诸经中没有任何一处是说断恶修善于往生无关的,经中所说的念佛之行,已经将断恶修善圆满地包含其中。否则,念佛又如何称得上圆满之行呢?在念佛时,恶念逐渐减少,即是断恶;正念增强,即是修善。绝不是一边念佛,一边放任心行,就可作为往生资粮了。

  印光大师对此也有详尽的开示,在《文钞》三编卷二《复王子立居士书》(三)中说:

  《无量寿经》中,有三辈;《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恶业之人,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念佛,而得往生者。王龙舒死执三辈即是九品,此是错误根本。故以下辈作下三品,其错大矣。故上辈不说发菩提心,中辈则有发菩提心,下辈则云不发菩提心。不思下辈绝无一语云造业事,乃系善人,只可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将下辈作下品,违经失理,竟成任意改经,其过大矣。在彼意谓,佛定将一切众生摄尽,而不知只摄善类,不及恶类。彼既以善人为恶人,故云不发菩提心。死执下辈即是下品,故将善人认做恶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临终苦极,一闻佛名,其归命投诚,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奋感激,比临刑望赦之心,深千万倍。虽未言及发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与诚,实具足菩提心矣。

  这段开示中,大师明确指出大经所说的三辈,“只摄善类,不及恶类。”再看大师在《一函遍复》中的一段开示: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大师是将断恶修善与念佛往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说明念佛之人若欲往生,必须于现在生中断恶修善,方能得到真实利益,方能随愿往生。如大师在《文钞》续编中说:“善人念佛,方能得念佛之真实利益。如基址巩固,万丈高楼,自可随意建造矣!”

  五、往生需要临终正念吗

  首先,依《阿弥陀经》所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明确指出,往生净土者,临终是必须具足正念的。只不过这个正念的产生,即有自身修持的成分,也有弥陀愿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的成分。虽然如此,毕竟还是要具足正念的。

  其次,依《观无量寿经》,“九品之内皆言,临终正念即得往生。”(《安乐集》卷二)。乃至下下品往生,佛言: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在疏中解释说:“明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此中亦无不须正念,或者所谓任何情况都可往生的迹象。

  为什么会有“往生不必正念”或“正念不是往生的标准”之类的说法呢?持此说者向来以汉、吴两译的《无量寿经》中疑城胎生为据,今依吴译本卷下第三辈往生的经文为例,加以分析。经文:

  当断爱欲,无所贪慕。得经疾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法者,当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命终即往生阿弥陀佛国,可得尊敬,智慧勇猛。佛言:其人作是以后,若复中悔,心意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令其人,于卧止梦中,见阿弥陀佛土。心中大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诸善,今当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但念是,口不能复言,即自悔过。悔过者差减少悔无所复及。其人命终,即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中,心独欢喜,便止其中。亦复于七宝浴池莲华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长大。其城亦复如前城法,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亦复于城中,五百岁竟乃得出,至阿弥陀佛所。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智慧不明。

  此段文中,先述其人所修前因,如断除爱欲,无所贪慕,得经疾(快速)慈心精进。进而要断除瞋怒,斋戒清净,以此用心,“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具足如此殊胜因行者,方得寿终之后往生彼国。假如此人“作是以后,若复中悔,心意狐疑”,那么所修的胜因不会因此而唐捐的。于临终前,弥陀以慈悲愿力作增上缘,在其睡梦之中加持其人,使其亲见净土胜境(弥陀愿力为增上缘,以方便力令生正念,而非在失正念的情况下带其往生。) 其人见是以后,心大欢喜,深生忏悔,念生净土,如此亦得往生,只是生在边城疑城。这里的“心中大欢喜,悔不知益作诸善、其人但念是”等,既是对以前的“悔、疑”的彻底反省,也恰好说明正念得以现前了。否则怎会知错,又怎会知佛来迎呢?这与玄奘大师所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所说的临命终时,“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的开示是完全相应的,只能是更加证明临终正念的重要性,而绝无不须正念之意。当然,这两处经文都是彰显弥陀愿力加持,“令心不乱”这正是净土法门所说的佛力接引的殊胜之处。但无论如何,念佛者临终时是乘正念而往生的,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

  然而,在《大智度论》第十八卷中,摩诃男与世尊有这样一段对话:

  如摩诃男释王来至佛所白佛言:是迦毗罗人众殷多,我或值奔车、逸马、狂象、斗人时,便失念佛心,是时自念,我今若死,当生何处?佛告摩语男:汝勿怖勿畏,汝是时不生恶趣,必至善处。譬如树常东向曲,若有斫者必当东倒。善人亦如是,若身坏死时,善心意识长夜以信戒闻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

  世尊在此处答复摩语男的问题,就是常说的“强者先牵,重处偏堕”。如念佛人,平常如果能做到全身靠倒,心向西方,则此念最强。忽然命终,由其平常正念业习强的缘故,绝不至堕于恶道,“必至善处”,“必得利益上生天上”。虽然如此,未言及得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说必至善处。而且,这只是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论及其人临终心念的具体情况。假如此人,临终忽起恶念呢?不妨来看《大智度论》卷二十四中引用《分别业经》的一段经文:

  佛告阿难:行恶人好处生,行善人恶处生。阿难言:是事云何?佛言:恶人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恶而生好处。或临死时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好处。行善人生恶处者,今世善未熟,过世恶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善而生恶处。或临死时不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恶处。

  这里说得很明白,“临死时不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恶处。”当然,“临死时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好处。”这正说明临终的心念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去处,这也正是历代祖师为何反复说明临终要保持正念的真正原因。然而,有人会认为这样不公平,为什么一生辛苦,只是最后起了一个恶念,就要堕落呢?其实,这就如同足球场上的比场一样,全场的辛苦奔波固然重要,但是若无临门准确的一脚,同样无法破门。关于这个疑问,龙树菩萨在引了这段经文后,用问答的方式作了详尽的解释:

  问曰:熟不熟义可尔,临死时少许时心,云何能胜终身行力?答曰:是心虽时顷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虽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时心决定猛健故,胜百岁行力,是后心名为大心,以舍身及诸根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如阿罗汉,舍是身着故得阿罗汉道。如是等种种罪福业报,转报亦应如是。

  显然,在这个答案中,临终的正念依然是必须的。而世尊在答复摩诃男的开示中,的确是在告诉我们,只要平常认真念佛,全身靠倒西方,自然不用疑惑,更不必担心命终之后的去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乃至临命终时,任何情况、甚至是心生恶念,都可以万无一失的得生净土。如果临命终时心有牵挂,或忽起烦恼,此种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如《众经撰杂譬喻》卷一中,有这样一段公案:

  昔有沙门行草间。有大蛇言:和尚道人。道人惊左右视之。蛇言:道人莫恐莫怖,愿为我说经,令我脱此罪身。蛇曰:道人闻有阿耆达王不?答曰:闻。蛇曰:我是也。道人言:阿耆达王,立佛塔寺、供养、功德巍巍,当生天上,何缘乃尔也?蛇言:我临命终时,边人持扇,堕我面上,令我瞋恚,受是蛇身。道人即为说经,一心乐听不食七日,命过生天。却后数月持花散佛,众人怪之。在虚空曰:我阿耆达王,蒙道人恩,闻法得生天上,今来奉花报佛恩耳。是以临命之人,傍侧侍卫者不可不护病者心也。

  又如《安士全书》引《法句喻经》云:

  佛世有清信士,供养三宝。临终之时,其妻在傍,悲伤痛苦,夫闻哀恋,魂神不去,在妇鼻内,化作一虫。时有道人,见妇哀哭,善言劝谕。其妇尔时,涕泪交出,虫便堕地,妇见而惭,欲以脚蹈。道人急告曰:止止,莫杀,是汝夫君!妇曰:吾夫奉经持戒,精进难及,何缘为此?道人曰:因汝恩爱,临终哭泣,动其恋慕,故堕虫身。道人为虫说法,虫闻忏悔,命终生天。

  由此可知,念佛之人,平时虽有信愿之力,临命终时又有佛愿力可仗,但也不可忽略关键时刻的正念。若临终之时,忽遇到此类障缘,顿生烦恼瞋恚,那就功亏一篑,遗憾无穷了。

  善导大师除有《临终正念文》明白分析临终正念的关键作用之外,在其他著作中亦多有提到正念的重要性。如《往生礼赞偈》中,分析“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的原因有四,首先就是“外无杂缘,得正念故。”而舍专修杂业者,难以往生的原因,也是以“杂缘乱动,失正念故”居首。在《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中,大师更是直言:

  又,行者等若病不病欲命终时,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当身心,回面向西,心亦专注,观想阿弥陀佛。心口相应,声声莫绝,决定作往生想、华台圣众来迎接想。病人若见前境,即向看病人说。既闻说已,即依说录记。又病人若不能语者,看病人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若说罪相,傍人即为念佛,助同忏悔,必令罪灭。若得罪灭,华台圣众应念现前。准前钞记。又,行者等眷属六亲若来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若有,必不得向病人边。(否则)即失正念,鬼神交乱,病人狂死,堕三恶道。愿行者等好自谨慎,奉持佛教,同作见佛因缘。已前是入道场及看病人法用。

  这段开示的前半部分强调正念求生,后前段则说病人临终之时,连食酒肉五辛之人都不能到他身边去探看病情。否则,“即失正念,鬼神交乱,病人狂死,堕三恶道!”如此开示,真可谓振聋发聩,念佛之人岂能无视!

  永明延寿大师《万善同归集》卷一云:

  如或言行不称,信力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遮,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预因实,果则不虚。

  莲池大师《临终正念》一文说:“经言人欲终时,闻钟磬声,增其正念。而杭俗亡者气绝良久,方乃召僧击磬,已无及矣。”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卷六《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一文中说:

  《观经》云:逆恶之人,临终十念皆得往生。夫临终十念,必深植善根。今逆顺境缘,便不复有正念,何况临终?且临终苦现,止藉善友提撕。今青天白日,尚不能于明师友真实格言信受奉行,当临终时,安保善友现前?设现前开示,神识昏迷,而欲求其信解,此又决不可得之数也。

  彻悟大师在《彻悟禅师语录》卷上《示众》中说:

  夫一念慈瞋,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但此一念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句弥陀,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印光大师《文钞》中此类开示更是不胜枚举,略自变量段可知大概:

  腊月三十日,乃一岁之尽日。倘预先未曾打迭得好,则债主怨家,群相系缚,那容你过。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瞋痴恶习犹存,则无量劫来怨家债主,统来逼讨,那肯饶你。莫道不知净土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即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轮回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堕落三途恶道,则佛念自纯,净业自成,一切尘境,自不能夺其正念矣。

  ——增广《文钞》卷二,复宁波某居士书。

  世有愚人,于父母眷属临终时,辄为悲痛哭泣,洗身换衣,只图世人好看,不计贻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论。 即志切往生,临终遇此眷属,多皆破坏正念,仍留此界。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临终正念昭彰,被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亲友、知识各以己物令其担负,担负过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自己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恶业力所致。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识得所,不在世情场面好看,庶可无虞矣。

  ——《陈了常优婆夷往生事迹兼佛性发隐》

  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当其正戕时,已经心失正念。况其戕之之苦,苦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也!

  ——《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世之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一以不依佛教,口说往生,心恋尘境;一以不教眷属念佛,并不预说助念之利益及瞎张罗,预先抹澡、换衣、问事、哭泣等祸害,及至临终,眷属不唯不助念,反为破坏正念。功败垂成,事依俗见,令亡人沉生死苦海,可不哀哉!

  ——《复独山杨慧芳居士书一》

  若无开导助念之人,必受破坏正念之祸,勿道工夫未深者不能了脱,即佛念已纯者亦难往生。譬如勇士破围而出,拟乘舟逝,被众人之攀挽,即时坠入深渊。

  ——《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

  所不生者,由情爱一起,正念即失,断不能生。勿道工夫浅,即工夫深亦不能生。以凡情用事,与佛圣气分相隔故也。

  ——《复章缘净居士书三》

  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为助念,便成破坏正念。勿道无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坏,亦不能往生。故当深劝家人同修净业,方可不致功败于垂成,或仍沉沦于生死苦海也。

  ——《复吕智明居士书》

  诸如此类开示,皆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其悲心之恳切、言词之决定,皆足以警示学人。若于此处还有任何侥幸之心的话,未免有些自欺欺人了。当然,倡此说者,意在勉人着重平时信愿念佛之功,这固然没错。但如果由此而说临终无需正念,就与经义祖语不相应了。何况临终尚有无知眷属及冤家债主等破坏正念的未知因素呢?是故此说用心虽善(意在勉人平常勤修资粮),但其流弊甚大,恐将大开行人懒惰懈怠、希望侥幸之心,其所利者少,而所误者多。如印祖所说:“弘法利生,大非易事,稍有偏执,其弊丛生,不可不慎。”(《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十)

  综上所述,净土法门,固然是以弥陀愿力接引为增上缘,但依然离不开行人的真实行持——信愿持名。果能持之以恒,直至临终,正念分明,决定随佛往生,不退成佛,如此方算功德圆满。在此期间,丝毫侥幸之心,都有可能为自己的往生带来障碍。因此,念佛人应当将自身的修持尽形寿坚持下去,虽有些辛苦,如佛所说:“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苦,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用短短一生数十寒暑的辛苦,了脱永劫不息的沉轮,值与不值,应当自作了断。

 
 
 
前五篇文章

净土宗文集:《大乘起信论》的往生思想(姚长寿)

净土宗文集:智者大师的般舟三昧思想(姚长寿)

净土宗文集:《法华经》的净土思想(义慧法师)

净土宗文集:道绰《安乐集》探略(正澄法师)

净土宗文集:庐山慧远的念佛法门(向学法师)

 

后五篇文章

净土宗文集:善导的净土思想(刘康乐)

净土宗文集:形象教育法——观想念佛(传明)

净土宗文集:昙鸾大师与阿弥陀净土(禅慧)

净土宗文集:依《观经四贴疏》论《观经》的念佛法门(禅慧

净土宗文集: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楼宇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