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土宗文集:《蜀中净土》文选 临终助念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宗文集:《蜀中净土》文选 临终助念

   《蜀中净土》文选 临终助念

  本期导读

  临终人人必将面对。而念佛人的临终,更是凡圣分界、净秽升沉的关键时刻。

  本期集中讨论关于:临终助念于往生者的利益、临终助念于参加助念者的功德、临终助念的关键注意事项、祖师大德关于临终用心的开示等等。

  南无阿弥陀佛。

  临终时的三件大事(印光大师)

  助念人应该了解的几点

  临终助念 功德无量

  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三则

  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如何护持亲人往生

  火葬应在七天后举行

  曾代峰往生事迹

  沈敬强往生启示

  临终时的三件大事

  (语译,原名《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

  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死,可是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免掉死。因此,要想自利利他的人,不能不早点考虑这件事。其实,这个“死”字,本是假名。由于前生所招感的一期报身结束,舍弃这个躯壳,又换别的躯壳罢了。不懂佛法的人当然毫无办法可想,只好随业力流转了。现在既然知道如来普度众生的净土法门,自然应该生信、发愿、念佛,预备往生的资粮,以求摆脱生死轮回的幻化痛苦,实证常、乐、我、净的真实快乐。

  假使自己的父母、兄弟、眷属得了重病,已没法治愈的。你应当发孝顺慈悲心,劝他念佛,求生西方,并给他助念。让病人在这里死后,就往生净土,所得的利益是说不完的!这里提出三件大事,作为帮助临终的人往生的根据。言语虽浅俗,意义出于佛经。希望阅读的和听见的人们,遇到这种事,就照样办。

  所说的三件大事:

  l、善巧开导安慰,使病人树立正信;

  2、大家换班念佛,以助成他的净念;

  3、切忌搬动啼哭,以免误事。

  真能按这三条办理,决定能消除夙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只要能往生,便超出凡俗,进入圣境,了脱生死,出离轮回。再继续进修,最终必定达到成佛的果位。这样大的利益,完全依靠眷属助念的力量。能这样做,对于父母才是真孝顺,对于兄弟姊妹才是真友爱,对于儿女才是真慈爱,对于朋友和一般人才是真慈惠。用这个来培植自己的净因,启发人们的信念。久而久之,不难互相影响形成风气哦!现在逐条说明,才不致到临时不知该怎么办。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使病人树立正信。

  恳切劝导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果有应交代的事,立即交代清楚,交代以后,就不去考虑。心想我现在要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贵、快乐、亲属等等幻境,都是障碍,会造成祸害。因此不应生一念留恋的心。应当明白:自己的一念真性,本没有死,所说的死,不过是舍弃这个躯壳,又换上别的躯壳罢了。如果不念佛,便跟随善恶业力,又投生到善道恶道当中。(善道,即天道、人道。恶道,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阿修罗道,也可叫善道,也可叫恶道。因为他们所种的业因和所感招的果报,都是善恶夹杂的。)如果在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用这样至诚念佛的心,必定感佛发大慈悲,亲临接引,使其往生。不要怀疑自己是业力凡夫,怎么能短时间念佛就可以出离生死轮回,往生西方净土?应当知道,佛是大慈大悲,即使十恶注一、五逆注二、罪大恶极的人,临终地狱境界现前,这时如果有善知识教他念佛,或是念十声,甚至只念一声,也可以获得佛的接引,往生西方。这样的人,念几句都能往生,又怎么能怀疑因业力重、念佛少而不得往生呢?应当知道,我们本来具有的真性,和佛一样。不过由于惑业深重,得不到受用,现在既皈依了佛,如像儿子依靠父亲,只是回复自己本有的东西,并非份外的事情。还有,佛过去发愿:“如果有众生,听到我的名号,能够深信,切愿,甚至只念十声,如不得往生,我便不成佛!”因此,一切众生,临终发心念佛,求生西方的,没有一个不被接引的。千万不要怀疑!怀疑就是自误,为害很大!何况脱离这苦的世界,是最快心的事,应当产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还是要死,反而没有往生的份了!因为你自己的心和佛相违反,佛虽然大慈大悲,对于不接受教导的众生也无可奈何!“阿弥陀佛”这个万种功德所积成的宏大名号,好像是一座大冶洪炉,我们多生的罪业,好像空中一片雪花。业力凡夫,因为念佛,业障被消灭,好像一片雪接近洪炉,就化为乌有一样,又何况恶业既被消灭,所有善根自然增长丰厚,怎么能怀疑不得往生和佛不来接引呢?这样周到开导和委婉安慰,病人自然能生起正信心。这是劝说病人的主要内容。

  至于做儿女的,要尽孝心、诚心,也就在这里,万不可跟随俗情,求神靠医。既然用心去做这些无益的事,那么对于念佛这件事,便会分散诚心,无法感通了。许多人在父母临终时,不惜钱财,请许多医生来看,这叫“买孝”,想让人们称赞我对父母能够尽孝。殊不知天地鬼神早已看透你的内心!所以,凡是对父母丧葬这些事,过份铺张和浪费的,不受天灾,定有人祸!做儿女的人,应当注重使父母的神识有好的去处,那些世俗人所称赞的,本不值明眼人一笑,何况还去极力追求以造成不孝的大罪呀!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成病人的净念。

  前面已经开导病人,让他生起正信。可是病人心力衰弱,莫说平时不念佛的人,不容易不间断地念佛,就是平常念佛的人,到这时也全靠他人助念,才能得力。因此,家里的亲属们,都应当发孝顺慈悲心,为他助念佛号。如果病情还未到最后阶段,可分班念,宜分三班,每班规定人数,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念。如果有小事,可在默念时去办,值班时就不能离开。二班念完,三班接念,依次轮换。念一点钟,歇两点钟,即使经历一天一夜,也不很辛苦。(译者按,现在可用念佛机助念,大大节省人力。当然要配合人念,更为至诚恳切。)应当知道,肯为人助念往生的人,他会获得别人助念的果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都应该这样,就是为一般人助念,也是培植自己的福田,增长自己的善根。实际是自利,不只是为别人。能够成就一个人往生净土,就是成就一个众生成佛,这功德真不可思议哦!三班替换,佛声不断,病人精力还能念,可跟着小声念,不能念,就耳里专听,心无二念,自然可以和佛相应。念佛声,不要太高,高易伤气,难以持久;也不可太低,使病人听不清楚;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太快病人便跟不上;太慢感到气接不上,也难得效益。只有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进入耳中,经过心中,才能获得受用!念佛的法器,只用引磬,其他一概不能用。引磬声清,听到使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所以不宜用在临终助念。还有,宜念四字佛号。开始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二字,因为字少容易念,病人或是跟着念,或是收心听,都省心力。家里的眷属这样念,外面请来的善友也这样念,不管人多人少,都应该这样。不要念一会歇一歇又念,使病人念佛间断。吃饭时,要换班吃,不能断佛声。如果病人快要断气,应三班一齐念,直到气断以后。再分班念三点钟(时间越长越妙)才休息,以便料理和安排后事。

  在念佛的时候,不让亲友到病床前说些安慰话,应该跟大家一道为病人念一定时间的佛,才是真实感情,才有益于病人。如果用世间俗情注三,等于推人下海,从情感说虽可理解,从道理说实在痛心。这事在于主持人明白道理,预先安排人劝说亲友,以免到时碍于情面,使病人牵动情感,分散心力,以致受害哦!

  第三,切忌搬动啼哭,以免误事。

  病人临终的时候,正是凡、圣、人、鬼分路的时候,一发千钧,非常要紧!这时只能用佛号去开导他的神识,千万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动卧处。不管他怎样坐卧,只有照他原来姿势,不能够稍有移动,也不可对他表露悲伤样子,甚至啼哭。因为这时身体已不能自主,一动他,使身体手足均受扭折的疼痛,疼痛便生起嗔心,致念佛停息,神识随嗔心去,多半堕落毒蛇猛兽一类。可怕得很,可怕得很呀!如病人看见悲伤啼哭,便产生情爱心,致念佛停息,神识随着情爱心去,造成生生世世无法解脱的缠缚。这时候最有益的,莫过于一心念佛;最有害的,莫过于搬动、啼哭。如果搬动、啼哭,使他产生憎恨心或情爱心,这样还想往生西方,连万分之一的希望都没有了!

  还有,人在临终时,热气从下向上的,是超生现象;从上向下,是堕落的现象。所以有“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但只要大家诚恳地助念,自然可以当下往生西方。万不要常去探摸,如果神识还没有离开,因感受刺激,内心产生烦恼、疼痛,以致不得往生,这种罪过,实在是无量无边呀!希望亲友们,各人恳切念佛,不要探摸他的热气,测验他什么部位最后冷。当儿女的人,在这事上留心,才是真孝。如果照世间种种俗情做,便是不惜把父母推下苦海,来求得一般无知无识的人,称赞自己能够尽孝道。这种“孝”和罗刹女的“爱”一样。佛经说:“罗刹女吃人,说,我爱你所以吃你!”那些无知的人的行为,使父母失去快乐而得到痛苦,岂不和罗刹女的爱一样吗?我这样说,并非不近人情,是希望人们从实际讲求,务使死者往生,生者得福,以满足孝顺的儿女们,爱亲的一片诚心,不觉说得似乎有些激烈。真正爱亲的人们,必然能够谅解。

  “顶圣眼生天”等语,是说人已断气,全身冷透,唯有头顶独热的,必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肚腹热,生饿鬼道;膝盖热,生畜生道;脚板热,堕地狱道。这是由于各人在生时,所造善业恶业,到这时的感现,不是用别的方法可以假造的。这时如果病人能够至诚念佛,再加上眷属善友们助念的力量,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不要时常去探摸测试,反致误事。特为嘱咐,并且非常盼祷!

  注一: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憎恨、邪见。

  注二:五逆: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注三:世间俗情:指说安慰话、感伤、叹气甚至啼哭等。

  释昌臻敬译白话于乐至报国寺

  1993年12月

  助念人应该了解的几点

  一、发心帮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就是替代如来担任度化众生了生脱死的一大责任。我们执行这个救度众生的大事业,必定要切实认真行事,切切不可敷衍了事,贻误他人了脱生死的大事因缘。谨慎!谨慎!

  二、凡到病人家里来助念,先须召集亲属,说明凡人临终,乃超升和堕落的最要关头,这个责任是在你全家亲属的身上,你们做家眷的人,若要使病人超升,不致堕落者,必须一一都要听从我们助念的指导,一点不可违反,那就保证临终的人,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三、助念的人到了病人房里,对病人的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平和,病人听到见到,心里就不会怀疑了。先要赞美病人平素的善行,使病人心生欢喜;其次再说种种善巧的法子,使病人心生安乐和生起求生西方的正信。助念的人看见病人,应该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属想,要晓得在这生,虽然不是真实亲属,或一生、二生、三生前,也许做过亲属,不能全说没有。助念的人,若能将病人当作自己亲属想,那帮助念佛的心,就比较亲切得多了。

  四、病房里头,除对病人讲开示外,其余一切的人、一切的话,不准对病人接谈,也不准在病房里闲谈杂话,免得病人听到分心,忘失正念。如有亲戚邻居,欲来探望病人者,助念的人,须要问他:“你来是为帮助病人念佛不是?”若是的话,便须听助念的人指导,免得发生妨碍;若不是来为帮助念佛的,那就随时对眷属说明,领客人到别的处所去招待,免得病人相见,发生情念,妨碍正念。这是助念人的责任所在,不可怕难为情的。若是为面子人情的缘故,妨碍病人忘失正念,不得往生者,那就是违反我佛度生的本怀,也不合于助念的宗旨了。

  五、念佛或六字四字,或紧慢高低,必定先要问过病人自己的欢喜。如病人不会开口讲话,那么念佛不可太紧,若紧,就听不清楚;也不可太慢,若慢,就气促接不上,尚且会容易昏沉;也不可太高,若高,助念的人,自己难能持久;也不可太低,若低,听不分明。所以念佛最宜不紧不慢,不高不低,句句分明,字字清爽,使病人句句入耳,字字经心,这样的念佛,真正是为助念。切切不可随自己的意思,紧的紧、慢的慢、高的高、低的低,若是这样的念佛,虽是助念,那病人难得利益。要晓得助念是因为病人临终的时候,元气衰极,自己念佛提不起的缘故全靠他人把这阿弥陀佛的洪名,念得分明清楚,使病人的心,念念归入这句阿弥陀佛的洪名上来。常常要关照一切的事情,不使动摇病人的心念。使病人的正念,念念继续,命终最后一念的心,随著所念的佛,往生西方。这是我们助念的人,达到替代如来担任度化众生,了脱生死的责任的真实目的了。

  六、或助念经过几多的时间,病人忽然精神发旺过前,也能说话或叹息,以及身体活动,种种情形,那么助念的人,须要注意,切不可作好起来看。病人如有这种情形发现的时候,不过二小时就会断气。比如一盏油灯,油慢慢的尽,那灯光也慢慢的暗,到了油尽完的时候,那灯光忽然发亮,顷刻就灭了。凡病人将欲断气的时候,多有这类的情形。往往听说:“助念多日了,病人忽然精神发旺,也能说话、叹息、种种情形。那助念的人,没有相当的经验和见识,当做病人好起来看,就停止助念了,未过二小时,那病人即断气。”所以对于这种境界,我们助念的人,须要认识的。

  七、助念人才到,若遇病人的气刚刚断了,或气断已过一、二、三个小时,如有这样的情形,助念的人,切不可作没要紧看。要晓得这个时候,是最紧要的关头,最好先要高声开导过一次,然后才助念。因为病人断气后,无论亲属有无哭号,他的心一定是恼乱的。若是高声的开导,亡人的心,即能知觉。由知觉开导故:一者,亡人的心即有所归依(佛号声相分明),当下恼乱成为正定;二者,也知发愿求生西方。(心知喜听佛号即是愿生西方。)开导宜高声,言语要简明,说道:“某某人!你过去所有的善事、恶事,统统不可想著它;家中子孙财产,统统放下,一丝一毫不可挂恋,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我们大家帮助你念佛,你的心专门听大家念佛。念念靠定这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去!你的心专门听大家念佛,念念靠定这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去!(从“你的心”到“求生西方去”止,必定要唤二次。)”已开导后,随即开始助念。在这个时候助念,须要高声,专念四字佛号。如亡人平素有信愿求生西方的心,定能得生西方的;如平素无信愿求生西方的心者,那么临终时,听到佛号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地藏经》说:“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所以临终帮助他人念佛的功德,真是大得不可思议呀。

  临终助念 功德无量

  摘录《地蒇菩萨本愿经》四段经文

  1.《利益存亡品第七》说:“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八识田)。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预计)其感果,必堕恶趣(恶道),缘(因为)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念佛就是成佛之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又说:“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2.《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说:“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之罪,当堕无间地狱,永无出期。),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此处说的小小恶业,是指堕三恶道的罪业,因与堕无间地狱罪比,所以称为小小恶业。)

  3.《称佛名号品第九》说:“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4.《见闻利益品第十二》说:“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宣化上人说:“因为临终时,组成命根的‘暖(体温)’、‘息(呼吸)’、‘识(八识)’要断了,命根一断,人就死亡。这时候天良发现,所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会生出一种忏悔心。忏悔心一生出来,只要听到一声

  佛菩萨的名字,都可以灭无量罪恶,种无量善根。所以,他的罪恶都得解脱;但这也是最不容易发这种善心的时候。所以,平时要念佛;否则临终时很难生起善念,很难念佛,甚至不愿闻佛号。”(见宣化上人著《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地藏经》所说的众生,多是不孝父母,不信三宝,广造恶业,死后应堕三恶道者。这些人在临命终时,家中眷属只要有一人为他念佛,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何况修净业者,平时既能信愿念佛,临终又有人助念,缘法如此殊胜,往生何用怀疑。

  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三则

  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l、不得怕死: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脱生死轮回的痛苦,真正离苦得乐。还有必须明白,怕死还是要死,但死后不可能往生,因你已经失去往生的信愿。

  2、不可留恋:首先要放下这虚幻的身躯,放下亲属,放下万缘。

  3、临终助念:这时亲属和莲友的助念非常重要。病重时即应开始助念,断气后助念二十四小时,三天,七天更好。(送往殡仪馆还是可以助念,或用念佛机助念都好。)必须吩咐家人,凡来探视病情的亲友,只有为我助念,才对我有利,才是真正关心。千万不要谈些虚假的安慰话更不要悲伤叹息,牵动感情,使我失掉正念,为害甚大。

  4、临终开示:这时能请修净业有正信的人当面开示,消除疑惑,增强信念,是极大的善缘,更能促成往生。

  二、临终四关

  宋慈照宗主:《净土十门告诫》指出,临终必须过好如下四关:

  第一关:念佛人临终时,重罪轻受或后报提前。这时不知忏悔消业,反而诽谤佛法。因这一念恶心,死后将堕地狱。

  第二关:口虽念佛,心恋娑婆,贪生怕死,甚至迷信外道,造杀业祭鬼神,求保佑。死后堕三恶道。

  第三关:病中身体虚弱,经亲属逼劝,杀生吃肉,饮用药酒。自己怕死,又无定信,丧失善根,魂神入阴曹受审判。

  第四关:临终系念亲眷、财产,死后往往堕畜生道。

  三、临终三疑

  慈照宗主《净土十门告诫》还指出,念佛人临终三疑,不生净土:

  一疑:我这一生作恶极重,修行功夫又浅,恐怕不得往生。

  二疑:我欠人债务未还,或者心愿未了,以及贪嗔痴未消除,恐不得往生。

  三疑:我虽念弥陀,临终时恐怕佛不来接引。

  有此疑心,障碍正念,不得往生。故念佛之人,切要深信佛言祖语。经云:“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成功,如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疑情永断,决定往生。

  病中重温净宗祖师大德有关临终的开示,悲心至切,感人甚深,切中吾辈凡夫病根。每见有些念佛同修,平时发愿求往生,一旦检查为癌症时,甚至连弥陀圣号都怕念,改念药师佛,求消灾延寿。有的本已长斋,病中经医生劝说,子女哀求,自己信心也不坚定,终于开荤。到临死时,又悔恨不已。有的亲属只知道关心病者肉体的病况,而忽视神识往生的事,千方百计在医疗上想办法,以致影响病人不能放下躯壳,一心求往生,贻误生死大事,如此等等。我们修净业的人,都想求生净土,而到临终时,又往往自误一生,深堪痛惜!谨录祖师大德有关开示,加以语译,略作解释。以自警省,并与同修共勉。

  释昌臻病中谨记于报国寺

  2004年6月6日

  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放不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

  [语译]念佛的人患病,应当一心求往生。如果你的寿缘还没尽,很快会痊愈。因为你把躯体都放下来念佛,消业的力量最强;业障消除,病就好了。如果执著躯体,只求病好;假使病不得好,决定不能往生。因为你不愿往生嘛!这些道理如果不弄清楚,怎么可能得到佛的愿力摄受呢?!

  [体会]念佛的人,平时念念求往生;一旦病来了,反而怕死,怕死还是要死;但决不可能往生,因为你没有往生的愿心,怎么能够感应道交,蒙佛愿力接引呢?!因此,我们当病来时,只能一心求往生,决不可怕死。如果你的寿缘未尽,反而能速愈。因为你放下躯体,一心念佛,消业的力量最强,业障消除,疾病自然痊愈。如果你的寿缘已尽,因为一心念佛求往生,必能与佛感应道交,蒙佛愿力接引。

  当然,能治的疾病,也可用医药治疗。但决不可依赖医药,更不可一心只求病好。因为,我们是业力凡夫,不知道自己的寿缘还有多长。所以,病中只能发愿求往生,最为稳当。如寿缘未尽,反能速愈;如寿缘已尽,必能往生。反过来说,如病来时,只求病愈,只靠医药。·这非常危险!如果你寿缘已尽,决不能往生,因为自己不愿往生嘛!纵使寿缘未尽,也要受病苦的拖累,到处访名医,求妙方。不能一心念佛,更不可能放下躯体求往生了!

  病中重读这段开示,体会祖师悲心,誓当依教奉行,书此自警,并愿与同修共勉!

  昌臻病中谨记

  2003年10月8日

  如何护持亲人往生

  常 随

  俗话说:中年多变故。随着我们成家立业,逐渐步入中年之际,父母亲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发苍视茫、逐渐老迈了!眼见慈爱的双亲,一生为我们做牛做马,辛苦备至,在迟暮之年,时日不多,却仍然资粮未备、道业未成,身为子女的我们,内心能不感到焦急万分吗?

  现代人多提倡“生涯规划”,举凡子女学业,个人事业,莫不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详加计划,细想,人生数十寒暑,如梦幻泡影般,匆匆而逝!我们肯为这短暂的“梦幻人生”,详细规划,却少有人肯为那永恒庄严的往生道业,做“生”涯规划,这样怎算是—个有智慧的人呢?尤其是我们最亲、恩德最重的父母的道业、更是要我们早日规划、努力护持。所谓“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这是我们日夜所企盼的!

  然而,亲人能否往生,却有其主、客观因素,必须因缘具足,才得往生。所谓主客观因素,就是往生者本人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家人平日尽心护持,临终谨慎从事、如法助念;加上莲友从旁帮忙,诚心助念。主客三方,因缘和合,如鼎三足,一定百不漏一,万修万人去了!

  如何护持亲人往生,依时间的过程,略分平时、病后、临终,三个阶段来叙述:

  (甲)平时:

  一、陪做功课:认真、有恒地做好早晚课,是往生资粮的主要来源。老人体力较差,精神不继,坐下来就容易打盹,而且气力不足,要持续出声念,也力有未逮。若子女能常陪老人家做功课,自己的功课不断,而父母道业有成,岂不一举两得!

  二、鼓励散课:一般老人心常散乱,有的回忆过去、忧虑未来;有的担心子孙,猜疑他人;琐碎细事,常起烦恼。修学净土,应当忆佛念佛,净念相继。平时常杂念纷飞,往生恐有障碍。如能鼓励亲人克数散课,纷散杂念,就能渐趋纯净。所谓“事父母几谏”,这也是要子女勉力去做!

  三、行解相应:净土法门着重信愿行,不一定要深入经藏,但也要先行随分解。父母年过半百,固然不须研经学教,但对于佛法的大要,尤其净土法门的要点,必须再三强调,深烙脑海。如此方可使父母亲人,痛念生死无常的苦楚而发菩提心,以深信切愿的志向而持佛名号。

  然而漫谈无根,不如引经据典。因此每天晚课后,不妨念—段经文法语,再针对亲人的情况引申对治。如此既有根据,又机理双契。至于所念的经文法语,不必庞杂广泛,但直指净土宗要,言简意赅即可,以下几部提供参考:

  (一)印祖文钞(或文钞菁华录):文钞普被三根,大凡敦伦尽分,深信因果,专修净业,去障除病,内容包罗万象,却又处处指归净土要义。可以说是近代人修学净士、出离生死的无上妙方!

  (二)龙舒净土文:言语近而意旨深远,内容完备却又简洁扼要。词语殷勤恳切,可谓剖心沥血,又夹以事例法语,是一部事理完备的净土宗概要。

  (三)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知阿弥陀佛慈悲本愿,使亲人的发心与佛心相契合。尤其第十八愿十念得生愿,令一切念佛人,对往生生起无穷的期望与信心!

  (四)雪公老师有关净土的开示如:雪庐老人净土选集、新元讲席贡言、净土安心法门等。雪公老师一生专弘净土,所说法要殷殷恳恳,毫无废言;一字一句皆如暮鼓晨钟,足以振聋发聩,为往生西方的最佳导航。

  (五)往生实录:尤其明伦月刊所刊过的往生事例,都是当代莲友大德,甚至有些是父母所认识的莲友,读来倍觉亲切,容易生起“彼既丈夫我亦尔”的精进奋发的志向!

  (乙)病后:

  老人身体脆弱,而无常迅速,犹如石火电光,人道机缘却往往稍纵即逝。因此子女对父母道业要念兹在兹,对父母的身体也要反应敏锐,一有病痛,就要有无常将至的心理准备,而迅速采取行动:

  一、告知病情:父母若得重病、绝症,须委婉告知,不必一味隐瞒,致使措手不及。并且善加慰导,早为往生道业,作最后冲刺!此时子女陪作功课要更密集,督导散课须更恳切。早晚课应加强发愿,及祈求临终无障碍。

  二、启请善友:启请熟识知识莲友,定期陪父母念佛,并开示祖师法语。这些开示与鼓励,将如清凉剂般,不仅能消除病人的烦恼,也能使久病颓丧的身心,一次次的提振起来。

  三、劝慰发心:每个人宿生都有业习,今生也难免许多业障。在经久病的折磨,更容易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如何针对父母的内心障碍,加以对治化除,是病后开导的一大课题。这时须经常引导父母发起三种心:

  (一)忏悔心:令知这些病苦障碍,都是过去、今生,自己所造的罪业招感而来的。必须在佛菩萨、大众前发露忏悔,不再怨天尤人。内心忏悔清净,念佛就容易感应。

  (二)菩提心:发菩提心,则心与佛气氛相同,定能感应佛慈接引。因此劝父母发菩提心自念过去、今生父母仍轮回六道,其恩德未报,愿往生西方,再回入娑婆度父母家人及一切有缘人;并愿今生所受种种苦难,不愿他人再受;愿能往生再来度尽一切同受苦难的众生等。

  (三)信愿心: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且能得闻净土法门,此又难上加难了!如此良好机缘,若今生不往生,一入轮回万劫不复,永难再遇得度机缘了!而西方极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上善聚会,清净庄严。佛言所说,经典所载,决不骗人,况且往生前贤,多如牛毛,只要依经典所说深信切愿,绝对可以往生,不必怀疑!

  四、依靠阿伽陀药:

  久病之后,家人往往病急乱投医,终目忙于找名医、跑偏方,把病人当“药橱”及“实验品”,反而把重要的念佛,求生西方最紧要的事,排在其次,或漠然视之!,因此生活的步骤乱了,佛号也提不起来了,等到医药罔效,无常已至,措手不及,便颟顸而逝,两头落空,真是令人惋惜!殊不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能一心念佛,寿未尽则病速愈,寿已尽则速往生。其中的轻重宾主,此时必须决然判明,不可混淆!这才是真正求往生的人!甚至也有人平时念佛求生西方,病后却反而对阿弥陀佛失去信心。而改念其他经咒,忙于做其他法事,将终日练习的“看家本领”、“往生靠山”,束诸高阁。以为:“念佛不够力,须再念其他!”平日八识田种下这种“不信”的种子,临终如何依靠佛力往生?藕益祖师说:“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信”立不住脚,“愿”、“行”当如何真切?而且雪公教化,师承印祖,莫不极力提倡,专修净土,专念弥陀。谆谆教诲,言犹在耳!若病后乱了阵脚,杂乱无章,那么有师承,竟然变成了无师承,可贵的无价珠宝从此抛了,岂不大大可惜!

  五、沟通家人:平日即须度化其他家人,病后更要加强临终助念的沟通。可将临终三要、饬终须知等开示,拿出来与家人研讨。对于重病、绝症的安宁照顾,避免不必要的急救、无意义的延长生命等,要事先取得共识,以免其他家人,由于无知愚孝,反而障碍父母的往生大事,将父母推溺于轮回大海。

  六、准备助念事宜:助念的场地,可先设想周全,力求庄严干净,令往生者能安适,莲友助念也方便自在,该准备的物品是否备妥完善?如:床、被等。都放在固定地方,交代清楚,紧急时马上能取得。

  七、写好“临终紧急处理程序”;放在家中人人知道之处,并影印交待相关人等。内容从病危助念场地的安排、助念物品的放置、家人的电话、请求助念的单位、个人的电话等都一一写清楚。以免紧急时,心慌意乱、挂一漏万。若能事先启请一二位熟识、有经验的莲友,当助念时的总干事,到时坐阵指挥,安排一切助念护持事宜,那就更加稳妥了!

  【丙】临终:

  护持亲人往生,到临终时是最后成败的关键。前面辛苦的铺排,就是为了这时候能开花结果。也由于“平时”、“病后”的种种准备,“临终”便自然能按部就班、水到渠成。

  一、依紧急处理程序,冷静处理:若诚心诚意为父母往生道业,虔诚念佛,必蒙佛加被,内心自然趋于平静,不会过于哀伤而乱了方寸。

  二、助念安排:每班以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为原则。每班尽可能安排一位“值班干事”,担任该班现场指挥以沟通家属,护持亡者。凡是助念场地的空调、通风、位置调度、引磬轮换、启请慰导、排除障碍等周边护持,都由值班干事指挥,以护持助念顺利进行,达到最大的助念效果。

  三、注意适切的慰导:临终适时的安慰、开导,可使亲人生起深信切愿的心志。所以印祖临终三要,第一要便是“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而亲人断气前固然要为他慰导,断气后,神识并不一定马上离开。因此断气数小时内,也须视情况慰导,但不必太频繁或慰导太久。

  四、家人投入:临终是往生或轮回,千均一发的时刻。试想,这时的亲人多么须要我们的帮助!因此,家人须万缘放下,全力投入助念,不可将助念托给莲友,而自己瞎忙于丧葬之事。因为家人与父母最亲,念佛最能恳切!丧葬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待助念完再办理即可。家人助念也须排班,可采坐姿,不必定要长跪、或盘腿。因为如果不是久修习惯的人,必定腿痛而无法专心念佛。家人助念可坐在后排,或亡者的脚下,以免动情哭泣,而影响亡者的正念。

  以上种种护持工作仅供参考,因各人家庭情况不同,因缘有异,未可一概而论。如何施行也须视个别状况,加以增减。然而护持亲人往生,有一不变原则——凡有益亲人往生之事,不论大小,现在就尽力去做;凡有害往生之事,不论大小,现在就要尽力排除!

  《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父母的福善因缘要早日筹办,子女对父母的护持,则要直下承担,付诸实行!光阴易逝,机缘难再,一旦父母不再,便成子女终生遗憾!诚然,往生有其主客观因缘,但是,为者常成,行者必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人子女的,但求恪尽心力,努力耕耘,但愿阿弥陀佛,悯我愚诚,垂慈接引,若父母能因此蒙佛哀怜摄受,往生西方,从此俯谢娑婆,永断生死;与诸圣众,共沐莲池,把臂言欢,直趋无上佛果,岂不妙哉!愿与诸莲友大众共勉之!

  (录自《明伦》杂志)

  火葬应在七天后举行

  《蜀中净土》编辑组

  关于火葬,过去佛教大丛林非常重视,一般均在七天后举行。这是有依据的,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死者的神识(阿赖耶识)离体有早迟的差异;二是人死后由于各种因缘有回阳(复苏)的可能。苏州灵岩山了然法师,是近代高僧、净宗大德,特别在《饬终须知》一书后,写了一篇“跋语”,对此事作诚恳的告诫,并举所见闻的事例,希望能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将了然法师原著语译并解释如下:

  首先,人在临终时,从医学诊断,虽已确定为死亡。可是神识(一般称为“灵魂”,佛法说的“阿赖耶识”)的离体则有早迟的差异。古德曾说:“三七(二十一日)犹有余识”意思说人死后二十一日还可能有神识未离体的。因此,对火葬时间必须郑重,如果不到七天就火化,是对死者不负责任,也是很危险又很残忍的事。下面了然法师举了两件事例为证:

  1、江西省广昌县龙凤岩圆明上人圆寂,刚沐浴换衣后坐在椅上,这时他的徒弟圣金师翻阅历书说,今天是好日子,可以火化。午饭后便连椅子抬进化身窑,举火以后,看见他两手向上举。说明神识未离体,还有知觉,还有疼痛的感受,但已无法补救。

  2、省南昌市承恩寺某比丘圆寂,该寺监院某临时用木板钉一副棺材,次日早斋后抬往城外荒郊火化。当火势熊熊时,忽然看见死者两手从棺材两边伸出来。

  从上述两例看,不到七天就火化,实在太危险,也太残忍!这样的结果,不仅死者的神识不能往生;因烈火烧身产生嗔恨心,使他反堕恶道!我们学佛的人难道这点悲悯心都没有吗?

  其次,人死亡后,由于各种因缘,也有回阳(复苏)的可能,例如:

  1、江西省黎川藻林庵比丘德若,一次在大病中死去。众师父给他沐浴换衣后,把遗体停放床上,并轮班为他念佛。第二天,他忽然苏醒,大家问他死后看见什么境界?他说:“我觉得一个人正向河边走着,这时,忽听有声音呼唤说:快转来,不要去!我便苏醒过来。”当时大众师正在虔诚给他助念,看见他苏醒,都十分惊喜,并告诉他:“你已经死去一天一夜了!你知道吗?”

  2、江西省宁都县莲花山惟崇师,绰号“魔王”。一次,死去已经六天(装龛后在如意寮停放三天,送进化身窑又停放三天),到第六天半夜,惟崇师在窑内忽然回阳,没人知道。到第七天,通慧师等前去举火,忽听窑内大喊:“我没有死,烧不得呀!”通慧师他们大吃一惊,说:“魔王,你不要吓人哦!”惟崇师说:“通慧师,我真的没有死,烧不得呀!”,这下,大家把窑门拆开,从龛里把他扶出来,扶回寮房休养,不久身体复常。我(了然法师自称)后来会见惟崇师,曾问起这件事,他说:“确实这样。”问他:“看见什么境界?”他说:“看见一道大门,许多人都向门内走,我也跟着去。守门的人拿着鞭子,不准我进去,我便惊醒过来。这时候觉得背上很冷,用手摸四面都是木板,摸下面都是木柴,才知道已经坐在化身窑里了。后来经众师父扶回寮房,可能我的苦还没有受完罢!”后来,他又活了十几年才圆寂。

  以上都是了然法师开示,人死后神识离体有早迟的差异,和人死后由于各种因缘有回阳的可能,并举出当时江西省四个寺庙所发生的事例作证明。读后,使人深感对于火葬时间应当持郑重态度,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再干冒危险和残忍的事情。

  火葬问题,过去仅限于寺庙僧人,范围小,人数少,问题虽不算多,但如果按比例说,已值得引起重视。现在情况不同,普遍实行火葬,这是利国益民的好事,它可以革除厚葬的积弊;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家庭丧葬费用;对学佛的人说更有利于放下躯壳、破除我执。不过,对火葬时间的问题,连有些学佛的人都不了解,当然也不会重视。据我们所知,目前存在一些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如像有些作子女的人,认为既然临床诊断死亡,当天或次日便火化。如果他们知道神识离体有早迟,事后有复苏的可能,那么对父母遗体这样处理,实在太冒危险,也可能留下无法弥补的内疚。

  有的在家助念时间过短,便送进殡仪馆,将遗体放置冰冻中,就万事大吉。其实在家助念很重要,这时正是亡者能否往生净土的关键时刻。除非气候特别炎热,在家助念1—2天是完全能办到的。如过早放进冰冻棺材,这时死者神识尚未离体,等于把他送进寒冰地狱,会起嗔心,会堕恶道。

  有的因殡仪馆费用高,只停放两三天便火化,停放七天以后火化的非常稀少。当他们一旦明白这样做是冒险,是残忍,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亲属,到那时后悔莫及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前人留下的警诫,使我们对火葬应在七天后举行会有正确认识。

  将死字 顶头上 信愿真切

  吉祥卧 带笑容 如愿往生

  ——记曾代峰居士往生事迹

  《蜀中净土》编辑组

  曾代峰居士(1965—1999),四川省开县(现属重庆市)人,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学佛十年,颇具认识和信心,便辞去成都市卫生部门工作,全身心投入四川省佛学院主办函授教育。1998年发病,被确诊为晚期肝癌,手术后亲友们都劝他留在成都治疗,一方面生活上更方便、营养好,另一方面若出现剧痛和肝昏迷也可立即送医院急救。但他深知自己存活时间已不长,于是不顾亲友苦劝,毅然前往四川乐至报国寺,住入念佛安养院,并在那里念佛往生。

  曾代峰居士学佛后,专心研究唯识学,对净土法门缺乏了解,本无信心。因突然患不治之症,深感无常迅速,轮回路险,便决心改修净土,在乐至报国寺连续参加四期念佛七后,深信弥陀愿力不可思议,只要信得真,愿得切,纵未达到一心不乱,也定能蒙佛慈加被,带业往生。并在念佛七座谈会上发言说,自己现在没有恐惧和怀疑,希望能在佛七期间往生,好让大家对净土法门增强信心。他从此更精进念佛,放下万缘,一心求生净土。

  一般肝癌晚期多出现剧烈疼痛和重度昏迷等症状,可是他一直心态平静,神志清醒,身体也无什么痛苦。临终前十天,他恳切要求昌臻老法师为他剃度,当时他体质虽己极度虚弱,但仍在两位僧人扶持下,虔诚投入一个多小时的剃度仪轨,最终现出僧相,法名隆运,满了自己多年的心愿。剃度后十天,即1999年2月14日零时许,在僧众和居士们围绕念佛声中,他一直默持佛号,直到零时30分安详往生。大家助念约一小时后,他面带笑容,现自在状。当时寺内没有照相机,直到当日中午,有位居士携相机给他拍照,虽已经过12小时,笑容仍未全收。

  印光祖师说:“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谛闲法师说:“死之一字在念头,则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此处俱用不著;见闻知解到此都使不得。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入驴胎。”曾代峰居士因知死在眼前,拒不留在成都养病,而来到乐至报国寺;因知靠自力出轮回难,也明白知见上的东西不能了生死,所以毅然改修念佛法门,仗佛慈力,求带业往生。在连续参加四期佛七之后,深感弥陀悲愿深广,佛力难可思议,更深信念佛法门是末法时代一切绝望众生的最后一剂对症良药,故求在佛七期间内往生,好让更多人生起信心。总之,正是由于他信愿深切,所以病情虽趋恶化,却未出现剧痛和昏迷,且能实现剃度夙愿;直至临终坚持念佛,终呈吉祥卧,而含笑往生。

  曾代峰居士的往生事迹再一次证明:能否往生关键在于生死念切不切,信愿心真不真。念佛功夫虽不深,虽未达一心,果能生死心切、信愿具足,亦必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佛无妄语,切勿生疑。

  附1:点击看照片:曾代峰居士往生后12小时所拍摄: 吉祥卧、面带笑容

  附2:智祥居士的见闻

  曾代峰老师患病后,我曾遵照昌臻法师嘱托去看望过他。

  记得在一天下午,我忽然接到他夫人电话,让我立即去他家,称有要事相商。放下电话,我心里顿时紧张起来,想来是凶多吉少!由于要尽快赶去,我请一位有车的朋友马上开车送我去他家。

  知道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去的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想到他如此年轻,面临残酷的生离死别,家里的亲人不知道有多悲伤绝望。我怀着不安的心情举起沉重的手去敲门时,心跳得异常厉害。门很快打开了,他夫人安详地领我们来到他床前,他穿着毛衣毛裤正盘腿坐在床上。看见我们进去,他已经很消瘦的脸上呈现出笑容,并立即慢慢从床上下来。几句简短问讯后,他立即转入正题,他坦然自若地说,他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医生希望他住院治疗,那样在最后阶段能减轻身体的痛苦,也便于抢救。作为他来说,医科大学毕业的,他很清楚他自己这种病到最后阶段的痛苦和结果。但他毅然决然放弃医生忠告,不到医院住院。他说自己学佛多年,在这生死关头,下定决心,已经给昌臻法师打过电话,一心求佛力加持,他决定到报国寺去度过最后的日子。他说老法师在电话中欢迎他去报国寺,希望他至诚恳切地发求生净土的愿。曾代峰老师说这番话时,始终很平静,面带微笑地告诉我:“我自己也发了强烈往生净土的愿心,我希望能在春节期间,趁佛学社的师兄们春节假期去报国寺参加春节佛七时往生,好让师兄们增强修学念佛法门的信心”。他那平和的话语,仿佛并不是在说他自己已经面临死亡的这件事,毫无一点恐惧感。

  看到眼前这位令人尊敬的年轻人如此坦然潇洒地对待就要面临的死亡时,我的心顿时震颤了!和我—起去的那位很具爱心,但不学佛的朋友顿时惊愕得睁大双眼,忽然满脸通红起来,征征地将她那吃惊的目光在我们所有在场的人:曾代峰老师及夫人和我的脸上扫了一遍又一遍,张大嘴巴说不出一个字来!事后我那朋友对我说:“我从未看见过一个人在死亡面前会有这种轻松潇洒的态度!”

  曾代峰老师一直研究佛学教理非常精进,每天投入不少精力。原来他认为没有文化,看不懂佛学理论典籍的老婆婆和老大爷才念佛。当他身患绝症时,才深深体会到疾病的苦,以及就要来临的死亡的苦。一般的人在临命终时,都会有许多留恋,最放不下当数这个色身(身体);其二,钱财放不下;其三则是亲情放不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最留恋的东西。而曾代峰老师最后阶段则将身心安住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上,这使我非常受教育。

  从他夫人那里得到他的遗嘱,现摘录两段如下:

  二、我断气后,方可通知家人,这是佛教的规矩。请父母弟妹你们谅解,不能见最后一面,此事是我的安排,不要怪罪。同时,我的后事完全按佛门规矩办理。

  四、我学佛以来,多少得到一些好处,对死的看法也和世人不一样,故我不会太害怕恐惧死亡,这点也希望父母放心。

  ……

  以上是我对当时见到曾代峰老师的一段真实情节,后来同几位师兄们一道护送他到报国寺去了。

  待我春节期间到报国寺去时,他已经往生了。

  《蜀中净土》编者按

  曾代峰居士现身说法,给我们一切念佛人一个关于在重病的时候应当如何发心的深刻启示:决定求往生,而不希求延长世寿。

  曾代峰居士的整个往生事迹,最关键的一点正在于他在手术后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刻,毅然放弃世间医术延寿的想法,而一心一意求佛慈悲愿力摄受,带业往生。试想:若当时他遵循亲友劝告,继续留在成都求医延命,结果必然是:命难以延长,却难免还要忍受极度辛苦的病痛折磨,而且又没有善友的开导助念,在这种情况下,绝难提起坚固信愿坚持念佛达月余。这样就难于象在乐至报国寺内那样,以深切信愿心持名念佛,终于在大众助念声中含笑往生了。

  关于念佛人在病时的发心,印光大师开示道:“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放不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曾代峰居士往生事迹,正是这个道理的一个鲜活例证。

  地狱相现 助念往生

  ——沈敬强往生启示

  沈敬强居士。江苏海门县人,家境贫苦,事奉双亲极为孝顺。壮年即皈依三宝,全家皆长年持斋。遇到善知识,即虚心好问,虽然与众人群居生活,依然念佛不断。后来,由汲滨镇武庙的根净法师等,组成念佛往生社,每月初一、十五及佛菩萨圣诞日,沈敬强即领众念佛,多方启发众人念佛,尽力协助法师。

  一九三二年九月,深染疾病,很快地痊愈,后来因劳累又发作,医生劝告他停止念佛静养,但是仍然念佛如故。并更加努力劝人求生净土。隔年春天,病情严重,四月初二日,社友正帮他助念时,沈敬强的气息忽然断绝,过了四个多小时又苏醒,自己说他亲见地狱状况,又到西方净土的边地,看见莲友陆廷华等,以及化菩萨,将这些种种异事告诉众人。

  四月初五日正午,尚能高声念佛,并因其子沈宾慈用引磬不如法,于是命别人击引磬。直到未时(下午一~三点),念佛的声音渐渐低微,然后安详而往生。往生后,身体冰冷,头顶温暖,时年三十八岁。

  [评曰]

  气息断绝,即地狱现前,如果不是念佛不断,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又怎么能够到西方净土的边地,看见化菩萨而又苏醒呢?再念佛三日,才安详往生,足以证明助念之不可忽视啊!(皆大欢喜第一集八页)

  (以上录自《净土圣贤录易解(五)》第213—214页)

  《蜀中净土》编者按

  吾人往昔所造恶业一般都较重。所以,临终助念和开导,非常重要。如沈敬强因往昔恶业所感,地狱相现。此时如果无人助念,让他提起正念,可能堕入恶道;也正因为能闻佛名,正念现前,才能见到净土边地和化菩萨等胜境。说明临终助念非常重要。印祖说,临终助念就是代如来度众生。这时是地狱与净土的分界线,命终人平时信愿持名的功夫自然很重要,而临终助念这一强大的助缘也起到关键作用。

 
 
 
前五篇文章

净土宗文集:净修警策(净土资粮——信愿行)

净土宗文集:《蜀中净土》文选 临终助念

净土宗文集:临终时的三件大事(临终三大要 语译)

净土宗文集:净修警策(净土资粮——信愿行)

净土宗文集:一封普遍答复的信(一函遍复 语译)

 

后五篇文章

净土宗文集:《蜀中净土》文选 往生启示录

净土宗文集:《蜀中净土》文选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

净土宗文集:《蜀中净土》文选 净宗弘法培训·学员大座演

净土宗文集:径中径又径征义译注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自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