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智敏法师:菩提宗道菩萨戒思考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智敏法师:菩提宗道菩萨戒思考题

 

  1、礼释尊颂试分析其赞礼内容。

  2、总释礼弥勒及无著菩萨赞颂之内涵。

  3、对菩萨学处堪能与不堪能学修之士夫两类各述其要。

  4、述无著菩萨撰《菩萨地》因缘。

  5、述宗大师造论因缘。

  6、述菩萨愿与菩萨行之辨证关系,并述其中菩萨持戒之关系。

  7、何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8、述菩萨戒与别解脱戒之关系。

  《瑜伽·菩萨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戒

  9、论云:『若于此中不学不信,纵谓大乘,亦唯随逐自许而转。』《圣散律仪经》:『闻如是法若不无间殷重修行,此定不能现证无上正等菩提。』试用自己言论经验,论证其义。

  10、何谓菩萨三聚净戒?其间相互关系云何?

  11、何故净戒定分为三?

  12、密乘行者需不需受菩萨戒?

  13、修密乘者,应具几法而得圆满?

  14、云何菩萨自性戒具四功德?

  15、受菩萨戒需不需戒师?云何?

  16、试述受戒择师之标准。

  17、试述菩萨自性戒之四种胜利。

  18、受持菩萨学处,先所受声闻律仪应否全弃?

  19、善护律仪戒,该怎么做?

  20、菩萨要远离过去、未来、现在三时诸欲境,有什么方便?

  21、为什么讲律仪戒,偏就出家律仪而言?

  22、用轮王宝位、天魔王宫、国王利养来比喻,其义何在?

  23、第四身心远离,其中『喜足』两字,含几层意义?

  24、杂染言论与诸恶寻思之危害性如何?试举例说明之。又如何对治?

  25、自尊与我慢有无相同之处?

  26、柔和一条『常观己过,不伺他非』,是否等于袖手不管是非曲直?

  27、自扪其心,能堪忍他方侵害否?试挖其根,并如何对治。

  28、诸行不放逸,具说有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云何五支?一一详释之。

  29、依轨则行包含哪些内涵?

  30、增上戒学与定学有什么关系?

  31、何谓净命?何谓邪命?

  32、所谓五邪命指什么五种?

  33、摄善法戒之具足因缘是何?

  34、慧度与前五度之不同点云何?

  35、试述前五度之违逆品,及如何对治。

  36、慧波罗蜜渐次有哪些?

  37、依宗大师解『渐次』是何义?

  38、什么叫慧心刻意?

  39、饶益有情戒有几许因相?与略颂『余摄饶益戒十二』有何不同?为何?

  40、于有情应作助伴有哪八种?

  41、除七苦指哪七苦?

  42、于眛理者如何开示正法?

  43、答一切问应具哪些德?

  44、眛理者具体指哪些有情?如何善巧对治?

  45、如何于诸有情知恩报恩?

  46、于怖畏者应如何作?

  47、于有愁懮者应如何作?

  48、于缺资具者应如何作?

  49、应如何摄徒众?

  50、何谓教授八法、教诫五法?

  51、如何随有情心而作饶益?

  52、于有信等正行者应如何作?

  53、于有过失违犯者应如何作?

  54、云何作神通调伏?

  55、云何修三聚戒之要义?

  56、何谓依(士)心修摄善法戒?

  57、何谓饶益(有情)行六法?

  58、三聚戒之关键云何?

  59、受戒通法是指哪些?

  60、学修菩萨戒之根本如何?

  61、受菩萨戒之补特伽罗应具备哪些条件?

  62、合法之戒师应具何相?

  63、不合法之戒师指哪些?

  64、如难找合法戒师,有何标准者亦可?

  65、有师授受法如何作?

  66、无师法如何作?

  67、得戒已应如何想?

  68、应如何防护戒?

  69、学菩萨戒有何开缘?

  70、菩萨戒分几聚?

  71、何谓他胜?他胜罪有几?

  72、何谓同他胜法?

  73、试述第一他胜诸义。

  74、试述第二他胜诸义。

  75、试述第三他胜诸义。

  76、试述第四他胜诸义。

  77、什么叫像似正法?有什么危害性?

  78、试述《虚空藏经》十四他胜罪诸要义,并比较此与瑜伽四他胜法中,相互有同而不同之处。(此题顶十五、六个题,宜细心详述)

  79、为什么在瑜伽四他胜法后要加《虚空藏经》所出罪?

  80、试述他胜法四种缠犯之相。

  81、试述舍戒因缘四种。

  82、论中又总略说舍菩萨戒由二缘,云何二缘?试与前四缘比较之。

  83、舍菩萨戒之过失如何?

  84、若已受菩萨戒应如何作?

  85、布施度违障品七戒,一一细述之。

  86、障戒度九戒,一一细述之。

  87、遮罪大约分几种?菩萨戒对别解脱戒的遮罪的关系如何?

  88、开性罪的菩萨戒要在怎样的条件下纔可开?

  89、开性罪中,在家与出家菩萨有无不同?

  90、邪命取利一条中『虚谈赞毁令他施』与他胜中『赞己毁他』为什么定罪不一?

  91、(缺)

  92、障忍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3、违犯精进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4、违犯禅度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5、何为五盖?试述其危害及对治法。

  96、定生起后,能障其相续久住及胜进者是何?

  97、『轻声闻乘』恶作罪与『谤声闻乘』他胜罪,其不同处在哪里?

  98、异道外论能否学?有什么条件纔能学?

  99、『谤菩萨藏』恶作罪,与『谤大乘』第四他胜,及虚空藏第二他胜罪差别何在?

  100、闻谤深、广二种大乘宗,应如何自护其心?

  101、『自赞毁他』恶作与『赞己毁他』他胜,差别何在?

  102、饶益有情戒十一条与112页饶益有情十一相,一一对照研究其同异。

  103、障般若中,『依文不解义』是何义?

  104、瑜伽菩萨戒是否无著菩萨造?

  105、菩萨戒如何忏净?忏法、忏词、忏境、忏心各如何?

  106、菩萨戒作法忏后,能否净苦异熟果?应如何作?

  107、菩萨当以何等意乐,从他正受戒律仪?

  108、菩萨依戒勤学,能成就几种圆满,安乐而住?

  多宝佛学院93界第一学年期中考试试题                      (九四年四月廿四,农三月初十)

  A、问答题

  1、何谓菩萨三聚净戒,三者相互关系如何?

  2、菩萨必须远离过、未、现三时诸欲境,有什么方便?

  3、云何依轨则行?具体内涵是何?

  4、饶益有情戒中应作助伴八事,指哪八事?

  5、欲受菩萨戒之补特伽罗,应先具备哪些条件?

  6、『自赞毁他』恶作与『赞己毁他』他胜,其轻重差别何在?

  B、名相解释

  1、八风  2、五邪命  3、七苦   4、避护、清(?)

  5、依文不依义(依宗大师释)  6长衣钵   7、『夺衣反俗』一条全部内涵

  8、遮罪二种

  菩提宗道菩萨戒

  1、礼释尊颂试分析其赞礼内容。

  2、总释礼弥勒及无著菩萨赞颂之内涵。

  3、对菩萨学处堪能与不堪能学修之士夫两类各述其要。

  4、述无著菩萨撰《菩萨地》因缘。

  5、述宗大师造论因缘。

  6、述菩萨愿与菩萨行之辨证关系,并述其中菩萨持戒之关系。

  7、何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8、述菩萨戒与别解脱戒之关系。

  《瑜伽·菩萨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戒

  9、论云:“若于此中不学不信,纵谓大乘,亦唯随逐自许而转。”《圣散律仪经》:“闻如是法若不无间殷重修行,此定不能现证无上正等菩提。”试用自己言论经验,论证其义。

  10、何谓菩萨三聚净戒?其间相互关系云何?

  11、何故净戒定分为三?

  12、密乘行者需不需受菩萨戒?

  13、修密乘者,应具几法而得圆满?

  14、云何菩萨自性戒具四功德?

  15、受菩萨戒需不需戒师?云何?

  16、试述受戒择师之标准。

  17、试述菩萨自性戒之四种胜利。

  18、受持菩萨学处,先所受声闻律仪应否全弃?

  19、善护律仪戒,该怎幺做?

  20、菩萨要远离过去、未来、现在三时诸欲境,有什幺方便?

  21、为什幺讲律仪戒,偏就出家律仪而言?

  22、用轮王宝位、天魔王宫、国王利养来比喻,其义何在?

  23、第四身心远离,其中“喜足”两字,含几层意义?

  24、杂染言论与诸恶寻思之危害性如何?试举例说明之。又如何对治?

  25、自尊与我慢有无相同之处?

  26、柔和一条“常观己过,不伺他非”,是否等于袖手不管是非曲直?

  27、自扪其心,能堪忍他方侵害否?试挖其根,并如何对治。

  28、诸行不放逸,具说有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云何五支?一一详释之。

  29、依轨则行包含哪些内涵?

  30、增上戒学与定学有什幺关系?

  31、何谓净命?何谓邪命?

  32、所谓五邪命指什幺五种?

  33、摄善法戒之具足因缘是何?

  34、慧度与前五度之不同点云何?

  35、试述前五度之违逆品,及如何对治。

  36、慧波罗蜜渐次有哪些?

  37、依宗大师解“渐次”是何义?

  38、什幺叫慧心刻意?

  39、饶益有情戒有几许因相?与略颂“余摄饶益戒十二”有何不同?为何?

  40、于有情应作助伴有哪八种?

  41、除七苦指哪七苦?

  42、于眛理者如何开示正法?

  43、答一切问应具哪些德?

  44、眛理者具体指哪些有情?如何善巧对治?

  45、如何于诸有情知恩报恩?

  46、于怖畏者应如何作?

  47、于有愁忧者应如何作?

  48、于缺资具者应如何作?

  49、应如何摄徒众?

  50、何谓教授八法、教诫五法?

  51、如何随有情心而作饶益?

  52、于有信等正行者应如何作?

  53、于有过失违犯者应如何作?

  54、云何作神通调伏?

  55、云何修三聚戒之要义?

  56、何谓依(士)心修摄善法戒?

  57、何谓饶益(有情)行六法?

  58、三聚戒之关键云何?

  59、受戒通法是指哪些?

  60、学修菩萨戒之根本如何?

  61、受菩萨戒之补特伽罗应具备哪些条件?

  62、合法之戒师应具何相?

  63、不合法之戒师指哪些?

  64、如难找合法戒师,有何标准者亦可?

  65、有师授受法如何作?

  66、无师法如何作?

  67、得戒已应如何想?

  68、应如何防护戒?

  69、学菩萨戒有何开缘?

  70、菩萨戒分几聚?

  71、何谓他胜?他胜罪有几?

  72、何谓同他胜法?

  73、试述第一他胜诸义。

  74、试述第二他胜诸义。

  75、试述第三他胜诸义。

  76、试述第四他胜诸义。

  77、什幺叫像似正法?有什幺危害性?

  78、试述《虚空藏经》十四他胜罪诸要义,并比较此与瑜伽四他胜法中,相互有同而不同之处。(此题顶十五、六个题,宜细心详述)

  79、为什幺在瑜伽四他胜法后要加《虚空藏经》所出罪?

  80、试述他胜法四种缠犯之相。

  81、试述舍戒因缘四种。

  82、论中又总略说舍菩萨戒由二缘,云何二缘?试与前四缘比较之。

  83、舍菩萨戒之过失如何?

  84、若已受菩萨戒应如何作?

  85、布施度违障品七戒,一一细述之。

  86、障戒度九戒,一一细述之。

  87、遮罪大约分几种?菩萨戒对别解脱戒的遮罪的关系如何?

  88、开性罪的菩萨戒要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开?

  89、开性罪中,在家与出家菩萨有无不同?

  90、邪命取利一条中“虚谈赞毁令他施”与他胜中“赞己毁他”为什幺定罪不一?

  91、(缺)

  92、障忍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3、违犯精进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4、违犯禅度有几条?一一戒相如何?

  95、何为五盖?试述其危害及对治法。

  96、定生起后,能障其相续久住及胜进者是何?

  97、“轻声闻乘”恶作罪与“谤声闻乘”他胜罪,其不同处在哪里?

  98、异道外论能否学?有什幺条件才能学?

  99、“谤菩萨藏”恶作罪,与“谤大乘”第四他胜,及虚空藏第二他胜罪差别何在?

  100、闻谤深、广二种大乘宗,应如何自护其心?

  101、“自赞毁他”恶作与“赞己毁他”他胜,差别何在?

  102、饶益有情戒十一条与112页饶益有情十一相,一一对照研究其同异。

  103、障般若中,“依文不解义”是何义?

  104、瑜伽菩萨戒是否无著菩萨造?

  105、菩萨戒如何忏净?忏法、忏词、忏境、忏心各如何?

  106、菩萨戒作法忏后,能否净苦异熟果?应如何作?

  107、菩萨当以何等意乐,从他正受戒律仪?

  108、菩萨依戒勤学,能成就几种圆满,安乐而住?

  多宝佛学院93界第一学年期中考试试题                      (九四年四月廿四,农三月初十)

  A、问答题

  1、何谓菩萨三聚净戒,三者相互关系如何?

  2、菩萨必须远离过、未、现三时诸欲境,有什幺方便?

  3、云何依轨则行?具体内涵是何?

  4、饶益有情戒中应作助伴八事,指哪八事?

  5、欲受菩萨戒之补特伽罗,应先具备哪些条件?

  6、“自赞毁他”恶作与“赞己毁他”他胜,其轻重差别何在?

  B、名相解释

  1、八风  2、五邪命  3、七苦   4、避护、清(?)

  5、依文不依义(依宗大师释)  6长衣钵   7、“夺衣反俗”一条全部内涵

  8、遮罪二种。

----------------------------------------------------------------------------------------------------------------

更多智敏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吴言生:禅学三书 禅宗思想渊源 第六章 《楞严经》与禅

吴言生:禅学三书 禅宗思想渊源 第七章 《华严经》、华

吴言生:禅学三书 禅宗思想渊源 第八章 《法华经》与禅

吴言生:禅学三书 禅宗思想渊源 第九章 《圆觉经》与禅

吴言生:禅学三书 禅宗思想渊源 结语

 

后五篇文章

智敏法师:广论讲记(六)(上士道二)

智敏法师:广论讲记(五)(上士道一)

智敏法师:广论讲记(四)(中士道)

智敏法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智敏法师: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