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天台宗文集:天台圆教「六即佛」浅说(王家轩)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天台宗文集:天台圆教「六即佛」浅说(王家轩)

  分享到

  天台圆教「六即佛」浅说

  王家轩

  前言

  《大智度论》卷一说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天台智者大师立圆教菩萨行位「六即佛」的目的,依《摩诃止观》 说:「若无信,高推圣境,非己智分;若无智,起增上慢,谓己均佛。」1假如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一介凡夫,成佛的境界那么高,不是自己浅薄的智慧能够修得。反之,假如智慧浅薄,不能胜解诸法实相,以为已有一些体验就是解脱境界,已经证悟,而起增上慢,觉得与佛等量齐观了。

  为了使初学者不至退却,久学者消融狂妄,特别开示从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次第,从未学佛到浅深不同的修学位次都名为佛,就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 ( 分真 ) 即、究竟即。」

  从凡夫的「理即」开始到成佛,虽然必须经过六个漫长的阶段,但是佛性本具,总有成佛的一天,明白了「六而常即」,可以消除疑惧,而信心增上;虽然从凡夫到成佛的「究竟即」,佛性本是一样,皆名为佛,但是六个阶段的因果事相,前前后后分明不乱,了解这是「即而常六」,能够降伏贡高我慢,而智慧增上。

  (一) 理即 : 众生一念心就具真如佛性,但是因为执迷不悟,缺乏修行,所

  以还没有证得。众生佛性譬如地底的宝藏,仍有待开发。

  (二) 名字即 : 由经卷通达这个理性,已经大开圆解,是发菩提心修学佛法的初步,知佛性本具,但自心仍逐境界而转,必须持续修行,开发智慧。

  (三) 观行即 : 以这个圆解起观行,道理似乎也都懂,但还不是智慧的体悟,像蛀虫啄木头,偶而蛀得字的形像,但是虫并不真的认识这个字。

  (四) 相似即 : 相似的中道智慧,愈观愈明,证入六根清净位。如以射箭比喻修道,经长久练习,愈来愈相应,离所射的靶心已经相当接近。

  (五) 分证即 : 依相似位的观力而真正证入,无明惑渐除,彰显部份法性理体。譬如月光,从初一到十四,月亮边缘的阴暗渐尽,将要圆满。

  (六) 究竟即 : 发究竟圆满的觉智,等觉一转,就证妙觉的无上菩提。如前比喻地底的宝藏,经由长期的开发,已完全取出,可以运用自如了。

  总合上述各种譬喻,再以世间建一栋大楼的例子来说明。准备建理想圆满的大楼,「理即」 相当于计画的阶段,虽然还没有影子,但是朝建楼的方向努力,可预见落成的时候。「名字即」相当于建筑蓝图、地点、资金、证照都已备齐,大楼是指日可待。「观行即」是依蓝图开始动工,稳固地基,依下起上,往上逐层修建。「相似即」是主体结构逐渐完成,大楼的轮廓愈来愈明显。「分证即」是经过长时间逐层的修建,大楼外墙、门窗、内部结构,一件一件的完工,临到了最后竣工验收的阶段。「究竟即」就是大楼落成启用,功德圆满。

  以下分四个段落说明:

  一、六即佛性;二、六即圆教;三、六即佛义;四、六即佛与五菩提。

  一、六即佛性

  智者大师《观音玄义》卷上2 说 :「佛从初发心,观人法空,修三佛性,历六即位,成六即人法。」六即佛指出众生皆能成佛的思想,出自天台依《大般涅槃经》3 立的三因佛性观 : 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

  佛性是佛的体性,含摄一切如来功德,众生本具佛性,修行就可以成佛。佛性又是成佛的可能性,具有成佛的因缘;这因缘,印顺导师依中观义4,方便说有二种佛性:

  一、理佛性 : 方便说法空性为可能成佛的理性,空性就是佛性、如来藏,于一切众生无差别,因而说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都可以成佛。

  二、行佛性: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来说,是待缘而成;是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大菩提心,经不断熏习增胜而为成佛的因缘。

  虽然约理佛性说,「六而常即」,众生、菩萨、佛无二无别,平等平等,但是约行佛性说,「即而常六」,众生必须依教修行,才可能成佛。

  正因、了因、缘因三性圆发,是为发心。略述三因佛性如下 :

  (一) 正因佛性:一切未悟的众生本具的佛性,也是十二缘起支的法性,离去一切邪思非见的真如理体。如人人本有的金矿。

  (二) 了因佛性:照了真如理体的智慧,是闻慧加行智等等。譬如以灯照物,佛性本在烦恼暗室,众生看不见,为了能见分明,所以用智慧明灯照了,如果佛性本无,明灯也照不出来。又如确实知道自己拥有金矿。

  (三) 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的一切善根,除本无漏种和智慧外,其他顺解脱的善缘善行皆是。譬如除去杂草泥块,掘出本有的金矿。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说 :「佛性者,名十二因缘,何以故 ? 以因缘故,如来常住,一切众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缘,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智者大师说5 : 通观十二缘起真如实理,是正因佛性;观十二缘起的智慧,是了因佛性;观十二缘起,心具足诸行,是缘因佛性。如果别观,无明、爱、取就是了因佛性;行、有是缘因佛性;识等其他七支是正因佛性。依正因佛性变生死身,成就法身的果德;依了因佛性转无明为明,成就般若的果德;依缘因佛性变业行缚法成解脱,成就解脱的果德。性得因时,名为三佛性,修得果时,就名三德涅槃。又说6 诸法实相就是正因佛性;般若观照是了因佛性;依其他五波罗蜜多的功德,来显发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缘因佛性。

  此外,《如来藏经》说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并以九种譬喻7,来说明众生的本有佛性,暂时覆于杂染烦恼中,其自性清净,丝毫不被烦恼所污染。九种譬喻是 :

  (1) 观未敷莲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

  (2) 淳蜜在于岩树中,为诸烦恼蜜蜂群守护,驱离蜂群烦恼,就开佛知见。

  (3) 粳米未离皮糩,贫愚轻贱谓为可弃,除去烦恼糠糩覆蔽,净一切智。

  (4) 真金堕不净处,隐没不现,不坏而莫能知,除灭不净烦恼,悉成正觉。

  (5) 贫家有珍宝藏,既不自知,不能开发,诸佛出世说法,彼即信受宝藏。

  (6) 庵罗果内种子,一切无能坏,如除去无明壳,种之于地,成大树王。

  (7) 真金像裹以弊物弃于旷野,若断除烦恼弊物,即为出之,一切礼敬。

  (8) 贫贱丑女怀孕贵子,常作生贱子想,若精进灭恶,则受菩萨及世尊号。

  (9) 铸真金像,既铸成已倒置于地,外虽焦黑,内像不变,开模就出金像。

  二、六即圆教

  智者大师提出五时八教,其中依龙树菩萨《中论》的偈颂: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为指南8,标出经典教义浅深先后的重点,判以藏、通、别、圆化法四教。

  以下依蕅益智旭大师《教观纲宗》的「化法四教说」9 略说四教的意涵。

  (一) 藏教 :「因缘所生法」依析空为观 ( 观于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无我我所 ),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以三藏教法正化二乘,旁化菩萨。藏教的佛,名为「劣应身」,如释迦身丈六,在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佛。

  (二) 通教 :   「我说即是空」依体空为观 ( 阴界入皆如幻化,当体不可得 ) ,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正化菩萨,旁化二乘。但有利、钝两种根性,钝根二乘,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仍与三藏同归灰断,通前藏教;利根三乘,不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就是中道,通后别圆二教,所以名为「通」。通教的佛,名为「带劣胜应身」,仍具分段生身故劣,身高大如须弥山故胜,在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成佛,与藏教佛果相齐。

  (三) 别教 : 「亦为是假名」依次第为观 ( 先空次假后中 ),开示界外钝根菩萨,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别于其他藏通圆三教,所以名为「别」。别教的佛,名为「圆满报身」,巨广的身量,等同于尘沙数般的世界那么大,庄严的身相,如同剎土微尘数那么多,在莲华藏世界的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上成佛。

  (四) 圆教 : 「亦是中道义」开示界外利根菩萨,依一心为观,三一相即互融,即空即假即中道,圆超二种生死,圆证三德涅槃。圆教的佛,名为「清净法身」,一一相好,等同真如法界,居上上品常寂光净土,究竟登涅槃山顶,以虚空为座。

  四教虽然都说菩萨乘,但是观慧悬殊,所修六度的内容也浅深不同。

  (1) 藏教诠「事六度」行 : 具三乘法,修行证果虽然不同,而同断见思惑,同出三界,同证偏真。菩萨以爱见心,行六度事,有方便而无慧,不能知达事即理,理非事外,虽伏惑,而未断惑。

  (2) 通教诠「理六度」行 : 具三乘根性,同以灭谛为初门,能破少分法执。菩萨以此观慧行于六度,了事如幻,达事即理,了达六波罗蜜多的每一波罗蜜多,都是当体即空,所谓「三轮体空」。

  (3) 别教诠「不思议六度」: 独为菩萨法,修空观,了达真谛,从空入假,修假观,了达俗谛,以此二观方便,起中观;菩萨以此观慧行于六度,一一度中,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若恒沙,不可思议。

  (4) 圆教诠「称性六度」: 此为最上佛法,也名无分别法。菩萨以此观慧行于六度,了达一一体即法界,一一度具足法界功德,顿圆六度。所谓「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以能称法界性而起修,所修都具足法界功德。

  虽然分判四教,藏通别三教,皆名为权,只有圆教的圆融三观才名真实。为实施权,因为圆教教法精深微妙,先明三教,后谈圆教,容易了解修行次第;开权显实,因为众生根性不一,有的不解圆教,停滞于前三教教法,藉由三教次第的说明,而归于圆教究竟位。

  四教就其各自的当教,也说了六即,但都不是究竟。藏、通二教终极的果位,仅类似于圆教的「相似即佛」位,别教的妙觉佛果位,也只类似于圆教的「分证即佛」位。

  《教观纲宗》10 注解说 :「又就彼当教,但有六义,未有即义,以未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也。」指出就前三教自身说,但有「六」的意义,而没有「即」的意义,因为三教不知道如《华严经》所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究竟义。可见即此现前一念的妄心、与诸佛心、及诸众生心,三者之间毫无差别,都是不可思议的理性,这个真义是圆教中最为圆满的圆理。「六即」本是依这一圆理而立,而这一圆理,必须经由《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五十二个菩萨位次来修证。

  《教观纲宗》注解又说 : 「圆教谓圆妙 ( 三谛圆融,不可思议 ) 、圆融 ( 三一相即,无有缺减 ) 、圆足 ( 圆见事理,一念具足 )、圆顿 ( 体非渐成 ) 故名圆教。所谓圆伏 ( 圆伏五住 )、圆信 ( 圆常正信 )、圆断 ( 一断一切断 )、圆行 ( 一行一切行 )、圆位 ( 一位一切位 )、圆自在庄严 ( 一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 )、圆建立众生 ( 四悉普益 ) 。」

  依南岳慧思大师诠释 ,「四悉普益」指以四悉檀,普遍利益一切众生。

  圆教的圆义,圣严法师指出11 源自《华严经》卷五十五所说:「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说:「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天台判圆教为化法四教的最上教法,圆教从名字佛悟的境界,已不是其他三教所能测度,别教的妙觉,藏、通二教佛位都非究竟。所以综观四教,只有圆教的妙觉果位是永断无明,究竟圆满。

  三、六即佛义

  「六」、「即」分别说 : 「六」显示从凡夫到究竟佛位,经历的因果事相与修行次第的浅深阶段;「即」开显从凡夫到究竟成佛,佛性理体,当体就是,所有的佛性、理体完全相同;凡夫佛性,即是菩萨佛性,也即是诸佛的佛性。这六个阶段都是佛,「即」是「就是」义,「即佛」就是佛,之所以分成六即,是在强调「即佛」不是说不用修行就可一步成佛,而是说每一即位都融通佛位,所修的功德,都是成佛的功德。

  约性德说,「知六而常即」,深刻信解从凡夫到成佛,虽须经过六个阶段,而佛性本具始终一贯,就不会生起退屈心,能积极的往成佛之道去努力。譬如月亮从初一到十五盈亏变迁,好像有许多不同,其实本体仍是同一个月亮。又如众河流入海,水有浅深高低不同,但是水的湿性唯一。

  约修德说,「知即而常六」,悟解从凡夫到成佛,虽然佛性都是一样,而因果事相阶段分明,就不会生起增上慢,从而按步就班,亲近善士,智慧增上。譬如月亮本体虽是同一个,但的确有初一到十五的盈亏变化。又如众河水的湿性无二无别,但是入海时,河水有浅深高低的不同。

  接着依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

  》的六种佛12,《四教义》13 、《法华玄义》14 和《摩诃止观》15 , 分别说明圆教六即佛义。

  〈一〉理即佛 ( 又作理佛 )

  依道理说,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

  《四教义》:「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烦恼,此是理即。」依无作四谛说,涅槃即生死是苦谛,菩提即烦恼是集谛;众生执迷生死烦恼,苦集相生,虽本具如来佛性,却不识涅槃菩提。

  《法华玄义》:「世间相常住,理即也。」《宝箧经》说 :「众生界、法界、虚空界,等无有二,无有别异」16。智者大师指出众生本具的佛性是 「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法性法住法界,有佛不能增益,无佛也不会减损。一切众生,本都有此真如佛性,只因为无明不觉,执着依报世间、正报身心的「一合相」为实有,陷入六尘欲流,在六道轮回受苦。这里所谓的理佛,指的是众生现前一念的理解与三世诸佛一体,但还不是实际的经验到与佛一体,还必须再假以事修。

  《摩诃止观》: 「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众生一念心就是如来藏理,如就是空,这一念心体就是空,藏就是缘生无性,万法都是缘起的假有,理就是中,这个理体的理,就是中道。一心三观,一念心中同时具有三种智慧 ( 知诸法空相的一切智、知种种缘起差别的道种智、知空有不二佛智圆明的一切种智 ),是不可思议的。 以生得慧、加行慧、无漏慧等三慧来说17,与生俱来的生得慧是理即阶段;闻、思、修三阶段所成的加行慧,是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三位;经过定慧相应、止观双运的修慧成就,引发的现证无漏慧,是从分证即到究竟即。

  《圆觉经》说「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如依「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来看,不只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如来自性涅槃,就是一切无情非众生也本具佛性。佛陀证得平等真如法界,了知情与无情都是以如来清净法界为体性,所以说都有佛性。《华严经》「离世间品」,说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有十种奇特未曾有法,第四种是「十方一切世界草木、丛林、非众生类,皆悉曲躬归向道场。」18 情与无情二者不同点,是有情众生能加功用行而成佛,而无情依报世界是不离有情正报而起,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等等非众生类,都是众生的清净心所显,随着有情众生成佛,所显的无情依报世界也跟着圆满种智,如《阿弥陀经》所说「极乐国土」的诸宝行树及宝罗网等,都出微妙法音。

  南宋普润大师 ( 号无机子) 在所编「翻译名义集」卷七19,阐述佛陀德号时,依智者大师的「六即佛」,提出「六即佛颂」,彰显由凡入圣的义理。六即佛颂,第一颂「理即佛」: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约理说,一切众生当下就是佛。凡夫动静相就是六根攀缘外面六尘,心随外境而转,无明缘行而行缘识等的业行,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等的寂止。未闻佛法的众生,生活起居、行住坐卧,不出这动静二相。虽然不知修持佛法,但是一动一静,约理全是佛性,一念心体,与佛完全相同,所以说「动静理全是」。行藏也是动静,由于自心迷妄无明,造作各种动静业行,「行藏事尽非」约事说,全不合理,起心动念与佛性完全不相应。众生浑浑噩噩,虽具佛性,而不自知,「冥冥随物去」使佛性之体随烦恼妄想六尘物欲流转,而在生死轮回不已。杳杳也是浑噩,「杳杳不知归」无有觉照的功行,不知回光返照自性,修学佛法。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所以说「众生觉证所显,名曰法身,法身流转六道,名曰众生。」

  〈二〉名字即佛 (又作名字佛 )

  从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或从经典中,了知此「理即佛」名字的真义。

  《四教义》:「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是为名字即。」依无作四谛说,若知生死即涅槃是灭谛,若知烦恼即菩提是道谛。如能听闻信解此义无碍,就能确信一切众生的不思议解脱即是法身实相。因此发慈悲誓愿菩提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经典,奋起精进行菩萨道。

  《法华玄义》:「于诸过去佛,若有闻一句,名字即也。」前述譬喻月亮本体同一,从初一到十五愈来愈圆满。初一的月亮比喻众生的觉醒,开始听闻佛法,知道自己本具佛性,本来就可能成佛,所以在名字上即佛。若真能信解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现前一念便可领会「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中道实相的第一义谛了。

  《摩诃止观》: 「名字即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名字谓教理,从善知识(法界等流的修行经验)参究,或(夙因深厚的众生)从经藏修习 ,于前所说诸法实相,依教理而大开圆解,彻底领悟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佛法,本来圆满成就,当下与佛无二无别,如《楞严经》中阿难的赞佛偈20 说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知一切众生皆得成佛,才能从最初的「理即」进达闻名知字而解的「名字即」。这是觉醒的开始,在名字中,悟解了强而有力的菩提智慧,所以说名字即菩提。

  蕅益智旭大师曾以莲喻六即位21,蕅喻理即、名字即二位,荷喻观行、相似二位,华喻分证位,莲喻究竟位。蕅益是大师净业之号,自谓居名字位,所以号蕅;但得四悉檀名字四益,所以号益。大师病中诗偈:「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22,可见能得此名字位已很殊胜。

  六即佛颂,第二颂「名字即佛」: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前一颂是理即佛,在道理上是佛,但没有觉悟,此颂是开始觉醒。理即是背觉合尘,名字即是觉醒之后,就回光返照,背尘合觉。过去只是在六道生死轮回不已,此刻才了解「无生曲」、「不死歌」佛性不生不灭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当体即是成佛的真因,现在当体惑就是般若,业就是解脱,苦就是法身。往昔不知,现今方知,自恨从前「理即位」中昏昧无知,行藏事尽非,不知佛性本具,造诸恶业,虚度宝贵光阴,所以说「翻恨自蹉跎」。知耻近乎勇,既已知错而能改,现在就要加紧修学,听经闻法,往菩萨正道上行。

  〈三〉观行即佛 ( 又作观行佛 )

  依前闻名知字而悟解佛性,随教开始修行,而能观所观,同于诸佛。

  《四教义》:「因此观行分明,成五品弟子,即是观行即。」

  圆教的行位,依《法华经》与《璎珞经》「六种性」分凡圣八位:〈1〉五品弟子位(外凡)、〈2〉十信位(内凡)、〈3〉十住位 ( 圣初,习种性 )、〈4〉十行(性种性)、〈5〉十回向(道种性)、〈6〉十地(圣种性)、〈7〉等觉(因位末,等觉性)、〈8〉妙觉(果位,妙觉性 )。

  依「名字即」所成,如实修习,身能恭敬礼拜,口能读诵讲说,意能分别观察,深观三谛,言行相应。《摩诃止观》卷六 :「观名佛知,止名佛见,于念念中,止观现前,即是众生开佛知见。」智者大师依此观行的体证与《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所明示,立五品弟子位 23 :

  (1) 随喜品 : 此观成就,闻「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实相法,而起随喜心,念念皆与波罗蜜相应。内以三观,观三谛境,外以五悔,勤加精进。

  (2) 读诵品 : 读诵扶助,此观转明;内则勤修理观,外则受持读诵经典,增加慧力,以助观解,如油膏增益火势。如说 : 「古教熏心,道芽增长。」

  (3) 说法品 : 如行而说,资心转明;为他人说正法,内观转强,导利他人,化功归己,心倍胜前。如《维摩诘经》所说 :「随说法净,则智慧净。」

  (4) 兼行六度品 : 兼行六度,功德转深;理观正事稍明,兼行布施等六度,事行虽少,以般若波罗蜜方便力回向故,得无量功德力,所以倍增观心。

  (5) 正行六度品 : 具行六度,事理无减;圆观稍熟,理事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复能正行六度,事理具足,而自行化他,观心转胜。

  观行即佛,因为闻知圆理而起圆修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而得圆教八个行位的开始;由于还属于外凡无解位 ( 五住烦恼伏而未断 ),尚未达到有解的师位,所以名为五品弟子位。

  《法华玄义》:「于诸过去佛,若有闻一句…。深信随喜,观行即也。」深信法性,随顺法性,不离法性,修持佛法,圆伏五住烦恼 ( 见惑一,名见一切处住地;思惑三,名欲爱、色爱、无色爱住地;无明住地一 ),此心起时即空即假即中,随心起念止观具足,成观行相应佛。

  《摩诃止观》: 「观行即是者,…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观行即佛,依名字即而又更进一步,不只是了解佛法的名义,而且能如理观察,观心修行,在如实修行中,真正的体证诸法实相。所以必须随时观心分明,能观的智慧与所观的理境相应,言行一致,念念相应,就是能修观行的佛。《大乘义章》卷十四说 :「如说能行,如行能说,名真实行。」「如说能行」就是法随法行,不是但有言说,如说即当如所显示,才名能行。例如,菩萨如说布施,即当三轮体空。经上说菩萨「如行能说」,有四种利益24 : (1) 口中常出莲花香,(2) 语业清净,言无错谬,(3) 一切世间所共信受,(4) 摄受诸佛圆满音声。

  六即佛颂,第三颂「观行即佛」 :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徧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念念照常理」阐明观照的功行,是念念观照不生不灭的法身理性 ( 佛性 )。「常」是不变,是毕竟空,常理就是中道,也就是实相,我们这念心就是中道实相。「幻尘」是梦、幻、泡、影,虚妄不实的境界,起观行来说就是五住地烦恼。当心念观照常理时,虚幻的五住尘缘便渐息灭。「诸法性」是假有、真空二边法性,修假观、修空观,遍观一切法,法法皆空,不住假有,也不住真空,而是住在「常理」当中,非假非真便是中道第一义谛。缘生性空,空即是假,假空不二就是中道;中道实相可立一切假有,也可以起一切真空。真空(真谛)泯一切法(离一切执),假有(俗谛)立一切法(宛然而有),中道(中谛) 统一切法(真俗理体)。所以中道实相是三谛圆融无碍,即空、即假、即中,举一即三,三而常一。

  「圆教」五品弟子位相当于「别教」的十信位,但是别教的十信位,仅降伏五住中前四住地的见思二惑,而圆教的观行即位,能圆伏前四见思二惑和第五无明住地的根本烦恼,虽然还没有完全断除五住烦恼,比起别教的十信位,仍来得殊胜。

  智者大师临终前,弟子问证入果位,大师回答说:「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只是五品位耳。」25 智者大师说,如果不讲经说法、领众修行,而专注在自己的修行上,成就会更高,可达「六根清净」的果位,由于为他损己,只达「观行即」五品弟子位。「为他损己」所行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利他大悲大行,让我们非常的感动和钦佩。「六根清净」就是下述圆教「相似即」十信位。

  〈四〉相似即佛(又作相似佛)

  指身心世界,一切悉皆清净,已经六根清净,快要从凡位进入圣位。

  《四教义》、《法华玄义》都说 : 得六根清净,就是相似即。

  圆教相似即位,若依《璎珞经》所说轮王是铁轮位,依菩萨五十二位,是十信位(十住是铜轮,十行是银轮,十回向是金轮,十地是琉璃轮,等觉是摩尼轮),「十信」是菩萨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为成就正信,而修的十种心:「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依《仁王般若经》是十善大心,也就是如《法华经》所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

  六根互用,自在无碍名为通,入佛境界名为利,六根清净也称为六根通利。因为通利,所以智慧明了,将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 慧思大师说 : 开佛知见是十住位,示佛知见是十行位,悟佛知见是十回向位,入佛知见是十地位和等觉位)。六根清净,也称为内外功德庄严;五根清净,名外庄严,意根清净,名内庄严。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说,依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经典的功德,庄严六根,使得清净,六根各当得八百至千二百种殊胜的功德。

  圆教十信内凡位,初信断三界的见惑(依圆教,伏见是五品弟子位,破见是六根清净位),相当于藏教初果(须陀洹果),通教八人地、见地,别教初住。次从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尽,与藏通二佛,别教七住相当。八信、九信断尘沙惑,十信伏无明惑。三界苦集断尽无余,如《仁王般若经》所说 : 「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摩诃止观》: 「相似即是菩提者,以其逾观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邻的,名相似观慧。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不相违背,所有思想筹量皆是先佛经中所说。」

  「相似即」就是通过「观行即」五品次第的止观修习,心愈来愈明净,也愈来愈寂静,与真如实相的境界愈来愈相似。譬如射箭久经练习,所射离靶心愈来愈近,这就称为相似的中道观慧。到这个相似阶段,众生所作世间各种利生事业,都和清净无碍的法界不相违背。所有的心思、见解、计划也都和佛法相应,没有一个心念、意境和佛法相违,无不和先佛经典「古仙人道」所说契合。

  六即佛颂,第四颂「相似即佛」 :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修观行相应就破四住的烦恼「四住虽先落」,四住是见思二惑,见为一住,思为三住,我执先断,法执后断。「六尘未尽空」六尘境界还没有完全空掉,所以法执未忘,因为执着法尘,所以「眼中犹有翳」视觉产生错乱,观行的智慧眼有了障碍,本来是毕竟空寂的虚空,却出现一些幻像,「空里见花红」执着这些幻像,认为是实在的境界,如同了解五蕴和合身是空无自性(人无我),但却执着五蕴法是实有的。

  当年智者大师问他的师父慧思大师26:「所证是十地耶?」慧思大师说:「吾一生望入铜轮,以领徒太早,损己益他,但居铁轮耳。」

  慧思大师一生的修行,原可证入铜轮位(相当于圆教的十住位),但是为了领徒修行,以弘法利生的大慈大悲「损己益他」,得证铁轮位(相当于圆教的六根清净位,也是圆教的十信内凡位)。慧思大师与智者大师,师徒两位都谦虚的把自己定位在凡夫 ( 智者大师证入五品弟子外凡位 ),对自己因领众修行,而未得入圣位无怨无悔,他们的菩萨大行,为佛法、为众生的付出,树立了后人修学的榜样。

  〈五〉分证即佛 (又作分证佛、分真佛)

  从初住起,位位破一分无明,证三德,至等觉共经历四十一位。

  《四教义》:「成四十一地,即是分证真实即。」此处称「分证即」为「分证真实即」,如同智者大师另于《维摩经玄疏》中说:「分证真实即者,从初发心得无生忍,至金刚顶四十一地,皆名分证。」27,包含了初发心住至等觉共四十一位,虽然位位由浅入深,但都是真如实相的一分,同摄于「分证即」位。

  「四十一地」就是圆满十住(初发心住、治地、修行、生贵、方便具足、正心、不退、童真、法王子、灌顶住)、十行(欢喜行、饶益、无恚恨、无尽、离痴乱、善现、无着、尊重、善法、真实行)、十回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等一切佛、至一切、无尽功德藏、随顺平等善根、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如相、无缚无着解脱、法界无量回向)等三阶三十位胜解行地(还没有现证法性,是以诸胜解来修行)。这三阶位,印顺导师依《璎珞经》指出 28:「十住」着重于空性胜解的修习成就,安住胜义;「十行」着重在观即空的假名有,以大悲心利益众生;「十回向」着重在空假平等的观慧。此外菩萨在因地中,现证法性,依法性生出种种无漏功德,再加上十地进阶(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分证无上菩提,到了一生补处的等觉位(例如弥勒菩萨),都可称为分证即佛。

  《法华玄义》:「安住实智中,分证即也。」圆教的初住位,与别教的初地齐,断一分无明,见一分佛性,「住」是安住三德涅槃。「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 :

  一、正因佛性,理心开发(中观),住实相法身中道第一义,成法身德;

  二、了因佛性,慧心开发(空观),住摩诃般若毕竟空,成般若德;

  三、缘因佛性,善心开发(假观),住不可思议解脱首楞严定,成解脱德。总而言之,就是安住三德一切佛法。《华严经》卷八 29 说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摩诃止观》: 「分真即者,因相似观力入铜轮位。初破无明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发心住。乃至等觉,无明微薄,智慧转着,如从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圆暗垂尽。」分真即就是分证即,经由铁轮位的观力入铜轮位。前述相似即十信位,但伏无明惑而未断,现在是真正开始破无明,本性全体洞开,证见佛性,所以说开发出宝藏,开发出所有的功德宝藏,显示真如理体,这叫作发心住(十住位 的初住位),是《楞严经》卷八 30 说的「心精发挥,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修满十信心的众生,发起十心妙用,由此十心和真心本具的十心,互相涉入,十心即一心,一心即十心,本无二体,圆成一心。十住位的菩萨,修行已快到佛果位,现在只是暂时住在这十位上。

  四十一品层层胜进,无明断尽,称为等觉。这时无明已非常微薄,「智慧转着」是菩萨最后心的金刚喻定,金刚喻定是无间道,起如金刚的智慧,能断无明住地;得菩提智是解脱道,断尽无明住地,妙觉菩提智现前。智者大师在此以《涅槃经》「空中月」的譬喻31,说明十住的初发心住到等觉位:如从初一到十四的月光,无明惑一品一品断除,法性理体逐渐彰显,月亮就将圆满,边缘上的黑暗也快消失殆尽。

  六即佛颂,第五颂「分证即佛」: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于十信后心,以中道观智,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就入圆教初住位,初见法身。虽然只初破一品无明,但已能分身百界作佛,八相成道,现转*轮,游戏神通,化度有情。行满法师《六即义》32 说 : 「证初住,断一品无明,能八相成道,从真起应,百佛世界,教化众生。」

  「湛然一切通」一切都通达无碍,六尘境界不再是障碍,破法执,证法空,而观空不着空,观假不着假,观中不着中,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烦恼菩提、生死涅槃,平等平等。如《楞严经》文殊菩萨的偈颂33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彻悟正报依报皆如幻如化,回光返照,本觉理体圆融清净,空觉极圆,寂灭现前,心光常照,体遍虚空。虽然已经通达无碍,但还有四十一品无明未除尽, 好像月光还被乌云遮蔽,朦胧不清。

  〈六〉究竟即佛(又作究竟佛)

  是佛果的圆满,真正的成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四教义》:「证妙觉果,即是究竟即。」

  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无明惑尽,彻证本具的真如佛性,得菩提智,就从菩萨地而进登妙觉地,入妙觉位而成佛,名为究竟的觉者。前述分证即佛中,虽然也一分分渐证真如实相,可是未到至极,等到此时才觉智究竟圆满,福德究竟圆满,悲智相应而妙觉圆证。

  《法华玄义》:「唯佛与佛,究尽实相,究竟即也。」

  《法华经》说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凡夫不知贤圣境界;声闻、缘觉不知菩萨境界;菩萨初地自觉,也不知二地,直到等觉,前者不知后者觉悟的境界。只有佛陀能圆满通达,究竟无碍。如《金刚经》所说,只有佛陀具全「五眼」;我们有肉眼,天人有天眼,约智慧的能见说,声闻有慧眼,菩萨有法眼,唯佛与佛能见的不共境是佛眼。又如《涅槃经》说十地菩萨只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也见终。一切众生和十二因缘共行而不知,不知故无有始终,所以流转生死;菩萨只见其终,而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也见终,究竟知无始终,不但唯佛能见所断的终品无明,也唯佛能见最后真如。

  菩萨依二种如来功德力,能究尽诸法实相 :

  (一) 依他佛功德力,即念十方诸佛所修功德之力,为诸佛所加被护持。

  (二) 依自所修佛功德力,即菩萨四十一位所修功德之力,与佛心吻合。

  《摩诃止观》: 「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妙觉。智光圆满,不复可增,名菩提果;大涅槃断,更无可断,名果果。等觉不通,唯佛能通,过荼无道可说,故名究竟菩提。」《六即义》: 「四十二位,究竟圆极,初阿后荼,无字可说,智断具足,如十五日月,月光圆满。」等觉一转,入于妙觉,智光如月光的张力圆满,无可再增,是究竟大觉果位,证无住大般涅槃,更无可断可证,为果上之果。等觉位还不知道最后的境界,只有佛能通达。四十二位,如《般若经》、《华严经》所说四十二字般若波罗蜜门34,智顗大师《四教义》35 说 : 「南岳师解云 : 此是诸佛之密语,表四十二心之位。」慧思大师将其对应于从「分证即」到「究竟即」圆顿教的四十二位 : 圆教菩萨从「阿」字初发心,得诸法实相,具一切佛法;中间四十字对应直到等觉位;最后「荼」字当于妙觉位,穷一切诸法源底。初阿后荼,过后更无多字,也无道可说,智断圆满,清净法身显现,居佛果所得不共的常寂光净土,名为究竟菩提。

  六即佛颂,第六颂「究竟即佛」 :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从理即至分证即的五位,虽然业惑苦三障逐渐为「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所解脱,但是,三德的真如觉体,还被妄心所染。直到现在的究竟位,从等觉位再破一品无明,即无始本起无明(生相无明),则四十二品全破,反妄归真,圆证三德,证入究竟即佛的妙觉位。然而所证的真,并非新得,这只是还复其本具的真如佛性;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平等法界,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实无一新法可得。到此才彻悟如《中论》「不缚亦不解」36 的譬喻,如求系缚了不可得,又更求什么解脱;本来就没有被绳索捆绑,也就没有需要解开的系缚。又如荆溪湛然大师《始终心要》说:「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迷中的佛,众生因无明妄想,无法证悟;如能反妄归真,真如实相中,本无分别心,众生、佛都是假名的安立,诸法当体平等,无自他的差别相,无众生相,无佛相,也没有任何相。

  四、六即佛与五菩提

  五种菩提是从初发心,随顺趣入菩提的进修,到成佛的历程。印顺导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37 指出,《大智度论》解说《般若经》的「五种菩提」为 : 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天台宗的「六即佛」,就是依此(再加「理即佛」)而成立的。

  智者大师引五菩提确证「即」义,《摩诃止观》卷一说 : 「发心对名字,伏心对观行,明心对相似,出到对分真,无上对究竟。」

  以下依圆位来对照「六即佛」与「五菩提」。

  「发心对名字」: 凡夫于生死中,初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名为发心菩提。胜解佛性本具而发心,就是对照「名字即」位。

  「伏心对观行」: 既已发心,就依本愿去修行,从六度的观行中,渐渐降伏烦恼,渐与空性相应,名为伏心菩提。就是对照「观行即」位。

  「明心对相似」: 粗烦恼折伏后,进而实修止观,断一切烦恼,通达性空离相,名为明心菩提。证悟明心见性,就是对照「相似即」位。

  「出到对分真」: 庄严佛土,成熟众生,渐渐的出离一分无明,证到一分正觉,名为出到菩提。就是对照「分证即」位。

  「无上对究竟」: 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无上菩提就是对照「究竟即」位。

  结语

  六即佛义,简单的说,「六而常即」即即皆佛,使我们明白一切众生即身是佛,而于无上菩提不生退屈心;虽然佛性本具,如不依「即而常六」次第修行,转迷成悟,就还是众生。太虚大师赞说「六即」为天台宗的优点38 :「说即而常六,故理虽平等,而染净的分位不滥;说六而常即,故虽有行位次第,而理实始终一贯。」

  普润大师「六即佛颂」引言说 :「痴禅任性,滥上圣以矜高,狂慧随情,居下凡而自屈,由是天台智者祖师,明六即佛,破二种见。」

  (一) 破除六、即的误解。明「即」字,说明一切凡圣,生佛体同,不生退屈。明「六」字,虽知全体是迷悟因果,但是事相不一,免生增上慢心。

  (二) 革除文字、暗禅二种修行的弊病。文字法师 ( 诵文法师 ),内无观解,信心不足,执于名相,只是口说辩论,而不实修,以为佛道高不可攀,针对此种狂慧过失,说全体即是。暗证禅师 ( 事相禅师 ) ,不明法义,不依次第修行,只重修禅,认为即心是佛,不尊圣贤,因而起增上慢,为救这种痴禅病,所以明示有六阶位。

  印顺导师在《谈入世与佛学》说 :「从理解以引导修证,从修证中去理解佛法」,佛学是知识与经验的结合。又在《佛法概论》指出 : 「佛法以智慧为本的修行,决不但是理观。理解佛法而不能见于实际生活,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众生的「本觉」妙圆明心(理即),发起背尘合觉的「始觉」菩提心 (名字即) ,从浅的解悟到深的证悟,在实际生活修行中,次第觉悟自心( 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最后达到究竟圆满「觉心源」(觉到自心的源底 ) 的究竟觉 (究竟即妙觉位 ),三觉圆满就是佛。

 

 

 

 

 
 
 
前五篇文章

会性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集解

会性法师:佛七讲话

会性法师:菩萨戒本经讲记

会性法师:介绍华严经三译

会性法师:驳“青年出家可惜”说

 

后五篇文章

会性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天台宗文集:论天台教中的净土思想(袁树森)

天台宗文集:论光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宫哲兵)

天台宗文集:蕅益智旭与天台宗——以《灵峰宗论》为中心(

天台宗文集:天台宗通教的意义(静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